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57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62210      在线人数 : 9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宗教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73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73


    题名: 韓信崇拜的歷史源流與在台灣的發展─以台中寶林寺為例
    The history of Hen Sin worship and its development in Taiwan: taking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as the example
    作者: 楊東憲
    贡献者: 林美容
    楊東憲
    关键词: 韓信
    封賜制度
    偏財神
    台中寶林寺
    民間佛教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1-10-11 16:54:23 (UTC+8)
    摘要:   被譽為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歷史記載被呂后與蕭何用計所殺,一代功臣名將便如此畫下人生句點。然而,其豐功偉業以及果敢勇猛的形象皆烙印在人民的心中,因此除了劉邦為他埋首級處有祠廟外,韓信所到之處也都有所傳說,且為之立廟,例如:河北獲鹿縣的韓信祠。
    韓信在中國的歷史上是個英勇的將軍形象,但跨過一個海峽後,卻被賦予不同的形象。在台灣,韓信的傳說與中國流傳的故事大相逕庭,傳說韓信死前將兵法化成象棋,而台灣則將這則傳說重新編纂,讓韓信除了發明象棋外,還發明了麻將、骰子等,並且將之奉為賭博神,使之成為民間所謂的偏財神。韓信從原本的鬼神變為萬人尊敬的武神,又從武神轉變成萬人膜拜的財神,這樣的變化因素到底為何?而韓信崇拜在台灣為何會產生如此重大的轉變?
    除此之外,台中烏日的寶林寺更是將韓信的神明性質擴大變成萬能神,雖然此間寺廟是以觀音菩薩為主神,但信眾都將觀音菩薩與韓千歲齊名,祈求時更是將兩者稱號並列,其中的演變過程如何?而此是否可以看出台灣韓信崇拜發展的普遍脈絡?或者此僅為韓信崇拜發展中的特例?
    台灣的宗教環境特殊,其宗教發展也與中國宗教有所異同。雖然台灣的宗教多為中國的原鄉型態,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台灣的民間信仰已漸漸在地化,可以看出許多與中國原鄉不一樣的宗教型態。而韓信崇拜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不僅在傳說上,在神明性質的塑造上以及儀式的展演上都有著極大的差異,因此也可藉由此例,觀察台灣宗教發展的獨特性。
    Han Sin, was a person of talen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Han dynasty, but he was executed by Queen Lyu and Prime Minister Siao He. Although he was accused of an armed rebellion, he is still considered a sage by later generations after he died. To commemorating him, the state and nation founded memorial temples in several locations in China.
    In the Chinese history, Han Sin was a renowned strategist and god of war, but he actually turned into the god of wealth in Taiwan. The Taiwanese changed the Chinese anecdote that Han Sin was the ancestor of Chinese chess and shaped him into the inventor of all gambles. Why was Han Sin changed from a ghost to the god of war, and then into the god of wealth? Furthermore, why would his character have developed such significant changes in Taiwan?
    Besides, Han Sin almost became to the multi-purpose god in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There are two primary gods, Avalokiteshvara and Han Cian Suei. However, what is the relation between Avalokiteshvara and Han Cian Suei, and why does it have those developments in the Taichung Bao Lin Temple history? Is it possible to find the rule of Han Sin worship development? Is this a special example of Han Sin worship in Taiwan?
    The environment of Taiwanese religion is unusual and differ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religion. After several dozens year of development, the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has localized gradually and Han Sin worship is an obvious example. In Taiwanese folk religion, there is a notable difference not only in fable, but also in shaping the gods` character and in ritual. In this way we can observe the uniqueness of Taiwanese religion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an Sin worship.
    參考文獻: 一、古籍文獻:
    干寶 原著;黃滌明 譯注《搜神記》(台北:台灣古籍出版,2002年2月初版二刷)
    王冬珍、王讚源《新編墨子(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4月初版)
    王夢鷗註 譯;王雲五 主編《禮記今註今譯(上、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9月三版)
    李凱明 修;耿樂蟾 纂《靈石縣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8月台一版)
    屈萬里 註譯;王雲五 主編《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0月三版)
    林尹 註譯;王雲五 主編《周禮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7年9月五版)
    高亨、朱東潤《詩經今注/詩三百篇探故》(台北:漢京文化,1984年2月25日初版)
    清 何紹基、丁晏等纂;清 張兆棟、孫雲修《同治重修山陽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第一刷)
    清 乾隆敕撰《續文獻通考》(台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新一版)
    清 乾隆編著;中華書局編輯部點校《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4月一版二刷)
    清 曹鑅纂;清 俞錫綱修《光緒獲鹿縣志》(上海:上海書店,2006年10月第一版第一刷)
    廖吉郎 校注;國立編譯館主編《新編荀子(上、下)》(台北:國立編譯館,2002年7月初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97年10月十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台北:鼎文書局,1998年10月九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初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金史并附編七種》(台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初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元史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3月三版)
    楊家駱 主編《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初版)
    漢 司馬遷撰;有井範平補標《史記評林(補標)》(台北:蘭臺書局,1968年11月初版)
    陸西星《封神演義》(台北:小知堂文化,2001年9月初版一刷)
    二、專書:
    Meir Shahar and Robert P. Weller: Unruly gods : divinity and society in China, Honolulu, [Hawaii]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c1996.
    Robert P. Weller: Discovering nature : glob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ulture in China and Taiwan, Cambridge, U.K.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內政部編《宗教論述專輯(第四輯)─宗教教育及宗教資源分配運用》(台北市: 內政部,2002年12月出版)
    內政部編《宗教論述專輯(第六輯)─民間信仰與神壇篇》(台北市:內政部,2004年11月出版)
    仇德哉《台灣之寺廟與神明(三)》(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年6月出版)
    王秋桂、李豐楙 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三教源流聖帝佛祖搜神大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景印出版)
    王秋桂、李豐楙主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第一輯)新編連相搜神廣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11月景印出版)
    包偉民 譯;韓森 著《變遷之神: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江志宏《台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普渡、祭厲與善書》(台北:稻鄉初版社,2005年5月初版)
    呂威《財神信仰》(台北市:漢揚出版社,1996年12月初版一刷)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0年3月初版)。
    呂理政《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台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12月初版)
    杜繼東 譯;科文 著《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第2次印刷)
    李世偉《台灣佛教、儒教與民間信仰》(台北:博楊文化,2008年9月初版一刷)
    李秀娥《祀天祭地:現代祭拜禮俗》(台北:博揚文化,2000年元月初版三刷)
    李建和《神將韓信》(中國:新東方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林美容《台灣人的社會與信仰》(台北市:自立晚報,1993年元月第一版第一刷)
    林美容《台灣文化與歷史的重構》(台北市:前衛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第一刷)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台灣社會》(台北縣:博揚文化,2006年3月初版一刷)
    林美容《台灣的齋教與巖仔:民間佛教的視角》(台北市:台灣書房,2008年12月初版一刷)
    林國平、彭文宇《福建民間信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第二次印刷)
    林國平《閩台信仰源流》(台北市:幼獅文化廣場,1996年12月初版)
    林榮澤《台灣民間宗教的持齋戒殺》(台北:蘭臺出版社,2009年4月初版)
    南宮摶《韓信(上、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7月出版。)
    泉州市區民間信仰研究會《關岳文化與民間信仰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胡小偉《中國文化史硏究:關公信仰硏究系列》(香港:科華,2005年初版)
    凌金蘭、張烈 譯注《歷史人物傳記─蕭何、韓信》(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宏亮《韓信》(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2月第一版第一刷。)
    高致華 編《探尋民間諸神與信仰文化》(合肥:黃山書社,2006年5月第1版)
    孫家洲《韓信評傳─兵家之仙》(南寧:廣西教育出版,1997年出版。)
    徐福全 主稿《台灣民間祭祀禮儀》(新竹:新竹社教館,1995年6月30日再版)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1996年1月第一版第一刷。)
    馬書田《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6月初版一刷)
    書明鏵 著,張錫昌 攝影《說台》(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一刷。)
    康樂、簡惠美 譯;韋伯 著《宗教社會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3月16日初版二刷)
    張大可、徐日輝《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02年5月第一版第一刷。)
    張志剛《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張家麟《台灣宗教儀式與社會變遷》(台北:蘭臺出版社,2008年2月初版)
    張珣《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4月初版)
    張珣、江燦騰《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硏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2001年6月初版一刷)
    張珣、江燦騰《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硏究的新視野和新思維》(台北:南天書局,2003年6月初版一刷)
    張珣、葉春榮《台灣本土宗教研究:結構與變異》(台北:南天書局,2006年6月初版一刷)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8月初版一刷)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5月初版)。
    范麗珠、James D. Whitehead and Evelyn Eaton Whitehead著《當代世界宗教學》(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3月第一版)
    陳仲丹 譯;韋思諦 編《中國大眾宗教》(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7月第一版)
    陳慎慶《諸神嘉年華:香港宗教研究》(香港:牛津大學,2002年出版)
    傅飛嵐、林富士《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台北:允晨文化,民88年1月10日初版。)
    黃永年 主編《新唐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出版:新華經銷,2004年第一版。)
    黃有興 譯;增田福太郎 著《台灣宗教信仰》(台北:東大圖書出版,2005年5月初版一刷)
    黃慶生《寺廟經營與管理》(台北縣:永然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11月初版)
    楊庸一 譯;佛洛伊德 著《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出版社,2000年6月重排版)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 編《歷代名家評史記》(台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2月初版。)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5月第一版)
    漢學研究中心《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5年3月出版)
    劉枝萬《台灣民間信仰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三次卯行)
    劉勁峰、耿艷鵬主編《吉安市的宗族、經濟與文化(上、下)》(國際客家學會、海外華人資料研究中心、法國遠東學院出版,2005年2月第一版)
    劉曄原《中國古代祭祀》(台北:台灣商務,1998年9月初版一刷)
    劉還月《台灣人的祀神與祭禮》(台北:常民文化,2000年元月第一版第一刷)
    劉海燕《從民間到經典─關羽形象與關羽崇拜的生成演變史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9月第一版。)
    董芳苑《台灣宗教論集》(台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10月初版一刷)
    賴建成《台灣民間信仰、神壇與佛教發展之省思─台灣宗教信仰的特質》(台北:東大圖書,2006年12初版)
    蔡相煇《台灣的祠祀與宗教》(台北:臺原出版,1989年9月第一版第一刷)
    蔡東洲、文廷海《關羽崇拜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9月第一版。)
    瞿海源《宗教、術數與社會變遷(一)(二)》(台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9月再版
    顏清祥《關公全傳》(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3月初版。)
    顏清祥《關羽到關帝》(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4月16日初版一刷。)
    鄭志明《台灣新興宗教現象─傳統信仰篇》(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出版)
    鄭志明《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大道文化,1996年5月1日初版)
    鄭志明《宗教豬的發展趨勢》(台北:大元書局,2005年4月初版)
    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鬼神崇拜》(台北:大元書局,2005年4月初版)
    鄭志明《台灣傳統信仰的宗教詮釋》(台北:大元書局,2005年4月初版)
    嚴安林、盛九元、胡雲華編著《台灣神靈》(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三、學位論文:
    王蓉琦《宗教信仰與非營利組織文化之關係探索-以臺灣世界展望會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吳清杉《漢代的地方官與祭祀活動》(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一般史組碩士論文,1994年)
    吳靑蓉《非營利組織行銷之硏究 : 以嘉義地區之民間信仰宗教團體為例》(嘉義:私立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吳雅婷《台灣斗燈的研究─信仰內涵及其裝飾藝術》(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范純武《雙忠崇祀與中國民間信仰》(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硏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邱碧玲《禮斗儀式的宗教感受及其影響─以淡水行忠宮個案為例》(私立真理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洪千惠《東漢郊祀與宗廟祭祀制度之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莊政道《〈史記〉對先民信仰與宗教意識之研究》(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研究碩士論文,2005年)
    張五華《組織成員宗教信仰與經營管理實務之探索性硏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硏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陳省身《台灣當代佛教瑜伽焰口施食法會研究》(私立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琦翔《邁向「飛馬」聖地:台北市日月無極此乃宮信仰組織及活動分析》(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宗教學硏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志鴻《宋代的祠廟與祠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盧澤群《南宋兩浙路士大夫與祠廟信仰》(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蘇全正《臺灣民間佛教「巖仔」信仰之硏究》(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四、期刊論文:
    肖瑞玲〈讀《史記‧淮陰侯列傳》〉《語文學刊》,1996年第6期。
    崔金亮〈省館新發現的《淮陰侯香火田記》〉《檔案天地》,編輯部郵箱,2003年S1期。
    張珣譯;Arthur P. Wolf著〈神.鬼和祖先〉《思與言》1997年9月,35卷3期。
    張新朋的〈走近韓信祠〉《檔案天地》2004年第5期。
    李世偉、王見川〈台北艋舺龍山寺「民間佛教」性格之歷史考察〉《圓光佛學學報》,2002年第七期。
    李豐楙〈從成人之道到成神之道─一個臺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東方宗教研究》1994年10月第4期 ,頁183-209。
    李豐楙〈台南王醮的道教傳統與地方社會〉《民俗與文化》2006年12月第3期。
    林美容〈高雄王爺廟分析:兼論王爺信仰姓氏說〉《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9年第88期,107-133頁
    林柏奇〈台灣地區迎王慶典初探〉《民俗與文化》2006年12月第3期。
    松本浩一〈中元節的產生與普渡的變遷〉《民俗與文化》2008年12月第5期
    汪榮祖〈兔死狗烹悲韓信〉《歷史月刊》,2002年11月,第178期,43-46頁。
    王關成〈韓信的冤獄是怎麼造成的〉《歷史月刊》,2004年4月,第195期,132-136頁。
    王見川〈光復前(1945)台灣的「鄭成功」信仰〉《民俗與文化》2007年10月第4期。
    秦九風的〈一擲魚竿後,淮陰有傳人─在周恩來故鄉訪淮安韓信古蹟〉《海內與海外》2003年第4期,頁38-40。
    胡台麗〈神、鬼與賭徒─「大家樂」賭戲反映之民俗信仰〉《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民俗與文化組》,1989年,401-424頁。
    趙文靜〈韓信死因新探〉《錦州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80-82頁。
    郝建平〈八十年代以來韓信研究綜述〉《陰山學刊》1997年,第2期。
    鄭阿財〈史語所藏《鸚哥寶卷》研究─兼論同一題材在各類俗文學的運用〉《成大中文學報》2008年12月第二十三期,頁1-26。
    黃運喜〈從犁頭山蓮華寺的發展看台灣民間佛教的特質〉《玄奘學報》,2001年第四期。
    五、參考網頁: 1.http://unn.people.com.cn/BIG5/22220/114445/114453/114473/6831635.html
    2.http://www.ppxinhua.cn/show.asp?id=437
    3.http://www.5ilog.com/cgibin/sys/link/view.aspx/6582167.htm
    六、其他參考資料:
    麗花傳播股份有限公司《韓信(三十集10片DVD)》(台北:東方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5156012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601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601201.pdf2987KbAdobe PDF2760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