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1283/142199 (78%)
Visitors : 48173484      Online Users : 36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86


    Title: 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之研究--以宜蘭慈心華德福學校為例
    Authors: 王炎川
    Contributors: 馮朝霖
    王炎川
    Keywords: 公辦民營
    另類學校
    家長教育選擇權
    Date: 2007
    Issue Date: 2010-04-25 16:39:50 (UTC+8)
    Abstract: 本研究以公辦民營之另類學校宜蘭慈心華德福中小學為例,研究台灣另類學校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之發展。研究方法以質性研究之深度訪談為主,探討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歷程。並施以量化研究之問卷調查為輔,探究影響慈心家長教育選擇權之因素。
    經研究者將訪談內容歸納整理後,將慈心家長教育選擇權意識發展歷程歸納為意識覺醒期、意識成形期、賦權增能期及意識分化期。
    (一)意識覺醒期:受家長成長的省思及對目前教育的不滿與批判,喚醒家長意識到教育選擇權為其本應具有的權力。
    (二)意識成形期:經過家庭協商以建立子女教育共識,並藉由對慈心老師的信任轉而信任華德福的教育。再經由對慈心華德福教育的參與,形塑家長的教育理念。
    (三)賦權增能期:家長經由華德福教育的參與及社群成立,強化家長的共同理念,進而體驗到華德福教育的重要性,積極爭取慈心設立國中部。
    (四)意識分化期:在孩子自主的自覺及家長責任的承擔下,對於社會價值觀的改變,讓選擇意識分化轉向選擇體制教育。但在多年參與華德福教育後的認同與滿意更堅定家長對慈心的教育理念,並將理念轉化為信念。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formation of parental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choice, taking an alternative school in Taiwan, Ci-Xing Waldorf School, a private management of public school in Yilan County, as an example.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formation of parental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choice, with the aid of questionnaire data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that affected parents’ educational choi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s, we can divide the formation of parental awareness of educational choice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eriods: awareness raising period, awareness developing period, parental empowerment period and awareness differentiating period.
    (A)Awareness-raising period
    Impacted by the reflection upon parental growth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 current education, parents were awakened to realize the educational choice was their original basic choice.
    (B)Awareness-developing period
    Through family negotiation to reach children education consensus, faith in Ci-Xing Waldorf School education from trusting their teachers, and participation in Ci-Xing, parents gradually formed their education belief.
    (C)Awareness -empowering period
    From engaging in Ci-Xing Waldorf School affairs and setting up community, parents reinforced their consensus and actively sought to establish a junior high school after perceiving the importance of Waldorf education.
    (D)Awareness-differentiating perio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raising, parent’s responsibilities sharing and change in social values, parents chose school system over diversifying beliefs. But thoughts turned into beliefs after years of participation in school, leading parents to content and identify with Waldorf School more.
    Reference: 中文部分
    Mitter, W.(1996)。State and market in education: Opponents, competitors, partners? A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approach.。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國立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主編),教育改革—從傳統到後現代 (頁39-72) 。台北市:師大書苑。
    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12月25日公布 )。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所有條文&Lcode=A0000001
    文超順(2006)。宜蘭縣教育發展的趨勢:在地觀點與行動策略。現代教育論壇,14,82-91。
    王仁宏(1997)。從學校教育觀點看教育改革。現代教育論壇,3,129-131。
    王秋晴(2002)。台南市國民小學實施家長學校選擇權意見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未出版。
    王秋萍(2002a)。德國自由另類學校簡介。教育研究月刊,102,138-142。
    王秋萍(2002b)。德國的森林學校。教育研究月刊,104,142-146。
    王美文(2001)。『增權』觀點之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25-45。
    王欽哲(2006)。國民小學家長教育選擇權及學區劃分之研究—以嘉義縣市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未出版。
    史英(1994)。教育改革的策略與方法。載於台灣硏究基金會編輯部(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頁270-271)。台北市:前衛。
    台北市在家自行教育試辦要點(2001年4月6日)。2008年6月25日,取自http://www.tp.edu.tw/law/law_03.jsp
    甘劍梅(1999)。素質教育:以儒學文化為根基的教育運動。楊州大學學報,3,5-9。
    立法院(1997)。院總第一六○五號,委員提案第一七二四號。
    立法院(1999年5月28日)。立法院第三屆第五會期臨時提案。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home.nettime.com.tw/junqjzer/motion/s3-5.htm
    回歸人性化教育並前瞻新時代需求:我們對教育改革的期望【社論】(1994年9月2日)。聯合報,第二版。
    朱啟華(2006)。從社會演變論德國批判教育學的興起及再發展—以其對權威問題之探討為例。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4,1-25。
    羊憶蓉(1994)。教育的權利與義務。載於台灣硏究基金會編輯部(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頁31-77)。台北市:前衛。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a)。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b)。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二期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a)。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b)。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市:行政院教改會。
    佛朗斯‧卡爾格恩(Frans Carlgren) (1998)。邁向自由的教育:全球華德福報告書。 (鄧麗君、廖玉儀譯)。台北:光佑。(原著出版年﹕1996年)
    吳育偉(2002)。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以花蓮縣為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吳和堂(2002)。沒有學習落後的孩子--簡介美國2002年簽署的教育法。師友月刊,418,1-3。
    吳明清(2001)。教育向前跑—開放社會的教育改革。台北市:書大書苑。
    吳知賢、段良雄(1999)。臺灣地區公私立國中、國小學校選擇模式。人文及社會科學,9(2),254-268。
    吳清山(1995)。美國九十年代教育改革的動向。教師天地,78,71-76。
    吳清山(1996)。當前教育改革的困境。現代教育論壇,1,15-16。
    吳清山(1999a)。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NSC 88-2413-H-133-001)
    吳清山(1999b)。教育基本法的基本精神與重要內涵。學校行政,2,28-41。
    吳清山(2002)。龐大的教育改造工程才開始:教育基本法與教育發展。現代教育論壇,6,3-14。
    吳清山(2003)。國民教育階段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之挑戰與策略。北縣教育,45,18-26。
    吳清山、林天祐(1997)。教育選擇權。教育資料與研究,16,82。
    吳清山、林天祐(1998)。特許學校。教育資料與研究,22,73。
    吳清山、黃久芬(1995)。美國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初等教育學刊,4,1-26。
    吳增炎(1994)。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人的主體意識。安徽大學學報,1,36-41。
    李建良(2001)。自由與多元的理念學校:德國華德福學校的教育理念與實踐經驗。人本教育札記,139,40-43。
    沈珊珊(1994)。英國進入二十世紀的教育改革:一九八八年來之變革與紛擾。比較教育通訊,34,32-40。
    汪知亭(1978)。台灣教育史料新編。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周生民(2002)。台南市國小學童越區就讀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硏究所,未出版。
    周志宏(1997)。教育法與教育改革。台北縣:稻鄉。
    周志宏(1998)。體制內/外教育的迷思:從教育哲學、歷史與憲法保障談起。人本教育札記,106,74-76。
    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台灣教改?。台北市:心理。
    周麗玉(2006)。台灣中小學教育改革問題。台灣教育,639,2-9。
    宜蘭縣國民教育階段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實施辦法(2000年8月29日)。2008年6月25日,取自:http://law.e-land.gov.tw/law/public/act/act_4.asp?todo=TitleText&type=New&no=%A9y80-13&mod=0
    林天祐、葉芷嫻、羅銀慧(2000)。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載於林天祐等(主編),台灣教育探源(頁77-97)。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文瑛、王震武(1994)。教育改革的制度面。載於台灣硏究基金會編輯部(主編),台灣的教育改革(頁201-240)。台北市:前衛。
    林永豐(2000)。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載於張建成(主編),英國的多元文化教育(頁147-198)。台北市:師大書苑。
    林孟皇(1999)。家長之公立學校選擇權。國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未出版。
    林家興(2004)。如何發揮個案研討會的功能兼論「另類個案研討會」一文。學生輔導,91,114-119。
    林麗真 (2002)。簡介史代納學校的教育理念與特色。國教世紀,202,55-60。
    林蘭櫻(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之探究。研習資訊,21(5),61-68。
    邱奕叡(2007)。教育的藝術:慈心華德福學校的課程與教學簡介。中等教育,58(3),136-165。
    姜得勝(1998)。社會變遷中「教育機會均等」實踐可能性之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219-282)。台北市:楊智。
    范瑞祝(2001)。國民小學階段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范熾文(2004)。華德福實驗教育的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61,22-28。
    唐宗浩、李雅卿、陳念萱(2006)。另類教育在臺灣:另類學園參訪紀實與另類教育思考。台北市:唐山。
    徐藝華(2005)。另類是教育的出路:專訪國立政治大學馮朝霖教授。師友,454,6-12。
    秦夢群(1998)。教育行政—實務部份。台北市:五南。
    國民教育法(2007年07月04日修正)。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70001
    張志明(2000)。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之建議。學校行政,10,24-33。
    張芳全(1999)。教育發展。台北市:元照。
    張春興 (1997)。教育心理學。台北市:東華。
    張炳煌(1998)。國中生家長學校選擇權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
    張茂源(2006)。評析家長教育選擇權之理論與實務。學校行政,36,148-158。
    張清溪(1994)。九十年來的臺灣學校教育。載於梁國樹(主編),台灣經濟發展論文集--紀念華教授嚴專集(頁403-445)。台北市:時報文化。
    張富鈿(2006)。十二年國民教育之定義與詮釋。研習資訊,23(1),5-12。
    張熙(1996)。試論實驗教師的覺醒。江西教育科研,5,41-43。
    張德銳(1998)。誰選擇?誰損失?—學校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學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頁109-123)。台北市:揚智。
    張德銳(1999)。教育選擇權對教育機會均等的影響。現代教育論壇,4,44-53。
    張德銳(2000)。美國學校選擇權政策的實施經驗與啟示。載於楊思偉(主編),家長學校選擇權(頁39-57)。台北市:商鼎。
    張德銳、戴佑全(2000)。台灣第一份教育法令台灣教育令。載於林天祐等(主編),台灣教育探源(頁99-102)。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謙(1999)。國外擇校面面觀。外國中小學教育,2,5-9。
    強迫入學條例(2003年01月15日修正)。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1A.asp?no=1H0070002&K1=強迫入學
    教育基本法(2006年12月27日修正)。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20045
    教育部(1997)。教育部「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中程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九十年五月教育輿情摘要。2007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du.tw/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4642
    教育部。教育大事年表。台北市:教育部。2007年11月15日,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
    許智香(2006)。從威權到民主 由專制轉趨開放的教育。載於台灣教育四百年(頁146-161)。台北市:經典。
    陳昌熙(2005)。家長選擇學校之研究--以兩所國小為例。國立台南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陳明德(2000)。國民小學實施家長教育選擇權可行性之研究-以台北縣為例。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陳昭儀(2004)。傑出表演藝術家藝術生涯歷程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2),71-90。
    陳惠邦(2000)。德國教育改革的理念與特色。教育研究資訊,8(1),38-54。
    陳惠邦(2001)。德國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陳寶鈺(2003)。台北市大學區國小越區就讀學生家長教育選擇權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曾俊凱(2006)。彩虹般的教育潮流-我國另類學校現況與省思。研習資訊,23(3),45-54。
    曾蕙雯(1999a)。清代台灣啟蒙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未出版。
    曾蕙雯(1999b)。評介鶴見著<<日治下的台灣殖民教育>>。通識教育,6(3),119-132。
    游春生(2002)。華德福教育課程舉教學方法之探討。國教輔導,41(4),45-52。
    童敏雯(1999)。家庭教育選擇權。教育社會學通訊,17,17-18。
    馮朝霖(2000)。教育哲學專論—主體、情性與創化。台北市:元照。
    馮朝霖(2001a)。另類教育與全球思考。教育研究月刊,92,33-42。
    馮朝霖(2001b)。自我賦權、公民社會與教育改革—台灣近十年教育改革的理論反思。北京清華大學教育研究,3,72-80。
    馮朝霖(2004a)。在人智學與文化經驗的對話間開展:華德福教育的家校關係圖像與參與意識轉化行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部顧問室創意教師-第二類學校創新-行動研究計劃,未出版之。
    馮朝霖(2004b)。駱駝.獅子與孩童。教育研究月刊,121,4-13。
    馮朝霖(2006)。另類教育與二十一世紀教育改革趨勢。研習資訊,23(3),5-12。
    馮朝霖(2007)。技術乎.騙術乎.藝術乎?—後現代教育美學論述的可能性。載於黃乃熒(主編),後現代思潮與教育發展(頁195-216)。台北市:心理。
    黃乃熒(2000)。父母選擇的教育改革意義。載於楊思偉(主編),家長學校選擇權(頁3-36)。台北市:商鼎。
    黃宗顯(2002)。從「文化習性」反省台灣推動教育改革的問題與出路。教育研究月刊,101,27-38。
    黃奕碩(2004)。美國學校選擇之實施現況及其對我國學校教育之啟示。中等教育,55(2),156-169。
    黃建忠(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的理念與省思。學校行政,31,257-265。
    黃雅鳳(2000)。花園的夢想家--回歸生命本質的華德福教育。師友月刊,391,72-75。
    黃曉星(2003)。邁向個性的教育:一位留英、美學者解讀華德福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楊巧玲(2000)。課程與教學的社會學分析--三所小學教育實際之比較研究。教育學刊,16,193-209。
    楊瑩(1999)。一九八八年後英國的教育改革。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107-134)。台北市:師大書苑。
    劉世忠(1994)。生活決定意識的諸含義。安徽大學學報,2,83-87。
    劉世閔(2003)。公辦民營學校。菁莪,15(2),68-72。
    劉世閔、吳育偉(2004)。家長教育選擇權:教育公平與績效的雙刃劍。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2,19-39。
    劉慶仁(民94)。美國新世紀教育改革。台北市:心理。
    潘美玲(2006)。國王的新衣?二十一世紀發軔自民間的教育改革。載於經典雜誌(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頁170-178)。台北市:經典。
    蔡文村(2006a)。文明乍現:西班牙在台灣北部的教化。載於經典雜誌(主編),臺灣教育四日年(頁26-31)。台北市:經典。
    蔡文村(2006b)。「有字之初」的歷史新頁:荷據時期台灣教育史。載於經典雜誌(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頁10-23)。台北市:經典。
    蔡文村(2006c)。東寧王國的教育:明鄭時期的官學與私學。載於經典雜誌(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頁36-39)。台北市:經典。
    鄭玉卿(2002)。西方兒童在家自行教育之研究--從傳統到現代的變革。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3,309-326。
    鄭玉卿、程瑋昱(2000)。強迫入學制度。載於林天祐等(主編),台灣教育探源(頁49-76)。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鄭吳富(2006)。普及文化,功利導向:清領至日治初期的台灣教育。載於經典雜誌(主編),臺灣教育四百年(頁46-53)。台北市:經典。
    鄭新輝 (1997)。家長教育選擇權的可行性分析。初等教育學報,10,389-415。
    薛曉華(1995)。八○年代中期後台灣的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的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謝文全(1999)。各國教育改革之綜合比較。載於黃政傑(主編)。各國教育改革動向(頁325-342)。台北:師大書苑。
    顏國樑(2001)。邁向二十一世紀我國教育行政發展的趨勢與革新的展望。新竹師院學報,14,29~47。
    嚴曉玲(2001)。社會階級與家長教育選擇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西文部分
    Bastow, D. (1991). A study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parental choice of secondary schoo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 London
    Buxton, B. E. (2003). Unacknowledged par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 184(3), 13-20.
    Carl, J. (1996). Unusual allies: Elite and grass-roots origins of parental choice in Milwauke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98(2), 266-285.
    Cooper, B. S. (1994). Alternative schools and program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 ed., vol.1)(p.260-266). New York:Elsevier Science.
    Edwards, T., & Whitty, G. (1992). Parental choice and educational reform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Studies. 40(2), 101-117.
    Electronic reference formats recommended by the Stenier School in Australia. (2002, June 08). Retrieved November 12, 2007,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Stenier-australia.org/other/anthrop.html
    Goldring, E. B., & Hausman, C. S. (1999). Reasons for parental choice of urban school.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4(5), 469-490.
    Goodlad, J. I.(1984). A Place Called School: Prospects for tle future. New York:McGraw-Hill.
    Gratto, & Sharon Davis. (2002). Arts Education in Alternative School Formats.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3(5), 17-24.
    Henig, J. R.(1999). School choice outcomes. In:S. D. Sugarman & F. R. Kemerer(Eds.) , School choice and social controversy(p.68-107). Washington, D. 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Patrick, J. J.(1999). Two Concepts at the Core of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Constitutionalism and Human Righ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IVITAS Summer Institute (July 200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32504)
    Paul, E. P. (1999). School Choice Experiments in Urban Education. In:S. D. Sugarman & F. R. Kemerer(Eds.) , School choice and social controversy(p.127-158). Washington, D. C.: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Robert D. B., & William H. P. (2000). Alternative schooling,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2nd ed., vol.1)(p.82-86). New York:Macmillan Reference USA.
    Wendy, S.(2003). After-School and Community Technology Education Programs for Low-Income Famil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New York NY (June 2003).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7809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9491101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1101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501.pdf47KbAdobe PDF21540View/Open
    101502.pdf65KbAdobe PDF21378View/Open
    101503.pdf67KbAdobe PDF21365View/Open
    101504.pdf58KbAdobe PDF21386View/Open
    101505.pdf88KbAdobe PDF21855View/Open
    101506.pdf175KbAdobe PDF25416View/Open
    101507.pdf193KbAdobe PDF213209View/Open
    101508.pdf376KbAdobe PDF27630View/Open
    101509.pdf448KbAdobe PDF23701View/Open
    101510.pdf211KbAdobe PDF21921View/Open
    101511.pdf279KbAdobe PDF22347View/Open
    101512.pdf235KbAdobe PDF2226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