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110
|
Title: | 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升學就業影響因素之探討 |
Authors: | 張標堅 |
Contributors: | 秦夢群 張標堅 |
Keywords: | 高職 廣告設計科 升學就業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dvertisement and Design Department Aspiration of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
Date: | 2003 |
Issue Date: | 2010-04-25 14:42:07 (UTC+8) |
Abstract: |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職廣告設計科應屆畢業學生升學就業意願的影響因素,並了解高職廣告設計科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的現況,包括個人因素、家庭因素、實施教學與輔導計畫,以及不同縣市、性別、主要撫養者學歷、技術士證照與學業成績等對於影響高職廣告設計科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因素的看法,進而歸納目前高職廣告設計科的缺失及改善之道。 本研究以北、中、南三區公私立高職廣告設計科應屆畢業生為研究對象。配合研究編製影響高職廣告設計科學生升學就業因素之探討問卷調查表,問卷分為「基本資料」及「問卷內容」兩部分,共寄發1,803份,回收1,361份,有效問卷共1,344份,回收率為75%。 研究方法則採取文獻分析、問卷調查,透過文獻分析以作為調查研究分析的基礎。在統計方面的使用上,依背景變項的特性而有差異,在「性別」變項上採用t-test的方法進行顯著性考驗。變項則採用單因子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來進行顯著性考驗。一旦達統計上顯著差異者,則進一步採用薛費法(Scheffé method test)來進行事後比較。
本研究歸納出主要結論如下: 一、就父母期望方面,不同性別、不同學校所屬區域、有無廣告設計工作經驗等有其差異性。在希望待遇擁有不同種類證照及張數、學業及實習成績方面則未有顯著性影響。 二、就父母期望方面,主要撫養者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及每月平均收入不同,則其看法亦有所不同。 三、就對廣告設計的願景上,背景變項不同,如不同性別、不同學校所屬區域、有無廣告設計經驗在希望待遇之影響不顯著。在證照、學業與實習成績上則有顯著的差異。 四、就對廣告設計的願景上,不同的家庭變項,並未呈現顯著的正相關。 五、就對廣告設計的興趣方面,其背景變項不同,亦呈現不同的差異性。如性別、區域、經驗、待遇上無差異性。而證照種類愈多、張數愈多則興趣愈高;學業與實習成績愈高,則興趣愈高。 六、就廣告設計的興趣上,其在家庭變項方面,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之主要撫養者及家庭收入等未有顯著差異;而主要撫養者的教育程度會與其對廣告設計的興趣有顯著的相關性。 七、在個人升學、就業的意願方面,性別、學校所屬區域、有無廣告設計經驗、待遇、證照張數,未有明顯差異;而證照種類愈多,學業與實習成績愈高,則其升學與就業意願愈高。 八、在個人升學就業的意願上,家庭變項不同,亦未有顯著影響。
最後依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建議: 一、對教育行政機關建議 (一)重視高職招生不足現象 (二)正視高職升學途徑的困境 二、對學校建議 (一)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 (二)加強輔導學生取得各類技術士證照 (三)加強產學合作,增加校外實習機會 (四)加強教學體系現代化 三、對學生建議 (一)加強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二)加強實作能力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to explo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Advertisement and Design (AD) department graduates’ aspiration of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students’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and then to suggest the strategy of improvement for AD department. The study adopted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questionnaires survey. The total copies of questionnaires were 1803, and the effective responses were 1344, with a return rate of 75 percent. After statistics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the main findings are as follow: 1. As for parents’ expectation,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tudents’ genders, schools’ areas, AD-related job experience and parents’ ages, education levels, occupation types and monthly income; otherwis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tudents’ expecting income, hoping to have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licens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2. As for the vision of A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tudents’ hoping to have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licens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otherwis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other variables. 3. As for the interest in AD,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tudents’ hoping to have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licenses,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parents’ education levels. 4. As for the aspiration of further study and employment,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ed in students’ hoping to have more different kinds of licenses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For the government, put emphasis on the insufficiency of students in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ways of students’ further study. 2. For the schools, put emphasis on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encourage students to get more licenses, cooperate with the industry, and modernize the facilities. 3. For the students, put emphasis on the with-going ability and practical skills. |
Reference: | 壹、中文部分 丁志仁(民91)。全國第一次民間技職教育會議總引言。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方德隆等譯(民75)。教育行政研究。高雄:復文圖書。頁61。 朱文源(民86)。台北市高職汽車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文論文,未出版,台北。 江瑞芳(民83)。影響嘉義地區國中學生教育機會之家庭因素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行政院主計處(民91)。中華民國統計月報。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吳文全(民91)。我國高職控制科日間部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及升學途徑選擇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宗鴻(民92)。我國高職室內空間設計科現況與改進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清基(民87)。推動精緻化技職教育正是時候。載於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主編,技術教育的回顧與前瞻(75-88)。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呂信寬(民90)。我國高級職業進修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大偉、張孝成(民87)。技職高科技人力學力配合現況之探討。載於教育部技職司編,第十三屆全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研討會論文集(17-26)。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李文弘(民91)。國中應屆畢業生升學意願與升學職校之相關背景因素研究-以彰化縣市為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李隆盛(民88)。技職一貫課程的理想與規劃。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4,14-19。 周文欽(民70)。國中學生的社會背景、心理特質與學業成就升學志願的關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先進(民90)。我國高職觀光科學生升學意願及態度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洪先進(民90)。我國高職觀光科學生升學意願及態度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孫仲山(民87)。高職學生職業成熟度及其影響因素的路徑分析。台北:中研院調查研究工作室。 孫仲山、龔武雄(民88)。職業教育論。高雄:復文圖書。 徐昊杲(民89)。高職教育之省思與意願。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7,19∼23。 張仁家(民8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工業類科學生家庭背景因素、職業自我概念與生涯決策行為之相關。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張佳琳(民88)。以職業證照革除文憑主義迷失-教育外部系統革新的契機。載於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401-40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張淑芬(民82)。我國高級職業學校設計類科現況改進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紹勳(民87)。技職院校資管學生生涯發展、自我統整、工作價值觀、升學就業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人力資源學報,10,1-6。 張德銳(民89)。教育行政研究。台北:五南。頁61。教育部(民87)。中華民國教育年報。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89)。高級職業學校八十七學年畢業生升學就業調查報告摘要。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民91)。台灣地區中等以下各級學校學生學習及生活概況調查摘要報告(89學年度第二學期)。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教育部技職司(民82)。中華民國技術及職業教育簡介。台北: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 教育部統計處(民91)。教育統計指標。台中:教育部中部辦公室。 曹容勳(民83)。影響國中生職業自我概念的家庭因素之研究-以嘉義地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梁燕華(民89)。台灣四十年來商業設計教育的發展。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碩文論文,未出版,台北。 第一銀行徵信室(民88)。服務業。調查資料,415,82-84。 莊謙本(民88)。廣開高等技職教育進路的得失。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51,19-22。 陳吉珍(民79)。高(中)職汽車科或汽車修護科應屆畢業生就業態度研究。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克琛,林志娟,沈鵬飛,陳薏如,陳碧連(民88)。專科應屆畢業生的畢業意向-中國工商專校調查研究。中國工商學報,21,225-242。 陳宏斌(民87)。台灣四年制大專觀光系學生的就業發展與課程設計之研究。澎專學報,2,11∼28。 陳俊源(民88)。我國經濟發展中之技職教育。載於教育部技術及職業教育司主編,技職教育的回顧與前瞻(257-268)。台北:教育部技職司。 陳建宏(民82)。我國高職工科學生升學意願及升學選擇之背景因素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炳延、經觀榮、王興芳(民89)。技職教育與通識教育兼顧的初探。樹德學報,25,185-202。 陳英豪,吳榕峰(民87)。台灣省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師友,375,35-39。 陳瑞豐(民80)。工職畢業生直接升學意願調查分析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滿樺(民69)。生涯輔導的實施。載於吳武典主編,學校輔導工作(271-295頁)。台北:輔導研究雜誌社。 陳慕能(民91)。綜合高中畢業生追蹤調查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麗文(民86)。餐飲管理科及非餐飲管理科畢業生工作表現之比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陸蕙萍(民86)。四技二專聯招商業設計相關科系入學考試之研究。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曾國鴻(民86)。英國科技與職業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湯堯(民88)。終身教育理念下的技職教育角色。教育研究集刊,43,27-39。 黃月純(民77)。台北地區高職學生工作價值觀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玉貞(民92)。台南市高職進修學校學生班級學習環境知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德祥(民87)。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中:五南圖書。 黃馨嬅(民90)。單親家庭青少年子女打工經驗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楊中芳(民83)。廣告的心理原理。台北:遠流。 楊瑩(民86)。當前台灣地區教育機會均等問題的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會主編,社會變遷中的教育機會均等(1-25)。台北:揚智文化。 劉華傑(民87)。高職設計教育的課程研究∼以廣告設計科之課程進度表為中心。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雲林。 劉澤宏、楊豪森(民92)。高職轉型綜合高中現況與困難問題之探討。技術及職業教育,76,33-39。 蔣家娟(民91)。台灣高職餐飲管理科學生就業或升學意願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惠華(民87)。影響高屏地區公私立高職應屆畢業生升學就業因素探討。技術學刊,13,187-196。 鄭自隆(民91)。廣告設計學。台北:揚智。 鄭富家(民92)。高職實用技能班機械類科學生升學意願及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正雄(民92)。高職海事類科學生入學背景與升學就業意願之調查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貳、英文部分 Adams, J. S., (1963). Inequity in Social Exchanges. In L. Berkouitz (ed.) Arkoff, A. (1968).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New York: McGraw-Hill. Ball, S.(1990).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in education: Exporations in policyschooling. London: Routledge. Brown, L. D. (1984). Managing conflict of organizational interfaces. Reading,MA: Addison Wesley. Canale, J. R. (1987) Factors Influencing Career Aspirations of Primary andSecondary Grade Student. Arlington, Va: 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Crites, J.O.(1973). Problem in the measurement ofvocational maturity.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4(1), 25-30. Herzberg, F., Mausner B., & Snyderman, B.,(1959). The Motivation to Work, N.Y.:John Wiley Co Hill,G. College Proneness(1954). A Guidance Problem,The Personal and Guidance T.,Oct. Holland, J. L.(1959). A theory of vocational choice. Journal of CounselingPsychology, 6, 35-45. Jackson,W.(1986).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NY;Macmillan Pub. Co. Lam,Y.L.J. (1982). Determinants of educational plans of the indeterminant high school graduat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20 (2). 213-229. Lokan , J.J. & Briggs J.B. (1982) . Student Characteristics and Motivationaland Process Factors in Related to Styles of Career Development ,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 21 , 1-16 . McNair, D. B. D. (1983). Predicting the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occupational expections, and career maturity of black and white male and female 10th graders. 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32(1), 29-36. Oakland, J.S. (1989).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 Osenberg, M.J. & Hovland, C.I. (1960).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 In C.I. Hovland and M.J. Rosenberg (Eds.), Attitudeorganization and change (PP.1-14).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Rossetti, R. (1991). Factors That Influence Students Not to Enroll at the Vanguard Joint . Vocational schoo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334-357). Schneiders, A. A. (1955). Personality Adjustment and Mental Health , N. Y.:Rinehart. Skinner, B. F. (1971). The technology of teaching. Englewood Cliffs, NewJersey: Prentice-Hall, Inc.. Strang,R. (1960). Educational Guidance :Its Principles and Pritice ,N.Y.:The Macmillian Company,7th Printing. Swell,W.H.&Shah.V.P.(1968). Parent"s education 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Review.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89911010 9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911010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