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5/144300 (79%)
Visitors : 51160708      Online Users : 95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063


    Title: 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趨勢下-台灣石化產業之發展策略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in Taiwan-under the trend of severe GHG emission control
    Authors: 蔡錫津
    Contributors: 李志宏
    蔡錫津
    Keywords: 溫室氣體
    能源使用效率
    化石燃料
    石化業
    輕油裂解廠
    生質能
    太陽能
    Green House Gases(GHG)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Fossil Fuel
    Petrochemical Industry
    Naphtha Cracker
    Biomass Energy
    Solar Energy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8 01:58:07 (UTC+8)
    Abstract: 近年來,隨著能源價格不斷飆漲以及溫室氣體大量排放造成的氣候異常變化,引起世界各國對於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與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的重視。溫室氣體大多由化石燃料燃燒所產生。因此,一般被視為能耗較高的發電、鋼鐵、水泥以及石化等產業,遂成為眾所矚目而被要求加強溫室氣體排放管制的主要產業。未來的產業發展規劃,必需兼顧經濟與環保,否則必將被世界潮流所淹沒。
    因應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趨勢,就台灣經濟發展面、財政建設面、環境永續經營面等層面考量分析,現階段石化產業之發展應對產業競爭力及環境保護做更多且更審慎的考量。於產業競爭力部分,建議中油開放民營,並運用部份釋股取得的資金,一方面引進先進的製程技術及進行設備更新,提升企業競爭力;另一方面整合國內仰賴台灣中油公司供料且在各產品領域擁有數十年營運經驗的中下游業者,建構泛中油體系的石化經營團隊。如此泛中油體系與國內另一石化產品鏈已相當完整的台塑體系,形成兩大石化體系,互為良性競爭。於環境保護方面,則建議我國應終止國光石化投資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並藉提升廠商製程效率減少能耗,如此將使經濟發展及環境保護得以兼顧,亦達成原興建國光計畫之目的。
    而未來台灣石化產業發展策略,技術發展需長期向下扎根,產品則朝高值化、精緻化發展,開發低能耗、低污染之替代能源,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並將大宗石化耗能的產品移往海外能源低廉的地區,持續提升產業競爭力,並達成溫室氣體減少排放為目標。如是,台灣在環境保護日益重視之趨勢下,石化產業也得以永續發展。
    The high energy cost and the unusual climate change due to increasing green house gases(GHG)emission in recent years have attracted the global attentions and called for improvement of energy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ment of GHG emission control. GHG are mostly produced by the combustion of fossil fuels. And the higher energy consumption industries such as power generation, steel, cement and petrochemical industries are thus strongly requested to reduce GHG emiss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oth are needed to be equally evaluated in the planning of fu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Taking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s an example, many of its mid-stream and down-stream products have become an unseparable part and of our daily life. In Taiwan, it has been over half century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now become top 10 petrochemical production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production value of petrochemical-related industries are very close to 4 trillion NT dollars, about 30% of total production value of domestic manufacturing sectors. Petrochemical industry and electronic industry are the two strong arms in supporting national economic growth.
    As a very important industry in Taiwan, however, the intensity of its GHG emission is only next to steel industry. The significant technology improvement in petrochemical industry has been achieved since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existing refinery, naphtha crackers and many petrochemical mid-stream production plants in Taiwan. It is well recognized that the GHG emission will be greatly reduced if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are introduced and the old facilities are revamped.
    Therefore, the writer would like to address a different approach toward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roject which the government is giving an impetus to its execution. Here the writer would propose Taiwan CPC company, the state-owned petroleum company and the leader of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roject, to become privatized after asset re-evaluation and collect some government capital from privatization through issuance of part of its shares to the open market. The capital thus collected can be used for enterprise reform. The important items of the enterprise reform include but not limited to introduction of the advanced technologies, revamping of existing facilities and establishment of a new well-integrated petrochemical conglomerate through mutual investment between Taiwan CPC and the mid-stream companies that rely raw material supplies from Taiwan CPC. From viewpoints of both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government policy of implementation of KuoKuang Petrochemical Project is worthy for reconsideration.
    Formation of a CPC-lead petrochemical conglomerate would also benefit the current petrochemical companies that rely on raw material supplies from Taiwan CPC as their operation efficiencies would improved from business intergration. The newly formed conglomerate would be more powerful in further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more competitive in world market. They would have more resources to explore their potential in advance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n new business fields such as biomass energy, solar energy and so on. The CPC-lead petrochemical conglomerate would be able to enc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to another domestic petrochemical giant, Taiwan Formosa Group, and other petrochemical giants in the global market.
    誌 謝 i
    摘 要 ii
    表 次 viii
    圖 次 ix
    壹、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1
    一、 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歷程 1
    二、 石化業對我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6
    三、 台灣石化產業的特色 7
    四、 當前我國石化業的經營環境 10
    貳、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13
    一、 氣溫的改變 13
    二、 溫室氣體種類 15
    三、 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概況 16
    四、 我國溫室氣體排放概況 17
    五、 石化業的溫室氣體排放概況 22
    参、國內外環保趨勢及污染排放管制 24
    一、 國際環保公約 24
    二、 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26
    三、 國際溫室氣體減量趨勢 27
    四、 國外能源管理法規 28
    五、 台灣減碳政策 29
    肆、溫室氣體政策下石化業遭遇的問題 33
    一、 產業發展環境受限 33
    二、 面臨課徵能源稅 35
    三、 國際貿易制裁風險 36
    伍、我國石化業的因應策略 39
    一、 中油應開放民營,提升生產效率 39
    二、 捨國光石化建立泛中油體系 44
    三、 台灣形成兩完整石化體系競爭 48
    四、 整合效益 51
    陸、石化業的挑戰與改變 58
    一、 石化業對環境的衝擊 58
    二、 台灣石化業面臨問題的可行解決方案 60
    三、 以日本住友化學的成長路徑發展為例 64
    四、 台灣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68
    柒、結論 84
    參考文獻 87


    表 次
    表1-1 台灣乙烯生產廠家及產能統計 4
    表1-2 全球乙烯產能分佈情形 5
    表1-3 我國歷年石化工業相關產值統計 7
    表1-4 我國部份石化產品的全球地位 8
    表2-1 各種溫室氣體對增溫效應的比較 15
    表2-2 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指標-按部門方法統計 18
    表2-3 我國各部門燃料燃燒CO2之排放與占比 19
    表2-4 燃料燃燒排放CO2-部門方法(Sectoral Approach) 19
    表2-5 台灣能源生產力與密集度的變化 22
    表2-6 台灣工業部門產業1990年至2004年的溫室氣體排放 23
    表3-1 主要國際環保公約簡介 24
    表3-2 各國最新溫室氣體減量目標/期程 27
    表4-1 國內重大石化投資計畫的推動狀況 34
    表5-1 2009年台塑化與中油之經營績效比較 41
    表5-2 2009年台塑化與中油之營業業務比重 43
    表5-3 國光石化與台塑六輕之比較 44
    表5-4 近五年(2005年至2009年)台塑化與中油之平均營運狀況比較 52
    表5-5 2001~2009年台塑集團與中油體系廠商之獲利比較 54
    表5-6 中油民營化資金募集與運用方式 56
    表5-7 泛中油體系之建構與經濟/環保效益評估 57
    表6-1 主要國家能源指標比較 59
    表6-2 世界主要國家能源生產力比較 61
    表6-3 歷年我國能源生產力之變化情形 61
    表6-4 生質能產業在台灣(2007) 79
    表6-5 種植能源作物符合生質柴油B1量所需土地面積 81


    圖 次
    圖2-1 過去140年來平均地表溫度變化趨勢圖 13
    圖2-2 台灣歷年平均溫度變化 14
    圖2-3 各種溫室氣體對全球升溫的貢獻百分比 15
    圖2-4 全球各國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統計與排名(2007年) 16
    圖2-5 全球各國溫室氣體人均排放量統計與排名(2007年) 17
    圖2-6 我國燃料燃燒CO2總排放與人均排放趨勢圖 18
    圖2-7 能源相關的CO2排放強度 21
    圖2-8 我國與OECD國家CO2、GDP成長趨勢 21
    圖5-1 台塑化與中油歷年純益率比較 53
    圖6-1 國內乙烯需求量與國民生產毛額的關係 58
    圖6-2 各種塑膠之性能與價格比較 63
    圖6-3 住友化學公司的成長路徑 65
    圖6-4 住友化學公司2007年各類產品營收與獲利比例 68
    圖6-5 可使用CO2做原料生產的化學品 71
    圖6-6 反應性蒸餾示意圖 72
    圖6-7 台塑集團節水節能改善執行情形 74
    圖6-8 臨海工業園區能資源鏈結 75
    圖6-9 不同發電方法之碳足跡 78
    圖6-10 石油精煉與生物精煉之比較 80
    圖6-11 生質精煉化學產業架構 80
    Reference: 壹、我國石化產業的發展歷史與現況
    1.謝俊雄(主編)(民98)。中華民國的石油化學工業2009年報。台北市:台灣區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
    2.工研院IEK-ITIS計畫產業分析師(民99年2月2日)。我國石化產業回顧與展望。工業總會服務網。取自: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902-479-12
    3.因應開徵能源稅我國石化產業之發展策略(民98年12月23日)。環球經濟社。取自:http://www.wes-ngo.org/www.wes-ngo.org/indexc3fb.html?lang=1
    4.謝志強等人(民98)。2009~10 石化產業年鑑。台北市: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5.經濟部技術處 ITIS 專案(民99年2月23日)。2009年第四季及全年台灣石化產業回顧與展望。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IEK)。取自:http://fund.cnyes.com/Report_Content.aspx?kind=6&sn=20100223141305261064411
    貳、溫室氣體排放現況
    1.經濟部能源局(民98年10月)。【我國燃料燃燒CO2排放統計與分析】。未出版之統計數據
    2.Mitigating climate change_what Taiwan is doing。行政院環保署。取自:http://www.epa.gov.tw/index.aspx
    3.張嘉玲、陳明義(民98)。綠色產業發展趨勢。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5,1,11-17
    4.楊鏡堂(民97年3月)。永續能環科技現況與展望。蔡榮騰(主持人)。綠色科技暨人才培育國際研討會,崑山科技大學
    5.梁啟源(民96)。我國永續發展之能源價格政策。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之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報告
    参、國內外環保趨勢及污染排放管制
    1.節能減碳國際簡訊(民98)。台灣綠色電子入口網站_產業訊息。取自:http://www.eup.org.tw/Notice/News.jsp
    2.劉國忠(民98年10月)。能源稅資料蒐集分析與建議_中鋼公司能源稅專案小組。戴彥德、林志森(主持人)。98年度秋季環境與能源研討會-兩岸低碳經濟與社會發展,中華經濟研究院
    3.張嘉玲、陳明義(民98)。綠色產業發展趨勢。科學與工程技術期刊,5,1,11-17
    4.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等(民98年4月)。COP15之後的國際氣候政策與立法趨勢,集思交通部國際會議中心
    5.綠色供應鏈,工業技術研究院產業學院學習服務網,取自:http://www.slideking.com/KMFreeDocView.aspx?freedocid=94fcf684-00f8-46b1-ad42-665fe4ec3d3c
    6.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網站。http://ukintaiwan.fco.gov.uk/zh/about-us/working-with-taiwan/climate-change/uk-policy-climate-change/
    7.維基百科網。zh.wikipedia.org
    8.能源局(民95年10月5日)。「公告能源供應事業及能源用戶達應辦理能源管理法規定事項之能源供應數量、使用數量基準及應儲存之安全存量」[公告],台北市:經濟部。取自:http://www.moeaboe.gov.tw/opengovinfo/Laws/all/LAllMain.aspx?PageId=l_all_03
    9.包國祥(民98)。「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完成立法後應注意事項。能源報導2009年7月,14-16
    10.「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正式啟動(民98年10月)。經濟部新聞。取自:http://www.csrtaiwan.org/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375&Itemid=2
    11.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立法通過行(民97年7月24日)。政院經建會。取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12038
    12.行政院審查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公告](民99年3月4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空保處。取自:http://211.21.186.100/environmental/modules/tadnews/index.php?com_mode=flat&com_order=0&nsn=23
    13.節能減碳,汽燃費隨油徵收先上路(民99年3月25日)。工商時報。取自:http://proj.moeaidb.gov.tw/ghg/page1-1-1.asp?uid=1455
    14.中華經濟研究院(民98年10月21日)。綠色稅制之研究。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取自:http://www.cier.edu.tw/ct.asp?xItem=11407&ctNode=11&mp=1
    15.行政院環保署(民99)。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溫室氣體先期專案暨抵換專案推動原則(草案)公聽會簡報資料,未出版
    16.因應開徵能源稅我國石化產業之發展策略(民98年12月23日)。環球經濟社。取自:http://www.wes-ngo.org/www.wes-ngo.org/indexc3fb.html?lang=1
    肆、溫室氣體政策下石化產業遭遇的問題
    1.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民97)。產業潔淨科技展望。台北市: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趨勢研究中心
    2.梁啟源(民96年5月)。能源稅及其配套對產業及整體經濟之影響。郭年雄、蕭代基(主持人)。中技社96年度春季環境與能源研討會之能源稅開徵深入對話,福華國際文教會館
    3.開徵能源稅後對供應鏈系統之影響。民98年,取自:lms.ctl.cyut.edu.tw/sys/read_attach.php?id=224469
    4.因應開徵能源稅我國石化產業之發展策略第一次工作會議報告。環球經濟社。取自:http://www.wes-ngo.org/www.wes-ngo.org/indexc3fb.html?lang=1
    5.因應開徵能源稅我國石化產業之發展策略期末報告。環球經濟社。民98年,取自:http://www.wes-ngo.org/www.wes-ngo.org/indexc3fb.html?lang=1
    6.劉光瑩(民98年12月20日)。排碳貿易制裁_環署:高耗能產業需轉型。中央社。取自: http://www.coolloud.org.tw/node/49320
    7.劉紹臣、梁啟源、林美惠(民97年2月18日)。「因應地球暖化臺灣之能源政策」_本院環境與能源研究小組給新政府的建議。中央研究院。取自:http://www.sinica.edu.tw/suggest_forgov.htm
    8.後京都架構下我國環境外交策略。中華民國外交部。取自:http://www.mofa.gov.tw/webapp/ct.asp?xItem=37506&ctNode=2034&mp=1
    9.溫麗琪(民97)。我主要貿易夥伴國之涉及溫室氣體排放減量非關稅貿易措施對我國可能影響及其WTO適法性研究—以美國及歐盟為例。台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10.黃啟霖(民98年12月18日)。氣候峰會新約擬允實行貿易制裁_台灣出口添變數。聯合報、中央社。取自: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id=7&id2=2&nid=227081
    伍、我國石化業的因應策略
    1.巣志成(民95年6月24日)。我國耗能工業溫室氣體減量之策略與技術方案可行性研究。取自:www2.thu.edu.tw/~sde/program/94_2/chemeng/18.pdf
    2.何宗仁(民94)。蒸餾單元熱能整合技術。經濟部工業局。取自:http://ebooks.lib.ntu.edu.tw/1_file/moeaidb/013305/#B
    3.黃琦聰、黃聖夫、方淞(民95)。分隔內壁蒸餾塔簡介。化工技術,14,7,105–113
    4.BSI EN 16001 能源管理系統
    5.BSI ISO/DIS 50001能源管理系統國際標準草案版介紹
    6.深耕綠能產業_再創台灣新契機(民98年8月14日)。經濟日報。取自:http://www.taiwangreenenergy.org.tw/News/news-more.aspx?id=F2E7BB7D83F78040
    7.劉靜君(民98年11月20日)。工業區能資源整合座談會。經濟日報。取自:http://gmg.tw/article/view.jsp?aid=208181&cid=11``
    8.林向榮。植入節能減碳DNA_企業競爭力大增。創新發現誌。取自:http://newideas.cc/magazine/article.php?AKEY=1059
    9.開徵能源稅的價值與應有考慮(民95年8月31日)。工商時報。取自:lms.ctl.cyut.edu.tw/sys/read_attach.php?id=224170
    10.曾繁銘(民99年2月2日)。我國石化產業回顧與展望。工業總會服務網。取自:http://www.cnfi.org.tw/kmportal/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magazine9902-479-12
    11.王先知。串連完整產業鏈_化工產業創新起飛_工研院王先知副所長。取自:http://www.wfc.edu.tw/~wwwce/msg1.htm
    12.副產品迴圈利用廉價廢料中挖“金礦”上海石化形成節能降耗產業鏈(民96年1月5日)。中國上海。取自: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190213.html
    13.石化業盼速簽ECFA 提升產品附加價值為要務(民98年4月26日)。中央社。取自:http://www.etaiwannews.com/etn/news_content.php?id=931210〈=tc_news&cate_img=259.jpg&cate_rss=ED,HD
    14.http://www.tadercn.com/mtzx/xgxy/sh/662150.shtml
    15.李齡(總編輯)(民98)。中技社通訊85。台北市:財團法人中技社
    16.楊致行(民98年12月)。綠色創新-綠色商機。《綠色創新-綠色商機》論壇。陳春山(主持人)。哥本哈根協定之科技產業對策,中華大學
    17.謝誌鴻、吳文騰(民98)。微藻-綠色生質能源。科學發展,433,36-40
    18.吳耿東(民97)。生質能概論。林業研究專訊,14,3,5-9
    19.何謂能源管理?。CLP中電網站。取自:https://www.clponline.com.hk/MyBusiness/EnergyManagement/InformationHub/WhatIsEnergyManagement/Pages/Default.aspx
    20.蔡雯瑤(民94)。潔淨能源新技術_生物氫能。環保科技園區電子報。取自:http://idbpark.moeaidb.gov.tw/index.asp
    21.林善志(民99)。建構台塑企業麥寮園區為生態化工業園區。化工技術,203,18,94-112
    22.巢志成、蔡啟明(民98年11月)。林園工業區能資源鏈結分析。98年度製造業節能減碳成果發表會。台灣科技大學
    23.呂錫民(民99)。台灣低碳能源結構淺談。能源報導2010年2月,30-33
    24.劉文宗(民96)。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科學發展,413,34-39
    25.黃國維(民98年3月)。掌握再生能源產業的新契機。大華技術學院
    26.田裕斌(民99年2月24日)。ICT全面革新,拓墣:台廠將大啖商機。中央社。取自:http://jeeche.pixnet.net/blog/post/4946547
    27.我國能源資通訊產業之發展(民98年5月22日)。經濟部能源局。取自:http://power.nsc.ncku.edu.tw/greenpower/conference/1.pdf
    28.台灣資通訊產業發展現況(民97年1月)。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取自:http://www.survision.com.tw/SourcingTaiwan/chinese/images/ICTIndustry.pdf
    29.智慧電網對我國之機會與挑戰(民99年4月2日)。行政院經建會。取自:www.cepd.gov.tw/dn.aspx?uid=8246
    30.行政院環保署網頁。http://www.epa.gov.tw/ch/SitePath.aspx?busin=4177&path=4222&list=4222
    31.綠色能源產業資訊網。http://www.taiwangreenenergy.org.tw/Domain/domain-5.aspx
    32.何宗仁(民97)。蒸餾塔效率提升:先進蒸餾技術
    33.何宗仁。化工製程蒸餾單元熱能整合技術。取自:http://proj.moeaidb.gov.tw/eta/files/Tech/B-04.pdf
    34.施瑞虎、李宏台(民98年7月16日)。生質能源對石化工業之未來變化與發展。陳顯彰(主持人),〝2009生質預處理與高價石化利用技術整合〞研討會,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
    35.陳芃(民98)。原油衍生出的龐大家族-簡述石化業現況與未來發展。能源報導,2009年08月,20-23
    36.尤浚達(民96年11月13日)。石化產業發展策略。第六屆全國工業發展會議,經濟部工業局
    37.韋樞(民97年9月10日)。新加坡發展石化業,大力投資特用化學品。中央社。取自:http://financenews.sina.com/cna/000-000-107-108/202/2008-09-10/0756344393.shtml
    38.達信科技網頁。http://www.daxontech.com/rd_d.htm
    39.新光人纖網頁。http://www.shinkong.com.tw/ch/products/products.asp?top_level=57
    40.碳揭露介紹。能源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資訊網。取自: http://verity.erl.itri.org.tw/EIGIC/knowledge_6.aspx?SectionID=54
    41.陳榮樂(民97)。能源技術服務業推動現況。綠基會通訊,2008年1月,2-5
    陸、石化業的挑戰與改變
    1.劉靜君(民98年11月20日)。工業區能資源整合座談會。取自:http://gmg.tw/article/view.jsp?aid=208181&cid=11`
    2.推動減碳行動計畫考驗政府治理能力(民99年1月21日)。工商日報。取自:www.teta.org.tw/news/wnews28/2010012101.doc
    3.巢志成、蔡啟明(民98年11月)。林園工業區能資源鏈結分析。98年度製造業節能減碳成果發表會。台灣科技大學
    4.謝誌鴻、吳文騰(民98)。微藻-綠色生質能源。科學發展,433,36-4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6932038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3203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2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