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5978      Online Users : 9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403


    Title: 山中百合花:原住民生涯復元之敘事研究
    A narrative research for indigenous people who made a recovery from career traumas
    Authors: 吳健瑋
    Wu, Chien Wei
    Contributors: 宋麗玉
    Song, Li Yu
    吳健瑋
    Wu, Chien Wei
    Keywords: 原住民
    布農族
    生涯發展
    復元
    創傷
    優勢觀點
    敘事研究
    indigenous people
    Bunun people
    career development
    recovery
    traumas
    strength perspective
    narrative research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10-05 14:53:01 (UTC+8)
    Abstract: 本論文採以「復元」概念,試圖瞭解原住民在經歷到生涯發展中的阻礙與創傷後,如何進行調適與重新得力的經驗。研究設計採取敘事研究法對四位布農族原住民的生涯故事進行蒐集與分析,並有四點發現:首先,原住民的生涯發展可區分為「家庭生活」與「自我實現」兩條軸線,且均呈現螺旋攀升的形式發展;其次,原住民在生涯故事中的敘說風格採以「開拓家」、「悲劇英雄」、「幸運份子」與「被犧牲者」四種建構位置的交替,並在單一生涯主題上,會隨時間與情境而有位置的改變,或因為不同的生涯主題,而同時擁有複數的位置;第三,原住民生涯故事中的創傷主題具有族群的特殊性,共包括「貧窮」、「父係社會下的角色規範」、「學校與部落價值觀的脫節」、「原漢關係的衝突」、「酗酒問題」、「家庭暴力」,以及「其他生涯議題」等七項;最後,促進原住民從生涯創傷中復元的因子,則可歸納出「個人優勢」、「人際關係」、「環境資源」與「文化與靈性」四類,而類別當中的個別復元促進因子會隨情境而被激發或發揮不同功能,且單一因子即可能觸發不同類別間因子的連鎖反應。作者根據研究結果,對原住民族助人工作提出實務上和政策上的建議。
    This research takes “Recovery” concept to describe and understand experiences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people who made a recovery from career barriers and traumas. Research design takes narrative research to collect and analyze four indigenous Bunun persons’ career development stories. And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First, axes of indigenous persons’ career development stories could be generalized to “Family life” and “self-fulfillment” two topics, and both development forms tend to spiral upward. Second, interviewees take four narrative positions to construct self in their stories, including “Pioneer”, “Tragedy hero”, “Lucky guy” and “Scapegoat”, but these positions are often shifted because of the time or situations changes, and one person could have plural positions on different topics at the same time. Third, career traumas in stories include “Poverty”, “Role norms under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 “Values disconnection between the schools and the tribes”, “Relationship conflict between the Han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lcoholism”, “Domestic violence” and “Other issues”, the specific effects from ethic group background are appeared on all of these trauma issues. Fourth, the conducive factors to recovery from career trauma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over “Personal strength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Culture and Spirituality” areas, each factor could be aroused or created by situations, and every single factor can leads others to make chain reaction. Base on above findings, author gives advice on 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 work for indigenous people’ career development.
    Reference: 內政部民政司(2003)。台灣地區宗教簡介:基督教-長老教會。2010年3月15日,內政部民政司網站,網址:http://www.moi.gov.tw/dca/02faith_001_04_01.aspx
    王永慈,劉可屏,(2000)。教會對原住民的服務─以五股為例。輔仁學誌法管學院之部,31,頁27-42。
    王淑美(1996)。花蓮縣原住民校長在主流文化中的學校適應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02)。原住民社會工作與福利服務。載於呂寶靜主編(2002),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台北市:巨流。
    王增勇(2005)。原漢通婚家庭暴力婦女的復元經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瓦歷斯.諾幹(2000)。番刀出鞘。臺北:稻鄉。
    江玉娟、趙善如(2007)。原住民部落少年的生涯成熟與未來生涯抉擇—以屏東縣少年為例。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6,頁79-122。
    行政院主計處(2010)。人力資源調查提要分析。2010年3月22日,取自行政院主計處網站,網址: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40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7)。民國95年臺灣原住民經濟狀況調查。2010年3月1日,取自原民會政府資訊公開網頁,網址: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1087&cateID=A000447&linkSelf=260&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a)。96學年度原住民族教育調查統計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民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8b)。多項補助落實弱勢者優先受惠。原住民族季刊,7,頁4-29。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9)。97年原住民就業狀況調查期末報告。2010年2月22日,取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網,網址:http://www.apc.gov.tw/main/docList/docList.jsp?cateID=A001114&linkParent=49&linkSelf=339&linkRoot=4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a)。99年01月縣市原鄉都會比例。2010年2月22日,取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網,網址: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4162&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b)。原住民人口數統計資料【98年】12月 (含98年原住民人口數、婚姻狀況、教育程度、出生死亡年報)。2010年3月25日,取自原民會政府資訊公開網頁,網址: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TCA.jsp?isSearch=&docid=PA000000003966&cateID=A000297&linkSelf=161&linkRoot=4&linkParent=49&url=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10c)。原住民族簡介。2010年2月22日,取自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生活網,網址:http://www.apc.gov.tw/main/docDetail/detail_ethnic.jsp?cateID=A001917&linkSelf=94&linkRoot=8
    利翠珊、蕭英玲(2008)。壓力下婚姻韌性的展現:夫妻情感與互動行為之影響。應用心理學,38,頁151-172。
    吳天泰(民87)。原住民教育概論。台北:五南。
    宋麗玉(2003)。社會支持網絡、壓力因應與社會網絡處遇。載於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著(2003),社會工作理論—處遇與案例分析(修訂一版),頁285-338。台北市:洪葉。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頁49-86。
    宋麗玉(2009a)。優勢觀點社會工作概論。載於宋麗玉、施教裕著(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頁41-68。台北市:洪葉。
    宋麗玉(2009b)。優點評量。載於宋麗玉、施教裕著(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頁423-450。台北市:洪葉。
    李明政(1999)。台灣原住民族社會福利服務建構的理念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報,5,頁71-88。
    李明政(2003a)。文化福利權。臺北市:松慧。
    李明政(2003b)。族群與社會福利政策。國家政策季刊,第二卷,4,頁125-146。
    李詠秋(2001)。原住民大學生生涯發展狀況、生涯自我效能與其生涯阻礙因素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明輝(2001)。台灣原住民族運動的回顧與展望。2010年2月10日,取自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網址:www.geo.ntnu.edu.tw/faculty/tibu/WWW/WWW/WWW/pdf6.pdf
    周立端(2010)。專題演講:家庭韌性。99年度家庭教育研討會--家庭韌性。台北市: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周惠民(2008)。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政策的發展—兼論2003年美國密西根大學最高法院判例的特徵與啟示。Affirmative Action與大學教師聘任研討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09年2月10日,取自國立東華大學網站,網址:www.cis.ndhu.edu.tw/zh/6_study/chou.pdf
    周維萱(2002)。紐西蘭原住民教育政策之研究-以毛利教育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幸台(1987)。生計輔導的理論與實施。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素珍(199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台灣原住民宣教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淑媛〈1998〉。台灣原住民學術菁英的教育歷程與族群適應。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金樹人(1997)。生涯諮商與輔導。台北市:東華書局。
    施美英(2005)。二位排灣族傑出原住民的生命史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教裕(2009)。復元的理念和模型。載於宋麗玉、施教裕著(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頁71-133。台北市:洪葉。
    柳玉清(2007)。台灣原住民生涯信念與生涯阻礙之研究。玄奘社會科學學報,5,頁67-92。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高雄市:麗文文化。
    國史館、原民會(2008)。臺灣原住民族運動史料彙編(下)。台北縣新店市:國史館;台北市:原民會。
    張茂桂(2003)。族群關係。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頁215-245。台北市:巨流。
    張茂桂(2005)。原住民族與國家。載於瞿海源、傅仰止、伊慶春、章英華、張晉芬(主編),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2004。台北市:巨流。
    張健豪、趙必孝(2002)。原住民優勢之探討-以後現代主義觀點。原住民教育季刊,27,頁69-92。
    張朝琴(2000)。從民族平等觀點探究原住民的地位問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順妹(2008)。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臺灣原住民族教材研究(1952-200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教育部(1994)。83年資料的原民會報告書。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0a)。全國高中職學校原住民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表(88-97學年)。2010年3月10日,取自教育統計網頁,網址:http://www.tpde.edu.tw/ap/teach_view.aspx?cate=129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2010b)。全國高中職學校普通科畢業生升學就業概況。2010年3月10日,取自教育統計網頁,網址:http://www.tpde.edu.tw/ap/teach_view.aspx?cate=129
    教育部統計處(2010a)。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94~98 年度) 。2010年2月28日,取自主要統計表網頁,網址: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869
    教育部統計處(2010b)。國中小學生中輟率及復學率。2010年4月5日,取自重要教育統計資訊網頁,網址:http://www.edu.tw/statistics/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8956
    郭喬心(2002)。國小原住民校長生涯歷程之分析-四個校長的故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玉明(1990)。山地族群國中生之自我觀念、教育及職業抱負與其父母管教態度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杏枝(2005)。社會化。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頁75-100。台北市:巨流。
    陳秋瑩、王增勇、林美薰等(2006)。原鄉的家庭暴力及受暴婦女求助行為之探討-比較原漢差異。台灣衛誌,Vol.25 N0.1, p65-73.
    傅仰止(1994)。台灣原住民困境的歸因解釋比較漢人觀點與原住民觀點。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頁35-87。
    傅仰止(2005)。原住民的族群自我意象。載於瞿海源、傅仰止、伊慶春、章英華、張晉芬(主編),台灣民眾的社會意向2004。台北市:巨流。
    雅柏甦詠(2003)。原住民升學優惠公平嗎?。原住民教育季刊,30,頁117-132。
    馮秋桂(2004)。三位女性國小校長生涯發展歷程之研究-傾聽生命長河的真情告白。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昕瑀(2007)。象徵行動與規範界線之辯證:從華人觀點論課堂秩序之建構。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玲(2007)。男子性與男子氣概。載於黃淑玲、游美惠(主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頁267-292。台北市:巨流。
    黃應貴(1992)。東埔社布農人的社會生活。台北市:中研院民族所。
    楊淳皓(2006)。在部落任教原住民籍教師的生涯故事:一個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博士論文。
    詹宜璋(2009)。台灣原住民族的社會排斥與歸因詮釋。邁向融合的社會:新時代下的社會排除與社會政策回應研討會(頁203-214)。台北市:臺灣社會政策學會。
    廖湧祥(2003)。基督教倫理與實踐。2010年3月20日,取自信望愛網站,網址:http://bible.fhl.net/sundayschool/sundayschool7.html
    廖維達(2004)。美國種族優惠性差別待遇-兼論我國原住民升學優惠制度。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
    劉珠利(2009)。由多元文化主義探討靈性照顧社會工作在台灣的可行模式。社區發展季刊,127,頁172-185。
    劉鶴群、侯念祖(2009)。種族優惠或積極賦權措施?-論我國社會政策中對原住民(族)的優惠/賦權措施。社區發展季刊,127,頁121-133。
    潘淑滿(2009)。質性研究:理論與方法。台北市:心理。
    蔡永強(1993)。山海的女兒-五位原住民女性教育菁英的生命史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明璋(2003)。經濟與工作。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二版)。台北市:巨流。
    戴玉綺(1991)。我國高等教育機會公平性之探討。教育研究雙月刊,22,頁39-46。
    謝世忠(1987)。認同的污名:臺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謝嘉璘(2005)。臺灣原住民升學優待政策之研究-以升學加分和原住民族教育體系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麗依京.尤瑪(1998)。從政教關係看原住民文化的崩解與重建。心靈改革、社會 重建、臺灣原住民、民族權、人權學術研討會。台北市:原民會。
    譚光鼎(民87)。原住民教育研究。台北:五南。
    Aronson E., Wilson T., Akert R. (1995)。社會心理學(李茂興、余伯泉)。台北市:揚智。
    Ashford J. B., Lecroy, C. W. & Lortie, K. L. (2007)。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二版)。台北市:雙葉書廊。
    Cheatham H. E. (1990). Africentricity and career development of African Americans. 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8(4), 334-346.
    Cochran Larry(2006). 敘事取向的生涯諮商(黃素菲)。台北市:張老師。
    Clandinin D. J. & Connelly F. M.(2003).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余曉雯)。台北市:心理。
    Conger R. D. & Conger K. J.(2002). Resilience in midwestern families: selected findings from the first decade of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361-373.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91)。心理衛生:現代生活的心理適應(林彥妤、郭利百加等)。台北市:桂冠。
    Gilbert Neil & Terrell Paul(2005).Dimenions of Social Welfare Policy.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Goldstein B. P.(2005)。黑人觀點。載於Martin Davies(主編),社會工作概論(朱道凱、蘇采禾)。台北市:群學。
    Goldstein H. (1997). Victors or victims: contrasting views of clients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In Saleebey D.(Ed.),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pp.27-38)(2nd ed.). New York: Longman.
    Hoffmann L. L., Jackson A. P. & Smith S. A.(2005). Career barriers among native American students living on reservations. Journal of Career Development, 32, 31-45.
    Kindlon D. & Thompson M. (2000)。該隱的封印:揭開男孩世界的殘忍文化(吳書榆)。台北市:商週。
    Lieblich A., Tuval-Mashiach R. & Zilber T.(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吳芝儀)。嘉義市:濤石文化。
    Lincoln Y. S. & Guba E. G.(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lif.: Sage.
    Neto F. (2002). Social adaptation difficulties of adolescents with immigrant backgrounds.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30(4),335-346.
    McWhirter E. H.(1997). Perceived barriers to education and career: ethnic and gender difference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50, 124-140.
    McWhirter E. H.(2001). Sex and ethnic differences in the perception of educational and career-related barriers and levels of coping efficacy. Journal of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79, 61-67.
    Monette D. R., Sullivan T.J. & Dejong C.R.(2008). Applied social research: a tool for the human services(2nd ed.). Belmont: Brooks/Cole.
    Payne Malcolm(2005).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3rd e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ierce G. R., Sarason B. R. & Sarason I. G.(1996).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New York: Plenum press.
    Rapp A. C. & Goscha R. J.(2006). The Strengths Model(2nd e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al T. (2003)。男人其實很憂鬱(黃漢耀)。台北市:張老師。
    Rogoff B. (2008)。人類發展的文化本質(李昭明、陳欣希)。台北市:心理。
    Saleebey D. (2006). The Strengths Perspective in Social Work Practice( 4th ed.). New York: Longman.
    Swanson, J. L. & Woitke, D. M.(1991). Development and initial validation of career barriers inventor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39, 344-36.
    Tang M. & Russ K.(2007). Understanding and facilitating career development of people of Appalachian culture: An integrated approach.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 36(1), 34-46.
    Walsh F.(2008)。家族再生(江麗美、李淑珺、陳厚愷)。台北市:心靈工坊。
    Werner E. E.(1992). The children of Kauai - resiliency and recover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 13, 4, 262-268.
    White V. E.(2002). Developing counseling objectives and empowering clients: a strength-based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Counseling, 24(3), 270-279.
    Zastrow C. & Kirst-Ashman K.(2007). 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Chicago: Wadsworth.
    Zunker V. G.(1996)。生涯發展與輔導的理論與實務(吳芝儀)。台北市:揚智。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工作研究所
    97264015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64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工作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1501.pdf3133KbAdobe PDF2203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