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03/144284 (79%)
Visitors : 50819697      Online Users : 78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304


    Title: 我國廢除死刑運動之研究
    Authors: 張耀軒
    Contributors: 莊國榮
    張耀軒
    Keywords: 社會運動
    廢除死刑運動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社會運動的組織
    政治機會結構
    構框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3:07:04 (UTC+8)
    Abstract: 西元2008年12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全球暫緩死刑的決議案,希望各會員國可以暫緩國內的死刑執行,廢除死刑已是世界趨勢。而陳水扁總統也曾於2000年當選後,公開宣示將在任內推行死刑的廢除,作為司法改革的一環。2001年時,法務部長陳定南也表示將在三年內廢除死刑,確立了我國廢除死刑的政策目標並延續至今,正逐步朝無死刑的社會邁進,以符合世界趨勢。然而一個政策的形成,往往受到民眾、相關利益團體和政府等各方行動者的影響,而在我國逐步廢除死刑的過程中,民間人權團體也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本文的目的是希望瞭解我國在解嚴後,以社會運動的角度來分析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和其對我國死刑政策所造成的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我國廢除死刑運動的興起,與過去曾發生過的許多冤錯案有關。民間團體經由對冤錯案的救援,得以深入瞭解我國司法以及死刑制度的的缺失,因此認為必須廢除死刑。而廢死運動雖然難以獲得一般社運最需要的金錢與人力等資源,但民間團體所具備的專業能力、政治人脈和國際間對此議題的重視,都是我國廢死運動能夠興起並持續的原因。而廢死聯盟成立之後,在他們的努力之下,目前我國絕對死刑的規定已經全部消失, 且停止執行死刑已達三年,並在可預見的未來,使我國的死刑政策繼續朝逐步廢除的方向來邁進。
    Reference: 英文部分:
    Eisinger, P. k.(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67, Pp: 11-28.
    Haines, H. H.(1996). Against Capital Punishment: The Anti-Death Penalty Movement in America, 1972-1994,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Adam, D.(1996). “Conceptual Origins, Current Problems, Future Directions.” Pp: 23-40 in Doug McAdam, John D. McCarthy, and Mayer N. Zald(ed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 and R.D. Benford.(1988). “Ideology, Frame Resonance and Participant Mobilization.”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Pp197-218.
    Tarrow, S.(1989). Democracy and Disorder: Protest and Politics in Italy, 1965-1975, Oxford: Clarendo Press.
    Tarrow, S.(1994).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 collective Action and Politics,Cambrid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Y: Random HousePress.
    Warden,R.(2005). “Illinois Death Penalty Reform: How It Happened, What It Promises.” The Journal of Criminal Law & Criminology, Vol. 95, No.2, Pp:381-426.
    Zald , M. N. and McCarthy, J.(1987). Social Movements in an Organizational Society: Collected Essays, Transaction Books: New Brunswick.
    中文部分:
    王玉葉,2005。「美國聯邦主義與民意對美國廢止死刑之影響」,歐美研究,第35卷第4期,頁775-827
    王舜薇,2008。廢死聯盟:政府應加強重視犯罪被害人保護,中央社。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226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地方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f-9.htm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高等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e-7.htm
    司法院統計處,2008。「刑事訴訟審判終結統計:最高法院受理重大刑案被告人數----按裁判結果分」。2008年12月3日,取自http://www.judicial.gov.tw/juds/report/Sb-7.htm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應否廢除死刑公民會議結論報告,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1。民眾對廢除死刑的看法民意調查報告,台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市:群學。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三民書局。
    何明修,2004。「台灣幼兒教育券的政治邏輯:政策、選票與集體行動」。收錄於林本炫、鄒川雄編,教育與權力:一個批判的分析,頁81-113。嘉義大林: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何明修,2003。「自主與依賴:比較反核死運動與反美濃水庫運動中的政治交換模式」。台灣社會學刊,第30期,頁1-49。
    李丁讚、林文源,2003。「社會力的轉化:台灣環保抗爭的組織技術」,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2期,頁57-119。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8期,頁133-206。
    李仰桓,2005。「台灣廢除死刑運動的發展概況」,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327-347。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李佳玟,2004。「死刑在台灣社會的象徵意涵與社會功能」,月旦法學雜誌,第113期,頁110-129。
    李茂生,2000。「死刑廢止運動的社會意義」,律師雜誌,第251期,頁15-16。
    李翰林,2006。公共利益的看守者:從1410大禹治水聯盟檢視非營利組織政策監督,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河名、尚毅夫,2005,10月8日。「拉法葉案 汪免死金牌 謝揆:最高檢要求的」。聯合報,A6版。
    林峰正、林俊言,2002。「臺灣現有人權團體之回顧與展望--以臺灣人權促進會為例」,國家政策季刊,第1卷,第2期,頁143-158。
    吳志光、林永頌,2004。「我國停止執行死刑之策略」,收錄於吳志光主編,生活在一個沒有死刑的社會,頁9-34,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吳志光,2004。「再社會化與標籤理論」,司法改革雜誌,第54期。2008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135
    吳志光,2002。 「從死刑案例解讀歐洲社會的人文思考」,司法改革雜誌,第61期,2006年12月31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detail.asp?id=1467
    林山田,1992。刑罰學。台北市:台灣商務。
    林欣怡,2007。不願遺憾重演,要廢除死刑。2008,4月7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index.php?load=read&id=87
    金象逵,2001。「死刑存廢的現實研討」,收錄於陳文珊編,基督宗教死刑議題研究。台北:永望文化,頁73-79。
    法務部,2008。立法院第7屆第2會期司法及法治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資料。2008年11月13日,取自http://www.tnh.moj.gov.tw/public/Attachment/810151738214.doc
    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1994。死刑存廢之研究,法務部。
    紀欣,2003。生死一線間---安樂死與死刑制度之探討。台北市:商周。
    苗延威譯(Donatella della Porta & Mario Diani著),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市:巨流。
    范雲,2003。「政治轉型過程中的婦女運動:以運動者及其生命傳記背景為核心的分析取向」,台灣社會學,第5期,頁133-194。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71。
    陳文珊,2000。「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神學與教會,第25卷,第2期,頁476- 500。
    郭松穎,2005。台灣民主化過程中人權運動的發展與轉型-以「台灣人權促進會」為分析焦點,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許福生,2007。「從刑事政策觀點論死刑之存廢」,刑事法雜誌,第51卷,第3期,頁71-105。
    陳錦稷,1998。「從人權看死刑廢除與否的爭議」,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期,頁69-76。
    黃小玲譯(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Human Rights著),2006。台灣死刑報告,2007年5月14日,取自http://www.taedp.org.tw/download.php?id=4
    湯京平、邱崇原,2007。「多元民主、政治吸納與政策回應:從台鹼污染案檢視台灣環保公益團體的政策角色」,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9卷,第1期,頁93-127。
    程春益,1996。 「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司法改革雜誌,第3期,2008年9月日,取自http://www.jrf.org.tw/newjrf/RTE/myform_search_result_detail.asp?txt=從蘇建和案看無罪推定原則&Submit=開始搜尋&sel=司法改革雜誌&id=924
    董介白,2008,5月3日。「王清峰:濫權檢察官 應該淘汰」。聯合晚報,A4版。
    雷敦龢,2002。台灣反對死刑,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2006。「廢除死刑推動聯盟(TAEDP )簡介」,收錄於王正彤主編,人權雜誌,頁44-47。
    蔡德輝、楊士隆、闕仲偉,2004。「死刑存廢意向之調查研究」,收錄於甘添貴教授六秩祝壽論文集,第4卷,頁149-180。台北市:學林。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更新和中國經驗,台北市:巨流。
    劉清景,2007。兩岸逐步廢除死刑對策之比較研究,東吳大學中國大陸法律碩士論文。
    蕭白雪,2006,12月13日。「我擬執行死刑,特赦組織搶救」。聯合報,A9版。
    蕭新煌,2002。「台灣的地方環保運動(1980-2000):歷史與空間的比較分析」,永續台灣簡訊,第4卷第2期,頁34-68。
    蘇俊雄,2005。「死刑制度及理性批判」,刑事法雜誌,第44卷,第1期,頁1-21。
    魏德驥等譯(Loius P. Pojman著),1997。解構死亡---死亡、自殺、安樂死與死刑的剖析。台北市:桂冠。
    羅結珍、趙海峰譯(Robert Badinter著),2006。為廢除死刑而戰。台北:五南。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4256009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60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0901.pdf91KbAdobe PDF21091View/Open
    600902.pdf123KbAdobe PDF21004View/Open
    600903.pdf144KbAdobe PDF21036View/Open
    600904.pdf138KbAdobe PDF21265View/Open
    600905.pdf147KbAdobe PDF21173View/Open
    600906.pdf260KbAdobe PDF23371View/Open
    600907.pdf298KbAdobe PDF23431View/Open
    600908.pdf317KbAdobe PDF22024View/Open
    600909.pdf513KbAdobe PDF22867View/Open
    600910.pdf197KbAdobe PDF21669View/Open
    600911.pdf163KbAdobe PDF21420View/Open
    600912.pdf95KbAdobe PDF2866View/Open
    600913.pdf174KbAdobe PDF2147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