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7),《女性主義思潮》,臺北:時報。 王蘋(2001),「性工作除罪是不可迴避的婦運立場」,《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 巨流。 王芳萍、顧玉玲(2001),「我的工作、我的尊嚴:性工作就是工作」,《性工作:妓 權觀點》,臺北:巨流。 王芳萍、周佳君(2000),「台北市廢公娼事件」,《公娼與妓權運動:第一屆性工作 權力與性產業政策國際行動論壇會議實錄》,臺北:台北市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 王敏川(1997),「對廢娼問題的管見」,《當代雜誌》122:80-83。 王敏川譯(1997),「宜廢公娼制度」,《當代雜誌》122:84-86。 王鴻泰(1997),「青樓:中國文化的後花園」,《當代雜誌》137:16-28。 江紹祺、李偉儀(2001),「花樣的風情,閣樓的年華-香港性工作者的身體政治」, 《第六屆四性兩岸三地學術研討會論文》,桃園:中央大學。 伊慶春、羅燦英(2002),《台北色情產業及性交易政策鄒議研究期末報告》,臺北: 台北市政府。 何春蕤(2001),「女性主義的色情/性工作立場」,《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巨 流。 沈美真(1989),《臺灣娼妓營業的被害婦女與刑事立法諸問題之研究》,國立臺灣大 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弘勳(1997),「台北廢娼與台灣娼妓史」,《當代雜誌》122:106-115。 林佳瑩、徐富珍譯(2006),《研究方法:基礎理論與技巧》,臺北:雙葉。 林瑞欽、戴伸峰、鄭添成(2006),《刑事司法機構內與機構外之處遇與連結—對再犯 之研究》,臺北:法務部。 林慧芬(2001),「掃黃之外性產業政策待思量」,《中央日報》90.11.09:全民論壇。 陳柏蓁(2001),「性工作者的權利問題:從法律來思考」,《文化研究月報》第8 期, 臺北: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 陳文智(2002),《台北市私娼從業原因及應有管理措施》,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 所碩士論文。 紀慧文(1998),《十二個上班小姐的上班故事:從娼女性之道德生涯研究》,臺北: 唐山。 黃淑玲(1996),《台灣特種行業婦女:受害者?行動者?偏差者?》,台灣社會研究 季刊22:103-152。 夏鑄九、顏厥安、王曾勇、王卓脩(2002),《我國性產業與性交易政策之研究期末報 告書》,臺北:行政院內政部婦女權益促進會。 張玉芬譯、何春蕤校訂(2001),「世界妓權憲章」,《性工作:妓權觀點》,臺北:巨 流。 邱旭伶(1999),《台灣藝但風華》,臺北:玉山社。 高忠義譯(2002),《性與理性(下)》,臺北:桂冠。 張英進(1999),「娼妓文化、都市想像與中國電影」,《當代雜誌》137:30-42。 許春金(2000),《犯罪學》,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劉達臨(2001),《性的歷史》,臺北:商務。 廖怡萍(1999),《台北市公娼空間再現》,當代雜誌137:44-64 頁。 藍科正、周玟琪、黃瑞明(2002),《超越二元對立的框架:論台灣性交易管理制度及 其規制政治》,臺北:財團法人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蕭國亮(1996),《中國娼妓史》,臺北:文津。 顧燕翎(2000),「當代台灣婦運的情欲論述」,《女性主義經典》,臺北:文秀。 英文部分 Cohen, Lawrence E. and Marcus Felson (1979), “Social Change and Crime Rate Trends: A Routine Activities Approach,”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4, 588-608. Davis, Kensley (1966), “Sexual Behavior, in Merton, ” Contemporary Social problems, 2, 322-372. Davis, Nanette J. (1993), “Prostitution: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n trends, problems, and policies,” 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Decker, John F. (1979), “Prostitution: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red. B. Rothman Co. Goodall, Richard (1995), “The Comfort of Sin: Prostitutes&Prostitution in the 1990s.Kent, “ England:Renaissance Books Ltd. Gottfredson, Michael and Travis Hirschi (1990),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essica N. Drexler (1996), “Governments’ Role in Tricks: The Worlds Oldest Profession in the Netherlands and the United States,” 15 Dick.J.Int’l.L.201,204-215. Laub, J. (1990), “Patterns of criminal victimiz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A. J. Lurigio, W. G. Skogan, and R. C. ,” Victims of crime: problems, policies and programs, NewburyPark, CA: Sage: 23-49. Miethe, T. D. and Meier R. F.(1994), “Crime and its social context,”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heterson, G. (1993), “The Whore stigma: Female Dishonor and Male Unworthiness,” Social Text, 37, 39-63. Rosen, Ruth (1982), “The Lost Sisterhood,” Baltimore, Md:The John Hopkins Press. Sampson, R.J. and Lauritsen J. L.,” Deviant lifestyles, proximity crime, and the offender-victim link in personal viole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Crime and Delinquency, 27(2), l10-139. Steven, F. and Kenneth Tardiff (1985), “The Social Ecology of Urban Homicide: An Application of the Routine Activities,” Criminology, 23(2), 241-2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