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3/144292 (79%)
Visitors : 50947592      Online Users : 9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68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68


    Title: 南朝文學集團詩賦書寫策略之考察
    A study on the writing-tactic of shih and fu of the literati group on South-Dynasty
    Authors: 祁立峰
    Chi, Li Feng
    Contributors: 簡宗梧
    Chien, Tsung Wu
    祁立峰
    Chi, Li Feng
    Keywords: 南朝
    文學集團
    書寫策略
    題材
    文類
    風格
    互文性
    寫作習性
    想像
    後設
    軟文類
    South-Dynasty
    Literati Group
    Writing-Tactic
    Subject
    Genre
    Style
    Intertextuality
    Writing Habitues
    Imagined
    Meta
    Soft-Genre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1-10-11 16:52:2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南朝文學集團詩賦書寫策略之考察」為題,旨在於以「南朝文學集團」為考察的對象,以「詩賦」為考察的兩種主要文類,以「書寫策略」為考察的切入點,運用傳統的文本分析,結合新興的文學理論與視角,進行作品、作者、讀者、文學理論等全面性的考察。

    「南朝文學」在文學史評價中呈現劇烈的起伏,一方面後代作家以其為模擬的對象,肯定美學價值,但也得到「餖飣」、「輕艷」或「流於光景」等負面評價;至於南朝的「文學集團」領袖與成員的「同題共作」、「應詔」、「贈酬」等作品,更常被視為千篇一律、了無新意。也因此,本文也特別重視這些於貴遊活動時的同題共作、或遊戲酬和的詩賦作品,希望藉由更細膩的閱讀與歸納,給予其新的意義與論述。

    「詩」與「賦」可以說是中國古典文類中,最具文學色彩的兩種文類。曹丕《典論‧論文》說「詩賦欲麗」,很明確地將「詩賦」與其他文類區分開來。本文選擇「詩」與「賦」作為討論主軸,而以文序、書簡、銘箋等作為輔助,也正是考量文學性這個條件。如果更廣義來說,「詩」與「賦」不僅具有文類的意義,它們也表述文學態度、風格與傾向。「詩」表示了端莊雅正,「賦」指向了鋪排藻飾;「詩」代表「復古」,「賦」傾向「新變」。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中國文學史也就處於「詩化」與「賦化」的拉鋸。

    「書寫策略」是一個較廣義的概念,它既用來指稱作者的創作心態與策略,也能拿來說一篇作品的修辭、語言策略。為了避免概念失焦,本文將書寫策略的討論聚焦於三個面向,分別是「內容設定」、「形式選擇」、「風格(論)生成」。創作者如何設定一篇作品的「內容」(題目、題材、典故、語言素材)?如何選擇適合承載的「形式」(詩、賦或是其他文類)?以及作品如何呈現「風格」、而「風格」與「風格論」又是如何被觀察、進而被建構?這背後都有所策略性的運用。從內容,我們發現這些同題材作品內在的差異;從形式,我們發現「詩」、「賦」這兩種文類的邊界、功能以及滑動、拉鋸的痕跡;從風格,我們發現「風格論」本身被建構、被想像的後設可能。

    「文學集團」是研究南北朝時期文學的重要考察對象,只是過去從此概念著手的研究成果並不多;「書寫策略」是文學研究常被運用的概念,只是定義太過廣泛。本文一方面期望能將「書寫策略」作為實際的考察方法,二方面則希望給予「文學集團」這個特殊而被忽略的現象——更多的關注與論述。這就是本論文誕生的原因。
    Reference: 一、專著部分
    A.古籍部分〈含近人所輯校、點校、校注之古代典籍〉
    1. 《詩集傳》,朱熹,台北:藝文印書館。
    2. 《詩毛氏傳疏》,陳奐,台北:世界書局。
    3. 《管子》,管仲,瀋陽:遼寧出版社,1997。
    4. 《國語》,左丘明,瀋陽:遼寧出版社,1997。
    5. 《周禮正義》,孫貽讓,北京:中華書局,2000。
    6. 《周易正義》,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7. 《尚書正義》,孔安國撰,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8. 《周禮正義》,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9. 《禮記正義》,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10. 《春秋左傳正義》,杜預注,孔穎達等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85。
    11. 《逸周書》,瀋陽:遼寧出版社,1997。
    12. 《諸子集成》,台北:世界書局,1972。
    13. 《荀子新注》,北大哲學系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
    14. 《晏子春秋校注》,晏子,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1986。
    15. 《楚辭補註》,洪興祖,中華書局,1983。
    16. 《老子校釋》,朱謙之,北京:中華書局,1991。
    17. 《莊子集釋》,郭慶繁,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18. 《管子集釋》,顏昌嶢,長沙:岳麓書社,1996。
    19. 《列子集釋》,楊柏駿,北京:中華書局,1991。
    20. 《戰國策》,劉向,台北:里仁書局,1982。
    21. 《呂氏春秋》,呂不韋,《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
    22. 《春秋繁露》,董仲舒,《漢魏叢書》本。
    23. 《西京雜記》,劉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
    24. 《漢書》,班固,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25. 《昭明文選》,蕭統,台北:文化圖書公司,1979。
    26. 《搜神記》,干寶,台北:世界書局,1975。
    27. 《新校三國志注》,陳壽著、斐松之注,台北:世界書局,1972。
    28. 《水經注》,酈道元,清,戴震校,台北:世界書局,1962。
    29. 《魏書》,魏收,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30. 《後漢書》,范曄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31. 《謝康樂集》,謝靈運,台北:商務,1976。
    32. 《鮑參軍集注》,鮑照,台北:木鐸,1982。
    33. 《世說新語》,劉義慶撰,劉孝標注,台北:世界書局,1962。
    34. 《金樓子》,蕭繹,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叢書,1969。
    35. 《謝宣城集》,謝眺,台北:中華,1966。
    36. 《文心雕龍校注》,劉勰著、黃叔琳校著,台北:世界書局,1962。
    37. 《鍾嶸詩品箋證稿》,鍾嶸著、王叔岷箋證,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中國文哲專刊,1992。
    38. 《宋書》,沈約,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39. 《南齊書》,蕭子顯,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0. 《玉臺新詠箋注》,徐陵著、吳兆宜注,台北:明文,1988。  
    41. 《晉書》,房玄齡,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2. 《北齊書》,李百藥,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3. 《周書》,令狐德棻,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4. 《梁書》,姚思濂,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5. 《陳書》,姚思濂,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6. 《南史》,李延壽,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7. 《北史》,李延壽,台北:鼎文書局,1979-1980。
    48. 《十三經注疏》,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台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49. 《朝野僉載》,張鷟,台北:中華書局,1979。
    50. 《藝文類聚》,歐陽詢,台北:新興出版社,1973。
    51. 《初學記》,徐堅,北京:京華出版,2000。
    5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藝文類聚》,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3.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初學記》,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4.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通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55. 《樂府詩集》,郭茂倩,台北:里仁書局,1981。
    56. 《詩人玉屑》,魏慶之,台北:世界書局,1960。
    57. 《太平御覽》,李昉,台北:商務,1974。
    58. 《文苑英華》,李昉,北京:中華書局,1990。
    59. 《通典》,杜佑,台北:新興出版社,1978。
    60. 《滄浪詩話校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台北:文馨出版社,1972。
    61.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張溥輯,台北:光正書局,1996。
    62. 《江文通集彙注》,胡子驥,北京:中華書局,2006。
    63. 《庾子山集注》,倪璠,北京:中華書局,2000
    64. 《古詩源》,沈德潛,台北:商務印書館,1966。
    65. 《水經注疏》,楊守敬,台北:莊嚴出版社,1991。
    66. 《歷代詩話》,何文煥,台北:木鐸,1982。
    67. 《全唐詩》,清聖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68. 《全唐文》,董誥,北京:中華書局,1983。
    69.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嚴可均,台北:世界書局,1969。
    70. 《四六叢話》,孫梅,台北:商務,1984。
    71. 《七十家賦鈔》,張惠言,台北:世界書局,1964。
    72. 《歷代賦彙》,陳元龍,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1999。
    73. 《御定歷代賦彙》,陳元龍、吉川幸次郎,京都:中文出版社,1974。
    74.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丁福保,台北:世界書局,1978。
    75. 《歷代詩話續編》,丁福保,台北:木鐸,1983。
    76. 《清詩話》,丁福保,台北:藝文,出版年不詳。
    77. 《先秦漢魏南北朝詩》,逯欽立,台北:木鐸,1983。
    78. 《兩漢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資料彙編》,柯慶明、曾永義,臺北:成文出版社,1978。
    79. 《淵鑑類函》,張英,台北:新興出版社,1977。
    80. 《三曹詩》,殷義祥,台北:錦繡出版社,1992
    81. 《阮步兵詠懷詩箋》,黃侃,台北:學海,1975。
    82. 《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台北:里仁,1985。
    83. 《六朝四家全集》,胡鳳丹輯,台北:華文書局,1968。
    84. 《十八家詩鈔》,曾國藩輯,台北:世界書局,1962。
    85. 《古詩紀》,馮惟訥,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
    86. 《詩紀匡謬》,馮舒,京都:中文出版社,1983。
    87. 《古詩海》,丁如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2。
    88. 《清詩話續編》,郭紹虞,台北:木鐸,1983。
    89. 《詩藪》,胡應麟,台北:廣文書局,1973。
    90. 《詩體明辨》,徐師曾,台北:廣文書局,1972。
    91. 《百種詩話類編》,臺靜農,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
    92. 《謝靈運集教注》,顧紹柏,台北:里仁書局,2004。
    93. 《賦話廣聚》,王冠,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2006。
    B.今著部分:
    1. 于浴賢,《六朝賦述論》,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
    2. 王琳,《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王國瓔,《中國山水詩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4. 王國瓔,《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論析》,台北:允晨文化,1999。
    5.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原型與流變》,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6.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硏究》,上海:學林,1999。
    7. 王力,《中國語言學史》,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
    8. 王力堅,《六朝唯美詩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9. 王力堅,《由山水到宮體》,台北:商務印書館,1997。
    10. 王文進,《仕隱與中國文學.六朝篇》,台北:台灣書店,1999。
    11. 王文進,《南朝邊塞詩新論》,台北,里仁書局,2000。
    12. 王文進,《南朝山水與長城想像》,台北:里仁書局,2008。
    13. 王運熙,《六朝樂府與民歌》,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
    14.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15. 王更生,《文心雕龍導讀》,台北:華正書局,1977。
    16. 王更生,《文心雕龍新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17. 王更生,《重新增訂文心雕龍研究》,台北:文史哲,1979。
    18. 王忠林,《文心雕龍析論》,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
    19.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2。
    20. 王建元,《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21.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2005。
    22.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台北:麥田,2008。
    23.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台北:正中書局,1984。
    24.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25. 尹賽夫編,《中國歷代賦選》,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
    26. 方元珍,《文心雕龍作家論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
    27.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清大出版社,2009。
    28. 古遠清,《詩歌修辭學》,台北:五南書局,1997。
    29. 林庚,《中國文學簡史》,台北:五南書局,2002再版。
    30. 林大志,《四蕭研究——以文學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06。
    31.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32. 林文月,《山水與古典》,台北,三民書局,1996。
    33. 林淑貞,《詩話論風格》,台北:文津,1999。
    34. 牟宗三,《才性與名理》,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35. 呂正惠,《杜甫與六朝詩人》,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36.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
    37. 沈謙,《修辭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3。
    38. 沈謙,《文心雕龍與現代修辭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39. 邱天助,《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2。
    40. 杜志強,《蘭陵蕭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
    41.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台北:國立編譯館,1993。
    42. 朱剛,《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台北:楊智文化,2003。
    43. 朱光潛,《談美》,台北:國文天地出版社,1990。
    44. 朱義雲,《魏晉風氣與六朝文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45. 李森南,《山水詩人謝靈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初版,1989。
    46.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初版,1996。
    47. 李澤厚,《華夏美學》,台北:三民書局,初版,1996。
    48. 李銘宗,《六朝美學點描》,台北:亞太圖書出版,2001。
    49. 李翠瑛,《六朝賦論之創作理論與審美理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
    50.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51. 兒島獻吉郎,《中國文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35初版。
    52. 曲德來,《漢賦綜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
    53. 曲德來,《歷代賦》,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2。
    54.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學生書局,1986。
    55. 何沛雄,《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56. 何沛雄,《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1982。
    57.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
    58. 宋緒連、遲文浚主編,《歷代賦》(廣選‧新注‧集評),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
    59.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60. 杜曉勤,《齊梁詩歌向盛唐詩歌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1. 吳禮泉,《中國現代修辭學通論》,台北:台灣商務,1998。
    62.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63. 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北京:三聯書局,1994。
    64. 周發祥,《西方文論與中國文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65. 周勛初,《中國文學批評小史》,台北:崧高出版社,1985。
    66. 韋慶遠,《中國政治制度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67. 金元浦,《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8。
    68. 金民那,《文心雕龍的美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
    69. 洪順隆,《中外六朝文學研究文獻目錄》,台北:文津,1987。
    70. 洪順隆,《六朝詩論》,台北:文津出版社,初版,1985。
    71. 洪順隆,《由隱逸到宮體:六朝詩論集》,台北:文史哲,1984。
    72. 洪順隆,《抒情與敘事》,台北:黎明文化,1998。
    73.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初版,1989。
    74. 袁行霈,《中國文學史》,台北:五南出版社,2003。
    75.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1989。
    76. 俞紀東,《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9。
    77. 胡大雷,《中古文學集團》,桂林:廣西師範,1996。
    78. 胡適,《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8。
    79. 胡德懷,《齊梁文壇與四蕭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80. 姜岱東,《文學風格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6。
    81.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
    82. 高光復,《賦史述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
    83. 高莉芬,《元嘉詩人用典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2007。
    84. 高莉芬,《蓬萊神話:神山、海洋與洲島的神聖敘事》,台北:里仁書局,2008。
    85.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上智圖書公司,2002。
    86. 郁沅、張高明編,《魏晉南北朝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96。
    87. 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88. 郭晉稀,《文心雕龍注釋》,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6。
    89. 章滄授,《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90. 陳去病,《辭賦學綱要》,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91. 陳惇、孫景堯、謝天振,《比較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92. 陳淑美,《潘岳及其詩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93. 陳良運主編,《中國歷代賦學曲學論著選》,遼寧:百花洲出版社,2003。
    94. 陳金現,《宋詩與白居易的互文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
    95. 陳望道,《修辭學發凡》,上海:世紀出版,2006再版。
    96. 陳慶元,《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97. 黃水雲,《六朝駢賦研究》,台北:文津,1999。
    98. 黃侃,《文心雕龍札記》,台北:花神圖書公司,2002。
    99. 黃偉倫,《魏晉文學自覺論題新探》,台北:學生書局,2006。
    100.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75。
    101.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102. 屈守元,《文選導讀》,成都:巴蜀書社出版,1996。
    103. 范文瀾,《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
    104. 華仲,《文心雕龍要義申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
    105.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106. 許槤,《六朝文絜箋注》,台北:育民出版社,1974。
    107. 許結、郭維森,《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108.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作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109. 許東海,《女性‧帝王‧神仙:先秦兩漢辭賦及其文化身影》,台北:里仁書局,2003。
    110. 許東海,《另一種鄉愁:山水田園詩賦與士人心靈圖景》,台北:新文豐,2004。
    111. 許東海,《諷諭、美麗、感傷:白居易之詩賦邊境及其文化風情》,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5。
    112. 傅錫壬編,《大地之歌樂府》,台北:時報文化,1981。
    113. 鈴木虎雄,殷石臞譯,《賦史大要》,台北:正中書局,1976。
    114. 廖志強,《南朝賦闡微》,板橋:天工書局,1997。
    115. 廖炳惠《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
    116. 廖蔚卿,《六朝文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117. 廖蔚卿,《漢魏六朝文學論集》台北:大安出版社,1997。
    118. 廖國棟,《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
    119. 唐翼明,《魏晉清談》,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
    120. 駱玉明,《南北朝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1991。
    121. 逯欽立,《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市:陜西人民出版社,1984。
    122. 徐公持,《阮籍與嵇康》,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
    123.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北京:中華出版社,1992。
    124.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25. 陶東風,《文學理論基本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
    126. 陶東風,《文學史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27. 勞承萬,《審美中介論》,上海市:上海文藝出版,1986。
    128.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29. 馬積高 《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
    130. 徐志嘯編,《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
    131. 張勉之,《雕心成文》,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
    132. 張正體、張婷婷,《賦學》,臺北:學生書局,1982。
    133. 張國星編著,《六朝賦》,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
    134. 張少康,《文心雕龍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
    135. 張少康,《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36. 張漢良,《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137.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台北:大安出版社,1986。
    138. 蔡英俊,《中國文學批評》,台北:學生書局,1992。
    139.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與言與意義的論題》,台北:學生書局,2001。
    140.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台北:桂冠,2000。
    141.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42.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台灣,學生書局,1996。
    143.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台北:里仁書局,1997。
    144. 黃世瑜,《文學理論新編》,上海:新華出版社,1986。
    145. 錢基博,《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146.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7. 曹順慶,《比較文學論》,楊智文化,2003。
    148. 曹旭,《詩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49. 曹旭,《兩晉詩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50.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集》,台北:洪葉文化,1996。
    151.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集續編》,台北:文津,1994。
    152. 曹道衡,《漢魏六朝辭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53. 鄭明娳、簡政珍,《文學理論》,台北:正中,1993。
    154. 鄭欽仁主編,《立國的宏規》,台北:聯經,1982。
    155. 鄭樹森,《文學理論與比較文學》,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6。
    156. 鄭樹森,《現象學與文學批評》,台北:東大出版社,1984。
    157. 鄭樹森,《中西比較文學論集》,台北:時報文化公司,1980。
    158. 鄭毓瑜,《六朝情境美學》,台北:里仁書局,1997。
    159.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台北:里仁書局,2000。
    160.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書寫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2005。
    161. 閻采平,《齊梁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162. 簡宗梧,《漢賦史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163. 簡宗梧,《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164. 簡宗梧,《賦與駢文》,台北:台灣書局,1998。
    165. 歸青、曹旭,《中國詩學史——先秦兩漢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
    166. 歸青、曹旭,《中國詩學史——魏晉六朝卷》,廈門:鷺江出版社,2002。
    167. 歸青,《南朝宮體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68. 鍾優民,《中國詩歌史》,張松如主編,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
    169. 錢鍾書,《談藝錄》,台北:書林出版,1992。
    170. 羅宗濤,《中國詩歌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171.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172.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
    173.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
    174. 羅鋼、劉象愚主編,《文化研究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175. 費振剛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76. 劉文忠,《鮑照和庾信》,台北:群玉堂發行,1991。
    177. 劉師培,《中古文學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178. 劉渼,《台灣近五十年來「文心雕龍學」研究》,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
    179.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再版。
    180. 劉躍進,《門閥士族與永明文學》,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96。
    181. 劉躍進,《永明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182.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論叢》,台北:正中書局,1993。
    183.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台北:三民書局,1962。
    184. 遲文浚編,《歷代賦辭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2。
    185. 詹福瑞,《中古文學論範疇》,北京:中華書局,2005。
    186. 詹鍈,《文心雕龍的風格學》,台北:正中書局,1994。
    187. 詹杭倫主編,《唐宋賦學新探》,台北:萬卷樓,2005。
    188. 萬繩楠,《魏晉南北朝史論稿》,台北:雲龍,1994。
    189.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1997。
    190. 盧海鳴,《六朝都城》,南京:南京出版社,2002。
    191. 霍松林主編,《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6。
    192. 瞿蛻園選注,《漢魏六朝賦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93. 鄺健行,《科舉考試文體論稿:律賦與八股文》,台北:台灣書店,1999。
    194.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0。
    C.譯著部分:
    1. Bachelard Gaston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出版,2003。
    2. Barthes Roland 著,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台北:久大出版社,1991。
    3. Barker Fra"ncis主編,陳引遲譯,《文學、政治與理論》,台北:駱駝,1995。
    4. Bergson h著,雷震等譯,《時間與自由意志》,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
    5. Crang Mike著,王志弘等譯,《文化地理學》,台北:巨流出版社,2003。
    6. David Swartz著、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7. Douwe Fokkema著,袁鸙翔譯,《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社,1995。
    8. Edward J Mayo & Lance P. Jarvis著,蔡麗伶譯,《旅遊心理學》,台北:揚智文化,1990。
    9. 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台北:駱駝出版社,1994。
    10. Terry Eagleton著,鍾嘉文譯,《當代文學理論》,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
    11. Terry Eagleton著,吳新發譯,《文學理論導讀》,台北:書林出版,1993。
    12. Fredric Jameson著,吳美真譯,《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台北:時報文化,1998。
    13. Frank Lentricchia、Thomas Mclaughlin編,張京媛等譯,《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14. Harold Bloom著,朱立元、陳克明譯,《比較文學影響論:誤讀圖示》,1992。
    15. 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台北:立緒文化出版,1998。
    16. 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一種詩歌的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17. Jeff Lewis著、邱誌勇、許夢芸譯,《文化研究的基礎》,台北:韋伯文化,2005。
    18. Matt Hills、朱華瑄譯,《迷文化》,台北:韋伯文化,2005。
    19. Morrow Laura著,黃景敬、張雙英譯,《當代文學理論》,何森出版社,1991。
    20. Moi Toril著,陳潔詩譯,《性別/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台北:駱駝,1995。
    21. 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
    22. O`Conner D. J.著、洪漢鼎譯,《批評的西方哲學史》,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23. 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24. 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台北:駱駝出版社,初版,1994。
    25. Ron Scollon、Suzie Wong Scollon著、呂奕欣譯,《實體世界的語言》,台北:韋伯文化,2005。
    26. Rene Wellek(韋勒克)、Robert Penn Warren(華倫)著,王夢鷗譯,《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台北:志文,1976。
    27. Slavoj Zizek著,朱立群譯,《幻見的瘟疫》,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4。
    28. Slavoj Zizek著,王文姿譯,《歡迎光臨真實荒漠》,台北:麥田,2006。
    29. Scholes Robert E.,劉豫譯,《文學結構主義》,台北:桂冠,1992。
    30. Sigmund Freud著,呂俊,高申春,侯向群譯,《夢的解析》,台北:知書房出版,2000。
    31. Tiphaine Samoyault(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32. Trigger Bruce著,蔣祖棣、劉英譯,《時間與傳統》,北京:三聯書局,1991。
    33. Theodor Adorno著,張峰譯:《否定的辯證法》,重慶:新華社,1993。
    34. Theodor Adorno:“Aesthetictheor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87。
    35. Thomas Kuthn著,程樹德譯,《科學革命的結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36. William Barrett著,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志文出版社,1979。
    37. 鈴木和成著、戚印平等譯,《巴特——文本的愉悅》,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二、學位論文部分
    1. 王文進,《論六朝詩中「巧構形似」之言》,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2. 王文進,《荊雍地帶與南朝詩歌關係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3. 白承錫,《初唐賦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4. 林文月,《謝靈運及其詩》,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1959。
    5. 林佳燕,《六朝文學自覺觀念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6. 林莉翎,《六朝物色觀念研究》,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1999。
    7. 李翠瑛,《六朝賦論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
    8. 呂光華,《南朝貴遊文學集團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9. 許東海,《庾信生平及其賦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10. 許東海,《永明體之研究:以沈約文論及其作品為主》,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
    11. 陳昌明《六朝「緣情」概念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1987。
    12. 張滿足,《晉宋山水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師大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13. 張嘉純,《漢魏六朝辭賦中的遊仙題材研究》,台北:政治大學中文研所碩士論文,2000。
    14. 楊芮芳,《元嘉登臨詩之時空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15. 賴貞蓉,《魏晉詩歌賦化現象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16. 蔡英俊,《六朝「風格論」之理論與實踐探究》,台北:台大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17. 鄭毓瑜,《六朝藝術理論中的審美觀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
    18. 蘇怡如,《魏至西晉賦之詩化現象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所碩士論文,1999。
    19. 劉漢初,《六朝發展述論》,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2。
    20. 劉漢初,《蕭氏兄弟文學集團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6。
    三、期刊論文部分
    1. Helmut Wilhel,〈學者的挫折感:論「賦」的一種型式〉,《幼獅月刊》第三十九卷第六期,1974 。
    2. 王力堅,〈論六朝詩歌與駢文的關係〉,《中國國學》,第23期,1995.11。
    3.  王文進,〈南朝「山水詩」中「遊覽」與「行旅」的區分——以「文選」為主的觀察〉,《東華人文學報》,1999‧7。
    4.  王文進,〈中國自然山水文學的三部曲──以南朝「山水詩」到「徐霞客遊記」的觀察〉,《中外文學》第306期,1997.11。
    5. 王毅,〈陸機簡論〉,《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二輯,1985。
    6. 王琳,〈試論魏晉人對大賦的態度及魏晉大賦的地位問題〉,《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12。
    7. 王琳,〈魏晉「賦序」簡論〉,《山東師大學報(社科版)》第三期,1999。
    8. 王增斌、董振歐,〈論西晉孫楚〉,《山西文獻》第四十五期 ,1995‧1。
    9. 周雲喬,〈論魏晉小賦的盛行及其特色〉,《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第一期,1992。
    10. 李立信,〈從「和賦」看賦的文體屬性〉,《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2000。
    11. 李雲綱:〈阿多諾論現代藝術的非同一性特徵〉,《齊魯學刊》第二期,2007。
    12.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上〉〉,《中外文學》,第六卷第四期,1977.9。
    13. 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推移的悲哀──古詩十九首的主題,下〉〉,《中外文學》第六卷第五期,1977.10。
    14. 江秀梅,〈魏晉南北朝詩賦合流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五期,1995.9。
    15. 朱雅琪,〈謝靈運山水詩中的審美經驗〉,《華岡文科學報》,第二十四期,2001.3。
    16. 成其聖、董志廣,〈論魏晉南北朝的象徵賦〉,《河北大學學報》,1990‧4。
    17. 何新文,〈人何世而弗新,世何人之能故—魏晉南北朝辭賦中的生命主題〉,《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6‧12。
    18. 吳兆路,〈魏晉南北朝賦的憂思精神〉,《復旦學報》,社科版)第五期 ,1992。
    19. 徐公持,〈詩的賦化與賦的詩化──兩漢魏晉詩賦關係之尋蹤〉,《文學遺產》第一期,1992。
    20. 呂興昌,〈阮籍詠懷詩析論〉,《中外文學》第六卷第七期,1977.12。
    21. 貢小妹,〈六朝賦的詩化〉,《江淮論壇》,2001‧6。
    22. 許東海,〈從《昭明文選》論鮑照別離詩〉,《國立中正大學學報(人文分冊)》第一期,1995。
    23. 許東海,〈論張協、鮑照詩歌之「巧構形似」與辭賦之關係〉,《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八卷第一期,1997‧12月。
    24. 許東海,〈論二謝山水詩的異同及其與辭賦的關係——兼論鮑照詩賦的過渡作用〉,《國立中正大學學報》,第九期人分文冊,1998.12。
    25. 許東海,〈謝靈運山水詩、賦的「體物寫志」〉,《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二期,1999。
    26. 許東海,〈唐代詩賦合流及其文類分際之一考察——以白居易詩賦及其花木書寫為例〉,《文與哲》第一期,2002‧12。
    27. 許東海,〈庾信賦之世變與情志書寫——宮體•國殤•桃花源〉,《漢學研究》第二十四卷第一期,2006‧6。
    28. 張國星,〈試論西晉賦的徵實傾向〉,《文學評論叢刊第二二輯》,1984。
    29. 高莉芬,〈六朝詩賦合流現象之一考察——賦語言功能之轉變〉,《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編印,1996。
    30. 韋鳳娟,〈論左思及其文學創作〉,《中國古典文學論叢第二輯》,1985。
    31. 章滄授,〈論晉代抒情賦〉,《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第三期,1993。
    32. 章滄授,〈論晉代山水賦〉,《文史哲》第五期,1990‧9。
    33. 畢萬忱,〈道家與魏晉南北朝賦〉,《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12。
    34. 畢萬忱,〈劉勰論兩晉賦〉,《漢學研究》第十四卷一期 ,1996‧6。
    35. 曹旭,〈論西晉詩人張華〉,《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四期,1990。
    36. 曹虹,〈詩人之賦與辭人之賦:漢魏六朝賦研究〉,《學術月刊》第11期 ,1991。
    37. 曹虹,〈陸機賦論探微〉,《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第十七輯》,1995‧5。
    38. 陳昌明,〈「形‧氣‧神」——中國人獨特的美學思維〉,《國文天地》,第105期,1994‧10。
    39. 陳靜容〈中國傳統「文體與文類」關係的重構與探討〉,《東華中國文學研究》創刊號,2002。
    40. 游適宏,〈「七」:一個文類的考察〉,《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二十七卷第二期,1998‧12。
    41. 游志誠,〈中國古典文論中文類批評的方法〉,《中外文學》第二十卷第七期,1991‧12。
    42. 張靜二,〈中西比較文學中的文類學研究——兼論文類移植的問題〉,(收錄《中外文學》第十九卷第十一期,1996‧8。
    43.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從詮釋學爭論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九卷第三期,1999‧9。
    44. 黃水雲,〈論六朝賦詩化的原因及表現〉,《實踐學報》,第二十五期,1994.6。
    45. 黃景進,〈從「論文敘筆」看劉勰評論文類的方法與觀點〉,《中華學苑》第五十一期,1998‧7。
    46. 廖蔚卿,〈論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兩大主題--從登樓賦與蕪城賦探討「遠望當歸」與「登臨懷古」〉,《幼獅學誌》,第三期,1983.5。
    47. 蔡鍾翔,〈賦論流變考略〉,《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6‧12。
    48. 斳啟華、曹賢香,〈論南北朝賦的詩化〉,《岱宗學刊》,1999(3)。
    49. 劉滌凡,〈六朝風骨論的美學思想〉,《中國國學》,第二十期,1992.11。
    50. 劉君燦,〈中國的時間和空間〉,《國文天地》,第七期,1987。
    51. 劉若愚,〈中國詩中的時間、空間與自我〉,《書目季刊》,第三期,1987.12。
    52. 鄭毓瑜,〈六朝文學審美論探究〉,《中外文學》,第245期,1992.10。
    53. 鄭毓瑜,〈知音與神思——六朝人周旋交錯的生命情識〉,《臺大中文學報》,第六期 ,1994.6。
    54. 駱玉明,〈論不歌而誦謂之賦〉,《文學遺產》第二期 ,1983。
    55. 閻采平,〈梁陳邊塞樂府論〉,《文學遺產》第六期,1988。
    56. 韓高年,〈南朝賦的詩化傾向的文體學思考〉,《文學評論》,2001‧5。
    57. 簡宗梧,〈枚乘七發與漢代貴遊文學之發皇〉,收錄《兩漢文學學術研討論文集》,台北:華嚴出版社,1995。
    58. 簡宗梧,〈魏晉六朝貴遊文學活動與其賦之特色〉,第四屆魏晉南北朝國際學術研討會,1998。
    59. 簡宗梧,〈先秦兩漢賦與說唱文學關係之考察〉,「第一屆先秦兩漢文學學術研討會」,1999。
    60. 簡宗梧,〈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6。
    61. 簡宗梧,〈律賦在唐代典律化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一期,2000‧12。
    62. 簡宗梧,〈六朝世變與貴遊賦的衍變〉,中央研究院主辦,「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2000。
    63. 簡宗梧,〈賦與類書關係之考察〉,「第五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2000。
    64. 簡宗梧,〈清人選唐律賦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五期,2002‧12。
    65. 簡宗梧,〈賦體之典律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六期,2003‧6。
    66. 譚家健,〈漢魏六朝時期的海賦〉,《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 第二期 ,2000。
    67. 龔鵬程,〈由鮑照詩看六朝的人生孤憤〉,《鵝湖》第四期,1977.8。
    68. 祁立峰,〈「寫志」還是「體物」?從江淹〈恨賦〉出發對情感賦「主觀情感客觀化」的考察〉,《世新人文學報》第九期,2008‧4。
    69. 祁立峰,〈音律的示範與實踐:論唐代律賦「題韻」與「題義」的互文性〉,《台南大學學報》第三十三卷第一期,2008‧6。
    70. 祁立峰,〈「假託人物」與「呼應前作」:論歷代物色賦的「設辭問對」與「互文性」〉,《東吳中文學報》第十六期,2008‧11。
    71. 祁立峰,〈想像的系譜:論歷代詩話中的「六朝文學系譜」〉,《興大人文學報》第四十一期,2008‧9。
    72. 祁立峰。〈遊戲或教育:論蕭統文學集團同題共作詩賦的「互文性」〉,《彰師大國文學誌》第十九期,2009‧12。
    73. 祁立峰。〈差異與相似:論蕭子良文學集團同題共作的「寫作習性」與「互文性」〉,《興大中文學報》第二十六期,2009‧12。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501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5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101.pdf3157KbAdobe PDF2551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