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981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245247      線上人數 : 8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18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18


    題名: 甲骨卜辭與《周易》經傳吉凶觀念思想研究
    Auspicious Concepts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Chou Yi”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作者: 陳芝豪
    貢獻者: 呂凱
    陳芝豪
    關鍵詞: 甲骨卜辭
    《易經》
    《易傳》
    吉凶
    天人關係
    思想文化
    Oracle bone inscription
    “Yi Scriptures”
    “Yi Commentaries”
    Auspicious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Thinking culture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2010-12-09 10:16:11 (UTC+8)
    摘要: 本文探討《周易》經傳吉凶觀念,不欲陷入「經傳分觀」與「以傳解經」的爭執中,所以對於《易經》與《易傳》的吉凶觀念討論,採取調和方式,也就是運用「經傳分觀」者的優點,回歸《易經》與《易傳》於各處之時代來加以討論各自的吉凶觀念;運用「以傳解經」者的優點,看《易傳》對《易經》的吉凶觀念,是如何的詮釋。並且嘗試整理存在卜辭中「吉凶觀念」的形成初期,到存在於《周易》經、傳中的「吉凶思想」,由此,一方面得以梳理《周易》經、傳間吉凶觀念承續與再現的問題,一方面得以此為基礎,論析《周易》經、傳思想與思想史間的互動關係,就吉凶思想,追尋其形成、轉化的軌跡,或許更能瞭解《周易》所蘊藏的價值內涵,及《周易》思想與其他思想間的授受關係。
    職此,筆者之研究,第一章為緒論,即討論《甲骨卜辭與周易經傳吉凶觀念思想研究》之研究動機與目的,接著討論其研究範圍,之中包含時間與材料兩種範圍的討論,繼而回顧前人對於《周易》中,有關「吉凶」觀念方面研究成果,從中得出當前研究概況,最後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與研究進路。
    第二章首先對《周易》經、傳形成背景中,可能的思想資源作一探溯,透過殷墟甲骨卜辭中的探問,觀察先民對於吉凶觀念有何種認知、運用與作為,及如何從對卜辭中吉凶的解讀,以達趨吉避凶之道。
    第三章探討由甲骨卜辭進入到《易經》中,《易經》吉凶觀念的內容為何?又《易經》對甲骨卜辭中的吉凶觀念繼承與發展了哪些?而從卜辭到《易經》卦爻辭這一時期,恰好歷經商末到西周初的歷史大轉變,其中「思想文化的變化」是殷周之際最顯著的變動。因此,當《易經》卦爻辭,經歷殷周之際的思想文化轉變後,對《易經》卦爻辭中的吉凶觀念和天人關係,起了何種影響?《易經》作者們回應時代潮流,表現於卦爻辭中,其吉凶內容與思想與先前的卜辭,有何不同?此皆是本章所要說明的論點。
    第四章探討《易傳》對《易經》吉凶觀念的繼承與發展。我們可從《彖傳》與《象傳》對卦義、卦爻辭的解釋看,《周易》已不只是占筮吉凶用的典籍,而且成了依據天道變化,處理生活得失,治理天下國家和進行道德修養的指南。《易傳》對《易經》的吉凶觀念,有往哲理化發展傾向。而這一發展與春秋戰國時期思想文化變動有關。所以,筆者本章首先探討軸心期思想文化有何突破?而此突破對《易傳》的作者們,起了何種影響?而《易傳》作者們回應時代課題下,其吉凶觀念與天人關係為何?而對《易經》的吉凶觀念與天人關係,有什麼繼承與發展之處?《易傳》的人文化發展如何?此皆是本章的討論重點。
    第五章為結論。討論本文研究發現與心得、未盡待研究之處。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investigate the auspicious concept of “Chou Yi”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without involving the arguments of “division of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and “scriptures explained by commentaries”, this paper uses a compromised approach to discuss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Yi Scriptures” and “Yi Commentaries”. That is to apply the advantages of “division of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to discuss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respectively, in the era when “Yi Scriptures” and “Yi Commentaries” originated and apply the advantages of “scriptures explained by commentaries” to observe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of “Yi Scriptures” interprete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Yi Commentaries”. It intends to collect and organize the initial stage of “auspicious concept” contained in inscriptions and the “auspicious thinking” existed in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in “Chou Yi”. Thus,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inherent and recovery issue of auspicious concepts between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of “Chou Yi” in order to discuss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among the thinking and thinking history of “Chou Yi”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In terms of auspicious thinking, this paper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ourse of its form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o that people may have mor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ent of “Chou Yi” and the recipro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hou Yi” thinking and the other thinking.
    Based upon the above objectives, the first chapter of this paper is an introduction to discuss the research motive and goals of “Auspicious Concepts of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and ‘Chou Yi’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mmentaries” and the research scope, including time and materials. Next,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of “auspicious” concepts in “Chou Yi” are explor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findings; finally, research method and prospect are presented in the article.
    In Chapter 2, the background of “Chou Yi” scriptures and commentaries is studied to investigate the possible foundation of thinking; by exploring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from Shang Dynasty, cognition, application and actions concerning ancient people’s auspicious concepts are observed and how they interpret the indication of oracle bones for pursuing auspicious indication and avoiding bad lucks.
    Chapter 3 investigates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in “Yi Scriptures” contained in the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t also examines the inherent auspicious concept and its development from oracle bone inscriptions in “Yi Scriptures”. During the time between inscription to “Yi Scriptures” divination when a historical transition occurred in the end of Shang Dynasty and early West Chou Dynasty, “changes of thinking culture” is the most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during the era of Shang and Chou. Hence, after the cultural transition in Shang and Chou Dynasties, what effect of “Yi Scriptures” divination due to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contained in “Yi Scriptures” divination. In response to changes of time, wha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vination content presented by the authors of “Yi Scriptures” and the ancient inscription is the focal point stat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4 examines th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of auspicious concept in “Yi Scriptures” from “Yi Commentaries”. From the divination interpretation of “Tuan Commentaries” and “Image Commentaries”, “Chou Yi” is not only an ancient book of divination and also becomes a guideline to deal with life, govern a nation and the world, and to have moral trainings based upon changes of natural revolution. There is philosophical tend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auspicious concept of “Yi Scriptures” from “Yi Commentaries”. This development is relevant to the cultural and thinking changes during the era of Spring Autumn and Warring States. Hence, this chapter begins with the breakthrough of thinking culture during a core period and what effect of this breakthrough on the authors of “Yi Commentaries”. In response to the issue of times, what is the auspicious concepts and relationship of heaven and human from the authors of “Yi Commentaries”, what do they inherit from “Yi Scriptures” and what are their developments? How is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Yi Commentaries”? These are all the crucial discussions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5 is the conclusion to discuss research findings, lessons learned and follow-up efforts to be focused for the study.
    參考文獻: 說明:為便於檢索,古籍著述,以朝代排序,同一朝代中,依其時之先後為
    序;今人專著,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古籍

    (一)易學專著: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宋)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宋)程頤撰,黃忠天註評:《周易程傳註評》(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2006年)。
    (宋)蘇軾:《東坡易傳》(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20-21冊。
    (宋)朱震:《漢上易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
    (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俞琰:《俞氏易集說》(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32冊。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26-27冊
    (元)吳澄:《易纂言》(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35冊。
    (元)梁寅:《易參義》(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明)智旭:《周易禪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惠棟:《周易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
    (清)焦循:《易學三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大易類聚初集》本),第18輯。
    (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二)其他:
    (春秋)左丘明著,(三國)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毛公傳、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趙岐注,(唐)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漢)劉安,(漢)高誘注:《淮南子》(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漢)魏伯陽:《周易參同契》(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中華道藏》本),冊16。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西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汪榮寶疏,陳仲夫點校:《法言義疏》(北京:中華
    書局,1996年),卷11,頁317。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東漢)班固等撰,《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郭璞注,袁珂點校:《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82冊。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冊979。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
    (宋)邵雍:《皇極經世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明)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中華書局,1988年)。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
    (清)崔述:《考信錄十二種》(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清)孫詒讓:《墨子閒詁》(香港:中華書局,1978年)。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二、近人專著
    丁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研究譯叢》(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王國維:《王國維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
    王邦雄:《老子的道》(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王邦雄:《莊子道》(台北:漢藝色研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8月)。
    王弼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王吉懷:《中國遠古暨三代宗教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年)。
    王秋桂:《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
    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北京:中國書店,2004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創刊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王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保國:《兩周民本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年)。
    王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 2003年《易學智慧叢書》本)。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台北: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友三:《中國宗教史》(濟南:齊魯書社,1991年)。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建築遺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年),第三輯。
    朱伯崑主編:《國際易學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1998年),第四輯。
    朱伯崑、李申、王德有等著:《周易知識通覽》(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朱伯崑:《朱伯崑論著》(瀋陽:瀋陽出版社,1998年)。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任俊華:《易學與儒學》(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呂振羽:《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
    呂凱師:《鄭玄之讖緯學》(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呂大吉、牟鍾鑒:《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概說中國宗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呂大吉:《西方宗教學說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李亞農:《欣然齋史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李亞農:《李亞農史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長春:長春出版社,1992年)。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雲龍出版社,2004年)。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李學勤:《商史與商代文明》(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7年)。
    李漢三:《先秦兩漢之陰陽五行學說》 (台北 :鐘鼎文化出版公司 ,1967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 (台北 :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1990年)。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杜:《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2年)。
    李煥明:《易經的生命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大用:《周易新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1965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
    杜維明:《杜維明文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杜保瑞:《哲學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8年)。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余敦康:《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與倫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林啟彥:《中國學術思想史》(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台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啟屏師:《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啟屏師:《從古典到正典 : 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金景芳講述,呂紹綱整理:《周易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金景芳:《周易通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邵漢明、劉輝、王永平:《儒家哲學智慧》(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屈萬里:《讀易三種》(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一卷。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周山:《周易文化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
    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
    周甘逢:《周易人生論哲學》(高雄:復文圖書出阪社,2001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吳新楚:《周易異文校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秋文編:《易書小語》(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邱棨鐊:《莊子哲學體系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楚生:《老莊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92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北:大通出版社,1972年)。
    胡厚宣、胡振宇著:《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厚宣輯,王宏、胡振宇整理:《甲骨續存補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胡樸安:《周易古史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秋浦主編:《薩滿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姚秀彥:《先秦史》(台北:里仁書局,1970年)。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姜廣輝主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韋政通:《孔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唐明邦等編:《周易縱橫錄》(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康樂、黃進興:《歷史學與社會科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1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流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徐中舒:《中國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
    倪南:《易道演繹—從經驗、觀念到話語、圖式》(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高明等:《憂患意識的體認》(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高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高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高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國希:《道德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張承漢:《中國社會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年1986)。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史料學》( 北京 :三聯書局 ,1982年)。
    張岱年,方克立主編:《中國文化概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張岱年等著:《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撰著:《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立文:《周易與儒道墨》(台北:東大出版社,1991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6年)。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7年)。
    張立文:《道》(台北:漢興書局,1994年)。
    張立文:《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年)。
    張立文主編,陸玉林著:《中國學術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立文主編,莫艮副主編:《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年)。
    張寶三,楊儒賓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張光直:《考古學專題六講》(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光直:《青銅揮塵》(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2年)。
    張豈之:《先秦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光直:《商文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善文:《易經邏輯新解》(台北:星光出版社,1990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張善文、馬重奇主編:《周易漫談》(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張其成:《易道主幹》(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張其成:《象數易學》(北京:中國書店,2003年)。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台北:建宏出版社,2000年)。
    張志剛:《宗教文化學導論》(台北縣:財團法人世界宗教博物館基金會出版,2005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
    張國剛主編:《中國社會歷史評論》(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年)。
    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台北:正中書局,1964年)。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修訂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陳鼓應:《莊子今注今譯》,修訂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3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郭友文主編:《周易辭海》(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郭寶鈞:《中國青銅器時代《北京:三聯書店,1963年》。
    曾春海:《易經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黃沛榮:《易學乾坤》(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
    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增訂版(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黃慶萱:《周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慶萱:《新釋乾坤經傳通釋》(台北:三民書局,2007年)。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斯維至:《中國古代社會文化論稿》(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公司,1997年)。
    景海峰:《中國哲學的現代詮釋》(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葉海煙:《莊子的生命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葉國良等著:《經學通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葉玉森:《殷墟書契前編集釋》(上海:大東書局,1934年),卷一。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晁福林:《夏商西周的社會變遷》(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996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傅亞庶:《中國上古祭祀文化》(吉林: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年)。
    傅佩榮:《解讀孟子》(台北:立緒文化,2004年)。
    董作賓:《殷曆譜》(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2年)。
    楊榮國:《中國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86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0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楊向奎:《中國古代社會與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楊寬:《戰國史》,增訂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楊寬:《西周史》,增訂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7年)。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楊慶中:《周易經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楊伯峻撰:《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卷2。
    趙吉惠等著:《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趙衛民:《莊子的道》(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趙輝:《心旅第一驛—中國古代社會文化心態之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4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蔣凡、李笑野:《天人之思—《周易》文化象徵》(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年)。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廖名春、康學偉、梁韋弦:《周易研究史》(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翟廷晉主編:《周易與華夏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蔡尚思主編:《十家論易》(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蔡麟筆:《莊子創造性的學說與思想》(台北:台灣書店,1994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鄭慧生:《甲骨卜辭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鄭淑媛:《先秦儒家的精神修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
    劉光義:《莊學蠡測》(台北:藝文圖書公司,1986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劉大鈞:《簡帛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黎明:《軸心時代》(新竹:花神出版社,2004年)。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翦伯贊:《先秦史》(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錢穆:《莊老通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錢遜:《先秦儒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賴貴三:《臺灣易學史》(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謝啟武:《天籟的人生哲學》(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
    謝龍主編:《中西哲學與文化比較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戴君仁:《談易》(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台北:學生書局,1978年)。
    羅光:《中國哲學大綱(上冊)》(台灣: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羅熾、蕭漢明:《易學與人文》(北京:中國書店,2004年)。
    嚴靈峰:《易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59年),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先秦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硏究—兼述先秦兩漢出土與傳世易學文獻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三、日文及西洋研究論著
    (日)小林信明:《中國上代陰陽五行思想の研究》(京都:大日本雄弁會講談社,1951年)。
    (日)山下靜雄:《周易十翼の成立と展開)(東京:風間書房,1995年)。
    (日)宇野精一著,洪順隆譯:《中國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日)金谷治著,于時化譯:《易的占筮與義理》(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
    (日)金谷治著,林順隆譯:《漫談易經世界》(台北:書泉出版社,1993年)。
    (日)赤塚忠、金谷治、福永光司,山井湧等著,張昭譯:《中國思想史》(台北:儒林圖書公司,1981年)。
    (日)赤塚忠:《中國古代の宗教と文化:殷王朝の祭祀》(東京都:研文社,1990年)。
    (日)赤塚忠:《中國古代文化》,收入《赤塚忠著作集(第ー卷)》(東京都:研文社,1988年)。
    (日)島邦男著,温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日)上野直明:《中國古代思想史論集》(東京,成文堂,1980年)。
    (日)小島佑馬:《古代中國研究》(東京:築摩書房,1968年)。
    (美)史華茲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摩爾根著,楊東蓴、馬雍、馬巨譯:《古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年),上冊。
    (美)威爾.杜蘭著,幼獅翻譯中心編譯:《埃及與近東》,《世界文明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第2冊。
    (德)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德)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上海:譯文出版社,2005年)。
    (德)雅斯培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德)費爾巴哈:《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氏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1987
    年)。
    (英)弗雷澤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葛瑞漢著,張海曼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杜,2003年)。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四、論文期刊
    (一)學位論文
    千炳敦:《易傳之天人合德》(台中:東海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祟祖敬天思想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年)。
    尹任圭:《周易吉凶思想的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古清美:《易傳之思想體系試詮》(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淑子:《周易之「時中」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李善慶:《易經之善思想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國璽:《由春秋時期的筮策占斷論易經之詮釋與應用》(桃園: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林啟屏師:《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6年)。
    林志鵬:《殷代巫覡活動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金學權:《易經之天人關係研究》(台北: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12月)。
    沈珮君:《易經傳吉凶哲學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蘭行:《易傳之解經學研究》(桃園: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孫睿徹:《從甲骨卜辭來研討殷商的祭祀》(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70年)。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
    劉馨潔:《易傳陰陽思想之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二)期刊論文
    王奇偉:〈論商代的神權政治—兼論商代的國家政體〉,《殷都學刊》1998年第3期,頁5-8。
    王貴民:〈商朝官制及其歷史特點〉,《歷史研究》1986年第4期。
    王恆餘:〈說祝〉,《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961年第32期,頁99-118。
    朱丁:〈從上帝到天命的信仰變遷—兼論商周宗教信仰的理性化〉,《重慶師院學報》2001年第1期,頁30-35。
    朱楨:〈貞人非卜辭契刻者〉,《殷都學刊》1986年第4期。
    朱鳳瀚:〈殷墟卜辭所見商王室宗廟制度〉,《歷史研究》1990年第6期。
    李廉:〈《周易》的天地人協調思想〉,《南京社會科學》總第96期(1997年2月),頁23-30。
    沈長雲:〈論殷周之際的社會變革〉,《歷史研究》1997年第6期,頁4-21。
    侯玉臣:〈論夏商周三代的天命理論〉,《甘肅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頁196-199。
    周山:〈易經在傳統文化中的地位〉,《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0年第1期,頁83-92。
    姜廣輝:〈從黃帝到孔子:前軸心時代的文化傳統〉,《中華文化論壇》1999年3月,頁75-85。
    周景勳:〈易傳繫辭中一陰一陽之謂道的研究〉,《哲學論集》第23期(1989年7月),頁84-115。
    陳夢家:〈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1936年20期。
    陳邦懷:〈卜辭日月有食解〉,《天津社會科學》1981年第1期。
    陳宜均:〈論易經吉凶判定與易傳中正觀念之形成〉,《中華易學》第18卷第10期 (1997年12月),頁10-13;11-14。
    黃沛榮:〈《易經》形式結構中所蘊涵之義理〉,《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 月),頁1-22。
    黃雅歆:〈易經傳之吉凶思想—以卦爻辭與彖、象、繫辭之討論為主〉,《輔大中
    研所學刊》第4期(1995年3月),頁19-38。
    黃克劍:〈生.命.性.道:對先秦人文意識嬗變的一種闡釋〉,《哲學研究》2005年第6期,頁35-42。
    黃克劍:〈《周易》經傳、與儒、道、陰陽家學緣探要〉,《中國文化》1995年第12期,頁60-79。
    晁福林:〈論殷代神權〉,《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
    晁福林:〈戰國時期的鬼神觀念及其社會影響〉,《中國史研究》l998年第2期。
    傅佩榮:〈易傳的天人關係〉,《中華易學》第5卷第11期 (1985年1月),頁6-13。
    連劭名:〈商代的神主〉,《殷都學刊》1998年3期,頁1-4, 33。
    連劭名:〈卜辭所見商代宗教哲學中的命〉,《故宮博物院院刊》2003年5期,頁65-69。
    梅新林:〈《詩經》中的祭祖樂歌與周代宗廟文化〉,《浙江師大學報》1999年第5期,頁1-6。
    黃玉順:〈中西之間:軸心時代文化轉型的比較—以《周易》為透視文本〉,《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14-26。
    黃玉順:〈絕地天通—從生活感悟到形上建構〉,《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2月,頁16-18。
    黃玉順:〈絕地天通—天地人神的原始本真關係的蛻變〉,《哲學動態》2005年第5期,頁8-11。
    黃克劍:〈由命而道—老子、孔子前後中國古代哲學命意辨正〉,《哲學研究》2002年第7期,頁42。
    梁韋弦:〈易傳的吉凶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1期,頁84-89。
    張正春:〈周易的吉凶觀〉,《殷都學刊》1994年第1期,頁26-31。
    張繼軍:〈周初善和惡的觀念考〉,《求是學刊》第33卷第6期(2006年11月),頁38-42。
    鈕福銘:〈易經吉凶成因初探〉,《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8期(1998年8月),頁737-749。
    雷紫翰:〈殷代神靈信仰的動因與實質述論〉,《蘭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頁8-14。
    孫尚揚:〈從周易經傳看中國文化的特徵〉,《江漢論壇》第4期(1990年7月),頁77-80轉頁70。
    趙沛霖:〈信仰的開禁,觀念的解放—孔子天命觀新說〉,《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頁100-105。
    趙中偉:〈形而上者謂之道—《易傳》之「道」的本體詮釋與創造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75-93。
    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21-43。
    潘德榮:〈詮釋的創造性與「創造的詮釋學」〉,《中國哲學》,2002年第11期,頁14-20。
    蒙培元:〈周易的天人哲學〉,《中國文化月刊》第116期(1989年6月),頁48-62。
    鄭吉雄:〈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5月),頁1-33。
    黎凱旋:〈易經天人合一和力行的人生觀〉,《中華易學》第10卷第6期(1989年8月),頁61- 64。
    鄔昆如:〈衛理賢德譯易經吉凶概念之探討〉,《周易研究》2000年第2期,頁6-13。
    瞿兌之:〈釋巫〉,《燕京學報》1930年第7期,頁13-2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3151021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15102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15102101.pdf94KbAdobe PDF2790檢視/開啟
    15102102.pdf165KbAdobe PDF2788檢視/開啟
    15102103.pdf132KbAdobe PDF2648檢視/開啟
    15102104.pdf171KbAdobe PDF21004檢視/開啟
    15102105.pdf680KbAdobe PDF21497檢視/開啟
    15102106.pdf873KbAdobe PDF23660檢視/開啟
    15102107.pdf863KbAdobe PDF24330檢視/開啟
    15102108.pdf896KbAdobe PDF21988檢視/開啟
    15102109.pdf284KbAdobe PDF21126檢視/開啟
    15102110.pdf338KbAdobe PDF2186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