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erence: | Alexander, J.(1998) The Computer as Sacred and Profane. In Paul Smith (ed.) The New American Cultural Soci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lon, F. (2004) ‘An Ontology of Everyday Control’, in N. Couldry and A. McCarthy (eds), MediaSpace (pp. 255-261). London: Routledge. Bell, G.(2006). Satu Keluarga, Satu Komputer (One Home, One Computer): Cultural Accounts of ICTs in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Design Issues, 22(2), p35-55. Berg.(1994). A gendered socio-technical construcation: The Smart House, In Cockburn, C. & First-Dilic, R. (Eds). Bringing technology home : gender and technology in a changing Europe. Buckingham, [England] ; Philadelphia : Open University Press. Boddy, William(2004). New media and the popular imagination : launching radio, television, and digital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urke, Catherine.(2001). Women, Guilt, and Home Computer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4(5), 609-615. Carbine, J. (2001). Unmarried motherhood 1830-1990: A genealogical analysis. In Wetherell, M. In Stephanie Taylor, Simeon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 A guide for analysis. London: The Open University. Carey, J. & Quirk, J.(1989). The Mythos of the Electronic Revolution, in James Carey (ed.) Communications as Culture. London: Unwin Hyman. Cassidy, M. (2001). Cyberspace meets domestic space: Personal computers, women`s work, and the gendered territories of the family home. Critical Studie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18(1): 44-65. Demers, D. (2004). The Internet and Mass Communication for Everyone. History and future of mass media – An integrated perspective (pp. 243-265), New Jersey: Hampton. Fortunati, L., & Manganelli, A. (2008). The social represent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s. Personal & Ubiquitous Computing, 12(6), 479-479. Frohlich, D. & Kraut, R.(2003). The Social Context of Home Computing, in Harper, R.(Ed.), Inside the Smart Home (pp. 127-162). London: Springer. Green, Lelia. (2002).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iif. : SAGE. Habib, L. & Cornford, T. (2002). Computers in the home: domestication and gend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People, 15(2):159-174. Haddon, L. & Skinner, D.(1991). The Enigma of the Micro: Lessons from the British Home Computer Boom.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9(3):435-449 Haddon, L. (1992). Explaining ICT consumption: The case of the home computer.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Haddon, L. (1999), "Gender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the Home Computer: A Look Back",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 Haddon, L.(2004).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veryday life : a concise introduction and research guide. Oxford : Berg.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Publications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Hartley, J.(1999). Uses of televisi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Lally, E.(2002). At home with computers. Oxford : New York : Berg. Lievrouw, L. &Livingstone, S. (2006). Handbook of new media : social shaping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ICTs.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Livingstone, S. (1992). The meaning of domestic technologies: A personal construct analysis of familial gender relation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13-130).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McLuhan, Marshall.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oores, Shaun. (1996). Satellite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 articulating technology. Luton, Bedfordshire, U.K : John Libbey Media. Morley, D. (2007). Media, modernity and technology : the geography of the new.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Morley, David. (1986). Family Television :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London : Comedia Pub. Group. Murdock, G.,Hartman, P. & Gray, P. (1992). Contextualizing home computing: Resources and practices.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146-161).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Na, M.(2002). The Home Computer in Korea: Gender, Technology, and the Family. Feminist Media Studies, 1(3), p291-306. Paul du Gay and et al. (1997). Doing Cultural Studies : the story of the Sony Walkman. London ;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Rodino, M. (2003). Mobilising Mother. Feminist Media Studies, 3 (3): 375–6. Silverstone & Haddon(1996). “Design and the Domest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hange and everyday life”, in Mansell, R & Silverstone, R. (Ed.), Communication by design : the politics of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lverstone, 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ilverstone, R. (1999). Domesticating ICTs. In Dutton, W.H. (Ed.), Society on the Line: Information Politics in the Digital Age. Oxford University. Silverstone, R., Hirsch, E. and Morley, D. (1992).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nd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82-96).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Silverstone, Roger. (1994). Televis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Sølvberg, Astrid M.(2002). Gender Differences in Computer-related Control Beliefs and Home Computer Use.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6(4), p409-426. Spigel, Lynn. (1992a). Installing the Television Set: popular discourses on television and domestic space, 1948-1955. In Spigel(Ed.), Private Screening: Television and the Female Consum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pigel, Lynn. (1992b).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pigel, Lynn. (2001). Media homes: Then and no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4); 385 Stewart, J.(2003).The social consump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insights from research on the appropriation and consumption of new ICTs in the domestic environment. Cognition, Technology & Work. London, 5(1); p. 4. Taylor, S. (2001). Locating and conducting discourse analytic research. In M. Wetherell, S. Taylor, & S. J. Yates (Eds.), Discourse as data:A guide for analysis (pp. 5-48). London: Sage. Wheelock, J. (1992). Personal computers, gender and an institutional model of the household. In R. Silverstone & E. Hirsch (Eds.)., Consuming technologies (pp. 97-112).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Yoshimi, Shunya. (1999). ‘Made in Japa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ome electrification” in postwar Jap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149-171. Yoshimi, Shunya. (2003). Television and na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domestic TV formation of postwar Japa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4): 459-487. 〈1996年雜誌印刷量調查〉(1996年9月)。《動腦雜誌》,245, 38。 〈台灣地區雜誌印製量推估〉(1996年10月)。《動腦雜誌》,246, 47-59。 〈美國最早推出個人電腦之際〉(1996年12月6日)。《中國時報》。 〈個人電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科技產品〉(1996年1月4日)。《中國時報》。 〈家用電腦何時能把E‧T請到家?〉(1996年11月24日)。《中國時報》。 〈婦女學電腦視野更開闊〉(1995年8月29日)。《中國時報》。 〈終日坐在電腦終端機前打字的人,很容易肌腱受傷〉(1995年7月11日)。《中國時報》。 〈網路色情站 出現本土版〉(1996年7月17日)。《聯合報》,第3版。 〈縣府籲家長注意色情光碟〉(1996年9月8日)。《中國時報》。 王一中(1996年10月8 日)。〈電腦補習旋風 老少落網〉,《聯合報》,第16版。 王妤(1996年5月)。〈電腦工作環境健康宣言〉,《資訊生活》,88-90。 王美音譯 (1997)。《新.擁抱未來 : 資訊高速公路未來新藍圖》,台北:遠流。(原書Gates, Bill [1996]. The Road Ahead. New York: Penguin.) 王梅(1996年9月3日)。(〔網路症候群〕網路害她鬧離婚),《中國時報》。 王融見(1996年11月28日)。(外文、電腦地球村必備生活工具),《中國時報》。 王韻齡(1996年1月1日)。〈家電資訊化 電腦家電化〉,《聯合報》,第12版。 司馬芬(1996年12月28日)。(買電腦容易養電腦難),《中國時報》。 白方平譯(1998)。《力與美,電腦革命原動力》,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原書Gelernter, D. [1998]. Machine Beauty: Elegance and the Heart of Technology. Perseus Books.) 田媛(1996年1 月)。〈學電腦,從紮根做起〉,《第三波》,37。 朱虔(1996年8月17日)。(網路情聖被太座揭開婚外情),《中國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2007)。《96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上網日期:2009年7月1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fies/index.asp 何亞威(1996年5月)。〈女人家,一起來擁抱電腦〉,《PC home》,4,52-47。 何亞威(1996年5月)。〈它傻瓜 她聰明〉,《PC home》,4,65-66。 何權峰(1996年12 月28 日)。〈生活醫學 領帶太緊 傷眼〉,《聯合報》,第33版。 吳大偉(1996年10月1日)。(兒童學電腦爸媽有四大疑問),《中國時報》。 吳若權(1995年4月1日)。〈新興創業方向 兒童電腦教學 連鎖專賣店開張〉,《聯合報》,第42版。 宋偉航譯(2000)。《數位麥克魯漢》,臺北市: 城邦文化。(原書Levinson, P. [1999]. Digital McLuhan : a guide to the information millennium.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李明哲(1996年11 月)。〈IN來IN去 引出了癮〉,《PC home》,10,260-263。 李明哲(2006)。〈從女性影像探討個人電腦的居家化-以《PC home》雜誌廣告為分析對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7期。 李明哲(2007)。《消費、媒體與個人電腦──PC雜誌與電腦話語形構之發展,台灣1980-2000》。世新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明哲(2008)。〈文本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以個人電腦雜誌早期發展為考察對象〉,《新聞學研究》,第97期。 李芸萍、廖敏如(1995年9月20日)。〈電腦童話〉,《聯合報》,第43版。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一起學電腦 親子距離更近〉《聯合報》,41版。 李彥甫(1995年6月21日)。〈暑假不虛度 電腦營報到〉,《聯合報》,第41版。 李彥甫(1996年12 月4 日)。〈資訊爆炸 貧富一線間〉,《聯合報》,第42版。 李若松(1995年1 月18 日)。〈孩子玩電腦 鍛鍊好頭腦〉,《聯合報》,第41版。 李若松(1995年9月6 日)。〈開學開機 輔導課業電腦當家教〉,《聯合報》,第41版。 李若松、楊湘鈞、彭慧明、李彥甫(1996年12 月14 日)。〈色情資訊流傳 管制放任看法兩極〉,《聯合報》,第9版。 杜書伍(1995年8月30日)。〈多媒體 讓美國文化攻佔世界〉,《聯合報》,第42版。 李景駿(1996年5月30日)。(資策會獲昇陽公司授權在國內推廣「爪哇」軟體),《中國時報》。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第33版。 沈秀怡(1995年8月7日)。〈親子交誼站 父子一起玩電腦〉《聯合報》,33版。 周正賢(1996)。《施振榮的電腦傳奇》。臺北市 : 聯經。 周紹華(1995年12 月1 日)。〈孩子愛上電腦﹖還是色情光碟﹖〉,《聯合報》,第11版。 周瑞斌(1996年3月20日)。〈盲目學習無益成長〉,《聯合報》,第42版。 林信昌,鄭秋霜(2004)。《施振榮薪傳 : 一手都不留的經營智慧》。臺北市 : 聯經。 林浚民(1995年9月27 日)。〈父母 小孩 電腦〉,《聯合報》,第42版。 林慧玲(1996年6月)。〈非常購物 新型態電腦家電賣場〉,《第三波》,100-101。 查修傑譯(1997)。《決戰資訊高速公路 第二波資訊革命的契機與反思》,臺北市 : 遠流。(原書Burstein & Kline [1996]. Road warriors dreams and nightmares along the information highway. Plume)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0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 107-138。 柯裕棻(2009)。〈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 1-38。 胡嘉璽(1996年8月)。〈新神通情人夢-電玩英雄〉,《資訊生活》,104-112。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臺北市:唐山。(原書Castells, M.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Publishers.) 孫秀蕙,林芳玫,馮建三(1995)。〈觀看電視 : 家庭生活情境、權力關係與消費行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硏究計畫成果報告 NSC84-2411-H-004-004)。台北市: 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徐碧華(1996年10月11 日)。〈未來的住宅老人及單身住宅 需求增加〉,《聯合報》,第19版。 高美(1996年11月27 日)。〈家庭百寶箱 失眠時 不看錄影帶〉,《聯合報》,第33版。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家用電腦自有一片天〉,《微電腦傳真》,96。 張延華譯(1995年11月)。〈愛惜靈魂之窗〉,《微電腦傳真》,97。 張延華譯(1995年7月)。〈小而亮眼的SOHO〉,《微電腦傳真》,156-161。 張延華譯(1996年5月)。〈家庭電腦新頁〉,《微電腦傳真》,97。 曹怡(1996年4月21日)。〈學習思考題 小奶娃正式加入電腦族?〉,《聯合報》,第48版。 曹怡(1996年8月4日)。〈教養主張 父親節快樂企畫〉,《聯合報》,第43版。 梅雨譯(1995年3 月1 日)。〈別讓自己過勞死 做個立宰自己行事曆的人〉,《聯合報》,第38版。 梁應權、胡頂立譯(1999)。《我的名字是電腦》,臺北市 : 天下遠見出版。(原書 Campbell-Kelly, M. & Aspray, W. [1997]. Computer: A History of the Information Machine. Perseus Books.) 清心(1995年5月9日)。〈單身這條路 我離婚我不寂寞〉《聯合報》,36版。 陳忠榮(1995年5月6日)。(打擊色情光碟片警員快加油),《中國時報》。 陳忠榮(1995年8月28日)。(春色無邊盡在光碟 戕害學子),《中國時報》。 陳彥豪(1996年1月3日)。(網路家庭化的頭號課題 網路上的情色資訊),《中國時報》。 陳昭雯(1996年11月3 日)。〈電腦影響生機?〉,《聯合報》,第33版。 陳英姿(1996年10月19 日)。〈長青資訊月開幕 「終身學習」在這裏實踐〉,《聯合報》,第6版。 郭瓊遙(1996年10 月)。〈籃球博士勇闖電腦幼稚園〉,《PC home》,9,65-66。 郭瓊遙(1996年9 月)。〈客廳好像電腦房〉,《PC home》,8,61-62。 彭雅慧(1996年3 月)。〈大家一起來上電腦課〉,《PC home》,2,116-118。 彭雅慧(1996年4 月)。〈電腦兄妹檔 興味無法擋〉,《PC home》,3,76-78。 彭慧明(1995年10 月11 日)。〈家用電腦展開友善的雙臂〉,《聯合報》,第42版。 彭慧明(1995年8月16日)。〈今年暑假 親子電腦課程熱烘烘〉,《聯合報》,第43版。 彭懷真(1996年8月)。〈擁抱網路也擁抱人際〉,《家庭》,90-92。 曾秀英(1995年10月18日)。(姿勢不良打電腦易患肌腱炎),《中國時報》。 游永安(1996年1月4日)。(資訊下午茶),《中國時報》。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 陽光工作室與李揚祖(1996年11月)。〈築巢!未來數位家庭〉,《第三波》,154-157。 黃士庭(1996年6 月)。〈資訊教室裡的銀髮小學生〉,《PC home》,5,50-53。 馮建三譯 (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London: Fontana.) 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理論》,臺北市:遠流。(原書Webster, F. [1995].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Routledge.) 馮景青(1995年11月18日)。(玩電腦的阿公阿媽顯得相當開心),《中國時報》。 馮景青(1995年11月23日)。(兒童手寫電腦),《中國時報》。 馮景青(1996年6月14日)。(暑假將屆,針對學生市場的各式夏令營紛紛出籠),《中國時報》。 黃裕美譯(1995年8月20日)。〈第一家庭的假期 想閒不得閒〉,《聯合報》,第5版。 楊之榆(1996年3 月)。〈佈置電腦家庭DIY〉,《PC home》,2,54-57。 楊之榆(1996年3 月)。〈李瑋珉把電腦變不見了〉,《PC home》,2,58-59。 楊之榆(1996年3 月)。〈陳瑞憲要為電腦瘦身〉,《PC home》,2,60-61。 楊之榆(1996年5月)。〈家有電腦 如有一寶〉,《PC home》,4,70-71。 萬文郁(1996年7月3日)。(暑假電腦營‧掃描),《中國時報》。 葉達蓉(1996年3月)。〈你來我往 千里接觸 INTERNET〉,《家庭》,42-45。 詹宏志(1996)。〈資訊時代到家了嗎?〉,《PC Home電腦家庭》,2,10。 詹秋蕙(1995年4月5日)。〈我迷我不老〉《聯合報》,36版。 資策會(1996)。《國內個人電腦及週邊產品市場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料庫。 資策會(1997)。《個人電腦與關鍵零組件發展趨勢分析》,台北: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 廖和敏(1996年9月1日)。〈兩性方程式 女人進入新獨立學習時代〉,《聯合報》,第42版。 劉君卿(1996年11月)。〈超級個人電腦?電視?〉,《第三波》,137-140。 劉稼禹(1996年2 月)。〈當微波爐遇上電腦〉,《PC home》,1,112-113。 劉稼禹(1996年3 月)。〈新電腦獨立時代〉,《PC home》,2,120-121。 劉稼禹(1996年9 月)。〈誰要用就搬到誰的房間裡去〉,《PC home》,8,58-59。 編輯部(1995年12月)。〈每一個人都能使用的電腦 家用電腦〉,《第三波》,69。 蔡美娟(1996年9月29日)。〈新新學習 小小孩抓著滑鼠大玩光碟〉,《聯合報》,第48版。 蔡珮(2004)。《媒介成癮?電視成癮與網路成癮比較初探》。中華傳播學會。 蔡珮(2005)。〈複合媒介的成癮現象探討〉。《資訊社會研究》,第8期,121-154。 蔡繼光譯(1995年3 月14 日)。〈電腦瘋狂大革命 刺探隱私輕而易舉〉,《聯合報》,第38版。 蕭羨一譯(1996年12月8日)。(上網成癮你別不相信),《中國時報》。 蕭福秋(1996年12 月1 日)。〈搖頭晃腦改善肩頸痠痛〉,《聯合報》,第33版。 賴佳寧(1995年3 月18 日)。〈大眾情人‧主婦新版 電腦課程向媽媽放電〉,《聯合報》,第42版。 謝曉雲;徐上雯;曾紀蓉(1996年8月7日)。〈童電腦教學 寓教於樂 興趣擺第一〉,《聯合報》,第47版。 謝錦芳(1995年9月8日)。(美國今年有數百萬人加入網路世界),《中國時報》。 鍾玉譯(1995年12月30日)。(採購個人電腦婦女漸成要角),《中國時報》。 羅平(1995年3月9日)。(桃園縣各鄉鎮小學中,唯一在六年級時,就開始實施電腦教學),《中國時報》。 羅騎瑩(1996)。《網路盛行下的個人電腦發展方向》,台北:資策會資料庫。 譚家化(1995年8月5日)。〈怪怪另一半 人不癡狂 枉丈夫〉,《聯合報》,第36版。 蘇昭月譯(1999)。《權力狂潮──全球資訊科技大預言》,台北:美商麥格羅。(原書Moschella, David C. [1997]. Waves of Power: The Dynamics of Global Technology Leadership, 1964-2010. AMACOM.) 蘇嘉俐(1996年5月2日)。(電腦家具日新月異),《中國時報》。 蘇學之(1996年2 月)。〈做個快樂的SOHO族〉,《第三波》,38-41。 龔招健(1995年10月25日)。(電腦臂助「臨場感」走入家庭電影院),《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5年11月28日)。(資訊專刊:攻佔家用市場,傳統電腦展新貌),《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5年12月23日)。(女性學電腦不讓鬚眉),《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11月24日)。(女人與電腦發展「新親密關係」),《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4月30日)。(婆婆媽媽學電腦),《中國時報》。 龔招健(1996年6月27日)。(電腦控制家電,未來新生活),《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