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106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1027142      Online Users : 8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063


    Title: 中國大陸的南海政策—軟實力面向的研究
    China’s policy toward south China sea—An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ft power
    Authors: 陳盈玲
    Contributors: 高永光
    陳盈玲
    Keywords: 軟實力
    南海政策
    中國大陸
    東協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1-09-29 18:33:35 (UTC+8)
    Abstract: 南海為東亞重要的戰略樞紐。除東協各國涉及南海爭議之外,美日等大國亦因自身利益考量涉足南海問題,使形勢更為複雜。自90年代末期以來,發展及運用軟實力成為中國重要的政策,中國大陸除避免在南海問題上與各國發生重大衝突外,並以各種不同層面之軟實力策略增進改善與東協之關係。雙方雖已建立密切合作關係,但南海問題卻成為衝突點。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從軟實力面向檢視中國大陸在東南亞地區如何運用其軟實力,且是否對南海情勢造成影響,並檢視其侷限所在,最後並對應中國大陸近年來在南海問題上展現出的策略轉變。
    研究發現儘管中國大陸的軟實力在東南亞地區甚至是亞洲地區雖都呈現上升的態勢,但仍落後於美國、歐洲及日本,其軟實力內涵不僅仍有待加強,面對國際化的南海問題,亦難以完全施展其軟實力之影響力,在此種狀況下在南海問題取得重大進展並不容易。
    Reference: 一、 中文部份
    (一)專書
    卜正珉,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2009年。
    王冠雄,南海諸島爭端與漁業共同合作,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6年。
    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中國—新霸權,台北:立緒文化事業,2001年。
    司徒尚,中國南海海洋國土,廣東:廣東經濟出版社,2007年。
    朱兆香,文化軟實力介說,哈爾濱:世紀橋,2010年。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南海情勢發展對我國國家安全及外交關係影響,台北:行政院研考會,2008年。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再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一平、莊國土主編,冷戰以來的東南亞國際關係,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隆生譯,Martin Jacques著,《當中國統治世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年。
    Yu Bin: China`s Harmonious World: Beyond Cultural Interpretations,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Vol. 13, No. 2,2008.
    (二)官方研究報告
    Bruce Vaughn﹑Wayne M.Morrison, “China-Southeast Asia Relations:Trend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06.
    ChristopherB.Whitney, David Shambaugh, “Soft Power in Asia:Results of a 2008 Multinational Survey of Public Opinion”, The Chicago Council of Global Affairs,2008-6.
    Edward Wong, “China Hedges Over Whether South China Sea Is a ‘Core Interest’ Worth War”,The New York Times,2011-3-30.
    Howard W French, Another Chinese Exports Is All the Rage:China’s Language, New York Times, 2006-1-11.
    IEA Chinaps Worldwide Quest f or Energy Security , OECD/IEA , 2000.
    Mark J . Valencia , China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Disputes ,Adelphi Paper ,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London , 1995 .
    Thomas Lum, Wayne M.Morrison,and Bruce Vaughn, “China’s ‘Soft Power’in Southeast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08.
    Thomas Lum and the others,”China’s Foreign Aid Activities in Africa, Latin America, and Southeast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09.
    李慶新,瀕海之地:南海貿易與中外關係史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8年。
    Thomas Lum, “China’s Assistance amd Government-sponsored Investment in Africa, Latin America, and Southeast Asia”,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2009.
    吳士存,南海問題文獻彙編,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
    沈克勤,南海諸島主權爭議述評,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9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2002年。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遠流出版社,2006年。
    胡錦濤,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俞可平等編,中國模式與「北京共識」:超越「華盛頓共識」,北京:新華出版社,2006年。
    俞寬賜,南海諸島領土爭端之經緯與法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0年。
    門洪華,中國軟實力報告上,北京:國際觀察出版社,2007年。
    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安常容、成忠勤譯,海權對歷史的影響 ,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
    高崇雲主編,海峽兩岸南向政策與東協,台北: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5年。
    唐家璿主編:中國外交辭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
    郭萬超,中國崛起—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黃仁偉等著,國際體系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兩岸南海問題之交流與合作學術對話會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1年。
    傅崑成、水秉和編,《中國與南中國海問題》,台北:問津堂出版社,2007年。
    傅國良、曹炳陽,懷柔的中國,台北:海鴿文化出版,2004年。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劉杰主編,國際體育與中國的軟力量,北京:時事出版社,2006年。
    劉宏煊主編,中國睦鄰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
    閻學通等著,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閻學通等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陳啓懋,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問津堂出版社,2000年。
    陳峰君主編,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年。。
    陳鴻瑜,南海諸島之發現、開發與國際衝突,台北:吉虹資訊,1997年。
    韓振華,南海諸島史地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韓勃、江慶勇,軟實力:中國視角,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蕭新煌、楊昊,2007-2009亞太和平觀察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2009年。
    蕭曦清,南沙風雲:南沙群島問題的研判與分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0年。
    (二)期刊
    王永志、張永濤,「中國和平發展戰略視閥下的軟實力建設」,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0年第24卷第2期,頁78~81。
    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復旦學報,1993年第3期,頁93。
    呂郁女、鄧中監,「中國大陸軟權力的發展與影響」,全球政治評論,第21期,頁1~18。
    何傳添,「中國海洋國土的現狀和捍衛海洋權益的策略思考」,東南亞研究,2001年第2期,頁51~55。
    肖憲、羅劍波,「冷戰後東盟安全合作的深化及其對我國週邊安全環境的影響」,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頁4~8。
    李小軍,「論海權對中國石油安全的影響」,國際論壇,2004年第6卷第4期,頁16~20。
    李金明,「南海問題的最新動態與發展趨勢」,東南亞研究,2010年第1期,頁35~48。
    李金明,「從東盟南海宣言到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東南亞,2004年第3期,頁31~36。
    李金明,「21世紀南海主權研究的新動向」,南洋問題研究,第105期,頁144~147。
    李德芳,「公共外交與中國軟實力建設」,國際論壇,第10卷第5期,頁19~23。
    李華,「冷戰後美國南中國海政策分析」,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5期,頁9~14。
    洪銘德、徐承邦,「中國東南亞外交之研究:從軟權力的角度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2期,頁57。
    侯松岭,「中國與東盟關係中的不穩定因素—南沙問題」,東南亞研究,2000年第5/6期,頁65~69。
    高寧、王彥強,「南中國海爭端新趨勢及中國的策略」,前沿,2004年第1期,頁173~175。
    馬準威,國際體系權力格局與南海問題戰略分析,亞太和平月刊(台北),第2卷第11期,2010年,http://www.faps.org.tw/issues/subject.aspx?pk=158。
    張小穩,「近期美國升高西太平洋緊張局勢的戰略意圖及其影響」,東北亞論壇,2011年第1期,頁54~57。
    張文聯,「是語言的更是文化的—從語言的雙重功能看孔子學院的定位」,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8年第3期,頁132~135。
    張毓強、張楠,「面向2008年的公共外交與國家形象論壇述評」,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頁133~135。
    郭傑敏:「當前我國軟力量研究中若干難點問題及其思考」,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頁37。
    曹雲華,「論中國與東盟的相互依賴」,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5年第1期,頁66~71。
    郭淵,「從睦鄰政策看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和主張」,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4卷第4期,頁83~90。
    陳玉聃:「論文化軟權力的邊界」,現代國際關係,2006年第1期,頁58。
    陳剛華,「從文化傳播角度看孔子學院的意義」,學術論壇,2008年第7期,頁162~167。
    孫莎嵐,「和平的崛起與我國的南海政策」,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卷第1期,頁52~55。
    趙大朋,「中國語境下的文化軟實力研究:概念、進展與展望」,武漢科技大學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2卷第6期,頁60~63。
    鄧維,宋國棟,「述評約瑟夫•奈"軟權力"理論」,理論觀察,2009年第3期,頁51-52。
    羅煉東、黃忠,「東盟對中國崛起的認知和反應—以東盟大國平衡外交政策的調整為例」,東南亞研究,2010年第3期,頁61-66。
    羅劍波,「冷戰後東盟安全合作的深化及其對我國南中國海安全環境的影響」,玉溪師範學院學報, 2002年第5期,頁23。
    蔡東杰、洪銘德,「美中兩國在東南亞地區的軟實力構築與競爭」,遠景金會季刊, 2009年第1期,頁49。
    蔡鵬鴻,「試析東亞海域爭端及其解決思路」,現代國際關係,2005年第1期,頁28~33。
    鞠海龍,「近代中國的南海維權與中國南海的歷史性權利」,中州學刊,2010年第2期,頁198~202。
    謝雪屏:「論文化軟權力與中國國家形象的塑造」,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9月第36卷第5期,頁17~20。
    龔建華,「南海問題的產生原因、現實狀況和內在特點」,探索與爭鳴,2010年第2期,頁144~147。
    Josh Kurlantzick,「中國魅力:軟權力的影響」,政策簡訊,2006年第47期。
     (三)報紙資料
    李正修,東亞區域情勢發展之分析,中央日報2010年9月12日。
    陳一新,美國兩手策略 中方多手因應,旺報2010年11月2日。
     (四)碩士學位論文
    王奕翔,〈中國軟權力之研究:以在東南亞的睦鄰外交為例,1997~2007〉,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田燕平,〈中國「和平崛起」思維與在東亞地區的實踐研究〉,政治大學外交學系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年)。
    吳姿慧(2009),〈冷戰後中國對東協運用軟權力:外交政策因素分析〉,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高奧達,〈美國與中國南海政策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中穎(2008),〈中共「和諧世界」外交觀之研究-以軟權力理論分析〉,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淑妍,〈中國外交政策中軟權力之運用 -以文化外交為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陳信守,〈在多邊機制下中國與東協的南海主權爭議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陳佩修,〈「南海」問題的演變與台灣的因應策略〉,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傅筱琳(2005),〈軟性權力之概念與應用:以台灣的外交實踐為例〉,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葉素萍(2007),〈中國軟權力的運用:從文化外交層面分析〉,政治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五)研討會論文
    高永光,海峽兩岸在南海問題合作之分析,廣州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所2009-12 Interional Confer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alysis to Cross-Strait Cooperation in South China Sea,2009年。
    曾復生,胡錦濤的國際戰略核心思維,國防部整評室研討會,2010年。
    二、英文部分
    (一)期刊論文
    A. M . Jaffe and S. W. Lewis ,“Beijing’s oil Diplomacy,”Survival , Vol.44 Spring 2002.
    Gerald Segal‘, East Asia and the“Constrainment”of China’,International Security , Vol. 20,Spring 1996.
    Joseph S. Nye.Jr., “Think Again:Soft Power”,Foreign Policy,2006-3-1.
    Joint Statement , RP - PRC Consultations on the Sonuth China Sea and on Other Areas of Cooperation , 9 - 10 August 1995 , Manila.
    Liselotto Odgaard , Deterrence and Co - operation in the South China Sea ,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 vol.23, August 2001.
    Nguyen Hong Thao , Vietnam and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the South China Sea , Ocean Development & International Law , vol . 32 , April - June 200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8921012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21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for Eminent Public Administrator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9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