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壹、中文資料 一、檔案與史料 1.《外交部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2.《陳之邁檔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 3.沈志華、楊奎松主編,《美國對華情報解密檔案(1948-1976)》,上海:東方出版社,2009年。 4.美國國務院編,《美國與中國之關係》,台北:文海出版社,1982年。 5.殷夢霞、李強選編,《民國善後救濟史料彙編》,第2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 二、陳之邁著作 1.陳之邁,《中國政府》,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年。 2.陳之邁編著,《政治學》,上海:正中書局,1947年。 3.陳之邁,《政治教育引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4.陳之邁,《中國政制建設的理論》,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5.陳之邁,《蔣廷黻的志事與平生》,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5年。 6.陳之邁,《患難中的美國友人》,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7.陳之邁,《舊遊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5年。 三、日記、傳記、回憶錄 1.Truman, Harry S.著,李石譯,《杜魯門回憶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年。 2.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譯,《顧維鈞回憶錄》,第6、7、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3.何炳棣,《讀史閱世六十年》,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磯野富士子整理,吳心伯譯,《蔣介石的美國顧問–歐文.拉鐵摩爾回憶錄》,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5.謝鍾璉譯,《蔣廷黻回憶錄》,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9年。 6.魏道明著,張源譯,〈使美回憶錄〉,《傳記文學》,第36卷3-5期,連載。 四、雜誌、報紙、剪報資料 1.〈「獨立評論」的回憶〉,《中國時報》,民國67年1月25日。 2.〈新任駐教廷大使陳之邁談對歐外交〉,《中國一周》,第989期,1969年4月7日。 3.《傳記文學》,民國59、66年。 4.《獨立評論》,民國23年–民國26年。 5.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世界糧荒與聯合國糧農會》,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5年4月–民國37年3月。 6.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外國對美援華之評論》,第1、2冊,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0月–民國37年12月。 7.中央通訊社徵集部輯,《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台北:政大社資中心藏,剪報資料,民國34年1月–民國36年7月。 五、專書 1.Chang, Gordon H.著,梅寅生譯,《敵乎?友乎?-美國分化中蘇聯盟內幕》,台北:金禾出版社,1992年。 2.Esterline, J. H., Black, R. B., 合著,王世憲譯,《美國外交政策內幕》,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77年。 3.Kennan, George F.著,徐芸書譯,《五十年來的美國外交》,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3年。 4.Kissinger, Henry著,林添貴、顧淑馨譯,《大外交》(上)(下),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Pogue, Forrest C.著,魏翠萍等譯,《馬歇爾傳》,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1-1992年。 6.牛軍,《從赫爾利到馬歇爾:美國調處國共矛盾始末》,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7.王海龍,《哥大與現代中國》,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2年。 8.王景弘,《採訪歷史》,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9.王德春,《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與中國(1945-1947)》,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0.阮銘、張怡菁,《歷史的錯誤》,台北:玉山社,2006年。 11.易勞逸(Eastman, Loyd E.)著,王建朗等譯,《毀滅的種子-戰爭與革命中的國民黨中國(1937-1949)》,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12.林子候,《蔣廷黻傳》,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 13.邵玉銘,《中美關係研究論文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0年。 14.郝雨凡,《白宮決策》,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年。 15.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編纂委員會,《國立政治大學校史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1989年。 16.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 17.陳儀深,《獨立評論的民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18.陶文釗主編,《中美關係史(1949-197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9.馮啟人,《戰後美國對華政策背景之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 20.楊天石,《抗戰與戰後中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21.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22.董霖譯著,《顧維鈞與中國戰時外交》,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 23.資中筠,《美國對華政策的緣起和發展(1945-1950)》,重慶:重慶出版社,1987年。 24.劉紹唐主編,《民國人物小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1年。 25.蘇格,《美國對華政策與台灣問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26.蘇雲峰,《抗戰前的清華大學,1928-1937》,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27.蘇雲峰,《從清華學堂到清華大學(1911-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六、期刊論文 1.李雲漢,〈抗戰前中國知識份子的救國運動(民國20年至26年)〉,中國現代史論輯,第八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11月。 2.沈希珍,《清華留美學生研究–以留美預備部學生為對象》,台北:中興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94年。 3.林文仁,〈介於兩個世界之間–蔣廷黻和他的中國外交史研究〉,《史學集刊》,第31期,1999年6月。 4.邵銘煌,《抗戰前北方學人與「獨立評論」(1932-1937)》,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1979年。 5.張玉法,〈美蘇兩國與戰後國共談判〉,《歷史月刊》,第89期,1995年6月。 6.陳儀深,〈知識份子參與政治的兩難〉,《政治學報》,第13期,1985年12月。 7.黃波粼,〈上軌道的政治–獨立評論時期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探析〉,《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5期,2008年。 8.楊維真,〈廬山談話會〉,《歷史月刊》,第30期,1990年7月。 9.董國強,〈論獨立評論陳之邁的政治思想〉,《江蘇社會科學》,第1期,2007年。 10.趙綺娜,〈美國親國民政府國會議員對杜魯門政府中國政策影響之評估〉,《歐美研究》,第21卷第3期,1991年9月。 11.潘國琪、易繼蒼,〈抗戰時期中美間的五次借款〉,《福建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期,2002年。 12.蕭道中,〈冷戰與中華民國外交:「控蘇案」研究,1946-1952〉,《輔仁歷史學報》,第17期,2006年11月。 貳、外文資料 1.Edited by Leffler, Melvyn P. and Painter, David S.,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New York: Routledge, 2005.) 2.McCauley, Martin, The origins of the Cold War, 1941-1949, (New York: Longman, 1995.) 3.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5 Year of Decision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65) 4.Truman, Harry S., Memoirs: 1946-1952 Year of Trial and Hope,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Inc., 1965.) 5.U. S. Department of State, United States Relations with China: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Period 1944-1949,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49.) 6.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 diplomatic papers ( FRUS) 1944, China,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Digital Collections.) 7.Weisberger, Bernard A., Cold War, Cold Peace: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since 1945,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87.) 8.Westad, Odd Arne, Cold War and Revolution: Soviet-American Rivalry and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4-1946,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