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883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00437      Online Users : 7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8834


    Title: 聽見「中國風」──華語流行音樂之論述分析2000-2010
    Hearing chinoiserie --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f Chinese pop music during 2000-2010
    Authors: 鍾墉
    Chung, Yung
    Contributors: 柯裕棻
    Ko, Yu Fen
    鍾墉
    Chung, Yung
    Keywords: 中國
    中國風
    王力宏
    方文山
    周杰倫
    流行音樂
    China
    Chinoiserie
    LeeHom Wang
    Vincent Fang
    Jay Chou
    pop music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8 01:51:20 (UTC+8)
    Abstract:   2000年,一個世紀的終結與新世紀的開端,全球化的腳步方興未艾,時尚圈刮起「中國熱」,電影《臥虎藏龍》延燒至西方世界,流行音樂產業的工業化生產模式應和著全球化的文化傳遞,MTV頻道在1980年代的出現使音樂自聽覺延伸至視覺。在台灣,流行音樂走過數十載,解嚴後的百花齊放和文化水平提升觸發了旺盛的創作生命力,台灣成為華語流行音樂的重要集散地;在中國大陸,1978年改革開放後的經濟蓬勃發展,帶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力,廣大的市場受到全世界關注。

      2000年至今,華語流行音樂出現了一種名為「中國風」的音樂類型,上述看似低度關聯的敘述可由「中國風」歌曲串起。流行音樂的本質在於爭取最大多數人的認同和消費,中國大陸無疑是各方積極爭取的市場,在「中國熱」的興頭上,與「中國」相關的主題便融入西洋流行音樂曲風當道的華語流行樂壇,而流行音樂的畫面時代隨著MV作為行銷宣傳的利器大行其道,當視覺與聽覺同等重要,與「中國」相關的歌曲主題自然少不了能辨識出「中國性(Chineseness)」的元素。職是之故,這些音樂中創造了一種「中國」的氛圍,透過歌曲的歌詞、旋律、編曲、唱腔,一磚一瓦建構了音樂裡的「中國」。

      然而,「中國」作為一敏感辭彙,兩岸三地見解不一,但在文化上,根源均來自「中華文化」,在這「最大公約數」的交集中找尋創作主題和元素,成了音樂裡的「中國」所操作的手法,可辨視為「中國」的元素來自「中華文化資料庫」的取樣和拼湊,而此「中國」絕非可明確指認的對象,乃是帶有可明顯辨識出「中國性」符碼的「虛擬中國」,透過去脈絡化的元素採擷和再脈絡化的拼貼建構,築成了一幅聽覺和視覺中的「中國韻味」,是擬仿的、拼貼的文化商品,帶著若有似無的熟悉感和似曾相識的懷舊(nostalgia)。

      這種音樂裡的「中國」,採用「中國風」(Chinoiserie)的稱呼,可視為由華人主張的反向挪用,在一來一往的觀看間,華人將融合了「中國味」的西洋曲風流行音樂稱作「中國風」,辭彙本身從西方的角度轉為東方的視角,在全球化的流行脈絡下,「中國風」亦成為東方力求在全球化浪潮中站穩腳步,避免自我迷失的宣稱。

      本研究廣蒐2000年至2010年6月與「中國風」歌曲相關的資料,歷時近兩年,蒐集、分析、聆聽、觀察華語流行音樂的過去和現在,訪談方文山、鍾興民、林隆璇等18位來自各界的要角,盡己所能描繪過去十年「中國風」歌曲的發展面貌。

      過去十年的「中國風」歌曲,在華語流行音樂雖不至稱作過去十載的標竿類型,但至少引起「一陣風潮」,歌頌者有之、看衰者有之、仿效者有之、鄙夷者有之。無論如何,「中國風」替流行音樂的視覺化聽覺時代做了註腳,「中國風」仍會繼續吹拂,拂過這個世代的每對耳朵。
     In 2000, the intersection of two centuries, the globalization has been pacing merrily; “China Fever” was burning in the fashion circle; the film “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 surprised the Western world; the industrial productive methods of pop music responded to the globalized cultural transmiss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MTV Channel in the 1980s has extended the music from auditory to vision. In Taiwan, pop music has been played for decades; the freedom in inventiveness and the aroused cultural standards after the martial law being lifted in 1987 enhanced strong vitality in creations, and Taiwan has become the major distribution center of Chinese pop music. In PRC, the boom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after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in 1978 has brought up populations’ living standards and consumption, and the enormous market has drawn the worldwide attention.

     As a new type in Chinese pop music, “Chinoiserie” has emerged since 2000, and the Chinoiserie songs could string together the above narrations that seemed to be weakly related. The essence of pop music is to strive after conformity and consumption from maximum people, and undoubtedly PRC has the market that everyone eagerly fights for. Whereas “China Fever” dominates, the themes related to “China” integrate into Chinese pop music in which Western pop music takes the lead. Moreover, seeing that vision is equally important as auditory, and the image era of pop music becomes popular with music video as the perfect tool for marketing, the song themes related to “China” would absolutely contain elements that can be identified as “Chinoiserie.” Therefore, these songs have created a “Chinese” atmosphere, a “China” in music that is constructed brick by brick through lyrics, melody, arrangement, and aria.

     However, “China” is a sensitive term that is considered quite differently in PRC, Hong Kong and Taiwan though the civilizing roots are all from “Chinese culture.” Seeking themes and elements for creativity in the intersections of this “Greatest Common Divisor” becomes the operating practice of “China” in music, in which the identical elements of “China” are the samplings and put-together from the “database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us “China” here is absolutely not a clearly distinguishable object, but a “virtual China” with codes of “Chineseness” that can be obviously recognized; a “China Charm” built in auditory and vision through de-contextualized elements picking and re-contextualized collage constructing; yet a cultural merchandise of mimicry and bricolage with slightly familiar nostalgia.

     This “China” in music, named as “Chinoiseri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reverse embezzlement claimed by Chinese. While exchanging ideas and cultures, Chinese entitle the Western style pop music merged with “Chinese taste” to be “Chinoiserie,” and thus turn the term from the Western point of view to the Eastern on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Chinoiserie” has also become the statement that the Eastern seeks to stand firmly in the tide of globalization and to avoid losing oneself at the same time.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broadly collecte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Chinoiserie” songs from 2000 to June 2010 in order to describe their developments in the past decade.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has not only spent two years to collect, analysis, listen to, and observe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Chinese pop music, but also interviewed 18 key roles in different professions, including Vincent Fang, Hsing-Ming Chung, and Kevin Lin.

     Even though the “Chinoiserie” songs in the past decade can’t be viewed as the benchmark of the decade in Chinese pop music, at least they have caused “a vogue,” which some people praise, some are not optimistic, some imitate, and some disdain. In any case, “Chinoiserie” has made a statement for the visualized auditory era of pop music, and it would continue playing to deeply impress everyone of the time.
    Reference: 丁燁(2009)。〈展開「中國風」的翅膀飛翔─方文山歌詞「中國元素」解讀〉,《四川戲劇》,129:119-120。
    丁寶山(1998)。《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大陸橋翻譯社譯(2005)。《馬可波羅遊記》。台北:商周。(原書Marco Polo (1298)口述Rustichello著)
    于靜文(1995)。《歌與時代──台灣流行訊息歌曲之語藝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文山(2002)。《半島鐵盒》,台北:華人版圖。
    方文山(2004)。《演好你自己的偶像劇》,台北:華人版圖。
    方文山(2006)。《關於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台北:華人版圖。
    方文山(2008a)。《中國風:歌詞裡的文字遊戲》,台北:第一人稱傳播。
    方文山(2008b)。《青花瓷:隱藏在釉色裡的文字祕密》,台北:第一人稱傳播。
    方巧如(1994)。《國內熱門搖滾樂團歌詞所建構之夢幻世界》。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念華(製作人)(2010.05.16)。看板人物。台北:TVBS。
    張璧瑩(2005)。《戒嚴時期台灣流行歌曲研究1949-1987年》。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梅家玲(2004)。《性別,還是家國?──五零與八、九零年代臺灣小說論》。台北:麥田。
    梁啟超(1966)。《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台北:中華書局。
    莊慧如(2001.03.14)。〈中國風到處吹〉,《聯合報》,38版。
    許志明(製作人)(2009.06.20)。台灣啟示錄。台北:東森電視。
    許景泰(2004)。《從國泰到和平:上海都會影院的空間歷史與殖民性》。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連珮如(2007)。《當代華麗的冒險──眾生喧嘩下中國音樂「傳統再現」之現象探索》。佛光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其南、周英雄主編(1994)。《文化中國:理念與實踐》。台北:允晨文化。
    陳奈君(1986)。《流行歌曲與文化消費》。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編(2007)。《流行力:台灣時尚文選》,台北:聯合文學。
    文翰(1994)。《流行音樂啟示錄》。台北:萬象。
    郭洪紀(2002)。《臺灣意識與中國情結》。台北:慧明文化。
    郭書吟(2007)。《掌中春秋,百年癡迷──霹靂布袋戲迷文化》。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國明(2003)。《文化間傳播學》。台北:五南。
    郭強生(1994)。《KTV不打烊》。台北:文建會。
    陳雅琳(製作人)(2009.01.18)。台灣亮起來。台北:三立電視。
    陳雅潔(1998)。《當代台灣本土流行音樂之後現代性初探》。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華(2004)。《寫中國‧讀中國──從紐伯瑞得獎作品談起》。國立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楊智。
    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2009)。《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2005》。台北:時報文化。
    麥立心(2002.05)。〈新生代作詞人方文山:讓周杰倫的音樂活起來〉,《Cheers》,20:156-160。
    王同億主編(1991)。《英漢辭海》。北京:國防工業。
    麥高(2000.08.31)。〈美國閒扯淡 中國風吹拂美人心〉,《聯合報》,36版。
    傅高義(1998)。〈中國的崛起與東亞安全〉,汪暉、余國良(編)《全球關係中的中國處境》,頁91-10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台北:桂冠圖書。
    游維如(2009)。〈周杰倫同名專輯〉,陶曉清、馬世芳、葉雲平(編)《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1975-2005》。台北:時報文化。
    程日昌(2007)。《KTV未來營運模式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EMBA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馮久玲(2002)。《文化是好生意》。台北:城邦。
    黃子佼(1997)。《佼頭牌音樂大補帖》。台北:圓神。
    黃子佼(1999)。《黃佼獸絕對負責音樂講座》。台北:圓神。
    黃光國、瞿海源(1987)。〈「臺灣結」與「中國結」:對抗與出路〉,《中國論壇》,289:1-21。
    黃亞琪(2008.08)。〈娘子,我的創意在西元前開始〉,《Cheers》,95:168-170。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黃彩萍(2008)。〈返回古典與文化鄉愁──方文山歌詞的文化闡釋〉,《鄂州大學學報》,15(6):50-52。
    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靖萱(2006.01)。〈周杰倫 創作自己的音樂年代〉,《天下雜誌》,338:166-167。
    黃維明(1999.05)。〈台灣唱片 席捲亞洲〉,《天下雜誌》,216:56-63。
    黃曉亮(2007.01.11)。〈給「中國風歌曲」下一個定義〉。上網日期:2010年1月10日,取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5bfba010006z7.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
    黃璟(2009)。〈傳統與時尚的融合──簡析周杰倫音樂現象〉,《美與時代》,2009(1B):106-108。
    黃櫻棻(1999)。〈華語流行音樂的中國意象與消費〉,《當代》,138:106-121。
    楊大春(1994)。《解構理論》。台北:揚智。
    楊大春(1995)。《德希達》。台北:生智。
    楊大春(1996)。《後結構主義》。台北:揚智。
    王美珍(2007)。《文化「台」風意味著什麼?:「台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久穎(2001)。《女搖滾》。台北:貓頭鷹。
    楊容(2001)。《解構思考》。台北:商鼎文化。
    楊珮琳等(2003)。〈在威廉古堡裡喝著爺爺泡的茶的忍者──方文山專訪全記錄〉,《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系刊》,29:41-46。
    楊蕙菁(1997)。《從「小虎隊」到「四大天王」──台灣流行音樂偶像崇拜現象》。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聰榮(1992)。《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臺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珮甄(2006)。《『周杰倫』現象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炳惠(1991)。〈九零年代流行歌曲中的城鄉意識──以陳明章和朱約信為例〉,《聯合文學》,7(10):115-118。
    熊培伶(2010.07)。〈台製中國風──流行音樂的中國再現分析〉,「2010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灣,嘉義。
    熊瑞英(2007)。〈歌壇驚嘆號──歌詞才子方文山〉,《小作家月刊》,163:9-14。
    王家慶(1995)。《從符號學詮釋批判台灣的流行音樂文化》。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庭輝(1990)。〈解讀流行音樂歌者──「小虎隊」的商業包裝〉,《中國論壇》,356:19-22。
    趙庭輝(2004)。〈迪士尼動畫「花木蘭」的「東方」文化想像〉,《電影欣賞》,120:69-79。
    齊怡(製作人)。《本事,周杰倫成長紀實》。台北:天下雜誌。
    劉文斌(2005)。《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問津堂。
    劉平君(2007)。〈流行文化的解構觀〉,《新聞學研究》,90:141-177。
    劉季雲(1996)。《論校園民歌之發展──從民歌運動到文化工業》。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姿蘭(2005)。〈新認同的源起──西方時尚中國風在台灣〉,《人類與文化》,37:83-93。
    劉紀蕙主編(2006)。《文化的視覺系統》。台北:麥田。
    劉倚帆(2008)。《夜店空間的社會生產:以信義計畫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偉民(2004)。《殖民情境的影像再現──日治時期原住民明信片圖像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浩威(1995)。《臺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聯合文學。
    劉康(2005)。《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評述》。台北:麥田。
    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
    劉曉燕(2005)。《台灣流行音樂歌詞中的兩性圖像(2002-200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潘少梅(1995)。〈後殖民時期,香港和女性寫作〉,《今天》,28:109-116。
    潘家慶(1994)。《大陸都會地區之台灣流行音樂發展現況研究》。台北:海基會。
    蔡子民(2005)。《台灣文化思潮與兩岸情結》。台北:海峽學術。
    蔡蕙如(2000)。《流行時尚的斷裂與差異─中國風在台灣》。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君仲(2001)。《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儀(1992)。《台灣流行音樂與大眾文化(1982-1991年)》。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聖勳(2009)。〈假黃立行──台灣型塑中國風之探討〉,「根源與路徑:2009文化研究年會」圓桌論壇文章。台灣,台北。
    王笑楠(2008)。〈論周杰倫「中國風」歌曲的懷舊情結〉,《中州學刊》,2008(3):224-226。
    蕭新煌(2002)。《新台灣人的心──國家認同的新圖像》。台北:新自然主義。
    蕭蘋(1999.07)。〈流行音樂與社會文化的價值:五種理論觀點的詮釋〉,「1999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灣,新竹。
    蕭蘋、蘇振昇(2002)。〈揭開風花雪月的迷霧: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愛情世界(1989-1998)〉,《新聞學研究》,70:167-195。
    賴建國(1997)。《臺灣主體意識發展與對兩岸關係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欽青(1997.12.06)。〈哈日祕笈公開傳授─哈日族 決戰潮流 美夢成真〉,《聯合報》,45版。
    謝光萍(2007)。〈方文山:暢快書寫,譜一曲網路緣字訣〉,《數位時代》,157:177-179。
    謝奇任(2006)。《國際唱片工業研究》。台北:五南。
    謝政諭(2007)。《文化、國家與認同──打造兩岸「民族新肚臍」》。台北:幼獅。
    鍾墉(2008.11)。〈聽見中國風──從方文山的34首中國風創作歌詞探討聽者與中國風語藝社群〉,「2008飆心立藝──應用媒體藝術科技與文化創意學術研討會」論文。台灣,台北。
    鍾墉(2010.06)。〈聽見「中國風」──華語流行音樂新類型之創生與發展〉,「東亞華人社會傳播學門六院研究生研討會」論文。台灣,台北。
    王嵩山(2005)。《想像與知識的道路:博物館、族群與文化資產的人類學書寫》。台北:稻鄉。
    韓鍾恩(2003)。《音樂美學與歷史》。台北:洪葉文化。
    簡妙如(2002)。《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藍慧(2007.07)。〈中國風驚艷台灣南洋,流行曲中國元素崛起〉,《亞洲週刊》,21(28):26-32。
    顏呈霖(2008)。《台灣沙發音樂中東方主義的再現政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悅全(2000)。《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地圖》。台北:商周。
    譚石(1991)。〈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方案──一個初步的觀察〉,《聯合文學》,7(10):72-80。
    蘇建文(2008)。《從國際關係理論探討中國的崛起》。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鐘傑聲(2008)。《後殖民之歌:台灣流行音樂的中國風》。南華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Anderson, B. (1991). 吳叡人譯(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和散佈》。台北:時報。(原書Anderson, B. (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Ang, I. (2001).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Routledge.
    王德威編(2005)。《臺灣:從文學看歷史》。台北:麥田。
    Attali, J. (1995). 宋素鳳、翁桂堂譯(1995)。《噪音:音樂的政治經學》。台北:時報。(原書Attali, J. (1995). Bruit essai sur l`economie politique de la musique. )
    Baudrillard, J. (1976).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London: Sage.
    Benjamin, W. (1936). 許綺玲譯(1998)。〈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蕭永盛(編)《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
    Bennett, A. (2001). 孫憶南譯(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台北:書林。(原書Bennett, A. (2001). Cultures of popular music.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P. L. & Huntington, S. P. (Eds.). (2002). 王柏鴻譯(2002)。《杭廷頓 & 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台北:時報文化。(原書Berger, P. L. & Huntington, S. P. (Eds.). (2002). Many globaliz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habha, K. H.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 N.Y.:Routeledge.
    Bormann, E. G. (1972). Fantasy and Rhetorical Vision: The Rhetorical Criticism of Social Reality. Quarterly Journal of Speech, 58, 396-407.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Nice, R. (tran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C. T. (1993). 林芳如譯(1993)。《搖滾樂的藝術》。台北:萬象。(原書Brown, C. T. (1993). The art of rock and roll. )
    Burstein, D. & de Keijzer, A. (1998). 應小端、黃秀媛譯(1999)。《巨龍:中國對全球政商經濟的影響》。台北:天下遠見。(原書Burstein, D. & de Keijzer, A. (1998). Big dragon: China`s future : what it means for business, the economy, and the global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石之瑜(1997)。《中國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風雲論壇。
    Chen, K. H., Kuo, H. L., Hang, H. & Hsu, M. C. (Eds.). (1998). Trajectories: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Clifford, J. & Marcus, G. E. (1986). Writing culture: 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 a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advanced semina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nnor, S. (1989). 唐維敏譯(1999)。《後現代文化導論》。台北:五南。(原書Connor, S. (1989). Postmodernist culture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he contemporary. New York: B. Blackwell.)
    de Fina, A. (2003). Identity in narrative: a study of immigrant discourse. Amsterdam; 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Enright, M. J., Scott, E. E., 張家敏(2005)朱文暉等譯(2005)。《大珠江三角洲與中國的崛起:地區發展動力》。香港:三聯書店。(原書Enright, M. J., Scott, E. E., 張家敏著)
    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Fiske, J. (1989).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台北:萬象。(原書Fiske, J. (1989). 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Boston: Unwin Hyman.)
    Foss, S. K . (1989). Rhetorical Criticism: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Illinois: Waveland.
    Foss, S. K. et al. (1991).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五南。(原書Foss, S. K. et al. (1991).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2nd ed. Prospect Heights, III:Waveland Press.)
    Frith, S. (1978). 彭倩文譯(1993)。《搖滾樂社會學》。台北:萬象。(原書Frith, S. (1978). The sociology of rock. London: Constable.)
    台灣新浪網(2009.10.01)。〈陶喆「2009陶喆上太空說演唱會」10月16日從台灣南部到北一連開唱5場〉,《新浪娛樂》。上網日期:2010年6月10日,取自http://ent.sina.com.tw/music/news/content/33484
    Guibernau, M. (1999). 周志杰譯(2002)。《無國家的民族:全球時代的政治社群》。台北:韋伯。(原書Guibernau, M. (1999). Nations without states : political communities in a global age. Cambridge, U.K.: Polity; Malden.)
    Huang, J. L. A.(製作人)(2009.12.20)。聚焦台灣:華語流行音樂帝國。台北:Discovery探索頻道。
    Isaacs, H. R. (1989). 鄧伯宸譯(2004)。《族群:集體認同與政治變遷》。台北:立緒文化。(原書Isaacs, H. R. (1989). Idols of the tribe: 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 London: Cambridge.)
    Jacobson, D. (1993). Chinoiserie. London: Phaidon Press Limited.
    Jones, A. F. (1992). Like a Knife: Ideology and Genr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pular Music.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Jones, A. F. (1998). 宋偉航譯(2004)。《留聲中國:摩登音樂文化的形成》。台北:臺灣商務。(原書Jones, A. F. (1998). Yellow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colonial modernity in the Chinese jazz age.)
    King, A. D. (Eds.). (1997).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for the representation of identity.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ull, J. (1995).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Cambridge: Polity Press.
    McClary, S. (1991). 張馨濤譯(2003)。《陰性終止:音樂學的女性主義批評》。台北:商周。(原書McClary, S. (1991). Feminine endings music, gender, and sexuality. Minneapolis, Min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Ohmae, K. (1995). 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台北:立緖文化。(原書Ohmae, K. (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朱夢慈(2001)。《台北創作樂團之音樂實踐與美學──以「閃靈」樂團為例》。國立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Russell, D. (1993). The “social history” of popular music: a label without a cause. Popular Music, 12(2), 139-154.
    Said, E. W. (1978). Orientalism.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Said, E. W. (1994).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id, E. W. (1994). 王淑燕等譯(1999)。《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原書Said, E. W. (1994).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Said, E. W. (1999). 彭淮棟譯(2000)。《鄉關何處》。台北:立緒文化。(原書Said, E. W. (1999). Out of place: a memoir.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Tomlinson, J. (1999).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韋伯。(原書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London: Polity Press.)
    朱龍祥(1996)。《流行音樂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行為與心態初探》。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耀偉(2002)。《本土神話:全球化年代的論述生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江佩蓉(2004)。《想像的文化圖景:韓流與哈韓族在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江亭誼(2009)。《華語流行歌曲中國風現象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天立(1998)。《說、聽、看MTV故事的方法:探索閱聽人與音樂錄影帶敘事觀點的互動》。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東洪(1998)。〈音樂的政治效果─一場多方角力的拉鋸戰〉,《當代》,130:46-53。
    余英時(1988)。《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文化。
    吳宗儒(2006)。《音樂的時空感與視覺的連結:電視中音樂的完形作用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聖主編(1994)。《台灣流行音樂最佳百張專輯》。台北:台大人文報社。
    吳淑慧(2003)。《1980年代西方流行時尚對中國風呈現之探討》。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韻儀(2009.05)。〈我的地盤 聽我的〉,《天下雜誌》,422:64-69。
    吳瓊恩(2009)。《中國文化的和平崛起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台北:海峽學術。
    呂理傑(2009)。《台灣K歌產製框架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杜文靖(2000)。《台灣歌謠歌詞呈顯的台灣意識》。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1988)。〈跨國傳播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69。
    李岳奇(1997)。《流行樂壇最前線》。台北:遠流。
    李金銓、張忠棟(1987)。〈電視文化何處去?:處在「中國結」與「臺灣結」的夾縫中〉,《中國論壇》,289:148-159。
    杜維明(1999)。《文化中國的認知與關懷》。台北:稻鄉。
    沙蓮香、干春松等(2003)。《中國人百年:人格力量何在》。香港:三聯書店。
    周昭平(1998)。《台灣唱片公司華語流行歌曲產製策略研究:滾石國際與新力音樂的個案比較》。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倩漪(1996)。《九零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支配與反抗之聲:性別政治、主體性、與庶民文化》。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群英(2007)。《當代東方的自我展示──以古裝/動作電影為例》。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憲(2007)。《文化表征與文化硏究》。北京市:北京大學。
    周蕾(1995)。《寫在家國以外》。香港:牛津大學。
    周蕾(2001)孫紹誼譯(2001)。《原初的激情:視覺、性慾、民族誌與中國當代電影》。台北:遠流。
    林士蕙(2002.08)。〈周杰倫解放N世代的「范特西」〉,《E天下雜誌》,20:48-51。
    林乃文(2009.08)。〈台灣流行音樂能否再造榮景〉,《新新聞》,1169:62-65。
    林正欣(1999)。《流行音樂文化在台灣》。台北:揚智。
    林巧玲(2002)。《1990年代高級時裝中國風貌之中國意象》。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鴻(2002)。《時尚符號的媒體產製與消費:以中國風流行風潮下的本土時尚意識為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鴻(2003)。〈流行時尚的延異與豔異─中國風尚(Chinoiserie)的時尚移轉與全球化賦型〉,《現代美術學報》,6:67-86。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業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伶(1996)。〈複製或原真?──主流與非主流音樂之事實與迷思〉,《中外文學》,290:10-31。
    林怡瑄(2003)。《台灣「獨立唱片」硏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芳玫(2006)。《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臺灣商務。
    林熙祐(製作人)(2010.03.20)。現代啟示錄。台北:東森電視。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林鎮山(2006)。《離散‧家國‧敘述:當代臺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
    邵宗海(2009)。《中國和平崛起與現代民族主義的互動》。台北:韋伯。
    金知玧(2007)。《從「韓國文化熱」論東亞文化之融合》。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雍閔(2002.06)。〈台灣社會運動音樂的語藝觀察:以交工樂隊之音樂內涵為例〉,「2002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灣,台北。
    邱誌勇、許夢芸(2003)。〈奇觀的中國,中國的奇觀:解構「臥虎藏龍」的後殖民情結〉,《當代》,189:68-83。
    南方朔(1999)。〈推薦序〉,曾慧佳(著)《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頁i-vi。台北:桂冠圖書。
    姜玉景(2001.09.29)。〈周杰倫變身忍者 求原味〉,《民生報》,Cs3版。
    姜玉景(2001.10.13)。〈東洋俠女西部牛仔對唱「刀馬旦」 李玟周杰倫演出速配〉,《民生報》,A1版。
    施美惠(2000.05.23)。〈林佳靜「中國風」專輯 詮釋西方作曲家創作〉,《聯合報》,14版。
    施韻茹(2004a)。〈華文音樂中心是幻想還是理想?論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競爭優勢〉,《傳播與管理研究》,4(1):113-138。
    施韻茹(2004b)。《由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產銷結構轉變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永輝(1994)。《解讀台灣流行音樂中的女性意涵(1992-199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祈立峰(2008.01)。〈不能說的秘密:從「中國風歌詞」論「周杰倫現象」〉,「樂‧生‧怒‧活:2008年文化研究會議」論文。台灣,台北。
    胡光華(2000)。〈從西方的「中國熱」到中國外銷藝術的西化〉,《文化雜誌》,40:235-236。
    胡淑棻(2005)。《當代中國大陸流行音樂文化的發展:以文本觀照流行文化的變遷》。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清暉(2003)。《後殖民語境下的華語電影 : 解讀西方影展的「中國熱」現象》。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婉玲(製作人)(2010.06.12)。台灣演義。台北:民視。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治本(2001)。《全球化與民族國家:挑戰與回應》。台北:巨流。
    殷美香(2007.07)。〈流行音樂作為一種社會反叛:以敘事觀點分析張雨生歌詞創作〉,「2007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台灣,台北。
    翁嘉銘(1990a)。〈流行歌曲的商品觀〉,《中國論壇》,30(8):16-18。
    翁嘉銘(1990b)。《流行的軌跡》。台北:時報文化。
    翁嘉銘(1992)。《從羅大佑到崔健:當代流行音樂的軌跡》。台北:時報文化。
    翁嘉銘(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馬世方編(1995)。《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冊》。台北:滾石唱片。
    馬世芳(2006)。《地下鄉愁藍調》。台北:時報文化。
    馬岳琳(2008.07)。〈全方位創作藝人 周杰倫:東風不破〉,《天下雜誌》,400:328-335。
    高希均等(2006)。《兩岸經驗20年:1986年以來兩岸的經貿合作與發展》。台北:天下遠見。
    高宣揚(1990)。《結構主義》。台北:遠流。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
    高宣揚(2003)。《當代法國思想五十年》。台北:五南。
    張小虹(1991)。〈男人和女人:情歌、流行文化和性別越界〉,《聯合文學》,7(10):82。
    張小虹(2007)。《假全球化》。台北:聯合文學。
    張南生(1991)。〈民歌沒落了!──從中國現代民歌看七零年代台灣知識分子與流行文化的關係〉,《聯合文學》,7(10):112-114。
    張容瑛(2008)。《華文流行音樂區域與都市形構及其治理》。國立台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純琳(1989)。《台灣城市歌曲的探討與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釗維(1991)。〈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初稿〉,《聯合文學》,7(10):130-151。
    張釗維(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台北:時報文化。
    張智淵(1998)。《身份在交易上的用途──流行音樂市場的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6453011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30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Radio & Television & Graduate Progra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