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165435      Online Users : 57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6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69


    Title: 中國中古佛教造像活動
    On Buddhist Scuptures in Medieval China
    Authors: 何亞宜
    Ho, Ya Yi
    Contributors: 王德權
    何亞宜
    Ho, Ya Yi
    Keywords: 佛教
    造像活動
    佛像
    中國中古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9 11:39:59 (UTC+8)
    Abstract: 本論文考察中古佛教造像活動之興衰。主要分原因、過程與變化三者。首先,從譯入經典著手,討論造像福報觀念的譯入、傳播以及普及;其次,從造像主身份階層討論祈願對象的差異;另外,則述及造像材質(如金銅、玉、石)、造像類型(如釋迦牟尼、阿彌陀佛等)等活動,最後探討造像在唐以後衰頹的原因。
    中國中古造像活動的課題造像歷來由藝術史學者擔當;藝術史學者多著眼圖像分析,較少探討佛像光背上、佛座與四周的銘文,後者是為造像銘記。歷史學界方面,儘管有數位先驅前輩之研究,但考察侷限北朝,未兼論隋唐。因此,筆者以為可以著墨兩點:第一,綜合造像記與造像行為,討論造像的行為變化;其次,時間拉長、視野擴大,將時代跨越北朝至隋唐,藉以延伸出中古社會佛教盛行的意義。
    Reference: 一、史料
    上海魯迅紀念館、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魯迅輯校石刻手稿》第二函第二冊,上海,書畫出版社,1987。
    支婁迦讖 譯,《道行般若經》,收入《大正藏》第8冊。
    王叔岷,《莊子校註》,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4。
    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漙,《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0。
    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失譯,《佛說作佛形象經》,《大正藏》第16冊。
    失譯,《佛說造立形象福報經》,《大正藏》第16冊。
    池田溫,《中國古代寫本識語集錄》,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0。
    佛陀跋陀羅 譯,《觀佛三昧海經》,《大正藏》第15冊。
    宋祁、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敏求,《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志磐,《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
    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昉,《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1994。
    李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2003。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編,《鞏縣石窟寺》文物出版社,1963
    郗超,《奉法要》,《大正藏》52冊。
    提雲般若 譯,《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大正藏》第16冊。
    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
    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
    費長房,《歷代三寶紀》,《大正藏》第49冊。
    黃永武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1。
    新文豐出版公司編輯部,《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
    義淨 譯,《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大正藏》第24冊。
    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2001。
    道世,《法苑珠林》,北京,中華書局,2003。
    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道宣,《續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道誠,《釋氏要覽》,《大正藏》第54 冊。
    鳩摩羅什 譯,《坐禪三昧經》,《大正藏》第15冊。
    鳩摩羅什 譯,《思維略要法》,《大正藏》第15冊。
    僧祐,《出三藏記集》,《大正藏》第55冊。
    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
    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劉勰 著、范文瀾 註,《文心雕龍》,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
    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
    魯迅輯錄,《古小說鉤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曇無讖 譯,《悲華經》,《大正藏》第3冊。
    闍那崛多 譯,《佛本行集經》,《大正藏》第3冊。
    瞿曇僧伽提婆 譯,《增一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贊寧,《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
    釋慧皎,《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07。
    釋寶唱著、王濡童校註,《比丘尼傳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6。
    畺良耶舍 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大正藏》第12冊。
    二、專書
    Stanley Weinstein, 釋依法譯,《唐代佛教:王法與佛法Buddhism Under The T`ang》,台北,佛光文化事業,1999。
    丁明夷,《佛教百科‧藝術卷》台北,知書房,2005。
    丁明夷、刑軍,《佛教藝術百問》,北京,新華書店,1989。
    上海書畫出版社編,《中國南方佛教造像藝術》,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4。
    大村西崖,《中國美術史雕塑篇》,東京,國書刊行會,1980。
    小南一郎,〈六朝隋唐小說史の展開と佛教信仰〉,收入《中國中世の宗教と文化》,京都,人文科學研究所,1978。
    山崎宏,《支那中世佛教の展開》,東京,清水,1942。
    山崎宏,《隋唐佛教史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66。
    中村元等著,余萬居 譯,《中國佛教發展史》,台北,天華出版,1984。
    中國石窟雕塑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石窟雕塑全集1》,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中國美術全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美術全集(雕塑篇13鞏縣天龍山響堂山安陽石窟)》,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8。
    方廣錩,《佛教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方廣錩,《佛教典籍百問》,北京,今日中國,1992。
    水野弘元 著、許洋主 譯,《佛教文獻研究:水野弘元著作選集》,台北,法鼓文化,2003。
    王文顏,《佛教疑偽經研究與考錄》,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明,〈農民起義所稱的李彌與彌勒〉,《燕園論學集》,北京,北京大學,1984
    王青,《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信仰和神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1。
    王景荃,《佛像》,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
    王華慶主編,《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造像展》,香港,香港藝術館,2001。
    古正美,《唐代佛教與佛教藝術》,新竹,覺風佛藝基金會,2006。
    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中國中世佛教治國意識型態研究》,台北,城邦文化,2003。
    古正美,《貴霜佛教政治傳統與大乘佛教》,台北,允晨文化,1993。
    弘學,《佛教圖像說》,成都,巴蜀書社,1999。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何茲全主編,《五十年來漢唐佛教寺院經濟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1986。
    佐藤智水,〈北朝造像銘考〉,《史學雜誌》86卷,1977年10期。中譯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56-115。。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燕園論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收入於氏著,《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吳焯,《佛教東傳與中國佛教藝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尾形勇 著、張鶴泉 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巫鴻 著,柳楊、岑河譯,《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
    巫鴻 著、鄭岩、王睿 編,《禮儀中的美術:巫鴻中國古代美術文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5。
    巫鴻,《漢唐之間的宗教藝術與考古》,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李文生,〈中國石窟佛社造像最早出現於雲岡石窟——雲岡第11窟《北魏太和七年邑義信士女造像記》探討〉,收入於雲岡石窟研究院 編,《2005年雲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頁309-312。
    李正曉,《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李玉珉,《中國佛教美術史》,台北,東大,2001。
    李崇建,《金銅佛像》,台北,渡假出版社,1994。
    李淞,《長安藝術與宗教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李淞,《陝西古代佛教美術》,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李淞,《陝西佛教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
    李雪芹主編,《雲岡石窟研究院》,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李裕群,《北朝晚期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周叔迦,《佛教基本知識》北京,中華書局,1991。
    周紹良,〈隋唐以前的彌勒信仰〉,《中國宗教:過去與現在》,北京,北京大學,1992,頁105-125。
    尚永琪,《3至6世紀佛教傳播背景下的北方社會群體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林保堯,《法華造像研究——嘉登博物館藏東魏武定元年石造釋迦像考》,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3。
    林淑媛,《慈航普渡——觀音感應故事敘事模式析論》,台北,大安出版,2004。
    松原三郎,《中國佛教雕刻史‧本文編》,東京,吉川弘文館,1995。
    河南文物研究所編,《中國石窟:鞏縣石窟寺》,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牧田諦亮,《六朝古逸觀世音應驗記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1970。
    牧田諦亮,《疑經研究》,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1976。
    侯旭東,《五六世紀北方民眾的佛教信仰——以造像記為中心的考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侯杰、范麗珠,《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范文瀾,《唐代佛教》,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
    唐長孺,〈北朝的彌勒信仰及其衰落〉,《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台北,出版社不詳,1982,頁201-212。
    唐曉軍,《甘肅古代石刻藝術》,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夏毅輝,〈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教團對國家權威的抗衡與妥協〉,收入於殷憲主編,《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238-254。
    孫繼民,《河北新發現石刻題記與隋唐史研究》,石家莊,河北人民,2007。
    馬世長、丁明夷,《中國佛教石窟考古概要》,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北京,中華書局,1985。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海外遺珍(佛像)》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86。
    宿白 主編,《盛世重光——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石刻造像精品》,北京,歷史博物館,1999。
    宿白,《中國石窟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常青,《石窟寺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梁銀景,《隋代佛教窟龕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莊明興,《中國中古的地藏信仰》,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出版,1999。
    許理和 著、李四龍、裴勇 等譯,《佛教征服中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郭紹林,《唐代士大夫與佛教》,台北,文史哲,1993。
    陳寅恪,《金銘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陳寅恪,《金銘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陳清香,〈中國最初的佛教造像〉,收入釋聖嚴等編,《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出版,1991,頁321-329。
    陳揚炯,《中國淨土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陳登武,〈「觀世音」救贖靈驗與司法救濟〉,收入氏著,《地獄‧法律‧人間秩序——中古中國的宗教、社會與國家》,台北,五南圖書,2009,頁21-50。
    曾布川寬,〈龍門石窟における北朝造像の諸問題〉,收入於礪波護,《中國中世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院,1993,頁181-223。
    渡邊照宏 著、鐘文秀、釋慈一 譯,《佛教經典常談》,台北,東大出版社,2002。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灣商務,1991。
    湯其領,〈寇謙之與北朝道教〉,收入於殷憲主編,《北朝史研究: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頁315-326。
    黃運喜,《唐代中期的僧伽制度:兼論與其當代社會文化之互動關係》,台北,文化史學研究所,1997。
    塚本善隆 著、林保堯 譯,《魏書釋老志研究》,新竹,覺風,2007。
    塚本善隆,〈龍門石窟に現れたる北魏佛教〉,收入於《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北朝佛教史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頁243-461。中譯本見林保堯、顏娟英 譯,《龍門石窟——北魏佛教研究》,新竹,覺風,2005。
    塚本善隆,《塚本善隆著作集(第二卷)‧北朝佛教史研究》,東京,大東出版社,1974。
    楊慶堃 著、范麗珠等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二卷 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賈二強,《神界鬼域:唐代民間信仰透視》,陝西,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
    寧可,〈述”社邑”〉,收入於氏著,《寧可史學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頁440-457。
    寧夏回族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與北京大學考古係編著,《須彌山石窟內容總錄》,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出版,2004。
    趙超,《中國古代石刻概論》,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趙超,《石刻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3。
    劉亞丁,《佛教靈驗記研究——以晉唐為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06。
    劉長東,《晉唐彌陀淨土信仰研究》,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劉建華,〈北魏泰常五年彌勒銅佛像及相關問題的探討〉,收入《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台北,文物出版社,2002,頁371-398。
    劉建華,〈北魏泰常五年彌勒銅佛像及相關問題的探討〉,收入《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編輯委員會,《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台北,文物出版社,2002,頁371-398。
    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劉淑芬,《滅罪與渡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劉鳳君,《山東佛像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1。
    蔡彥仁,《天啟與救贖:西洋上古的末世思想》,新店,立緒文化,2001。
    盧永智編,《佛像小百科》,台北,常春樹書坊,1987。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學生書局,1989。
    閻文儒,《中國石窟藝術總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謝和耐 著、耿昇 譯,《中國5-10世紀的寺院經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謝和耐,《中國社會文化史》,湖南,湖南教育,1994。
    謝重光,〈唐代佛教政策簡論〉,收入氏著《漢唐佛教社會史論》,台北,國際文化,1990,頁321-347。
    韓偉主編,《中國石窟雕塑精華‧陝北石窟》,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羅宏才,《中國佛道造像碑研究——以關中地區為考察中心》,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8。
    嚴耀中,《中國宗教與生存哲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嚴耀中,《中國東南佛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嚴耀中,《佛教戒律與中國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礪波護 著、韓昇等 譯,《隋唐與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三、碩博士論文
    丁敏,《佛家地獄說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1。
    史蕊荃,《漢魏晉時代佛教與中國社會抵觸的問題》,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正曉,《中國內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03。
    林慧敏,《從造像記內容印證隋代的佛教政策》,台北,私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林曉真,《唐五代川蜀地區的佛教文化——以高僧寺院造像為考察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林韻柔,《唐代寺院結構及其運作》,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06。
    連秋惠,《北魏諸帝對佛教的態度及其管理政策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8。
    陳瓊玉,《唐代佛教與政治、經濟的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06。
    曾堯民,《六世紀中國北方彌陀淨土信仰初探》,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06。
    黃懷德,《漢唐民間結社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
    蘇瑤崇,《佛教之社會機能初探——以東晉至隋唐嶺南佛教為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四、期刊論文
    丁明夷,〈中國早期佛教造像的特點〉,《中原文物》特刊(河南,1985),頁148-153。
    丁明夷,〈北朝佛教史的重要補正——析安陽三處石窟的造像題材〉,《文物》1988年第4期。
    丁明夷,〈從強獨樂建周文王佛道造像碑看北朝道教造像〉,《文物》1986年第3期。
    于君方,〈「偽經」與觀音信仰〉,《中華佛學學報》8(台北,1995.07),頁97-135。
    尹富,〈七世紀中葉至八世紀初地藏造像論考〉,《法鼓佛學學報》第4期(台北,2009),頁75-146。
    古正美,〈北涼佛教與北魏太武帝發展佛教意識型態的歷程〉,《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台北,2000),頁227-266。
    古正美,〈梁武帝的彌勒佛王形象〉,收入於上海社會科學院《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編輯委員會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2輯(上海,2006),頁28-47。
    石璋如,〈陝西長武縣出土造像記〉,《史語所集刊》24(1953.06),頁173-175。
    刑福泉,〈中國佛教藝術思想探原〉,《佛教文化學報》創刊號(台北,1972.02),頁102-112。
    李文生,〈龍門石窟佛社造像初探〉,《世界宗教研究》總61(北京,1995.09),頁42-50。
    李玉昆,〈從龍門造像銘記看北朝的佛教〉,《世界宗教研究》,1984年第2期(北京,1984)。
    李玉珉,〈山東早期佛教造像考——劉宋至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21:3(台北,2004),頁1-79。
    李玉珉,〈河北早期的佛教造像——十六國和北魏時期〉,《故宮學術季刊》11:4(台北,1994),頁1-65。
    \\李淞,〈陝西石窟的文化特徵〉,《藝術界》,1990年2期,頁75-87。
    李淞,〈陝西關中石窟的藝術演變(下)〉,《美術》,1989年12期,頁64-67。
    李淞,〈陝西關中石窟的藝術演變(上)〉,《美術》,1989年11期,頁57-61。
    李淞,〈龍門石窟唐代阿彌陀造像考察筆記〉,《藝術學》17(1997.04),頁51-102。
    李榮村,〈北魏楊大眼將軍造像題記之書成年代〉,《史語所集刊》63:3(台北,1993),頁545-570。
    沙武田,〈供養人畫像與唐宋敦煌世俗佛教〉,《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總104)(蘭州,2007.08),頁72-109。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台北,1992.07),頁193-230。
    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政治關係的一側面——唐朝皇室對彌勒信仰的態度〉,《中華佛學學報》4(台北,1991.07),頁287-294。
    谷響,〈談造像〉,《現代佛學》總72期(北京,1956.08),頁14-18。
    邢福泉,〈中國佛教藝術思想探原〉,《佛教文化學報》創刊號(台北,1972.02),頁102-112。
    周伯勘,〈姚興與佛教天王〉,《台大歷史學報》第30期(台北,2002.12),頁207-242。
    周紹良,〈彌勒信仰在佛教初入中國的階段和其造像意義〉,《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0),頁35-39。
    林保堯,〈北魏延興二年石造像坐像〉,《藝術家》49:6=295(1999.12),頁208-209。
    林保堯,〈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造像記文的造像像主與造像對像試析〉,《東方宗教研究》第1期(台北,1990.10),頁15-39。
    林保堯,〈東魏武定元年銘石造釋迦五尊立像略考——造像題名的左右二箱菩薩的構成體式及其圖示試析〉,《藝術評論》第1期(台北,1989.10),頁142-190。
    林聖智,〈墓葬、宗教與區域作坊——試論北魏墓葬中的佛教圖像〉,《國立台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4(2008.03),頁1-66+323。
    侯旭東,〈十六國北朝時期戰亂與佛教發展關係新考〉,《中國史研究》,北京,1998.4。
    侯旭東,〈造像記與北朝社會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史研究動態》1999年第1期(北京,1999),頁2-8。
    侯旭東,〈論南北朝時期造像風氣產生的原因〉,《文史哲》1997年第5期(山東,1997),頁60-64。
    姜生,〈「文以載道」論道教建築與造像藝術對道教倫理理想的符號化〉,《宗教哲學》2:3=7(1996.07),頁117-128。
    施志諺,〈六朝佛教靈驗記之宗教文學特質探論〉,《中政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叢刊》10(嘉義,2008.05),頁1-26。
    胡文和,〈雲岡石窟題材內容和造型風格的源流探索——以佛傳本生因緣故事為例〉,《中華佛學學報》19(台北,2006),頁351-404。
    倉本尚德,〈北朝造像銘にみる道佛二教の關係——關中における義邑の分析を中心に〉,《東方宗教》109(2007.05),頁18-51。
    夏明采、王華慶,〈龍興寺的窖藏佛教造像〉,《歷史月刊》110(1997.03),頁4-10。
    夏廣興,〈試論六朝隋唐的靈驗類小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3(上海,2004.05),頁80-86。
    孫貫文,〈龍門造像題記簡介〉,《考古與文物》總20期(西安,1983.11),頁17-31。
    宮治昭、李靜杰,〈近來關於佛像起源問題的研究狀況〉《敦煌研究》2000:2
    神塚淑子,〈從南北朝時期道教造像考察佛道二教關係〉,《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3期。
    高豔霞,〈河北彌勒造像題記考〉,《文物春秋》(石家庄,1999.05),頁16-37。
    常青,〈洛陽龍門石窟與長安佛教的關係〉,《佛學研究》總第7期(北京,1998),頁197-204。
    張乃翥,〈龍門造像所反映的北魏世俗生活面貌〉,《歷史月刊》59(1992.12),頁106-113。
    張乃翥,〈龍門造像藝術所反映的北魏世俗生活面貌〉,《歷史月刊》第59期,頁106-113。
    張先堂,〈古代敦煌供養人的造像供養活動〉,《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總104)(蘭州,2007.08),頁64-71。
    張先堂,〈佛教義理與小說藝術聯姻的產兒——論敦煌寫本佛教靈驗記〉,《社會科學》,1990第5期,頁84。國研I06-041
    張國剛。「唐代世俗家庭的宗敎生活:跋房山石經題記《故上柱國龐府君金剛經頌》」。《中華文史論叢》59輯(1999年):頁138-152。
    張鵬,〈北朝佛教造像記的文學意義〉,《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8:5(西安,2007.10),頁38-76。
    曹興平,〈南北朝之佛教藝術思想〉,《佛教文化學報》(台北,1973.06),頁167-179。
    梁麗玲,〈《法苑珠林‧敬法篇》感應緣研究〉,《玄奘佛學研究》6(新竹,2007.01),頁61-93。
    陳敏齡,〈曇鸞的淨土思想——兼論北魏金石碑銘所建的淨土〉,《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1994.10。
    陳清香,〈中國最古的佛教造像〉,《華學月刊》第86期(台北,1979.02),頁40-45。
    陳清香,〈地藏信仰與圖像〉,《慧炬》516(台北,2007.06),頁4-8。
    陳維峰,〈五、六世紀盧舍那佛造像稱名意向的詮釋——關於方法論的思考〉,《藝術學》第22期(台北,2006.01),頁55-79。
    曾興平,〈南北朝之佛教藝術思想〉,《佛教文化學報》2(台北,1973.06),頁167-179。
    華人德,〈分析《鄭長猷造像記》的刊刻以及北魏龍門造像記的先書後刻問題〉,《中華書道》36(台北,2002.05),頁4-17。
    塚本善隆 著、施萍婷 譯,〈從釋迦、彌勒到阿彌陀,從無量壽到阿彌陀——北魏至唐的變化〉,《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蘭州,2004),頁36-39。
    楊秀麗,〈從雲岡曇曜五窟略探北魏的國家佛教政策〉,《史博館學報》第33期(台北,2006.05),頁43-54。
    楊秀麗,〈盛唐武后興教與龍門石窟造像〉,《史博館學報》第35期(台北,2007.07),頁33-54。
    楊秀麗,〈雲岡石窟藝術的轉折——從平城到洛陽〉,《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32期(台北,2005.12),頁73-87。
    楊曾文,〈彌勒信仰的傳入及其在民間的流行〉,《中原文物》特刊(河南,1985),頁68-75。
    董夢梅,〈中國佛教雕刻藝術與石窟寺造像〉,《佛教文化學報》創刊號(台北,1972.02),頁93-101。
    董夢梅,〈從北魏造像始末看台灣造像環境〉,《佛教文化學報》2(台北,1973.06),頁132-137。。
    趙青山、蔡偉堂,〈從敦煌題記”師僧”看僧團師徒關係〉,《敦煌研究》總115期(蘭州,2009),頁35-42。
    劉淑芬,〈五至六世紀華北鄉村的佛教信仰〉,《史語所集刊》第63本3分,(台北,1993.07),頁497-544。
    劉淑芬,〈北齊標異鄉義慈惠石柱——中國佛教社會救濟的個案研究〉《新史學》,5:4(台北,1994),頁1-49。。
    劉滌凡,〈敦煌寫卷中土造經的救贖思想——以《大正藏》第85冊為例〉,《中華佛學學報》14(台北,2001),頁231-266。
    劉鳳君,〈山東省北朝山東省北朝觀世音和彌勒造像考〉,《文史哲》1994年第2期(山東,1994),頁48-53。
    劉鳳君,〈論青州地區北朝晚期石佛像藝術風格〉,《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8年第3期,頁115-120。
    盧建榮,〈從造像銘記論五六世紀北朝鄉民社會意識〉,《師大歷史學報》第23期(台北,1995.8)。
    賴鵬舉,〈四至六世紀中亞天山南麓的華嚴義學與盧舍那造像〉,《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台北,1998),頁73-102。
    顏尚文,〈北朝佛教社區共同體的法華邑義組織與活動——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台大佛教研究中心學報》1(台北,1996),頁167-184。
    顏尚文,〈法華思想與佛教社區共同體——以東魏〈李氏合邑造像碑〉為例〉,《中華佛學學報》10(台北,1997.07),頁233-247。
    顏尚文,〈後漢三國西晉時代佛教寺院之分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1985年第13期。
    顏尚文,〈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師大歷史學報》17(台北,1989.09),頁1-58。
    顏尚文,〈梁武帝受菩薩戒及捨身同泰寺與「皇帝菩薩」地位的建立〉,《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台北,1990.10),頁43-89。
    顏尚文,〈隋「龍藏寺碑」考(一)——定州地區與國家佛教政策關係之背景〉,《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937-970。
    顏娟英,〈盛唐玄宗佛教藝術的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2(1995.06),頁559-678。
    羅世平,〈地藏十王圖像的遺存及其信仰〉,《唐研究》第4卷(北京,1998.12),頁373-414。
    釋永有,〈敦煌金剛經及其相關文獻之題記探討〉,《世界宗教學刊》第2期(台北,2003),頁111-139。
    釋永東,〈武則天與佛教互動關係之探討〉,《新世紀宗教研究》6:3(台北,2008),頁42-98。
    饒宗頤,〈從石刻論武后之宗教信仰〉,《史語所集刊》45:3(台北,1974),頁347-41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4153006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3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601.pdf4665KbAdobe PDF2606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