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794101      Online Users : 36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90


    Title: 《三六九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形象——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的探討
    The female images of the popular fictions in 369 Tabloid - the investigation of literary narrative and cultural vision
    Authors: 曾婉君
    Contributors: 黃美娥先生
    曾婉君
    Keywords: 《三六九小報》
    日治時代
    文化視域
    文學敘事
    女性
    通俗小說
    369 Tabloid
    Japanese-ruled period
    cultural vision
    literary narrative
    female
    popular fictions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0-04-24 18:24:08 (UTC+8)
    Abstract: 本文旨在掘發《三六九小報》(以下簡稱《小報》)中「通俗小說」之女性造型的書寫及相關敘事模式,並廓清三O年代《小報》創作社群觀看女性的文化視域;且進一步與日治時期其他小說文本並列比較,從而顯豁《小報》通俗小說中的「女性」圖像意義,全文共計五章,簡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本章為全文論述框架之簡述,第一節中說明研究動機,第二節進行研究現況之檢討,第三節在分析相關先行研究之基礎下,思考本文可能之論述發展,並指出本文研究範圍,及援用之研究方法。
    第二章「女性」造型——《小報》通俗小說中「女性形象」的書寫與敘事。本章根據通俗小說類型的歸納、整理,分析《小報》通俗小說的「程式化」現象;第一節「小說敘事模式」,指出通俗小說中的程式化情節,傳達大量重複的訊息,反映通俗創作社群取材的興味;而作者聲音對文本故事干預程度的強弱,則可由作者/敘事者的相對關係進行觀察;再者,《小報》多以旁觀者的視角,取用全知敘事或限制敘事的敘事觀點,也開展了不同的敘事風格。第二節「女性造型書寫」,由命名意義、身體描摹、形象設計及意象隱喻等角度,對《小報》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作形式上的探求。
    第三章書寫女性的文化視域。文本中女性被書寫的文化意涵,呈顯出性別、文化的關係;第一節「父權體制的壓迫」,說明傳統價值觀影響所及,男尊女卑,女性地位低落,一方面面臨被「物化」的命運,一方面受到「婦德」的規範,從而建構了錯誤的自我認知;第二節「對社會的控訴」,挾帶資本主義而來的殖民社會,女性面對生活的窘迫,其處境的艱難、命運的悲慘,是社會中多重壓迫的犧牲者;第三節「婚戀問題的省思」,在新/舊文化的衝激下,受教育新女性/童養媳,大多在自由戀愛中失敗、在傳統婚姻中不幸,顯見《小報》創作社群處於文化過渡時期,對於傳統婚戀與新式婚戀,均懷隱憂、質疑與不安。
    第四章「女性」圖像的書寫策略差異——《小報》與其他通俗小說中「女性」敘事的比較。經過第二、三章小說文本的討論,已為《小報》小說中女性形象定調,本章則據此展開與其同時或前後的文言、白話通俗小說作品之比較研究;第一節「與《小報》之前文言通俗小說作品的比較」,與李逸濤發表於《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5-1911),以淺近文言文寫成的46篇通俗小說作品,進行對話;第二節「與《小報》同時或其後白話通俗小說作品的比較」的討論參照系前衛出版社所發行《臺灣大眾文學系列》,以及四O年代的《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長篇通俗小說。藉此掌握《小報》書寫載體文言、白話兼有,作品的選材、小說敘事者聲音的不盡相同的現象,並突顯出風味各異的書寫策略取向。
    第五章結論。總結前文,指出本文研究的要點及其意義,最終呈顯出《小報》乃置於一個通俗小說創作的過渡期,在文言與白話通俗小說發展史上,別具遞變、糾葛的交混面貌;且在三O年代特殊的現代化情境中,《小報》通俗小說的文學敘事與文化視域,有著鮮明的文化氛圍及歷史語境,而其所建構的饒富時代意義的女性圖像,更具耐人玩味的性別視野。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written description of female appearance and related narrative mode in “popular fictions” of 369 Tabloid, and to figure out the cultural vision of the writers of 369 Tabloid toward females in the 1930s; moreover, there were comparisons between 369 Tabloid and other novels during the Japanese-ruled period to show forth the significance of “female” images of popular fictions in 369 Tabloid.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and the brief preview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is chapter showed the frame of this study. The first section provided the motivation of this study, the second section contained the aspects of problem already studied by other researchers, and the third section presented the need for more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previous research, pointing out the realm of this study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method being used.

    Chapter two was titled “female” appearance—the description and narration of “female images” in popular fictions of 369 Tabloid. According to the coll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popular fictions, this chapter displayed the phenomenon of the fixed patterns in popular fictions of 369 Tabloid; the first section, “Narrative mode of fictions”, indicat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the fixed patterns in popular fictions showed a great number of repetitive messages, reflecting an interesting angle in choosing the material among common writers; and the intensity of interference from the writer’s viewpoint to the story could be observed through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writer/narrator; furthermore, 369 Tabloid was mostly written through the view of an onlooker, employing the narrative technique of 全知敘事 or 限制敘事,and thus developed a totally different narrative style. The second section, “Description of female appearance”, explored the formation of female image in the fictions of 369 Tabloid according to the meaning of the characters’ names, description of their body, image design, imagery metaphor and so on.

    Chapter three was about the female status in culture. In light of the way women were presented in the text, we could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der and culture; the first section “Oppression from the fatherhood system”, illustrated that due to traditional values, the concept that male was better than female, and female had a lower status than male had on the one hand made female face the destiny of being materialized and on the other made them construct a false self-recognition because of being confined by “female virtues”; the second section, “The accusation toward society”, showed that living in a colonial society which advocated capitalism, women faced difficulties in life, and the difficult situations and miserable destiny surrounding them let them become victims of multiple oppression; the third section, “Reflection on marriage and love”, pointed out that under the impact of new/old culture, new women with education/ child bride, had mostly failed in free love or been distressful in traditional marriage, and these all revealed that writers of 369 Tabloid were in a transitional stage—they felt worried, suspicious, and uneasy whether in traditional love and marriage or new love and marriage.

    Chapter four consisted of different writing strategies used in displaying “female” images—the comparison between 369 Tabloid and other popular fictions. In chapter two and three,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text itself had already made the female images of the fictions in 369 Tabloid clear, and to go a step further, this chapter included the comparison between 369 Tabloid and other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no matter at the same period or other times; in the first sec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369 Tabloid and previous classical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the compared target were 46 popular fictions written in simple classical Chinese and published in 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by 李逸濤(1905-1911); in the second sec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369 Tabloid and contemporary or later vernacular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the compared target were台灣大眾文學系列published by 前衛publisher, and the vernacular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in Feng-yue-bao and Nan-fang in the 1940s. After these research, the results that there were both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used in 369 Tabloid, and that various materials as well as narrator voices were employed in it were shown. This also revealed that different writing strategies were used in different popular fictions.

    Chapter five is the conclusion part. This chapter summarized the previous chapters, pointing out the gist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finally showing that 369 Tabloid is at the transitional stage of popular fictions; that is, we can see the changing, entangled, and blended phase 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classical Chinese and vernacular Chinese popular fictions in 369 Tabloid; besides, under the special modernized condition in the 1930s, the literary narrative and cultural vision in 369 Tabloid made it distinctive in its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he female images it had constructed during that time had provided us with an interesting view toward the gender issue.
    Reference: 一、日治時期報刊雜誌:
    《三六九小報》一號至四七九號1930-1935(昭和5-10年),臺北:成文出版社影印出版,1991。
    《風月.風月報.南方.南方詩集》,臺北:南天書局影印版,2001。
    《臺灣慣習記事》(臺灣慣習研究會原著,中譯本)第壹至柒卷(明治34年-),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06-199。
    (以下分類後依作者或編者姓名筆劃排列)
    二、書籍專著︰
    下村作次郎、黃英哲總企劃,《臺灣大眾文學系列》日治篇全十卷,臺北:前衛,1998。
    第一、二卷 阿Q之弟著,《可愛的仇人》(上)、(下),臺灣新民報社,1936.02。 第三、四卷 阿Q之弟著,《靈肉之道》(上)、(下),臺灣新民報社,1937.06。
    第五卷 吳漫沙著,《韮菜花》,臺灣新民報社,1939.03。
    第六卷 吳漫沙著,《黎明之歌》,南方雜誌社,1942.07。
    第七卷 吳漫沙著,《大地之春》,南方雜誌社,1942.09。
    第八、九卷 林煇焜著,《爭へぬ運命》(上)、(下)(《命運難違》),林煇焜,1933.04。
    第十卷 建勳著,《京夜》,中央書局,1927.12。
    林萬生,《運命》,捷發書店,1941.10。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編委員會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台灣新文學》,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及制度史研究中心主辦,《正典的生成:臺灣文學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4。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2001.06。
    (美)卡林內斯庫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王建國,《呂赫若小說研究與詮釋》,臺南:南市圖,2002。
    王德威
    a.《小說中國》,臺北:麥田,1993。
    b.《如何現代,怎樣文學?》,臺北:麥田,1998。
    c.《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麥田,1998.01初版二刷。
    d.《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臺北:麥田,2003初版。
    中興大學中文系
    a.《第一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興大中文系,2001。
    b.《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興大中文系,2002.07。
    孔慶東,《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古繼堂,《臺灣小說發展史》,臺北:文史哲,1996.10。
    艾恩‧瓦特(Ian Watt)著,《小說的興起》,臺北:桂冠,1994。
    朱家慧,《兩個太陽下的台灣作家-龍瑛宗與呂赫若研究》,臺南:臺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11出版。
    (美)米勒(J.Hillis Miller);申丹譯,《解讀敘事》,北京:北京大學,2002.05。
    米歇‧傅科(Michel Foucault)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1993。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1998.03。
    李歐梵,《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2000。
    阿英,《晚清小說史》,臺北:天宇,1988。
    佛斯特(E. M. Forster)原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1973。
    周啟志、羊列容、謝昕,《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1992。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臺北:麥田,1995。
    周慧玲,《表演中國》,臺北:麥田,2004。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03。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0。
    吳毓琪,《台灣南社研究》,台南:南市文化,1999。
    邱旭伶,《台灣藝妲風華》,台北:玉山社,1999。
    林芳玫,《女性與媒體再現 : 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巨流,1999。
    林保淳,《古典小說中的類型人物》,臺北:里仁,2003。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1996.07。
    林慶彰主編,《日治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在中國》,臺北:北市文建會,1994。
    林鎮山,《台灣小說與敘事學》,台北:前衛,2002。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學論文集》,臺北:文津,2003。
    范伯群
    a.《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b.《民國通俗小說鴛鴦蝴蝶派》,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0。
    范伯群、孔慶東主編,《通俗文學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約翰‧史都瑞(John Storey)作;李根芳、周素鳳譯,《文化理論與通俗文化導論》,臺北:巨流,2003。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1987.11。
    格非,《小說敘事研究》,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臺北:正中,2002。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徐照華,《臺灣文學傳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興大臺文所,2006。
    陳平原
    a.《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台北:淑馨,1998。
    b.《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台北:久大文化,1990。
    c.《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陳坤宏,《消費文化理論》,臺北:揚智,1995.07。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
    陳柔縉
    a.《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2005。
    b.《囍事臺灣》,臺北:東觀國際文化,2007。
    陳義芝,《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1998。
    陳翠英,《世情小說之價值觀探論—以婚姻為定位的考察》,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6。
    麥克唐納著;陳墇津譯,《言說的理論》,臺北:遠流,1990。
    康來新總編輯
    a.《劉吶鷗全集.日記集》(上、下),臺南:南縣文化局,2001。
    b.《劉吶鷗全集.電影集》,臺南:南縣文化局,2001。
    c.《劉吶鷗全集.影像集》,臺南:南縣文化局,2001。
    莊淑芝,《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臺北:麥田,1994。
    許丙丁,《許丙丁作品集》,臺南市:南市文化中心,1996。
    許俊雅
    a.《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1994。
    b.《島隅容顏--台灣文學評論集》,台北:台北縣政府文化局,2000。
    c.《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1994。
    d.《講座FORMOSA:台灣古典學評論合集》,臺北:萬卷樓,2004。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1996。
    張文環著;陳萬益主編,《張文環全集》全八卷,臺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2002。
    張恆豪,《臺灣作家全集:日據時代》共十冊,臺北:前衛出版社,1991.02初版一刷,1992.07出版二刷。
    第一冊:《賴和集》;第二冊:《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第三冊:《楊守愚集》;第四冊:《陳虛古、張慶堂、林越峰合集》;第五冊:《王詩琅、朱點人合集》;第六冊:《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第七冊:《楊逵集》;第八冊:《呂赫若集》;第九冊:《龍瑛宗集》;第十冊:《張文環集》。
    梅家玲編
    a.《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2006。
    b.《性別論述與臺灣小說》,臺北:麥田,2000。
    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清華大學,1998。
    彭小妍,《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臺北:中研院文史哲籌備處,1999。
    黃武忠,《美人心事》,臺北:號角,1987.08。
    黃師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5。
    黃師美娥、黃英哲,《臺灣漢文通俗小說集》一、二,東京:綠蔭書房。2007.02。
    黃錦珠,《晩清小說中的「新女性」研究》,臺北:文津,2005。
    賀蕭(Gall Hershatter)著;韓敏中、承寧譯,《危險的逸樂:二十世紀上海的娼妓與現代性》,臺北:時英,2005。
    游鑑明(訪問)、吳美慧 等(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
    楊翠,《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一九二O—一九三二)》,臺北:時報文化,1993。
    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人日常生活(1895-1945)》,臺北:自立晚報,1993。
    葉龍彥
    a.《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臺北:玉山社,1998。
    b.《台北西門町電影史 1896-1997》,臺北:北市文建會,1997。
    劉乃慈,《第二/現代性:五四女性小說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趙孝萱,《鴛鴦蝴蝶派新論》,宜蘭縣 礁溪鄉: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2。
    廖炳惠,《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臺北:麥田,2003。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鄭明娳,《通俗文學》,臺北:揚智文化,1993。
    劉紀蕙,《他者之域:文化身分與再現策略》,臺北:麥田,2001.03。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1995.05初版一刷。
    蔡源煌,《文學的信念》,臺北:時報,1983。
    盧嘉興,《台灣古典文學作家論集》,臺南:臺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
    鍾喬主編,《電影歲月縱橫談》(上、下),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文建會委託之口述電影史研究計畫),1994。
    鍾肇政、葉石濤主編,《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共八冊,臺北:遠景,1979.7。
    第一冊:《一稈秤仔》;第二冊:《一群失業的人》;第三冊:《豚》;第四冊:《薄命》;第五冊:《牛車》;第六冊:《送報伕》;第七冊:《植有木瓜樹的小鎮》;第八冊:《閹雞》。
    應大偉,《台灣女人》,台北:田野影像,1996。
    欒梅健,《純與俗:文學的對立與溝通》,臺北:文史哲,2005。
    龔鵬程,《臺灣的社會與文學》,臺北:東大,1995。
    Pamela Abbott,Claire Wallace原著;俞智敏等譯,臺北:巨流,1995。
    三、期刊論文:
    毛文芳,〈情慾、瑣屑與詼諧——《三六九小報》的書寫視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6期,2004.12。
    向麗頻,〈《三六九小報》〈花叢小記〉與所呈現的臺灣藝旦風情〉,《中國文化月刊》第261卷,2001.12。
    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藝旦養成教育之書寫研究--以「三六九小報花系列」為觀察場域〉,《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6期,2004.12。
    江寶釵,〈張文環「閹雞」中的民俗與性別意識〉,《中國學術年刊》第21期,2000.03。
    林保淳,〈通俗小說研究的起點--武俠小說研究〉,《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週年校慶特刊,2000.10。
    林弘勳,〈日據時期台灣煙花史話〉,《思與言》第33卷第3期,1995.09。
    林淑惠,〈《三六九小報》花系列專欄的女性身影及其文化意義〉,
    http://www.fl.nctu.edu.tw/~afconf/037.pdf
    林淑慧,〈日治末期《風月報》、《南方》所載女性議題小說的文化意涵〉,《臺灣文獻》第55卷‧第1期,2004.03。
    林鎮山,〈文化/文學的產銷--探索女性書寫的新/心版圖〉,《文學台灣》第45期,2003.01。
    許惠玟,〈張文環小說的女性形象分析〉,《臺灣文藝》166/167,1999.02。
    姚政志,〈「三六九小報」中的臺灣藝妲(1930-1935)〉,《政大史粹》第7期,2004.12。
    柳書琴,〈通俗作為一種位置︰《三六九小報》與1930年代臺灣的讀書市場〉,《中外文學》第33卷‧第7期,2004.12。
    柯喬文
    a.〈《三六九小報》古典文學研究〉,《南瀛文獻》第4期,2005.09。
    b.〈殖民話語與集體記憶--以「三六九小報」(1930-35)古典小說為考察〉,《島語:台灣文化評論》第3期,2003。
    范勝雄,〈輯台灣詩薈「謎拾」暨三六九小報「謎鈔」〉,《臺南文化》新18期,1984.12。
    洪錦淳,〈論張文環「閹雞」中的月里〉,《臺灣文學評論》2:3 ,2002.07 。
    張文薰,〈評論家/小說家的雙面張文環--以藝旦.媳婦仔問題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12。
    陳志瑋,〈《風月報》「風流與下流」論爭再考察——兼論〈花情月意〉的社會性〉,《臺北師院語言集刊》第9期,2004.11。
    陳芳明,〈殖民地與女性——以日據時期呂赫若小說為中心〉,《聯合文學》第146期「呂赫若作品研究:台灣第一才子」,1997。
    陳建忠,〈大東亞黎明前的羅曼史——吳漫沙小說中的愛情與戰爭修辭〉,《臺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2.12。
    梅家玲,〈身體政治與青春想像:日據時期的臺灣小說〉,《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06。
    陳薏如,〈在菁英與大眾之間——論徐坤泉「可愛的仇人」的革新意識及其通俗呈現〉,《育達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 2004.07。
    陳薏如,〈報紙副刊連載小說的大眾性〉,《中國現代文學理論》第19期, 民2000.09。
    彭小妍,〈「新女性」與上海都市文化--新感覺派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0期,1997.03。
    曾永義,〈俗文學教學與研究專題——民間文學、俗文學、通俗文學命義之商榷〉,《國文天地》13:4=148 ,1997.09。
    黃師美娥,
    a.〈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八期(抽印本),2006.03。
    b.〈從「詩歌」到「小說」:日治初期臺灣文學知識新秩序的生成〉,臺灣文學館主辦「跨領域的臺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5.10.15-16。
    四、學位論文:
    丁鳳珍,〈日據時期短篇小說中的女性角色〉,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6.07。
    三澤真美惠,〈日本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之研究 1985年—1942年〉,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論,1999。
    江昆峰,〈《三六九小報》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
    李天保,〈上海流行文化變遷研究—以服裝、電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論,2003。
    李陸梅,《鄭坤五《鯤島逸史》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2。
    呂淳鈺,〈日治時期台灣偵探敘事的發生與形成:一個通俗文學新文類的考察〉,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
    吳瑩真,〈吳漫沙生平及其日治時期大眾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2.01。
    吳舜欽,〈徐坤泉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94。
    吳麗櫻,〈張文環小說中女性題材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
    易燕玉,〈日據時期臺灣大眾小說研究——以女性角色為主〉,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論,2005.06。
    柯喬文,〈《三六九小報》古典小說研究〉,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3。
    徐意裁,〈現代文明的交混性格──徐坤泉及其小說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論,2005.07。
    莊于寬,〈1930年代台灣藝旦的音樂活動 --以《三六九小報》為主要分析文獻〉,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論,2004。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4。
    張志樺,〈情慾消費於日本殖民體制下所呈現之文化與社會意涵──以《三六九小報》及《風月》為探討文本〉,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6.07。
    張譯文,〈呂赫若小說之社會思想與女性意識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論,2003。
    郭怡君,〈《風月報》與《南方》通俗性之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9.07。
    陳姿妃,〈呂赫若小說中女性宿命觀研究〉,屏東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碩論,2005.07。
    梁秋虹,〈社會的下半身——試論日本殖民時期的性治理〉,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論,2003.07。
    許秦蓁
    a.〈重讀台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9。
    b.〈戰後台灣的上海記憶與上海建構〉,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3。
    陳嘉英,〈尋找空間的女聲——以臺灣女詩人張李徳和、石中英、黃金川為探究對象〉,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國文教學碩士班碩論,2003.06。
    游鑑明
    a.〈日據時代台灣的女子教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論,1987。
    b.〈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論,1996。
    賴松輝,〈日據時期台灣小說思想與書寫模式之研究(1920--1937)〉,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論,2002。
    蔡佩均,〈想像的讀者:《風月報》、《南方》中的白話小說與大眾文化建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2006.0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2912009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12009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09101.pdf45KbAdobe PDF21399View/Open
    12009102.pdf100KbAdobe PDF21378View/Open
    12009103.pdf106KbAdobe PDF22033View/Open
    12009104.pdf75KbAdobe PDF21335View/Open
    12009105.pdf236KbAdobe PDF22462View/Open
    12009106.pdf740KbAdobe PDF23642View/Open
    12009107.pdf694KbAdobe PDF22951View/Open
    12009108.pdf496KbAdobe PDF23425View/Open
    12009109.pdf194KbAdobe PDF22365View/Open
    12009110.pdf833KbAdobe PDF24340View/Open
    12009111.pdf393KbAdobe PDF22447View/Open
    12009112.pdf176KbAdobe PDF21717View/Open
    12009113.pdf174KbAdobe PDF2224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