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50152      Online Users : 9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205


    Title: 從社會市場經濟探討德國統一後政治、社會之變遷─兼論施略德的「新中間」路線
    Authors: 吳雅惠
    Contributors: 葉陽明
    吳雅惠
    Date: 2002
    Issue Date: 2010-12-08 02:01:48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之研究主題在於探討德國統一之後,因應經濟環境轉變而造成政治與社會之變化,以及1998年德國聯邦議會選舉前後,施略德政府所提出「新中間」路線之意涵。
      本研究之結論可概分為下列幾點:
      1.西德自二次大戰後至兩德統一前,透過社會市場經濟(萊茵模式)之思維,著重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兼顧,從而建立經濟力強大且福利措施完整的社會(第二章)。
      2.富裕的社會與完善的福利措施,是吸引政治與經濟面臨崩潰的東德邁入統一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求兩德能順利且迅速統一,兩德政府決議由東德全盤引進西德政經制度,並透過貨幣、經濟暨社會聯盟的法規架構拉近兩德之間的差距(第三章)。
      3.政經制度的一致化雖有利於統一,但提升東德經濟與社會條件所需成本甚為龐大,形成西德財政上沈重負擔。為填補財政空缺,德國政府不得不採行加稅與縮減社會福利支出等政策,如此,非但無助於兩德差距之縮小,也使得整體德國人民生活水準下降,連帶引動罷工事件與排外暴力事件的增加(第四章)。
      4.由於無法解決經濟與社會問題,柯爾政府在1998年聯邦議會選舉後失去執政權,由提出「新中間」的社民黨與綠黨共組紅綠聯合政府。打著中左旗幟的施略德政府雖提出恢復社會市場主義精神─經濟發展與社會正義並重,以修正柯爾執政時過渡偏右的經濟與社會政策,但在現實經濟環境與施略德本人的經濟思維下,仍使政策不時出現「右轉」的傾向;唯黨內與社會還存在強大的左翼力量,對想要繼續執政的施略德政府亦形成相當影響,使得執政後施略德的經濟與社會政策呈現出「左右搖擺」的現象(第五章)。
      5.柯爾時期所制訂統一相關政策雖有助於兩德統一,但卻形成財政壓力,使得柯爾將其經濟與社會政策往「右」修正,試圖先刺激經濟發展以連帶解決失業及社會福利支出不足的問題,但由於政策不見成效而失去政權。施略德政府在執政初期(拉封丹擔任社民黨黨主席時),試圖找尋經濟發展、社會公義及環保兼顧的經濟與社會政策,但在民意動向與經濟環境的影響下,使得施略德的經濟、社會政策出現左右搖擺的情形。但是,無論執政者之經濟思維或經濟環境如何變化,在德國勢均力敵的左右翼力量影響下,歷任政府都不可能出現全盤修正為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情形,而使得德國的經濟、社會政策一直在社會市場經濟的框架之下運行。
    Reference: 一、 中文部分
    丁建宏《戰後德國的分裂與統一 1945-1990》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文 光《西德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1年。
    王震華《第三條道路─對全球化的一種回應》歐洲,2000年第5期,pp.19-25。
    朱若柔《社會變遷中的勞工問題》台北,揚智文化事業,民87年。
    沈玄池《從區域經濟整合經驗評析兩德統一》興大人文社會學報,第7期 民87年6月,pp.19-66
    ------《德國統一後之經濟問題及其對國際經濟的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3期,民83年3月,pp.52-70
    李振全《試論萊茵模式的困境》歐洲,2001年第5期,pp.18-26。
    吳友法《二十世紀德國史》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吳滄海《德國的分裂與統一》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
    孟昭昶《德國統一與政黨統合》東吳政治學報,民82年3月,pp.397-410
    洪丁福《德國的分裂與統一--從俾斯麥到柯爾》台北,商務出版社,1994年
    晏小寶《社會市場經濟與西德統一》上海,新華出版社,1993年。
    殷敘彞《第三條道路與社會民主主義的國家理論》歐洲,2000年,第5期,pp.5-9。
    許 仟《德國政府與政治--分裂與統一》台北,志一出版社,1993年。
    張世鵬《歷史比較中的歐洲第三條道路》歐洲,1999年第2期,pp.4-11。
    童世駿《第三條道路?歐洲大陸的資社之爭》歐洲,1995年第2期,p.28-36。
    孫治本《全球化與社會政策的未來:德國「新中間」路線之爭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2000年6月,p.121。
    郭石城等《統一後德國現況之研究》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83。
    郭玲惠《企業關廠或倒閉時,勞工權亦之保障─以西德制度為例》中興法學,第42期,p.3-6。
    湯紹成《德國統一五年後的得失》美歐月刊,民國85年2月,第11卷第2期,p.62。
    裘元倫《德國社會市場經濟模式析論》歐洲,1999年第2期,pp.36-41。
    葉陽明《西德問題與兩德統一》台北,國立編譯館,民88年。
    ------《西德政黨論》台北,黎明文化出版社,民79年。
    趙全勝《分裂與統一--中國、韓國、德國、越南經驗之比較研究》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蔡增家《中央銀行制度與貨幣政策形成:日本與西德的比較》美歐季刊,第13卷第3期,民88年,p.319-354。
    賴美貞《美、日、德及我國團體協商制度與勞工參與制度關係之比較》勞工研究季刊,第113期,民82年10月p.64。
    郭秋慶《德國選舉制度與政黨政治》台北,志一出版社,民85年4月。
    ------《東西德統一條約及國家條約之研析》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81年。
    二、外文部分(包含譯本)
    Anderson,Jeffrey 《German unification and the union of European:the domestic politics ofintegration polic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Edward,Vincent 《Management change in East Germany:unification and transformation》Routledge,1994
    Geiss,Imanuel 《The question of German unification,1806-1996》Routledge,1997
    Ghaussy,Ghanie and Schafer,Wolf《The economics of German unification》,Routledge,1993
    Gutjahr,Lothar《German foreign and defence policy after unification》St. Martin``s Press,1994
    Heilemann,Ullrich 《Christmas in July?: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German unification reconsidered》 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
    Holscher,Jens and Hochberg,Anja《East Germany``s economic development since unification:domestic and global aspects》 St. Martin``s Press,1998
    James,Harold and Stone,Marla 《When the wall came down:reactions to German unification》Routledge,1992
    Lange,Tomas《The economics of German unification : an introduc-tion》,Northampton,Mass,1998
    Larres,Klaus《Germany since unification:the domestic and external consequences》St. Martin``s Press,1997
    Lippert,Barbara《German unification and EC integration:German and British perspectives》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1993
    Lipschitz,leslie and McDonald,Donogh《German unification:economic issues》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1990
    Otto Jacobi,Berndt Keller and Walther Muller-Jentsch《Economic crisis,trade unions,and the state》Croom Helm, London 1986 pp.231-236。
    Pikcunas,Diane《Nations at the crossroads:unification policies for Germany.Korea and China》Council for Social and Economics Studies,1993
    Pond,Elizabeth《Beyond the wall:Germant``s road to unification》Brookings Institution,1993
    Shingleton,A.Bradley《Dimensions of German unification:economic ,social.and legal analyses》Westview Press,1995
    Sinn,Gerlinde《Jumpstart:the economic unification of German》,MIT Press,1992
    Stiles,Andrina《The unification of German,1815-90》,Hodder & Stoughton,1986
    Szabo,Stephen《The diplomacy of German unification》St. Martin``s Press,1992
    Tietmeyer,Hans 《Two views of German unification》Group of Thirty,1990
    Welfens,Paul《Economic aspescts of German unification: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Springer-Verlag,1992
    Zelikow,Philip《A diplomatic hisyory of German unification,1989-1990》,A Bell & Howell Co.,1995
    Albert,Michel《兩種資本主義之戰》莊武英譯,台北,聯經出版社,民84年。
    Giddens,Anthony著《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鄭武國譯,台北,聯經出版社,民88年。
    Joseph P. Quinlan & Kathryn L. Stevens《全球經濟101趨勢》,胡業民、胡業勤譯,樂觀文化出版,台北,民88年,p.155。
    Paterson ,William E.《德國社會民主黨》,收錄於《西歐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in Western Europe),林幼琪等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2年,p.166。
    Riclrard ,Reinhar《西德勞工參決制度》張志銘譯,憲政思潮,第82期,民77年6月,pp.118-119。
    T.Mayer,D.McDonald,G.J.Schinasi,G.Thumann《西德之經濟發展》,收錄於《德國統一前的後經濟問題》,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83。
    三、剪報部分
    本研究於政治大學剪報全文系統內所引用報章:
    1. 台灣地區:工商日報、工商時報、中央日報、中國時報、光明日報、青年日報、台灣時報、台灣新聞報、聯合報。
    2. 大陸地區: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
    3. 香港地區:大功報、文匯報、星島日報
    4. 外文報紙:Taiwan News、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Washington Post、Japan Time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87252004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100002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