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10764      Online Users : 7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96


    Title: 季季及其作品研究
    Authors: 李麗敏
    Contributors: 陳芳明
    李麗敏
    Keywords: 季季
    李瑞月
    李瑞
    李雲林
    現代文學
    台灣文學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0-04-24 18:36:02 (UTC+8)
    Abstract: 季季作品文質量俱佳,但並不常被論者論及,本論文意圖藉由作家生平的整理、主題內涵的探討、藝術表現的分析,以及文學系譜的爬梳等幾個面向的探討,使季季的文學價值得到恰當的評價。以下簡述本論文的章節架構:
    第一章是緒論,首先在概述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以說明本研究的必要性和預期的成果。其次設定研究的範疇及說明研究的方法,最後彙整有關的文獻資料,及勾勒本論文的組織架構。最後並附各章提要,點明其餘各章重點。
    第二章是寫季季的生平經歷、文學啟蒙、文學開展與文學創作。季季沒讀過大學,但這並沒有妨礙她成為作家。她的文學興味是在虎尾女中胚胎萌芽的。漸漸的以職業作家嶄露頭角,知名度在台灣文壇攀升打響。文章見於報紙、雜誌、專欄,且持續在進展中。
    第三章是在說明季季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而她的小說作品大都集中一九六四年到一九七九年,大約有十年的時間。在同輩的女作家中,季季是才華出眾的一位,在她的作品中,對社會現象有多樣性的觸角,且在她龐大的作品群中,約略可以看出她作品的四種不同的發展軌跡:第一類是充塞著現代主義色彩的描寫;第二類是自傳性頗為濃厚的作品;第三類是摻雜著浪漫與寫實。第四類作品是充滿幽默和嘲諷的寫實主義作品。
    第四章主要在說明季季的散文觀點。她的散文是喃喃向內傾訴的心語,醇厚細膩。從散文裏,可以看出她的思想及個性。此外,她的散文很能發揮對現實的透視力,字字句句都緊扣著生命的脈動,在文字技巧及內容思想上已具相當水準。
    第五章是在說明季季在散文、小說、雜文、評論等方面,皆能有所涉獵,創作出不少優秀的文學作品。此外,她還身兼編輯,並與臺灣文化界的關係異常緊密,在文壇上有相當的成就,也為臺灣文化事業的發展貢獻良多。
    第六章是結論,總整了本文研究心得,並針對季季的作品作一全面性的觀照,同時簡論季季在編輯、小說、散文等方面的成就,冀望能藉由釐清季季的文學定位及意義,對季季文學藝術予以適度之評價,進而為季季在現代文學史上做較為恰當的定位。
    Reference: 一、季季著作
    一)著作的部分:(依出版的先後順序)
    1、短篇小說集
    季季:《屬於十七歲的》,台北:皇冠出版社,1966.04。
    季季:《誰是最後的玫瑰》,台北出版社:水牛1968.04。
    季季:《泥人與狗》,台北:晚蟬出版社,1969.08。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晚蟬出版社,1970.01。
    季季:《異鄉之死》,台北:大地出版社,1978.02。
    季季:《月亮的背面》,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06。
    季季:《蝶舞》,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08。
    季季:《拾玉鐲》,台北:慧龍出版社,1976.010。
    許俊雅:《見樹又見林──文學看台灣》,台北:渤海堂出版社,2005.02。
    陳玉玲:《尋找歷史中缺席的女人‧女性自傳的主體研究》,嘉義:南華館理學院,1998。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聯合文學,1994.02。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9.1。
    陳信元主編:《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99。
    陳昭瑛編:《台灣文學與本土文化運動》:台北:正中書局,
    1998.04。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9。
    季季:《澀果》,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12。
    張堂錡:〈現代散文的新趨向〉,《國文天地》,1997.06。
    季季:《一九八二年臺灣散文選》,台北:前衛出版社,1983.02。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
    陳羲芝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06。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03。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賀安慰:《台灣當代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
    雲林縣立文化中心編:《雲林作家風采錄》,雲林:雲林縣立文化中心,1991。
    楊宗翰編:《文學經典與台灣文學》,永和:富春出版社,2001.01。
    楊宗翰:《台灣文學的當代視野》,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
    楊宗翰主編:《台灣文學史的省思》,台北縣永和市:富春出版社,2002。
    季季:《說夢》,台北:爾雅出版社,1982.02。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01。
    2、長篇小說集
    楊牧:《文學的源流》,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楊牧:《文學知識》,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1995。
    楊蔚:《女孩・可愛》,台北:九歌出版社,1980。
    楊蔚:《何索打擊》,台北:遠景出版社,1976。
    楊蔚:《何索狂想》,台北:九歌出版社,1978。
    楊蔚:《何索震盪》,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季季:《美麗──第十一屆時報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
    楊蔚:《貝多芬素描》,台北:愛樂出版社,1965
    李瑞騰:《台灣文學風貌》,台北:三民書局,1991。
    楊蔚:《為現代畫搖旗的》,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
    季季:《我不要哭》,台北:皇冠出版社,1970.07。
    楊蔚:《這一代的旋律》,台北:臺灣學生,1965。
    楊蔚:《跪向升起的月亮》,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
    楊澤:《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4。
    葉石濤:《台灣文學入門:台灣文學五十七問》,高雄:春暉出版社,1997。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春暉出版社,1987。
    葉石濤:《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03。
    季季:《鮮血流在花開的季節:六四歷史的起訴(一九八九)》,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11。
    葉石濤:《展望台灣文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08。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10。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文訊》月刊,
    齊邦媛編:《中國現代文學選集》,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
    劉雨:《寫作心理學》,高雄:麗文出版社,1995.03。
    季季:《我的故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5.02。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3。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
    鄭明娳:《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幼獅出版社,
    1991。
    季季:《四十歲的心情》,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1993。
    聯副編輯部:《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散文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
    1999.09。
    鍾慧玲:《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
    隱地、林真真編:《在有限的生命裡種一棵無限的文學樹》,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
    隱地、鄭明娳編:《近二十年短篇小說選集編目》,台北:書評書目,1975。
    3、傳記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台北:女書文化,
    2004.1.2。
    季季:《語錄狂──第十二屆時報文學獎作品集》,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2004.8.10。
    龔鵬程:《臺灣文學在台灣》,高雄:復文出版社,1997.03。
    三、單篇論文(期刊、書籍):(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朱西寧:〈季季,這顆景星〉,《幼獅文藝》27:6,1967.12。
    張瑞芬:〈古典的出走與回歸:臺灣七○──八○年代女性散文〉,「2004年戰後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修平技術學院,2004.05、10。
    何 欣:〈三十年來的台灣小說〉,《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遠景出版社,1979.03。
    冷 然:〈如歌的行板——介紹季季的「夜歌」〉,《台灣時報》,
    1977.04.28。
    吳錦發:〈論季季小說中的男女關係〉,《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6.01。
    季季:《時報文學史料索引》,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0.09。
    林瑞明:〈尋找一條可以逆流的河:季季集序〉,《臺灣作家全集》、《季季集》,1993.12。
    張瑞芬:〈被邊緣化的臺灣當代女性散文研究〉,《文訊》月刊,
    2002.11。
    張瑞芬:〈散文的下一輪太平盛世--2000~2004臺灣散文現象〉,《文訊月刊》,2004.10。
    張誦聖:〈台灣女作家與當代主導文化〉,《文學場域的變遷》,《聯合文學》,2001。
    張默芸:〈未婚媽媽的哀愁——讀季季小說集《澀果》〉,《福建文學》,1982。
    陳文芬:〈季季在永和〉,《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06。
    陳克環:〈季季的「拾玉環」〉,《書評書目》,1974.12。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上海:文匯出版社,2003.09。 季季、張子靜合著:《我的姊姊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社,2005.10。
    季季、關鴻:《永遠的張愛玲:弟弟、丈夫、親友筆下的傳奇》,上海市;學林出版社,1996。
    陳芳明:〈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聯合文學》,2004.02。
    陳芳明:〈在母性與女性之間──五○年代以降台灣女性散文的流變〉,《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3。
    陳信元:〈台灣地區現代散文研究概論〉,《文訊》,第32期,1987.10。
    陳素娟:〈拾玉鐲〉,《明道文藝》,1975.06。
    陳紹慈:〈由季季的<暗影生異彩>看女性與文學創作〉,《明道文藝》,1999.05。
    彭瑞金:〈生命中可以逆流的河--試論季季的生命觀〉,《臺灣文藝》,1978.12。
    彭瑞金:〈<雞>簡介:市民生活的小調〉,《一九七八臺灣小說選》,1979.05。
    游 喚:〈現代散文的研究問題及其解決途俓示例〉,《中外文學》,第213集,1990.02。
    張誦聖:〈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當代文學生產場域裡的位置〉,《現代主義與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主辦,2000.06。
    李瑞騰主編:《中華現代散文大系(貳)──台灣1989~2003評論卷》,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
    二、研究專書
    黃雅莉:〈對未知的探索與等待的熱情--讀季季的「小草之未知」〉,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6.06。
    《國文天地》19:11=227,2004.04。
    楊宗潤:〈談季季編「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文訊》月刊,1987.04。
    葉石濤:〈季季論─臺灣婦女生活中的「詩與真實」〉,《臺灣文藝》,1978.12。
    葉維廉:〈閒話散文藝術〉,《中外文學》,第152期,1985.01。
    葛浩文:〈說些老實話──「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80.09。
    廖炳惠:〈近五十年來的台灣小說〉,《聯合文學》,11:12,1995.10。
    齊暖暖:〈信息--我讀「希利的紅燈」〉,《文心》,1976.06。
    蔡源煌:〈同情與了解(季季編「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書評書目》,1977.10。
    封德屏:《臺灣文學年鑑》,台北:文建會,1997。
    李瑞騰主編:《霜後的燦爛》,台南:文化資產籌備處,2003.05。
    鄭明娳:〈評季季「你底呼聲」〉《文壇》,1976.12.01。
    鄭明娳:〈評季季的<夜歌>〉,《中華文藝》,1977.01。
    季季:《休戀逝水──顧正秋回憶錄》,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7.10。
    鄭明娳:〈談季季散文的風格〉,《臺灣文藝》,1978.12。
    鄭傑光:〈拾玉鐲〉,《書評書目》,1975.02。
    鮑 芷:〈澀果〉,《中央日報》,1980.01.09。
    隱 地:〈作家與書的故事:季季、廖輝英〉,《新書》月刊,1984.03.02。
    隱 地:〈讀季季的「假日與蘋果」〉,《自由青年》,1965.02.01。
    隱 地:〈讀季季的「擁抱我們的草原」〉,《自由青年》,1965.09.01。
    林雙不:〈澀果〉,《中央日報》,1981.01.04。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幼獅文藝》31:2,1969.08。
    李瑞騰主編《文學心靈的真情告白》,中壢市:中央大學,2005。
    蘇玄玄:〈季季的田畝「異鄉之死」代序〉《異鄉之死》,1978.02。
    顧燕翎:〈女性意識與婦女運動的發展〉,《女性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四、碩博士論文:(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4、散文集
    王怡心:《琦君小說主題內涵與人物刻畫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
    牟方芝:《張曉風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何永慶:《七○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06。
    (一)小說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吳亭蓉:《蕭颯及其小說的三種主題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
    吳麗櫻:《張文環小說中女性題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孟悅、戴錦華:《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3。
    汪淑珍:《林海音小說敘事技巧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
    翁似姍:蕭麗紅《桂花巷》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高敏軒:《季季小說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景妃:《凌叔華小說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季季:《夜歌》,台北:爾雅出版社,1976.08。
    許瑞秋:《簡媜的自傳體散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
    陳姿夙:《林海音及其作品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10.01。
    黃千芳:《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女性處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藍博堂:《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及其餘波1971~1987》,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12。
    魏文瑜:《施叔青小說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
    林秀玲:《現代文學的女性身影》,台北:里仁出版社,2004.2.17。
    羅淑芬:《五○年代女性散文的兩個範式──以張秀亞、艾雯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2004。
    季季:《攝氏20-25度》,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07。
    季季:《寫給妳的故事》,台北:印刻,2005.09。
    季季:《行走的樹》,台北:印刻,2006.11。
    (二)主編的部分: (依出版的先後順序)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77.05。
    任世雍:《小說理論與技巧》,台北:書林出版社,1981.10。
    季季:《六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5。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書評書目社,1980.06。
    季季:《六十八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07。
    季季:《七十五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6.03。
    林幸謙:《歷史、女性與性別政治》,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7。
    季季:《七十六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87.07。
    江寶釵、范銘如主編:《島嶼妏聲;台灣女性小說讀本》,台北:巨流出版社,2000。
    何 欣:《中國現代小說的主潮》,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
    吳達芸主編:《台灣當代小說評論》,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01。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05。
    李仕芬:《愛情與婚姻:台灣當代女作家小說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李漢偉:《台灣小說的三種悲情》,台北:駱駝出版社,1997.10。
    林燿德:《敏感地帶──探索小說的意識真象》,台北: 駱駝出版社,1994。
    花 村:〈解剖季季的神話--季季作品討論的記錄〉,《臺灣文藝》,1978.12。
    封德屏主編,文訊雜誌社編纂:《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台北:文建會,1999。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1。
    范銘如:《眾裡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03.01。
    范銘如主編:《挑撥新趨勢;第二屆中國女性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學生出版社,2003。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1979。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9。
    馬 森:《燦爛的星空──現當代小說的主潮》,台北:聯合文學,1997.11。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張素貞:《續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張曉風編:《小說教室》,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
    花 村:〈試析構成季季小說的幾種風貌〉,《臺灣文藝》,1978.12。
    梅家玲:《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
    季季:《季季自選集》,台北:文豪出版社,1976.10。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九大出版社,1990。
    陳羲芝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12。
    賀安慰:《台灣當代短篇小說中的女性描寫》,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01。
    福斯特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3。
    鄭樹森:《小說地圖》,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二)散文類:(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梅 遜:《散文欣賞(一)》,台北:大江出版社,1969。
    梅 遜:《散文欣賞(二)》,台北:大江出版社,1970。
    邱貴芬:〈「拾玉鐲」導讀〉,《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上)》,2001.07。
    陳芳明、張瑞芬主編:《五十年來台灣女性散文》,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02。
    楊 牧編:《中國近代散文選》,台北:洪範出版社,1981。
    封德屏主編:《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討文集(三)‧台灣文學出版》,文建會,1996。
    鄭明娳:《現代散文欣賞》,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鄭明娳:《現代散文現象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2。
    鄭明娳:《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台北:長安出版社,1986。
    鄭明娳:《現代散文類型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7.02。
    鍾怡雯:《無盡的追尋:當代散文的詮釋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2004.09。
    (三)其他專書:(依作者筆劃的先後順序)
    邱貴芬:〈季季「拾玉鐲」導讀〉,《文學臺灣》38,2001.04。
    文訊雜誌社編:《光復後臺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台北,文建會,1985。
    王鼎鈞:《文學種籽》,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07。
    王德威編:《典律的生成-年度小說選三十年精編》台北:爾雅出版社,1998。
    師大國文學系編:《解嚴以來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07。
    何欣:《當代臺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
    何索(楊蔚):《大亨》,台北:堯舜出版事業,1982。
    何索(楊蔚):《大家都來搶銀行》,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
    何索(楊蔚):《台北天堂:亞當・夏娃・伊甸園》,台北:錦冠出版社,1988。
    何索(楊蔚):《男人永遠是輸家》,台北:九歌出版社,1981。
    何索(楊蔚):《借錢的哲學──何索幽默精選》,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
    施淑清整理紀錄:〈專輯:李喬重逢--夢裡的人、平原之女與山林之子:季季對談李喬〉,《印刻文學生活誌》14,2004.10。
    何索(楊蔚):《婚姻狂想曲》,台北:九歌出版社,1985。
    何索(楊蔚):《愛情與遊戲》,台北:遠流出版社,1976。
    何索(楊蔚):《賭博奇譚》,台北:堯舜出版社,1981。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文建會,2000。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當代女作家文學作品書目》,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84。
    何寄澎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散文批評》,台北:正中書局,1993。
    余光中等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台北:巨人出版社,1972。
    余光中等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九歌出版社,1989。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出版社,1988.05。
    宋冬陽(陳芳明):《放膽文章拚命酒》,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
    桂文亞:〈不停的寫——季季與「我的故事」〉,《皇冠》,1975.07。
    李瑞騰:《文學關懷》,台北:三民書局,1992。
    國家圖書館參考組:《臺灣文學作家與作品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2001。
    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04。
    張小虹:《性別越界》,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張堂錡:《文學靈魂的閱讀》,台北:三民書局,1998.01。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
    張誦聖:《書寫台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04。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2001。
    季季:《誰開生命的玩笑》,台北:皇冠出版社,1978.04。
    張默、隱地編:《當代臺灣作家目錄》,台北:爾雅出版社,1994。
    張火慶:〈現代散文類型論試讀〉,《文訊》,第34期,1987.12。
    張寶琴等:《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199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2912025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2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80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