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0037
|
Title: | 都市空間規劃與生活方式之研究 |
Authors: | 徐佳君 Shiu, Jia Jiun |
Contributors: | 賴宗裕 徐佳君 Shiu, Jia Jiun |
Keywords: | 都市空間 空間規劃 生活方式 都市決定論 都市社會學 Urban space Spatial Planning Lifestyle Urbanism Urban Sociology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10-12-09 16:41:59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以美國早期的都市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的理論,瞭解都市化對都市生活影響的一些表徵,包括大量的人口、差異化的個體、高人口密度,以及有別於鄉村的都市生活面貌,例如冷淡、拘謹、膚淺、利益導向、理性的社會情境等。由於台灣快速都市化讓社會整體進步與發達,但都市的意象不免讓人感到冷漠、疏離與隔離,此是否誠如過去西方的都市社會研究結果一般,源於都市空間會影響都市人的心理與外顯的生活方式,此引發本研究進一步探究之動機。有鑑於過去以都市空間規劃為研究主軸之文獻,顯少有學者直接將「生活方式」與「都市空間」兩大議題做關聯性的探討,而台灣早期60、70年代的都市社會學者,曾以社區凝聚、社區發展、社區意識或是鄰里關係進行討論,但時至今日此類的研究亦顯得零星且分散。因此,本研究關懷都市空間與都市人的議題,以西方文獻中的實證經驗來觀察台灣都市社會的情況,並予以驗證假設一:都市人的空間使用行為會因不同社經背景而有差異;假設二:移入都市生活的居民其自身價值觀將會有所改變;假設三:價值觀的改變會對生活方式與使用都市空間的行為產生影響;假設四:都市人的生活方式會對空間使用產生影響,並與空間課題的產生有所關聯;假設五:都市空間與生活方式有所關聯。 因此,本研究在文獻回顧與推演台灣都市社會的情境後,抽樣台北市大安及士林兩區的居民,瞭解遷移者在價值觀、生活方式與空間使用的情況,並以敘述性統計分析與結構方程模式(SEM)歸納問卷結果,回應研究假設,並驗證都市空間與生活方式之關聯。最後,參照實證結果研擬重塑都市空間新風貌之目標與對策體系,做為提昇都市空間品質的建議;而此建議亦可供政府與規劃單位及後續研究者在政策操作上與研究時之參考。最後,獲致以下幾點結論: 一、本研究認為遷移者進入都市生活後,其價值觀可能被改變或是強化的面向,包括自我防衛、個人主義、經濟報酬、理性、容忍五大價值觀。而生活達一定時間後,生活方式將會受到都市環境的影響,以致呈現較互不干涉(疏離)、社區意識缺乏、務實生活(精確計算),以及重娛樂休閒的傾向。 二、本研究提出都市空間諸多課題,例如社區空間意識衰頹、公共空間私有化、人行空間被遺忘、消費空間主導地方空間的興衰、人工空間取代生態空間,以及空間的過度與不當利用,可能與都市人被強化或改變後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息息相關。而經由敘述性統計分析及SEM的分析,已驗證本研究所提出之五大假設。 三、本研究認為都市空間是自變數亦是應變數。因此,經由實質與非實質規劃策略之研擬,將可重塑都市空間的面貌,並經由影響生活方式來發掘與提高都市社會互動和社會資本的發展,從而再次影響都市人使用空間的行為與態度。本研究研擬實質空間規劃策略,分成三大目標、三項標的與六大對策--提供適當合宜的公共空間、營造巷弄的春天、提高都市空間水平流動性、形塑友善人行空間的元素、增加非機動車的通行空間、經營都市的精耕主義。同時亦認為,都市人的生活方式亦應搭配做一調整(此屬非實質的規劃策略),例如建立具有社區鄰里道德規範與共識之生活方式、提高民眾參與度之生活方式、推廣植栽與綠化生活方式,或是推展永續的旅行行為,亦即步行生活方式。 Based on theories of urban sociology and social psychology,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effects of urbanization on the urban life, including large population, heterogeneous, and high density. The differences of life style features between country and urban areas are discussed, such as indifferent, reserved, superficial, self-interest, and intellectuality and so on. With the rapid urbanization in Taiwan, society has been entirely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However, the image of urban area makes people feel indifferent and segregation. Whether this result is the same as which of the studies found in western society brings me to conduct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literature review, there lacks scholars directly putting “lifestyle” and “urban space” into a relative discussion. The urban sociologists in 60s and 70s in Taiwan had discussed about community coherence, 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 or 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 while to now this kind of research becomes fragmentary. Hence, this study concerns with issues between the urban space and urban residents. With the western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observes the conditions of urban society in Taiwan and proposes the following hypotheses. First of all, the behavior of urban residents who utilize the space will be different due to the social economic status. Second, the self-value will be changed after the residents move to urban areas. Third, the change of value system will influence lifestyle and the utilization of urban space. Forth, the lifestyle of urban residents will affect the way of using urban space. Fifth, there is a conne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lifestyle. This study conducts a survey in Daan and Shilin districts to explore the value system, lifestyle, and the way of using urban space of immigrants. It employs statistic analysis and SEM to generalize the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in order to verify the above hypothese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urban space and lifestyle. Then,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verification, this study suggests several strategies for reshaping the image and functions of urban space.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provides conclusions as follows. 一、The value system of immigrants, such as self-protection, egoism, economic reward, rationality, and toleration will be changed or intensified after people move into urban areas. The lifestyle, however, will be influenced by urban environment after a certain time of living in urban area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ifestyle include the sense of aloofness, the lack of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material life, and the tendency of focusing on entertainment. 二、According to the SEM analysis, this study has verified the five hypotheses. This study also infers that the degenerative consciousness of community, the personalization for public space, the pedestrian space into oblivion, the wax and wane of regional space led by consumption space, artificial space replacing ecologic space, and the overuse and misuse of space are all relevant to the change of value system and lifestyle of urban residents. 三、This study develops several strategies for reshaping the image of urban space which may further influence urban residents’ lifestyle, attitude, and behaviors toward space utilization and urban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create a livable urban space, this study suggests relevant strategies, such as providing decent public space, improving the accessibility of urban space, ameliorating friendly pedestrian space, increasing the walking space, and embellishing urban space through new urbanism. |
Reference: | ●中文參考文獻 Ali Madanipour著,張俊賢、余培威譯,1999,『都市空間設計』初版,台北:六合。 Argyle, M., Furnham, A. and Graham, J. A.著,張君玫譯,1997,『社會情境』初版,台北:巨流。 Bell, P.A., Greene, T. C., Fisher, J. D. and Baum, A.著,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初版,台北:桂冠。 David, J., Julia, J.著,周業謙、周光淦譯,1999,『社會學辭典』初版,台北:貓頭鷹。 David, O. S.等著,陳皎眉編訂,1986,『社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五南。 Deaux, K., Dane, F. C. and Wrightsman, L. S.著,楊語芸譯,1997,『九〇年代社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五南。 Freedman, J.L., Sears, D.O. and Carlsmith, J.M.著,丁祖蔭、強贛生譯,1988,『社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五洲。 Gehl, J., 著,陳秋伶譯,1996,『戶外空間的場所行為:公共空間使用之硏究』初版,台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Jordan, T. and Pile, S.,蔣宜臻譯,2006,『社會變遷』初板,台北,韋伯。 Marcia, L. D.著,李永展、周加宗譯,2002,『塑造城市 : 環境與人類的向度』初版,台北市 : 田園城市文化。 McAndrew, F. T.著,危芷芬譯,1995,『環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五南。 Parker, S.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徐苔玲譯,2007,『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初版,台北市:群學。 Paul A. B., ed.著,聶筱秋、胡中凡譯,2003,『環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桂冠。 Shirvan, H. (哈米德.胥瓦尼)著,謝慶達譯,1990,『都市設計程序』,台北市 : 創興。 Shirvan, H.著,謝慶達譯,1990,『都市設計程序』初版,台北市:創興。 Taylor, S. E., Peplau, L. A. and Sears, D. O.著,張滿玲譯,1999,『社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雙葉。 Weber, A.L.著,趙居蓮譯,1995,『社會心理學』初版,台北市:桂冠。 王 岸,1995,「時間分配、空間選擇所形構的生活方式--新店市7-ELEVEN便利商店消費者的個案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王 磊,2006,「城市生活方式的革新與美國20世紀20年代的城市化」,『泰安教育學院學報岱宗學刊』,(2):7-8。 王小章,2003,「齊默爾論現代性體驗」,『社會期刊』,4-8。 王佳煌,2005,『都市社會學』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王怡勛,2001,「由都市外部空間觀點檢視大直重劃區居住環境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珍珊,1996,「說園解植:從人與植物的關係看都市人的生活--以台北經驗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振寰、章英華,2005,『凝聚台灣生命力』初版,台北:巨流。 王偉光,1987,『社會生活方式論』,江蘇人民出版社。 王雅林,2003,「生活方式的理論魅力與學科建構--生活方式研究的過去與未來20年」,『江蘇社會科學』,(3):57-62。 王慶中,1997,「都市生活品質、環境與生活方式」。445-446,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初版,台北市:巨流。 王鴻楷,1991,「台北市民生活方式、消費型態與空間選擇」,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叢桂,1992,「社會轉型中之工作價值變遷硏究」,台北: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 包 雷,1996,「當前生活方式價值取向的變化趨勢」,『探索與爭鳴』,(4)。 田志銘,2008,「民眾價值與認知對環境正面行為影響之實證--以台北都會區民眾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石計生,2001,「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168):40-53。 米復國,1980,「居民生活方式與國民住宅內部空間設計準則之建立」,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都市及區域發展統計彙編』,台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 何英奇,1985,「我國大學生次文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吳明隆,2006,『結構方程模式: SIMPLIS的應用』初版,台北市:五南。 吳煥文,2002,「建構現代生活方式的理論依據」,『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80-83。 吳瓊洳,1997,「國中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類碩士論文:高雄。 呂民璿,1986,「青少年價值觀念與青少年輔導工作之研究」,台中:社會工作研究服務中心。 李秀玲,2006,「社區意識與社區休閒活動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中市Q社區為例」,靜宜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李佳玲,2003,「台中市國民小學學生次級文化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李竺姮,2008,「年輕人的消費價值觀」,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李美枝,1983,『社會心理學』五版,台北市:大洋。 李貞宜,2001,「從社會資本觀點探討非營利組織資源連結過程之研究--以「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附設中區服務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沈碩彬,2006,「國民中學教師宗教心理知覺與生命價值觀、生活態度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周杏霞,2006,「漫遊者於城市隙縫--台北東區巷弄空間,真實/看不見/再現之探究」,逢甲大學景觀與遊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林怡芳,2007,蒜頭糖廠職住型聚落的生活方式(1910-2001),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邱皓政,2004,『結構方程模式--LISREL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初版二刷,台北市:雙葉。 青連斌,1990,『城市生活方式』初版,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 侯吉諒,1987,『城市心情 : 侯吉諒詩集』初版,台北市:漢光文化。 施添福,1987,「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地理學研究』,第15號。 洪啟東,1993,「全球文化再結構中台北代理人空間活動現象之初探」,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夏黎明,1985,「大城鄉四股與尤厝的生活方式--位置與地點的解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孫鳳才,2001,「提倡“大我”生活方式 促進社會健康發展」,『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4):13-14。 徐吉志、周蕙蘋,2006,「都市治理之基本意涵與發展」,3-43,收錄於紀俊臣編,『都市及區域治理』初版,台北市:五南。 徐佳君、賴宗裕,2006,「對行人友善的步行空間之探討」。論文發表於〈2006年第四屆土地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文化大學土地資源學系:台北,民國95年10月13日。 徐磊青、楊公俠,2005,『環境心理學--環境、知覺和行為』初版一刷,台北:五南。 翁金山,2002,「質化都市空間的尺度與位序」,『建築師』,28(3):106-111。 高丙中,1998,「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論發展敘略」,『社會學研究』,(3):59-70。 國科會,1985,「我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與當活型態之硏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科資中心:台北。 張雅琪,2000,「塑造都市外部空間之研究--以台北市空間美學為例」,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張鴻鈺,1996,「社區巷道停車需求特性分析與管理策略之可行性評估」,國立交通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畢恒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初版,台北市 : 心靈工坊文化。 莊修田,1993,「人性化的空間設計」,『室內雜誌雙月刊』,(25):156-160。 莊翰華,1998,『都市行銷理論與實務』初版,台北:文笙。 許 英,2002,『城市社會學』,濟南:齊魯。 郭為藩,1979,『教育的理念』初版,台北市:文景。 郭瓊瑩,2002,「農村土地利用方向新思維」,『造園季刊』,(42):35-48。 陳 晨,1999,「青春嶺」,『觀察者詩集』,南投:南投縣立文化中心。 陳孝庭,2004,「社會資本與公民參與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坤宏,1990,「台北市消費空間結構之形成及其意義--六個商業區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博士論文:台北。 陳坤宏,1994,『空間結構』初版,台北:明文書局。 陳坤宏,1998,『消費文化理論』初版三刷,台北:揚智。 陳明籃,1992,『都市設計』初版,台北市:創興。 陳欣欣,2005,「領袖角色與社會資本累積關係之比較研究--以高雄市三個社區為案例」,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陳威宏,2007,「臺灣戰後出生第三代詩人(1965-1974)之都市書寫」,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陳皓偉,1997,「都市紋理的建構:從紋理的觀點建構都市空間設計的原則性規範--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工程)學系碩士論文:台南。 陳曉玲,2005,「太魯閣族生活方式之變遷--花蓮縣秀林鄉水源部落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陳靜珮,1992,「高雄都會區之外圍聚落生活空間變遷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陶 冶,2006,「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類型研究」,『江漢論壇』,(10):117-120。 章英華,1988,「都市化與機會結構及人際關係態度」。收錄於楊國樞、翟海源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傅仰止,1997,「都市生活與都市社會心理」。160-188,收錄於蔡勇美、章英華編,『台灣的都市社會』初版,台北市:巨流。 曾仁美,1997,「國中視覺障礙學生生涯輔導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曾旭正,1999,「把街道還給我們!」,新故鄉雜誌,(3):166-175。 曾彥寧,2002,「市民公共空間再開發」,東海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馮玉婷,2002,「沈從文小說的城鄉衝突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黃芳銘,2007,『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五版,台北市:五南。 黃盈裕,2001,「顧客價值的方法目標鏈結模式之研究--以童裝之消費經驗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高雄。 黃郁娟,1996,「全球消費者區隔策略--以消費者價值系統為區隔變項之可行性探討」,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嘉義。 楊志忠,2003,「以社會資本論政府與非營利組織聯盟績效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楊國樞,1978,『現代社會的心理適應』,台北:巨流。 楊裕富,1982,「都市空間之理論與實例調查--以臺南市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台南。 葉啟政,1998,「當前台灣社會問題的剖析」。21-83,收錄於楊國樞、葉啟政編,『台灣的社會問題』,台北:巨流。 葉肅科,1993,『芝加哥學派』初版,台北市:遠流。 董瑪琍,1983,「管理研究所學生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法學研究所學生為比較對象」,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詹宏志,1996,『城市人--城市空間的感覺、符號和解釋』初版,台北:麥田。 詹鍇鴻,2005,「臺灣地區後現代價值體系之探討」,立德管理學院地區發展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漢寶德,1985,『環境心理學:建築之行為因素』再版,台北市 : 境與象出版社發行。 劉後頌,2002,「屏東地區大學生次級文化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劉謙穎,2006,「工作價值觀與社會價值觀的世代差異--以台中市國中教師為例」,世新大學社會心理硏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潘明全,1983,「大學生錄音帶購買行為與其價值觀及生活型態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潘朝陽,1989,「觀念論地理學—一個人文主義地理學方法論」,『地理學研究』,(15):181-198。 蔣永芳,1983,「國營事業經理人員領導型態與其價值觀生活型態關係的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孟芳,2005,「弱勢社區民眾參與都市更新的迷思:台北市林口社區水源路一期整建住宅之個案研究」,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宜珍,2006,「以人為本的汽車設計與生活型態之關聯性」,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岱容,2006,「健身俱樂部會員價值觀、生活型態與忠誠度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中。 蔡勇美、郭文雄,1984,『都市社會學』初版,台北市:巨流。 蔡勇美、郭文雄,1986,『都市社會發展之研究』四版,台北市:巨流。 鄭鈺琳,2006,「種出綠色生活圈:志願務農者的生活方式選擇與農耕生活風格社群之形成」,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賴宗裕,2007,「新都市主義與空間資本」,都市社會與都市問題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博士班課程。 龍冠海,1972,『都市社會學理論與應用』初版,台北:三民書局。 謝高橋,1988,「社會變遷中的人際關係及互動」。收錄於楊國樞、翟海源編,『變遷中的台灣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鍾起岱,2003,『計畫方法學』初版,台北:五南。 藍嘉俊,2000,「失落的人性空間--台北市人行空間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顏艾琳,1994,『抽象的地圖』初版,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羅門,1995,『都市詩』初版,台北:文史哲。 蘆原義信著,王錦堂譯,1975,『外部空間之構成』二版,台北:臺隆書店。 蘇碩斌,2008,「研究人或空間:臺灣都市社會研究的成立與變化」,『人文與社會研究集刊』,20 (3):397-439。 ●外文參考文獻 Anderson, J. C., and Gerbing, D. W., 1988,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 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3:411-423. Breckler, S. J., 1990, “Applications of covariance structure modeling in psychology: cause for concern?”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260-273. Cary, S., 2003, “Suburban Neighborhoods: Design, Lifestyle and Community,”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s Undergraduate Research Journal, 2(1): 31-38. Chaney, D., 1996, Lifestyl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European Commission, 2004, “Building the future: EU Research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 use - Sustainable urban environment,”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Gans, H. J., 1962, The urban villagers, New York:Free Press. Harvey, D., 2005, “The end of suburbia: oil depletion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American dream,” Variety, New York: 400(10). Lynch, K., 1960, The image of the city, Cambridge:Technology Press. Massey, D.,1985, “New Directions in Space.” pp.9-19 in Social Relations and Spatial Structures edited by Derek Gregory and John Urry(eds.),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Mercer, C., 2006,Cultural Planning for Urban Development and Creative Cities, IN: article. Milgram, S., 1970, “The experience of Living in cities,” Science, 167:1461-1468. Moore, W. E., 1974, Social Change, 2nd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Pisman, A., 2007, “Lifestyles as centrifugal and centripetal forces in the polycentric network city of flandr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Concepts and Approaches for Urban and Regional Policy and Planning, Leuven. Rokeach, M., 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Free Press. Scheiner, J., Kasper, B., 2003, “Lifestyles, choice of housing location and daily mobility: the lifestyle,” ISSJ 176r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Vranken, J., Decker, P. D. and Nieuwenhuyze, I.V., eds.,2002, “Urban governance, social inclusion and sustainability. Toward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UGIS Working Paper, Antwerpen-Apeldoorn: Garant. Williams, K., Dair C., 2007, “A framework of sustainable behaviours that can be enabled through the design of neighbourhood-scale developmen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5(3):160-173. Wirth, L., 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24. ●網頁參考文獻 中央社,2007/06/27,「聯合國:2008年半數人口居住在都市」,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http://e-info.org.tw/node/23977,取用日期:2008年9月27日。 台北市主計處,2007,「96年台北市統計年報」。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abstract/00.htm,取用日期:2009年1月9日。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2008,台北市統計年報。http://www.dbas.taipei.gov.tw/cgi-bin/SM_theme?page=49e2b1fc,取用日期:2008年11月2日。 行政院主計處,2008/03/12,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stat.gov.tw/lp.asp?CtNode=1495&CtUnit=690&BaseDSD=7,取用日期:2008年10月07日。 黃靜,2002,「1950至1970年代香洪巾小說研究」。http://www.library.ln.edu.hk/ethesis/wongc_021111.pdf,取用日期:2008年10月27日。 蔡厚男,2006,「生活園藝:生態都市與環境綠化」。[PDF]簡報檔:p11。網路下載之取用日期:2008年8月20日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6257001 9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5700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