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9149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968/144994 (79%)
造訪人次 : 52000637      線上人數 : 4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149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149


    題名: 日治時期臺灣人在中國的政治活動(1895-1945)
    Taiwanese in Mainland China:1895-1945
    作者: 林德政
    Lin, Te Cheng
    貢獻者: 胡春惠
    林德政
    Lin, Te Cheng
    關鍵詞: 臺灣人
    臺灣民主國
    抗日
    祖國
    國民黨
    共產黨
    臺共
    Taiwanese
    Republic of Taiwan
    Homeland
    Anti-Japan movement
    Kuomintang
    CCP
    Communist Party of Taiwan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0-12-08 01:59:48 (UTC+8)
    摘要: 1895年清廷把臺灣割讓給日本,臺人以民族大義,組「臺灣民主國」扺抗,事敗後,不願被日本統治的臺人,紛紛返回祖國大陸的中國,此後終日本領臺的五十年間,一批又一批的臺人陸續踏上中國,有獲得傳統科舉功名者,有參與中國革命運動者,有參加中國抗日戰爭者。回到中國後,他們所從事的活動是臺灣抗日運動的延伸,也是中國近現代民族運動及反帝國主義運動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在相當程度內,他們的活動與兩岸關係的歷史進程進行了聯結。
    本文共分為七章:

    第一章 回返中國的科舉士群。論述回返中國的進士及其對乙未割臺的反應。他們乃是懷抱民族大義,以依依不捨的心情回到中國的,但回到所謂的祖國後,卻受到始料未及的遭遇,各界猜忌,甚至有以為抗日是「抗旨」者,種種情形,不一而足。他們始終忘不了臺灣,念念不忘臺灣。他們或者為官,或者致力於中國的新式教育工作,也有人從事政治活動。為了稍解思念臺灣之情,回到中國的科舉士群彼此之間相互酬酢來往。
    第二章臺灣人與辛亥革命。在中國辛亥革命的過程中,臺灣人始終參與其間。丘逢甲是清末立憲運動的一份子,之後他從擁護立憲轉而贊助革命。革命運動之中除了直接的行動,經費一項尤不可缺,臺灣人無論是捐獻革命經費或是參與起義,均不落人後,可以說是出錢又出力,在辛亥年三二九之役尤為顯著。
    第三章奔向北伐。中國的北伐,是為打倒軍閥及其背後的帝國主義,臺灣人林祖密早就支持孫中山的護法大業,而國民黨一全大會後創辦的黃埔軍校與中山大學,都有臺灣人就讀,臺灣青年就讀黃埔軍校與中山大學之餘,還組織「廣東臺灣學生聯合會」與「廣東臺灣革命青年團」,孫中山去世,臺灣人極力哀悼,北伐大軍出動後,臺灣人更是直接參加。
    第四章參與反帝國主義運動。「五卅運動」是中國人大規模反帝國主義運動的序幕,發生在上海的這次運動,臺灣人也參加了,在波瀾壯闊的五卅運動狂潮下,臺灣人捲入中國的國民革命運動和共產主義運動之中。臺共在上海創立,參與建立臺共的臺灣人,部份也加入了中共,更有一些臺共黨人被安排到莫斯科東方大學受訓。
    第五章夾縫中的臺灣人:國民黨或中共。在國共兩黨的鬥爭與分合過程中,不僅中國人,連臺灣人也被捲入這個旋渦。丘念台在國共二次合作期間,前往延安考察,回到廣東後,取中共民眾組訓工作之優點,組成東區服務隊,其下有自臺灣專程回到中國的臺灣青年加入。李友邦組成臺灣義勇隊,其下更是集中了大批的臺灣菁英。專研日本政情的宋斐如創辦《戰時日本》,專門收集和分析日本情報,提供中國政府及各界參考。
    第六章臺灣人的傾軋:臺灣革命同盟會與臺灣黨部的紛爭。在國民黨主導下成立的臺灣革命同盟會與國民黨臺灣黨部,對於團結臺灣人抗日有所貢獻,但兩者之間都有著人事上的紛爭,臺人互相攻擊和指控,首任臺灣黨部主任委員翁俊明最後也因為不明原因猝逝。
    第七章在抗日烽火下。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給中國造成巨大的損失,其間,留在臺灣的臺灣人受日本的殖民統治,另一方面,回到中國大陸的臺灣人則是在在各個部門直接或間接參加了這次的戰爭。臺人有加入中共陣營的,有在國民黨領導下致力的,更有直接在戰場前線衝鋒陷陣的,國內戰場固不必論,連在國外的緬甸戰場上,也有臺灣人參加。
    結論。由於中國大陸政局動蕩不安,五十年間內憂外患不斷,始終沒有積極的臺灣政策,臺灣人到中國大陸,都是自動前往,不是中國當局主動爭取,他們到了中國沒有保障,時有危險,卻又不能團結,彼此傾軋,其道路是充滿曲折的。
    In 1895, when the government of Qing Dynasty ceded Taiwan to Japan, the Taiwanese, out of the righteousness of a people, organized the “Republic of Taiwan” to resist Japanese. After the resistance failed, those Taiwanese unwilling to be governed by Japan went to mainland China, their homeland then. Through out the 50-year governing by Japan, groups after groups of Taiwanese arrived in China continually. Some of them won scholarly honor or official ranks by taking imperial examinations, some joined Chinese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and some participated in the war against Japan. For those who later returned to Taiwan, the activities they engaged in are an extension of Taiwan’s anti-Japan movements, also a part indispensible to China’s contemporary national movements and anti-imperialism movement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ir activities are closely connected to the historical progress of the relations across Taiwan Strait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7 chapters.

    Chapter 1 Intellectuals going to China for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ose scholars going to China and their response to the cession of Taiwan in 1895 are discussed. Embracing a national righteousness, they returned to China quite grudgingly. Once arriving in so-called the fatherland, they unexpectedly encountered suspicion from all circles. Even their action against Japan was considered “disobedient” to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In spite of various situation, however, they never forgot Taiwan. They became officials or devoted themselves to the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Some went into politics. To relieve their missing of Taiwan, the intellectual Taiwanese in China had friendly interexchange among themselves.
    Chapter 2 Taiwanese and the Revolution in 1911
    In the progres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in 1911, Taiwanese took part in it from beginning to end. Qiu Feng-jia was one of the constitutionalists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Later he altered to support the revolution.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require direct actions, but funds are also indispensible. The Taiwanese never hesitated to contribute to fund raising or participate in uprisings. They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Revolution in both funds and actions, significantly above all in the uprising on March 29, 1911.
    Chapter 3 Running for the Northern Punitive Expedition
    The Northern Punitive Expedition in China was to overthrow the warlords and the imperialism behind them. Quite early Lin Zu-mi, a Taiwanese, supported Sun Yat-sen’s great cause to protect the Provisional Constitution. Taiwanese students entered Huang-pu Military Academy and Zhong-shan University, both established after the First Plenary Assembly of Kuomintang (Nationalist Party). Taiwanese youth not only entered the Academy and the University established by Kuomintang, but also organized “Taiwan Student Union in Guangtong” and “Taiwan Revolutionary Youth Corps in Guangtong”. When Sun Yat-sen passed away, Taiwanese expressed great condolence over his death. After the Northern Punitive Expedition marched out, Taiwanese even participated in it directly.
    Chapter 4 Participating in anti-imperialism movements
    “May 30th Movement” is the overture for large-scale anti-imperialism movements by Chinese. In this Movement, which took place in Shanghai, Taiwanese also participated. Under the tidal waves of this grand Movement, Taiwanese were involved in national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and Communism movements in China. Communist Party of Taiwan was established in Shanghai. Some of the participants in establishing Communist Party of Taiwan also joined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some Taiwanese Communists were even sent to Moscow East University for training.
    Chapter 5 Taiwanese in a crack: Kuomintang or Chi-Comm?
    During the on-and-off process of clashes and collaborations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not only Chinese but also Taiwanese were engulfed in the whirlpool. During the second collaboration period between Kuomintang and Chi-Comm, Qu Nian-tai went to Yan-an for a survey. After returning to Guangtong, by utilizing Chi-Comm’s merit in gathering and training people, he organized East Region Service Team, which was joined by some Taiwanese youth especially returning to China. Li You-bang organized Taiwan Volunteers, calling together lots of Taiwanese elites. Song Pei-ru, an expert on Japanese political situation, founded “War-time Japan”. He specialized in gathering and analyzing Japanese information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government and others.
    Chapter 6 Internal strife among Taiwanese: The disputes between Taiwan Revolution Alliance and Kuomintang’s Taiwan Headquarters
    Taiwan Revolution Alliance and Kuomintang’s Taiwan Headquarters, both establis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Kuomintang, made a contribution to the unity of Taiwanese against Japanese. There existed, however, personnel disputes between them, with Taiwanese attacking and accusing one another. The first appointed commissioner of Taiwan Headquarters, Weng Jun-ming, died suddenly with the cause unaccounted for.
    Chapter 7 Waging warfare against Japanese
    The aggressive war by Japan caused tremendous damages to China. During the war, the Taiwanese remaining in Taiwan were ruled by the Japan’s colonial government. On the other hand, those returning to mainland China participated in the wa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at various departments. Some of them joined the camp of Chi-Comm, while others endeavored under Kuomintang’s leadership. Even at the frontline of battlefields, brave Taiwanese fought vigorously. Needless to mention domestic battlefields, Taiwanese were found fighting even in remote Burmese jungles.
    Conclusion
    Due to the unstable political situation in mainland China, with internal revolts and foreign invasions unceasing for 50 years, there was no active Taiwan policy all along. Taiwanese went to China all voluntarily by themselves, not initiatively strived for by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There was neither guarantee nor safeguard when they arrived there. To the worse, they engaged in internal strive without unity. Their road was complicated with ups and downs.
    參考文獻: 甲、中文資料
    一、檔案
    (一)中國國民黨黨史館檔案
    中國國民黨黨史館檔案
    特1,2,38。
    特17,1,10。
    特17,1,11。
    特17,1,31。
    特17,1,37。
    特17,1,1,4。
    特17,1,1,10。
    ․陸軍軍官學校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史稿》,1984年10月。
    ․李友邦著,《瓦解敵偽軍工作概論》,浙江麗水:新力周刊社,1938年
    ․李友邦,《臺灣革命運動》,福建龍岩:臺灣義勇隊,1943年。
    ․戴季陶著,《戴季陶先生文存》,台北 : 中央文物供應社,1959年。
    ․謝敏初著;黃玉峯整理,《平凡人生》,台中:晨星,2001年。
    ․吳三連口述;吳豊三撰記,《吳三連回憶錄》,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唐縱,《唐縱失落在大陸的日記》,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年。
    ․胡頌平,《朱家驊先生年譜》,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9年10月
    ․蕭乾,《蕭乾文學回憶錄》,臺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12月。
    ․中央秘書處圖書室編,《戰後台灣問題》,1943年5月。
    特17,1,1,11。
    ․張瑞成編輯,《抗戰時期收復台灣之重要言論》,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出版:近代中國發行,1991年。
    ․廣東丘逢甲研究會編,《丘逢甲集》,湖南: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12月。
    ․劉寧顔主編,《雅堂叢刊詩稿》,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1987年6月。
    ․丘廑競,〈辛亥革命在廈門〉,《廈門文史資料》,第1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廈門:廈門市文史委員會,1963年。
    ․華祥、郭文鏗,〈黃花崗起義烈士知多少〉,《福州文史資料》,第6輯,福州市 :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福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
    ․羅家倫主編,《黃克強先生全集》,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1968年
    ․馮自由,《革命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廈門文史資料》,第1輯,廈門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 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1963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廈門文史資料》,第18輯,廈門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 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1991年。
    ․鄭喜夫編撰,《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臺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特17,1,2,25。
    ․不著撰人,《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第4冊,臺北:華文書局,1969年。
    ․陳鍚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篇》,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南京: 建國月刊社, 1935年
    ․上海市檔案館編,《五卅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五卅運動史料》第一卷,上海:上海人
    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馮玉祥著;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馮玉祥日記》,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編輯,《革命先烈先賢為黨犧牲奮鬥事蹟》,台北:
    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3年11月。
    ․《黨的光輝照廣東》,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特17,1,2,26。
    ․廣東省蕉嶺縣委黨史研究室編,《蕉嶺人民革命史》,蕉嶺縣委黨史研究
    室,1997年。
    ․《蕉中校友》,總第6期,廣東蕉嶺:蕉中校友會,2004年。
    ․秦孝儀主編,《國民革命與台灣》,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
    ․汪春源,《汪進士自述》,原件。
    ․莊春火,《我與日據時期的台共》,台北:《五月評論》,1988年7月。
    ․《羅明回憶錄》,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年2月。
    ․林獻堂著,許雪姬主編,《灌園先生日記》,第四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所、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2月。
    ․林獻堂著,許雪姬、呂紹理主編,《灌園先生日記》,第六冊,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7月
    ․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廣州:廣東人民, 1985年。
    特17,1,2,28。
    ․國父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輯; 秦孝儀主編,《國父全集》第3冊,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3年6月。
    ․陳鍚祺主編,《孫中山年譜長篇》,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8月。
    ․蔣永敬,《民國胡展堂先生漢民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1月。
    ․鄭喜夫編撰,《連雅堂先生年譜》,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1975年1月。
    ․鄭喜夫編撰,《連故資政震東年譜初稿》,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廣東丘逢甲研究會編,《丘逢甲集》,長沙:岳麓書社,2001年12月
    ․張月澄,《勿忘台灣落花夢》,台北:東方出版社,1947年8月
    ․張深切,《里程碑》,台中:聖工出版社,1961年12月
    ․張深切,《廣東台灣獨立革命史略》,台中:中央書局,1948年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台北:文經社,1998年1月
    特17,1,2,29。
    ․林忠,《台灣光復前後史料概述》,台北市 : 皇極出版社,1983年。
    ․林忠,《台灣光復前後之回顧與自傳》,台北:皇極出版社,1987年4月。
    ․施瓊芳遺著,黃典權點校,《石蘭山館遺稿》,台南:海東山房,1965年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莊金德,賀嗣章合編譯 ,《羅福星抗日革命案全檔》,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4月
    ․楊克己編,《民國康長素先生有為梁任公先生啟超師生合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10月。
    ․汪毅夫,《台灣近代詩人在福建》,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連雅堂,《台灣通史》,台北:台灣時代書局,1976年9月。
    ․許南英,《窺園留草》,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9月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11月
    特17,1,2,30。
    ․丘念台,《嶺海微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10月重印。
    ․丘念台,《我的奮鬥史》,台北:中華日報,1962年12月。
    ․鄒魯,《回顧錄》,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國防部情報局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第一部,台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72年。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台北:楊翠華出版,2004年
    ․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0年8月
    ․吳三連、蔡培火、葉榮鐘,《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71年
    ․蔣中正,《總統蔣公思想言論總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8月
    ․福建省擋案館,廈門市檔案館編,《閩台關係檔案資料》,廈門:鷺江出版社,1993年
    特17,1,2,31。
    ․林祖密,《出山境遇篇》,見《台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三輯,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6月。
    ․林正亨,〈林烈士祖密生平事略〉,原件。
    ․李仲,〈台灣義勇隊長李友邦〉,北京:《台聲》,1986年第4期
    ․李仲,〈台灣義勇隊隊長李友邦〉,北京:《台聲》,1986年第4期。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誼會編,《不能遺忘的名單:台灣抗日英雄榜》,
    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
    ․《黨的光輝照廣東》,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王詩琅譯,《台灣社會運動史》,第一冊,文化運動,台北,稻香出版社,
    1988年6月
    ․鄭彥棻,〈孫中山先生創辦廣東大學經緯〉,黃仕忠編,《老中大的故事》,
    特17,1,2,32。
    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12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年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89年
    ․康克清著,《康克清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8月
    ․金城,《延安交際處回憶錄》,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6年10月。
    ․康澤,《康澤自述及其下場》,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8年5月。
    ․克寒,〈從西安到延安〉,《新華日報》,1938年4月4日,第二版
    ․陸誼,〈延安進行曲〉,《新華日報》,1938年1月21日,第四版。
    ․蕭勁光著,《蕭勁光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年5月
    ․宋平,〈在紀念張聞天同志九十週年誕辰座談會上的講話〉,北京:
    特17,1,2,33。
    《人民日報》,1990年8月30日,第三版
    ․張畢來,(國共合作抗敵記-回憶台灣義勇隊的誕生),北京:《台聲》,
    1985年第4期
    ․駱耕漠,(赤誠的愛國主義者-紀念台灣義勇隊創立人李有邦),
    北京:《文史通訊》,1986年第6期
    ․王得民,(抗戰時期的台灣義勇隊),《台灣同胞抗日五十年紀實》,
    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8年6月
    ․戴青田,〈憶台灣民主戰士宋斐如先生〉,北京:《團結報》,1983年
    2月19日
    ․宋斐如,〈中韓兩民族的關聯性〉,台北:《人民導報》,日文版,1946年
    特17,1,2,34。
    1月20日-24日
    ․宋斐如,〈上海事變的檢討〉,《新東方》,第3卷,二週年紀念特刊,
    1932年4月
    ․宋斐如,〈國聯調查報告書的批判〉,《新東方》,第3卷附錄,1932年11月
    ․宋斐如,〈新年,新階段,新覺悟〉,《抗到底》,第1期,1938年1月
    ․奔流,〈敬神嗎?民族自殺〉,《少年台灣》,創刊號,1927年3月
    ․宋斐如,〈德化政策下的台番暴動》,《新東方》,第1卷第11期,
    1930年11月
    ․宋斐如,〈台灣農民的慘痛〉,《益世報》,1942年4月6日
    ․宋斐如,〈台灣的慘狀與祖國的責任〉,《新華日報》,1942年4月17日
    特17,1,2,36。
    ․宋斐如,〈如何收復失地台灣:血濃於水台灣必需光復〉,《大公報》,
    1943年3月30日、4月1日。
    ․馮自由,《革命逸史》,台北:商務印書館,1968年
    ․鄭喜夫編撰,《民國連雅堂先生橫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0年 ․蔣永敬,《孫中山與中國革命》,台北:國史館,2000年
    ․李金強,《區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論》,香港教育圖書,1996年
    ․高純淑,〈林森與辛亥革命〉,
    ․陳在正,〈台灣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八十週年論文集》,1991
    ․許雪姬,〈台灣總督府的恊力者林熊徵---板橋林家之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1994年6月.
    ․張素玢,《歷史視野中的地方發展與變遷:濁水溪畔的二水北斗二林》,台北:學生書局,2004年3月。
    ․《抗戰時期收復台灣之重要言論》,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90年6月
    特17,1,2,38。
    ․丘念台,《嶺海微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陳興唐等編,《南京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藏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台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2月
    ․《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
    年2月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年2月
    ․《口述歷史》,第4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2月
    ․吳克泰,《吳克泰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8月
    ․許雪姬訪問,《藍敏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神話與歷史:解開歷史之謎》,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2月
    ․李筱峰,《二二八消失的台籍菁英》,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0年2月
    特17,1,2,39。
    ․王曉波,《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年7月
    三、文史資料
    ․福建省政協,泉州市政協,漳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林志民與南靖民軍起義〉,《福建民軍史料選編:閩南民軍》,福州:福建人民,2001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編,(抗戰期間廈門大事記),《廈門文史資料》,第12輯,廈門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1987年。
    ․蕭忠生,〈開拓新福州的華僑先驅黃乃裳傳略〉,《福州文史資料》,第8輯,福州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福建省福州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1989年8月
    ․郭一予,〈我對黃埔軍校的片段回憶〉,《廣東文史資料》,第37輯,廣州市: 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年
    ․林凡,〈閩南軍事件與林祖密遇害〉,福建省政協、泉州市政協、漳州市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編,《福建民軍史料選編:閩南民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彭一萬,〈菽庄吟社與菽庄詩稿〉,《鼓浪嶼文史資料》,第10輯,
    2003年7月
    ․丘廑競,〈辛亥革命在廈門〉,《廈門文史資料》,第1輯,
    特17,1,2,40。
    廈門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
    1963年
    ․陳延庭,〈王振邦參加廈門辛亥革命〉,《廈門文史資料》,第18輯,
    廈門市: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廈門市委員會文史資料硏究委員會,
    1991年
    ․丘晨波〈抗戰期間台灣同胞在大陸的抗日鬥爭〉,《廣東文史資料》,
    第50輯,1987年2月
    ․劉澤生,〈軍統閩南站概況〉,《軍統在福建》,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87年2月
    ․何水道口述,嘯華記錄〈一網打盡日華同志會派遣的特務〉,《漳州文史資料》第9輯,1987年7月
    特17,1,2,41。
    ․文政整理,〈日寇竄擾漳屬罪行錄〉,《漳州文史資料》,第9輯,
    1987年7月。
    ․鄭喜夫,《民國丘倉海先生逢甲年譜》,台北:商務印書館,1981年11月。
    ․丘復,廣東丘逢甲硏究會編,〈丘逢甲墓志銘),《丘逢甲集》,合肥市 :
    安徽大學出版發行:新華經銷,2001年。
    ․《胡漢民自傳》,載《革命文獻》第3輯,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65年10月
    ․朱傳譽,《中國國民黨與台灣》,台北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64年。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林公爾康傳略》,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4年
    ․林正亨,〈林烈士祖密生平事略〉,原件。
    ․陳漢光,〈許贊元事略〉,《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第一篇第十四冊,
    特17,2,1。
    〈革命之倡導與發展〉,台北市:正中書局, 1969年
    ․宋斐如,〈中韓民族的關聯性〉,《人民導報》,日文版,194 6年1月20日-24日
    ․宋斐如,〈如何改進台灣文化教育〉,《人民導報》,1946年1月11日,12日
    ․宋斐如,〈人日導報發刊詞〉,《人民導報》,1946年1月1日
    ․〈辦理人犯姓名調查表〉,行政院研究二二八事件小組,《二二八事件調
    查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4年2月
    ․何標,〈沉屍之冤何日申〉,《台聲》,1994年第6期
    ․《中國現代史資料匯編:1919-1945》,香港:文化資料供應社,1976年
    ․日軍對華作戰紀要叢書,《蘆溝橋事變後之海軍作戰》、《香港長沙作戰》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印,1987年6月。
    特17,2,13。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市:龍文出版,1989年。
    ․孫碧奇,〈滄海浮生記(二)〉,台北:《傳記文學》,第22卷第1期,
    台北:傳記文學,1973年1月。
    ․〈胡適與黃朝琴來往書信〉,台北:《傳記文學》,第41卷第5期,
    台北:傳記文學,1982年11月。
    ․蘇薌雨,〈祖國二十五年回憶錄(下)〉,台北:《傳記文學》,第27卷
    第2期,台北:傳記文學,1975年8月。
    ․張令澳,《我在蔣介石侍從室的日子》,台北:周知文化事業公司,
    1995年7月。
    ․陳爾靖〈王芃生與台灣愛國志士〉,台北:《中外雜誌》,第34卷第4期,
    特17,2,16。
    1983年10月。
    ․黃杰等撰,《 王芃生先生紀念集》,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66年
    ․林嘯鯤〈紀念漁村主持人王芃生先生〉,載《 王芃生先生紀念集》。
    ․蔡培火,〈我與王芃生先生的關係〉,台北:《中外雜誌》,第19卷第5期,1976年5月。
    ․翁佳音,〈安享天年的「省工會主委」—蔡孝乾〉,張炎憲, 李筱峯, 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臺北市 : 自立晚報出版 : 聯經總經銷,1987年
    ․謝德錫〈墜落半山的政壇流星林頂立〉,《台灣近代名人誌》 第三冊。
    張炎憲, 李筱峯, 莊永明編,《台灣近代名人誌》,臺北市:自立晚報出版
    ,1987年
    ․李世傑,《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大統領廖文毅投降始末》,臺北市:自由時代出版:民進書報總經銷,1988年。
    ․林藜撰,《台灣名人傳》,台北市 : 新亞出版社, 1976年。
    特17,2,17。
    ․林德政,〈謝東閔在大陸的歲月〉,台北:《傳記文學》,第78卷第5期,2001年5月。
    蔡孝乾,《江西蘇區:紅軍西竄回憶》,臺北市:中共硏究雜誌社,1970年。
    ․林棟,〈奔赴太行抗日報國〉,《台聲》,1985年第5期。
    ․沈扶,〈從台北到延安〉,《台聲》,1985年第5期。
    ․李玲虹,《 懷念父親—李偉光》,《台盟盟訊》,1985年第1期。
    ․蔡銘熹〈台灣同胞在大陸抗日戰場上〉,《台盟盟訊》,1985年第7期。
    ․蘇薌雨,〈祖國二十五年回憶錄(下)〉,台北,《傳記文學》,第27卷第2期,1975年8月。
    中華民國人事錄編纂委員會編,《中華民國人事錄》,臺北市:中國科學, 1953年12月
    ․〈陳漢平先生行狀〉,國史館藏,原件
    ․王大任,〈黃國書先生行述〉,《國史館館刊》第4期,1988年6月。
    特17,2,24。
    ․李凡,〈陳守山參戰見證歷史〉,台北,《勝利之光》,2005年第607期。
    ․謝東閔〈認識台灣研究台灣〉,《公論月刊》23期,1944年7月。
    四、訪問記錄
    ․陳三井訪問,《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1991年。
    ․何來美,〈軍政大老話當年:劉定國〉苗栗鄉公所公館鄉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公館鄉志》,人物篇,苗栗縣公館鄉 : 公館鄉公所,1994年1月。
    ․王民寧口述,〈抗日台胞憶當年〉,《中央月刊》,第20巻第7期,
    1987年7月。
    ․陳守山口述 ; 劉鳳翰訪問 ; 許秀容記錄整理《臺籍首位上將總司令 :陳守山口述歷史》,台北:國史館,2002年
    ․〈宋洪濤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4期,1993年2月
    ․許雪姬訪問,王美雪記錄,《林垂凱先生訪問記錄》,《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頂厝篇,臺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
    特17,2,30。
    ․林為民訪問、記錄,《林雙盼女士訪問記錄-憶林正亨》,《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下厝篇,臺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1998年。
    ․許雪姬訪問,王美雪記錄,《林為民先生訪問記錄》,《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下厝篇,臺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林為民訪問、記錄,《林雙盼女士訪問記錄:憶林正亨》,《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下厝篇,臺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許雪姬訪問,王美雪記錄,《林雙意女士訪問記錄》,《霧峰林家相關人物訪問記錄》,下厝篇,臺中縣豐原市: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許雪姬訪問, 曾金蘭紀錄 ,《柯台山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市 : 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7年。
    ․許雪姬訪問〈許顯耀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6期,1995年。
    ․許雪姬訪問,丘慧君記錄,〈李佛續先生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6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
    ․許雪姬訪問,《藍敏女士訪問記錄》,《口述歷史》第5期,1994年。
    ․許雪姬訪問,黃美滋記錄,《百年憶往:莊泗川先生訪談記錄》,
    台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3年
    特17,2,35。
    ․許雪姬訪問,曾金蘭記錄,《藍敏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6月出版
    ․〈史明訪問記錄〉,《噤聲五十年》,台北:海洋國家文化出版社,
    1996年2月。
    ․林德政採訪、記錄,《丘晨波先生訪問記錄》,2004年12月23日,
    廣州丘晨波先生住宅。
    ․林德政訪問、記錄,《宋洪濤先生訪問記錄》,2004年2月28日,台北
    ․林德政訪問、記錄,《林江先生訪問記錄》,2000年8月7日,福州市林江先生宅。
    ․林德政訪問,《黃素貞女士訪問記錄》,2002年12月20日,台北。
    ․林德政採訪、記錄,《林憲先生訪問記錄》,2007年2月14日,台北。
    ․林德政採訪、記錄,《蔣松輝先生訪問記錄》, 2003年7月16日,台北。
    特17,2,47。
    五、地方志
    ․《台灣省通志》,卷7,〈人物志〉,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
    ․《台灣省通志稿》,卷9,革命志,抗日篇,台北:台灣省文獻委貢會, 1952年6月
    ․劉超然修、鄭豐稔纂,《福建省崇安縣新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75年。
    ․福建省龍海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黃劍嵐主編,《龍海縣志》,
    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
    ․《台灣省通志》,卷7,人物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0年6月
    ․ 畢慶昌撰,《新竹縣志》,人物篇,臺北市: 中華叢書委員會, 1958年。
    ․福建省龍海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 黃劍嵐主編, 《龍海縣志》,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6月。
    ․邱奕松主編,《朴子市志》,嘉義:嘉義縣朴子市公所,1998年。
    特17,2,48。
    ․黃鼎松總編輯; 公館鄉誌編纂委員會編纂,《公館鄉志》,苗栗縣公館鄉: 公館鄉公所,1994年1月。
    ․漳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編,《漳州市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
    六、專著
    ․胡春惠,《韓國獨立運動在中國》,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3月。
    ․吳相湘,《中華民國國父孫逸仙先生》,第1冊,臺北:文星書店,1965年
    ․張光正編,《張我軍全集》,北京:臺海出版社,2000年8月。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先知先覺者》,臺北市:前衛出版社,1992年。
    ․彭澤周,《近代中國之革命與日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李雲漢,《國民革命與臺灣光復的歷史淵源》,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1年6月。
    特17,2,1,1。
    ․李吉奎,《孫中山與日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國民革命與臺灣》,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10月。
    ․《廈門博物館建館十週年成果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
    ․吳三連,蔡培火,葉榮鐘,《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社,1976年。
    ․張深切,《廣東臺灣獨立革命史略》,臺中:中央書局,1948年。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第1冊,文化運動,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6月。
    ․曾慶榴,《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年6月。
    ․楊仲揆,《中國現代化的先驅:朱家驊傳》,臺北市:近代中國出 版:中央文物總經銷,1984年。
    ․謝文玖,《耿耿此心在:翁俊明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7年。
    ․白慈飄,《啟門人:蔡惠如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出版,1977年。
    特17,2,1,2。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所,
    1969年。
    ․蔣永敬,《孫中山與中國革命》,臺北:國史館,2000年12月。
    ․李金強,《區域研究:清代福建史論》,香港:香港教育圖書公司,
    1996年。
    ․丘秀芷,《剖雲行日:丘逢甲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78年。
    ․汪毅夫,《臺灣近代詩人在福建》,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98年。
    ․陳在正,《臺灣海彊史》,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臺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4年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年5月
    特17,2,1,3。
    ․楊越凱,〈林祖密傳〉,《台灣先賢先烈專輯》(第三輯),台中: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年6月。
    ․謝文玖,《耿耿此心在:翁俊明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1977年
    ․楊錦麟,《李萬居評傳》,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2年8月。
    ․黃福慶,《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研究:國立中山大學(1924-1937) 》,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1988年6月。
    ․吳相湘,《中華民國國父孫逸仙先生》第一冊,台北:文星書店,1965年
    ․陳在正,《台灣海彊史》,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
    ․陳正平,《李友邦與台胞抗日》,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特17,2,1,4。
    ․張朋園,《立憲派與辛亥革命》,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所,1969年
    ․李雲漢,《國民革命與台灣光復的歷史淵源》,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1971年6月
    ․李雲漢,《宋哲元與七七抗戰》,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8年。
    ․陳三井,《國民革命與台灣》,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10月。
    ․彭澤周,《近代中國之革命與日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李吉奎,《孫中山與日本》,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10月。
    ․中共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在上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陳芳明,《謝雪紅評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1年7月。
    ․曾慶榴,《共產黨人與黃埔軍校》,廣州:廣州出版社,2004年6月
    特17,2,1,5。
    ․福建省孫中山研究會編,《孫中山與福建》,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年12月。
    ․戴書訓,《愈經霜雪愈精神:鄒魯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3年
    ․蘇進強,《風骨嶙峋的長者:蔡培火傳》,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0年
    ․林文月,《連雅堂傳》,台北:雨墨文化出版社,1994年
    ․陳哲三,《中國革命史論及史料》,台北:商務印書館,1982年6月。
    ․楊錦和、洪卜仁編著,《閩南革命史》,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0年
    ․石源華編著,《中國共產黨援助朝鮮獨立運動紀事》(1921-1945),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5月。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灣的先知先覺者》,臺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
    特17,2,1,6。
    ․何池,《翁澤生傳》,台北:峽學術出版社,2005年6月
    ․甘兆勝, 林亞杰主編,《廣東民主人士名人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10月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楊中美著,《胡耀邦評傳,一位急進中共改革派領袖的傳奇生涯》,香港:奔馬出版社,1989年3月
    ․當代中國人物傳記叢書編輯部編輯,《徐向前傳》,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12月。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憎二二八》,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2年2月。
    ․張炎憲等執筆,《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臺北市: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吳氏圖書總經銷 ,2006年2月出版。
    ․黃羨章,《潮汕民國人物評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麥禮謙著,《從華僑到華人-二十世紀美國華人社會發展史》,
    特17,2,1,7。
    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
    ․楊秀瑛,〈懷念我的父親楊春松〉,《不能遺忘的名單:台灣抗日英雄榜》,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鍾志強編,《國民革命北伐大戰記》,上海:華強書社,1927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總理哀思錄》,編者刊,
    1929年。
    ․鄧中夏,〈上大之使命〉,《上海大學周刊》,1924年5月4日。見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五卅運動史料》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11月。
    ․惲代英,〈五卅運動〉,收在上海社會科學院編,《五卅運動史料》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蕭彪、楊錦和、王炳南、許偉平著,《翁澤生傳》,收在龍溪地區中․共黨史研究分會編,《閩南英烈》,1985年出版,第1集。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著; 戴國煇解說,王乃信等譯,《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一九一三-一九三六)》,第三冊,東京都:龍溪書舍發行,1973年;中譯本:《共產主義運動》,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
    ․連震東,〈先父生平事略〉,台北:《傳記文學》,三十卷四期
    特17,2,1,8。
    ․章君穀,〈台灣志士林薇閣〉,台北:《中央月刊》,二卷十期,1970年8月。
    ․陳漢光,〈黃花崗之役與台籍人士〉),台北:《台灣風物》,第八卷第三期。
    七、論文
    ․黃季陸,〈有關臺灣與中國革命的史料〉,《傳記文學》,第11卷第5期,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黃季陸,〈中國國民黨與臺灣〉,臺灣各報刊登三六,1969年11月24日。
    ․龔洁整理,〈林家訴狀〉,《鼓浪嶼文史資料》,第10輯,2003年7月。
    ․彭一萬,〈菽庄吟社與菽庄詩稿〉,《鼓浪嶼文史資料》,第10輯,2003年7月。
    ․陳娟英,〈板橋林家相關歷史資料綜述〉,《廈門博物館建館十週年成果文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李友邦,〈與正報記者談話〉,《瓦解敵偽軍工作概論》,新力周刊社,1938年11月。
    ․郭一予,〈我對黃埔軍校的片段回憶〉,《廣東文史資料》,第37輯,1982年12月。
    特17,2,1,9。
    ․〈黃埔建校六十年年表〉,《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論文集》,下冊,臺北:防部史政編譯局。
    ․李仲,〈臺灣義勇隊長李友邦〉,《臺聲》,1986年第4期,北京。
    ․宋斐如,〈調和點上的日本政治新動向〉,《日本評論》,第12卷第23期,1940年10月1日。
    ․關口泰撰,林海濤譯,〈日本的南進據點:臺灣〉,收在《日本評論》,第12卷第23期,1940年10月1日。
    ․謝南光,〈東京泰越和議與倭寇的南進〉,《日本評論》,第13卷第4期,1941年4月1日。
    ․謝南光,〈松岡洋石上當了〉,《日本評論》,第14卷第2期,1641年7月15日。
    ․卓揚、丘繼英、蔡子培,〈「東區服務隊」〉,《廣東黨史資料》,第8輯,1986年8月。
    ․楊瑞榮、方留章〈台灣少年團在武夷山〉,《載臺聲》,第1期,1999年。
    ․喻蓉蓉,〈國共鬥爭下犧牲的臺籍軍人李友邦〉,《歷史月刊》,第123期,1998年4月。
    ․連震東,〈先父生平事略〉,臺北,《傳記文學》,第30卷第4期。
    特17,2,1,10。
    ․章君穀,〈臺灣志士林薇閣〉,臺北,《中央月刊》,第2卷第10期,1970年8月。
    ․林正亨,〈林烈士祖密生平事略〉。
    ․陳漢光,〈黃花崗之役與臺籍人士〉),臺北:臺灣風物》,第8卷第3期。
    ․陳在正,〈臺灣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八十週年論文集》,1991年。
    ․陳延庭,〈王振邦參加廈門辛亥革命〉,《廈門文史資料》,第18輯,1991年。
    ․許雪姬,〈臺灣總督府的恊力者林熊徵---板橋林家之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3期,下,1994年6月。
    ․余美玲,〈寒梅與詩心:許南英梅花詩探析〉,《臺灣文學學報》,第1期,2000年6月。
    ․丁旭輝,〈由〈滄海〉及相關意象看丘逢甲內渡後的心境與夢想〉,臺北:漢學研究》第21卷第1期,2003年6月。
    ․林德政,〈連雅堂在中國大陸的活動〉,臺北:《傳記文學》,第87卷第5期,2005年11月。
    ․曾進豊,〈論黃清淵《閩粵吟草》之主題意涵〉,《高雄師大學報》,第22期,2007年。
    特17,2,1,11。
    ․南史,〈《後蘇龕泉廈日記》的史料價值〉,《臺南文化》,第8卷第2期,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66年6月,頁93-95。
    ․施士洁遺作,〈《後蘇龕泉廈日記》〉,《臺南文化》,第8卷第2期,臺南:南市文獻委員會,1966年6月,頁68-92。
    ․盧嘉興,《臺南府城詩壇領袖趙雲石喬梓》,《臺灣研究彙集》第15集。
    ․彭一萬,〈菽庄吟社與菽庄詩稿〉,《鼓浪嶼文史資料》,第10輯,2003年7月。
    ․連震東,〈先父生平事略〉,《傳記文學》,第30卷第4期,臺北。
    ․章君穀,〈臺灣志士林薇閣〉,《中央月刊》,第2卷第10期,臺北:1970年8月。
    ․蕭忠生,〈開拓新福州的華僑先驅黃乃裳傳略〉,《福州文史資料》,第8輯,1989年8月。
    ․丘廑競,〈辛亥革命在廈門〉,《廈門文史資料》,第1輯,1963年。
    ․張珂,〈鄒洪傳〉,《傳記文學》,第30卷第2期
    ․黃季陸,〈有關台灣與中國革命的史料〉,台北:傳記文學,第11卷第5期。
    特17,2,1,12。
    ․連震東,〈先父生平事略〉,台北:《傳記文學》,三十卷四期
    ․章君穀,〈台灣志士林薇閣〉,台北:《中央月刊》,2卷10期,1970年8月。
    ․鄭烈,〈黃花崗之役與台灣〉,台北:《中央日報》,1953年3月29日。
    ․陳哲三,〈鄒魯與丘逢甲的師生情誼〉,台北:《傳記文學》,第26卷第2期,1975年1月。
    ․林真,(台灣義勇隊的籌組及在福建的活動),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集刊 》,1991年第4期。
    ․陳漢光,〈黃花崗之役與台籍人士〉,台北:《台灣風物》,第8卷第3期。
    ․曾迺碩,〈興中會台灣分會史實〉,《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5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76年1月。
    ․許師慎,〈陳少白成立興中會支會於台北〉,《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5輯。
    ․〈黃埔建校六十年年表〉,《黃埔建校六十週年論文集》,下冊,
    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特17,2,1,15。
    ․蔣永敬,〈辛亥革命前十次起義經費之研究〉,見蔣永敬著,《孫中山與中國革命》,台北:國史館,2000年12月。
    ․許雪姬,〈台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
    ․盧嘉興,《台南府城詩壇領袖趙雲石喬梓》,收在盧嘉興《台灣研究彙集》(盧嘉興自印),第15集
    ․林德政,《抗戰期間國民政府之整軍與備戰》,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1月。
    ․林德政,〈抗戰期間臺灣義勇隊與國民黨及共產黨的關係〉,《一九四○年代中國軍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軍史學會,2003年11月5日至6日。
    ․林德政,〈連雅堂在中國大陸的活動〉,《傳記文學》,第87卷第5期,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林德政,〈黃埔軍校的臺籍學生〉,《近代中國》,第160期,臺北:近代中國雜誌社,2005年3月31日,頁141-164。
    ․林德政,〈謝東閔在大陸的歲月〉,《傳記文學》,第78卷第5期,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2001年5月。
    林德政,〈戰時旅居重慶的臺籍人士:以《東南海雜誌》的言論與影響為中心〉,《臺灣文獻》,第53卷第4期,2002年12月31日。
    ․林德政,〈臺灣人抗日的典型:蕭道應在日據時代的抗日歷程〉,《海峽評論》,2003年1月號。
    特17,2,2,18。
    ․章君穀,〈台灣志士林薇閣〉,台北:中央月刊,二卷十期,1970年8月
    ․陳漢光,〈黃花崗之役與台籍人士〉),台北:台灣風物,第八卷第三期
    ․丘廑競,〈辛亥革命在廈門〉,《廈門文史資料》,第一輯,1963年
    ․陳延庭,〈王振邦參加廈門辛亥革命〉,《廈門文史資料》,第十八輯,1991年
    ․蕭忠生,〈開拓新福州的華僑先驅黃乃裳傳略〉,《福州文史資料》第八輯,1989年8月
    ․林正亨,〈林烈士祖密生平事略〉
    ․馮自由編《民國前海內外革命報刊調查》,
    ․華祥、郭文鏗,〈黃花崗起義烈士知多少〉《福州文史資料》,第六輯
    ․蕭忠生,〈開拓新福州的華僑先驅黃乃裳傳略〉,《福州文史資料》,第八輯,1989年8月
    八、學位論文
    特17,2,2,20。
    ․陳淑美,〈施士洁及其《後蘇龕合集》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7年1月。
    ․高純淑,〈林森與辛亥革命〉,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
    ․陳天民,〈林森與民國政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997年。
    九、期刊
    《口述歷史》,第6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
    《臺灣民報》,第2卷第1號,1924年1月1日。
    《臺灣民報》,第104號,1926年5月9日。
    《臺灣民報》,第132號,1926年11月21日。
    《臺灣民報》,第249號,1929年2月24日。
    《臺灣民報》,第3卷第10號,1925年4月1日。
    特17,2,3,30。
    《臺灣民報》,第72號,1925年9月27日。
    《臺灣民報》,第74號,1925年10月11日。
    《臺灣民報》,第76號,1925年10月25日。
    《臺灣民報》,第77號,1925年11月1日。
    《臺灣民報》,第79號,1925年11月15日。
    《臺灣民報》,第92號,1926年2月14 日。
    《臺灣民報》,第105號,1926年5月16日。
    《臺灣民報》,第194號,1928年3月4日。
    《臺灣民報》,第249號,1929年2月24日。
    《先鋒》,第3期,1926年1月。
    特17,2,3,32。
    《臺灣大眾時報》,第5號,1928年5月。
    《臺灣大眾時報》,第10號,1928年7月9日。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第1385號,1933年3月22日。
    《國立中山大學日報》,第1738號,1934年9月3日。
    《臺聲》,1986年第4期,北京。
    《臺灣先鋒》,1927年4月1日。
    《臺灣先鋒》,第10期,1942年12月25日。
    《臺灣青年》,創刊號,1943年1月1日。
    《傳記文學》,第6卷第3期、第11卷第5期。
    《口述歷史》,第6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
    特17,2,3,33。
    《鼓浪嶼文史資料》,第10輯,2003年7月。
    《廣州學生》,第1期,1926年11月1日。
    《廣東文史資料》,第37輯,1982年12月。
    《廣東黨史資料》,第8輯,1986年8月。
    《中國學生》,第21期,1926年3月26日。
    《中國學生》,第24期,1926年4月24日。
    《嶺南週報》,第3卷第4期,1933年10月13日。
    《嶺南週報》,第4卷第9期,1934年4月17日。
    《嶺南週報》,第4卷第4期,1934年3月23日。
    《嶺南週報》,第4卷第13期,1934年5月28日。
    特17,2,3,34。
    《嶺南週報》,第5卷第11期,1934年12月21日。
    《嶺南週報》,第6卷第9期,1935年4月25日。
    《嶺南週報》,第6卷11期,1935年5月13日。
    《嶺南週報》,第11卷11期,1935年12月9日。
    《南風》,第10卷第2期。
    《先鋒半月刊》,第3期,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官學校政治部,1926年。
    《日本評論》,第12卷第23期,1940年10月1日。
    《日本評論》,第13卷第4期,1941年4月1日。
    《日本評論》,第14卷第2期,1641年7月15日。
    《戰時日本》第1期,1938年8月1日
    特17,2,3,35。
    第3卷第3期,1939年9月25日
    第6卷第2期,1942年1月
    《民國檔案》,第1期,1999年。
    《歷史月刊》,第123期,1998年4月。
    《新臺灣》,重慶:臺灣革命同盟會,1943年4月15日
    《台灣問題參考資料》,第2集,1943年7月30日。
    《台灣問題參考資料》,第3集,1943年8月30日。
    《台灣問題參考資料》,第4集,1943年9月30日。
    《傳記文學》,第30卷第4期,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中央月刊》,第2卷第10期,臺北,1970年8月。
    特17,2,3,37。
    《臺南文化》,第8卷第2期,臺南:臺南市文獻委員會,1966年6月。
    《台灣先鋒》,第一期,1940年4月,浙江金華。
    《台灣先鋒》,第三期, 1940年6月,浙江金華。
    十、報紙
    重慶《大公報》,
    1937年10月31日
    1940年4月8日。
    1940年7月26日。
    1940年10月16日。
    《中央日報》(福建版),1942年3月5日。
    特17,2,3,38。
    1942年3月15日。
    1942年3月16日。
    1942年3月17日。
    1942年3月18日。
    1942年3月19日。
    1942年3月20日。
    1942年3月23日。
    1942年3月28日。
    1942年6月15日。
    1942年7月30日。
    特17,2,3,41。
    1942年6月20日。
    《民國日報》,1925年6月15日。
    1926年6月16日。
    1926年9月14日。
    1927年6月13日。
    上海:《民國日報》,1922年10月23日。
    廈門:《江聲報》,1937年7月31日
    福建:《泉州日報》,1938年11月9日
    廣州:《先鋒》,第三期,1926年1月
    乙、日文
    特17,2,3,47。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昭和14年(1939)7月(東京:綠蔭書房,1986年9月重刻)。
    ․黃昭堂,《台灣民主國の研究》,(東京大學出版會,1970年7月)。
    ․謝春木,《臺灣人の要求 : 民眾黨の發展過程を通じて》,臺北: 臺灣新民報社,1931年。
    特17,2,3,48。
    特17,6,1。
    特17,6,4。
    特17,6,5。
    特17,6,16。
    特17,6,20。
    特17,6,21。
    特17,6,25。
    特17,6,26。
    (二)廣東省檔案館
    廣東省檔案館
    全宗號6,目錄號1,案卷號18。
    全宗號55,目錄號1,案卷號7。
    全宗號88,目錄號1,案卷號6。
    全宗號88,目錄號1,案卷號8。
    全宗號88,目錄號1,案卷號22。
    全宗號88,目錄號1,案卷號24。
    全宗號88,目錄號1,案卷號29。
    (三)福建省檔案館
    福建省檔案館
    目錄號1,目錄號3,案卷號571。
    二、史料
    ․羅家倫主編,《黃克強先生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會,1968年
    ․朱傳譽編,《中國國民黨與臺灣》,臺北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 ,1964年。
    ․深圳臺盟主編,《宋斐如文集》,北京:台海出版社,2005年10月
    ․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1956年。
    ․孫中山,中央黨史史料編委會編《孫文學說》,台北:中央文物供應
    社,1963年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
    第一編第十冊,革命之倡導與發展—興中會》,台北:正中書局,1963
    年11月。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
    第一編第十四冊,革命之倡導與發展—中國同盟會》,台北:正中書
    局,1964年3月。
    ․國防部情報局譯,《蘇俄在華軍事顧問回憶錄》,第一部,臺北:國防部軍事情報局,1972年。
    ․萱野長知,《中華民國革命秘笈》,東京 : 帝國地方行政學會, 194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宣傳部編,《總理哀思錄》,出版地不詳 : 編者刊,1929年。
    ․張月澄,《勿忘臺灣落花夢》,臺北:東方出版社,1947年8月。
    ․廣東革命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湖南省檔案館編,《黃埔軍校同學錄》,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
    ․張深切,《里程碑》,第二冊,臺中:聖工出版社,1961年12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8153501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15350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656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