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07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5/144300 (79%)
Visitors : 51157528      Online Users : 8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71


    Title: 張腔散文系譜研究
    Authors: 龐淑娟
    Contributors: 陳芳明
    龐淑娟
    Keywords: 張愛玲
    張腔
    女性書寫
    散文
    張腔系譜
    Date: 2004
    Issue Date: 2010-04-24 17:50:45 (UTC+8)
    Abstract: 張愛玲現象是台灣文學無法迴避的書寫主題,故本論文以台灣張學研究為出發點,探討所謂:「張迷」、「張學」、「張腔」。本論文首章整理了近三十餘年來,在台灣以張愛玲為主要考察對象的專書評論,除此之外,並論及近十餘年來,台灣以張愛玲為研究對象的碩、博士論文。
    綜觀張愛玲一生,其散文相較於小說在數量上誠屬不多,卻依然卓然有成,故本論文在第二章探討張愛玲散文風格,申論其精神內涵與書寫技巧。張愛玲散文亦強調參差對照的手法:既庸俗又脫俗,既艷情又絕情。
    台灣女性散文藝術為一值得關注的領域,「張腔散文」便是一個極佳的觀測切入點,釐清張腔散文在台灣的流布與形塑,將可建立更完整的張學系譜,亦有助於台灣散文史的建構。本論文第三章便由張腔散文出發,並探討其周邊問題,張學在台的重要性是逐漸累積起來的,張愛玲作品的引介至台灣,前後經歷了長達十餘年的過程,本論文回溯張愛玲文學在台的「接受史」與「抗拒史」,不但整理了張派小說理論,並延伸討論張腔散文的成形,再論張腔散文作家系譜的界義與建立。
    本論文第四章延續了第三章對張腔散文作家系譜的界義,探討張腔散文的承繼與轉化。張愛玲熠熠生輝的名號也許遮蔽了張腔作家,本論文探討的張腔散文正是為了凸顯張腔女作家的成就,系譜的建立不是為了簡單的化約,而是為了異中求同,同中求異,希望在與張腔女作家有關的各式議題下,關注文學作品本身的藝術成就。藉由研究張腔女作家文本彼此間的多重互文關係,開拓台灣女性的書寫的新視野。
    本論文第五章藉由對張腔女作家文學思維的整理,以了解她們對文學的執著與堅持,並將張腔作家與其同世代、前後作家比較,並由此肯定張腔女性散文的藝術評價。
    本論文冀望能藉由張腔散文系譜的建立,為張腔散文尋找更合理適切的文學定位,也為台灣文學史上的女性散文作一點小小的填補。在張腔散文中,後繼研究者將可各自找到自己關心的議題,正視張腔散文,建立張腔散文系譜,台灣女性的書寫也將由邊緣漸趨向中心。
    Reference: 一、張腔女作家文本(按年代排序)
    (一)張愛玲作品
    張愛玲:《流言》(上海:中國科學公司出版社,1944年原始出版) (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愛玲:《秧歌》(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54年原始出版) (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愛玲:《赤地之戀》(香港:天風出版社,1954年原始出版) (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年)。
    張愛玲:《怨女》(台北:皇冠出版社,1968年)。
    張愛玲:《半生緣》(台北:皇冠出版社,1969年)。
    張愛玲:《張看》(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
    張愛玲:《紅樓夢魘》(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年)。
    張愛玲:《惘然記》(台北:皇冠出版社,1983年)。
    張愛玲:《餘韻》(台北:皇冠出版社,1987年)。
    張愛玲:《續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88年)。
    張愛玲:《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1年)。
    來鳳儀編:《張愛玲散文全編》(中國:浙江文藝出版社,1992年)。
    張愛玲:《對照記──看老相簿》(台北:皇冠出版社,1994年)。
    張愛玲:《張愛玲典藏全集》(台北:皇冠出版社,2001年)。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台北:皇冠出版社,2004年)。
    (二)李藍作品
    李藍:《哀樂人生》(台北:亞洲出版社,1963年)。
    李藍:《小樓》(台北:創作出版社,1965年)。
    李藍:《短歌》(台北:文源出版社,1967年)。
    李藍:《哭泣的沙漠》(台北:環宇出版社,1968年)。
    李藍:《沒有故鄉的人》(台北:水牛出版社,1968年)。
    李藍:《白夜》(台北:立志出版社,1969年)。
    李藍:《黑鄉》(台北:幼獅出版社,1970年)。
    李藍:《在中國的夜》(台北:晨鐘出版社,1972年)。
    李藍:《青春就是這樣》(台北:華欣出版社,1974年)。
    (三)袁瓊瓊作品
    袁瓊瓊:《春水船》(台北:皇冠出版社,1979年)。
    袁瓊瓊:《紅塵心事》(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袁瓊瓊:《自己的天空》(台北:洪範出版社,1981年)。
    袁瓊瓊:《隨意》(台北:洪範出版社,1983年)。
    袁瓊瓊:《兩個人的事》(台北:洪範出版社,1983年)。
    袁瓊瓊:《滄桑》(台北:洪範出版社,1985年)。
    袁瓊瓊:《鍾愛》(台北:林白出版社,1985年)。
    袁瓊瓊:《青春的天空》(台北:李白出版社,1986年)。
    袁瓊瓊:《又涼又暖的季節》(台北:林白出版社,1986年)。
    袁瓊瓊:《今生緣》(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
    袁瓊瓊:《袁瓊瓊極短篇》(台北:爾雅出版社,1988年)。
    袁瓊瓊:《蘋果會微笑》(台北:洪範出版社,1989年),後更名為《萬人情婦》(台北:探索出版社,1996年)。
    袁瓊瓊:《情愛風塵》(台北:洪範出版社,1990年)。
    袁瓊瓊:《恐怖時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8年)。
    袁瓊瓊:《食字癖者的札記》(台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四)蘇偉貞作品
    蘇偉貞:《紅顏已老》(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時事出版社,1996年)。
    蘇偉貞:《陪他一段》(台北:洪範出版社,1983年)。
    蘇偉貞:《世間女子》(台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蘇偉貞:《歲月的聲音》(台北:洪範出版社,1984年)。
    蘇偉貞:《人間有夢》(台北:婦女雜誌出版社,1984年)。
    蘇偉貞:《有緣千里》(台北:洪範出版社,1984年)。
    蘇偉貞:《舊愛》(台北:洪範出版社,1985年)。
    蘇偉貞:《陌路》(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蘇偉貞:《離家出走》(台北:洪範出版社,1987年)。
    蘇偉貞:《一又二分之一》(台北:林白出版社,1988年)。
    蘇偉貞:《流離》(台北:洪範出版社,1989年)。
    蘇偉貞:《來不及長大》(台北:洪範出版社,1989年),原名《問你》(台北:李白出版社,1983年)。
    蘇偉貞:《我們之間》(台北:洪範出版社,1990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蘇偉貞:《醒世姻緣》(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蘇偉貞:《離開同方》(台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200年再版)。
    蘇偉貞:《過站不停》(台北:洪範出版社,1991年)。
    蘇偉貞:《熱的絕滅》(台北:洪範出版社,1992年)。
    蘇偉貞:《沈默之島》(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四川文藝,1999年)。
    蘇偉貞:《夢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蘇偉貞:《封閉的島嶼》(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蘇偉貞:《單人旅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
    蘇偉貞:《孤島張愛玲:追蹤張愛玲的香港時期》(台北:三民出版社,2002年)。
    蘇偉貞:《魔術時刻》(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
    蘇偉貞:《私閱讀》(台北:三民出版社,2003年)。
    蘇偉貞編:《張愛玲的世界.續編》(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3年)。
    蘇偉貞編:《臺灣眷村小說選》(台北:二魚文化出版社,2004年)。
    (五)戴文采作品
    戴文采:《女人啊!女人》(台北:圓神出版社,1989年再版)。
    戴文采:《哲雁》(台北:洪範書店出版社,1989年)。
    戴文采:《蝴蝶之戀》(台北:圓神出版社,1991年)。
    戴文采:《天才書》(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戴文采:《在陌生的城市》(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戴文采:《我最深愛的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
    (六)張讓作品
    張讓:《並不很久以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8年)。
    張讓:《當風吹過想像的平原》(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張讓:《我的兩個太太=My two wifes 》(台北:九歌出版社,1991年)。
    張讓:《不要送我玫瑰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94年)。
    張讓:《斷水的人》(台北:爾雅出版社,1995年)。
    張讓:《時光幾何》(台北:九歌出版社,1997年)。
    張讓:《迴旋》(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張讓:《剎那之眼》(台北:大田出版社,2000年)。
    張讓:《空間流》(台北:大田出版社,2001年)。
    張讓:《急凍的瞬間》(台北:大田出版社,2002年)。
    張讓:《飛馬的翅膀》(台北:大田出版社,2003年)。
    張讓:《和閱讀跳探戈》(台北:大田出版社,2003年)。
    張讓:《當世界越老越年輕》(台北:大田出版社,2004年)。
    (七)朱天文作品
    朱天文:《喬太守新記》(台北:皇冠出版社,1977年)。
    朱天文:《淡江記》(台北:三三出版社,1979年)(遠流出版社,1989年)。
    朱天文:《傳說》(台北:三三出版社,1981年)。
    朱天文:《小畢的故事》(台北:三三出版社,1983年)(遠流,1989年)。
    朱天文:《最想念的季節》(台北:三三出版社,1984年)(遠流,1989年)。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合著:《三姊妹》(台北:皇冠出版社,1985年)。
    朱天文:《炎夏之都》(台北:三三出版社,1987年)(遠流,1989年)。
    朱天文:《戀戀風塵》(台北:三三出版社,1987年)(遠流,1989年)(電影劇本)。
    朱天文:《悲情城市》(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電影劇本)。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朱天文:《朱天文電影集》(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合著:《下午茶話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朱天文:《戲夢人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電影劇本)。
    朱天文:《荒人手記》(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初版)。
    朱天文:《好男好女》(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電影劇本)。
    朱天文:《花憶前身》(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
    朱天文:《極上之夢──《海上花》電影全紀錄》(台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八)朱天心作品
    朱天心:《方舟上的日子》(台北:言心出版社,1977年) (台北:時報出版社,1979年)。
    朱天心:《擊壤歌:北一女三年記》(台北:長河出版社,1977年)(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朱天心:《昨日當我年輕時》(台北:三三出版社,1981年)。
    朱天心:《未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朱天心:《台大學生關琳的日記》(台北:三三出版社,1983)(台北:時報出版社,1987年,1989年改為《時移事往》出版)。
    朱天心:《我記得》(台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台北:麥田出版社,1992年)。
    朱天心:《學飛的盟盟》(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
    朱天心:《小說家的政治周記》(台北:時報出版社,1994年)。
    朱天心:《古都》(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朱天心:《漫遊者》(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
    朱天心:《二十二歲之前》(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九)三三集刊
    第一期:《蝴蝶記》1977年4月。
    第二期:《嶺上雁字》1977年5月。
    第三期:《我達達的馬蹄》1977年5月。
    第四期:《守著陽光守著你》1977年6月。
    第五期:《客舍青青》1977年8月。
    第六期:《一日浪》1977年9月。
    第七期:《盧笑》1977年10月。
    第八期:《劍門》1977年12月。
    第九期:《落江前的手勢》1978年1月
    第十期:《種火行動》1978年3月。
    第十一期:《衣缽》1978年5月。
    第十二期:《采薇歌》1978年6月。
    第十三期:《北方有佳人》1978年8月。
    第十四期:《女兒家》1978年8月。
    第十五期:《日出西山雨》1978年10月。
    第十六期:《七月流火》1978年11月。
    第十七期:《生死場》1978年12月。
    第十八期:《水勢》1979年2月。
    第十九期:《在中國》1979年3月。
    第二十期:《有女同車》1979年4月。
    第二十一期:《少年十五二十時》1979年5月。
    第二十二期:《桃花渡》1979年6月。
    第二十三期:《昆明的四月風暴》1979年8月。
    第二十四期:《雲的小孩》1979年9月。
    第二十五期:《鐘鼓三年》1980年7月。
    第二十六期:《看戲去也》1980年11月。
    第二十七期:《補天遺石》1981年1月。
    第二十八期:《戰太平》1981年8月。
    二、專書(按姓名筆畫排序,筆畫相同則按出版年代)
    丁亞民:《邊城兒》(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81年初版)。
    三三群士:《中國站起》(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79年初版)。
    王文英編:《上海現代文學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初版)。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出版社,1978年初版)。
    王孝廉:《花落碧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6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初版一刷)。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初版)。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88年初版)。
    王德威:《跨世紀風華:當代小說20家》(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初版)。
    王德威:《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初版)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王蕙玲:《她從海上來:張愛玲傳奇》(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4年初版)。
    孔范今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初版)。
    水晶:《拋磚記》(台北:三民出版社,1969年初版)。
    水晶:《張愛玲的小說藝術》(台北:大地出版社,1973年初版,此處引用為1985年七版)。
    水晶:《對不起,借過一下》(台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初版)。
    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台北:大地出版社,1996年初版)。
    古蒼梧:《今生此時今世此地──張愛玲、蘇青、胡蘭成的上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2002年版)。
    伍寶珠:《從反思到反叛:八、九○年代台灣女性主義小說探究》(台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版)。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版)。
    余光中:《青青邊愁》(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7年初版)。
    余光中總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壹)台灣1970年──1989年》(台北:九歌出版社,1989年初版)。
    余光中總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貳)台灣1989年──2003年》(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初版)。
    宋明煒:《浮世的悲哀:張愛玲傳》(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
    宋劍華主編:《現代性與中國文學》(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
    余光中:《分水嶺上》(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1年初版)。
    余青:《張愛玲傳》(台北:世界出版社,1993年)。
    余斌:《張愛玲傳》(台中:晨星出版社,1997年3月初版)。
    吳達芸編:《台灣當代小說論評》(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吳達芸編:《當代小說論評──閱讀與創作之間》(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
    何寄澎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5.散文批評卷》(台北:正中出版社,1993年)。
    何寄澎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2000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6年初版)。
    李歐梵口述,陳建華訪錄:《徘徊在現代和後現代之間》(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96年初版)。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初版)。
    紀大偉:《晚安巴比倫:網路世代的性慾、異議與政治閱讀》(台北:探索文化出版社,1998年初版)
    周芬伶:〈心靈的首航──初版自序〉,《絕美》(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
    周芬伶:《艷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出版社,1999年初版)。
    周英雄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初版)。
    周蕾:《婦女與中國現代性──東西方之間閱讀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初版)。
    孟悅、戴錦華合著:《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初版)。
    邵迎建:《傳奇文學與流言人生》(北京:三聯出版社,1998年)。
    於梨華:《夢回青河》(台北:皇冠出版社,1976年初版)。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出版社,1997年初版)。
    邱貴芬:《(不)同國女人聒噪》(台北:元尊出版社,1998年初版)。
    邱貴芬:《日據以來台灣女作家小說選讀》(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1年初版)。
    林以亮:《昨日今日》(台北:皇冠出版社,1981年初版)。
    林柏燕:《文學探索》(台北:遠景出版社,1973年初版)。(大林出版社,1980年初版)。
    林柏燕:《文學印象》(台北:大林出版社,1978年初版)。
    林俊穎:《日出在遠方》(台北:遠流出版社,1997年初版)。
    林裕翼:《我愛張愛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2年初版)。
    林燿德:《非常的日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金耀基等:《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出版社,1980年初版)。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出版社,1985年增訂十二版)。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初版)。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0年初版)。
    柯靈:《隔海拜年》(台北:業強出版社,1992年初版)。
    胡蘭成:《山河歲月》(台北:遠景出版社,1975年初版)。
    胡蘭成:《今生今世》(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初版)。
    胡蘭成:《禪是一枝花》(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90年初版)。
    胡蘭成:《今日何日兮》(台北:三三書坊出版社,1990年初版)。
    胡蘭成:《中國的禮樂風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初版)。
    胡蘭成:《中國文學史話》(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初版)。
    夏宇:《摩擦•無以名狀》(台北:現代詩季刊社,1998年再版二刷)。
    夏志清著:《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6年五版)。
    夏志清著,劉紹銘譯:《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紀文學出版社,1985年初版)。
    唐文標:《張愛玲雜碎》(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初版,此處引用為1978年三版)。
    唐文標:《張愛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1976年初版,此處引用為1995年二版)。
    高全之:《從張愛玲到林懷民》(台北:三民出版社,1998年3月初版)。
    高全之:《張愛玲學:批評、考証、鉤沉》(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年2月初版)。
    高宣揚:《哈伯瑪斯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
    張大春:《本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張大春:《小說稗類.卷二》(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0年)。
    張小虹:《性別越界: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與批評》(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張素貞:《現代小說啟示》(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
    張健:《張愛玲的小說世界》(台北:學生出版社,1984年)。
    張健:《張愛玲新論》(台北:書泉出版社,1996年)。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張瑞芬:《未竟的探訪:瞭望文學新版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初版)。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
    張錦忠:《南洋論述:馬華文學與文化屬性文學場域的變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張錯:《尋找張愛玲及其他》(台北:時報出版社,2004年)。
    張曉風:《你還沒有愛過》(台北:大地出版社,1981年)。
    馮祖貽:《百年家族──張愛玲》(台北:立緒出版社,1999年初版)。
    郝譽翔:《情欲世紀末:當代女性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初版)。
    殷允芃:《中國人的光輝及其他》(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陳子善:《說不盡的張愛玲》(台北:遠景出版社,2001年初版)。
    陳芳明:《詩和現實》(台北:洪範出版社,1977年初版,此處引用為1983年三版)。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
    陳芳明:《深山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初版)。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週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初版)。
    陳芳明:《陳芳明精選集》(台北:九歌出版社,2003年初版)。
    陳麗芬:《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出版社,2000年)。
    郭強生:《書生》(台北:爾雅出版社,2003年初版)。
    梅家玲編:《性別論述與台灣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
    彭小研主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1999年)。
    彭瑞金:《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黃碧雲:《十二女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版)。
    黃碧端:《期待一個城市》(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1996年版)。
    黃錦樹:《馬華文學與中國性》(台北:元尊出版社,1998年初版)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 麥田出版社,2003年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96年再版)。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初版)。
    楊照:《迷路的詩》(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初版)。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二刷)。
    楊澤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初版)。
    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初版)。
    楊澤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9年初版)。
    楊澤編:《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12月初版二刷)。
    詹宏志:《閱讀的反叛:大致與小說有關的札記》(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
    齊邦媛:《霧漸漸散的時候》(台北:九歌出版社,1998年)。
    齊邦媛、王德威編:《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趙雲、王家誠合著:《男孩女孩和花》(台北:九歌出版社,1979年初版)。
    趙雲:《歲月流程》(台南:市立文化中心出版,1996年)。
    廖咸浩編:《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1996年)。
    廖炳惠編:《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劉大任:《紐約眼》(台北:印刻出版社,2002年)。
    劉小楓:《現代性社社會理論緒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1996年)。
    劉亮雅:《情色世紀未:小說性別、文化、美學》(台北:九歌出版社,2001年)。
    劉紹銘:《隨筆與雜文》(台北:正中書局出版社,1984年)。
    劉紹銘、梁秉均、許子東編:《再讀張愛玲》(香港:牛津大學,2002年初版)。
    蔡英文、江宜樺編:《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台北:新臺灣人基金會出版社,2002年)。
    蔡美麗:《維納斯之變顏:理性與感性論文集》(台北:允晨出版社,1995年)。
    蔡珠兒:《花叢腹語》(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蔡珠兒:《南方絳雪》(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蔡登山:《傳奇未完──張愛玲》(台北:天下文化出版社,2003年)。
    蔡鳳儀編:《華麗與蒼涼:張愛玲紀念文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96年)。
    駱以軍:《遣悲懷》(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鄭明俐:《現代散文構成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鄭明俐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出版社,1993年)。
    鄭明俐、林燿德編:《時代之風:當代文學入門》(台北: 幼獅文化出版社,1991年)。
    鄭樹森:《張愛玲的世界》(台北:允晨出版社,1989年)。
    鄭樹森:《從現代到當代》(台北:三民出版社,1994年)。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出版社,1985年)。
    盧正珩:《張愛玲小說的時代感》(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蕭順涵編:《飛向夢幻的國度》(台北:竹友軒出版社,1992年)。
    蕭關鴻:《百年追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年)。
    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台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鍾怡雯:《亞州華文散文的中國圖象(1949年──1999年)(台北:萬卷樓出版社,2001年初版)。
    簡瑛瑛:《當代文化論述:認同、差異、主體性: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台北:立緒出版社,1997年初版)。
    簡瑛瑛:《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初版)。
    簡瑛瑛:《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2003年初版)。
    簡媜:《紅嬰仔》(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9年初版)。
    魏可風:《臨水照花人──張愛玲傳奇》(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
    魏紹昌:《我看鴛鴦蝴蝶派》(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出版社,1992年)。
    羅宗濤、張雙英著:《台灣當代文學研究之探討》(台北:萬卷樓出版社,1999年)。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6年初版)。
    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州啟蒙,二十世紀本士反思》(台北:女書文化出版社,1999年初版)。
    顧慧玲主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台北:里仁出版社,1997年初版)。
    (Christopher Pierson) 克里斯多福.皮爾森著,尹宏毅譯:《現代性: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訪談錄》(台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Edward W•Said) 薩依德著,單德興譯:《知識份子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Edward W•Said) 薩依德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1999年)。
    (Edward W•Said) 薩依德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1年)。
    (Edward W•Said) 薩依德著,蔡源林譯:《遮蔽的伊斯蘭》(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2002年)。
    (Ernst Cassier) 恩斯特.卡西勒著,甘陽譯:《人論》(台北:桂冠出版社,1997年)。
    (Fredric Jameson) 詹明信著,唐小兵譯:《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台北:合志文化出版社,1989年)。
    (Garl Gustav Jung)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出版社,1990年)。
    (James E.Miller) 詹姆斯.米勒著,高毅譯:《傅柯的生死愛慾》(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5年)。
    (John Lehmann) 約翰.雷門著,余光照譯:《吳爾芙》(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0年)。
    (Michel Focualt) 米歇.傅柯著,劉北城、楊遠嬰譯:《瘋顛與文明》(台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Michel Focualt) 米歇.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Roland Barthes) 羅蘭.巴特著,汪耀進等譯:《戀人絮語》(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年)。
    (Roland Barthes) 羅蘭.巴特著,齊森堯譯:《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鏡相自述》(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
    (Rosalind Miles) 羅莎琳.邁爾斯著,刁筱華譯:《女人的世界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Rosenau Pauline Marie) 羅西諾著,張國清譯:《後現代主義與社會科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
    (Steven Best) 史帝文.貝斯特、 (Douglas Kellner) 道格拉斯.凱爾納著,朱元鴻等譯,《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台北:巨流出版社,1994年)。
    (Virginia Woolf) 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屋子》(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5年三版)。
    (Virginia Woolf) 吳爾芙著,劉亮雅譯:《吳爾芙》(台北:光復書局出版社,1987年)。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毛姆著,林宣等譯:《人性枷鎖》(台北:大中國圖書出版社,1981年版)。
    (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毛姆著,沉櫻譯:《毛姆小說選集》(台北:大地出版社,1983年再版)。
    三、單篇論文、報紙評介
    (一)單篇論文(按姓名筆畫排序,筆畫相同則按出版年代)
    〈專訪天心〉,刊於:《台中一中校刊》(1992年6月)。
    〈最後的傳奇──張愛玲專輯〉《聯合文學》(1995年10月第11卷第12期)。
    〈張愛玲專輯──張愛玲和她的兩個男人〉,刊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7月號第11期)。
    丁琬:〈紅顏未老──訪蘇偉貞〉,刊於:《明道文藝》(1981年3月第60期)。
    王安憶:〈世俗的張愛玲〉,刊於:《文學世紀》(2000年11月)。
    王拓:〈介紹一本散文:《流言》〉,刊於:《幼獅文藝》(1975年2月第41卷第二期總第254期)。
    王菡:〈遺落在二十世紀的夢──趙雲七十歲的成績單 〉,刊於:《文訊》(2003年12月第218期)。
    王德威:〈五四想像、女性論述、慾望空間〉,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1年11月)。
    王萬睿:〈期待母親救贖的凝視──論張惠菁〈哭渦〉的女性書寫策略〉,發表論文於「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1月9日)。
    江林信:〈繽紛花叢的太平間-讀朱天文《花憶前身》〉,刊於:《書評雙月刊》(1997年10月第30期)。
    朱天文:〈提筆〉,刊於:《文藝月刊》(1982年3月號第七期)。
    朱天文:〈朱天文談創作〉,刊於:《明道文藝》(1984年12月號第105期)。
    朱天文:〈事實的金石聲〉,刊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04年11月號第161期)。
    朱天心:〈「大和解?」回應之二〉,刊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2001年9月第43期)。
    朱西寧:〈先覺者、後覺者、不覺者:「談《張愛玲雜碎》」〉,刊於:《書評書目》(1976年10月42期)。
    朱西寧:〈恨歸何處──評王安憶《長恨歌》〉,刊於:《聯合文學》(1996年7月第12卷第9期)。
    朱嘉雯:〈昨日,當我年輕時──三三紅學〉,發表論文於「一九九八紅樓夢博覽會論文研討會」(1998年9月)。
    朱雙一:〈世俗風情畫和女性真我的展現──略論袁瓊瓊的小說創作〉,刊於:《聯合文學》(1998年5月14卷第7期)。
    宋邦珍:〈試論〈傾城之戀〉的蒼涼意識〉,刊於:《中國語文》(1999年12月第85期)。
    吳英長:〈遠離「自我中心」──論袁瓊瓊「看不見」的教學價值〉,《國教之聲》(1999年10月第33卷第1期)。
    吳雅慧:〈記憶的拼貼 歷史的重現──閱讀楊照《暗巷迷夜》〉,第十六屆中興湖文學獎徵文比賽作品評論組得獎作品。
    吳億偉:〈悠遊於「出」與「入」之間──訪問袁瓊瓊女士〉,《文訊月刊》(2002年10月)。
    吳億偉:〈閱讀寫作,永遠都是新鮮事──訪問蘇偉貞女士〉,《文訊月刊》(2003年5月)。
    何寄澎:〈朱天心〈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刊於:《幼獅文藝》(1992年8月)。
    邱妙津:〈中國傳統裡的烏托邦──兼論《荒人手記》中的「情色」與「色情」烏托邦〉,刊於:《聯合文學》(1995年9月1日卷11期)。
    邱貴芬:〈想我(自我)放逐的(兄弟)姊妹們:閱讀第二代「外省」(女)作家朱天心〉,刊於:《中外文學》(1993年8月)。
    邱靜慧整理:〈女作家座談系列──袁瓊瓊座談會〉,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0年3月)。
    季木:〈評張愛玲的《流言》〉,刊於:《雜誌》(1945年1月號)。
    周玟慧:〈現代主義與現代藝術中的現代性〉,刊於:《僑光學報》(2001年10月號19期)。
    南山鳳:〈讀袁瓊瓊的紅塵心事〉,《書評書目》(1981年98期)。
    范銘如主編:〈蘇偉貞座談會〉,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0年10月)。
    范銘如:〈蘇偉貞〈魔術時刻〉評介〉,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2年9月)。
    范銘如:〈新文學女作家小史〉,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2年9月)。
    范銘如主編:〈蘇偉貞座談會〉,刊於:《中國女性文學研究室學刊》(2000年10月)。
    林素芬採訪整理:〈常勝將軍的勁敵──作家袁瓊瓊專訪〉,刊於:《幼獅文藝》(1997年2月)。
    姚介厚:〈傳統與現代性〉,刊於:《現代化研究》(1999年10月號20期)。
    洪如玉:〈張愛玲小說集〉中的虛無主義〉,刊於:《書評雙月刊》(1999年10月號42期)。
    胡錦媛:〈遊牧書寫──讀朱天心「漫遊者」〉,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8月號202期)。
    高全之:〈張愛玲的女性本位〉,《幼獅文藝》(年月38卷2期)。
    桑品載:〈李藍,我的家主婆〉,《純文學月刊》(1970年5月8卷6號)。
    袁瓊瓊:〈單人旅行〉,刊於:《金石文化廣場•出版情報》(1999年131期)。
    郝譽翔:〈一九八七年的逃亡──論朱天心小說中的朝聖之旅〉,刊於:《東華人文學報》(2001年7月第3期)。
    郝譽翔:〈荒涼虛無的故事高手──閱讀袁瓊瓊〉,刊於:《幼獅文藝》(2000年11月)。
    郝譽翔:〈袁瓊瓊〈自己的天空〉〉導讀,刊於:《文學臺灣》(2001年4月)。
    張小虹:〈女女相見歡:歪讀張愛玲的幾種方式 〉,刊於:《中外文學》(1997年8月26卷3期)。
    張小虹:〈兩種衣架子:上海時尚與張愛玲〉,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10月號204期)。
    張泉:〈張愛玲「文化漢奸」論質疑──兼談傅雷、柯靈的張愛玲論〉,刊於:《二十一世紀》網絡版 (2003年7月31日號總第16期)。
    張釗貽:〈魯迅與尼采反「現代性」的契合〉,刊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5年6月號總第29期)。
    張惠菁:〈燭火蟲洞話語:讀朱天心《漫遊者》〉,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7月號201期)。
    張瑞芬:〈鞦韆外的天空──學院閨秀散文的特質與演變〉,刊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1年5月第2期)。
    張瑞芬:〈以父之名,朱西甯《華太平家傳》評介〉,刊於:《聯合文學》(2002年5月第211期)。
    張瑞芬:〈未竟的終曲《張愛玲學:批評、考証、鉤沉》評介〉,刊於:《聯合報》(2003年4月20日 讀書人版)。
    張瑞芬:〈明月前身幽蘭谷──胡蘭成、朱天文與「三三」〉,刊於:《政治大學臺灣文學學報》(2003年8月第四期)。
    張瑞芬:〈現代主義與台灣六○年代女性散文──以趙雲、張菱舲、李藍為主〉,發表論文於淡江大學「第八屆文學與美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3年10月)。
    張瑞芬:〈寫在水上的字──張愛玲的散文系譜〉,發表論文於「2003海峽兩岸華文文學研討會」(2003年12月6日)。後改寫為:〈張愛玲的散文系譜〉,刊於:《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004年5月第八期)。
    張讓:〈對月嗥呼──張讓創作觀〉,刊於:《爾雅八十四年短篇小說選》(1997年2月)。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上)〉,刊於:《國文天地》(1998年1月第13卷8期)。
    莊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刊於:《國文天地》(1998年2月第13卷9期)。
    莊宜文:〈雙面夏娃──朱天文朱天心作品比較〉,刊於:《政治大學臺灣文學學報》(2000年6月第一期)。
    莊宜文:〈林海音與張愛玲對照記〉,發表論文於「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2002年12月1日)。
    莊宜文:〈朱西甯與胡蘭成、張愛玲的文約因緣〉,發表論文於「紀念朱西甯先生文學研討會」(2003年3月22日)。
    孫康宜:〈掩蓋與揭示──克里斯特娃論普魯斯特小說中的同性戀問題〉,刊於:《聯合文學》(1996年10月第144期)。
    孫潔茹:〈游移(猶疑)的認同:外省知識份子的國家認同──以朱天文及其作品為例〉,刊於:《文化研究月報》網絡版 (2003年3月15日第25期)。
    郭明福:〈歲月來去總關情──讀《花房之歌》〉,刊於:《國文天地》(1990年1月第5卷8期)。
    陳芳明:〈她的絕美與絕情〉,刊於:《聯合文學》(2002年9月第215期)。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第十七章──女性詩人與散文家的現代轉折〉,刊於:《聯合文學》(2003年2月第220期)。
    陳思和:〈開在海上的花:論海派文學的傳統〉,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10月號204期)。
    陳聖宗:〈「急凍的瞬間」論張讓「顯微鏡」兼「望遠鏡」的時空書寫〉,發表論文於「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1月8日)。
    陳靜宜:〈虛擬的荒人,逾越的手記──閱讀朱天文《荒人手記》〉,第十六屆中興湖文學獎徵文比賽作品評論組得獎作品。
    許俊雅:〈自焚的女人──袁瓊瓊的〈微笑〉〉,《中國現代文學理論季刊》(1996年6月號第2期)。
    傅正玲:〈俯照的眼眸──談張愛玲的人間觀照〉,刊於:《鵝湖月刊》(1997年9月第23卷第三期第267號)。
    葉海煙:〈儒家倫理觀的當代性與現代性〉,刊於:《哲學與文化》(2002年1月號29卷第1期)。
    湯芝萱整理:〈時代之流──反映六○到八○年代中國人的兩部作品〉,刊於:《幼獅文藝》(1992年8月號)。
    湯芝萱:〈四個流浪的音樂家──王家誠、趙雲與兩個女兒〉,刊於:《文訊》(1997年第140期)。
    黃東陽:〈鬱鬱蒼蒼──張愛玲短篇小說〈等〉探析〉,刊於:《中國文化月刊》(1997年9月第210期)。
    黃秋芳:〈在文學之外:朱天文走過「炎夏之都」〉,刊於:《自由青年》(1988年1月第79期)。
    黃淑祺:〈解讀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之空間與權力〉,發表論文於「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1月9日)。
    黃喬彬:〈朱天心這個人〉,刊於:《東海文藝季刊》(1986年第21期)。
    黃碧瑞:〈滄桑異事〉,刊於:《聯合文學》(1986年1月號第15期)。
    黃錦樹:〈文之餘?論現代文學系統中之現代散文,其歷史類型及與週邊文類之互動,及相應的詩語言問題〉,刊於:《中外文學》(2003年12月32卷第7期)。
    路況:〈「黑盒子」邊緣的「白色雜音」──評朱天心的〈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刊於:《聯合文學》(1992年7月)。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六)──析評張愛玲《第二爐香》的藝術〉,刊於:《書評雙月刊》(1999年6月第40期)。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七)──析評張愛玲的〈鴻鸞禧〉〉,刊於:《書評雙月刊》(1999年10月第42期)。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八)──析評張愛玲的〈茉莉香片〉〉,刊於:《書評雙月刊》(2000年6月第46期)。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九)──析評張愛玲短篇〈琉璃瓦〉〉,刊於:《書評雙月刊》(2000年12月第49期)。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十)──析評張愛玲短篇〈桂花蒸,阿小悲秋〉〉,刊於:《書評雙月刊》(2001年8月第53期)。
    楊昌年:〈百年僅見一星明(十一)──析評張愛玲中篇〈秧歌〉〉,刊於:《書評雙月刊》(2002年2月第56期)。
    楊錦郁整理:〈始終維護文學的尊嚴──李瑞騰專訪朱天心〉,刊於:《文訊雜誌》(1993年6月第53期總號92)。
    詹悟:〈由張愛玲的《半生緣》觀其對人生的看法〉,刊於:《書評雙月刊》(1998年4月第33期)。
    詹悟:〈張愛玲《傾城之戀》中的中國女子〉,刊於:《書評雙月刊》(1998年10月第36期)。
    詹悟:〈張愛玲夢魘〉,刊於:《書評雙月刊》(2001年12月第55期)。
    廖炳惠:〈台灣文學中的四種現代性:以《背海的人》下集為例〉,刊於:《中外文學》(2001年11月30卷第6期)。
    劉再復:〈張愛玲的天才特點和她的悲劇〉,刊於:《明報月刊》(2000年12月)。
    劉乃慈:〈新「聊」齋誌「異」──論袁瓊瓊的「恐怖時代」〉,刊於:《國文天地》(1999年10月)。
    劉乃慈:〈假作真時真亦假──論蘇偉貞〈日曆日曆掛在牆壁〉〉,發表論文於「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1月9日)。
    劉再復:〈張愛玲的天才特點和她的悲劇〉,刊於:《明報月刊》(2000年12月)。
    舞鶴:〈凝視朱天文──小說家舞鶴專訪小說家朱天文〉,刊於:《印刻文學生活誌》(2003年9月號第1期)。
    蔡逸君整理:〈寫來作生命:記朱西甯先生遺作《華太平家傳》新書發表會〉,刊於:《聯合文學》(2002年4月第210期)。
    蔣翔華:〈張愛玲小說中的現代手法──試析空間〉,刊於:《聯合文學》(1994年5月號115期)。
    鄭樹森:〈夏公與「張學」〉,刊於:《聯合文學》(2002年7月號213期)。
    蕭義玲:〈女性情慾之自主與人格之實現──論蘇偉貞小說中的女性意識〉,刊於:《文學臺灣》(1998年4月)。
    蕭毅虹:〈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初評李藍〈紅唇〉的主題〉,刊於:《哲學與文化》(1976年第3卷)。
    賴亦倫:〈古都新城──朱天心〈古都〉的空間結構之研究〉,發表論文於「第六屆青年文學會議」(2002年11月8日)。
    駱以軍:〈不確定的灰色地帶──讀蘇偉貞的〈魔術時刻〉〉,刊於:《聯合文學》(2002年7月)。
    魏可風:〈無麗不臻:租界上海、廣告與張愛玲〉,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8月號202期)。
    魏可風:〈怎禁得風兒狂浪:租界上海、電影與張愛玲〉,刊於:《聯合文學》(2001年10月號204期)。
    蘇偉貞:〈今生執筆〉,《文藝月刊》(1992年5月第155期)。
    鍾正道:〈張愛玲散文的散文創作歷程〉,刊於:《明道文藝》(1999年2月第275期)。
    鍾正道:〈張愛玲散文的對照筆法淺析〉,刊於:《中國文化月刊》(1999年2月第227期)。
    (二) 報紙評介(按姓名筆畫排序,筆畫相同則按出版年代 )
    丁文玲整理:〈開卷對談精采摘要〉,刊於:《中國時報》(2003年7月28日)。
    王文興:〈人情練達即文章──評《自己的天空》〉,刊於:《聯合報》(1970年11月14日)。
    王良芬:〈朱天文紐約演講廢墟裡的新天使──自述創作歷程 〉,刊於:《中國時報》(1999年5月2日11版)。
    王開平:〈黑暗的深度〉,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8年10月19日48版)。
    王德威:〈小說創作文化生產──聯副中長篇小說二十年〉,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6年11月10日37版)。
    王德威:〈女作家的後現代鬼話〉,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8年10月19日48版)。
    平路:〈每周新書金榜──評介蘇偉貞著《熱的絕滅》〉,刊於:《聯合報•讀書人》(1992年9月17日28版)。
    平路:〈文字是作者的居所……以及聖殿〉,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8年3月24日41版)。
    羊牧:〈遊戲夫妻──讀「紅塵心事」〉,原刊於:《中央日報》(1983年5月24日10版)。全文亦刊於《書評索引雜誌》(1984年6月1日第19期)。
    衣若芬:〈慧心之光──評張讓《剎那之眼》〉,刊於:《中央日報》(2000年8月7日12版)。
    朱天心:〈文學的童年座談會書面發言──棠棣花開的聲音──摸索碰撞後的真實〉,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0年8月16日29版)。
    朱恩伶:〈朱天心將寫作視野轉向「畸零族群」〉,刊於:《中國時報》(1992年4月24日 29版)。
    朱寅生:〈姊妹為文錦繡心──朱天文與朱天心〉,刊於:《民族晚報•副刊》(1983年12月11日49版)。
    李瑞騰:〈張愛玲•震盪〉,刊於:《民生報•藝術新聞》(1995年9月10日14版)。
    李奭學:〈剎那之眼〉,刊於:《中國時報•好書榜書評》(2000年9月14日42版)。
    李鹽冰:〈朱天文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刊於:《中國時報•時報百萬小說獎特別報導三》(1994年6月13日)。
    邱貴芬:〈主題品書從《擊壤歌》到《漫遊者》──不許青史成灰〉,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2001年3月12日30版)。
    施淑:〈每周新書金榜──評介蘇偉貞著《魔術時刻》〉,刊於:《聯合報•書評花園》(2002年6月16日23版)。
    胡錦媛:〈凹凸書評──向內在心靈世界探索──評《夢書》〉,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5年6月15日42版)。
    徐淑卿:〈祭胡蘭成──朱天文面對師承有所辯〉,刊於:《中國時報》(1996年10月3日開卷周報版)。
    徐開塵:〈夢與思考──釀就夢書──蘇偉貞與內在自我對話〉,刊於:《民生報》(1995年6月18日,第15版/文化新聞)。
    徐開塵:〈張讓新書勾繪理想生活空間〉,刊於:《民生報》(2001年7月14日,第 A11版)。
    袁瓊瓊:〈現在的我〉,刊於:《聯合報》(1981年7月19日8版)。
    袁瓊瓊:〈每周新書金榜──評戴文采著《天才書》〉,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專刊》(1994年11月24日42版)。
    袁瓊瓊:〈女性書寫的光譜〉,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專刊》(1995年11月16日41版)。
    袁瓊瓊:〈性別空間導遊〉,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6年2月5日43版)。
    袁瓊瓊:〈《單人旅行》評介〉,刊於:《金石堂文化廣場出版情報》(1999年131期)。
    袁瓊瓊:〈只是一個僧人──記聖嚴法師〉,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2000年12月17日37版)。
    袁瓊瓊:〈評介《恭維趣史》〉,刊於:《聯合報•書評花園》(2002年8月4日23版)。
    袁瓊瓊:〈不甘停滯的原力──袁瓊瓊評蘇偉貞:〈日曆日曆掛在牆壁〉〉,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2003年3月3日39版)。
    袁瓊瓊:〈袁瓊瓊最喜愛的小說──朱西甯《旱魃》〉,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2003年11月30日E7版)。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上)〉,刊於:《中國時報》( 1992年4月23日11版)。
    張大春:〈一則老靈魂──朱天心小說裡的時間角力(下)〉,刊於:《中國時報》( 1992年4月24日11版)。
    張娟芬:〈朱天文「素」寫同性殘酷物語〉,刊於:《中國時報》( 1994年12月29日副刊)。
    張殿:〈名家的下一輪出版盛事──在時間中瓦解──訪小說家朱天文〉,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 1999年4月5日41版)。
    陳文芬:〈從白先勇到六年級──文學獎的世代論〉,刊於:《中國時報》( 2003年10月7日人間咖啡館)。
    國風:〈抓一把「流言」〉,刊於:《台灣時報》( 1977年3月9日12版)。
    童非:〈亂世□的盛世〉,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出版線上》(2003年2月23日22版)。
    齊邦媛:〈老芋仔,我為你寫下〉,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 2004年2月25日 E7版)。
    楊棄:〈知識論述與抒情生命的奇奧對話──讀《荒人手記》〉,刊於:《中國時報》(1994年11月13日副刊版)。
    楊錦郁記錄:〈文學的終極關懷──第二屆宗教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決審側記〉,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2003年12月8日E7版)。
    黎活仁:〈與青年建立對話管道──敗筆的空間形式──兩個觀點〉,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6年6月29日37版)。
    蔡美麗:〈張學•張迷•張腔•張看──從傳奇到流言〉,刊於:《聯合報•讀書人周報》(1997年4月21日46版)。
    蔡珠兒:〈張讓──故意用男性化筆名的小說家 〉,刊於:《中國時報》(1991年8月9日35版)。
    盧非易:〈《荒人手記》評介〉,刊於:《中國時報》(1994年12月29日43版)。
    賴素鈴:〈朱天心──不願噤聲的老靈魂〉,刊於:《民生報》(1999年4月8日34版)。
    賴素鈴:〈朱天心漫遊者沉甸甸入目,要成為作品集重刊的先鋒〉,刊於:《民生報》(2000年11月18日A7版)。
    賴素鈴:〈朱天心──事事沾身愛漫遊〉,刊於:《民生報》(2001年2月12日A6版)。
    謝材俊:〈登高丘,望遠海──賀天心的「昨日當我年輕時」〉,刊於:《台灣新聞報》(1982年10月7日12版)。
    蘇偉貞:〈天真是張愛玲未完成的東西〉,刊於:《聯合報》(2002年2月24日14版)。
    蘇偉貞:〈遺憾〉,刊於:《聯合報•聯合副刊》(2003年11月30日E7版)。
    四、學位論文(按姓名筆畫排序,筆畫相同則按出版年代)
    吳雅慧:《朱天心小說的時空座標》,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繡亭:《張愛玲小說風格研究》,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9年。
    馬冬梅:《張愛玲小說中的女性世界》,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3年。
    徐正芬:《朱天小說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2年。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
    莊宜文:《張愛玲的文學投影臺、港、滬三地張派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許惠耳:《林燿德散文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國文教學碩士論文,2004年。
    陳靜宜:《張愛玲長篇小說的女性書寫》,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曾燕瑀:《朱天心小說研究》,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傅素春:《旅行理論與理論的旅行──蘇偉貞小說的旅行閱讀》,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廖美珍:《現代才女的舊魂新面貌──論蘇偉貞的小說》,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劉叔慧:《華麗的修行──朱天文的文學實踐》,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蔡淑娟:《張愛玲小說的諷剌藝術》,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0年。
    蔡雅薰:《臺灣旅美作家之留學生小說及移民小說研究(1960──1999)》,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賴琇君:《張愛玲小說的惡母形象與潛抑的怨母心理》,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鍾正道:《張愛玲散文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鍾正道:《張愛玲小說的電影閱讀》,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
    蘇益芳:《夏志清與台灣的現代文學批評》,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Description: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0912011
    93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912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Master of Arts in Chinese Teaching]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2011101.pdf39KbAdobe PDF2786View/Open
    12011102.pdf118KbAdobe PDF2954View/Open
    12011103.pdf514KbAdobe PDF23105View/Open
    12011104.pdf771KbAdobe PDF220784View/Open
    12011105.pdf580KbAdobe PDF23150View/Open
    12011106.pdf937KbAdobe PDF23633View/Open
    12011107.pdf436KbAdobe PDF22896View/Open
    12011108.pdf251KbAdobe PDF21720View/Open
    12011109.pdf216KbAdobe PDF21100View/Open
    12011110.pdf362KbAdobe PDF2190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