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70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3/144292 (79%)
造访人次 : 50946060      在线人数 : 8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708


    题名: 馬上關懷急難救助之福利輸送體系分析
    The analysis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of the emergnecy assistance in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a case study of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作者: 石晏宇
    贡献者: 傅立葉
    石晏宇
    关键词: 貧窮
    社會救助
    馬上關懷
    服務輸送
    急難救助
    poverty
    Social assistance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Service delivery
    Emergency assistance
    日期: 2010
    上传时间: 2011-10-14 14:41:34 (UTC+8)
    摘要: 「馬上關懷急難救助」開辦以來,已成為了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中一項重要措施,也為社會救助政策注入了異於傳統的複雜性與動態性。福利輸送體系的規畫與執行為社會政策的重要一環,當福利輸送體系出現了轉變,其中的參與者,不論是政府部門、執行單位、甚至是接受福利服務的案主,其角色與功能也因此異於以往。
    據此,本研究從福利輸送觀點來檢視馬上關懷此項方案,針對其福利輸送體系作一步的探討與分析。透過本研究期待可瞭解:一、瞭解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的福利輸送體系之運作過程與組成結構;二、探討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的福利輸送體系對於福利接受者的影響;三、探討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的福利輸送體系在實務上的相關問題,以提供政策制定者為參考。
    依據研究問題與目的,本研究採質性研究方法,邀請台北市文山區九位執行人員與五位福利接受者進行深度訪談,研究結果茲分述如下:
    一、 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福利輸送體系之改革
    首先,就其運作過程而言,在輸入階段有多元且深入社區的入口管道、具包容性的申請門檻、仰賴通報人員等特色;在轉化階段有僵化的書面審查、實地訪視、明文化的裁量空間、政治壓力的介入等特色;在輸出階段有可及性的協助、尚未能整合社區資源、福利銀行機器等特色。
    其次,就其組成結構而言,在重新建構福利輸送體系的面向,有聯邦模式的協調方式、公民參與等特色;在重新分配福利輸送體系任務分工的面向,有多元化的執行者、專業的撤離等特色;重新建構福利輸送體系組成的面向,有多元且即時的求助管道、補充性的福利措施等特色。
    二、 對於福利接受者的影響
    馬上關懷急難救助對於福利接受者的正面影響主要有提升可近性與可及性,而負面影響為整合性、連續性、公平性、可責性等方面的不足,有待改善。
    Ever since the start of Emergency assistance, i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assistance policy in our society and it helps our social assistance policies with new mobility and elaborateness. The program and the execution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are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links for the social policies; when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shifts, every part of its participator, such as the government, the executive board, or the clients functions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 fact mentioned above, this research attempts to scrutinize the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with a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perspective, especially focusing on the further analysis of its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The paper w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1. Understanding the operational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of the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2.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welfare receivers’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3. Discussing the problems regarding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and offering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 makers for reference.
    This research adopts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to invite nine executive social workers of Wenshan District, Taipei City and five welfare receivers (clients) to do the depth interviews,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as follows:
    1. The reformation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of the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Foremost, in the preliminary process of the reformation, the diverse entrance, the loose application restrictions,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fessional informers play very significant roles. Second, on the middle of the reformation, the ossified application form examination and inquiry, the
    transparent measurement of evaluation, and politic interference are the evident conditions in executing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In the last phase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there we can find the accessible assistance ,the disorganiz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and welfare bank apparatus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part.
    Moreover, when it comes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we can find its features sit on the modes of federation and the citizen participation. Next, in distributing the whole project, the executives and the professional evacuators take charge of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In the final process of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immediate and diverse assistance, supplementary welfare measures make the emergency assistance more beneficial.
    2. The Influence on the Clients:
    The positive influences of emergency assistance of the Implementing Urgent Caring System toward the clients are uprising the accessibility and availability while the negative influences are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continuity, equality, and accountability.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9)。98年度馬上關懷公告季報。2010/09/01瀏覽。<http://www.moi.gov.tw/download.aspx?type=00100>
    內政部(2008)。馬上關懷急難救助作業要點。
    內政部(2008)。馬上關懷急難救助Q&A。
    內政部(2006)。弱勢家庭脫困計畫核定本。
    內政部統計處(2009)。低收入戶戶數及人數。2009/10/01瀏覽。<http://www.moi.gov.tw/stat/survey.aspx>
    內政部統計處(2009)。歷年急難救助發放統計。2009/10/01瀏覽。< http://sowf.moi.gov.tw/stat/year/list.htm>
    主計處(2009)。人力資源調查統計。2009/10/01瀏覽。<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9122215402371.pdf >
    主計處(2008)。98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2010/09/01瀏覽。<http://www.dgbas.gov.tw/lp.asp?ctNode=3491&CtUnit=1077&BaseDSD=7>
    王篤強(2007)。貧窮、文化與社會工作—脫貧行動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洪葉。
    王篤強(2008)。打開社會的壓力鍋,關懷弱勢,方向要高遠,手法要細膩。國政評論,社會(評) 097-107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王志弘(譯)(2002)。工作、消費與新貧(原作者:Zygmunt Bauman)。台北市:巨流。
    王永慈(2004)。失業家庭的經濟生活分析--以臺灣兩次失業潮為例。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2,頁159-192。
    王增勇、范燕燕(譯)(2005)。傅柯與社會工作(原作者:Adrienne S. Chambon, Allan Irving, Larua Epstein)。臺北市:心理。
    王淑月(2004)。社會救助審查中工作能力人口群界定問題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佳煌、潘中道、郭俊賢、黃瑋瑩(譯)(2002)。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原作者:W. Lawrence Neuman)。台北:學富文化。
    尤詒君(2009)。台北市社會救助之挑戰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124,頁15-27。
    台北市社會局(2008)。97年度台北市社會救助服務人員手冊。台北市:台北市社會局。
    古允文、詹宜璋(1998)。臺灣地區老人經濟安全與年金政策:社會排除觀點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0:2,頁191-225。
    古允文(2008)。導論。載於古允文(主編),回到根本:重構台灣的基本生活安全網(13-19頁)。台北: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
    兒童局(2008)。隔代教養、單親家庭戶數及兒童少年人口推估。2009/12/01瀏覽。<http://www.cbi.gov.tw/CBI_2/internet/main/index.aspx >
    李翠萍(2006)。社會福利政策執行網絡探析。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李淑容(2007)。臺灣新貧現象及其因應對策。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頁193-219。
    李易駿(2007)。臺灣社會排除人口之推估。人口學刊,35,頁75-112。
    李易駿、邱汝娜、林慧芬、侯東成、鄭怡世、賴月蜜(譯)(2006)。解讀社會政策(原作者:P. Alock,A. Eriskine & M. may)。台北市:群學。
    李元邦(1991)。烙痕與社會福利:兼論臺灣社會福利烙痕現象。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朝賢(2007)。「新貧」的意義、政策及其限制。社區發展季刊,119,頁20-39。
    林萬億、李淑容、王永慈(1994)。我國社會救助政策之研究。內政部研究報告。
    林萬億(2009)。社會探索:社會福利寒冬就在眼前。中國時報,2009/01/14。
    林萬億(2006a)。台灣的社會福利: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臺北:五南。
    林萬億(2006b)。當代社會工作: 理論與方法(二版)。台北:五南。
    林明禛(2004)。談老人社區照顧服務輸送品質。社區發展季刊,106,頁141-149。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2,頁122-136。
    林沛伶(2007)。智能障礙者社區化支持性就業服務輸送系統之探討-以台中縣、市就業服務員觀點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才忠(2007)。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的政策反思及務實方向。2009/03/01瀏覽。<http://compsy.idv.tw/forum/socialwelfare_policy.pdf>
    黃秀香(2006)。女性單親家庭就業培力與服務輸送機制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雙葉。
    黃源協(2000)。社區照顧輸送模式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4:2,頁179-220。
    黃源致(2001)。基層民主中村里與社區組織互動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榮(1985)。社會服務輸送體系之研究:以臺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嫈(2006)。社會救助受助者烙印感受之探討: 以高雄市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虹樺(2008)。臺北市低收入戶救助制度變遷之探討—1994年臺北市市長民選以來。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婷(2007)。從制度性排除探討社會救助法中親屬責任--以台北市社福中心社工員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恆鈞、黃婉玲(譯)(2006)。社會政策與計劃分析:實用方法論觀點(原作者:Donald E. Chambers)。臺北市:學富文化。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施教裕(1995)。兒童福利機構的行政重組和服務整合。二十一世紀兒童福利政策論文集,313-356,台北:中華民國兒童福利基金會。
    施教裕(1995)。台灣省社會救助法規適用情形之調查研究報告。台灣省政府法規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袁志君(2000)。貧窮家庭的福利探討-以花蓮縣秀林鄉原住民兒童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震等(1989)。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整體規劃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
    高雄縣社會處(2009)。申請高雄縣政府急難救助流程圖。2009/10/01瀏覽。<http://www.sw.kscg.gov.tw/?prog=2&b_id=6&m_id=36&s_id=108>
    孫健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以社會救助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1,頁77-109。
    孫健忠(2002)。台灣社會救助制度實施與建構之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
    孫健忠(2008)。對「馬上關懷急難救助」的觀察與期待。國政評論,社會(評) 097-098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孫健忠(2009a)。社會救助的「結」與「解」:回顧2008,展望2009。蔡政文主編,2009年台灣展望。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頁321-330。
    孫健忠(2009b)。解開社會救助法的緊箍咒。國政評論,社會(評) 098-013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張又升(2004)。社會福利的「最後一哩」:鄉鎮市(區)公所福利輸送角色與功能之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世雄(1996)。社會福利的理念與社會安全制度。臺北:唐山。
    張世雄(2001)。社會救助、新貧窮問題與多層次─多面向分析。社區發展季刊,95,頁55-71。
    張承漢(1998)。社會組織與社會關係。台北市:幼獅。
    張菁芬(2005)。社會排除現象與對策:歐盟的經驗分析。台北市:松慧。
    張國書(2008)。國軍心理衛生(輔導)工作服務輸送體系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畢恆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祕密:研究倫理,31-91頁。台北市:三民。
    畢恆達(2008)。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1-36頁。台北市:巨流。
    曾家祥(2003)。雲林縣水林鄉低收入戶社會救助政策執行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賈裕昌(1999)。社會救助與人權保障:一個社會學的批判反思。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經建會(2009)。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2009/12/01瀏覽。<http://www.cepd.gov.tw/>
    萬育維等(1994)。邁向二十一世紀社會福利之規劃與整合:社會救助需求初步評估報告。內政部研究報告。
    萬育維(2007)。社會福利服務:理論與實踐(二版)。台北:三民。
    詹火生(2009)。從低收戶、中低收入到工作貧窮--社會救助政策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124,頁42-48。
    劉邦富(2006)。台灣貧窮家庭兒童照顧政策落差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廖宗侯(2006)。社會救助制度中村里幹事的審查行為與影響因素之探討—以台中縣為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承泰、杜慈容(2006)。家庭變遷與社會救助政策--以臺北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頁134-146。
    薛承泰(2007)。台灣是個M型社會嗎? 國政研究報告,社會(研) 096-006 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薛承泰、林建成(2008)。近貧人口短期脫困計畫—「工作家庭所得保障方案」評估。國政研究報告,社會(研) 097-019號,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研究法(二版)。臺北市:巨流。
    藍忠孚(1993)。我國社會福利行政組織結構及功能之探討。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二、西文部分
    Agranoff, R.(1983).Services integration.In R. M. Kramer and H. Specht(eds.) Reading in community organization practice(pp.327-348).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Inc.
    Austin,D.M(1991).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delivery system. In R.L.Edward and
    J.A.Yankey(Eds.).Skill for effective human service management(pp.27-43).Washington DC:NASWP Press.
    Bergman, J.(1995)."Social Exclusion in Europe:Policy Contex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in G. Room et al.(eds.) ,Beyond the Threshold:Th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social exclusion.Britain:The Ploicy Press.
    Bhalla, A. S. and Lapeyre, F.(2004).Poverty and Exclusion in a Gobal World (2nd ed.).Basingstoke and London:Macmillan.
    Gilbert, N. & Terrell P.(2002).Dimens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5th ed.).Boston:Pearson Education.
    Healy, J.(1997).Welfare Options:Delivering Social Services.St Leonards:Allen & Unwin.
    Kane, S. & Kirby, M.(2003).Wealth,Poverty and Welfare.New York:Palgrave
    Leonard, P.(1997).Postmodern welfare:reconstructing an emancipatory project.London:SAGE Publications.
    Mingione, E.(1993). The New Urban Poverty and the Underclass:Introduc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17, pp.324-26.
    Pierson,J.(2002).Tackling Social Exclusion.London:Routledge.
    Room, G.et al. (1990). `New Povert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0.
    Room,G.,Lawson,R. & Laczko,F.(1989)。New poverty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Policy and politics,17-2,pp.165-176.
    Ryan,S. et al.,(2001).Critical The8mes of Inteersystem Collaboration:Moving from a “Can We” to a “How Can We” Approach to Service Delivery with Children and Families.Journal of Family Social Work,6(4),p39-60.
    Spicker P.(1993).Poverty and social security: concepts and principles.London:Routledge.
    Silver, H.(1994). Social Exclusion and Social Solidarity: Three Paradigm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133-5/6,pp.531~578.
    Watson,S.(2000).Foucault and the Study of Social Policy,in G.Lewis et al.(eds.) ,Rethinking Social Policy.London:Stage.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6264010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6264010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10101.pdf2781KbAdobe PDF22766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