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07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1/144292 (79%)
Visitors : 50931293      Online Users : 9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76


    Title: 《聊齋誌異》果報故事研究
    Authors: 張雅文
    Chang,Ya-Wen
    Contributors: 陳錦釗
    張雅文
    Chang,Ya-Wen
    Keywords: 聊齋誌異
    蒲松齡
    因果報應
    果報故事
    淨土宗
    Date: 2006
    Issue Date: 2010-04-24 17:58:05 (UTC+8)
    Abstract: 佛法是諸佛如來對法界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佛教導我們要透過修行,將精神的染污、心地的染污、思想見解的染污斷除掉,恢復自性的清淨心,佛陀的教學就圓滿了。修行該從何處著手呢?無論是世間聖賢或是諸佛如來的教育都是以孝道、師道為中心,圓滿孝道、師道,是佛法自初發心一直到修成如來果地的不二法門。佛法是師道,從佛弟子稱釋迦牟尼佛為「本師」(根本的老師)即可看出端倪,而師道是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地藏菩薩本願經》便是佛門孝經,它教導我們如何落實孝道與師道,「孝親尊師」不僅是待人處世的基礎,也是開發我們自性寶藏的根本大法。

    釋迦牟尼佛在淨土宗三經之一的《觀無量壽佛經》中為我們敘述了一個故事:韋提希夫人遭遇家庭重大變故,她的兒子阿闍世王在提婆達多慫恿下,為了篡奪父親的王位,犯下殺父、害母的重罪,韋提希夫人在此巨變下萬念俱灰、了無生趣,懇求釋迦牟尼佛開示宇宙間離苦得樂的所在。釋迦牟尼佛非常慈悲,以神力將十方世界變現在韋提希夫人面前,讓她自行選擇,她看了之後,選擇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教區,之後她再度請求釋迦牟尼佛開示,要用什麼方法才能到達?世尊首先要求她修淨業三福:「佛言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三事,名為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佛特別為她說明,這三福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三世是講過去、現在、未來一切諸佛,他們修的法門一定是不一樣,修學的宗派也不一樣,但是都能成佛。就好比我們無論蓋什麼式樣的房子,多麼高的大樓,都一定要有堅固的地基為基礎,「淨業三福」是世尊教導我們的修行基礎,這十一句就如同十一層大樓,後面的包攝前面,前面無法涵蓋後面的,必須按部就班循序漸進才行。

    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為世間及出世間不變的道理。天理昭彰,報應不爽。無論世間聖人,或出世間諸佛如來,皆以因果大道施行教化。若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亂之道也。世間聖人的教化著眼於現生並及於子孫,諸佛如來則曉以三世因果之說,使人自然而然地隨順性德、斷惡修善,以趨吉避凶。而小說對世道人心的教化,往往比聖賢的教誨更容易讓人接受。蒲松齡在科舉途上不遂意,終生都在鄉下坐館教書,這對於曾積極追求福祿皆至、立志拯濟蒼生的他,無疑是落魄失意的。這種失意的悲憤,訴諸於文字,就是他自稱為「孤憤之作」的《聊齋誌異》。透過瀰漫全書的佛教思想,蒲松齡創作命意的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來,即:教誡世人,匡扶民俗,勸善懲惡,婆心救世,曲筆為文。佛法法門無量,有些宗派在明清之際幾乎後繼無人。唯有禪宗與淨土宗因其簡捷方便,仍在廣泛流行,但信奉者大多已經不拘泥於某一宗派,而是同時吸取和融合儒釋道三家的理論。蒲松齡在時代的影響下,反映在《聊齋誌異》中的佛教思想必然是以禪宗和淨土宗為主。筆者德學疏淺,無法禪淨雙修,故擬以淨土法門為探討方向。近人以《聊齋誌異》為研究主題的學位論文數量頗豐,但卻少有人觸及此專題,或是尚不夠深入,因而引發筆者強烈的研究動機,希望藉由對故事中事理因果的探討,達到明瞭宇宙人生真實智慧的目的。

    本論文在第二章首先討論在佛法傳入中土前,中國本土早已有因果報應的觀念,遠至夏商週三代,便有敬鬼神之說。在先秦諸子的典籍裡,如墨子即有禮敬上天、賞善罰惡的觀念,孔孟老莊諸子欲以倫理常道代替傳統的鬼神信仰,而這種轉化與因果報應觀亦有密切關聯。秦漢時期有祭祀之風,漢有天人感應之說,皆承襲前人觀念而有所變通,並且指出有時候報應不一定是必然的現象。直到佛法傳入中土,它的教義始為此觀念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一學說解釋了傳統道德無法解釋的惡人得福,善人反而受欺的現象,殷殷勸導人們必須斷惡修善,隨順諸佛如來教誨,並遵守倫理道德及社會規範,以圖避免禍殃,獲取善報。再者就蒲松齡的宗教思想作一分析,他出生於一個平凡的半耕半讀家庭,對傳統儒家的道德規範、民間信仰及佛教、道教的通俗教義,從小耳濡目染,早就習以為常。而他所處的又正是民間秘密宗教最為盛行的時代,這些教派參雜在儒釋道三教思想內涵中,應該也或多或少影響著他。這些因素都融入在他的宗教世界,而具體地呈現在《聊齋誌異》的果報故事中。

    人生在世,無不追求功名利祿、聰明智慧及健康長壽。功名利祿、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都是福報,想得到它就一定要修佈施。佛教導我們「有施斯有財,有施斯有智,有施斯有壽」,財佈施得財富,愈施愈多;法佈施得聰明智慧;無畏佈施得健康長壽。財佈施是因,財富是果報;法佈施是因,聰明智慧是果報;無畏佈施是因,健康長壽是果報。第三章則依據釋迦牟尼佛在《佛說十善業道經》中的開示,分別就孝順與忤逆、護生與殺生、不淫與邪淫、捨財與慳貪、和顏愛語與惡口戲言等主題,進一步探討《聊齋誌異》中的果報故事。世尊在此地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我們的心地善、念頭善、行為善,絕不會造惡業,當然也就能夠永離一切惡道苦。「積德修善、積功累德」,這也是儒釋道三家教化眾生的共同理念。吉凶禍福都在一念之間,世人若能真心懺悔,過去罪愆永不再造,務必做到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定能年年如意、歲歲平安。

    筆者在第四章中從敘事時間、敘事角度及敘事修辭等三方面,來探討《聊齋誌異》果報故事的敘事方式。由於敘述者對故事時間的重視與否,使得該事件的敘事時間得以拉長或縮短,從而展現出深度的描寫、精緻的敘述,並透過省略、延宕、懸念等敘事手法,給予讀者不同的感受。因為這些都是敘述者的操縱與處理,其間蘊含敘述者及所敘人物的感覺、感情和理智,將所謂的敘事時間人文化,這也是研究敘事方式,何以不能疏忽敘事時間的原因。在敘事文學作品當中,敘述者與故事存在著相當重要的關係,西方小說理論家認為,二者之間實際上就是一個敘事角度的關係。敘事角度關係到事件被感知的具體過程和方式,它要解決的問題是:故事中的人、事、物是誰看見的?是看到了事件的全部乃至透視到了所有人物的內心活動,還是只看到了事件的某些部分、只透視到了某些人物的內心活動(抑或沒有人物內心活動的透視)?觀者與被觀者、敘事者與被敘事者的態度及關係又是如何?由此不難看出,敘事角度確實關係一部作品的基本風貌甚至質量的好壞,容不得作者有絲毫的馬虎。而修辭或修辭法,一般都理解為是語言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主要指作者敘述技巧的選擇以及文學閱讀的效果。

    蒲松齡一生從事教育工作,除了在王村和豐泉鄉等地各教了幾年書外,便是在康熙十八年設帳於淄川西鋪村畢際有家,直到康熙四十八年才回家養老,其時年已七十。他特別強調因果報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什麼呢?教育就是教導我們不愚癡,就是對於是非、真妄、邪正有能力辨別。換句話說,就是培養我們正確的思想、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行為。正的標準是什麼?與真如本性相應就是正,與「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相應就是佛菩薩,不相應仍是生死凡夫,這也是古大德所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唸唸相應唸唸佛。」換言之,佛法教育的宗旨在教導我們明瞭宇宙人生的真相,要想瞭解這個真相需要真實的智慧,唯有真實智慧才能破迷開悟,才能解決一切的問題。

    世間及出世間一切法,就是一個因果報應,連佛法都不例外。因果何以不空?第一個「因果轉變不空」,因變成果,果又變成因;第二個「因果循環不空」,因果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三個「因果相續不空」,佛門偈子有言:「不思議業力,雖遠必相牽,果報成熟時,求避終難免。」因為有轉變、循環、相續三種因果,所以它不空,佛法常講「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就是說的這個事情。佛法修習的目標,是令眾生明白宇宙人生的事實真相,從而通達「一飲一啄,莫非前定」的道理,當下覺悟在菩提路上勇猛精進、斷惡修善,不受一切境緣的干擾,能夠得到真正的自在安樂。因果循環的運行是一種自然現象,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眾生所種的因,必有果報,這不是神明可以主宰的。既是自作自受,佛菩薩雖然大慈大悲,也是沒有辦法代替眾生受苦的。淨土法門斷惡修善,是依《大乘無量壽經》第三十二到三十七品為準則,世尊將五戒十善的形相、修學的方法,以及業因果報的事實真相,苦口婆心的為我們說明善因善果,讓我們曉得修善得福的好處,對佛的教誡,要像窮苦人得到寶物一般的珍惜。並藉此勸勉我們要發心求生淨土,親近極樂世界諸上善人,達到破迷開悟、離苦得樂、超凡入聖,究竟解脫、不可思議的境界。

    蒲松齡在《聊齋誌異》〈龍飛相公〉(卷十)中描述戴生「因思重泉下無善可行,惟長宣佛號而已」,佛號為何有如此大的功德呢?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的跋文中說:「《經》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而得度。嗚呼!今正是其時矣,捨此不思議法門,其何能淑?」我們生在此時,億億人修行,卻難得有一個人成就。為什麼呢?成就都要斷盡煩惱,我們的貪瞋癡慢、煩惱妄想,能不能斷掉?這兩樁事情斷不了,修行什麼法門都屬枉然,都不能成就。念佛為什麼得度呢?不要斷煩惱,不要斷妄想,只要深信切願執持名號,就能往生。如果念佛也要斷煩惱斷妄想,我們也沒有指望了。這個法門的殊勝處,就在此地。真心切願,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放下萬緣,身心世界不再牽掛,一心一意繫念極樂世界,這一念求生淨土、求見阿彌陀佛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釋迦牟尼佛在五濁惡世修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圓成無上佛道,方法就是念一句「阿彌陀佛」,信願持名是一切諸佛所修,這不是普通法門,是一切如來果地上所修所證的法門。「阿彌陀」是無量的意思,「佛」是覺悟的意思,「阿彌陀佛」就是無量的智慧、無量的覺悟。世尊教導我們要深信因果,此處的深信因果,是指深信念佛法門──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十方世界諸大菩薩,都是念佛成佛的,我們稱念佛法門為難信之法,真正能相信者,就如同《大乘無量壽經‧皆願作佛第十品》上所說的阿闍王子與五百位大長者一樣,他們過去生中的善根福德太深厚,曾經供養過四百億佛,安住於菩薩之道,但人有隔陰之迷,一轉世捨生受身還是不免退轉。所以要認真念佛,對於念佛法門能信、能解、能願、能行,才能了脫生死,修行證果。
    Reference: 一、古籍

    (一) 原典文本
    但明倫等評:《聊齋誌異評注》(臺北:商務印書館,1963年)
    劉階平註:《聊齋詞集選注》(臺北:中華書局,1970年)
    劉階平考輯:《蒲留仙遺著考略與誌異遺稿》(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楊家駱主編:《聊齋誌異》(臺北:世界書局,1974年)
    劉階平註:《聊齋誌異遺稿輯注》(臺北:中華書局,1974年)
    劉階平註:《聊齋編年詩集選注》(臺北:中華書局,1974年)
    劉階平註:《聊齋全集選注》(臺北:中華書局,1975年)
    楊家駱主編:《聊齋誌異原稿及趙刻合編》(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劉階平編校:《增圖補校但刻聊齋誌異》(臺北:學生書局,1978年)
    劉階平:《聊齋手稿與鑄雪齋鈔本研述》(臺北:中華書局,1983年)
    路大荒編:《蒲松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古本小說集成編委會編:《聊齋誌異鑄雪齋抄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張友鶴輯校:《聊齋誌異會校會注會評本》(臺北:裡仁書局,1991年)
    盛偉編:《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馬振方輯校:《聊齋遺文七種》(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蒲松齡:《抄本聊齋文集》(北京:中華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1998年)
    (二) 其他
    (漢)王充撰,北京大學歷史系《論衡》註釋小組:《論衡註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漢)於吉編撰,楊家駱主編:《太平經合校》(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魏)曹丕:《列異傳》(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南朝)劉義慶 :《宣驗記》(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南朝)劉義慶 :《幽明錄》(臺北:盤庚出版社,1978年)
    (宋)李昉:《太平御覽》(臺北:商務印書館,1992年)
    (宋)李昉:《太平廣記》(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5年)
    (宋)洪邁:《夷堅志》(臺北:明文書局,1994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87年)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台南:漢風出版社,1997年)

    (清)沈之奇輯註:《大清律輯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二、宗教典籍
    (南朝)傅亮等 :《觀世音應驗記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梁)僧祐(唐)道宣 :《弘明集 廣弘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周安士:《安士全書》(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4年)

    (清)惠棟:《太上感應篇箋注》(日本:中文出版社,1983年)
    袁黃:《了凡四訓》(臺北:幼廬出版社,1965年)

    東方佛教學院編註:《六祖壇經註釋》(高雄:佛光出版社,1970年)
    印光法師 :《印光法師文鈔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僧懺輯 :《高僧憨山大師選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年)
    長春真人編 :《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77年)

    僧懺法師編輯 :《紫柏大師集》(臺北:佛教出版社,1982年)

    大藏經刊行會編 :《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
    釋贊寧:《宋高僧傳》《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三五八釋家類 (臺北:商務 印書館,1983年)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臺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
    楊碩夫:《孔子教育思想與儒家教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趙樸初、任繼愈:《佛教與中國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孫昌武 :《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東華出版社,1989年)
    丁福保箋註:《六祖壇經箋註》(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天堂地獄說》(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王秋桂、李豐楙編:《中國民間信仰資料彙編》(臺北:學生書局,1989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與傳統文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馮佐哲、李富華 :《中國民間宗教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劉 慧:《泰山宗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邢莉:《觀音信仰》(臺北:漢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陳建憲:《玉皇大帝信仰》(臺北:漢揚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蕭登福:《道佛十王地獄說》(臺北 : 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卓思寧 (Michael Drosnin)著,蔡梵谷譯:《聖經密碼》(臺北:大塊文化出版社,1997年)
    釋永祥:《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臺北: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年)
    淨空法師編著:《大乘無量壽經簡註易解》(臺北︰社團法人中華淨宗學會,1998年)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高雄:高雄淨宗學會,1999年)
    黃念祖:《淨土資糧》(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1999年)
    北京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譯:《淨土三經》(臺北:博遠出版,恩楷發行,2000年)
    祥雲法師編著:《佛學表解》(臺北︰祥光精舍觀音般若學會,2000年)
    曹虹:《慧遠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年)

    淨空法師講述:《學佛問答(ㄧ)》(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4年)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編:《太上感應篇直講》(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編:《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編:《佛說十善業道經》(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李炳南居士:《佛學問答》(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淨空法師講述:《阿彌陀經要解菁華錄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淨空法師節錄:《金剛經講義節要》(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印光大師:《印光大師文鈔精華錄》(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蕅益大師:《阿彌陀經要解》(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編:《了凡四訓語解精編》(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江逸子(圖)鄭慈(文):《因果圖鑑白話版──地獄變相圖 釋文》(台中︰財團法人慈光圖書館,2005年)
    聖一法師:《地藏本願經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淨空法師:《淨業三福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淨空法師講述:《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講記》(臺北: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7年)
    三、相關論著

    (一)蒲松齡及《聊齋誌異》研究專著
    羅香林:《蒲壽庚研究》(香港:中國學社,1959年)
    徐小梅:《聊齋誌異與唐人傳奇的比較研究》(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

    劉階平:《蒲留仙松齡先生年譜》(臺北:中華書局,1985年)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

    羅敬之 :《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盧今:《聊齋誌異名篇賞析》(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1987年)
    辜美高:《聊齋誌異與蒲松齡》(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袁世碩:《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何天傑:《聊齋的幻幻真真》(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朱一玄、耿廉楓、盛偉編著:《聊齋誌異辭典》(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俞汝捷 :《幻想和寄託的國度──志怪傳奇新論》(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年)

    馬瑞芳:《聊齋居士──蒲松齡評傳》(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辜美高、王枝忠主編:《國際聊齋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年)

    馬振方主編:《聊齋誌異評賞大成(上)(下)卷》(廣西:灕江出版社,1992年)

    安國梁:《聊齋釋真》(河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馬瑞芳:《幽冥人生──蒲松齡和聊齋誌異》(北京:三聯書局,1995年)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顏清洋:《蒲松齡的宗教世界》(臺北:新化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吳九成:《聊齋美學》(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孫光浩:《聊齋誌異是與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羅敬之:《聊齋詩詞集說》(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盛源、北嬰選編:《名家解讀聊齋誌異》(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
    司馬中原:《蒲松齡及他的聊齋》(臺北:楷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羅敬之 :《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袁世碩、徐仲偉:《蒲松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潘月琪:《蒲松齡的失意哲學》(台中:好讀出版社,2002年)

    馬瑞芳:《神鬼妖狐的世界──聊齋人物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朱一玄編:《聊齋誌異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汪玢玲:《鬼狐風情──《聊齋誌異》與民俗文化》(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陳師葆文:《聊齋誌異癡狂世人類型析論》(臺北:裡仁書局,2005年)
    黃洽:《聊齋誌異與宗教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

    (二)一般論著
    侯外廬 :《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葉師慶炳:《談小說妖》(臺北:洪範書店,1973年)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臺北︰木鐸出版社,1977年)

    桑原騭藏:《中國之孝道》(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裡仁書局,1984年)
    陳正雄:《王充學術思想述評》(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

    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 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王師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馮禹:《天與人──中國歷史上的天人關係》(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臺北:九大文化出版社,1990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

    呂宗力、欒保群:《中國民間諸神》(臺北:學生書局,1991年)

    文彥生:《中國鬼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2年)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尹飛舟:《中國古代鬼神文化大觀》(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祥齡:《中國古代崇祖敬天思想》(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沈宗憲 :《宋代民間的幽冥世界觀》(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年)
    張勁松:《中國鬼信仰》(臺北:谷風出版社,1993年)

    傅正谷:《中國夢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王溢嘉:《命運的奧義》(臺北:野鵝出版社, 1994年)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裡仁書局,1994年)

    郭齊家:《中國古代學校》(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

    李軍:《玄儒佛道教育理論比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閔家胤編著:《陽剛與陰柔的變質──兩性關係社會模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張國鳳:《中國古代小說史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及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

    劉大傑:《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

    郭墨蘭主編:《齊魯文化》(北京:華藝出版社,1997年)
    馬書田:《中國冥界諸神》(北京:團結出版社,新華書店發行,1998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申丹:《敘述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王靖宇:《中國早期敘事文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1999年)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從劉蕺山到戴東原》(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陳美林、李忠明:《中國古代小說的主題與敘事結構》(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陳鵬翔:《主題學理論與實踐》(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敘事研究》(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光正:《中國古代小說的原型與母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年)

    羅小東:《話本小說敘事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2年)

    吳秀華:《明末清初小說戲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

    呂小蓬:《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3年)

    臺靜農:《中國文學史》(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吳波:《閱微草堂筆記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四、論 文

    (一) 期刊論文
    鄒文海:〈從冥律看我國的公道觀念〉《東海學報》(1963年第5卷第1期)。
    酒井忠夫撰,金華譯:〈泰山信仰研究〉《中和月刊》(1964年10月第3卷第10期)。

    量齋:〈地獄觀念在中國小說的運用和改變〉《純文學》(1971年5月第9卷第5期),頁34-51。

    張火慶:〈聊齋誌異的靈異與愛情〉《中外文學》(1980年10月第9卷第5期),頁68-85。

    羅敬之:〈聊齋誌異的心理表現〉《華岡文科學報》(1981年6月第13期),頁141-152。

    蔡國梁:〈聊齋誌異反映的清初民俗〉《社會科學輯刊》(1984年5月第3期),頁144-153。

    羅敬之:〈聊齋誌異所表現的民族思想〉《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84年7月第14卷第7期),頁45-51。

    宋光宇:〈地獄之說與道德思想的研究〉《漢學研究通訊》(1984年第3卷第1期),頁3-5。

    羅敬之:〈宗教對聊齋誌異的影響〉《書和人》(1985年1月第509期),頁1-2。
    於天池:〈論蒲松齡的民俗思想〉《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6年1月第1期),頁43-51。

    葉述春:〈試論《聊齋》與巫、史之關係〉《文學遺產》(1988年6月第3期),頁95-102。
    張火慶:〈陰界報應與冥界法庭〉《鵝湖月刊》(1988年9月第159期)
    謝偉民:〈因果報應──中國傳統小說的一種內結構模式〉《社會科學輯刊》(1988年第5期),頁108-112。

    方立天:〈中國佛教的因果報應論〉《中國文化月刊》(1992年11月第7期)。
    方立天:〈因果報應論述評〉(上下)《哲學與文化》(1993年7、8月第20卷第7、8期),頁702-713、頁784-794。

    孫永都:〈聊齋誌異的宿命論思想〉《蒲松齡研究》(1993年)。
    謝仲明:〈因果報應與宗教信仰〉《中國文化月刊》(1993年8月第8期)。
    林植峰:〈從《聊齋誌異》看蒲松齡的教育觀〉《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1994年第1期),頁28-33。

    杜桂萍:〈孤憤:《聊齋誌異》的精魂〉《蒲松齡研究》(1994年第2期),頁27-37。

    姜寶珠、李景云:〈蒲松齡的柳氏子和墻頭記〉《陰山學刊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46-50。
    顏清洋:〈蒲松齡的忠孝觀〉《國立台灣體專學報》(1994年6月第5期 ),頁91-115。
    許勁松:〈《聊齋誌異》中因果報應思想論析〉《江淮論壇》(1994年第6期),頁70-76。
    劉靜貞:〈從損子壞胎的報應傳說看宋代婦女的生育問題〉《大陸雜誌》(1995年1月第90卷1期),頁25-39。
    朱英榮:〈鳩摩羅什少年時的龜茲石窟〉《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1月第23卷第3期),頁27-35。
    王平:〈釋道輔教與聊齋誌異的創作〉《池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4期),頁61-67。
    吳鐵成:〈簡論道教與世界宗教的差異〉《湖州師專學報》(1995年第1期),頁85-86。
    劉貴傑:〈廬山慧遠思想析論──初期中國佛教思想之轉折〉《國立編譯館館刊》(1995年12月第24卷第2期),頁141-167。
    徐文君:〈論《聊齋誌異》中的民間信仰〉《蒲松齡研究》(1995年3月第1期),頁99-113。
    劉靜貞:〈報償──宋人對親子關係緣起的一種解釋〉《東吳歷史學報》(1996年3月第2期),頁21-54。
    濮文起:〈清代民間秘密宗教組之體系初探〉《天津社會科學》(1996年第4期),頁96-99。
    朱振武:〈自娛:《聊齋誌異》創作心態談(一)〉《蒲松齡研究》(1996年第3期),頁26-34。

    陳霞:〈佛教勸善書略談〉《宗教學研究》(1997年第2期),頁89-92。
    劉興漢:〈因果報應觀念與中國話本小說〉《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第5期),頁28-33。

    朱振武:〈苦悶不平:《聊齋誌異》創作心態談之二〉《蒲松齡研究》(1997年第3期),頁16-22。

    李舜華:〈在情與禮之間──試比較《聊齋》人鬼神狐愛情故事及文化意蘊〉《蒲松齡研究》(1997年第1期),頁39-50。

    何梅琴:〈儆戒愚頑、勸善懲惡──《聊齋誌異》中的民俗描寫〉《天中學刊》(1998年8月第13卷第4期),頁44-46。

    朱振武:〈潛隱的心理:《聊齋誌異》創作心態談之三〉《蒲松齡研究》(1998年第1期),頁20-32。
    洪修平:〈明代四大高僧與三教合一〉《佛學研究》(1998年),頁52-57。
    李希運:〈論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的宣佛思想傾向〉《東方論壇》(1999年第3期),頁24-26。
    王平:〈論《聊齋誌異》的敘事角度〉《淄博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4期),頁67-71。
    杜松柏:〈蒲松齡教育思想淺論〉《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綜合版)》(1999年第9卷第4期),頁68-72。

    管恩森:〈民間情懷與文人寄託──《聊齋誌異》兩種話語解讀〉《蒲松齡研究》(2000年第3、4期合刊),頁266-271。
    方建斌:〈淺論中國古典悲劇的大團圓結局—兼論古典悲劇中因果報應問題〉
    《殷都學刊》(2000年),頁67-70。

    王猛:〈略論中國古代小說和戲曲中的因果報應觀念〉《洛陽師範學院學報》
    (2001年第3期),頁57-60。
    歐陽文風、周秋良:〈《聊齋誌異》的組合敘事範式〉《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頁51-53。
    朱振武:〈《聊齋誌異》的創作心理論略〉《文學評論》(2001年第3期 ),頁79-88。

    夏清瑕:〈憨山德清的三教一源論〉《佛學研究》(2002年),頁183-190。
    張景庭:〈「聊齋誌異」中「道士」與「和尚」形象之探析〉《輔大中研所學刊》(2002年10月),頁221-236。
    王慶云:〈三百年來蒲松齡研究的歷史回顧〉《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頁108-111。
    伏滌修:〈寓神學的自為於文學的自覺──蒲松齡聊齋誌異神道觀評判〉《蒲松齡研究》(2002年第4期),頁24-33。
    張建新、周險峰:〈佛教德育思想初探〉《湘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11月第25卷第6期),頁66-69。
    蔡相宗、蔡斌:〈聊齋誌異因果報應思想的剖析與評判〉《聊齋誌異研究》(2003年9月),頁55-61。
    劉紅梅:〈蓮池大師的三教融通思想〉《研究生論壇》(2003年第4期),頁
    129-133。
    林昕:〈「聊齋誌異」中的「知己」故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2004年5月),頁1-27。
    李豔:〈輔教風化勸善於戲──道教勸善書與元明清戲曲初探〉《研究生論壇》(2004年第1期),頁125-132。
    李浩、范學輝:〈宋代山東地區的民間信仰與秘密宗教〉《民俗研究》(2004年第4期),頁69-87。
    肖群忠:〈了凡四訓的民間倫理思想研究〉《雲南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年1月第21卷第1期),頁19-23。
    邱高興、費東佐:〈原始佛教因緣義考察──以四阿含經為中心〉《吉林大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頁27-32。
    秦瑋鴻:〈《聊齋誌異》佛教思想淺探──兼論蒲松齡創作的主觀命意〉《河池學院學報》(2004年12月第24卷第5期),頁34-37。
    葉蓮:〈中國佛教倫理與21世紀〉《宿州學院學報》(2005年第1期),頁57-59。
    張守榮:〈情有獨鍾 矯夭多變〉《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1卷第1期),頁95-97。
    (二) 論文集論文

    楊聯陞著,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 :〈報──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年9月)

    張又文:〈佛教對中國小說的影響〉《佛教與中誕生的背景之探討》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十九)(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1月)

    臺靜農:〈佛教故實與中國小說〉《佛教與中國文學》(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 1978年1月)
    龔鵬程:〈傳統天命思想在中國小說裡的運用〉《中國小說史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84年6月)
    Jaroslav Prusek著,蘇正隆譯 :〈蒲松齡聊齋誌異〉《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學生書局, 1985年10月)
    前野直彬著,千田一惠譯:〈冥界遊行〉《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10月)

    余英時:〈中國古代死後世界觀的演變〉《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3月)

    蔡獻榮,鮑家麟編著:〈中國多妻制度的起源〉《中國婦女史論集》(臺北:稻香出版社,1988年4月)

    李豐楙:〈不死的探求──道教信仰的介紹與分析〉《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12月)
    文崇一 :〈報的迭替流變〉《中國人的世間遊戲》(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2月)
    韋政通: 〈報的概念古今談〉《中國人的世間遊戲》(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2月)

    楊國樞 :〈報的功能與變遷〉《中國人的世間遊戲》(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2月)


    (三) 學位論文

    王世榕:《因果觀念在中國民間社會的流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7年)

    陳師錦釗:《李贄之文論》(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年)
    丁師敏 :《佛家地獄說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劉靜貞:《宋人的果報觀念》(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1年6月)

    禹東完:《聊齋誌異夢境與變形故事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金仁喆:《聊齋誌異之宿命觀與果報觀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莊明興:《中國中古地藏信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鹹恩仙:《話本小說果報觀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

    柯淑惠:《聊齋誌異之物類變化故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張瑞芬:《佛教因緣文學與中國古典小說》(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周正娟:《聊齋誌異婦女形象研究》(台中: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劉岱旼:《聊齋誌異地獄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劉惠華:《聊齋誌異女性人物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林素瑜:《慧遠形神思想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蔡明真 :《唐人小說報意識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劉滌凡:《唐前果報系統的建構與融合》(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5月)

    邱芳津 :《宋代果報故事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12月)

    蔡東益:《地藏經及其孝道思想之研究》(臺北:私立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郭蕙嵐:《聊齋誌異的敘事技巧研究》(台中: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胡國柱:《從中古到近世的中國佛教「淨土思想」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陳敏瑄 :《唐代佛教地獄果報小說研究》(台中:私立逢甲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張嘉惠:《聊齋誌異女妖人物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
    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張景庭:《聊齋誌異宗教角色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五、網路電視資源
    《淨空法師專集網站》:http://www.amtb.org.tw/jzsy/bk.htm
    《華藏衛星電視》(24小時轉播「華藏衛星電視臺」節目,係淨空老法師講經
    弘法及播放阿彌陀佛聖號的空中道場)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0912021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1202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21101.pdf44KbAdobe PDF2931View/Open
    12021102.pdf93KbAdobe PDF21254View/Open
    12021103.pdf185KbAdobe PDF21206View/Open
    12021104.pdf73KbAdobe PDF2839View/Open
    12021105.pdf302KbAdobe PDF21756View/Open
    12021106.pdf562KbAdobe PDF23295View/Open
    12021107.pdf743KbAdobe PDF26475View/Open
    12021108.pdf460KbAdobe PDF28078View/Open
    12021109.pdf537KbAdobe PDF22842View/Open
    12021110.pdf174KbAdobe PDF2965View/Open
    12021111.pdf260KbAdobe PDF2247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