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一、中文文獻 王本壯(2000)。從社區總體營造推動地方特色產業振興的策略-以三義木雕 產業為例。聯合學報,17,125-134。 王哲祥(2004)。社會資本與企業社會責任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班,未出版,高雄。 王清華(2005)。九二一震災重建區以社區總體營造方式重建社區產業之探討。逢 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江大樹(2003)。台灣鄉村型社區的發展困境與政策創新﹕「桃米生態村」的社區重建經驗啟示。政治學報,36,1-26 。 江怡薇(2004)。社會資本對知識流通與文化創意商圈價值創造影響之研究-以鶯歌陶瓷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永展(2002)。全球化與社區產業經營-以南投水里上安社區為例)。建築與規劃學報,3(1),1-14。 李挺嘉(2006)。休閒農業區經營者社會資本、合作績效與未來合作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生物產業推廣暨經營學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其芳(2005)。社區方案推動對社會資本創造之影響─以南投縣桃米社區為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李金桂(2008)。運用社會資本自組都市更新會實施更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貞宜(2002)。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吳凱斌(2002)。以居民觀點建構北投核心完全生活圈之研究。學術論文發表,台北。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5)。社會資本(Nan Lin原著)。台北:弘智文化叢書。 林佩璇(2006)。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影響區產業發展因素之研究-以八翁社區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育建(2006)。族群、產業與社會資本:以屏東檳榔業「行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林龍茗(2004)。從社會資本觀點分析苗栗縣竹南鎮農會信用部之立基。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世淵(2008)。社區營造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以南投永興社區為例。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林信廷(2009)。社會資本與社區參與相關性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徐幸瑜(2005)。竊盜防治與社會資本之研究-以台北市兩個里為比較個案。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世雨(2008)。第三部門推動社區產業之研究:五個案例之初步觀察。2008 年TASPAA 夥伴關係與永續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馬金玲(2005)。非營利組織社會資本之研究-以技術服務型財團法人為例。銘傳大學管理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向明(2009)。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書局。 陳其南(1998)。重建社區新文化。社會福利,66,1-14。 陳榮德(2004)。組織內部社會網絡的形成與影響:社會資本觀點。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雅芬(2008)。社會資本與社會網絡的交互關係-以全球華人乳癌病友公益網絡為例。逢甲大學合作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欽春(2004)。民主治理與社會資本:台灣地區公民信任實證研究。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淑媚(2006)。有機蔬菜產業發展限制與社會資本的關係-以彰化縣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琳雲(2006)。非營利組織退休志工社會資本之研究。高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彭毓文(2006)。運用社會資本對推動社區發展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社會資本(David Halpern原著)。台北:巨流出版社。 黃永光(2004)。社會資本在社區產業的意義—以松鶴社區推動九二一地震災後重建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論文,未出版,台中。 黃承隆(2004)。鄉村宗教組織社會資本運作模式之研究〜以財團法人台灣省台中縣大甲鎮瀾宮為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怡君(2004)。影響組織掌握創業契機能力之研究-以社會資本理論來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蔡進發、黃躍雯(2003)。旅遊地生命週期模式在北投休憩空間演化研究之應用-以北投溫泉區為例。旅遊管理研究,3(2),27-49。 歐陽穎華(2005)。社區產業發展之策略規劃研究-以中寮社區休閒農場設置案為例。台北藝術大學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賴爾柔(1999)。經由「社區總體營造」增強社區實力﹕以宜蘭縣蘇澳鎮白米社區為例。農業推廣學報,16,103-128。 盧禹璁(2005)。社會資本之分散與整合。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盧思岳(2005)。社區產業的現狀/特色(課題分析)與解決/發展策略。南區木棉花社造講堂課程資料,54-59。 二、西文文獻 Bourdieu, P. (1983).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Richardson, J.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New York:Greenwood Press. Bourdieu, P. and Wacquant, L.J.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uner, J.S. (1990). Acts of Meaning.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urt, R.S. (1992). 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man, J.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94 Supplement:S95-120 Coleman, J.S. (1990).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usack, T. R. (1999). Social Capital, Institutional Structures, and Democratic Performance:A Comparative Study of German Local Government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35(1):1-34. Fukuyama, F. (1995a). 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Free Press. Fukuyama, F. (1995b). Social Capital and the Global Economy. Foreign Affairs, 75(5):89-103 Granovetter, M.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78:1360-1380 Halpern, D. (2005). Social Capital. Cambridge:Policy Press. Hanifan, L.J. (1916). The Rural School Community Center.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7:130-138. Hanifan, L.J. (1920). The Community Center. Boston:Silver Burdett. Kirk, J. & Miller, M.L. (1987).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Publications. Lin, N. (2001). 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n, N. (2005).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 In Dario Castiglione, Jan van Deth and Guglielmo Wolleb (ed). Handbook on Social Capital.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isztal, B. (1996). Trust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Nahapiet, J. & Ghoshal, S. (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 242-266 Ostrom, Elinor (2000). Social Capital: A Fad or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Partha Dasgupta and Ismail Serageldin (ed). Social Capital: a Multifaceted Perspective. Washington,D.C.:The World Bank,172-214 Padgett, D. K. (1998). Qualitative Methods in Social Work Research:Challeges and Rewar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ortes, A. and Landolt, P. (1999). The Downside of Social Capital. The American Prospect, 26:19-21. Portes, A. (1998).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 in Moder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22:1-24. Putnam, R.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utnam, R. D. (1995). Tuning in, Tuning out:The Strange Disappearance of Social Capital in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28:1-20. Woolcock, M. (1998).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 Theory and Society, 27: 151-208. 三、網路電子化資料 翁徐得(2006)。社區產業與就業,2010年4月20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Pp497LWZGwDDRK8kubWuWenG/article?mid=7。 孫華翔(2008)。社區產業發展與經營模式探討,2009年3月17日,取自:http://tw.myblog.yahoo.com/jw!jPJ0f1SGE1mL4EyCY8oucUbPRQ--/article?mid=955。 經濟部(2005)。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白皮書,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www.moeasmea.gov.tw。 World Bank (1999). Social Capital. Retrieved April 1,2010,from http://www.worldbank.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