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69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94604      線上人數 : 8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692


    題名: 數位電視平台與弱勢團體媒體近用:以公共電視台服務聽障社群為例
    Digital TV platform and the right of media access of underprivileged group: Take PTS service for hearing impaired community as example
    作者: 陳慧汶
    貢獻者: 黃葳威
    Huang, Wei Wei
    陳慧汶
    關鍵詞: 公共廣電服務
    媒體近用權
    數位電視平台
    隱藏式字幕
    隱藏式手語
    聽障社群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the right of media access
    digital TV platform
    closed captioning
    closed signing
    hearing impaired communit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2011-10-14 14:36:19 (UTC+8)
    摘要:   邁入數位電視紀元乃是全球之趨,而其對於增進身障者獲取各類資訊的「媒介近用權」具有莫大助益,其中針對聽障社群接取內容最重要的近用需求──「字幕」和「手語」服務,在數位科技匯流發展下,皆可以「隱藏式」之方式供應,同時造福聽障和非聽障之傳播權益,以及減輕廣電業者相關技術的支付成本。因此,近用服務的提供從過去的消極被動轉向現今的積極樂觀。而外國先進國家大多皆以公共廣電媒體之設立價值與目標,作為該國近用服務推動的核心主體,希望藉由數位電視的技術研發,達成更多聽障輔助應用之需求和供應滿足,協助其順利進入數位包容社會。故本研究以探詢國外落實近用服務情形,以做為我國公共廣電服務借力使力之參考,期許對我國聽障社群在傳播權益上產生影響。
      
      研究發現,英國、歐盟針對聽障社群的媒體近用落實,無論在法規的制定、實務的推行以及技術的研發等各層面皆有所重視,認為數位電視平台的時代,應協助聽障融入數位包容社會,並設法增進其傳播權益,以彰顯聽障與一般大眾之平權的公民地位;而在我國公視部份,其營運目標始終視英國BBC為效法對象,希冀在內、外資源充份下能達至同BBC供應近用服務之標準水平。然而在多種因素交織下,現階段公視對於聽障媒體近用服務的提供,則依舊保持類比電視時代之作為,不過,經本研究與其互動後了解,公視未來可能朝向增加其他近用服務項目發展,期望數位電視真正來臨時,其能化過往被動態度轉向積極進取:公視目前在電視平台持續兩個「手語專門」節目的製播,並預計規劃將手語服務擴大至「運動」類型節目,以符合聽障收視的期待;至於字幕服務,在已完備的基礎上,試圖朝向「表情字幕」與「即時字幕」發展;另外,於2011年HiHD數位頻道將推出「隱藏式字幕」功能。在網路平台方面,公視服務仍然延伸至電視頻道的節目宣傳與相關資訊供給為主,對於加強聽障的網路近用權益,例如「無障礙網頁空間」以及「近用小組」,認為必然有公共義務介入加以落實,但礙於目前並無相關資源規劃與投入,因此要實際推行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discover the practice of the right of media access in foreign countr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to Taiwan’s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PSB) and to make progress on communication interests for hearing impaired community. “Caption” and “Sign Language” are the most important tools for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to gather all kinds of information and fulfill the necessity of access service. Under the digital convergence, these tools can be provided in special ways, which makes the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and the hearing people share the benefits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ost-down effect of broadcasting industry. We know that most developed countries positioned their access service project by referring to nation’s PSB. They believed the new era of digital TV is a solution to attend the balance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hearing impaired aid applications. While the provision of access services is getting more active and optimistic, the digital inclusion is much close to us.

    The study shows, British and Europe Union think they should assist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to be involved in e-Inclusion society and highlight equally citizen status by enhancing the rights of hearing impaired people. All the aspects such as regulation enactment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s and technique developments has been considering all the time on the stage of digital TV platform. Just like the BBC in British area,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PTS) in Taiwan is taking BBC as a benchmark to achieve the access services standard in condition of sufficient resources. However, changing the status quo is not so easy for inextricably interwoven reasons. PTS still works in an analog status. In spite of the circumstances haven`t changed much till now, there are much more possibilities in the future. The study discovered some new progressive plans are possible for PTS’s access services in digital journey: PTS will continue to provide two programs which are sign-presented, and moreover, sign language service is going to show up in sports genre; As to caption services, PTS is working on facial expression caption and real-time caption provision; HiHD would have closed caption function in 2011. In the case of Internet platform, PTS is focused on propaganda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of TV programs. Barrier-free web space and access group are considered necessary for strengthening hearing impaired people’s Internet access rights and interests, but with insufficient resources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to put into realization. We can see there is still so much to do if we believe we have the affirmative obligations.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
    公共電視策略研發部(2007)。《追求共好:新世紀全球公共廣電服
      務》。台北: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王亞維(2004.03.24)。〈數位電視節目內容製作的幾個面向〉, 
      「數位產業的發展趨勢與經營管理-2004台灣數位廣播電視傳播
      論壇」會議實錄。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王雲東(2007)。《社會研究方法 :量化與質性取向及其應用》。台
      北:威仕曼文化。
    王曉書(2005)。《我看見聲音2》。台北:大田。
    朱全斌(2000.02.01)。〈台灣電視文化前途〉,《當
      代》,162:18-27。
    行政院新聞局(2010)。《數位無線電視概念宣導規劃》。社團法人
      台灣數位電視協會。
    吳宗蓉(2002)。《聽障網路使用者之傳播硏究》。政治大學社會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慧娟(2006)。《我國公共電視節目規劃策略之研究
      (1999-2005):兼論我國公共廣播電視集團未來節目規劃策略藍
      圖》。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郁女(1978)。《聽覺障礙者傳播型態與焦慮程度及生活適應之關
      聯性》。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伶旭(2004)。《無聲的吶喊-台灣聾人文化的形構與危機》。世
      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秀珍(2003)。《聽覺障礙學生網路行為之研究-以花蓮縣兩位國
      中生為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
    林悅倫(2001)。《臺灣公共電視台文化性節目規劃策略分析》。成
      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雅萍(2005)。《收視質對於評估公視節目表現之研究—以《水果
      冰淇淋》兒童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
      論文。
    邱家宜(2006.01)。〈從英美傳播管制經驗思考台灣 NCC的制度與
      使命〉,《廣播與電視》,26:1-28。
    柯志明(2006)。《數位學習對國小聽障學童可及性分析及字幕服務
      方案之探討》。臺中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貞玲(2003.11)。〈誰的資訊高速公路?美國、台灣及中國數位
      落差的比較分析〉,「第一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洪貞玲(2006.12)。〈誰的媒體?誰的言論自由?--解嚴後近用媒
      介權的發展〉,《臺灣民主季刊》,3:4:1-36。
    胡元輝(2010)。〈面對數位匯流之數位落差與普及服務議題〉,
      「數位化電視產業與政策高峰論壇」。世新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世新大學法律學院。
    晁成婷(2002)。《弱勢社群媒介近用策略初探─以心智障礙者家長
      團體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硏究所碩士論文。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9a.12)。《數位匯流下身心障礙者電視近
      用服務政策》。(編號:98NCC-J98003)。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口
      述影像發展協會。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2009b)。《數位新媒體於視訊平台技術發展
      及應用服務趨勢之研究》。(編號:NCCL97021-970418)。社團
      法人台灣數位電視協會。
    張宏源(2006)。《新傳播科技中數位電視發展-從全球看無線電視
      台推動數位化之研究》。台北:上大聯合。
    張育誠(2005)。《網際網路與電視匯流之關鍵成功因素探討》。政
      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論文。
    張紹勳(2001)。《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稚鑫(2004)。《徘徊在「聽」與「聾」之間:回歸主流教育中聽
      障大學生的身分認同》。臺北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一香(2000)。《台灣電視節目內容多元化之研究》。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
    陳君儀(2003)。《公共電視收視行為調查》。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
      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3)。《台灣地區聾人手語選用情形與現行手語政策之探
      討》。政治大學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彥龍、劉幼琍(2006.12)。〈邁向公廣集團:數位時代我國特定
      族群專屬電視頻道之法制研議〉,《中華傳播學
      刊》,10:109-153。
    陳春山(2006)。《下一個公民盛世:公共電視與未來社會的12場對
      話》。台北:天下雜誌。
    彭芸(1986)。《國際傳播與科技》。台北:三民。
    曾國峰(2003.11)。〈寬頻競爭時代的傳播權:論台灣普及服務、
      近用權與數位落差政策〉,「第一屆數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國立中正  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傳播研究所。
    曾智敏(2003)。《影響重度聽障者閱讀的因素 : 對大專以上學歷
      聽障生之回溯研究》。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
      文。
    曾瑋(2006)。《數位無線電視台頻道發展模式之研究》。中正大學
      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宗明(2003)。《批判台灣的電視政策,2000-2002:無線電視台
      公共化與數位化之思辯》。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
    程宗明(2000a.02.01)。〈數位化與公共化的抉擇〉,《當
      代》,162:28-45。
    黃文龍(2005)。《台灣電視數位節目產製流程技術報告:以高畫
      質、高音頻、互動性、多角度點選等特性之節目為例》。世新大
      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如妤(2006)。《國家、社會與媒體政策-台灣公共廣電集團化政
      策過程之研究》。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治偉(2006)。《數位電視節目製作技術報告-以民視製作「數位
      新生活」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金益(2000)。《國內服務弱勢族群公益性電台的價值與生存問題
      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葳威(2008)。《數位傳播與資訊文化》。台北:威仕曼文化。
    黃葳威(2004)。《閱聽人與媒體文化》。台北:揚智文化。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
    塗能榮(2005)。《數位電視發展趨勢與推廣策略之硏究:以台灣五
      家無線電視台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硏究所碩士論文。
    溫典寰(2006)。《身心障礙者的網路使用對賦權與生活品質影響之
      研究-以肢體障礙者為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
    經濟部工業局(1996)。《隱藏式字幕的政策研究與建議》。(編
      號:vo-8513t)。台北:國立政治大學。
    葉至誠(2009)。《社會科學概論》。台北:揚智文化。
    劉貞宛(2006)。《數位多頻道時代中必載公共媒體的規範》。中正
      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泰利(2005)。《數位電視電子商務之商業模式與其發展策略》。
      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彥(2003)。〈開幕致詞〉,「數位媒體發展政策論壇」會議實
      錄。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會編印。
    蕭羽茹(2007)。《聽覺障礙者網路使用意向之研究》。中山大學傳
      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世哲(2005)。《台灣數位無線電視發展政策與法規之研究》。政
      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戴珮如(2009)。《影響台灣地區民眾與身心障礙者電腦及網路使用
      行為之相關因素探討》。亞洲大學健康暨醫務管理系研究所碩士
      論文。
    謝光正(2010.03.17)。〈數位電視新媒體的未來與發展-共同推動
      換機〉,社團法人台灣數位電視協會。
    謝光正(2004.03.24)。〈我國數位電視產業發展現況〉,「數位產
      業的發展趨勢與經營管理-2004台灣數位廣播電視傳播論壇」會
      議實錄。國立台  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羅世宏(2008.07)。〈公共廣電八十載 追求共善新世紀〉,《新聞
      學研究》,96:295-302。
    邊明道(2003.11)。〈初探社會性數位落差在台灣〉,「第一屆數
      位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暨電訊
      傳播研究所。
    蘇蘅(2002)。〈公民vs.消費者─媒體近用與普及服務〉,「千禧
      傳播法制的回顧與前瞻 : 傳播與法律系列硏討會(八)」論文
      彙編。政治大學傳  播學院硏究曁發展中心。
    英文資料
    Access Services Study (2007.06). EBU QUESTIONNAIRE.
    Chava F.-N. (2003). 潘明宏,陳志瑋譯。《最新社會科學硏究方
      法》。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EBU Report Access Services Includes 
      Recommendations.(2004.06). (EBU Technical-Information
      I44-2004). EBU Project Group P/AS.
    IEA (the Institute of Economic Affairs) (2004).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Without BBC. Great Britain: Hobbs.
    IPPR (th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2004).from Public Service Broadcasting to Public
      Service Communications. London: emphasis.
    Jong, d. F., (2004.10). Access Services for
      Digital Television. (EBU Technical Review). EBU Project
      Group P/AS.
    Looms, O. P., (2010.06). Access the Case for DTV Services.
    (EBU Technical Review ISSN: 1609-1469). EBU.
    Monitoring of Access Services. (2006.02). (EBU-TECH
      3316).EBU Project Group P/MAS.
    Petros, I., (2007). Public Television in the Digital Era:
      Technological Challenges and New Strategies for Europ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Singletary, M. (1997). 施美玲譯。《大眾傳播研究方法》。台
      北:五南 。
    TV for All. (2003.06) .Standardisation Requirements for  
      Access to Digital TV and Interactive Services by   
      Disabled People. CENELEC.
    線上資料
    內政部(2010)。〈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九年第七週〉。上網日
      期:2010年4月1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
      /list.htm
    內政部(2009.07)。《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白皮書》。上網日
      期:2010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moi.gov.tw/DSA
      /news_content.aspx?sn=3345&page=6
    公視公開資訊。〈公視收視質季報告2008年第1季至第4季暨總結〉。
      上網日期:2010年4月17日,取http://info.pts.org.tw/open
      /prg.html
    公視公開資訊。〈公視收視質季報告2009年第1季至第4季暨總結〉。
      上網日期:2010年4月17日,取http://info.pts.org.tw/open
      /prg.html
    公視公開資訊。〈公視製播時數統計2008年新製、播映時數統計〉。
      上網日期:2010年4月17日,取自http://info.pts.org.tw/open
      /prg.html
    公視公開資訊。〈公視製播時數統計2009年新製、播映時數統計〉。
      上網日期:2010年4月17日,取http://info.pts.org.tw/open
      /prg.html
    公視岩花館(2002.07.05)。《公視服務身心障礙族群之研究報
      告》。上網日期:2010年4月19日,取自http://web.pts.org.tw
      /~rnd/p1/020705/020705.htm
    公視岩花館(2000.11.27)。〈英國數位電視發展現況〉。上網日
      期: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web.pts.org.tw/~rnd/p2
      /001127.htm
    李羏(2009.09.30)。〈歐美數位紅利政策論述初探研究,兼論無線
      廣播電視產業在數位紅利政策中的主體性〉,公視岩花館。上網
      日期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1/2009/09
      /20Digital%20Credit.pdf
    吳清山、林天佑(2009)。〈教育名詞-數位包容〉。上網日
      期:2010年8月10日,取自http://ying016.pixnet.net/blog
      /post/25698987
    邱家宜(2004.04.22)。〈官商協力叫我第一名──英國數位電視普
      及率持續領先〉,公視岩花館。上網日期:2010年4月9日,取自
      http://rnd.pts.org.tw//p9/2004/040422.htm
    邱家宜(2003.11.05)。〈當商業電視遇到公共電視----從 BBC 與
      天空衛視的戰爭看數位時代的公共電視角色〉,公視岩花館。上
      網日期:2010年4月9日,取自http://www.pts.org.tw/~rnd/p2
      /p2.htm
    林芝安(2007.01.26)。〈坦然面對重度聽障的挑戰(上)〉。上網
      日期:2010年5月17日,取自
      http://blog.xuite.net/eflyblog/eflyblog
    /9881148?st=c&re=list&p=1&w=569742
    孫青(2009a.08.04)。〈「數位英國報告」的震撼〉。上網日
      期: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9/2009/08
      /Digital-Britain.pdf
    孫青(2009b.05.03)。〈2010年之後-BBC策略回顧與檢視〉。上網
      日期: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10/05
      /BBC%20Strategy%20Review.pdf
    孫青(2009c.09.04)。〈2009年BBC的省思〉。上網日期:2010年5
      月3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2/2009/09/RD%20BBC.pdf
    程宗明(2000b.02.29)。〈公共電視促進公民社會發展的方向〉。
      上網日期:2010年5月3日,取自http://rnd.pts.org.tw/p1
      /000229-2.htm〉
    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2009.06)。〈台灣地區網路及媒體使用基礎
      調查〉。上網日期:2010年5月5日,
      取自http://www.insightxplorer.com/specialtopic/
      crossmedia_200906.html
    賴文惠(2004.09.09)。〈日本數位電視發展趨勢〉。上網日
      期:2010年5月3日,取自  http://rnd.pts.org.tw/p9/2004
      /information/040909.htm
    BBC. iPlayer Sign Zone. Retrieve August 6, 2010, from 
      http://www.bbc.co.uk/iplayer/tv/categories/signed
    BBC. My Web My Way. Retrieve August 5, 2010,from
      http://www.bbc.co.uk/accessibility/
    BBC. Ouch! It’s a disability thing. Retrieve August 6,
      2010, from http://www.bbc.co.uk/ouch/
    BBC. Red Button (interactive TV) Guidelines. Retrieve 
      August5,2010,
      from http://www.bbc.co.uk/guidelines/futuremedia
      /redbutton/
    BBC. Web Accessibility Standards & Guidelines. Retrieve  
      August 5, 2010, from http://www.bbc.co.uk/guidelines
      /futuremedia/accessibility/
    Communication Act 2003 (2003). Retrieve July 10, 2010, from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2003/21
    Disability Discrimination Act 1995 (1995). Retrieve July  
      10,2010,
      from 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5/50
      /part/III
    Digital Television for All. Retrieved August 14,2010, from
      http://www.psp-DTV4All.org/
    EC. Audiovisual Media Services Directive. Retrieve July 10,
      2010, from http://ec.europa.eu/avpolicy/reg/tvwf
      /index_en.htm
    Hassell, J., (2010.06.18). Introducing coloured subtitles  
      on BBC iPlayer.BBC Internet Blog. Retrieve August
      6,2010, from http://www.bbc.co.uk/blogs/bbcinternet
      /2010/06/coloured_subtitles_rolling_out.html
    Keely, S., (2008.06.03). Putting Print on Television
      Screens. McClatchy-Tribune Business News. Washington.  
      Retrieve May 10, 2010, from ProQuest Online Database.
    Ofcom (2008.04.17). Code on Television Access
      Services.Retrieve July 11,2010,from 
      http://stakeholders.ofcom.org.uk/binaries/broadcast
      /other-codes/ctas.pdf
    Ofcom (2006.04.03). Media Literacy Audit: Report on media
      literacy of disabled people. Retrieved May
      13,2010,from http://stakeholders.ofcom.org.uk/binaries
      /research/media-literacy/disabled.pdf
    Ofcom (2007.12.04). Signing on television-New arrangements
      for low audience channels. Retrieve July 11, 2010,
      from http://stakeholders.ofcom.org.uk/consultations/
      signing/statement/
    Ofcom. Television access services reports. Retrieve
      July 11, 2010, from http://stakeholders.ofcom.org.uk
      /market-data-research/market-data/tv-sector-
      data/tv-access-services-reports/?a=0
    Ofcom Consumer Panel (2004.08.31). Vulnerable Consumers in
      Switchover – Who are They and Where Do They
      Live?Retrieve July 29,
      2010,from http://www.digitaltelevision.gov.uk/
      pdf_documents/publications/cp_dso_report_annex_1.pdf
    RNID. eSIGN. Retrieve August 23, 2010, from
      http://www.visicast.cmp.uea.ac.uk/eSIGN/
    RNID. Virtual signing . Retrieve August 23, 2010, from
      http://www.rnid.org.uk/howwehelp/research_and_technology
    /communication_and_broadcasting/virtual_signing/virtual_
      signing.htm#esign
    RNID. ViSiCAST. Retrieve August 23, 2010, from
      http://www.visicast.co.uk/members/audit/audit.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545300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45300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300501.pdf1730KbAdobe PDF2265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