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37
|
Title: | 上海三十年代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1927-1937) Paris in Shanghai : exoticism in modern Shanghai literature, 1927-1937 |
Authors: | 陳碩文 Chen, Shuowin |
Contributors: | 唐翼明 Tang , Yiming 陳碩文 Chen, Shuowin |
Keywords: | 都會 異國情調 三十年代上海 現代文藝 uUrban exoticism Shanghai1930s mordern literature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10-12-09 10:31:06 (UTC+8) |
Abstract: | 本文乃以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為研究對象,時間限定在1927到1937年間,自北伐後各路文人群集上海,至中日戰爭爆發為止,也就是上海都會文藝最為蓬勃發展的三十年代。並以圍繞著〈申報藝術界副刊〉、《金屋》、《真美善》、《無軌列車》、《文藝茶話》等報刊雜誌,以書店、沙龍及咖啡店等空間為中心,所集結起的一批以曾樸、邵洵美、張若谷、劉吶鷗等人為中心的文藝人士為中心,考察其文學活動及文化交往所展現出的巴黎情調都會文化想像。本文從上海都會文藝中巴黎情調此一現象的生成、文化積澱過程、文學生產語境與文學活動、文化場域中的定位、以及文學作品中的表現等角度呈現並分析之。本文發現,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通過日本文壇的中介,成長於上海譯介法國文學、接受旅法遊記的文化脈絡中。它不但表現為對法國浪漫與唯美等文藝思潮的高度譯介興趣,也體現在上海一部份文藝群體效法巴黎都會文化生活與交往模式的行動上;尤有甚者,他們標榜巴黎情調的文人形象,更像是一與眾不同的文藝習尚,成為一部份文藝人士在當時文壇中彼此互通聲息、以異軍突起的方式。此外,他們圍繞著巴黎的都會情調展開的種種文化想像,也蘊含將上海的都會化視作是國家往現代邁進一步的企圖,從此角度來看,則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亦帶有國族文化想像的色彩,既回應了時代語境,更介入了更廣闊的中國現代文化空間。上海都會文藝中的巴黎情調,非但彰顯了三十年代中國現代文學,在與西方文學的交流下逐漸成形與嬗變的一個側面;也象徵了現代中國的文藝人士在日益現代化的都會生活中,回首傳統、融合新知,並寄理想於未來的文化圖景。 |
Reference: | 一、 原始資料 (一)、報刊資料 《文藝畫報》,上海現代書局,1934-1935。 《文藝茶話》,上海文藝茶話社,1932~1934。 《幻洲》,上海創造社出版部、泰東書局發行,1927-1931。 〈申報藝術界副刊〉,上海:上海書店,1925~1928。 《金屋月刊》,上海金屋書店,1928-1930。 《亞波羅》,杭州國立藝術院編輯出版,1928-1936。 《現代》,上海現代書局,1932~1935。 《現代小說》,上海現代書局,1933-1934。 《時代畫報》,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29-1937。 《時代漫畫》,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4~1937 《無軌列車》,上海第一線書店,1928。 《真美善》,上海真美善書店,1927-1931。 《婦人畫報》,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3-1936。 《貢獻》,孫福熙等主編,上海嚶嚶書屋發行,1927-1929。 《萬象》,上海時代圖書公司,1934~1935。 《獅吼》,上海金屋書店,1928.07-12。 《藝風》,杭州藝風雜誌社編輯出版,上海嚶嚶書屋發行,1933~1936。 《藝術旬刊》,上海摩社,1932-1933。 (二)、中文書籍 王獨清,《我在歐洲的生活》,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王獨清,《聖母像前》,上海:光華書局,1928。 王獨清,《楊貴妃》上海:樂華,1931。 王獨清,《威尼市》,上海:創造社出版部,1928。 王獨清,《獨清文藝論集》,上海:光華書局,1932。 王獨清,《獨清自選集》,上海:樂華圖書公司,1933。 巴金,《復仇》,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 田漢,《薔薇之路》,上海:泰東書局,1922。 本間久雄著,沈端先譯,《歐洲近端文藝思潮論》,上海:開明書店,1928。 李金髮,《微雨》,上海:北新書局,1925。 李金髮,《異國情調》,重慶:商務印書館,1946。 李金髮著,陳厚誠編,《李金髮回憶錄》,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波特萊爾著,郭宏安譯,《1846年的沙龍》,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波特萊爾著,錢春綺譯,《惡之華》,臺北:光復書局,1998。 波特萊爾著,胡品清譯,《巴黎的憂鬱》,臺北:志文出版社,1973。 林微音,《花廳夫人》,上海:上海書店,1989。 東亞病夫,《病夫日記》,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施蟄存,《十年創作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施蟄存,《沙上的腳跡》,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施蟄存著,中國現代文學館編,《施蟄存代表作》,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施蟄存著,陳子善徐如麒編,《北山散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保羅穆杭著,戴望舒譯,《天女玉麗》,上海:尚志書屋,1929。 邵洵美,《洵美文存》,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2006。 邵洵美,《儒林新史》,上海:上海書店,2008。 邵洵美,《貴族區小說卷》,上海:上海書店,2008。 邵洵美,《一個人的談話藝文閒話》,上海:上海書店,2008。 邵洵美,《花一般的罪惡新詩卷》,上海:上海書店,2008。 郁達夫,《郁達夫小說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茅盾,《子夜》,臺北:里仁書局,2001。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徐蔚南,《都市的男女》,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 徐霞村,《巴黎遊記》,上海市:光華書局,1931。 徐仲年,《彼美人兮》,重慶:正風書店,1944。 馮乃超,《紅紗燈》,上海:創造社,1928。 孫福熙、孫伏園、曾仲鳴,《三湖遊記》,上海:開明書店,1933。 孫福熙,《歸航》,上海:開明出版社,1926。 華林,《藝術生活》,上海:光華書店,1927。 華林,《文藝雜論》,上海:南華書局,1928。 陳季同,《中國人的自畫像》,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 陳季同,《巴黎印象記》,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 張若谷,《咖啡座談》,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 張若谷,《異國情調》,上海:世界書局,1928。 張若谷,《都會交響曲》,上海:世界書局,1929。 張若谷,《文學生活》,上海:金屋書店,1928。 張若谷、朱應鵬、傅彥長,《藝術三家言》,上海:良友書局,1927。 張若谷,《到音樂會去》,上海:良友出版,1928。 張若谷,《遊歐獵奇印象》,上海:中華書局,1941。 張若谷譯,《留滬外史》,上海真美善書店,1929。 張資平,《張資平小說選》,上海:上海啟智書局,1936。 張競生,《張競生文集》,廣州:廣州花城出版社,1998。 張競生,《浮生漫談:張競生隨筆選》,上海:三聯出版社,2008。 張愛玲,《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 張偉編,《花一般的罪惡--獅吼社作品評論資料選》,上海:華東師大出版,2002。 郭沫若,《創造十年》,上海:現代書店,1932。 郭沫若,《沫若自傳》,北京:人民文學,1982。 郭建英,《摩登上海-三十年代洋場百景》,廣西:廣西師大出版社,2001。 盛成,《海外工讀十年紀實》,上海:中華書局,1934。 盛成,《巴黎憶語》,香港:亞洲出版社,1957。 章克標,《章克標文集》,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2。 章克標,《滕固與獅吼社》,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6。 陶晶孫,《音樂會小曲》,上海:上海書店,1989。 陶晶孫,《陶晶孫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陶晶孫,《牛骨集》,上海:太平書局,1944。 傅彥長,《十六年之雜碎》,上海:金屋書店,1928。 曾虛白,《曾虛白自傳》,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7。 曾仲鳴,《藝術與科學》,上海:嚶嚶書屋,1930。 曾仲鳴,《法國文學叢談》,上海:嚶嚶書屋,1928。 曾仲鳴,《中國與法國》,上海:未央書店,1930。 曾今可,《法公園之夜》,上海:現代書局,1931。 黑 嬰,《帝國的女兒》,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8。 葉靈鳳,《葉靈鳳小說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葉靈鳳,《靈鳳小品集》,上海:現代出版社,1933。 葉靈鳳,《永久的女性》,上海:新世界出版社,2003。 黎錦暉,《留歐外史》,上海:美的書店,1928。 黎烈文,《舟中》,上海:泰東書店,1926。 廚川白村著,魯迅譯,《苦悶的象徵》,上海:北新書局,1926。 廚川白村,《近代文學十講》今收入陳曉林譯,《西洋近代文藝思潮》,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3。 錢谷融,《現代作家國外遊記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3。 滕固,《滕固小說全編》,上海:學林,1997。 滕固,《唯美派的文學》,上海:上海書店,1992。 戴望舒,《我的記憶》,上海:水沫書店,1929。 穆時英,《穆時英小說全集》,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 穆木天著,陳惇、劉象愚編,《穆木天文學評論集選集》,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劉欽偉編,《中國現代唯美主義文學作品選》,廣州:花城出版社,1996。 劉吶鷗著,康來新、許秦蓁編,《劉吶鷗全集》,臺南縣:臺南縣文化中心,2001。 劉吶鷗譯,《法蘭西短篇傑作集》,上海:現代書局,1929。 龐薰琹,《龐薰琹隨筆》,四川:四川美術出版社,1997, (三)、外文資料 All About Shanghai: A Standard Guidebook. Shanghai University Press, 1934. Baudelaire, Charles. ŒUVRES COMPLÈTES. Paris:Robert Laffont S. A,1980. Baudelaire, Charles. Le Spleen de Paris. Paris: Librairie Générale Française, 1972. Morand, Paul. Rien Que La Terre, Paris:Grasset, 2000. Morand, Paul. Ouvert la nuit. Paris:Librairie Gallimard, 2001. Morand, Paul. Tendre stocks. Paris:Gallimard, 2007. De Morant, George Solié. Ce qui ne s’avoue pas même à Shanghai. Paris:Ernest Flammarion,1927. Chadourne, Marc. La Chine. Paris:Plon, 1931. Paris-parisien. Paris:Ollendroff, 1898. 二、專書 上海市文史研究館編,《滬濱掠影》,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上海通社編,《舊上海史料匯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8。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主編,《上海對外貿易:1840-1949》,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89。 上海市檔案館,《租界裡的上海》,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上海圖書館,《老上海風情錄:外僑辨蹤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上海通社编,《上海研究資料》,上海:上海書店出版,1984。 于醒民、唐繼無,《上海近代文化的早產兒》,臺北:久大文化,1992。 大衛哈維(David Harvey)著,國立編譯館譯,《巴黎,現代性之都》,臺北:群學出版,2007。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出版社,2003。 王德威、季進編,《文學行旅與世界想像》,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王光東,《現代浪漫民間: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專題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王斑,《歷史的崇高形象——二十世紀中國的美學與政治》,上海:三聯海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譯叢,2008。 王鍾陵主編,王海遠、袁影、高樹海選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文論精華:東漸之西潮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璞,《項美麗在上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5。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臺北:田園城市,1998。 王宇平,《現代之後—施蟄存一九三五~一九四九年創作與思想初探》,臺北:威秀出版社,2008。 王文英主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王錦厚,《五四新文學與外國文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 王向遠,《中日現代文學比較論》,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王曉秋,《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王鏞,《移植與變異——東西方藝術交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王曉漁,《知識份子的"內戰":現代上海的文化場域(1927-193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文森(Campion-Vincent Veronique)著,楊子葆譯,《都市傳奇》,臺北:麥田出版,2003。 孔另境編,《現代作家書簡》,廣州:花城出版社,1982。 孔海珠,《沉浮之間-上海文壇舊事二編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6。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陳慶浩譯,《文學與惡》,臺北:國立編譯館,1997。 司馬長風,《中國新文學史》,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1991。 皮述民、邱燮友等編,《二十世紀中國新文學史》,板橋:駱駝,1997。 皮埃爾.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輯,2001。 白朝世,《法國文學在中國書目之分析》,臺北:淡江文理學法文學系出版,1975。 弗蘭西斯.弗蘭契娜(Francis Frascina)、查爾斯.哈里森(Charles Harrison),張堅、王曉文譯,《現代藝術和現代主義》,上海:上海人民美術,1996。 岑德彰,《上海租界略史》,臺北:文海,1971。 朱 英,《商業革命中的文化變遷:近代上海商人與「海派」文化》,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6。 朱華等著,《上海一百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朱曉進,《政治文化與中國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主義文學史(上、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朱曦、陳興蕪,《中國現代浪漫主義小說模式》,重慶:重慶出版社,2002。 伊夫瓦岱(Yves Vadé)講演,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 版社,2001。 伊藤虎丸著,孫猛等譯,《魯迅、創造社與日本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西原大輔著,趙怡譯,《谷崎潤一郎與東方主義-大正日本的中國幻想》,北京:中華書局,2005。 李少兵,《民國時期的西式風俗文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李岫、秦林芳主編,《二十世紀中外文學交流史(上、下)》,石家庄: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1。 李歐梵,王志宏等譯,《中國現代作家浪漫的一代》,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李歐梵,《未完成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都市文化在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李既鳴編,《中國-巴黎:早期旅法畫家回顧展專輯》,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88。 李華川,《晚清一個外交官的文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 1900–1911》,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2。 李洪華,《上海文化與現代派文學》,臺北:秀威,2008,。 李楠,《晚清、民國時期上海小報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李今,《海派小說論》,臺北:秀威資訊,2005。 李廣宇,《葉靈鳳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李嶸明,《浮世代代傳-海派文人說略》,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李兆忠,《看不透的日本:中國文化精英眼中的日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 李華川,《一個晚清外交官的文化歷程—陳季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4。 李超,《狂飆激情-決瀾社及現代主義藝術先聲》,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2008。 李晉生、徐虹、羅藝軍編,《中國電影理論文選1920-1989》,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杜衛,《中國現代人生藝術化思想研究》,上海:三聯文化,2007。 汪之成,《上海俄僑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3。 汪暉、余國良等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汪仲賢撰文,許曉霞繪圖,《上海俗語圖說》,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宋劍華主編,《現代性與中國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吳福輝,《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說》,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吳岳添,《法國文學流派的變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吳曉東,《象徵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亨利•穆傑(Henri Murger)著,高美齡譯,《波希米亞人的生活場景》,臺北:東觀國際文化出版,2008。 利奇溫(Adelf Reichwein),朱傑勤譯,《十八世紀中國與歐洲文化的接觸》,上海:商務印書館,1991。 林毓生,《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北京:三聯書店,1988。 孟華等著,《中國文學中的西方人形象》,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孟華主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大學出版,2001。 亨利•科爾迪埃(Henri Codier),唐玉清譯,《18世紀法國視野裡的中國》,上海:上 海書店,2006 。 阮若缺,《法國文學家及其作品》,臺北:華泰文化,2000。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時報文化,1978。 阿 英,《晚清文藝報刊述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邵綃紅,《我的爸爸邵洵美》,上海:上海書店,2005。 彼得布魯克斯(Peter Brooks),朱生堅譯,《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金星出版社,2005。 彼得‧布爾格(Peter Bürger)著,蔡佩君、徐明松譯,《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出版,1998。 周小儀,《唯美主義與消費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 周發祥、李岫,《中外文學交流史》,湖南:湖南教育,1999。 周慧玲,《表演中國:女明星、表演文化、視覺政治1910-1945》,臺北:麥田出版,2004。 周蕾,《原初的激情》,臺北:遠流出版,2001。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出版社,1995。 柯慶明,《中國現代文學批評論述》,臺北:大安書局,1992。 胡平生,《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 尚保羅.克萊貝爾(Jean-Paul Clebert)著,李雅媚譯,《在巴黎文學家帶路》,臺北: 山岳出版,2008。 姚玳玫,《想像女性:海派小說的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姚克明,《海上洋涇濱》,上海:學林出版社,2004。 姚全興,《中國現代美育思想述評》,合肥:湖北教育出版社,1989。 咸立強,《尋找歸宿的流浪者:創造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 約瑟夫弗蘭克(Joseph Frank)等著,周實主編、秦林芳編譯,《現代小說中的空間形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臺北:巨流,2001。 柳鳴九編,《未來主義 超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1999。 柳鳴九編,《現代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哈伯瑪斯(Jurgen Habermas),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 范伯群,《插圖本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祝均宙,《老上海風情錄:外僑辨蹤卷》,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 倪墨炎選編,《浪淘沙—名人筆下的老上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倪偉,《“民族”想像與國家統制—1928~1949年南京政府文藝政策及文學運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袁進,《上海文學通史近代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袁進,《中國文學觀念的近代變革》,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6。 唐正序、陳厚誠主編,《20世紀中國文學與西方現代主義思潮》,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唐翼明,《大陸當代小說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 唐振常編,《近代上海繁華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唐振常編,《上海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1。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徐京安等編,《唯美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徐雪筠等譯編,《上海近代社會經濟發展概況(1882-1931)城市研究》,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1985。 徐賁,《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張旭東、魏文生譯,《發達資本主義時代的抒情詩人》,臺北:臉譜出版,2002。 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灣攝影工作室,1999。 高夫曼(Erving Goffman)著、徐江敏、李姚軍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臺北:桂冠,1992。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個畫報與一個時代》,臺北:正中書局,2002。 秦紹德《上海近代報刊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久大文化,1998。 陳曉蘭,《文學中的巴黎與上海—以左拉和茅盾為例》,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陳三井編著,《勤工儉學運動》,臺北:正中書局,1981。 陳伯海,《上海文化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 陳明遠,《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 陳子善,《迪昔辰光格上海》,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陳玉剛主編,《中國翻譯文學史稿》,北京:新華書店,1989。 章清,《亭子間:一群文化人和他們的事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清華大學中共黨史教研組編,《赴法勤工儉學運動史料》,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979。 張靜廬主編,《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乙編,上海:中華書局,1955。 張新穎,《20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代意識》,北京:三聯書店,2001。 許鈞,《20世紀法國文學在中國的譯介與接受》,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上海: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 許紀霖,《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公共交往(1895-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許道明,《海派文學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許明龍,《歐洲18世紀〈中國熱〉》,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許秦蓁,《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臺北:秀威出版社,2008。 曹聚仁,《上海春秋》,上海:上海人民出被社,1996。 曹永福,《上海電影史料》,上海:上海社會科學研院出版社,1992。 梅朋、傅立德著,倪靜蘭譯,《上海法租界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2007。 普實克(Prusek)著;李燕喬等譯,《普實克中國現代文學論文集》,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87。 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張 偉等編著,《老上海地圖》,上海:上海畫報,2001。 張 敏,《上海通史•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張隆溪,《同工異曲︰跨文化閱讀的啟示》,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 盛佩玉,《盛氏家族•邵洵美與我》,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游鑑明主編,《無聲之聲:近代中國的婦女與社會(1600-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傅柯(Michel Foucault),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出版,1992。 馮客(Frank Dikotter)著,楊立華譯,《近代中國之種族觀念》,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臺北:聯經,2001。 黃克武主編,《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 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黃獻文,《論新感覺派》,武漢:武漢出版社,2000。 黃錦珠,《晚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 斐蓮娜.封.德.海登-林許著(Verena von der Heyden-Rynsch),張志成譯,《沙龍:失落的文化搖籃》,臺北:左岸文化,2003。 湯哲聲,《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重慶出版社,1998。 賀 蕭(Gail Hershatter),韓敏中、盛寧譯,《危險的愉悅:20世紀上海的娼妓問題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葉文心編,《上海百年風華》,臺北:躍昇文化,2001。 楊光輝等編,《中國近代報刊發展概況》,北京:新華出版社,1986。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圖志》,臺北:業強,1995。 楊聯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塞尼特(Richard Sennett),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臺北:麥田出版,2003。 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國現代唯美-頹廢主義文學思潮研究》,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解志熙,《19-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 鄒振環,《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著》,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6。 鄒依仁,《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賈植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主潮》,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雷爾夫(Edward Relph),謝慶達譯,《現代都市地景》,臺北︰田園城市,1999。 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劉建基譯,《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北 京:三聯書店,2005。 黎活仁著,《現代中國文學的時間觀與空間觀》,臺北:業強出版社,2000。 瑪麗‧格拉克(Mary Gluck)、羅靚譯,《流行的波希米亞‧十九世紀巴黎的現代主義與都市文化》,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熊月之、馬可強、晏可佳選編,《上海的外國人(1842-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劉惠吾編著,《上海近代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1987。 劉克美,《脂粉的城市》,浙江:浙江文藝出版社,2004。 劉紀蕙,《框架內外:藝術、文類與符號疆界》,臺北:立緒文化,1999。 劉紀蕙,《文化的視覺系統》,臺北:麥田出版,2006。 劉紀蕙編,《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出版,2001。 劉小楓主編,《現代性中的審美精神—經典美學文選》,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 劉小楓,《現代性社會理論緒論:現代性與現代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劉桂生編,《時代的錯位與理論的選擇:西方近代思潮與中國五四啟蒙思想》,北京:清華大學,1989。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學生書局出版,2000。 劉建輝,《魔都上海--日本知識人的「近代」體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趙澧、徐君安,《唯美主義》,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1988。 趙家璧,《編輯憶舊》,上海:三聯書店,1984。 鄭家建,《中國文學現代性的起源語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 樂黛雲主編,《比較文學與中國現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 盧漢超,《霓虹燈外-20世紀初日常生活中的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 薛理勇,《舊上海租界史話》,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2。 齊格豪特鮑曼(Zygmun Bauman),歐陽景根譯,《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齊美爾(G. Simmel)著,劉小楓譯:《金錢、性別、現代生活風格》(臺北:聯經出 版,2001)。 錢林森,《光自東方來:法國作家與中國文化》,寧夏:寧夏出版社,2004。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蕭同慶,《世紀末思潮與中國現代文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繆里爾、余磊、朱志平,《法國-中國:兩個世界的碰撞—發現之旅》,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邁克克朗(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 巨流,2004。 邁克‧費瑟斯通(Mike Featherstone),《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江蘇:譯林出版社,2000。 韓南(Patrick Hanan),徐俠譯,《中國近代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應錦襄、林鐵民、朱水湧著,《世界文學格局中的中國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敖軍譯,《流行體系:符號學語服飾符號》,臺北:桂冠,1998。 蘇雪林著,《中國二三十年代作家》,臺北:純文學出版社,1983。 羅蘇文,《石庫門:尋常人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鐘叔河,《走向世界: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考察西方的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0。 鐘斯(Andrew F. Jones)著,宋偉航譯,《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臺灣:商務出版,2004。 嚴家炎著,《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顧彬(Wolfgang Kubin),《關於「異」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讓‧波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著,劉成富、全志剛譯,《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 三、單篇論文 王向遠,〈新感覺派文學及其在中國的變異-中日新感覺派的再比較與再認識〉,《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5年第4期,頁46-62。 王光東,〈美的誘惑與變異—中國新文學中的唯美主義〉,《東岳論叢》1997年第6期,頁101-106。 王富仁,〈現實空間•想像空間•夢幻空間--小議中國現代異域小說〉,《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六期(2005年06期),頁1-5。 王德威,〈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江文也的音樂與詩歌〉,《臺灣文學研究集刊》 第3期,2007.05.,頁1-49。 王洪岳,〈審醜與否定:現代派文藝的感性學探微〉,《山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2期,頁76-78。 王曉靜,〈《上海竹枝詞》與大都市的早期社會精神形態〉,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6期,2006.11,頁190-192。 王林,〈王爾德的中國譯者和知音:田漢〉,《甘肅聯合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5.07,頁46-62。 王林、楊國良,〈論田漢早期的外國文學接受與譯介〉,《中國比較文學》2003年第2期,2005.07,頁126-137。 尹鴻,〈論中國現代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1年第11期,頁31-45。 尹成君、栗廣峰,〈波特萊爾對李金髮詩歌創作的影響〉,《吉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頁113-122。 方長安、李憔,〈前期創造社與日本唯美主義〉,《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19-24。 史書美,〈一九三九年的上海女性-從後殖民論述的角度看中國現代女性之「現代性」〉,《聯合文學》第10卷第7期,1994.05,頁139-148。 田萱,〈“城市文學”發展軌跡探析——“新感覺派”和張愛玲小說的貢獻〉,《陝西經貿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58-60。 李今,〈穆時英對左翼文學批判模式的批判〉,《海南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5期,頁37-39。 朱曉進,〈論三十年代文學雜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1999年第7期,頁46-52。 朱曉進,〈政治激情與30年代文學創作〉,《南京師大學報》2007年第1期,頁138-144。 朱錦輝,〈從創造社作家、施蟄存、張愛玲的創作看現代心理小說之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頁14-18。 朱壽桐,〈姿態心態與情態〉,《文學評論》2005年第3期,頁99-106。 何乃英,〈日本新感覺派文學評析〉,《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3期,頁67-74。 余鳳高,〈施蟄存小說創作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1年第6期,頁197-205。 吳福輝,〈作為文學(商品)生產的海派期刊〉,《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4年第1期,頁1-15。 吳福輝,〈新市民傳奇:海派小說文體與大眾文化姿態〉,《東方論壇》1994年第4期,頁1-12。 吳福輝,〈海派文學與現代媒體:先鋒雜誌、通俗畫刊及小報〉,《東方論壇》2005年第3期,頁58-63。 吳中杰,〈京派、海派與文學上的中間路線〉,《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 1996年第12期,頁64-71。 吳豔,〈從“誤讀”到創造-論中國新感覺派的創作策略和文體特點〉,《江漢大學學報》第17期第5卷(2000.10),頁34-37。 宋以丰,〈中國文學翻譯中的唯美主義現象〉,《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3期,頁111-114。 李曙豪,〈論創造社在接受唯美主義影響中的異質表現 〉,《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4期,頁49-52。 李歐梵著,沈瑋、朱妍紅譯,〈探索“現代”─施蟄存及《現代》雜誌的文學實踐 〉,《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5期,頁41-52。 李孝悌,〈上海近代城市文化中的傳統與現代 (1880s-1930s)〉,收入劉翠溶、石守謙主編,《經濟史、都市文化與物質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361-409。 佘協斌,〈法國小說翻譯在中國〉,《中國翻譯》1996年第1期,頁19-44。 汪星明,〈試論新感覺派對中國小說現代化的貢獻〉,《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8期,頁21-26。 呂文翠,〈巴黎魅影的海上顯相:晚清域外小說與地方想像〉,《東華人文學報》第10輯,2007,頁233-260。 宋玉玲,〈王獨清的文學道路〉,《東華人文學報》第10輯,2007,頁258-274。 沈遠川,〈新感覺派抒情〉,《昆明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3卷第3期,2001.09,頁14-18。 沈慶利,〈中國現代小說中的異域想像〉,《中國比較文學》2005年第4期,頁 118-128。 沈慶利,〈陶醉在“東洋的趣味”中—論陶晶孫早期以日本為背景的域外題材小說〉,《江蘇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1期,頁 118-128。 巫小黎,〈黑嬰的文學創作與活動評述〉,《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117~120。 林達祖,〈我與邵洵美合編《論語》之回憶〉,《新文學史料》1997年第3期,頁112-114。 周雲鵬,〈關於30年代“民族主義文學”研究的幾個“點”〉,《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8卷第4期,2005.07,頁97-101。 施軍、曾一果,〈滕固與唯美主義〉,《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7 卷第4期,2004.08,頁33-36。 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著,黃建宏譯,〈感性分享及它生成於政治與美學間的各種連繫〉,《中外文學》第32卷第2期,2003.07,頁223-229。 肖緋霞,〈在夢想與現實之間徘徊:葉靈鳳小說的癥候式閱讀〉,《貴州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頁95-98。 咸立強,〈創造社出版部小伙計〉,《復旦學報》2005年第4期,頁53-59。 徐靜波,〈近現代中日文學發展的軌跡及其相異性〉,《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1995年第9期,頁245-256。 袁可嘉,〈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在中國〉,《文學評論》1992年第4期,頁19-29。 酒井直樹,〈主體與/或「主体」及文化差異之銘刻〉,收於《文化的視覺系統》,臺北:麥田出版,2006,頁179-227。 張偉,〈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業〉,《中國編輯》2006年第4期,頁59-63。 張國安,〈新感覺:上海和東京的差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9期,頁32-38。 張淑英,〈「扭斷天鵝的脖子」:異國情調與本土化─拉丁美洲「現代主義」到「後 現代主義」的轉折〉,《國科會外文學門86-90年度研究成果論文集》,臺中:中 興大學,2005,頁115-143。 張芙鳴,〈執著的中間派—施蟄存訪談〉,《新文學史料》2006年第4期,頁23-29。 張芙鳴,〈異域李金髮〉,《新文學史料》2006年第4期,頁23-29。 張舒丹,〈穆時英”都市體詩化小說”的藝術特徵〉,《長沙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7.05,頁81-84。 許道明,〈海派文學的現代性〉,《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42~48。 許秦蓁,〈現代洗禮與南國相思-劉吶鷗(1905-1940)的文學啟蒙與憂國懷鄉〉,《臺灣風物》第49卷第4期,1999.12,頁91-105。 許秦蓁,〈租界區與殖民地—新感覺派作家筆下的城╱鄉〉,《育達研究叢刊》第1期,2000.10,頁121-132。 許紀霖,〈近代中國的公共領域形態、功能與自我理解—以上海為例〉,《史林》 2003年第2期,頁77-124。 馬利紅,〈中國形象的書寫轉向—從洛蒂《北京最後的日子》的異國情調說起〉,《法國研究》第3期,2006.03,頁18-21。 馬耀民,〈翻譯與創作之間:重讀(寫)李金髮〉〉,《中外文學》第29卷第5期2000.10,頁190-215。 孫玉石,〈異國的與城市的——李金髮詩歌意象創造之一側面〉,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18卷第5期,2000.10,頁1-9。 陳音頤,〈軋馬路、消費景觀和女性的現代市景:吉辛筆下世紀之交的倫敦城市小說〉,《中外文學》第32卷第01期,2003.06,頁71─108。 陳丹燕,〈上海咖啡館的編年史〉,《聯合文學》第204期,2001,頁146~149。 陳建華,〈拿破崙與晚清「小說界革命」:從《泰西新史攬要》到《泰西歷史演義》〉,《漢學研究》第23卷2期,2005,頁321-354。 陳碩文,〈三O年代上海唯美頹廢派的女體書寫及現代想像〉,《第十五屆陳百年學術論文獎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出版,2008。 陳碩文,〈想像唯美--《幻洲》中的都市書寫與文化想像〉,《中國現代文學季刊》第11期,2007.06,頁67-90。 陳碩文,〈翻「異」與傳奇:上海洋場竹枝詞中的都市文化圖象〉,《溫世仁文教基金會第二屆全國大專校院人文研究學術得獎論文集》,臺北:臺灣師大人文中心出版,2008,頁198-222。 陳室如,〈游移與曖昧-王韜《漫遊隨錄》的策略書寫與觀看之道〉,《逢甲人文 社會學報》第13期,2006.12,頁107-129。 陳思和,〈論海派文學的傳統〉,《聯合文學》第17卷第12期,2001.10,頁38-49。 陳喜珍,〈感覺化:新感覺派小說對傳統敘事模式的變異〉,《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期,1998,頁17-21。 陳楓芳,〈法國「世紀末」奇幻小說敘述現代性轉變〉,《中外文學》第30卷 第11期,2002.04,頁127-156。 陳漱渝,〈日本近代文化對中國現代文學的影響〉,《中國現代、當代文學思潮研究》1995年第7期,頁136-146。 盛興軍,〈頹廢者及其信仰—邵洵美與西方”唯美主義”〉,《上海大學學報》第11卷第11期,2004.01,頁39-45。 許愛珠,〈中國新感覺派小說的審美特質與起落、衰變 〉,《江西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頁11-49。 孟華,〈試論漢學建構形象之功能—以19世紀法國文學中的“文化中國”形象為例〉,《北京大學學報》第44卷第4期,2007.7,頁94-101。 菅原克也,〈從「南蠻」到華麗島-日本近代詩中的異國情調〉,《後殖民主義-臺 灣與日本》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日文系,2002,頁83-100。 梅家玲,〈發現少年,想像中國:梁啟超「少年中國說」的現代性、啟蒙論述與 國族想像〉,《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頁249-276。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03,頁317-355。 彭小妍:〈五四的「新性道德」-女性情慾論述與建構民族國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3期,1995.08,頁77-96。 彭小妍:〈浪蕩天涯:劉吶鷗一九二七年日記〉,《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2期,1998.03,頁1-39。 彭小妍,〈張競生的性美學烏托邦:情感教育與女性治國〉,李豐楙主編,《文學、文化與世變-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頁561-588。 彭小妍,〈浪蕩子美學與越界──新感覺派作品中的性別、語言與漫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8期,2005,頁121-148。 葉凱蒂,〈上海地圖與上海認同〉,《聯合文學》第204期,2001,頁123~137。 葉曉青,〈上海洋場文人的格調〉,收入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 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頁127-132。 黃德志,〈廚川白村與中國新文學〉,《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2期,頁44-51。 解志熙,〈「頹加蕩」的耽迷:十里洋場上的藝術狂歡者〉,《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6南第3期,頁145-174。 解志熙,〈情調"風格與"傳奇"形態—20世紀40年代國統區小說的浪漫敍事片論〉,《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0卷第3期,2006.5,頁86-93。 靳明全,〈日本觀照:從創造社到中國新感覺派〉,《文學評論》2008年第4期,頁128-132。 童曉薇,〈淺析日本大正文學界對前期創造社的影響〉,《天津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頁75-80。 潘朝陽,〈空間•地方觀與「大地具現」暨「經典訴說」的宗教性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3期,2000,頁169-188。 楊迎平,〈同一層面的不同言說—論新感覺派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第3期,頁89-95。 楊迎平,〈劉吶鷗與日本新感覺派〉,《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6期,頁37-40。 楊迎平,〈論施蟄存的小說創作與外國文學的關係〉,《文藝理論研究》2004 年 第1 期,頁11-17。 葛飛,〈新感覺派小說與現代派詩歌的互動與共生-以《無軌列車》、《新文藝》、《現代》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1期,頁164-178。 廖四平,〈穆木天王獨清早期詩論與法國象徵主義詩派〉,《齊魯學刊》2001年第2期,頁90-93。 鄭文惠,〈杜牧詠史詩之時空結構─以時間空間化為論述主軸〉,《政大中文學報》第1期,2004.06,頁149-191。 鄭文惠,〈身體、慾望與空間疆界──晚明《唐詩畫譜》女性意象版圖的文化展演〉,《政大中文學報》第2期,2004.12,頁53-87。 劉紀蕙,〈三十年代中國文化論述中的法西斯妄想以及壓抑:從幾個文本徵狀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 16期,2000.03,頁95-149。 劉紀蕙,〈文化研究的視覺系統〉,《中外文學》第30卷第12期,2002.5,頁12-23。 劉瑞寬,〈亞波羅與藝術運動社〉,《興大歷史學報》第14期,2003.06,頁105-132。 劉欽偉,〈二三十年代中國唯美主義思潮的興衰(上)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3期,頁51-57。 劉欽偉,〈二三十年代中國唯美主義思潮的興衰(下) 〉,《海南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4期,頁46-53。 蔡淑玲,〈現代性的隱喻.隱喻的現代性—克莉絲蒂娃論波特萊爾的「耽諦主義」〉,《中外文學》第30卷第11期,2002.04,頁11-31。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上)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61-64。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中)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3期,頁45-49。 薛家寶,〈上承古典文論 下開現代派先河——論唯美主義的歷史作用(下) ,《鹽城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4期,頁25-29。 錢林森,〈法國文學中的中國題材與異國情調—中法文學交融的一個歷史特徵〉,《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頁128-134。 錢林森,〈曾樸與法國文學〉,《中國文化研究》總第16期,1997,頁103-109。 錢林森,〈20世紀法國新浪漫主義與中國現代文學〉,《外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期,頁82-89。 錢振綱,〈論民族主義文藝派的文藝理論〉,《文學評論》2002年第4期,頁97-104。 韓一宇,〈都德《最後一課》漢譯及其社會背景〉,《文藝理論與批評》2003年第1期,頁138-143。 羅崗,〈性別移動與上海流動空間的建構——從〈海上花列傳〉中的“馬車”談開 去〉,《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01期,2003.01,頁89-97。 顧躍,〈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藝術的現代性〉,《現代藝術與設計》第175期,2007.11,頁54-57。 竇愛芳,〈以虛無與頹廢的方式抗爭-淺析穆時英小說主題及手法〉,《許昌師專學報》第19卷第3期,2000.03,頁68-72。 欒梅健,〈論中國現代主義文學思潮〉,《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第15期,1999.09,頁324-344。 鄺可怡,〈上海跟香港的「對立」—讀《時代姑娘》、《傾城之戀》和《香港情與愛》〉,《中國現代文學叢刊》2007年第4期,頁236-259。 嚴家炎,〈張愛玲和新感覺派小說〉,《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9年第3期,頁132。 嚴家炎,〈穆時英長篇小說追蹤記──《穆時英全集》編後〉,《新文學史料》2001年第2期,頁196-197。 四、學位論文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業》,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沈慶利,《中國現代異域小說論》,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9。 張屏瑾,《上海新感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新感覺”的發生與發展研究(1928—1936)》,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7。 五、外文資料 Abbas, Ackbar. “Cosmopolitan De-scriptions: Shanghai and Hong Kong”. in Public Culture 12(2000.11):769-786. Arac, Jonathan. Micropolitics of Nineteenth Century Literature:Nationalism, Exoticism, Imperialis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5. Ashcroft, Bill. Griffiths, Gareth. and Tiffin, Helen. The Empire 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Baudelaire, Charles.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in The Painter of Modern Life and Other Essays. Trans. Jonathan Mayne, London: Phaidon, 1995,pp.1-41. Bassnett, Susan.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 Pinter Publishers, 1990. Benjamin, Walter.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Harry Zohn. 1976, London: Verso, 1989. Berman, Marshall. 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NY: Simon and Schuster,1982. Bongie, Chris. Exotic Memories: Literature, Colonialism and the Fin de siècl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Bourdieu, Pierre.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Harverd University press,1996. Bourdieu Pierre and Passeron. ”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 In Richard Brown ed. Knowled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Change.London: Tavistock, 1971, pp.71-112. Butler, Judith. Bodies That Matter:On The Discursive Limits of "Sex" .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Cario, Louis. Regismanset, Charles. L’Exotisme : la littérature coloniale. Paris:Mercure de France, 1911. Calinescu, Matei. Five Faces of Modernity.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1987. Caws, Mary Ann. The Art of Interference: Stressed Readings. In Visual and Verbal Texts.Princeton: Princeton, 1989. Citro, Pierre. La poésie de Paris dans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de Rousseau à Baudelaire. Paris:Minuit,1961. Chou, Rey. Primitive Passions : Visuality,Sexuality,Ethnography,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95. Crémieux, Benjamin. ”Paul Morand” in XX siècle :Première série . Paris:Gallimard,1924,pp211-221. Cowley, Malcolm. Exile returns:A literary Odessy of the 1920s. Penguin Books,1976. De Certeau, Michel.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Dikötter, Frank. Exotic Commodities: 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6 Douthwaite, Julia. Exotic Woman, Literary Heroines and Culture Strategies in Ancien Régime France.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92. Etiemble, René. L’Europe Chinoise. Paris: Gallimard,1988. Foucault, Michel. “What is Enlightment?” in Ethics:Subjectivity and Truth, Paul Rabinow ed (New York:The New Press, 1997),pp 303-19.. Foucault, Michel. "Of Other Spaces."in Architecture/Mouvement,Continuité(1984.10), pp.22-27 Fruehauf. Henrich.”Urban Exoticism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1910-1933” ,Ph.D.diss.,Chicago University,1990. Garelick, Rhonda. Rising Star: Dandyism, Gender, and Performance in the Fin de Siècle.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Giddens, Anthony.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Harvey, David. Paris, Capital of Modernity. Routledge,2003. Haine, Scott. The World of the Paris Café: Sociability among the French Working Class, 1789–1914.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96. Henriot, Christian. Roux, Alain. Shanghai Années 30 ,Plaisirs et Violences. Paris:Edition Autrement,1998. Henriot, Christian. Atlas de Shanghai. Espace et représentations de 1849 à nos jours. Paris, CNRS-Editions, 1999. Hewitt, Andrew. Fascist Modernism: Aesthetics, Politics, and the Avant-Gard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Hockx, Michel. Questions of Style. Literary Societies and Literary Journals in Modern China, 1911-1937. Leiden: Brill, 2003. Hung,Chen Fu. Un siècle d’influence Chinoise sur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1815-1930.Paris:Leviton,1934. Jourda, Pierre. L`Exoticsme dans La Littérature Française Depuis Chateaubriand. Paris: Boivin,1938. Kaspi, André, Marès,Antoine.Le Paris des étrangers. Paris:Imprimerie Nationale,1990 Kristeva, Julia. Strangers to Ourselves. Trans. Leon S. Roudiez.. New York: Harvester Wheatsheaf,1991. Lebel, Roland. Histoire de la littérature coloniale en France.Paris : Larose, 1931. Lee, Gregory. Dai Wangshu:The Life and Poetry of a Chinese Modernist.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Hong Kong ,1989. 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2. Liu, Lydia H Translingual Practice: Literature, National Culture, and Translated Modernity—China, 1900-1937.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calmon,Robert.Boyle,Kay.BeingGeniuses Together,1920-1930. John Hopkins,1997. Ford Hugh. Four Lives in Paris. North Point,1987. Mcclellan, Edwin. “The Impressionistic Tendency in Some Modern Japanese Writers.” Chicago Review 17(1965), pp48-60. Meyer, Alain. Représentations Sociales et Littéraires: Paris 1908-1939. Paris:IAURIF,1979. Noël, Richard. Le Mouvement Décadent: Dandys, Esthètes et Quintessents. Paris: Librairie Nizet,1968. Pang, Laikwan. “The Collective Subjectivity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Café Culture in Republican Shanghai”in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Vol7,no.1,(March 2006): 24-42. Parsons, Deborah L. Streetwalking the Metropolis: Women, the City, and Modernity. Oxford University, 2000. Pine, Richard. The Dandy and the Herald: Manners, Mind and Morals from Brummell to Durrell. New York:St. Martin`s Press,1994. Prochasson, Chritophe. Paris 1900 Essai d’histoire Cuturelle. Paris:Calmann-Levy,1999. Rabut, Isabelle. Pino, Angel. Pékin-Shanghai :Tradition et Modernité dans La Littérature Chinoise des Années trent . Paris:Bleu de Chine,2000 Rancière, Jacques. Le Partage du sensible: Esthétique et Politique. Paris:La Fabrique,2000. Rancière, Jacques. Translated by James B. Swenson, Short Voyages to the Land of Peopl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Richardson, Joanna. The Bohémiens: La Vie de Bohéme in Paris 1830-1914. A.S. Barnes,1971. Rimer, Thomas. J “Tokyo in Paris/Paris in Tokyo” In Paris in Japan: The Japanese. Encounter with European Painting, edited by J. Thomas Rimer and Gerald D. Bolas. Tokyo: The Japanese Foundation; St.Louis:Washington University,33-79. Said, Edward.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1979. Said, Edward.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Alfred A. Knopf,1994. Sarkany, Stéphane. Paul Morand et le Cosmopolitisme Littéraire . Paris:Klincksieck,1968. Segalen, Victor. Translate and Edited by Yaël Rachel Schlick. Essay on Exoticism. Durham : Duke University Press, Seigel, Jerrold. Bohemian Paris: Culture, Politics, and the Boundaries of Bourgeois Life, 1830-1930 Harmondsworth:Penguin, 1987. Shih, Shu Mei. The lure of the modern:writing modernism in semi-colonial China, 1917-1937. Berkeley Calif: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1. Sontag, Susan. “Fascinating Fascism”, in Under the Sign of Saturn: Essays by Susan Sontag. New York: Farrar Straus,1980, pp.73-105. Thibault, Bruno. L’allure de Morand:Du modernisme de Petainisme. Birmingham: Summa Publications,1993. Todorov, Tzvetan. On Human Diversity: Nationalism, Racism, and Exoticism in French Though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Williams, Raymond. T. Pinkney (ed.) The Politics of Moderni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1989. Wilcox, John. ”The Beginning of L’art pour l’art”. in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11(1953):360-77. Yeh, Catherine Vance Shanghai Love: Courtesans, Intellectuals, and Entertainment Culture, 1850-1910. Seattle & Lond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06. Yeh, Catherine Vance ” 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Ching Shanghai” i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57:2(1997):419-470.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507 9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507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