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05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42269      線上人數 : 9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50


    題名: 清代花木詩研究—以《清詩匯》為主的觀察
    作者: 蕭淑芬
    貢獻者: 吳彩娥
    蕭淑芬
    關鍵詞: 清詩
    花木詩
    文化意涵
    清詩匯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0-04-24 17:21:03 (UTC+8)
    摘要: 清代近三百年的歷史中,詩歌以豐碩的面貌,煥發動人的風采。本文以貼近人們生活的花木詩為研究對象,將清代花木詩的生命活力與千萬風情呈現出來。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其次說明研究的動機與方法,再檢視清代詩歌的研究現況,並在前人的基礎上填補清代花木詩空缺部分。
    第二章為清代花木詩的分類,清代花木詩依花木屬性可分成開花、草木二大類。各類花木詩大多獨具特點,故詩人多藉花木的特質抒發個人心志。開花類部份以呈現花卉之美、突顯花卉人格象徵意涵為主軸,草木類也寄託人格理想、書寫不遇及歸隱心迹,或寫社會國家的關懷。
    第三章為清代花木詩的內容,清代花木詩的內容中突顯出遺民詩人的生命超脫,其生命表現煥發出另一種光輝,而個人情志抒發與人我之情的部分則深切刻畫詩人情志高潔與濃厚的人我深情。另外,直書物態的花木詩呈現花木之美,而對社會國家關懷的內涵的花木詩也呈現詩人對家國的深情。在自然化育萬物的表述部分展現自然不凡的面貌,生命境界的表達部分則鮮明呈現詩人心境。
    第四章為清代花木詩的藝術特色,清代花木詩的藝術手法特色為意象組合方式多樣化,意象的疊加、對比、並列、遞進、輻輳式組合手法豐富詩歌意涵,而花木詩審美特色則以比興寄託、情景交融、形神兼備為其審美的終極追求。
    第五章為清代花木詩文化意蘊,由於詩人與民族文化生命是相繫的,花木詩的創作也與文化一同脈動,因而以文化的視野,挖掘花木詩中側重的道家、儒家、佛家文化傾向,既可明晰地掌握詩人的生命趨向,也可尋得清代文化脈動精髓。
    第六章為結論,內容扼要綜論本論文研究成果,並突顯清代花木詩獨出的風貌,肯定其意義與價值。
    參考文獻: 一、專著
    (一) 、詩文集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王弼:《周易注疏及補正》(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王世貞:《全唐詩說》,見《學海類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汪灝:《廣群芳譜》(臺北: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68年)
    蕭統編:《昭明文選》(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俞琰:《歷代詠物詩選》(臺北:清流出版社,1976年)
    王廷相:《王氏家藏書》(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年)
    王夫之:《姜齋詩話》,見丁仲祜編訂:《清詩話》(臺北:西南書局,1979年)
    謝榛:《四溟詩話》,見丁仲祜編訂:《續歷代詩話》(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
    李東陽:《懷麓堂詩話》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陳耀文編:《花草粹編》,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朱熹:《詩經集傳》(臺北:世界書局,1986年)
    徐世昌輯:《清詩匯》(北京:北京出版社,1996年)
    鄭玄箋注:《毛詩鄭箋》(臺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葉燮:《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二)、理論類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魏慶之:《詩人玉屑》(臺北:世界書局,1960年)
    範況:《中國詩學通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年)
    章炳麟:《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廖蔚卿等著:《文學評論》(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1976年)
    弗蘭納克:《倫理學》(北京:三聯書店,1977年)
    吳雷發:《說詩管蒯》,見王夫之:《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蔡英俊等著:《抒情的境界——文學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劉若愚:《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1983年)
    黃永武:《詩與美》(臺北:洪範書局,1984年)
    洪順隆:《六朝詩論•六朝詠物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劉若愚:《中國的文學理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蕭馳:《中國詩歌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劉勰:《文心雕龍》(臺北:商務印書館,1967年)
    M H 艾布拉姆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批評傳統》,酈稚牛、張照進、童慶生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松浦友久:《中國詩歌原理》(臺北:洪葉文化,1990年)
    錢鍾書:《管錐篇》(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0年)
    陳良運:《中國詩學體系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年)
    成復旺:《神與物遊——論中國傳統審美方式》(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2年)
    王叔岷撰:《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童慶炳:《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孫光萱、古遠清:《詩歌修辭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公司,1997年6月)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建構與反思》上冊(臺北:學生書局,2002年)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白居易:《金針詩格》,見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皎然:《詩式.用事》,見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王昌齡:《詩格》,見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鳳凰出版社,2002年)
    賴玉樹:《晚唐五代詠史美學呈現》,(臺北:紅螞蟻圖書,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三) 、文學史類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李延壽:《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陸侃如、馮沅君:《中國詩史》(北京:作家出版社,1956年)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臺一版)
    蕭統編:《昭明文選》(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
    李曰剛、吉川幸次郎:《中國詩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
    李曰剛:《中國詩歌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王國維:《宋元戲曲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4年第二版)
    莊嚴、章鑄:《中國詩歌藝術史》(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張松如主編:《中國詩歌美學史》(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4年)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
    嚴迪昌:《清詩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8年)
    (四) 、文學與文化類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陶宗儀:《輟耕錄》見《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葉嘉瑩:《迦陵談詩》(臺北:三民書局,1970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
    漢光文化事業公司編輯委員會:《梅花》(臺北:漢光文化,1981年)
    李瑞騰主編:《梅花‧中國的象徵》(臺北:蓬萊出版社,1981年)
    蔡英俊主編:《抒情的境界——文學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伍稼青:《花事叢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
    柳宗元:《龍城錄》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別集類》(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
    何景明:《何大復先生全集》見《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83年)
    鄔昆如:《文化哲學講錄》(三)(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程兆熊著:《論中國庭園花木》(臺北:明文書局,1984年)
    泰納謝亞:《文化與宗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殷登國:《草木蟲魚新詠》(臺北:世界文物,1985年)
    儒敏、李細堯編:《尋求跨中西文化的共同文學規律—葉維廉比較文學論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林建同編著:《畫梅研究》(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87年)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文化公司,1989年)
    魯迅:《魯迅全集》(臺北:唐山書局,1989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微觀詩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胡曉明:《中國詩學之精神》(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陳俊愉、程緒珂主編:《中國花經》(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恩斯特.卡西勒:《人論——人類文化哲學導引》(臺北:桂冠圖書,1990年)
    朱則杰:《清代詩歌鑑賞》(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91年)
    鄧雲鄉:《草木蟲魚世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松浦友久:《唐詩語匯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葛世奇、楊春鼎編:《歷代詠花詩詞三百首譯析》(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疏影編:《歷代梅花詩選》(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
    孫黨伯.袁謇正編:《聞一多全集》第10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張孝評:《詩的文化闡釋——關於文化詩學構想》(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
    何明、廖國強著:《中國竹文化研究》(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王立:《中國古代文學十大主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牟宗三:《中國文化的省察》(臺北:聯合報出版,1994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考據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思想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葉潮:《文化視野中的詩歌》(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
    董謙生、吳學先選編:《歷代詠梅詩詞選》(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98年)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聞銘、周武忠、高永青主編:《中國花文化辭典》(合肥:黃山書社,2000年)
    何小顏:《花的檔案》(臺北:商務印書館) ,2001年
    林淑貞:《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
    王孝廉:《花與花神:中國的神話與人文》(臺北:洪範書局,2003年)
    陳香:《詠梅詩選》(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
    二、碩博士論文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陳彩玲:《南宋遺民詠物詞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年)
    盧先志:《唐詠物詩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俞玄穆:《宋代詠花詞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鐘宇翡:《探討詠十種植物詩中之吉祥觀》(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蕭翠霞:《南宋四大家詠花詩研究》(臺南: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張蒼琪:《唐代詠花詩研究》(臺中: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孫鐵吾:《李白詩歌中植物意象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曾淑巖:《李商隱詠物詩研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陳靜俐:《詩經草木意象》(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張雅慧:《唐詩中「楊柳」意象之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貞俐:《蘇軾詠花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廖雅婷:《宋代梅花詞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歐純純:《陸游與楊萬里詠梅詩比較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蔡碧芳:《南朝詩歌中柳意象研究》(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2002年)
    黃惠暖:《東坡詞草木意象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劉韻蘋:《龔自珍詩歌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林秀珍:《宋詩中松的文化意涵探究》(高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3年)
    吳家茜:《高啟梅花詩探微——兼論歷代梅花詩之發展》(高雄: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鄭琇文:《金元詠梅詞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陳溫如:《魏晉時期花木賦研究》(臺北: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三 、期刊論文 (按出版年代先後排列)
    周冠華:〈冰心鐵骨話梅花〉,《臺灣花卉月刊》,第六期,1972年1月
    蔣青融:〈梅花詩話〉,《藝壇》,第六十一期,1973年4月
    邱燮友:〈詩歌意象的表現〉,《幼獅文藝》47卷6期,1978年
    敏澤:〈中國古典意象論〉,《文藝研究》3期,1983年
    祁家林:〈談詠物詩的審美特徵〉,《河北學刊》,1983年第2期
    朱學瓊:〈詩的意象與象徵〉,《大陸雜誌》71卷3期,1985年
    周沙塵:〈花開時節動京城─漫談中華民族的賞花傳統〉,《文史知識》,1986年第12期
    蔡英俊:〈詩歌鑑賞方法論:意象〉,《國文天地》2卷6期,1986年
    簡政珍:〈意象和語言〉,《中外文學》17卷4期,1988年
    葛兆光:〈論典故——中國古典詩歌中一種特殊意象的分析〉,《文學評論》,1989年第五期
    管士光:〈古詩與梅花〉,《古典文學知識》,1989年第2期
    王光明:〈詩歌意象論〉,《福建論壇》(文史哲版) 2期,1993年
    吳效剛:〈論詩歌的意象與意境〉,《人文雜誌》3期,1993年
    史雙元:〈從「梅」「貴」之爭說到唐宋文化之差異〉,《中國文化月刊》165期,1993年
    陳宏碩:〈論古代詠梅詩詞的思想內蘊和表達藝術〉,《江漢大學學報》1994年02期
    管仁福:〈試論《詩經》中“鳥獸草木”的價值蘊涵〉,《北方論叢》1994年01期
    邵澤水:〈草木可勸學〉,《山東教育》1994年Z1期
    胡可先:〈杜甫詠荔枝詩探幽──兼論古代詠物詩的政治內涵〉,《杜甫研究學刊》1994年04期
    何明:〈中國詠竹文學的形成、演進及其文化內涵〉,《思想戰線》1994年5期
    任惠欽:〈應“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遼寧教育》1994年04期
    陳華:〈刺露異鋒 各顯其銳──中國古代詠史詩詠物詩及寓言詩的諷刺藝術〉,《鹽城師範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李炳海:〈淨土法門盛而梅花尊——宋代梅花詩及其與佛教的因緣〉,《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4期
    黨天正:〈古代詠物詩初探〉,《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蘭天:〈試論唐代詠物詩的藝術成就〉,《湖南大學學報》1995年01期
    張其俊:〈古典詩歌意象系列發微〉,《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4期。
    曉山:〈有感于“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江西教育》1995年06期
    王永波:〈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中國古代詠梅詩詞探賾〉,《黔東南民族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5年01期
    李廷錦:〈託物言志無限情——評丘逢甲的詠物詩〉,《中山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
    黨天正:〈古代詠物詩再探〉,《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朱我芯:〈詠花詩舉略——《詩經》至隋〉,《僑光學報》第14期,1996年10月
    華夫:〈詠菊詩話〉,《江蘇綠化》1996年6期
    趙映林:〈中國古代的隱士與隱逸文化〉,《歷史月刊》,1996年96期
    張兵:〈論顧炎武的詠史詠物詩〉,《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鍾賢培:〈詠物論史 嶺南風情——譚瑩其人及其詩文略論〉,《嶺南文史》1996年01期
    譚德姿:〈花的文化意蘊〉,《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96年2期
    榮斌:〈詠梅詩史概說〉,《南京理工大學學報》1997年05期
    王琛:〈玉梅謝後陽和至 散與群芳自在春──宋代詠梅詩管窺〉,《南都學壇》1997年01期
    麗麗:〈古人詠梅〉,《河南林業》1997年01期
    鄭寶林:〈詠草詩漫議〉,《呼蘭師專學報》1997年02期
    黨天正:〈古代詠物詩三探〉,《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7年03期
    劉銀光:〈夕陽芳草尋常物解頤都作絕妙詞——詠物詩漫議〉,《名作欣賞》1997年01期
    王友勝:〈中國古代詠竹詩詞漫談〉,《語文學刊》1997年1期
    程杰:〈梅花意象及其象徵意義的發生〉,《南京師大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4期,1998
    黨天正:〈古代詠物詩四探〉,《寶雞文理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馬忠祥:〈古代詠物詩審美特徵淺談〉,《甘肅教育學院學報》1998年02期
    張君如:〈冬賞梅花春海棠——談南宋四大家的詠花詩〉,《育達學報》12期,1998年12月
    宋浩:〈未曾出土便有節 縱使淩雲亦虛心——詠竹詩漫筆〉,《廣西經貿》1999年09期
    何寶年:〈中國詠竹文學的形成和發展〉,《文教資料》1999年5期
    何寶明:〈中國詠竹文學的類型特徵與文化內涵〉,《文教資料》1999年06期
    程杰:〈“美人”與“高士”——兩個詠梅擬象的遞變〉,《南京師大學報》1999年06期
    邱占勇:〈宋人詠梅詩的三種境界〉,《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王雯:〈別樣清幽 自然標格——談納蘭性德詠物詞〉,《松遼學刊》1999年第1期
    岑玲:〈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簡論納蘭性德的詠物詞〉,《遵義師範高等學校學報》1999年3月第1卷第1期
    鄒巔:〈詠物詩的發生及其原品格〉,《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程杰:〈梅與水、月——一個詠梅模式的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00年04期
    曾永成:〈釋“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的詩學內涵〉,《西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12期
    程杰:〈梅與雪─詠梅範式之一〉,陰山學刊2000年3月第13卷第1期
    孫關龍:〈《詩經》草木蟲鳥研究回顧——兼論《詩經》草木蟲鳥文化科學觀〉,《學習與探索》2000年01期
    羊玉祥:〈意象—意境—詩歌藝術魅力所在〉,《川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5月10卷第2期
    黨天正:〈古代詠物詩五探〉《寶雞文理學院學報》,2000年6月第20卷第2期
    程杰:〈梅花象徵生成的三大原因〉,《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第4期
    洪櫻芬:〈文化意義及其反思〉,《鵝湖月刊》2001年6月312期
    張志烈:〈獨笑深林誰敢侮——說蘇軾黃州詠花詩〉,《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2年
    馬立華:〈山水草木皆含情——古代景物詩情蘊例談〉,《呼倫貝爾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意義(上)〉,《陰山學刊》2002年2月第15卷第1期
    程杰:〈宋代詠梅文學的盛況及其原因意義(下)〉,《陰山學刊》2002年4月第15卷第2期
    董小玉:〈論詩歌意象的審美組合與審美特質〉,《呼蘭師專學報》,2002年3月第18卷第1期
    曾丹:〈以草木瓜果為例談植物類詞語的文化內涵〉,《語言研究》2002年S1期
    劉上生:〈論曹寅的詠物詩詞〉,《中國文學研究》2002年第1期
    郝學華︰〈清初遺民詩的文化意蘊淺說〉,《聊城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
    陳小芒.廖文華:〈略論詠梅詩的文化意蘊〉,《閩江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張崇琛:〈楚騷詠"蘭"之文化意蘊及其流變〉,《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舒芳:〈詠蘭詩:詩人潛在審美需求的外化〉,《學術交流》2003年06期
    榮斌:〈一代詠梅成正聲——論宋代詠梅詩詞創作熱〉,《東嶽論叢》2003年01期
    黃寶:〈詠梅詩中的典故〉,《語文世界》(高中版)2003年Z2期
    馬慶國:〈《橘頌》及詠物詩的傳統特色〉,《涪陵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于志鵬:〈中國古代詠物詩概念界說〉,《濟南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劉古卓:〈讀絕句《月季花》——兼談詠物詩的創作〉,《老年人》2004年03期
    董家康:〈笑傲霜天競風流——古今詠菊詩漫話〉,《語文天地》2004年18期
    李振林:〈談詠梅詩〉,《語文世界》(高中版)2004年Z1期
    張自中:〈品竹‧詠竹‧畫竹〉,《華夏文化》2004年2期
    楊玲:〈從《詩經》“草木起興”看我國古代的植物崇拜〉,《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4年02期
    徐松竹:〈草木解讀〉,《中國林業》2004年08期
    黃寶鐨:〈託梅詠志 寄意深遠——對宋代梅花詩寫作主旨的探討〉,《語文學刊》2004年8期
    張中成:〈古典詩歌意象組合方式新論〉,《蘇州大學學報》2005年11月第6期
    張利群:〈中國表現說語境中的意象理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第24卷第1期
    薛業忠:〈詠物詩〉,《思維與智慧》2005年07期
    于沙:〈說詠物詩(續十八)〉,《詞刊》2005年01期
    余君:〈由“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談起〉,《教書育人》2005年25期
    李曉奎:〈詠物詩的三個境界〉,《中學語文》2005年22期
    鄒巔.肖玉林:〈《橘頌》、《彈歌》與詠物詩的創格〉,《湘南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王慶洲:〈追索詠竹詩的美學品格〉,《語文教學與研究》2005年32期
    成曙霞:〈古代詠菊詩審美價值略論〉,《安康師專學報》2005年1期
    余飄:〈詩言志——讀古代詠菊詩有感〉,《中華詩詞》2005年12期
    袁茹:〈論柳宗元的花木詩〉,《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張利群:〈中國表現說語境中的意象理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月第24卷第1期
    章玳、楊麗:〈論屈大均的詠物詩〉,《玉林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26卷第4期
    曹煒煒:〈略談歷代詠竹詩文〉,《現代語文》2006年03期
    唐朝暉:〈詠物、抒情與遺民情緒——元遺民詩人的詠梅話語〉,《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韋昌冪:〈一草一木總關情——淺析詠物詩之“志”〉,《現代語文》2006年01期
    王飆:〈清詩歷史地位再評議〉,《蘇州大學學報》2006年1月
    伍世昭:〈文學價值論與20世紀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學術研究》2006年第5期
    張莉莉:〈唐代詠物詩“柳”意象民族性藝術特徵探論〉,《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李瑩:〈淺論稼軒詠花詞剛柔相濟的風格〉,《牡丹江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卷136期
    湯克勤:〈試論黃遵憲的詠物詩〉,《嘉應學院學報》2006年2月第24卷第1期
    于志鵬:〈近20年詠物詩研究綜述〉,《東疆學刊》2006年04期第23卷第2期
    苗偉:〈卡西爾符號哲學的人文意蘊〉,《廣西社會科學》2007年第8期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3912016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1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1201601.pdf109KbAdobe PDF2715檢視/開啟
    91201602.pdf132KbAdobe PDF2805檢視/開啟
    91201603.pdf141KbAdobe PDF2751檢視/開啟
    91201604.pdf134KbAdobe PDF2712檢視/開啟
    91201605.pdf417KbAdobe PDF21983檢視/開啟
    91201606.pdf1035KbAdobe PDF23780檢視/開啟
    91201607.pdf1068KbAdobe PDF23776檢視/開啟
    91201608.pdf811KbAdobe PDF21901檢視/開啟
    91201609.pdf670KbAdobe PDF21468檢視/開啟
    91201610.pdf280KbAdobe PDF21191檢視/開啟
    91201611.pdf391KbAdobe PDF21849檢視/開啟
    91201612.pdf222KbAdobe PDF21791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