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595291      Online Users : 7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56


    Title: 歐陽脩儒學思想研究
    Authors: 李函香
    Contributors: 陳逢源
    李函香
    Keywords: 歐陽脩
    天命觀
    儒學思想
    史觀
    排佛
    Date: 2008
    Issue Date: 2010-04-24 17:27:44 (UTC+8)
    Abstract: 本論文分成四大區塊,包含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節義昭著的君子意識、居正大一統的史觀及修本以勝佛的排佛思想。歐陽脩建構天命觀的步驟是「質疑天──致力學《易》──推之於天」,天也有不勝人力之時,人若能致力學《易》,則天命之理及人生的窮達禍福自可不動心。對於不知所以然的人事,歐陽脩採取「推之於天」的策略,將晦澀玄虛之事,「推」移給天。歐陽脩窮達有命的天命觀與先秦「窮達以時」中「遇不遇,天也」的論點相同,「遇」不「遇」乃「天」所決定,非人力所能為。人事即天命,修人事才是上達天命的起始,多關注本於人情、切於事實的人間世,遠比空談性理之學要崇高。歐陽脩的君子意識,顯現於內在的修持與外在的作為二個方面。君子的內在是一個中心有所守的世界,「德業兩全,讒謗自止」是其道德修為中所依循的原則。「明道」是歐陽脩追求的目標,「通經學古」則是歐陽脩淬勵思路的最佳路徑。節義昭著的君子意識讓歐陽脩有了與眾不同的作為:拔擢賢材不遺餘力,能面爭廷論;恪守寬簡之治的原則,濟時恤民。在居正一統的史觀這一方面,歐陽脩創出或以「德」或以「業」的彈性的史觀,處理朝代更迭所帶來的正統問題,「德」與「業」可以擇一而存,不必兩全,也無須涉及讒謗,當「德不足」之時,則以「論必據迹」的方式處理。在闢佛思想上,歐陽脩採取較溫和的對策──修其本以勝之,此對策之下,又以禮義為本,以浸漸之法成其化,作為推動的原則。而歐陽脩高懸三代之治,並不是要君臣完全複製,而是藉此激勵眾人,要向著真善美的境界邁進。歐陽脩的斥佛排老說,初始即帶有某種程度的寬容;至於晚年的傾心釋、老,實乃有迹可循。
    Reference: (一)古籍部分(依作者時代先後)
    經部
    (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5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
    館,2001年12月。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疏,《禮記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10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晉)范甯注、(唐)楊士勛疏,《春秋榖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歐陽脩,《詩本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程頤,《周易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5月。
    (宋)朱熹,《四書集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9月。
    (宋)朱熹,《詩集傳》,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3月。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7月。
    (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8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臺北:臺灣書局,1958年4月。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11月。
    (清)康有為,《孟子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月。
    (清)康有為,《中庸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
    (清)陳立,《公羊義疏》,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5月。
    史部
    (漢)司馬遷、(宋)裴駰集解,《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12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 月。
    (北齊)魏收,《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房玄齡,《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唐)魏徴,《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令狐德棻,《周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唐)劉知幾、(清)浦起龍釋,《史通》,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9月。
    (唐)杜佑,《通典》,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2000年。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宋)歐陽脩、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脩撰、(宋)徐無黨注,《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特藏組,未書出版年月。
    (宋)鄭樵,《通志》,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宋)晁公武著、(清)陸心源編,《郡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袁樞,《通鑑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11月。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臺北:源流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11月。
    (宋)李攸,《宋朝事實》,臺北:廣文書局,1980年12月。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10月。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9年。
    (明)薛應旂,《宋元通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馮琦、沈越、陳邦瞻等,《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清)黃宗羲、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2月。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臺北:世界書局,1979年。
    (清)徐星伯錄,《宋會要輯稿》,北京:北平圖書館,1936年。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臺北:國光書局,1962年。
    (清)高士奇,《左傳紀事本末》,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子部
    (周)李耳撰、(魏)王弼注、(唐)陸德明釋文,《老子》,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周)管仲撰、(唐)房玄齡注,《管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周)墨翟,《墨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年。
    (周)莊周、(晉)郭象注,《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年3月。
    (周)韓非,《韓非子》,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8年。
    (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1 月。
    (宋)王欽若、楊億等奉敕撰,《冊府元龜》,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
    (宋)歐陽脩,《歸田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3月。
    (宋)沈括,《夢溪筆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56年4月。
    (宋)陳師道,《後山談叢》,臺北:廣文書局,1961年9月。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宋)魏泰,《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1月。
    (宋)朱弁,《曲洧舊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洪邁,《容齋五筆類鈔》,北京:中國公共圖書館古籍文獻珍本匯刊,1997年。
    (宋)沈作喆,《寓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
    (宋)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月。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宋)胡仔纂集,《冷齋夜話》,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偁,《東都事略》,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90年。
    (宋)釋志磐,《佛祖統紀》,揚州: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3月。
    (宋)陳善,《捫虱新話》,《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5年。
    (宋)朱熹,《近思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3月。
    (清)顧炎武,《日知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清)江藩,《宋學淵源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集部
    (唐)韓愈撰、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3月。
    (宋)柳開,《河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石介,《徂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尹洙,《河南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宋)劉敞,《公是集》,臺北:新文豐圖書公司,1984年6月。
    (宋)契嵩,《鐔津文集》,臺北:宏願出版社,1992年7月。
    (宋)范仲淹,《范仲淹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2年。
    (宋)梅堯臣撰、朱潤東校注,《梅堯臣集編年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
    (宋)歐陽脩撰、李逸安點校,《歐陽脩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3月。
    (宋)歐陽脩撰、李之亮箋注,《歐陽脩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7
    年12月。
    (宋)蔡襄,《蔡襄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1996年。
    (宋)蔡襄,《端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宋)程頤,《二程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曾鞏撰、陳杏珍、晁繼周點校,《曾鞏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宋)蘇洵,《嘉祐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宋)蘇軾,《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11月。
    (宋)蘇軾,《蘇東坡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9月。
    (宋)蘇轍撰、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8月。
    (宋)司馬光,《溫國文正司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宋)呂祖謙,《宋文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李耆卿,《文章精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陳傅良,《止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3月。
    (宋)朱熹,《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清)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編》,臺北:世界書局,1966年。
    現代專書部分(依作者姓氏筆劃)
    《中國歷代法書墨跡大觀》,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7年9月。
    《故宮歷代法書全集》,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8年4月。
    小林義廣撰、朱剛議、陳玨校,《歐陽脩與士大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
    王水照、王宜瑗,《歐陽脩散文選集》,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2005年5月。
    王更生,《歐陽脩散文研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10月。
    王基倫,《唐宋古文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10月。
    王鈞林、楊春梅、劉厚琴、唐明貴,《斯文在茲──儒學與中國傳統文化》,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12月。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田鳳台,《先秦八家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10月。
    安越選注,《歐陽修小品》,北京: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1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8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5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5月。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
    何寄澎,《唐宋古文新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8年4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李威熊,《董仲舒與西漢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6月。
    李申,《簡明儒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
    杜保瑞,《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
    范立舟,《理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命運》,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
    林繼平,《宋學探微》,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3月。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年5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2003年9月。
    洪本健編,《歐陽修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1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學海出版社,1976年。
    高振鐸,《古籍知識手冊》,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9月。
    倪志僩,《論孟虛字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
    徐洪興,《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9月。
    張起均、吳怡,《中國哲學史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2月。
    張高評編,《宋詩綜論叢編》,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張舜徽,《中國古代史籍校讀法》,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
    張蔭麟,《張蔭麟文集》,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1956年12月。
    郭正忠,《歐陽修》,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3月。
    郭曉東,《識仁與定性》,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年10月。
    陳來,《宋明理學》,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9月。
    陳滿銘,《論孟義理別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3年8月。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8月。
    嵇哲,《先秦諸子學》,臺北:樂天出版社,1970年9月。
    程發軔,《春秋要領》,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
    黄公偉,《中國哲學史》,臺北:帕米爾書店,1966年11月。
    黃一權,《歐陽修散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黃進德,《歐陽修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2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劉子健,《歐陽修的治學與從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3年5月。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劉揚忠編選,《歐陽修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1月。
    劉德清,《歐陽修紀年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7月。
    蔡仁厚,《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9月。
    蔡仁厚,《儒學的反思與開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4月。
    蔡仁厚,《儒學的常與變》,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0月。
    蔡世明,《歐陽修的生平與學術》,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9月。
    蔡清和,《由集古錄跋尾看歐陽脩的排佛面向》,臺北: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12月。
    鄧克銘,《宋代理概念之開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6月。
    錢穆,《孔子與論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11月。
    錢穆,《中國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11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2月。
    錢穆,《國學概論》,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1年12月。
    錢穆,《論語新解》,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5年6月。
    錢濟鄂,《歐文觀止》,臺北:書林出版,1997年2月。
    蘇文擢,《邃加室講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10月。
    顧永新,《歐陽修學術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年8月。
    期刊
    王家泠,〈劉敞、歐陽修、王安石三家人性論與聖人觀析論〉,《中國文學研究》第20期,2005年6月。
    王德毅,〈宋代士大夫的辭官風氣〉,《臺大歷史學報》第22期,1998年12月。
    朱安群,〈怎樣全面、完整地理解歐陽脩──紀念歐陽脩誕生1000週年〉,《江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0卷第1期,2007年2月。
    吳懷祺,〈易學、理學和歐陽修的史學〉,《安徽大學學報》第1期,1998年。
    李承貴,〈歐陽修與佛教──兼論歐陽修佛教觀特質及其對北宋儒學的影響〉,《現代哲學》第1期,2007年。
    李衞東,〈歐陽修的王道理論與富國強兵思想〉,《吉安師專學報》第18卷4期,1997年11月。
    李衞東,〈歐陽修諫議思想淺論〉,《華東交通大學學報》第11卷第4期,1994年12月。
    車行健,〈試論歐陽修的儒學返本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1期,2007年7月。
    孟慶茹,〈鳳兮鳳兮何去來──從《論語》看孔子的仕隱情結〉,《北華大學學報》第5卷第3期,2004年6月。
    林啟屏,〈先秦儒學思想中的「遇合」問題──以「窮達以時」為討論起點〉,《鵝湖學誌》第31期,2003年12月。
    林瑞翰,〈宋代官制探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第2期,1975年6月。
    金鑫、曹家齊,〈說歐陽修的正統論思想〉,《史學史研究》第2期(總118期),2005年。
    姜建忠,〈北宋真宗朝的造神迷信活動及其影響〉,《杭州教育學院學報》第2期,2002年3月。
    洪本健,〈略談歐陽修對道教的排拒和對老莊思想的吸收〉,《湖州師範學院學報》第26卷第5期,2004年10月。
    范中勝,〈試論歐陽修的人道、官道和文道〉,《學術交流》第9期(總第114期),2003年9月。
    范中勝,〈儒學人本思想與歐陽修的文論觀〉,《河南大學學報》第44卷第5期,2004年9月。
    孫戈,〈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論韓愈、歐陽修、王安石的天命意識〉,《吉安師專學報》第20卷第3期,1999年8月。
    徐洪興、楊月清,〈試論歐陽修與北宋理學思潮的興起〉,《復旦學報》第6期,1997年。
    馬增強,〈歐陽修對宋初道教神秘主義的批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第13卷1期,2003年3月。
    張文利,〈理學、禪學與歐陽修詩〉,《中華文化論壇》第2期,2003年。
    張次第,〈論先秦兩漢大儒的窮達及其文化價值〉,《鵝湖月刊》第26卷第9期,2001年3月。
    張明華,〈理論、現實與修史實踐──歐陽修的排佛理論及在《新五代史》撰寫中的應用〉,《贛南師範學院學報》第4期,2006年。
    張新紅,〈王安石與歐陽修交遊考略〉,《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6期,2005年。
    曹家齊,〈歐陽修與佛教之關係一辨〉,《漳州師範學報》第3期,1999年。
    陳曉芬,〈歐陽修的君子意識〉,《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2期,1999年。
    曾子魯,〈歐陽修道勝文至說論辯〉,《江西社會科學》第2期,1998年。
    曾建林,〈歐陽修的人本的儒家人學思想〉,《杭州大學學報》第27卷增刊,1997年10月。
    黃黎星,〈歐陽修的《易》學思想與天命觀〉,《中國文化月刊》第230期,1999年5月。
    楊勝寬,〈北宋政壇一個敏感而沉重的話題〉,《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7年4月。
    楊新勛、李宗民,〈歐陽修的儒學思想探析〉,《殷都學刊》第3期,2004年。
    劉連開,〈再論歐陽修的正統論〉,《史學史研究》第4期(總104期),2001年。
    劉德清,〈歐陽脩名號別稱考略〉,《井岡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3期,2004
    年6月。
    歐陽凌、彭傳華,〈論歐陽修的生死觀〉,《南華大學學報》第7卷第5期,2006年10月。
    範立舟,〈從「合天下於一」到「居天下之正」:宋儒正統論之內容與特質〉,《中國文化月刊》第230期,1999年5月。
    蔡根祥,〈歐陽「修」?抑或歐陽「脩」?〉,《中國學術年刊》第29期,2007年3月。
    鄭朝波,〈中國傳統文化與儒家道統思想〉,《海南師範學院學報》,第14卷第1期(總51期),2001年。
    鄭曉江,〈論歐陽修的儒學思想〉,《江西財經大學學報》第4期(總第28期),2003年。
    戴長江、劉金柱,〈佛門演繹的故事──韓愈、歐陽脩與佛教〉,《河北學刊》第27卷第1期,2007年1月。
    謝君直,〈郭店楚簡窮達以時所蘊含的義命問題〉,《出土簡帛文獻與古代學術國際研討會專輯》,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12月。
    謝佩芬,〈歐陽脩研究論著目錄初編〉,《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4卷第2期,1991年12月。
    學位論文
    何澤恆,《歐陽修之經史學》,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李新添,《歐陽修五代史人物論研究──以《五代史記》列傳為中心》,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林玲,《歐陽脩歸田錄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臺北:臺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素芬,《北宋儒學道論研究──以范仲淹、歐陽修、卲雍、王安石為探討對象》,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1月。
    郝至祥,《兩《唐書》書法暨筆法比較研究──兼論《新唐書》闢佛刪史》,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張復華,《北宋諫官制度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6月。
    張驍飛,《宋代疑古第一人──歐陽脩的疑古思想及辨偽成果》,開封:河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6月。
    陳念先,《從《新五代史》看歐陽修的學術思想》,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傅鏡暉,《中國歷代正統論研究──依據春秋公羊傳精神的正統論著分析》,臺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6月。
    彭傳華,《論歐陽修的人生哲學》,南昌:南昌大學人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5月。
    趙明媛,《歐陽修《詩本義》研究》,中壢: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參考網站: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
    http://bamboo.lib.cuhk.edu.hk/basisbwdocs/bamboo/bam_main.htm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4912004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12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401.pdf99KbAdobe PDF2839View/Open
    200402.pdf206KbAdobe PDF2771View/Open
    200403.pdf169KbAdobe PDF2878View/Open
    200404.pdf207KbAdobe PDF2909View/Open
    200405.pdf1246KbAdobe PDF21714View/Open
    200406.pdf2129KbAdobe PDF22485View/Open
    200407.pdf2156KbAdobe PDF22597View/Open
    200408.pdf1657KbAdobe PDF22211View/Open
    200409.pdf2117KbAdobe PDF22045View/Open
    200410.pdf799KbAdobe PDF21340View/Open
    200411.pdf473KbAdobe PDF21885View/Open
    200412.pdf860KbAdobe PDF2181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