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82894      Online Users : 107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6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67


    Title: 後設現象:《金瓶梅》續書書寫研究
    Meta-discourse: a study of the Sequels of Jin Ping Mei
    Authors: 鄭淑梅
    Contributors: 高桂惠
    鄭淑梅
    Keywords: 後設
    《金瓶梅》續書
    閱讀
    批評
    傳播
    meta-discourse
    the sequel to Jin Ping Mei
    reading
    criticizing
    dissemination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1-10-11 16:52:19 (UTC+8)
    Abstract: 《金瓶梅》續書包括《續金瓶梅》、《隔簾花影》、《三續金瓶梅》以及《金屋夢》四部小說,它們雖是依據續衍對象而被收編於同一續書群體之內,但卻各有其回應原著、前作以及時代的姿態,呈現出殊異的面貌,可說是各以不同角度在閱讀、傳播與書寫過程中展開對創作、批評的思辯。而本文即是針對此批橫跨有清一代的《金瓶梅》續書群進行個別的書寫現象考察,指出小說續書因立足於原著以及其他續書之上,在回應原著之餘,也與先前的續書有所聯繫,閱讀前作所可能產生的競爭/遊戲心態,使小說的字裡行間除了反映其時的審美效應之外,亦不時地顯露出高度自覺的創作、思考痕跡,具有「後設」的況味,而此正是本文聚焦之所在。
    在章節安排上,第二章是以清初丁耀亢的《續金瓶梅》為對象,由於其體例特殊,又具鮮明的易代色彩,故此章由丁耀亢的創作意識及文類意識切入,從創作者的多重身分與視角、情節正文與邊緣文字,乃至於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以觀,以一種主、客體間交互作用的觀照來詮解《續金瓶梅》的書寫現象,把握其文本特質與後設思維。第三章則以傳播、接受的角度切入,分析據《續金瓶梅》增刪而成的兩部續書——《隔簾花影》及《金屋夢》,由增刪的內容來尋索在清初以及清末民初這兩個截然不同時空下,刪改本對原著和之前續書的接受,探求隱藏在增刪背後的意味,及其與原著、之前續書間糾葛牽纏的關係。
    第四章主要是探討清中葉的《三續金瓶梅》,以此書的別名《小補奇酸誌》所透露的「小補」、「奇酸」作為思索進路,首先是在續衍的脈絡下檢視作者「如何補」《金瓶梅》,亦即如何將其對前作的理解轉化為續衍的策略,造就一種與之既相關又相悖的微妙狀態;其次是從閱讀與接受版本看《三續金瓶梅》的思想涵化;最後則是在前述的基礎上,釐清文中的互文、解構……等現象。第五章為結論,總述以上幾部《金瓶梅》續書的書寫現象,並提出本論文的觀察:《金瓶梅》續書的後設思維表現為若干相似但卻又不盡相同的書寫現象,「後設」並非意味這批續書具有的單一的、本質性的定義,而是揭示它們總是朝向無限的可能性展開,無法自我封閉,但是又具有彼此關涉、連繫的特質。
    Although all the four sequels to Jin Ping Mei, including Xu Jin Ping Mei, Ge Lian Hua Ying, San Xu Jin Ping Mei, and Jin Wu Meng, are based on the same original, Jin Ping Mei, and belong to the same category, each has its different concerns in the aspects of echoing the original, echoing the previous works and echoing its time. In other words, the four sequels start distinct arguments on creating and criticizing through reading, disseminating, and the process of writing. This thesis observes individually the writing phenomenon of sequels to Jin Ping Mei, which flourished in Qing Dynasty, and argues that the sequels standing beyond the original and other sequels not only echo the original, but also connect other previous sequels. Thus, the competing/playing response might be caused by reading the previous works makes the lines respond the sense of beauty of its time, and simultaneously appears the highly consciousness of writing and thinking. The meta-discourse it contains in the process is what this thesis focuses on.
    Chapter 2 discusses Ding Yao Kang’s Xu Jin Ping Mei due to its special format and its obvious color of dynastic changeover. From Ding Yao Kang’s consciousness of writing and genre, this chapter interprets this writing phenomenon of meta-discourse with the subject/object relationship from the writer’s multi-identity, from the text and the preface and postscript to the social context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Chapter 3 analyzes other two sequels, Ge Lian Hua Ying and Jin Wu Meng, based on and with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of Xu Jin Ping Mei,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issemination and reception. Th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shows the different receptions in early Qing dynasty and in the end of Qing, and also, the interwoven relationship implied in the additions and deletions, the original, and the previous sequels can be found.
    Chapter 4 first observes San Xu Jin Ping Mei in mid-Qing dynasty from its alias Xiao Bu Qi Suan Zh. Its “Xiao Bu” and “Qi Suan” offers to examine how the writer mends Jin Ping Mei through the way of making sequels, that is, it offers to examine how to transfer the understanding of previous works into a policy of sequels, and it achieves a contradictious state of being relevant and being opposite. Second, how San Xu Jin Ping Mei is influenced by reading and reception would be observed. Finally, the intercontextuality and deconstruction would be indicated based on the aforementioned arguments.
    Chapter 5 concludes that the meta-discourses presented in the writing phenomena of the four sequels of Jin Ping Mei presented are equivalent but not exactly the same. The meta-discourse does not confine the definition to be unitary and essential; rather, it illuminates their unlimited possibility of extension, which is not completely independent but interweaves to one another.
    Reference: 一、古籍
    (一)小說原典
    〔明〕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警世通言》(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明〕董說:《西遊補》(臺北:世界書局,1975年)
    〔明〕蘭陵笑笑生原著,梅節校注:《金瓶梅詞話》(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清〕丁耀亢著,李增坡主編,張吉清校點:《丁耀亢全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9年)
    〔清〕丁耀亢著,陸合、星月校點:《金瓶梅續書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清〕不題撰人:《隔簾花影》,《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張竹坡:《第一奇書》(康熙乙亥年張竹坡評在茲堂本《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清〕曹雪芹、高鶚原著,馮其庸等校注:《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清〕訥音居士著,何香久校點:《小奇酸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3年)
    〔清〕訥音居士編輯:《三續金瓶梅》,《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清〕訥音居士編輯:《三續金瓶梅》,《思無邪滙寶》(臺北:臺灣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清〕紫陽道人:《續金瓶梅》,《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王汝梅、李昭恂、于鳳樹點校:《張竹坡批評金瓶梅》(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秦修容整理:《金瓶梅:會評會校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齊煙、汝梅校點:《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臺北:曉園出版社,1990年)
    (二)其他古籍
    〔晉〕陶潛:《搜神後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張伯端:《修真十書‧悟真篇》,收入《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1985年)
    〔明〕呂坤:《呻吟語》(臺北:志一出版社,1994年)
    〔明〕李贄:《李溫陵集》,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明〕李贄:《焚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7 年)
    〔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校注:《桃花扇》(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清〕王晫撰,陳大康校點:《今世說》,收入《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王端淑:《名媛詩緯初編》(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縮影資料,清康熙間清音堂刊本)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欽定四庫全書總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金聖歎:《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金聖歎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計六奇著,任道斌、魏得良點校:《明季南略》(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章學誠:《丙辰劄記》,《章實齋札記四種》(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
    〔清〕陳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清〕劉廷璣:《在園雜志》(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清〕譚獻:《復堂詞話》,收入唐圭璋編:《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二、現代專著
    (一)中文著作
    §《金瓶梅》相關研究
    王汝梅:《王汝梅解讀《金瓶梅》》(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7年)
    王汝梅:《金瓶梅探索》(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年)
    王利器主編:《國際金瓶梅研究集刊》第一集(成都:成都出版社,1991年)
    田曉菲:《秋水堂論金瓶梅》(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吉林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編:《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
    朱一玄編:《金瓶梅資料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5年)
    朱星:《金瓶梅考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0年)
    吳紅、胡邦煒:《金瓶梅的思想和藝術》(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吳晗、鄭振鐸等著,胡文彬、張慶善選編:《論金瓶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年)
    李時人:《金瓶梅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年)
    杜維沫、劉輝編:《金瓶梅研究集》(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周中明:《金瓶梅藝術論》(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
    周鈞韜:《金瓶梅素材來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周鈞韜編:《金瓶梅資料續編(1919-1949)》(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
    侯忠義、王汝梅編:《金瓶梅資料滙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胡衍南:《金瓶梅到紅樓夢——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胡衍南:《飲食情色金瓶梅》(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孫述宇:《金瓶梅的藝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5年)
    徐君慧:《從金瓶梅到紅樓夢》(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張遠芬:《金瓶梅新證》(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許建平:《金學考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編輯部編:《金瓶梅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年)
    黃霖編:《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葉桂桐:《論金瓶梅》(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年)
    劉輝:《金瓶梅成書與版本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6年)
    劉輝:《金瓶梅論集》(臺北:貫雅文化,1992年)
    蔡國梁:《金瓶梅考證與研究》(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魏子雲:《金瓶梅的問世與演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
    魏子雲:《金瓶梅研究二十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魏子雲:《金瓶梅原貌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魏子雲:《金瓶梅探原》(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79年)
    魏子雲:《金瓶梅散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小說續書相關研究
    王旭川:《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年)
    李忠昌:《古代小說續書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年)
    李增波主編:《丁耀亢研究——海峽兩岸丁耀亢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林依璇:《無才可補天——《紅樓夢》續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高玉海:《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高玉海:《明清小說續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趙建忠:《紅樓夢續書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7年)
    §其他
    方正耀:《明清人情小說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王國維:《紅樓夢評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王彬主編:《清代禁書總述》(北京:中國書店,1999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王瑾:《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
    石昌渝主編:《中國古代小說總目》(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
    向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朱一玄、寧稼雨、陳桂聲編著:《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明清小說研究中心文學研究所編:《中國通俗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7年)
    吳哲夫:《清代禁燬書目研究》(臺北:嘉新水泥公司出版,1969年)
    吳禮權:《中國言情小說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宋莉華:《明清時期的小說傳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李時人等著:《中國古代禁毀小說漫話》(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9年)
    李劍國、陳洪主編:《中國小說通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林辰:《明末清初小說述錄》(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審:《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80年)
    阿英:《晚清小說史》,《阿英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柳存仁編:《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臺北:鳳凰出版社,1974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茅盾等著,張國星編:《中國古代小說中的性描寫》(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3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9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臺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
    徐朔方:《小說考信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徐復觀:《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形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高辛勇:《修辭學與文學閱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臺北:麥田出版,1996年)
    張吉清:《丁耀亢年譜》(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俊:《清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章培恆、王靖宇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許蘇民:《李贄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
    陳平原、夏小虹主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探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出版,1996年)
    陳霞:《道教勸善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
    游子安:《勸化金箴——清代善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卓越:《明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4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出版,1998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5年)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熊秉真、余安邦合編:《情欲明清──遂欲篇》(臺北:麥田出版,2004年)
    熊秉真主編,王璦玲、胡曉真合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私情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年)
    趙樸初、任繼愈等著:《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年)
    齊裕焜:《明代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劉季倫:《李卓吾》(臺北:東大,1999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歐陽健:《晚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
    蔡國梁:《明清小說探幽》(臺北:木鐸出版社,1987年)
    鄭振鐸:《文學大綱》(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二)外文譯著
    〔日〕小野忍等著,黃霖、王國安編譯:《日本研究《金瓶梅》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日〕溝口雄三著,索介然、龔穎譯:《中國前近代思想的演變》(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法〕薩莫瓦約著,邵煒譯:《互文性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臺北:桂冠,1997年)
    〔法〕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懷宇譯:《羅蘭‧巴特隨筆選》(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
    〔美〕包筠雅(Cynthia J. Brokaw)著,杜正貞、張林譯:《功過格——明清社會的道德秩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著,沈亨壽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華萊士‧馬丁(Martin, W.)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英〕佛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傅大為、王道還、錢永祥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1994年)
    帕特里莎‧渥厄(Patricia Waugh)著,錢競、劉雁濱譯:《後設小說:自我意識小說的理論與實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5年)
    徐朔方編選校閱,沈亨壽等譯:《金瓶梅西方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瑪特‧羅拜(Marthe Robert)著,逢塵瑩、何建忠譯:《原始故事與小說傳統》(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著,尚志英譯:《哲學研究》(臺北:桂冠,1995年)
    三、單篇論文
    §《金瓶梅》相關研究
    王彪:〈作為敘述視角與敘述動力的性描寫——金瓶梅性描寫的敘事功能與審美評價〉,《社會科學戰線》第2期(1994年),頁212-219。
    李建軍:〈消極倫理與色情敘事——從小說倫理看《金瓶梅》及其評論〉,《文藝研究》第7期(2008年),頁50-58。
    胡衍南:〈《金瓶梅》於《紅樓夢》之影響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2006年3月),頁161-184。
    胡衍南:〈《金瓶梅》非「淫書」辨〉,《淡江大學中文學報》第9期(2003年12月),頁169-192。
    胡衍南:〈兩部《金瓶梅》——詞話本與繡像本對照研究〉,《中國學術年刊》第29期(2007年3月),頁115-144。
    胡衍南:〈明清長篇世情小說的兩個模式〉,《淡江中文學報》第13期(2005年12月),頁113-140。
    張進德:〈明清人解讀《金瓶梅》〉,《明清小說研究》第4期(2000年),頁173-186。
    陳翠英:〈閱讀與批評──文龍評《金瓶梅》〉,《臺大中文學報》第15期(2001年12月),頁283-320。
    黃霖:〈再論《金瓶梅》崇禎本系統各本之間的關係〉,《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1年9月),頁39-46。
    楊玉成:〈閱讀世情:崇禎本《金瓶梅》評點〉,《國文學誌》第5期(2001年12月),頁115-157。
    齊魯青:〈明代《金瓶梅》批評論〉,《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4年),頁94-102。
    齊魯青:〈論張竹坡的《金瓶梅》批評〉,《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5年),頁59-69。
    劉勇強:〈《金瓶梅》文本與接受分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6年),頁68-76。
    滕先森:〈《金瓶梅》性描寫平議〉,《泰安師專學報》第11卷第4期(1998年12月),頁36-39。
    蔡一鵬:〈論張竹坡評點《金瓶梅》的道德理性思維方式〉,《文學遺產》第5期(1994年),頁106-114。
    §小說續書相關研究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順康年間《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受審案〉,《歷史檔案》第2期(2000年),頁29-32。
    王旭川:〈清代《紅樓夢》續書的三種模式〉,《紅樓夢學刊》第4輯(2000年),頁292-304。
    王汎森:〈「人間腹笥多藏草,隔代安知悔立言」——丁野鶴與《續金瓶梅》〉,《中國文化》第12期(1995年),頁220-223。
    王君澤:〈《續金瓶梅》主體精神探析〉,《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3期(2006年),頁42-44。
    王瑾:〈《續金瓶梅》主旨解讀〉,《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4年2月),頁11-13。
    王瑾:〈丁耀亢思想論略〉,《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5期(2003年5月),頁20-23。
    王瑾:〈試論《續金瓶梅》的創作年代〉,《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卷第9期(2003年9月),頁38-39,47。
    田可文:〈《金屋夢》中的明清佛道音樂〉,《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2期(1996年),頁7-10。
    石玲:〈《續金瓶梅》的作期及其他〉,《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33-337。
    朱眉叔:〈論《續金瓶梅》及其刪改本《隔簾花影》和《金屋夢》〉,《明清小說論叢》第1輯(1984年),頁250-279。
    朱萍:〈丁耀亢研究小史述略〉,《江淮論壇》第1期(2001年),頁99-105。
    余嘉華:〈評《金瓶梅》的續書《隔簾花影》〉,《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9年),頁58-65。
    吳波:〈明清小說續書創作論〉,《松遼學刊(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6年),頁28-32。
    周洪才:〈丁耀亢及其著作考論〉,《齊魯學刊》第5期(1996年),頁17-19。
    周鈞韜、于潤琦:〈丁耀亢與《續金瓶梅》〉,《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1992年),頁144-156,95。
    林衛東、高永生:〈丁耀亢作品的版本及其他〉,《山東圖書館季刊》第4期(2004年),頁92-95。
    邵來文:〈試論《續金瓶梅》的哲學機鋒〉,《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1997年),頁64-66。
    邱奇:〈簡論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續書的分類及歷史的評估〉,《湖北教育學院學報(哲社版)》第11卷第3期(1994年9月),頁49-51。
    侯寶源:〈《金瓶梅》續書三種比較談〉,《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8年),頁94-97。
    段春旭:〈論《金瓶梅》續書──《三續金瓶梅》〉,《遼寧行政學院學報》第9卷第7期(2007年),頁234-235。
    胡衍南:〈「世情小說」大不同—論《續金瓶梅》對原書的悖離〉,《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15期(2003年6月),頁1-26。
    胡曉真:〈《續金瓶梅》——丁耀亢閱讀《金瓶梅》〉,《中外文學》第23卷第10期(1995年3月),頁84-101。
    孫玉明:〈《續金瓶梅》成書年代考〉,《社會科學輯刊》第5期(1996年),頁131-135。
    孫玉明:〈丁耀亢其人其事〉,《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07-318。
    孫言誠:〈《續金瓶梅》的刻本、抄本和改寫本〉,《金瓶梅藝術世界》(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頁319-332。
    孫言誠:〈論《續金瓶梅》的思想內容及其認識價值〉,《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6期(1991年),頁51-55。
    時寶吉:〈《續金瓶梅》所表現的愛國主義精華〉,《殷都學刊》第2期(1991年),頁42-46,48。
    高桂惠:〈畫蛇添足:續集、接續、重寫以及中國小說”Snakes’legs:sequel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書評》第27期(2005年9月),頁317-322。
    張兵:〈丁耀亢研究的回顧與思考〉,《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1997年),頁53-57。
    張春山:〈《小奇酸志》是否「上乘」之作?〉,《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2期(1999年4月),頁58-60。
    張振國:〈《金瓶梅》續書研究世紀回眸〉,《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5期(2004年9月),頁24-28。
    張振國:〈《續金瓶梅》的人物塑造藝術〉,《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第2期(2004年6月),頁90-93。
    陳小林:〈論《續金瓶梅》之文化整合及其敘事特色之生成〉,《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4期(2008年7月),頁57-61。
    陳慶浩:〈「海內焚書禁識丁」——丁耀亢生平及其著作〉,《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學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351-394。
    黃霖:〈丁耀亢及其《續金瓶梅》〉,《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88年),頁55-60。
    葛邦祥:〈且看海內孤本《三續金瓶梅》之真偽〉,《淮陰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1992年),頁36。
    葉桂桐:〈從《續金瓶梅》看《金瓶梅》的版本及作者〉,《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2期(1989年),頁90-96。
    趙華錫:〈談《續金瓶梅》作者丁耀亢〉,《濱州師專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9月),頁29-30。
    劉洪強:〈《續金瓶梅》成書年代新考〉,《東岳論叢》第29卷第3期(2008年5月),頁105-109。
    劉淦:〈中國古代小說史上的連體兒——淺談——《金瓶梅續書三種》的成因及其他〉,《聊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頁107-108。
    歐陽健:〈《續金瓶梅》的成書年代〉,《齊魯學刊》第5期(2004年),頁119-123。
    歐陽健:〈陳忱丁耀亢小說合論〉,《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4年3月),頁63-71。15
    魯歌、馬征:〈讀《三續金瓶梅》〉,《徐州師範學院學報》第1期(1992年),頁37-38。
    龍緒江:〈試論《續金瓶梅》與《金瓶梅》的異同〉,《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89年),頁46-50。
    聶春豔:〈淺議《續金瓶梅》的歷史反思與社會現實批判〉,《時代文學》第8期(2008年),頁83-84。
    魏紅梅:〈人間腹笥多藏草 隔代安知悔立言——論丁耀亢與「《續金瓶梅》案」有關的詩歌〉,《濰坊學院學報》第7卷第5期(2007年9月),頁10-12。
    羅德榮:〈《續金瓶梅》主旨索解〉,《明清小說研究》第3期(1997年),頁165-174。
    羅德榮:〈別一種審美意趣的追求——《續金瓶梅》審美價值探究〉,《南開學報》第6期(1997年),頁36-42。
    §其他
    丁福寧:〈維根士坦論定義與家族類似(上)〉,《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8期(1999年8月),頁721-729。
    丁福寧:〈維根士坦論定義與家族類似(下)〉,《哲學與文化》第26卷第9期(1999年9月),頁805-822。
    王璦玲:〈「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論《桃花扇》評本中批評語境之提示性與詮釋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6期(2005年3月),頁161-212。
    王璦玲:〈記憶與敘事:清初劇作家之前朝意識與易代感懷之戲劇轉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4期(2004年3月),頁39-103。
    朱秀梅:〈晚清「新小說」類型及其演變〉,《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0卷第2期(2010年3月),頁6-10。
    段致成:〈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試論「外丹」與「內丹」派對《周易參同契》的不同詮釋路徑〉,《輔仁宗教研究》第9期(2004夏),頁181-206。
    段致成:〈試論金丹派南宗張伯端之「內丹」思想與「禪宗」的關係〉,《鵝湖》第333期(2003年3月),頁35-47。
    浦安迪:〈談中國長篇小說的結構問題〉,收入葉維廉等著:《中國古典文學比較研究》(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77年),頁277-287。
    張廣保:〈論《周易參同契》的丹道與天道〉,《宗教哲學》第2卷第2期(1996年2月),頁99-117。
    陳大康:〈關於「晚清」小說的標示〉,《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2004年),頁125-133。
    黃大宏:〈中國古代小說重寫結構型本事的四種基本模式〉,《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4期(2003年12月),頁441-448。
    黃大宏:〈重寫:文學文本的經典化途徑〉,《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93-98。
    楊玉成:〈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55-108。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的文學評點〉,收入於林明德、黃文集總策劃:《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2007年),頁902-985。
    劉勇強:〈一種小說觀及小說史觀的形成與影響——20世紀「以西例律我國小說」現象分析〉,《文學遺產》第3期(2003年),頁109-124。
    賴芳伶:〈晚清迷信與反迷信小說〉,《中外文學》第19卷第10期(1991年3月),頁33-60。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09-140。
    薛麗云:〈馮夢龍對小說理論中「虛」「實」觀的繼承與發展〉,《雲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4年),頁80-85。
    譚帆:〈「奇書」與「才子書」——對明末清初小說史上一種文化現象的解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5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95-102。
    四、學位論文
    朴炫玡:《張竹坡評點《金瓶梅》之小說理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李梁淑:《金瓶梅詮評史研究——以萬曆到民初為範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
    林雅鈴:《《續金瓶梅》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段春旭:《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續書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張振國:《傷時勸世 生新續奇——《續金瓶梅》價值重估》(濟南:山東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陳小林:《《續金瓶梅》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黃清順:《臺灣小說的後設之路——「後設小說」的理論建構與在臺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黃瓊慧:《世變中的記憶與編寫——以丁耀亢(1599-1669)為例的考察》(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劉玉林:《二十世紀《金瓶梅》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賴慧娟:《丁耀亢戲曲傳承與創新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五、外文著作
    Martin W. Huang, Snakes’ Legs: Sequles, Continuations, Rewritings, and Chinese Fic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005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0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8298KbAdobe PDF2254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