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02914      Online Users : 93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111


    Title: 冷戰後中共與國際組織互動關係之研究—以亞太地區為例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fter the Cold War:the case of Asia Pacific region
    Authors: 謝佩穎
    Contributors: 朱新民
    謝佩穎
    Keywords: 國際組織
    國際建制
    亞太地區
    東協
    上海合作組織
    APEC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09-29 18:56:15 (UTC+8)
    Abstract: 中共從建政初期至冷戰期間,與國際組織接觸甚少,參與有限;改革開放後,特別是冷戰結束以來,中共參與國際組織步伐和範圍持續加速、擴大,且因其地處亞洲並自視為區域大國,亦逐步在亞太地區等周邊的國際組織或制度中,扮演建設性參與者乃至主導者的角色。從中共與國際組織的互動重心,由建政初期的尋求身分承認、維護主權與安全,到改革開放時期促進經濟發展利益,乃至冷戰結束迄今承擔「大國責任」,形塑負責任形象,並倡導建立和諧地區、和諧世界等演變軌跡顯示,中共自身發展的變化與需求,是其開展與國際組織互動關係最直接、最主要的影響因素與驅動力量;然在此互動過程中,國際組織的制度與規範亦逐漸改變中共對國家身分與利益的認知,並成為其內外政策調整的重要動力。對中共而言,伴隨國家實力、地位持續提升及利益範圍的擴大,未來如何在複雜多樣的國際組織與相關制度中,權衡本國利益與國際責任,維持在權力、利益和規範之間的平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注意對三者的取捨,將是中共持續面臨的課題。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一)專書
    [加拿大]阿米塔‧阿查亞著,王正毅、馮懷信譯,建構安全共同體:東盟與地區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年)。
    [美]吉伯特•羅茲曼主編,中國的現代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王士錄、王國平主編,從東盟到大東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紅葉文化,1994年)。
    王軍、但興悟,中國國際關係研究四十年(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王海山,科學方法百科(臺北:思楷,1998年)。
    王傑,國際機制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
    王逸舟,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
    王逸舟主編,磨合中的建構: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的多視角度透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3年)。
    王鐵崖,國際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
    北京大學法律系編譯組譯,聯合國與裁軍(北京:商務印書館,1974年)。
    北京編譯社譯,美洲國家組織-美國西北大學研究報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62年)。
    朱浤源,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李而炳主編,21世紀前期中國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原著,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上冊(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臺北:時英出版社,1997年)。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季辛吉著,顧淑馨等譯,大外交(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
    門洪華,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俞新天等,國際體系中的中國角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8年)。
    夏建平,認同與國際合作(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年)。
    秦亞青,權力、制度、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秦亞青等,國際體系與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9年)。
    馬風書,當代國際組織與國際關係(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張宏毅、芮信,歐洲優勢•美蘇對峙•多極世界(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 年)。
    張亞中,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臺北:楊智文化,1998年)。
    梁西,國際組織法(總論)(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網際網路(InterNet)的資料蒐集(台北:立威出版社,1998年)。
    陳力,十三年來的聯合國(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59年)。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 年)。
    陸建人主編,東盟的今天與明天(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9年)。
    陳喬之等,冷戰後東盟國家對華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郭學堂主編,國際關係學理論與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渠梁、韓德,國際組織與集團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楊光海,國際安全制度及其在東亞的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
    楊光海,國際安全制度及其在東亞的實踐(北京:時事出版社)。
    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臺北:東華,1993年)。
    楚樹龍、金威主編,中國外交戰略與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
    楚樹龍、耿秦,世界、美國和中國-新世紀國際關係和國際戰略理論探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年)。
    葉自成等,中國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鄒至莊著,曹祖平等譯,中國經濟轉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年)。
    漢敖、寧京譯,國際聯盟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年)。
    趙建中,美國與中共關係(台北:黎明文化,1976年)。
    儀名海,中國與國際組織(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年)。
    劉傑,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劉鳴,國際體系:歷史演進與理論解讀(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6年)。
    劉蔚華、陳遠主編,方法大辭典(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1年)。
    劉靜波,21世紀初中國國家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
    潘忠岐主編,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潘忠岐主編,多邊治理與國際秩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蔡東杰,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年)。
    鄭宇碩編,邁進廿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回顧與前瞻(香港:天地圖書公司,2001 年)。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叢鵬主編,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羅伯特‧基歐漢、約瑟夫‧奈著,門洪華譯,權力與相互依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年)。
    (二)期刊論文
    丁永康,「中共推動國際新秩序制約因素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7期2001年。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
    王逸舟,「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論壇(北京),2002年第8期。
    田野,「國際制度與國家自主性—一項研究框架」,國際觀察(北京),2008 年第2期。
    江憶恩,「美國學者關於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概述」,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1年第8期。
    李少軍,「論國家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3 年第1期。
    李少軍,「論國家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3 年第1期。
    李杰,「從責任論透視國際體系轉型」,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8年第1期。
    李寶俊,「冷戰後中共負責任大國身分的建構」,教學與研究(北京),2006年第1期
    邱坤玄,「『十七大』前後中共外交之總體形勢評估」,東亞研究,第38卷第1期,2007年1月。
    邱坤玄,「中國在周邊地區的多邊外交理論與實踐」,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4期,2010年10月。
    門洪華,「壓力、認知與國際形象-關於中國參與國際制度戰略的歷史解釋」,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5年第4期。
    俞新天,「東亞認同感的胎動—從文化的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4年第6期。
    唐世平,張蘊嶺,「中國的地區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4年第6期,頁9。
    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3 年第1期。
    馬孆,「全方位發展的東盟+中國:紀念中國-東盟建立對話夥伴20周年」,東南亞縱橫(廣西),2011年第2期。
    張清敏,「中國外交的三維發展」,外交學院學報(北京),2004年第3期。
    張登及,「冷戰後中共參與國際組織的歷程:一個概觀」,中國事務(臺北),2002年第9期。
    張蘊嶺,東亞合作再思考,外交評論(北京),2009 年第2 期。
    喬林生,「東亞共同體的構建與中國的作用」,外交評論(北京),2006年第6期。
    趙磊,「論中國外交布局中的"多邊舞臺"」,教學與研究(北京),2009年第12期。
    劉少華,「論東盟在東亞區域合作中的領導能力」,當代亞太(北京),2007年第9期。
    劉宏松,「中國參與非正式國際制度:以APEC 和ARF 為例」,國際展望(北京),2009年第1期。
    閻明復、丁明,「回顧和思考:與中蘇關係親歷者的對話」,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1998年第2期。
    蘇長和,「中國的軟權力—以國際制度與中國的關係為例」,國際觀察(北京),2007年第2期。
    蘇長和,「中國與國際制度-一項研究議程」,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3 年第1期。
    蘇長和,「中國與國際體系:尋求包容性的合作關係」,外交評論(北京),第28卷第1期,2011年2月。
    (三) 網路資源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中時電子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改革網http://www.chinareform.net
    中國-東盟中心網站http://www.asean-china-center.org
    中國網 http://www.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室網站http://www.scio.gov.cn
    中華臺北APEC研究中心http://www.tier.org.tw/ctasc/index.htm
    國際線上http://big5.cri.cn
    新華網http://news.sina.com/xinhuanet/index.html
    聯合新聞網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一、英文部分
    (一)專書
    Brzezinski, The Choice: Global Domination or Global Leadership ( New York: Basic Books,2004).
    Economy, Elizabeth and Oksenberg, Michael, China Joins the World: Progres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 Press,1999)
    Harding, Harry,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1980s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1984).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Ross, Robert,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 London: Routledge,1999). Kim, Samuel 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8)
    Johnston, Alastair Iain, Social States :China in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1980-2000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7)
    Keohane, Robert O,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Es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Inc, 1989)
    Krasner, Stephen D., ed., International Regime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Nye, 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Snow, Donald M, The Shape of the Future: The Post-Cold War World (New York:M.E.Shape.Inc: 1991)
    Zhang, Yongjin and Austineds, Greg,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Canberra: Asia-Pacific Press, 2001)
    (二)期刊專文
    Emmers, Ralf, “The Influenc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Factor with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No.2, August 200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Treating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as Social Environment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No.45,2001.
    Mederios, Evan S., Fravel, M. Taylor,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Nov./dec.2003.
    Weng, Byron,“Communist China’s Changing Attitudes toward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20, No. 4, Autumn 1966.
    Wohlforth, William ,“The Stability of a Unipolar World.”International Security 24(1),199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5981013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8101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