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883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5/144300 (79%)
Visitors : 51178414      Online Users : 8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8835


    Title: 幻想的實現或破滅? 少女漫畫迷對漫畫改編偶像劇認同與區辨 歷程之研究
    Realize or burst the imagination? Expl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of girl comic fans intertexting trendy drama adapted from girl comics
    Authors: 黃佳筠
    Huang, Chia Yun
    Contributors: 黃葳威
    Huang, Vivian
    黃佳筠
    Huang, Chia Yun
    Keywords: 少女漫畫迷
    改編
    漫畫改編偶像劇
    互文
    認同
    區辨
    girl comics fans
    trendy drama adapted from girl comics
    adaption
    intertextuality
    identity
    identification
    distinction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0-12-08 01:51:21 (UTC+8)
    Abstract: 近年來漫畫改編偶像劇蔚為風尚,然而過去迷群研究主要關注迷群外在過度 的生產文本,關於漫畫迷的研究也僅關注於外在過度性明顯的強勢族群。然而, 導致外在行為過度性的原因,即內在的認同與區辨機制卻顯少討論。因此,本研 究將焦點放在迷群的內在過度性,希冀透過少女漫畫迷互文解讀漫畫改編偶像劇 的過程,了解少女漫畫迷內在的認同及區辨機制。
    本研究透過媒介形式轉換之跨媒體互文性,依據John Fiske的互文性概念及 迷群內在認同及區辨之循環機制作為理論架構。透過質化取徑的深度訪談法,訪 談十二位少女漫畫迷,本研究發現少女漫畫迷在接觸漫畫改編偶像劇時,水平式 互文漫畫文本作為參考架構,其中以角色的關係連結最緊密。而垂直性互文的發 生基於區辨而非認同。由於少女漫畫迷對漫畫文本特別在乎而投入對此認同的區 辨與維護,與漫畫改編偶像劇之文本、角色、媒介與他人產生區辨,並藉由區辨 的過程建立自我認同。
    Previously, the researches focused on the external behaviors of fans but neglected the main cause of them: the internal excessiveness.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process of identification and distinction of girl comic fans intertexting trendy drama adapted from original girl comics. Based on John Fiske’s intertextuality and fan theory, this research finds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irl comic fans and comics was built by imagination, which gave the original text ‘aura’. While the horizontal intertexality linked two texts by genre, content, and character, the adapted drama bursted the imagination of girl comic fan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imagination, they became anti trendy drama fan and produced vertical intertextuality by distinguishing the text, character, and media between the two. Thus, the aura of the original comics was preserved and the identity of girl comic fans was constructed.
    Reference: 一、英文部份
    Abercrombie, N. (1996). Television and society. Cambridge,England: Polity Press. Ang, I. (1985). Watching Dallas: Soap opera and the melodramatic imagination.
    London: Methuen.
    Bryman, A. (1994). Quatitative data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 London: Routledge.
    de Certeau, M. (1984).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co, U. (1995). ‘Casablanca: cult movies and intertextual collage’, in Faith in Fakes: Travels in Hyperreality, London: Minerva.
    Frith, S. (1987). Towards an aesthetics of popular music. In Leppert R. & McClary S. (Eds.). Music and Society : The Politics of Composition, Performance and Reception. Cambridge: Uni Press.
    Gray, J. (2003). New Audiences, New Textualities: Anti-fans and Non-fans. 37.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6(1), 64-81.
    Gray, J. (2005). Antifandom and the Moral Text: TelevisionWithout Pity and Textual Dislike.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Grossberg, L. (1992). Is There a Fan in the House? 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L. A. Lewis(Ed.), The Adoring Audience(pp.50-65). London: Routledge
    Hinerman, S. (1992). “I’ll Be Here With You’:Fans, Fantasy and the Figure of Elvis.” In Lewis (Eds.) The Adoring Audience. London:Routledge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像: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研究 所論文。
    何蕙琪(2005)。〈大眾文化與青少年-以漫畫為例〉。《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15(5):116-126。
    吳廷勻(2004)。《再思考迷─一個 Bourdieu 理論的應用》。中華傳播學會 2004 年 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吳姿嫻(2008)。《迷的前世、今生、未來:論「新媒介科技迷」》。中華傳播學會 2008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吳彥明(2006)。《「從大眾商品的迷」到「政治迷」:初探政治迷的生活實踐與意 義》。中華傳播學會論文。
    吳思慧(2008)。《漫畫迷閱讀特質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宋丁儀(2002)。《消費社會的閱聽人:以霹靂布袋戲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公權(2007)。《孽子與改編影劇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 專班碩士論文。
    李天鐸與何慧雯(2002)。〈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 129

    Jenkins, H. (1992).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and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y
    v

    a
    t
    i
    i
    a
    127
    U
    i
    e
    l
    g
    n
    h
    C
    n
    o

    N


    r
    n
    c

    h
    i
    s

    e
    t

    李天鐸編《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1)》。台北:遠流。
    李衣雲(1999)。《私と漫畫の同居物語》。台北:新新聞文化。 李佩英(2005)。《韓劇大長今之接收分析研究:男女閱聽人對「長今」角色. 的
    解讀》。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論文。
    李佩真(1998)。《偶像文本的消費意義:迷與偶像關係之探討》。世新大學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姿瑤(2004)。《「動漫」御宅族的幻想世界-以台灣的同人創演活動為研究對 象》。輔仁大學大眾傳播所碩士論文。
    李律鋒(2004)。《台灣爵士樂「迷」的研究》。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闡(1998)。《漫畫美學》。台北:群流。
    周倩漪(1997)。《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搏成》。中華 傳播學會 1997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林志展(2000)。《漫畫、意識形態與樂趣:關於漫畫書與兒童讀者的研究》。台 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念葦(2008)。《迷群解讀傳媒訊息與形塑歌手形象之研究─以流行音樂歌手之 網路新聞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璇(1998)。《漫畫同人誌成員之特質、自我概念與行為研究》。文化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致妤(2005)。《現代小說與戲劇跨媒體互文性研究:以橘子紅了及其改編連續 劇為例》。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林蔓繻(2006a)。〈淺談台灣偶像劇市場〉。《劇作家》,2: 27-29。
    林蔓繻(2006b)。〈可米「胖哥」的偶像劇王國〉。《劇作家》,2: 38-43。
    邱乙珊(2002)。〈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彼岸花》-兼談跨文化改編〉。《台 灣人文》7:189-201。
    邱莉雲(2005)。《名牌服飾「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所碩士論文。 130


    y

    y
    v

    a
    t
    i
    i
    a
    U
    v
    i
    e
    l
    g
    n
    h
    C
    n
    o
    N



    r
    n
    c

    h
    i
    s
    e
    a
    t

    祈阿紅、張鯤譯(2005)。《電視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原書 Fiske. J. (1988).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3)。〈閱聽人研究的新趨勢--收訊分析的理論與方法〉,《新聞學研究》, 47:1-15。
    翁秀琪(1993)。《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耿慧茹(2003)。《解讀的互文地圖:台灣偶像劇之收視經驗探討》。世新大學傳
    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小虹(1994)。〈《歐蘭朵》:文字/影像互動與性別/文本政治〉。《中外文學》。
    22(8): 74-93。 張玉佩(1999)。〈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新
    聞學研究》,88:1-42。 張君玫譯(2002)。《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 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莊宣文(2006)。〈傳奇的現代演繹-金鎖記小說改寫與影劇改編的跨文本性〉。《台
    t
    灣文學學報》。9:181-212。 莊耀嘉等譯(2001)。《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原書 Smith, Eliot R. &Diane
    M. Mackie(2001). Social Psychology.)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九大。(原書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陳姿君(2007)。《Blythe 的異想世界-御宅族(otaku)之顧客價值研究》。朝陽科
    技大學企業管理碩士論文。
    陳怡君 (2003)。《從生活風格觀點探討年輕人對台灣偶像劇的觀賞》。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1



    y
    i
    v

    a
    t
    i
    i
    a
    U
    i
    e
    i
    l
    g
    n
    h
    C
    n
    o
    N


    a
    r
    n
    c

    h
    i
    s
    e
    t

    U
    陳芸芸等譯(2001)。《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3rd ed.). London: Sage.)
    陳芸芸譯(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台北:韋伯。(原書 Abercrombie N. (1996). Television and Society. UK: Polity Press.)
    陳盈帆(2007)。《反迷的「迷群」?從對抗情緒中產生的反迷閱聽人之探索─以 反偶像社群為例》。中華傳播學會 2007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書吟(2006)。《掌中春秋,百年痴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詠霈(2010)《迷群人際溝通意義與實踐的探討─以周星馳電影迷為例》。世新 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陳箐繡(2005)。〈漫畫同人誌社群的藝術文化現象〉。《美育》。144: 74-81。 郭魯萍(2003)。《年輕族群收看電視偶像劇之初探:以臺北市大學生為例》。中
    華傳播學會。 郭良文、林素甘(2001)。〈質化與量化研究方法之比較分析〉。《資訊傳播圖書館
    學》。7(4): 1-13。 陳儒修、郭幼龍譯(2002)。《電影理論解讀》。台北:遠流。Robert Stam。(原書
    Stam. R. (2000). Film Theory: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童琬芬(2002)。《青少年漫畫閱讀文化之研究-以臺北都會區兩所國中為例》。
    i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碩士論文。
    黃佳筠、徐子玉(2008)。《初探漫畫迷與漫畫改編偶像劇之關聯性》。賽博光廊 媒體科技美學之理論與應用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
    黃秋碧(1998)。《漫畫閱讀之遊戲、快感經驗與社會實踐-以世新、政大學生為 例》。世新大學傳播所碩士論文。
    132



    y
    v

    e
    a
    t
    i
    i
    a
    U
    i
    e
    l
    g
    l
    n
    h
    C
    n
    o
    N


    r
    n
    g
    c

    h
    i
    s
    e
    t

    黑鳥麗子(1997)。《黑鳥麗子白書》。台北:大塊文化。 黃麗文(2006)。《漫畫迷的休閒知覺自由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
    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n
    楊欣穎、陳菩貞(2000)。《從日本偶像劇的風行看台灣青少年的文化認同》。中 華傳播學會 2000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楊維倫(2003)。《情境脈絡與日劇迷的收視經驗》。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 文。
    楊曉菁(2006)。《台灣 BL 衍生「迷」探索》。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居蓮譯(1996)。《社會心理學》。台北:桂冠。(原書 Weber, Ann L. (1992). Social
    Psychology. NY: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Inc.)
    劉紀蕙(1998)。〈文學與電影的框架轉換〉。《電影欣賞》。16: 16。
    潘邦順譯(1995)。《大眾傳播媒介》。台北:風雲。(原書 Hiebert R. E., Ungurait D. F., Bohn T.W. (1994). Mass Media VI. NY: Big Apple Tuttle-Mori Agency, Inc.)
    蔡琰(1999)。〈大學生電視劇審美體驗試析〉,《廣播與電視》。14: 111-138。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 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明萱譯(2006)。《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原書 McLuhan M. (199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Y: The MIT Press.)
    h
    蕭湘文(2000)。〈漫畫的消費行為與意義:漫畫迷與非漫畫迷之比較〉。《民意研 究季刊》。213:55-87。
    蕭湘文(2002)。《漫畫研究─傳播觀點的檢視》,台北:五南。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 133



    y
    v

    a
    C
    t
    i
    i
    a
    U
    i
    e
    l
    g
    n
    n
    h
    C
    n
    o
    N


    r
    n
    c
    o

    h
    i
    s
    e
    t

    學系碩士論文。
    簡小雅(2004)。《鄉土小說改編成電視劇之研究-以後山日先照為例》。國立中 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 論文。
    N
    蘇宇鈴(1998)。《虛擬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 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蘅(1994)。〈青少年閱讀漫畫動機與行為之研究〉,《新聞學研究》,48:123-145。 蘇蘅、陳雪雲(2000)。〈全球化下青少年收看本國及外國電視節目之現況及相關
    影響研究〉,《新聞學研究》,64:103-138 蘇鑰機(1999)。〈用欣賞指數量度電視節目品質──香港的經驗〉,《廣播與電視》。
    14:139-16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馮建三譯(1995)。《電視、觀眾與文化研究》。台北:遠流。(原書 Morley, D. (1992). Television, Audiences &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黃振家譯(2006)。《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學富文化。(原書 Wimmer, R.D. & Dominick J.R. (2000) Mass Media Research. Singapore: Thomson Learning, Inc. )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原書 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CA: Wadsworth.)
    黃惠雯、童琬芬、梁文蓁、林兆衛譯(2002)。《質性方法與研究》。台北:韋伯。 (原書 Benjamin F.C. & William L.M. (1999).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134




    y
    v

    a
    t
    i
    i

    a
    U
    i
    e
    l
    g
    n
    h
    C
    n
    r
    o
    N


    r
    n
    c

    h
    i
    n
    s
    e
    t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 流。
    盧怡玫(1994)。《家庭電視的社會使用》。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其它資料 JoJo(2008 年 8 月 18 日)。〈兩兆雙星打造 漫畫零售業?〉,《聯合報》,頁 E2。
    白先勇(1983)。小說與電影。《中國時報》第八版。(1983/09/15)。 江芷稜(2010 年 04 月 26 日)。〈漫畫改編日劇 校園題材最夯〉,《聯合報》,頁
    C5。 李衣雲(2001 年 4 月 28 日)。〈《流星花園》熱〉,《聯合報》,頁 37。
    陳宛茜(2009 年 8 月 13 日)。〈開幕 8 萬人 漫博癱瘓〉,《聯合報》,頁 B2。 傅繼瑩(2007 年 11 月 4 日)。〈小螢幕、大銀幕通吃 漫畫改編新一波 吸睛再吸
    c
    金〉,《聯合報》,頁 D4。
    candy bear(2010 年 01 月 14 日)。〈《賴着你》挑戰《下一站》《桃花小妹》退場〉, 《新浪全球新聞》。2010 年 9 月 1 日,取自 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tv/sinacn/20100114/00431110588.html。
    《流星花園 (日本電視劇) 》(2010 年 7 月 20 日)。上網日期 2010 年 9 月 1 日, 取自 http:// zh.wikipedia.org/zh-tw/流星花園_(日本電視劇)。
    《桃花タイフーン!!》(2010 年 5 月 9 日)。上網日期 2010 年 5 月 10 日,取自 http:// ja.wikipedia.org/wiki/桃花タイフーン!!。
    《桃花小妹》(2010 年 5 月 9 日)。上網日期 2010 年 5 月 10 日,取自 http:// zh.wikipedia.org/zh-hk/桃花小妹。
    〈偶像劇收視率排行〉(2010 年 5 月 9 日)。《中時電子報》。上網日期 2010 年 5 月 10 日,取自
    http://showbiz.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Showbiz/showbiz-rank/0,5137,t v+0,00.html。

    h
    i
    s
    e
    t

    Jenson, J. (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 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pp. 9-29). London: Routledge.
    Kaplan, E. A. (1987). Rocking Around the Clock: Music Television, 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Klein, M. (1946). 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 In P. Du Gay, J. Evans and P. Redman (Eds). Identity: A Reader. London: Sage.
    Lester, P.M. (1995). Visual Communication: Imagine with Message. London: Wadsworth.
    Meyer, M. & Tucker, M. (2007). Textual Poaching and Beyond: Fan Communities and Fandom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 The Review of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Sandvoss, C. (2005). Fans: The Mirror of Consump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tacey, J. (1994). Stargazing: Hollywood Cinema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London:
    Routledge.
    Stephenson, W. (1988). The play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NJ: Transaction Books.
    Textual Dislike.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8(7), 840-859. Thousand Oaks. Tulloch, J. & Jenkins, H. (1995). Science Fiction Audiences : Watching ‘Doctor Who’
    and ‘Star Trek’, London: Routledge.
    二、中文部分 王士儀(2006)。《日本偶像劇:新表演文類形成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
    究所碩士論文。 王敏如、何瑞芳、陳佳蓓(1999)。《觀眾腦海中的日劇圖像:日劇迷與非日劇迷
    之比較》。中華傳播學會 1999 年會暨論文研討會論文。 王瑾(2005)。《互文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28



    y
    v

    a
    t
    i
    i
    a
    U
    i
    e
    l
    g
    n
    h
    C
    n
    o
    N


    r
    n
    c

    h
    i
    s
    e
    t

    古采豔(1997)。〈What’s so funny about the comics?淺談漫畫媒體表現形式的圖 像魅力(上)〉。《幼獅文藝》。517: 87-91。
    白先勇(2004)。〈樹猶如此〉。《聯合文學》,269:206。 白超熠(2006)。《Cosplay 的視覺文化研究:一個後現代的文化論述》。南華大學
    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峰誼(2006)。《扁迷作為一種道德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華瑄譯(2005)。《迷文化》。台北,韋伯文化。(原書 Hills, M.(2002)Fan cultures. London: Routled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6453017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3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Radio & Television & Graduate Progra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0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