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80261      線上人數 : 76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48


    題名: 生命的扣問與救贖──史鐵生及其作品研究
    作者: 徐儷芬
    貢獻者: 張堂錡
    徐儷芬
    關鍵詞: 史鐵生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10-04-24 17:17:18 (UTC+8)
    摘要: 本文共分六章,各章節內容概要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概述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並檢視與史鐵生相關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由史鐵生的生命歷程切入,以二十一歲為界,論述史鐵生的寫作歷程與其生命經歷間的相互影響。分為調適殘疾的心路、回望美好的過往、直面困頓的超我過程三部份,就史鐵生創作主題的轉移來探究其人生歷練所帶來的各階段體悟與蛻變。
    第三章以史鐵生的創作動因及目的為起點,探究他在被動的創作初衷下,如何發展出自身對文學的定見與對作家的定位,發展出獨樹一格的文學觀。
    第四章探討史鐵生的創作主題。坎坷的人生際遇引發史鐵生對生命意義的追問
    及探尋,本文將其作品分為中短篇小說、長篇小說、散文雜記三類,就不同文體的創作主題,看他如何描述人生的缺憾以及漫長而艱辛的追尋過程,一探史鐵生生命逐層超脫的進程。
    第五章探究史鐵生的寫作特徵與藝術手法。悖論思維穿梭於史鐵生的作品之中,使他利於辯證生存的依據,哲學性強過故事性的書寫特質成就他的作品風格。而符號式的隱喻,使其文字密度增大,飽含多重意象,也賦予人物更靈活的時空條件,因此造就了他豐富的敘事層次。
    第六章為結論,探討史鐵生的文學地位。史鐵生因思維模式及其書寫風格不同於潮流,因此評價兩極。他的作品中直指人生的真實面,卻也隱約地背離人生的務實面,既貼近生活,近觀人生,卻也同時保持疏離的距離旁觀一切世態人情。若即若離的姿態,使他無法聚攏廣大的讀者群,也同時引來極端化的評論聲浪。
    參考文獻: 一、 史鐵生作品(依出版年為序)
    (一) 長篇小說
    《務虛筆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6年。
    《務虛筆記》,台北:木馬文化公司,2004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務虛筆記》,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
    《我的丁一之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務虛筆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二) 中短篇小說、散文隨筆集
    《史鐵生──現代中國文學選集》,日本德間書店,1987年。
    《禮拜日》,北京:華夏出版社,1988年。
    《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台北:林白出版社,1989年。
    《自言自語》,廣州:廣東旅遊出版社,1992年。
    《我與地壇》,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3年。
    《好運設計》,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
    《史鐵生──中國當代作家選集叢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
    《別人》,武昌:長江文藝出版社,1998年。
    《史鐵生散文》(上、下),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8年。
    《2000年文庫──當代中國文庫精讀‧史鐵生卷》,香港:明報出版社,1999年。
    《中華散文珍藏本──史鐵生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鐘聲》,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往事》,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年初版。
    《對話練習》,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年。
    《寫作之夜》,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
    《病隙碎筆》,香港: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我與地壇》,濟南:山東畫報,2002年。
    《我與地壇》,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2年。
    《想念地壇》,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03年。
    《二十世紀作家文庫‧命若琴弦》,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3年。
    《命若琴弦》,台北:木馬文化公司,2004年。
    《我之舞》,台北:正中書局,2004年。
    《關於詹牧師的報告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
    《史鐵生精選集》,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
    《活著的事》,上海:東方中心出版社,2006年。
    《史鐵生自選集》,海口:海南出版社,2006年。
    《靈魂的事》,台北:海鴿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我們活著的可能性有多少》,上海:文匯出版社,2006年。
    《記憶與印象》,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年。
    《寫作的事》,上海:東方中心出版社,2006年。
    《以前的事》,上海:東方中心出版社,2006年。
    《史鐵生作品精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
    《史鐵生散文(插圖珍藏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我的夢想》,香港:三聯書局,2008年。
    《信與問──史鐵生書信序文集》,廣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
    《心的角度》,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8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我與地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病隙碎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命若琴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中國當代作家‧史鐵生系列‧原罪宿命》,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年。
    二、 一般專書(以姓名筆畫為序)
    浦安迪:《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3月。
    丁帆主編:《中國西部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年10月一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當代文學研究室:《新時期文學六年(1976.10)―(1982.9)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編輯室編:《小說文體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
    孔範今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9月。
    方祖燊:《小說結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王曉明:《潛流與漩渦:論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家的創作心理障礙》,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10月。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9月。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6月。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現代中國小說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王岳川:《後現代主義文化研究》,台北:淑馨出版社,1993年2月。
    王立:《中國文學主題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王曉明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年。
    王一川:《修辭論美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王一川:《通向文本之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王旭川、馬國輝:《中國近代小說思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王克儉:《文學創作心理學》,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6月。
    王達敏:《新時期小說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1999年。
    包忠文主編:《當代中國文藝理論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年2月
    申丹:《敘事學與小說文體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白燁:《文學論爭20年》,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5月。
    牟宗三:《理則學》,台北:國立編譯館,1971年。
    朱棟霖、丁帆、朱曉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朱秋霞:《中國大陸農村土地制度變革》,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8月。
    朱立元:《當代西方文藝理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朱寨、張炯主編:《當代文學新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何光滬、許志偉主編:《對話:儒釋道與基督教》,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8年。
    何鎮邦:《九十年代文壇掃描》,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吳義勤:《中國當代新潮小說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李潔非:《小說學引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李曉虹:《中國當代散文發展史略》,台北:威秀資訊科技,2005年。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周玉明:《大陸當代文學界》,台北:博遠出版社,1991年11月。
    周英雄:《文學與閱讀之間》,台北:允晨出版社,1994年2月。
    周政保:《泥濘的坦途》,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2版初刷。
    季紅真:《眾神的肖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定宜莊:《中國知青史:初瀾(1953-1968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於可訓:《中國當代文學概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8年6月。
    金健人:《小說結構美學》,台北:木鐸出版社,民1988年9月。
    金漢:《中國當代小說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金漢等編:《新編中國當代文學發展史》,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7年。
    金元浦:《文學解釋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阿城:《閒話閒說-中國世俗與中國小說》,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97年9月2版。
    南帆:《文學的維度》,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8月。
    姚鶴鳴:《在歷史的鞦韆架上──中國新時期文學回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施叔青:《對談錄:面對當代大陸文學心靈》,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9年5月。
    施淑青:《理想主義者的剪影》,台北:新地出版社,1990年4月初版。
    施淑青:《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7年。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概說》,香港:青文書屋,1997年6月。
    洪子誠:《作家姿態與自我意識》,陜西: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洪子誠:《中國當代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一版。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唐弢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6月。
    唐弢、潭學純:《小說語言美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月。
    唐翼明:《大陸新時期文學(1977-1989):理論與批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4月。
    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唐翼明:《大陸當代小說散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10月。
    夏中義:《新潮學案》,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孫乃修:《佛洛伊德與中國現代作家》,台北:業強出版社,1995年。
    孫先科:《頌禱與自訴──新時期小說的敘述特徵及文化意識》,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8月。
    徐岱:《小說形態學》,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袁鶴翔等合譯:《二十世界文學理論》,台北:書林出版社,1987年11月。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6月。
    馬振方:《小說藝術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月。
    馬雲:《中國現代小說的敘述個性》,北京:中央廣播電台出版社,1999年7月。
    張鐘、洪子誠、余樹森等著:《中國當代文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1月。
    張子樟:《走出傷痕─大陸新時期小說探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張放:《大陸新時期小說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3月。
    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張德明:《語言風格學》,台北:麗文出版社,1994年。
    張建軍:《科學的難題──悖論》,台北:淑馨出版社,1994年。
    張頤武:《從現代性到後現代性》,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張鳴:《鄉土心路八十年:中國近代化過程中農民意識的變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12月。
    張德祥:《現實主義當代流變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12月。
    張業松:《個人情境》,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5月。
    張學正:《現實主義文學在當代中國》,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5月。
    張清華:《中國當代先鋒文學思潮論》,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張韌:《新時期文學現象》,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張炯:《新時期文學格局》,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張志忠:《九十年代的文學地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張學軍:《中國當代小說流派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張景超:《文學:當下性之思 1978─1998中國學術前沿性論題文存》,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張志忠:《當代長篇小說論略》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
    張堂錡:《跨越邊界──現代中文文學研究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年。
    張新穎:《批評從心──中國當代文學論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5年。
    曹文軒:《中國八十年代文學現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6月。
    梁麗芳:《從紅衛兵到作家:覺醒一代的聲音》,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4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閱讀筆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1997年。
    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
    許子東:《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解讀五十篇文革小說》,北京三聯書店,2000年4月初版初刷。
    許志英、丁帆主編:《中國新時期小說主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郭振華:《語言藝術探微》,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8年7月。
    陳炳良:《中國現代文學新貌》,台北:學生書局,1980年。
    陳炳良:《中國現當代文學探研》,香港:三聯書店,1992年3月。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述模式的演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
    陳信元:《從台灣看大陸當代文學》,台北:業強出版社,1989年7月。
    陳信元、欒梅健編:《大陸新時期文學概論》,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9年。
    陳思和:《中國新文學整體觀》,台北:業強出版社,1990年3月。
    陳思和:《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9月。
    陳思和:《中國現當代文學名篇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奎德主編:《中國大陸當代文化變遷(1978-1989)》,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陳曉明:《無邊的挑戰-中國先鋒文學的後現代性》,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3年。
    陳曉明主編:《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1月。
    陳美蘭:《文學思潮與當代小說》,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陸楊:《中西死亡美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陶東風:《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湯學智:《新時期文學熱門話題》,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9月。
    程德培:《33位小說家》,杭州:浙江文藝,1991年9月。
    程代熙主編:《新時期文藝思潮評析•文藝新潮和新潮理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
    程恭讓:《知命與樂天──中國人的命運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黃政樞:《新時期小說的美學特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黃卓越:《過渡時期的文化選擇》,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黃修己主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下卷,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8年。
    黃子平:《倖存者的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9年10月。
    鄔昆如:《存在主義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5年。
    奧爾森:《基督教神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12月。
    楊義:《二十世紀中國小說與文化》,台北:業強出版社,2000年6月。
    楊慧林:《罪惡與救贖──基督教文化精神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5年。
    楊聯芬:《中國現代小說中的抒情傾向》,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9月。
    葉南客:《邊際人──大過渡時代的轉型人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葛兆光:《中國禪學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董健等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初稿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12月。
    董德興等著:《新時期小說流派新論》,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4月。
    寧宗一:《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趙毅衡:《文學符號學》,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90年。
    趙毅衡:《當說者被說的時候-比較敘述學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劉再復:《文學的反思》,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6年11月。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上、下,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
    劉再復:《放逐諸神─文論提綱和文學史重評》,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5年。
    劉倩,李允豹主編:《新時期文學探索與爭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0年9月。
    劉大任:《走過蛻變的中國》,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劉世劍:《小說概說》,台北:麗文文化公司,1994年11月。
    劉小楓:《走向十字架上的真》,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劉小楓:《這一代人的怕和愛》,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劉小楓:《個體信仰和文化理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小楓:《沈重的肉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小楓:《拯救與逍遙》,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月。
    劉勇:《中國現代作家的宗教文化情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鄭時忠:《新時期小說與西方文學思潮》,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鄭曉江:《善死與善終──中國人的死亡觀》,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鄧時忠:《新時期小說與西方文學思潮》,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鄧時忠:《新時期小說創作潮流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8年9月。
    鄧曉芒:《靈魂之旅九十年代文學的生存境界》,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9月。
    黎風:《新時期爭鳴小說縱橫談》,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9月。
    錢中文:《新理性精神文學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7年。
    謝冕、洪子誠主編:《中國當代文學史料選(1949-197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藍隸之:《現代文學經典:症候式分析》,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8月。
    蘇寧:《世界之鏡──關於黑格爾》,台北:笙易文化公司,2001年。
    羅盤:《小說創作論》,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70年2月。
    羅綱:《敘事學導論》,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嚴家炎:《中國現代小說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年。
    嚴雲受、劉鋒杰:《文學象徵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嚴鋒:《現代話語》,山東:友誼出版社,1997年5月。
    三、 外國譯著(以姓名筆畫為序)
    Albert Mordell 著,鄭秋水譯:《心理分析與文學》,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0年。
    Robert C Holub 著,周寧、金元浦譯:《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J.B.默茨(德):《歷史與社會中的信仰》,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大衛‧洛吉著,李維拉譯:《小說的五十堂課》,台北:木馬文化公司,2006年。
    卡謬著,張漢良譯:《薛西弗斯的神話》,台北:志文出版社,1984年。
    米蘭‧昆德拉著,尉遲秀譯:《小說的藝術》,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米蘭‧昆德拉著,溫德明譯:《簾幕》,台北:皇冠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沙特著,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7月。
    沙特著,林鬱主編:《沙特語錄》,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1991年。
    佛洛依德著,賴萬其、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79年。
    佛洛依德著,林克明譯:《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台北:志文出版社,1997年。
    佛斯特著,李文彬譯:《小說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阿爾培‧卡謬著,張伯權、范文譯:《卡謬札記》,台北:萬象圖書公司,1991年。
    約翰‧達頓編,戴琬真譯:《作家談寫作》,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張寅德編選,茲維坦.托多羅夫著,朱毅譯:《敘述學研究〈敘事作為話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張寅德編選,羅蘭.巴特著,張寅德譯:《敘述學研究〈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黑格爾著,楊一之譯:《邏輯學》,北京:商務印書館,1966年。
    黑格爾著,賀麟譯:《小邏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華萊士.馬丁(Wallece Martin )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傑哈‧簡奈特著,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年。
    華萊士‧馬丁著,伍曉明譯:《當代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盧卡奇著,陳文昌譯:《現實主義論》,台北:雅典出版社,1988年。
    噶林著,何欣譯:《存在主義導論》,台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羅蘭‧巴特,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7月。
    羅蘭‧巴特,溫晉儀譯:《批評與真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四、 期刊文獻(以姓名筆畫為序)
    丁永強:〈新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回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0年第6期。
    丁勇強:整理〈新寫實作家、評論家談新寫實〉,《小說評論》,1991年第3期。
    丁帆、王世城、賀仲明:〈個人化寫作:可能與極限〉,《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5期。
    丁帆、何言宏:〈論二十年來小說潮流的演進〉,《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12期。
    丁帆:〈知青小說新走向〉,《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8期。
    于永順:〈論史鐵生小說建構的哲思化走向〉,《遼寧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文盛:〈生活‧情感‧人──新寫實小說閱讀札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8期。
    王泉、黃湘:〈簡論史鐵生小說中的苦難母題〉,《語文學刊》,2002年第4期。
    王斌、趙小鳴〈當代小說中的價值判斷〉,《上海文學》,1987年第3期。
    王曉昀:〈中國小說詩化性格論〉,《天津師大學報》,1988年第1期。
    王干:〈新寫實小說的位置〉,《上海文學》,1990年第4期。
    王干:〈新時期文學的晚鐘暮鼓──「新寫實」小說漫論之一〉,《天津社會科學》,1993年第4期。
    王麗麗:〈現代情結:揭示生存本相──新寫實主義探微〉,《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10期。
    王蒙:〈中國的先鋒小說與新寫實主義〉,《當代作家評論》,1992年第6期。
    王遼南:〈新寫實小說的見識──也作為對中國九十年代文學前景預測的一種聲音〉,《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第7期。
    王寧:〈接受與變形:中國當代先鋒小說中的後現代性〉,《中國社會科學》,1992年第1、2期。
    王敏:〈新寫實小說與現代人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
    王敏:〈再塑英雄 再塑自我──觀近期新寫實小說對人物形象的把握〉,《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1期。
    王一川:〈傳統性與現代性的危機─“尋根文學”中的中國神話形象闡釋〉,《文學評論》,1995年第4期。
    王高林:〈《務虛筆記》:對不確定的沈思與表達〉,《名作賞析》,1999年第2期。
    王科:〈「新寫實」:通向浮躁的界碑──世紀末中國小說現狀研究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12期。
    王喜絨:〈論“鄉土”與“尋根”小說中的現實主義文學精神〉,《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6期。
    王軍偉:〈加謬與史鐵生生存哲學的雙向闡發〉,《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王景科、崔凱璇:〈論魯迅、史鐵生獨語中的生命哲學之異同〉,《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11期。
    王燕:〈零度寫作與艱難的超越〉,《常熟高專學報》,2004年5月。
    王金城:〈生命苦難的哲學冥思──史鐵生的意義及務虛筆記的思想價值〉,《閩江學院學報》,2005年第12期。
    王永嶺:〈以愛引渡人生──試析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九江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
    王春燕:〈談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語文教學語研究》,2008年第17期。
    王瑩:〈孤獨、痛苦和恐懼──史鐵生生命體驗散文的三重主題〉,《蘇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白燁:〈新寫實小說──「後新時期」小說走向之一〉,《文藝理論》,1993年第2期。
    石杰:〈史鐵生散文中的宗教精神〉,《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石杰:〈史鐵生散文中的佛教意識〉,《海南大學學報》,1996年第6期。
    石明輝:〈論新寫實小說〉,《揚州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4期。
    朱水涌:〈敘事迷宮的營造與困境〉,《福建文學》,1989年第6期。
    老高:〈先鋒派小說家和新狀態小說家〉,《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1期。
    江少英:〈「自我」的「印象」──析史鐵生的長篇小說《務虛筆記》與《我的丁一之旅》〉,《懷化學院學報》,2008年第9期。
    何新:〈當代中國文學中的的存在主義影響〉,《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10期。
    何向陽:〈懷舊:新時期小說情緒主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6期。
    何凌楓:〈新寫實小說再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6期。
    邢孔輝:〈史鐵生作品中的「第一人稱」〉,《張家口師專學報》,1995年第3期。
    邢孔輝:〈重複與超越──史鐵生小說創作論綱〉,《瓊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
    余海樂:〈新寫實小說當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4期。
    吳俊:〈史鐵生小說的心理透視〉,《文學評論》,1989年第1期。
    吳調公:〈從深沈心態看歷史浸潤──有感於「新寫實」小說〉,《鍾山》,1990年第2期。
    吳義勤:〈矛盾‧焦灼‧中庸──對新寫實主義小說作家心態的假定性論述〉,《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1年第3期。
    吳義勤:〈絕望中誕生——論新潮長篇小說的崛起〉,《文藝評論》,1995年第6期。
    吳義勤:〈新潮小說的主題話語〉,《文藝評論》,1996年第3期。
    吳戈:〈新歷史主義的崛起與承諾-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當代作家評論》,1994年第3期。
    吳澄:〈挑戰與突圍:近期中國先鋒小說流變史〉,《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2期。
    吳澤榮:〈存在:記憶與遺忘──試探史鐵生《我與地壇》中存在觀念〉,《作家》,2008年22期。
    宋立民:〈莽莽蒼蒼的群山之中走著兩個瞎子──史鐵生《命若琴弦》的再闡釋〉,《黃淮學刊》,1994年第6期。
    宋占業:〈走出心靈深淵,實踐精神超越──評史鐵生小說《山頂上的傳說》〉,《信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10月。
    李慶西:〈新筆記小說:尋根派也是先鋒派〉,《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7年第2期。
    李慶西:〈他在尋找什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7年第3期。
    李杭育:〈小說自白〉,《上海文學》,1985年第5期。
    李杭育:〈理一理我們的“根”〉,《作家》,1985年第6期。
    李運摶:〈走向實證的藝術世界──也論新寫實小說〉,《小說評論》,1990年3月。
    李陽春:〈由奇峰突起到平落沈寂的尋根文學〉,《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大陸期刊合訂本),1996年第5期。
    李潔非:〈實驗和先鋒小說(1985-1988)〉,《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2期。
    李良:〈史鐵生散文簡論〉,《徐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
    李東芳:〈存在的憂思:史鐵生的出發點與歸宿──史鐵生小說創作論〉,《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李仰智:〈從正常中逃逸到反常中舞蹈-論先鋒小說的先鋒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4月。
    李嵐:〈掙扎與超越──論史鐵生的作品中的死亡意識〉,《安康師專學報》,2003年3月。
    李譾博、馬萍:〈史鐵生中短篇小說創作三部曲〉,《西安文理學院學報》,2005年第8卷。
    李滿:〈史鐵生《命若琴弦》的雙重解讀〉,《江西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李曉玲:〈論史鐵生創作的終極眷注〉,《唐山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6月。
    李淑豔:〈永遠的行魂: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牡丹江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汪政、曉華:〈「新寫實」的真正意義──對一些基本事實的回溯〉,《鍾山》,1990年4月。
    汪文忠、王泓:〈詩意的活著──史鐵生作品的生命意識透析〉,《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學報》,2004年第4期。
    杜正華:〈困境與超越──論史鐵生的生命哲學〉,《電影文學》,2009年5月。
    周國棟:〈從「新歷史小說」看近年來整個社會歷史觀念的變動〉,《山東師大學報》,1991年第1期。
    周政保:〈無可奈何的感嘆及傳達──新寫實小說的別一種判斷〉,《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4月。
    周政保:〈「新寫實小說」的審美品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1期。
    周曉燕:〈平民化與平俗化 —當前文學發展的兩種趨向〉,《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6年1月。
    周曉燕:〈新時期文學的寫實趨勢〉,《文藝評論》,1996年2月。
    周學雷:〈中國當代文學的後現代敘事類型〉,《文藝理論研究》,2000年4月。
    孟繁華:〈自由與危機──九十年代的精神處境與作家心態〉,《廣州文藝》,1996年第2期。
    季紅真:〈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11期。
    季紅真:〈文明與愚昧的衝突‧論新時期小說的基本主題〉(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5年第13期。
    季紅真:〈精神被放逐者的內心獨白〉,《上海文學》,1988年第3期。
    季紅真:〈文化“尋根”與當代文學〉,《文藝研究》,1989年第2期。
    屈文峰:〈新寫實小說人物形象塑造得失談〉,《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8月。
    於可訓:〈論八十年代文學的若干視角〉,《文學評論》,2000年5月。
    林為進:〈新寫實小說平民藝術的追求〉,《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6期。
    林為進:〈長篇小說:80年代到90年代的變化和發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3期。
    林道立:〈論「新寫實」小說──新時期小說類型研究之一〉,《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11月。
    林舟:〈愛的冥思與夢想──史鐵生訪談錄〉,《花城》,1997年1月。
    花建:〈一九八五年小說動向及其美學意義〉,《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7期。
    金燕玉:〈論知青作家群〉,《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1期。
    金鳳杰:〈於苦難處轉身──論史鐵生後期創作的轉變〉,《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5期。
    金鳳杰:〈論史鐵生的務虛寫作〉,《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
    金生翠:〈卑微者的精神之歌──論史鐵生創作中的殘疾意識〉,《天水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1月。
    南帆:〈再敘事:先鋒小說的境地〉,《文學評論》,1993年3月。
    封蘊綺:〈後現代思潮對中國文藝的影響與作用〉,《當代文壇》,1997年3月。
    洪治綱:〈先鋒文學的苦難原理〉,《小說評論》,2000年5月。
    胡河清:〈史鐵生論〉,《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3期。
    胡山林:〈論史鐵生小說的宗教性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6年5月。
    胡山林:〈生命意義的探尋──史鐵生作品的中心意蘊〉,《河南大學學報》,1997年7月。
    胡山林:〈史鐵生的文學觀〉,《錦州師範學院學報》,1999年4月。
    胡山林:〈置身神界看人界──史鐵生創作視點分析〉,《中州學刊》,1999年第5期。
    胡山林:〈終極域──史鐵生創作的基本視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2月。
    胡山林:〈對人本困境的思考──史鐵生創作的中心主題〉,《當代作家評論》,1999年4月。
    胡山林:〈置身神界看人界──史鐵生創作視點分析〉,《中州學刊》,1999年5月。
    胡山林:〈史鐵生作品中的類宗教意味〉,《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4月。
    胡山林:〈史鐵生創作的終極關懷精神〉,《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2月。
    胡山林:〈走向神性的大我──史鐵生回答「我是誰」〉,《周口師範學報》,2005年3月。
    胡山林:〈史鐵生與神秘主義〉,《平頂山學院學報》,2005年3月。
    胡山林:〈苦難把你引向存在的意味──史鐵生與存在主義〉,《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4月。
    胡山林:〈從苦難走向信仰──史鐵生的心路歷程〉,《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4月。
    胡山林:〈永遠的行魂的心靈實驗──讀史鐵生新作《我的丁一之旅》〉,《理論與創作》,2006年6月。
    胡曉文:〈靈魂的掙扎與跋涉──史鐵生散文美學意蘊解讀〉,《電影文學》,2009年6月。
    侯伽:〈以思想度量生命──論史鐵生作品中對生命的思考〉,《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年1月。
    凌建英:〈尋找失落的原因(上):對新寫實小說的反思〉,《大海洋詩雜誌》,1999年12月。
    凌建英:〈尋找失落的原因(下):對新寫實小說的反思〉,《大海洋詩雜誌》,1999年12月。
    唐雲:〈新寫實文學態度分析〉,《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12月。
    唐雲:〈簡論新寫實文本策略〉,《學術月刊》,1994年9月。
    唐翼明:〈我看大陸當代先鋒小說〉,《國文天地》,1997年4月12卷11期。
    唐勃:〈八十年代中共與知識分子意識型態的適應與衝突〉,《中國大陸研究》,1989年1月。
    唐敏:〈意識時間的還原──論史鐵生的寫作之夜〉,《德州學院學報》,2009年1月。
    孫先科:〈新歷史小說的意識形態特徵〉,《當代文壇》,1995年6月。
    孫郁:〈通往哲學之路──讀史鐵生〉,《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第2期。
    席揚:〈歷史、哲學與文化尋根的審美統一‧論新時期文學發展的一個邏輯走向〉,《批評家》,1987年1月。
    徐德:〈邊緣烏扥邦-九十年代文學的一種價值定位〉,《天津社會科學》,1994年6月。
    徐芳:〈形而上主題:先鋒文學的一種總結和另一種終結意義〉,《文藝評論》,1995年12月。
    徐源:〈詩性的追問──論史鐵生創作對生命意義的四重構建〉,《理論與創作》,2005年第3期。
    秦立德:〈敘述的轉型-對“後新潮小說”一種寫作動機的考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12期。
    馬睿:〈徘徊於人文主義與歷史主義之間──論「新寫實主義」小說對歷史的審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2月。
    馬相武:〈歷史之鐘的當代回聲-90年代新歷史小說〉,《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1月。
    馬以鑫:〈史詩意味的追求與表現-新時期長篇小說創作的藝術成就〉,《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3月。
    馬越:〈論新時期小說的死亡意識〉,《揚州大學學報》,1999年4月。
    高遠東:〈未完成的現代性〉,《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10期。
    高行健:〈文學的理由〉,《聯合報》,2000年12月8日。
    郜元寶:〈中國當代文學中的民間和大地〉,《文學世界》,1995年1月。
    常芳清:〈自由開放:85前後「先鋒小說」的敘述順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2月。
    張德祥:〈論「新現實主義」小說的美學特徵〉,《小說評論》,1990年5月。
    張德祥:〈新寫實小說的敘述態度與方式〉,《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1年1月。
    張德祥:〈「新寫實」的藝術精神〉,《文學評論》,1994年2月。
    張德祥:〈「走向寫實」:世紀末的文學主流〉,《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3月。
    張業松:〈新寫實:回到文學自身〉,《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9月。
    張景超:〈一種誤讀:後現代對新寫實〉,《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2月。
    張子樟:〈寫實主義的再現──評唐翼明《大陸「新寫實」小說》〉,《中央日報》,1996年10月。
    張學軍:〈新寫實小說再評價〉,《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1996年2月。
    張清華:〈歷史話語的崩潰和墜回地面的舞蹈—對當前小說現象的探源與思索〉,《小說評論》,1996年3月。
    張清華:〈十年新歷史主義文學思潮回顧〉,《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9月。
    張德祥:〈現實主義:從抒情到敘事──社會轉型現實主義衍變研究〉,《小說評論》,1996年3月。
    張德林:〈「生活流」:現實主義藝術方法的一種表現形態〉,《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3月。
    張理明:〈荒誕主題的中國變奏〉,《貴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6期。
    張衛中:〈後現代主義對近年小說創作影響的方式與限度〉,《文藝評論》,1999年5月。
    張永清:〈真實的碎片──90年代小說真實觀透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12期。
    張宏:〈現代性敘事中的個體言說──從史鐵生筆下的宗教精神談起〉,《淮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2月。
    張在中:〈原罪與愛的救贖──論基督教對史鐵生的影響〉,《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1月。
    張渝生:〈論史鐵生散文的終極追問與世俗情懷〉,《江西社會科學》,2007年2月。
    張路黎:〈《務虛筆記》之虛──論史鐵生《務虛筆記》形式上的新探索〉,《三峽大學學報》,2003年9月。
    張路黎:〈史鐵生的哲思意象〉,《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6月。
    張路黎:〈史鐵生的生命印象與角色敘事〉,《文學教育》,2008年1月。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的創見與特徵〉,《江漢大學學報》,2008年1月。
    張英偉:〈史鐵生散文語言的審美特徵〉,《北方工業大學學報》,2008年2月。
    張勐:〈史鐵生作品中的《聖經》原型〉,《文藝爭鳴》,2009年3月。
    張均:〈史鐵生與當代文學史書寫〉,《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9年3月第1期。
    祖秉鈞:〈論「獨語體」和「閒話風」的不同心態〉,《山東文學》,2008年第1期。
    郭玉香:〈行走在路上的神──淺析史鐵生作品中的基督教意識〉,《語文學刊》,2009年2月。
    崔凱璇:〈獨語時空的生命感知──淺析史鐵生的散文獨語〉,《陝西教育》,2006年第2期。
    曹元勇:〈中國後現代先鋒小說的基本特徵〉,《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第1期。
    許心宏:〈論史鐵生「夢醒說夢」的敘事圖譜〉,《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2月。
    郭小東:〈論知青作家的群體意識〉,《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10期。
    郭小東:〈回到起點:論知青文學中人的悲劇〉,《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7年第9期。
    郭春林:〈新寫實小說的文化精神分析〉,《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6月。
    郭術兵:〈評新歷史小說的先鋒特質〉,《文藝評論》,1998年3月。
    郭寶亮:〈先鋒小說的形式意味〉,《河北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4月第21卷第2期。
    陳士豪:〈試論知青文學的悲劇風格及其演變〉,《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12期。
    陳思和:〈當代文學中的文化尋根意識〉,《文學評論》,1986年第6期。
    陳思和、張新穎、王光東:〈知識分子精神的自我救贖〉,《文藝爭鳴》,1999年5月。
    陳曉明:〈無望的救贖-論先鋒派從形式向歷史的轉換〉,《花城》,1992年2月。
    陳曉明:〈歷史頹敗的寓言:當代小說中的「後歷史主義意向」〉,《文學評論》,1992年4月。
    陳曉明:〈反抗危機:論“新寫實”〉,《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3年第4期。
    陳曉明:〈歷史的誤區:關於中國後現代文化及其理論研究的再思考〉,《文藝理論》,1997年4月。
    陳曉明:〈先鋒派之後:九十年代的文學流向及其危機〉,《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8月。
    陳曉明:〈從虛構的仿真:審美能動性的歷史轉換-九十年代文學流變的某種地形圖〉,《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1月。
    陳曉明:〈歷史終結之後:九十年代文學虛構的危機〉,《文學評論》,1999年5月。
    陳旭光:〈“新寫實小說”的終結(兼及“後現代主義”在中國文學中的命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2期。
    陳順馨:〈論史鐵生創作的精神歷程〉,《文學評論》,1994年2月。
    陳元龍:〈淺談「新寫實」小說的生活意蘊〉,《江西社會科學》,1998年6月。
    陳慧娟:〈論後新時期小說敘述者的凸現〉,《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5期。
    陳金芝:〈從殘疾主題到形而上思考──史鐵生小說主題論〉,《現代語文》,2008年10月。
    梁鴻:〈史鐵生:殘障生存與個體精神旅程的哲理敘述〉,《北京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
    馮黎明等:〈新寫實小說論析〉,《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5月。
    彭早霞:〈尋找精神家園──論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語文學刊》,2006年第24期。
    程錦:〈史鐵生的小說創作觀照〉,《文學教育》,2007年3月。
    黃忠順:〈昆德拉的小說學與史鐵生《務虛筆記》〉,《荊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黃發有:〈模糊審美:90年代小說的敘事風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3月。
    黃河:〈史鐵生小說中知青文本的鄉土敘事〉,《文藝爭鳴》,2007年6月。
    葛雪梅:〈人類精神困境的突圍──史鐵生殘疾人小說主題意蘊的探究〉,《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007年11月。
    鄒軍:〈是論史鐵生小說中的生死維度〉,《大連大學學報》,2008年5月。
    楊俊杰:〈談談新寫實主義作家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6月。
    楊哲:〈後現代主義與當代中國文學〉,《首都師範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楊揚:〈先鋒文學、先鋒批評在當代〉,《文藝理論》,1999年2月。
    楊劍龍:〈論新寫實小說的審美風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11月。
    楊琳莉:〈縱欲與虛無之上的舞者──論史鐵生《我的丁一之旅》〉,《時代文學》,2007年4月。
    楊檳:〈無神語境下的神往──論北村、張承志與史鐵生的宗教情感〉,《茂名學院學報》,2008年2月。
    葉穉英:〈論大陸當前盛行的「新寫實」小說〉,《中國大陸研究》,1993年10月。
    萬杰;〈循環與悖論──論史鐵生小說的內在結構與其意蘊〉,《棗莊學院學報》,2008年4月。
    董萃:〈史鐵生殘疾主題小說的精神內核〉,《瀋陽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5月。
    趙衛東:〈先鋒小說價值取向的批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1月。
    趙毅衡:〈神性的證明:面對史鐵生〉,《花城》,2001年第1期。
    趙素蘭:〈史鐵生散文的傾訴體式初探〉,《電影評介》,2007年第18期。
    趙素蘭:〈史鐵生散文語言特色初探〉,《名作欣賞》,2007年8月。
    齊亞敏:〈史鐵生的辯證──對《我的丁一之旅》的思考與存疑〉,《當代文壇》,2007年1月。
    劉再復:〈文學的反思和自我的超越〉,《文藝報》,1985年8月31日。
    劉新:〈先鋒的先鋒──從先鋒派文學自身的弊端看史鐵生的創作〉,《三峽大學學報》,2006年7月。
    劉思謙:〈崇高沒有泯滅──新時期小說的審美價值〉,《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12期。
    劉倩:〈崛起的文學新一代──論“知青”作家群〉,《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2期。
    劉納:〈在逆現象中進行的新時期文學〉,《文學評論》,1986年第5期。
    劉納:〈無奈的現實和無奈的小說──也談「新寫實」〉,《文學評論》,1993年4月。
    劉永泰:〈悲劇的缺席──對新寫實小說的美學檢視〉,《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5月。
    劉保昌:〈小說文體:在1985年及其以後〉,《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2期。
    劉文輝:〈避實就虛──論史鐵生小說的文體策略〉,《上饒師範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摩羅:〈冷硬與荒寒:當代中國小說的主要特徵〉,《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11月。
    樊星:〈新生代的崛起–當代思想史片斷〉,《文藝評論》,1995年1月。
    滕云:〈小說文化意識的覺醒〉,《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86年第7期。
    滕小松:〈新時期現代文學的文化批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4年第1期。
    蔣原倫:〈史鐵生小說的幾種簡單讀法〉,《當代作家評論》,1991年第3期。
    蔡興水:〈二十世紀末期風情民生的實錄──「新寫實」小說論〉,《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2月。
    蔡翔:〈九十年代小說和它的想像〉,《當代作家評論》,1998年1期。
    鄭幼幼:〈西方當代美學與新時期文學創作〉,《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5年第6期。
    盧燕:〈生命的寫真與媚俗──試論新寫實小說的價值取向〉,《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6年4月。
    賴乾堅:〈中心的拆毀與當代中西小說的敘事型態〉,《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4期。
    錢秀銀:〈論中國當代先鋒小說的敘述策略及文互意蘊〉,《文藝評論》,1999年3月。
    閻浩崗:〈也論新寫實小說作家的心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2年4月。
    鮑雲峰:〈從中國文學傳統看新寫實小說〉,《內蒙古社會科學》(文史哲版),1996年6月。
    薛毅:〈荒涼的企盼──史鐵生論〉,《中國當代文學研究》,1997年第6期。
    薛林榮:〈向死而生──史鐵生小說的母題解讀〉,《天水師專學報》,1998年第1期。
    戴雪花:〈史鐵生作品中的哲思意象〉,《湖南第一師範學報》,2008年2月。
    韓元:〈慢慢朝聖路:史鐵生的宗教和哲學〉,《青島海洋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顏敏:〈破碎與重構-緒言:界定、語境、方法〉,《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8年2月。
    顏敏、梅瓊林:〈晦暗的人性與不定的命運-論新歷史主義小說〉,《山東社會科學》,1999年1月。
    懷冰:〈從「新寫實」到「新體驗」──當前大陸小說的一個動向〉,《爭鳴》,1995年1月。
    羅云峰:〈生命中部可承受之輕與重──史鐵生創作中的生死主題淺析〉,《哈爾濱學院學報》,2003年第11期。
    蕭鷹:〈慾望中的歷史──90年代中國小說的歷史化敘事〉,《中國現代、當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3期。
    蕭百容:〈死亡之真──論史鐵生創作的死亡主題〉,《中國文學研究》,2004年第2期。
    嚴鋒:〈穿行在真實與虛幻之間:新時期文學中的真實問題〉,《文藝理論》,1995年第5期。
    五、 學位論文(以姓氏筆畫為序)
    丁秀花:《史鐵生創作的意象類型與心理動因》,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王湧正:《從「反思文學」到「尋根文學」──中共新時期文藝思潮發展之探討》,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王子東:《人生苦難的拯救──史鐵生創作論》,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任麗娜:《求索「存在意義」的無極之路──史鐵生創作論》,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宋如珊:《文革後十年(1976∼1985)大陸文學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7年。
    李玲:《殘疾與愛情的哲學思考──史鐵生創作論》,天津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呂寧:《生命意義的思考與追問──史鐵生作品的內蘊》,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周磊:《苦苦追尋「生之意義」──論史鐵生作品的深層意蘊》,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1年。
    周雨華:《論九十年代的思想散文》,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周琰:《「思索的小說」:論史鐵生小說的哲理意涵》,揚州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金生翠:《新時期文學的精神分析學研究》,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洪喬平:《大陸新時期小說美學思潮研究(1977-1986)》,嘉義:南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路黎:《史鐵生哲思文體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張細珍:《心魂的文字般若──史鐵生小說創作論》,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5年。
    崔凱璇:《魯迅、史鐵生散文獨語比較論》,山東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曹惠英:《知青題材小說研究──從文革時期到90年代》,北京大學中文系現當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年。
    陳崇騏:《傳統與原始大陸尋根小說的批評與省思》,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昭吟:《回歸與超越─大陸新時期尋根文學思潮研究》,台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雀倩:《虛構與終結──蘇童、余華、格非的先鋒敘事研究》,台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陳義報:《救贖路上的跋涉者──史鐵生論》,安徽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陳萱銘:《史鐵生小說研究》,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陶國立:《生之意義的探尋──史鐵生作品的哲學解讀》,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
    彭早霞:《論史鐵生小說的哲學精神》,南京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寧克華:《第五隻眼睛看世界──在史鐵生的世界傾聽與領會》,安徽大學碩士學位,2005年。
    劉秀美:《大陸新寫實小說研究──以劉恆、方方、池莉及劉震雲作品為主》,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
    魏雲:《守望靈魂──論史鐵生文學創作中的生死觀》,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文教學碩士學位班
    93912006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912006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91200601.pdf91KbAdobe PDF2767檢視/開啟
    91200602.pdf144KbAdobe PDF2908檢視/開啟
    91200603.pdf116KbAdobe PDF21231檢視/開啟
    91200604.pdf351KbAdobe PDF21434檢視/開啟
    91200605.pdf546KbAdobe PDF22143檢視/開啟
    91200606.pdf519KbAdobe PDF21945檢視/開啟
    91200607.pdf850KbAdobe PDF21827檢視/開啟
    91200608.pdf556KbAdobe PDF22968檢視/開啟
    91200609.pdf319KbAdobe PDF21615檢視/開啟
    91200610.pdf392KbAdobe PDF2241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