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902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451/144438 (79%)
造訪人次 : 51324730      線上人數 : 85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9021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9021


    題名: 新聞自由與刑法之衝突--以美國法為中心,論洩密、誹謗與侵犯隱私之責任
    作者: 徐子婷
    貢獻者: 段重民
    徐子婷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2010-04-24 16:39:11 (UTC+8)
    摘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範圍及方法-----2
    一、研究範圍-----2
    二、研究方法-----5
    第三節 論文章節架構-----5

    第二章 新聞自由之意涵-----7
    第一節 問題之提出-----7
    第二節 新聞自由之理論基礎-----8
    一、新聞自由為憲法上之制度性保障-----10
    二、第四權理論適用之案件類型-----11
    (一)媒體誹謗案-----11
    (二)新聞記者之拒絕證言權-----12
    (三)使用媒體權-----12
    (四)國家機密與政府資訊公開-----13
    第三節 知的權利-----14
    小結-----19

    第三章 新聞自由與國家機密之爭議-----21
    第一節 問題提出-----21
    第二節 資訊公開與國家機密保護-----22
    一、美國資訊自由法(FOIA)之簡介-----23
    二、國防與外交機密-----26
    三、依其他國會通過法律予以特別兔除公開之事項-----27

    四、行政機關內部或機關間之備忘錄-----20
    五、以其他方式禁絕新聞資訊之取得-----29
    (一)扣押護照-----29
    (二)新聞封鎖-----29
    第三節 新聞自由與國家安全衝突之實例-----31
    一、背景-----32
    二、爭點-----33
    (一)國防部主張-----33
    (二)紐約時報主張-----34
    三、最高法院意見-----35
    四、五角大廈文件案之意義與影響-----35
    第四節 美國資訊自由法之演變-----38
    第五節 我國對於國家機密與資訊公開之規範-----40
    一、我國現行法對國家機密之保護-----40
    (一)國家機密保護之客體-----41
    (二)妨害國家機密之犯罪類型-----44
    二、我國現行法對資訊公開之規定-----45
    小結-----46

    第四章 新聞自由與誹謗罪之爭議-----49
    第一節 問題提出-----49
    第二節 新聞記者與誹謗罪之關係-----50
    一、誹謗罪之犯罪類型-----50
    二、誹謗罪之構成要件-----52
    (一)須指摘或傳述具體事實-----52
    (二)所指摘或傳述者,須為足以毀損他人名譽之事-----52
    (三)須針對特定或可推知之人-----52
    (四)須意圖散佈於眾-----53
    第三節 誹謗罪之阻卻違法事由-----53
    一、事實報導之阻卻違法事由-----54

    二、意見評論之阻卻違法事由-----55
    (一)事實與意見之區分方法-----56
    (二)合理評論之判斷標準-----56
    三、憲法上的阻卻違法事由-----57
    (一)真實惡意原則之創設-----58
    1.心理狀態(State of Mind)-----59
    2.明知為虛假而仍為報導(Knowing Falsehood)-----60
    3.魯莽忽視(Reckless DiSregard)-----61
    (二)公眾人物之定義-----62
    1.公眾人物-----62
    2.非自願性公眾人物-----63
    第四節 大法官釋字第五0九號解釋-----64
    一、背景-----64
    二、解釋要旨-----65
    三、本文見解-----66
    第五節 我國相關案例之探討-----69
    一、劉泰英自訴亞洲周刊誹謗案-----70
    (一)案件事實-----70
    (二)自訴人意旨-----70
    (三)被告辯駁-----70
    (四)法院判決-----71
    本文見解-----72
    二、蔡兆陽自訴商業周刊誹謗案-----73
    (一)案件事實-----73
    (二)上訴人理由-----73
    (三)法院判決-----74
    本文見解-----75
    三、李曾文惠自訴謝啟大、馮滬祥誹謗案-----77
    (一)案件事實-----77
    (二)自訴人意旨-----78
    (三)被告辯駁-----78
    (四)法院判決-----79
    本文見解-----81
    四、呂秀蓮控告新新聞案-----83
    (一)案件事實-----83
    (二)原告主張-----84
    (三)被告辯駁-----85
    (四)法院判決-----86
    本文見解-----90
    結語-----90

    第五章 新聞自由與侵犯隱私之爭議-----95
    第一節 問題提出-----95
    第二節 隱私權之概念與意義-----96
    一、普通法-----97
    二、憲法-----99
    (一)真實惡意原則之適用-----100
    (二)事實抗辯原則-----101
    第三節 新聞記者侵犯隱私之類型-----104
    一、侵擾(Intrusion)-----105
    (一)未經同意擅闖私人產業-----105
    1.私宅-----105
    2.私人營業場所-----106
    (二)隨同執法人員進入-----107
    1.意外現場-----108
    2.犯罪現場-----109
    (三)跟蹤、跟監式採訪-----109
    (四)以偽裝偷拍方式的埋伏式採訪-----111
    (五)刊登他人偷竊所得來之資料-----114
    二、盜用姓名或足以辨識之特徵(Appropriation)-----114
    三、將私人事務公諸於世(Disclosure of Private FactS)-----116
    四、使人受公眾誤解(False light)-----118
    第四佈 新聞記者侵犯隱私之免責事由-----119
    一、當事人同意(Consent)-----119
    二、其有新聞價值(Newsworthy)-----120

    第五節 我國對於隱私權保護之相關規範-----121
    一、刑法-----122
    二、性侵害犯罪防治法-----123
    小結-----124

    第六章 新聞自由與拒絕證言-----125
    第一節 問題提出-----125
    第二節 拒絕證言權-----127
    一、新聞記者得主張拒絕證言權之理由-----128
    二、美國法之演進-----129
    (一)聯邦最高法院之見解-----130
    1.Branzburg案之案由-----131
    2.記者主張-----132
    3.最高法院判決:本案並無憲法第一修正案之適用-----133
    (二)Stewart大法官提出檢驗三原則-----135
    (三)Branzburg案後的實際運作狀況-----137
    1.美國統一州法委員會的規定-----138
    2.法院目前的處理原則-----139
    第三節 拒絕證言權之相關問題-----140
    一、新聞記者身分之難以認定-----140
    (一)新聞記者定義的困難-----140
    (二)對新聞記者專業的質疑-----142
    小結-----142
    二、新聞來源保密與誹謗案之關係-----143
    三、新聞記者違反保密約定-----144
    第四節 新聞媒體之拒絕搜索扣押權-----146
    一、Stanford Daily案-----146
    二、隱私保護法之規定-----148
    (一)工作成果-----148
    (二)非工作成果-----148
    小結-----149


    第七章 結論-----151
    一、新聞自由與國家機密之爭議-----151
    二、新聞自由與誹謗罪之爭議-----153
    三、新聞自由與侵犯隱私之爭議-----155

    參考書目-----157
    一、中文部分-----157
    (一)書籍-----157
    (二)期刊論文-----158
    (三)報導-----159
    二、外文部分-----160
    (一)書籍-----160
    (二)期刊論文-----161
    (三)報導-----162
    (四)電子資料庫-----16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碩士班學士後法學組
    88651032
    9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120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385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