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326
|
Title: | 美妝達人部落格商品置入探討 The research on product placement of cosmetic blog |
Authors: | 林怡君 Lin, Yee Chun |
Contributors: | 郭貞 林怡君 Lin, Yee Chun |
Keywords: | 美妝達人 美妝部落格 商品置入 Cosmetic Blog Blogger Product Placement |
Date: | 2008 |
Issue Date: | 2010-04-09 14:42:25 (UTC+8) |
Abstract: | 社群網站因為網友生態的改變越來越蓬勃發展,部落格是社群網站其中一種型式;在女性族群中,大多女性對化妝品的話題都有些許的興趣,也是造成美妝部落格受到很多網友喜愛的原因之一。化妝品品牌有商品置入的配合,希望這些達人只要用分享的角度,最好不要公開和品牌之間的關係,純粹就以自己喜歡使用,或自己渴望嘗試新產品的角度去寫,讓網友們從中相信產品真的是有優勢。本研究依據深度訪談法&內容分析法,全面性的討論美妝達人部落格商品置入,希望由這二種研究方式,可以對美妝部落格的置入過程及其置入對網友的影響有所了解。 |
Reference: | Alexa.com(2008). The Web Information Company. Top sites Taiwan, traffic ranking. http://www.alexa.com/site/ds/top_sites?cc=TW&ts_mode=country&lang=none. Barelson, B.(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Glencoe, III: The Free Press. Davenport, T. H., & Prusak, L. (1998). Working knowledge. Boston MA: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Dearstyne, B.W.(2005). 〈BLOGS. The new information revolution?〉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 39(5), 38-44. Feick, L.F. & Price, L.L.(1987, Jan.). The market maven: a diffuser of marketplace information. Jounal of Marketing, 51, 83-97. Fonda, D., & Mcdowell, J.(2005). Prime-time peddling. Time, 165, 22. John C. Dvorak (2002). 〈The blog phenomenon〉http://www.pcmag.com/article2/0,1759,81500,00.asp Johnson and Kaye(1998). Cruising is believing? Comparing internet and traditional sources on media credibility measure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5, 325-40. Kassarjian, H. H. (1977). Content analysis in consumer research.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4(June): 8-18. Krishnamurthy, S. (2002).〈The multidimensionality of blog conversations: The virtual enactment of September 11〉. Paper presented at Internet Research 3.0.Maastricht, The Netherlands. McMillan, W.D., & Chavis, M.D.(1986). Sense of Community :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4, P.6-23. Nardi, B. A., Schiano, D. J., Gumbrecht, M. & Swartz, L. (2004)。〈Why we blog〉.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47, 41-46. Ofcome(2006). 〈Product Placement.〉 Office of Communications . http://www.ofcom.org.uk/accessibility/rtfs/consultations/archive05/productplacement.rtf. O’Keefe, D.J.(1990). Persuasion: theory and research. Newbury Park, CA:Sage. Polanyi, M.(1966). The tacit dimension.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Thompson, I.(1999). Women and Feminism in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Technical Communication 13(2): 154-179. Tim O’Reilly (2005). What is web2.0? O’Reilly.com http://www.oreillynet.com/pub/a/oreilly/tim/news/2005/09/30/what-is-web-20.html. Weber, R.P.(1989)。《內容分析法導論》。林義男、陳淳文譯。臺北:巨流。 王石番(1992)。〈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頁311、頁135-143。 臺北:幼獅書局。 任秀芸(2007)。〈從品牌觀點探討台灣部落格的發展〉。臺北:政治大學。 成露茜(2005)。〈批判、維護、妥協、或?:反思「置入性行銷」〉。《中華傳播學刊》,第8期,xii。 林正安(2005)。〈收集東西、收集資訊與達人現象2-1〉。上網日期:2008年5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施瑞瑄譯(2006)。Cyril Fievet and Emily Turrettini原著,《誰沒有部落格!Blog Story》。臺北:商周出版。 張家茹(2003)。〈台灣網路虛擬偶像之行銷策略研究〉。臺北:政治大學。 張恩溥(2008)。〈達人分享,創造人氣與買氣〉。《數位時代》,2008年3月,上網日期:2008年5月1日,取自「數位時代網站」http://www.bnext.com.tw. 張玉貞(2007)。〈部落格社群與動機與品牌忠誠關係研究〉。臺北:輔仁大學。 張玉貞(2008)。〈是誰殺死了優質部落客?!〉。上網日期:2008年5月25日,取自「牛爾愛美網」http://www.niuer.com.tw/blogArticle.php?ID=70. 田孟蓉(2005)。〈社會比較行為與線上參考團體消費影響力之研究-以台大批踼踼實業坊使用者為例〉。臺北:政治大學。 陳淩雯(2006)。〈部落格”connect your world!!〉。上網日期:2008年5 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陳順吉(2007)。〈網路商機(四):何種網站商機大〉。上網日期:2008年5 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陳瑞陽(2006)。(網路行銷)。台北:學貫。 董玉娟(2004)。(知識分享意願影響前因之研究:威脅之情境效果〉。《人力資源管理學報》,2004秋季號,第四卷第三期,PP 117- 137。 黃子潔(2006)。(代言人網誌日記形式廣告之溝通效果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 黃麗霞,張重昭(2003)。(訊息來源、正負面訊息與市場行家特質對網路訊息 傳播之影響)。《電子商務研究》,2003年夏季,第一卷,第一期,頁29-30。 費翠(2001)。〈網路市場行家理論驗證與延伸-其網路資訊搜尋、口碑傳播、線上購物行為及個人特質〉。臺北:政治大學。 曾科融(2007)。〈先瞭解「部落客」,再來談部落格行銷01〉。上網日期:2008年5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傅大煜(2005)。〈部落格-We the Media時代來臨〉。《經濟部電子商務導航》,第7卷,第3期。 楊秀敏(2004)。〈線上遊戲產品置入傳播效果研究:以線上遊戲創作kuso世代為例〉。臺北:政治大學。 楊俊明(2006)。〈Blogger明星化 – 個人品牌的時代〉。上網日期:2008年5 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楊孝火榮(民78)。〈內容分析〉。《社會及科學研究法》頁809-831)。臺北:東華。 蔡沛成(2007)。〈部落格行銷與顧客關係之研究以【小S性感媽咪日記】部落格為例〉。臺北:政治大學。 歐用生(民80)。〈內容分析法〉。《教育研究法》頁229-254。臺北:師大書苑。 潘彥廷(2007)。〈部落格的品牌社群經營與購買意願之關係研究〉。臺北:政治大學。 鄭國威(2005)。〈Blog,Research, and Beyond〉。《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5期,上網日期:民國97年5月12日,取自http://www.nhu.edu.tw/~society/e-j/45/45-05.htm. 賴思彣(2008)。〈美的追求與自我的改造-BBS網站的美妝與生活實踐論述分析〉。臺北:政治大學。 謝清富(2005)。〈Blog 帶動個人化出版風潮〉。上網日期:2008年5月1日,取自「東方線上」http://www.isurvey.com.tw. 蕭富藍(2006)。〈訊息類型,身份相似性,及先驗知識對於旅遊網站所連結旅遊部落格效果之影響〉。臺北:政治大學。 維基百科(2008/5/12)。無名小站。上網日期:民國97年5月29日,取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84%A1%E5%90%8D%E5%B0%8F%E7%AB%99. 實力媒體(2009/4/1)。〈快速走紅的網路媒體主流-社群網站〉。上網日期:民國98年5月1日,取自http://www.zenithoptimedia.com.tw/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5941021 97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94102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index.html | 0Kb | HTML2 | 477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