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26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105/145137 (79%)
Visitors : 52224731      Online Users : 73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62


    Title: 觀念、組織與實踐: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之發展(1895-1937)
    Concept, organization, and practice— the athletic development of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1895-1937)
    Authors: 林丁國
    Lin, Ting kuo
    Contributors: 許雪姬
    林丁國
    Lin, Ting kuo
    Keywords: 日治時期
    臺灣
    體育史
    體育觀
    武德會
    體育俱樂部
    臺灣體育獎勵會
    臺灣體育協會
    明治神宮體育大會
    甲子園
    網球
    棒球
    田徑
    游泳
    登山
    馬術
    高爾夫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aiwan
    sports history
    viewpoint of sports
    Dai-Nippon Butokukai
    sports club
    Taiwan sports sponsorship association
    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
    Meigi-jingu Athletic Meet
    Koshien
    tennis
    baseball
    track and field
    swimming
    mountain climbing
    equestrian
    golf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52:14 (UTC+8)
    Abstract: 1948年5月,上海舉辦第七屆全中國運動會,臺灣首次組隊參賽即一鳴驚人,榮獲男子田徑總冠軍,同時更展現守秩序、法紀律、團結合作、服從裁判的運動精神。不論場內的運動實力和場外的運動風範,皆被大會評為「全國第一」。究其因,實肇基於日本統治期間致力發展體育運動所展現的成果。事實上,臺灣在日本統治之前,近代式體育運動僅在西洋勢力所及的範圍內施行,成效自是相當有限,迨至日治時期,乃藉由學校教育與社會體育兩大方向,開始全面性、普遍地提倡體育運動而獲致相當程度的發展成果。值是之故,本論文主旨即在探討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究竟為何/如何發展體育運動,以及有何成效。
    本文係以當時臺灣地區運動員的競賽為主,包含內地人(日本人)、本島人(臺灣人)以及高砂族(原住民),因為此三種族群皆是當時臺灣運動代表隊的組成份子,以做為主要的論述對象更能得知當時臺灣體育運動的發展情況。在論文內容方面,首先,從近代西洋體育運動的興起與發展談起,隨著歐美列強國力的擴張將其科技文明與生活形態傳至亞洲,再至日本明治維新前後追求改善國民體格而向學習歐美體育運動,而臺灣即在此時代背景之下被納為日本殖民地。其次,探討日治時期各界人士對於體育運動所提出的觀念看法,以說明發展體育運動的動機與目的。再次,討論推行體育運動的主要機構,主要著眼於人事、經費以及如何運作等方面,以瞭解是由哪些人/在什麼樣的時代背景之下/如何從事體育運動的發展。第四、討論臺灣運動選手參加各項運動競賽的成績表現,主要以全島性比賽,以及與鄰近的朝鮮、滿洲、日本、菲律賓等地的比賽成績作較,可大致明瞭臺灣的運動技術水準。第五、分析社會領導階層人士所從事的休閒運動,以考察當時是哪些休閒運動最受是有錢有閒階級的喜愛,並從中討論體育運動的發展概況。
    經由本文的討論發現,日治時期體育運動的發展係在官方強力主導、民間配合實施之下進行推廣。其次,臺灣的體育組織是日本帝國體育組織在殖民地的分支機構,臺灣全島性的運動比賽成為日本全國性比賽的地方預選賽,臺灣優秀的運動選手與隊伍在島內勝出者即成為地區性代表隊,順理成章前往日本參加更高層級的比賽。此外,體育是現代教育不可偏廢的項目,不僅能改善個人體格發育,也有助促進健康衛生;同時,體育並非僅是單純的身體運動而已,有時亦被視為國力的象徵,發展體育運動有助陶冶國民性格和促進日臺融合。最後,隨著日本統治的時間漸久以及統治程度的強化,臺灣體育運動呈現日漸普及的趨勢,而另一方面,則漸帶有濃厚的日本色彩,甚至許多日式運動術語發至今仍是使用中的辭彙即是明證。至於日治時期臺灣體育運動的成績表現究竟如何呢?整體而言,不僅與殖民母國日本仍然相去甚遠,即便連同為殖民地的朝鮮、滿洲、菲律賓等地亦有所不及。然而,雖然未見日治時期臺灣運動選手與中國正面交手的紀錄,但從1948年的上海全國運動會成績可推知,日治臺灣體育運動的整體水準,似乎不在同時期的中國之下。




    關鍵字:日治時期 臺灣 體育史 體育觀 武德會 體育俱樂部 臺灣體育獎勵會 臺灣體育協會 明治神宮體育大會 甲子園 網球 棒球 田徑 游泳 登山 馬術 高爾夫
    In May 1948, the 7th China Sports Game was held in Shanghai.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male track and field athletes amazed the world by winning the overall championship though it was the debut of Taiwan in this athletic event. These male athletes disciplined themselves, obeyed the rules, cooperated with one another, obeyed the referees’ orders, and exhibited good sportsmanship. Both their athletic performance and sportsmanship on the sports field or beyond sports field were ranked as “national champion” by the sponsor. Their great performance actually was the achievement from the devotion to developing athletic sports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In fact, before the colonization of Japan, modern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were only practiced in few regions where foreigners aggregated and the effect of athletic performance was quite limited.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athletic sports was put into practice through school education and social sports activities until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and so was the great performance achieved at that time.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y and how the Japanese developed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and the effec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mainly the athletes at that time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Japanese, the Taiwanese, and the aboriginals (indigenous people) since these three groups were all members of sports representatives in Taiwan at that time. These subjects were investigated to find out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at that time. Firstly, the study probed into the ris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athletic sports. With the expansion of national power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the U.S., thei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life styles were spread to Asia. Moreover, after Meiji Restoration, the Japanese started to put emphasis on improving their physique and hence learnt the western athletic sports. And Taiwan was colonized by Japan under this background. Secondly, it investigated the concepts and viewpoints on athletic sports proposed from all walks of life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o demonstrate the motives and purposes of athletic sport development. Thirdly, it investigated the major facilities responsible for promoting athletic sports from the aspects of personnel matters, funds, and the operation methods to understand who were involved, how they developed athletic sports, and under what kind of background were athletic sports developed. Fourthly, it investigated the performance of athletes in each kind of sports games, especially national games. The study also compared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Taiwan with that of nearby countries such as Korea, Manjou, Japan, and Philippine to understand the athletic level of Taiwan. Fifthly, it analyzed the leisure sports that the leaders of the society engaged in to explore the preferences of leisure sports of the rich at that time and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profile of athletic sports development.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was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with the cooperation of non-government in promotion. The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were the colonial branches of sports organizations in Japanese Empire and the national sports competitions in Taiwan became local preliminaries of Japanese national competitions. The outstanding athletes in Taiwan and the winners of local preliminaries would become the local sports representatives to participate in competitions of higher level in Japan. In addition, the study found that physical education is indispensable in modern education, which not only improves the physical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but also improves health. Meanwhile, athletic sports ability not simply teaches a kind of physical movement and it is sometimes viewed as a symbol of national powers. The development of athletic sports helped cultivate the personality of people and improved the integration ethnic integration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With the increase of colonization time and the reinforcement of governance, the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gradually became more and more popular. On the other han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ports activities in Taiwan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Japan and even the Japanese sports vocabularies are still used now in sports activities. As for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as a whole, the athletic performance of Taiwan was better than Japan and other colonies of Japan, such as Korea, Manjou, and Philippine. Although the athlete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did not compete with the athletes of China, it could be inferred from their athletic performance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athletic sports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was equivalent to that of China.

    Keywords: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aiwan, sports history, viewpoint of sports, Dai-Nippon Butokukai, sports club, Taiwan sports sponsorship association, 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 Meigi-jingu Athletic Meet, Koshien, tennis, baseball, track and field, swimming, mountain climbing, equestrian, golf
    Reference: 一、中日文專書
    Allen Guttman著、徐元民譯,《現代奧運史》,臺北:師大書苑,2001年。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臺北:遠流出版社,1999年。
    Frederic de Monicault/Paul Zilbertin合著,韓滬麟譯,《體育冠軍》,香港:三聯書店,2002年。
    George Leslie Mackay(馬偕)著、林晚生譯,《福爾摩沙紀事:馬偕臺灣回憶錄》,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Howard L. Nixon II & James H. Frey合著、王宗吉譯,《運動社會學》,臺北:洪葉文化,2000年。
    John R.Kelly著、趙冉譯,《走向自由──休閒社會學新論》,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Julius Bohus著、稻垣正浩譯,《入門スポ─ツ史》,東京:大修館,1988年。
    Judith Swaddling著、吳妍蓉譯,《奧林匹克的誕生》,臺北:城邦文化,2004年。
    Michael Llewellyn Smith著、吳俊宏譯,《奧運‧雅典‧189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誕生》,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入江克己,《日本近代体育の思想構造》,東京:明石書店,1988年。
    入江康平編,《武道文化の研究》,東京:第一書房,1995年。
    又吉盛清,《台湾‧近い昔の旅──植民地時代をガイドする》(台北編),東京:凱風社,1997年。
    又吉盛清著、魏廷朝譯,《日本殖民地下的台灣與沖繩》,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三橋喜久雄,《體育即生活論》,東京:廣文堂,1925年。
    大谷武一,《體育の諸問題》,東京:目黑書店,1924年。
    大石峰雄,《民族體育の日本的建設》,東京:成美堂書店,1936年。
    大日本體育協會編,《大日本體育協會史》(上卷),東京:第一書房,1936年。
    大日本體育協會編,《大日本體育協會史》(下卷),東京:第一書房,1983年。
    大日本體育協會編,《大日本體育協會史》(補遺),東京:第一書房,1983年。
    小宮豊隆編,《明治文化史》(第十卷:趣味娛樂),東京:原書房,1955年。
    小松和生,《近代天皇制國家の誕生》,東京:世界書院,1986年。
    川島虎雄,《日本體育史研究》,名古屋:黎明書房,1982年。
    山本礼子,《米国対日占領政策と武道教育:大日本武德會の興亡》,東京:日本圖書センタ─,2003年。
    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1961年。
    毛澤東,《體育之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79年。
    內藤龍平,《臺灣四十年回顧》,臺北:精秀社,1936年。
    木村吉次,《日本近代體育思想の形成》,東京:杏林書院,1965年。
    木下秀明,《スポ─ツの近代日本史》,東京:杏林書院,1970年。
    木村毅,《日本スポ─ツ文化史》,東京:ベ─スボ─ル‧マガジン社,1978年。
    水野忠文、木下秀明、渡邊融、木村吉次合著,《體育史概說:西洋‧日本》,東京:杏林書院,1961年。
    日本体育指導者連盟編,《体育學講座》(第4卷),東京:杏林書院,1956年。
    日本体育指導者連盟編,《体育學講座》(第5卷),東京:杏林書院,1956年。
    日本スポ─ツ社會學會編,《變容する現代社會とスポ─ツ》,京都:世界思想社,1998年。
    今村嘉雄(等編),《體育大辭典》,東京:不昧堂,1966年。
    今村嘉雄,《日本體育史》,東京:不昧堂,1970年。
    今村嘉雄,《十九世紀に於ける日本体育の研究》,東京:第一書房,1989年。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臺北:巨流出版社,2001年。
    王宗吉,《體育運動社會》,臺北:銀禾文化,1992年。
    王強、施季剛合編,《世界體育運動小百科》,臺北:浩園文化,1995年。
    王健、侯斌合編,《體育原理導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2年。
    王崗,《體育的文化真實》,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
    未著撰人,《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52種,1959年。
    左秀靈編譯,《日華體育辭典》,臺北:五洲出版社,1988年。
    加藤秀俊著、彭德中譯,《餘暇社會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片岡巖,《臺灣風俗誌》,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1年。
    田中一二編,《臺灣年鑑》(昭和十七年版),東京:臺灣通信社,1942年。
    田中一二,《臺灣の新人舊人》,臺北:臺灣通信社,1928年。
    白尚德著、鄭順德譯,《十九世紀歐洲人在臺灣》,臺北:南天書局,1999年。
    永井道明,《體育講演集》,東京:健康堂,1913年。
    永井道明先生後援會,《遺稿.永井道明自敘伝》,東京:大空社,1988年。
    永田重隆,《台灣體育之理論及實際研究》,臺北:惠美堂,1927年。
    竹村豐俊編,《臺灣體育史》,臺灣體育協會發行,1933年。
    竹之下休藏,《体育五十年》,東京:時事通信社,1950年。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明治篇),東京:田畑書店,1995年。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大正篇),東京:田畑書店,1996年。
    竹中信子,《植民地台灣の日本女性生活史》(昭和篇上、下),東京:田畑書店,2001年。
    吉野秀公,《台湾教育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27年。
    西脇良朋編,《臺灣中等學校野球史》,日本兵庫縣:編者自印發行,1996年。
    西尾達雄,《体育.スポ─ツにみる戰爭責任:植民地.朝鮮の体育政策》,東京:樹花舍,1995年。
    西尾達雄,《日本植民地下朝鮮における學校体育政策》,京都:明石書店,2003年。
    吉見俊哉,《運動會と日本近代》,東京:青弓社,1999年。
    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編,《體育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9年。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中華民國體育白皮書》,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1999年。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編,《台灣體育影像集》(一),臺北: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1年。
    体育‧スポ─ツ社會學研究會編,《体育‧スポ─ツ社會學研究》(第3集),東京:道和書院,1983年。
    体育‧スポ─ツ社會學研究會編,《体育‧スポ─ツ社會學研究》(第3集),東京:道和書院,1984年。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年。
    呂紹理,《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臺灣民報社論》,臺北:稻鄉出版社,1992年。
    吳文忠,《體育史》,臺北:正中書局,1957年。
    吳文忠,《中國近百年體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吳文忠,《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吳文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2008年。
    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邱純惠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吳文星、廣瀨順皓、黃紹恆、鍾淑敏編,《臺灣總督田健治郎日記》(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6年。
    谷河梅人,《臺灣山岳會十五年史》,臺北:臺灣山岳會,1944年。
    住屋圖南,《臺灣人士之評判記》臺北:南邦公論社,1937年。
    杉本厚夫,《スポ─ツ文化の変容:多樣化と画一化の文化秩序》,京都:世界思想社,1999年。
    余國華,《不流血的戰爭》,河北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2年。
    何鳳嬌編,《日治時期臺灣高等官履歷》,臺北:國史館,2004年。
    何鳳嬌、陳美蓉訪問、紀錄,《黃天橫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8年。
    松井實,《原點による教育學の步み》,東京:講談社,1977年。
    杜聰明,《回憶錄(上)》,臺北:龍文出版,1989年。
    李永熾,《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水牛出版社,1991年。
    李學來著、黃鎬淑譯,《韓國近代體育史研究》,臺北:師大書苑,2000年。
    李長莉,《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氣虹,《中國競技體育揭秘》,香港:明報出版社,1996年。
    凃照彥著、李明峻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人間出版社,1992年。
    岸野雄三(等著),《序說運動學》,東京:大修館書店,1971年。
    岸野雄三(等著),《近代体育スポ─ツ年表》,東京:大修館書店,1980年。
    岸野雄三,《體育史》,東京:大修館,1980年。
    岩崎次男、志村鏡一郎、池田貞雄合著,《西洋教育思想史》,東京:明治圖書,1987年。
    表孟宏,《續日本庭球史:榮光の國民體育大會》,東京:遊戲社,1988年。
    周凱,《廈門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95種,1961年。
    周學普,《臺灣六記》,臺北:臺灣銀行,1960年。
    周恃天,《西洋體育史》,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71年。
    近藤正己,《縂力戰と臺灣》,東京:刀水書房,1996年。
    長島信宏著、劉靜慧譯,《賽馬人類學》,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1960年。
    沼井鐵太郎著、吳永華譯,《臺灣登山小史》,臺北:1997年。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赤陽社,1929年。
    林進發,《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民眾公論社,1934年。
    林獻堂著,許雪姬等註解,《灌園先生日記》(一至十六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至2008年。
    林明德,《日本史》,臺北:三民書局,1986年。
    林遠材,《體育運動與人體關係》,臺北:余氏出版社,1987年。
    林景淵,《武士道與日本傳統精神》,臺北:自立晚報,1990年。
    林玉体,《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年。
    林立樹、蔡英文、陳炯彰編著,《近代西方文明史》,臺北:五南圖書,2002年。
    林果顯,《「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66-1975)──統治正當性的建立與轉變》,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林呈蓉,《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臺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5年。
    林華韋、林玫君編著,《典藏臺灣棒球史──嘉農棒球(1928-2005)》,臺北:行政院體委會,2005年。
    林玫君,《從探險到休閒:日治時期臺灣登山活動之歷史圖像》,臺北:博陽文化,2006年。
    東鄉實、佐藤四郎合著,《臺灣植民發達史》,臺北:晃文館,1916年。
    東俊郎,《スポ─ツ八十年史》,東京:日本體育協會,1958年。
    松井三雄編,《教育.体育.スポ─ツ》,東京:杏林書院,1970年。
    松田岩男、宇土正彥合編,《現代の体育理論》,東京:大修館,1992年。
    易劍東,《體育文化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易劍東,《體育文化》,臺北:揚智出版社,1998年。
    柯志明,《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臺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群學出版社,2003年。
    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地現代性:日治臺灣醫學史》,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
    姚聰榮主編,《淡江中學校史》,臺北:淡江高級中學,1997年。
    城丸章夫、永井博合著,《スポ─ツの夜明け》,東京:新日本出版社,1973年。
    前田莊吉,《臺灣ゴルフ俱樂部二十年史》,臺北:臺銀俱樂部,1938年。
    前川峰雄,《新日本體育》,東京:教育科學社,1940年。
    前川峰雄,《國民體育の基本問題》,東京:目黑書店,1940年。
    前川峰雄,《体育原理》,東京:大修館書店,1970年。
    派翠西亞‧鶴見著、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宜蘭: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
    持地六三郎,《台湾殖民政策》,東京:富山房,1911年。
    持地六三郎,《臺灣農業殖民論》,東京:富山房,1912年。
    姜椿芳(編),《中國大百科全書‧體育》,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1982年。
    徐宗林,《西洋教育思想史》,臺北:文景出版社,1975年。
    徐元民編,《體育文化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1999年。
    徐元民,《體育史》,臺北:品度公司,2005年。
    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體育大辭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馬憲彬,《達爾文密碼》,臺北:海洋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唐贊袞,《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1958年。
    高翠編,《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強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高正源,《東昇的旭日──中華棒球發展史》,臺北:民生報,1994年。
    高正源,《日本棒球發展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高傳棋編,《臺北放送局暨臺灣廣播電臺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8年。
    真行寺朗生、吉原藤助,《近代日本體育史》,東京:日本體育學會,1927年。
    島田四郎,《教育論スぺンサ─》,東京:玉川大學出版部,1981年。
    淺田喬二,《日本植民地研究史論》,東京:未來社,1990年。
    翁嘉銘(瘦橘子),《棒球的美麗與哀愁》,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年。
    翁嘉銘(瘦橘子),《棒球新樂園》,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出版社,1992年。
    翁嘉銘(瘦橘子),《棒球經》,臺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翁嘉銘(瘦橘子),《燃燒,野球》,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翁嘉銘(瘦橘子),《最棒的季節》,臺北:中華職棒出版,1996年。
    翁嘉銘(瘦橘子),《燦爛的球季:臺灣職棒風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栗本義彥,《體力向上と體育運動》,東京:保健衛生協會,1941年。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編,《回顧老臺灣 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00年。
    許雪姬,《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許雪姬訪問、曾金蘭紀錄,《藍敏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
    許雪姬編,《許丙.許伯埏回想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6年。
    許雪姬訪問、丘慧君紀錄,《許丕樵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許雪姬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年。
    許昭彥,《美國棒球(一) :歷史篇》,臺北:聯經出版社,1995年。
    許義雄、徐元民合著,《中國近代學校體育(上)》,臺北:師大書苑,1999年。
    許樹淵、崔凌震合著,《健康與體育概論》,臺北:師大書苑,2004年。
    許佩賢,《殖民地臺灣的近代學校》,臺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
    張良澤編,《吳新榮日記(戰前)》,臺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
    張敬果,《中華民國少年、青少年、青年棒球發展史實》,臺北:中華民國棒球協會,1983年。
    張厚基主編,《長榮中學百年史》,臺南:長榮高級中學,1991年。
    張麗俊著,許雪姬、洪秋芬編纂、解說,《水竹居主人日記(一)》,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
    張素玢,《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臺北:國史館,2001年。
    張炎憲、陳傳興編,《楊肇嘉留真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3年。
    張人傑,《臺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
    程佳惠,《臺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臺灣Show》,臺北:遠流出版社,2004年。
    莊永明編,《台灣世紀回味:文化流轉》,臺北:遠流出版社,2002年。
    莊明水,《日本侵華教育全史》(第四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郭廷以,《臺灣史事概說》,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年。
    陳顯明、梁友德、杜克和等著,《中國棒球發展史》,湖北:武漢出版社,1990年。
    陳文添、謝鴻嶷、林品桐編譯,《臺灣總督府檔案中譯本》第一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年。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22,1992年。
    陳筱玉,《美國棒球發展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
    陳五福口述、張文義整理記錄,《回首來時路:陳五福醫師回憶錄》,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年。
    陳尹中、楊靖娟編,《長榮女中百年史》,臺南:私立長榮女子高級中學,出版年不詳。
    陳俊宏,《重新發現馬偕傳》,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著,《休閒遊憩概論》,臺北:世新大學,2001年。
    陳柔縉,《臺灣西方文明初體驗》,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陳柔縉,《臺灣囍事》,臺北:東觀國際,2007年。
    新渡戶稻造著、矢內原忠雄譯,《武士道》,東京:岩波書店,1938年。
    崔樂泉,《中國近代體育史話》,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堀田登,《近代スポ─ツの考証》,東京:山文社,1980年。
    間島三二(編),《南臺灣の寶庫と人物》,高雄:圖南社,1931年。
    湯川充雄,《臺灣野球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32年。
    湯銘新編譯,《奧運百週年發展史》,臺北:中華臺北奧林匹克委員會,1996年。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出版社,2000年。
    游鑑明訪問、吳美慧(等)紀錄,《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的運動圖像:1937年前的歷史照片和漫畫》,臺北:博雅書屋,2008年。
    曾文誠、盂峻瑋合著,《臺灣棒球王》,臺北:我識出版社,2004年。
    鈴木謙吉,《運動年鑑(1-10)》,大阪:朝日新聞社,1919-1928年。
    鈴木明,《高砂族に捧げる》,東京:中央公論社,1980年。
    鈴木明,《ああ臺灣!──郭泰源たちのふるさと》,東京:講談社,1985年。
    鈴木滿男著、蔡恩林譯,《日本人在台灣做了什麼》,臺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
    稻富榮次郎著、劉焜輝譯,《盧梭的教育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稻垣泰彥、井村善二郎、村井益男、甘粕健,《日本史》,東京:三省堂,1974年。
    橋本一夫,《日本スポ─ツ放送史》,東京:大修館,1992年。
    橋本白水,《評論臺灣之官民》,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4年。
    橋本白水,《臺灣の事業界と人物》,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27年。
    橋本白水,《臺灣統治と其功勞者》,臺北:南國出版協會,1930年。
    稻垣正浩,《スポ─ツの歷史》,東京:大修館,1996年。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1957年。
    黃應貴,《時間、記憶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年。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黃英哲、許時嘉編譯,《楊基振日記(上、下)》,臺北:國史館,2007年。
    黃慧貞,《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興趣之探討:以《臺灣人士鑑》為分析樣本》,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年。
    廖士堯,《黃潮:職業運動市場的攻堅手冊》,臺北:野球人出版社,1995年。
    楊基榮,《日本的體育》,臺北:臺灣師範大學體育衛生教育學會,1958年。
    楊金虎,《七十回憶(上)》,臺北:龍文出版社,1990年。
    楊照,《悲歡球場──楊照運動學》,臺北:新新聞文化,1999年。
    楊照,《場邊楊照》,臺北:新新聞文化,2000年。
    楊初雄編,《嘉農口述歷史》(二),嘉義:中華嘉義大學校友會,2002年。
    楊麗祝、鄭麗玲合著,《百年風華 北科校史》,臺北:臺北科技大學,2008年。
    蔡禎雄編,《體育史文獻摘要選集(二)(1970年~1992年)》,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中國體育史料研究室,1993年。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年。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8年。
    蔡禎雄,《體育的理念》,臺北:高雄復文出版社,2001年。
    蔡宏進,《休閒社會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
    緒方武歲編,《臺灣大年表》,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1938年。
    緒方武歲編,《始政五十年臺灣草創史》,臺北:新高堂書店,1944年。
    臺灣總督府法務部編,《臺灣匪亂小史》,臺北:臺灣總督府,1920年。
    臺灣體育協會編,《財團法人台灣體育協會ノ沿革》,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23年。
    臺灣總督府文教局編,《台灣の教育》(昭和五年至昭和八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1933年。
    臺灣體育協會編,《台灣に於ける體育運動團體》,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年。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39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處編,《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Ⅲ)》,臺北:臺灣總督府警務處,1939年。
    臺北市樺山尋常小學校體育研究部,《臺灣に於ける小學校體育の實際》,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4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4年。
    臺灣新民報社調查部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7年。
    臺灣身體文化協會編,《臺灣百年體育人物誌》,臺北:臺灣身體文化協會,2006年。
    興南新聞社編,《臺灣人士鑑》,臺北:興南新聞社,1943年。
    樊正治,《體育通史新論》,臺北:正中書局,2004年。
    潘光哲訪問、紀錄,《嘉農口述歷史》,嘉義:國立嘉義農專校友會,1993年。
    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1961年。
    劉健美編,《百年中國社會圖譜:從傳統消遣到現代娛樂》,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劉新平,《百年時尚:休閒中國(1900-2000)》,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2001年。
    劉克全編著,《永遠的劉瑞山》,臺南:編者自印發行,2004年。
    霍布斯邦(等)著、陳思仁(等)譯,《被發明的傳統》,臺北:城邦文化,2002年。
    謝似顏,《西洋體育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年。
    謝仕淵、謝嘉芬合著,《臺灣棒球一百年》,台北:城邦文化,2003年。
    諾貝特‧埃利亞斯著、王佩莉譯,《文明的進程》,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
    薛紹元,《臺灣通志》,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6年。
    戴偉謙,《體育文史的新領域》,臺北:師大師苑,2006年。
    簡永昌,《中華棒球史記》,作者自印發行,1993年。
    鍾肇政,《徬徨與掙扎:鍾肇政回憶錄(一)》,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蕭富隆訪談、主編,《走過兩個時代的公務員:從臺灣總督府到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
    蘇錦章,《嘉義棒球史話》,臺北:聯經出版社,1996年。
    蘇嘉祥,《運動巨人張星賢:第一位參加奧運的臺灣人》,臺北:聯經出版社,2008
    年。
    鷹取田一郎,《臺灣列紳傳》,臺北:臺灣總督府,1916年。
    二、期刊論文
    Andrew Morris(毛岸俊),〈1909-1919年《教育雜誌》體育文章分析的初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21輯,1996年6月,頁47-58。
    丸山芳登,〈臺灣に於ける學校體育の沿革概要〉,《臺灣學校衛生》Ⅴ,1939年9月,頁29-39。
    丸山芳登,〈臺灣に於ける學校體育の沿革概要(其の二)〉,《臺灣學校衛生》Ⅵ,1939年12月,頁48-57。
    小森德治,〈植民地と運動機關〉,《臺灣時報》,1910年11月,頁34-36。
    大島真太郎,〈公學校體育施設上の基礎的考察〉,《臺灣教育》,第296號,1927年2月,頁67-72。
    中井一人,〈運動會に就て〉,《臺灣教育》,第281號,1925年10月,頁33-35。
    王振寰,〈臺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1989年7月,頁71-116。
    王明湖,〈紅葉少棒打開中華棒球史〉,《聯合報》,1992年8月29日,17版。
    永田重隆,〈大和民族の體育的自覺〉,《臺灣教育》,第306期,1928年11月,頁18-29。
    不著撰人,〈重建圓山棒球場〉,《臺灣新生報》,1951年6月10日,4版。
    市來半次郎,〈敗兵、土匪、生番、惡疫を語る〉,《臺灣警察時報》,第239號,1935年10月,頁55-59
    本西溪風,〈運動の真價〉,《運動と趣味》,第3卷第1號,1918年1月,頁2-5。
    本西溪風,〈戰時と國民の覺悟〉,《運動と趣味》,第3卷第3號,1918年4月,頁2-5。
    本西溪風,〈戰時と國民皆兵論〉,《運動と趣味》第3卷第7號,1918年9月,頁2-5。
    石田新太郎,〈臺灣教育家的使命〉,《臺灣教育會雜誌》第61號,1907年4月,頁6-7。
    主膳子,〈風邪豫防の上より觀たる〉,《運動と趣味》,第4卷第1號,1919年1月,頁16-18。
    江藤哲藏,〈體育問題 富強の根本義は一に國民の體力〉,《運動と趣味》,第3卷第4號,1918年5月,頁15-20。
    宇佐見守,〈臺.滿.鮮對抗陸上競技觀戰記〉,《臺灣時報》,1936年1月,頁88-92。
    加藤真一,〈興亞教育に於ける體育文化の位置〉,《興亞教育》,第1卷第12號,1942年12月,頁26-46。
    佐佐木國重,〈運動のシ─ズンに入る〉,《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64號,1922年9月,頁1。
    呂紹理,〈日治初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收於黃富三、翁佳音主編《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頁359-390。
    呂紹理,〈從《臺灣人士鑑》看日治時期社會領導階層的休閒傾向〉,臺灣師範大學主辦,「回顧老台灣,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1999年5月。
    呂紹理,〈展示臺灣──1903年大阪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臺灣館之研究〉,《臺灣史料研究》九卷二期,2003年12月,頁103-144。
    呂紹理,〈老眼驚看新世界──從《水竹居主人日記》看日據時期保正的生活與休閒娛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中縣文化局主辦,「水竹居主人日記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2004年11月。
    何鳳嬌,〈戰後初期臺灣土地的接收與處理(1945-1952)〉,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3年6月。
    何義麟,〈日治時期臺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過程〉,收於《回顧老臺灣 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2000年),頁293-311。
    辛德蘭,〈日治時期臺灣的大日本武德會(1900-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第2期,2006年12月,頁1-26。
    李祖杰,〈球評的臺語要怎麼連啊〉,《新台灣新聞周刊》493期,2005年9月,頁102-103。
    李姬淑,〈近代中華民族主義體育思想之比較〉,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李姬淑,〈韓國開化期體育思想之研究(1883-1910)〉,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博士論文,1997年6月。
    佐佐木,〈女性と體育〉,《興亞教育》,第1卷第10號,1942年10月,頁60-64。
    金湘斌,〈日治初期臺灣初等學校運動會之歷史考察(1895-1911)〉,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吳德功,〈運動會記〉,《臺灣時報》漢文版,1915年10月,頁13-14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的放足斷髮運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16,1986年6月,頁69-108。
    長谷信之,〈記錄上より見たる我が臺灣水泳界〉,《臺灣教育》,第315號,1928年11月,頁106-112。
    岡野丈雄,〈臺灣に於て適當と認むる體育種目調查成績〉,《臺灣時報》,1933年4月,頁21-29。
    林獻堂,〈祝臺灣青年雜誌之發刊〉,《臺灣青年》,第1卷第1號,1920年7月,頁2-3。
    林玫君,〈臺灣廟會與傳統體育初探〉,《國民體育季刊》,第26卷第2期,1997年6月,頁29-37。
    林玫君,〈回頭看臺灣體育史〉,《國民體育季刊》,第28卷第3期,1999年9月,頁54-62。
    林玫君,〈日治時期臺灣體育史料解析〉,《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9期,2000年5月,頁2-16。
    林玫君,〈尋求五十年前的體育史料:日治時期臺灣體育書籍和雜誌之分析研究〉,《國立臺中技術學院人文社會學報》,第1期,2002年12月,頁189-207。
    林玫君,〈淺談日治時期臺灣運動專業雜誌〉,《臺中學院體育》,第3期,2006年12月,頁94-105。
    林玫君,〈太陽旗下的鐵人:張星賢的田徑世界〉,《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49期,2007年3月,頁8-20。
    林琪雯,〈運動與政權維繫:解讀戰後臺灣棒球發展史〉,臺灣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5年7月。
    林芳姿,〈一把紅泥土 一長串記憶:臺北球場吹起熄燈號〉,《新臺灣新聞周刊》237期,2000年10月,頁96-97。
    林丁國,〈從《從灌園先生日記》看林獻堂的體育活動〉,收於許雪姬編,《日記與臺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50週年紀念論文集》(下),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08年6月,頁791-840。
    松下義雄,〈學校體育は斯くあらぬばならぬ〉,《臺灣教育》第257號,1923年10月,頁32-38。
    松井實,〈體育振興策〉,《臺灣教育》,第265號,1924年7月,頁1-6。
    松井我川,〈本島の女性は何故入浴を嫌ふか〉,《臺灣警察時報》,第42號,1931年11月,頁3-4。
    吳亦烈,〈對於提倡體育的希望〉,《臺灣青年》,第2卷第2號,1921年2月,頁25-28。
    吳文忠,〈中華文化遺產中體育活動事蹟的發掘與整理研究〉,《國民體育季刊》,第7卷第2期,1978年9月,頁7-13。
    周立祥,〈留下一抔紅土 棒喝淺碟野球〉,《新臺灣新聞周刊》245期,2000年12月,頁46-48。
    周立祥,〈臺灣籃球還有搞頭嗎?〉,《新臺灣新聞周刊》341期,2002年10月,頁106-108。
    周婉窈,〈「進步由教育 幸福公家造」──林獻堂與霧峰一新會〉,《臺灣風物》,第56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39-89。
    持地六三郎,〈論臺灣教育〉,《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5號,1905年11月,頁1189-1191。
    段嘉蓀,〈誰是王牌──紀錄與棒球史的書寫〉,《中國論壇》,第32卷第12期,1992年9月,頁42-44。
    范春源,〈戰後臺灣地區體育史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17輯,1994年8月,頁59-74。
    范春源,〈臺灣體育運動史之研究〉,《東師體育》,第3期,1996年5月,頁22-33。
    范春源,〈吳文忠與體育史研究〉,《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19輯,1995年8月,頁23-34。
    范春源,〈體育史學研究動態〉,《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第9期,2000年5月,頁48-57。
    洪太山口述、曾文誠整理,〈昔日四番穩如泰山(上)〉,《職業棒球》,第226期,2001年1月,頁42-43。
    洪太山口述、曾文誠整理,〈昔日四番穩如泰山(下)〉,《職業棒球》,第227期,2001年2月,頁46-49。
    洪世昌,〈臺灣民報與日治時期臺灣新文化運動(1920-193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持地六三郎,〈論臺灣教育〉,《臺灣教育會雜誌》,第45號,1905年11月,頁1189-1191。
    前川治,〈論公學校體操科之價值〉,《臺灣教育會雜誌》,第98號,1910年5月,頁509-511。
    高正源,〈原住民與臺灣棒運(上)〉,《山海文化》第9期,1995年3月,頁32-43。
    許義雄,〈搶救臺灣體育史料刻不容緩〉,《學校體育雙月刊》,第12卷第1期,頁2-3。
    許光麃,〈吳文忠的學術成就及其《體育史》所蘊涵的史學理論〉,《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第3期,1998年6月,頁32-67。
    庭球子,〈運動獎勵風邪〉,《運動と趣味》,第4卷第1號,1919年1月,頁9。
    徐元民,〈尚樹梅的體育思想〉《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27輯,1999年6月,頁11-20。
    徐元民,〈五十年來中央政府體育行政組織沿革〉,《國民體育季刊》,第30卷第3期,頁10-12。
    翁嘉銘,〈棒球的美麗與哀愁──民心變遷下的臺灣棒球史〉,《中國論壇》,第32卷第12期,1992年9月,頁27-31。
    晏山農,〈新認同的配方──臺灣棒運的「力脫死」及其顛覆〉,《中國論壇》,第32卷第12期,1992年9月,頁32-36。
    晏山農,〈棒運考掘學〉,《民眾日報》,1992年8月24日,第27版。
    晏山農,〈千年歷史萃取一道奧運精神〉,《新新聞》第912期,2004年8月,頁51。
    晏山農,〈建構臺灣「國球」史的骨架與血肉〉,《新新聞》,第920期,2004年10月,頁62-63。
    張如陵,〈臺灣人的運動為怎麼不振?〉,《臺灣民報》,第294號,1930年1月1日,14版。
    張朝貴,〈首屆亞洲棒球賽觀感〉,《臺灣新生報》,1955年1月11日4版。
    張素珠,〈臺灣女子體育的萌芽〉,《國民體育季刊》,第30卷第3期,頁13-21。
    張素珠,〈臺灣隊參加全國第七屆運動大會〉,《中華體育》,第4卷第3期,1990年12月,頁13-17。
    張力可,〈臺灣棒球與認同:一個運動社會學的分析〉,清華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張妙娟,〈《臺灣府城教會報》與清季臺灣的基督徒教育〉,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張隆志,〈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臺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收於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頁234-259。
    張世瑛,〈清末民初的變局與身體〉,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6年7月。
    陳嘉謀,〈光復初期臺北市銀行公會棒球隊發展之研究(1948-1968)〉,《體育學報》32期,1992年3月,頁253-264。
    陳曉明,〈體育神話的時代〉,《中國論壇》,33卷1期,1992年10月,頁39-43。
    陳淑真記錄,〈九十三年度「揮棒敘舊 重返榮耀」──棒球界耆老座談會會議記錄〉,《高市文獻》,17卷3 期,2004年9月,頁81-109。
    陳复嘉,〈德‧顧拜旦與奧運復興運動〉,政治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連碧榕,〈聞臺灣青年發刊喜而有感〉,《臺灣青年》,第一卷第一號,1920年7月,頁9-12。
    許雪姬訪問、曾金蘭紀錄,〈林鳳麟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5期: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6月,頁211-232。
    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黃順記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第6期: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年7月,頁193-210。
    國民體育季刊編輯部,〈體育司的成立及展望〉,《國民體育季刊》,第4卷第1期,1973年12月。
    梁淑玲,〈社會發展、權力與運動文化的形構──臺灣棒球的社會、歷史、文化分析(1895-1995)〉,政治大學社會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野村正賢,〈體育と心育〉,《臺灣教育》,第246號,1922年11月,頁17-24。
    葉城,〈臺灣棒球場巡禮〉,《國民體育季刊》,第30卷第4期,2001年12月,頁32-37。
    葉國豪,〈體育政治仍有良善的面向〉,《新新聞》,第913期,2004年9月,頁36。
    葉龍彥,〈百年體育,千禧曙光:體育、文化、史觀〉,《國民體育季刊》,第30卷第3期,頁61-67。
    葉晨聲,〈從牛津學堂到淡江中學:一個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學校的個案研究(1872-1956)〉,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曾柏翔,〈馬偕教育志業研究〉,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所碩士論文,2006年7月。
    溫勝智,〈臺灣地區棒球運動發展之研究(1897-2001)〉,東海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4年5月。
    黃子庚,〈教育約言〉,《臺灣教育會雜誌》,第11號,1903年2月,頁179-180。。
    黃正安,〈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黃東治,〈運動文化與國家認同初探〉,收於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臺灣研究國際學會,2006年,頁579-613。
    黃冠雄,〈棒球真的是臺灣「國球」?〉,《新新聞》995期,2006年3月,頁92。
    黃慧貞,〈日治時期臺灣上流階層之休閒活動與興趣選擇:以《臺灣人士鑑》為中心〉,《臺灣風物》,第56卷第4期,頁91-129。
    鳥山隆夫,〈臺灣選手に與ふ 不可敗為飲酒〉,《運動と趣味》,第4卷第2號,1919年3月,頁10-12。
    湯川充雄,〈觀覽者の注意 早大對臺灣軍野球試合に於ける〉,《運動と趣味》,第2卷第11號,1927年12月,頁33-34。
    森茂雄,〈談臺灣的棒球〉,《臺灣新生報》,1954年1月11日,4版。
    森豊彥,〈本島體育競技界觀望〉,《臺灣教育》,第325號,1929年9月,頁60-62。
    彭城晃,〈就運動會而言〉,《臺灣教育會雜誌》,第92號,1909年11月,頁1089-1090。
    彭煥勝,〈馬偕在淡水的教育事業(1872-1901)〉,《彰化師大教育學報》,第5輯,2003年,頁1-32。
    傅維寧,〈一百年前的中國少年棒球隊〉,《傳記文學》,第20卷第6期,1972年6月,頁30-31。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1995年5月。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第33期,2000年6月(抽印本)。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新史學》,第7卷第4期,1996年12月,頁119-158。
    詹素娟,〈臺灣女婿、上帝臣僕:馬偕在北臺灣的教育事業〉,《人本教育札記》,第30期,1991年12月,頁16-22。
    裏川大無,〈臺灣雜誌興亡史(四)〉,《臺灣時報》,1935年6月,頁118-127。
    楊照,〈抽離了民族主義之後〉,《中國論壇》,32卷12期,1992年9月,頁37-40。
    楊聰榮,〈文化建構與國民認同:戰後臺灣的中國化〉,清華大學社會人類所碩士論文,1992年7月。
    鄭梅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之研究〉,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鄭國銘,〈海峽兩岸「中國古代體育史」研究概況比較〉,《中華民國體育學會體育學報》,第23輯,1997年9月,頁37-48。
    鄭麗玲,〈帝國大學在殖民地的建立與發展:以臺北帝國大學為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2年4月。
    鄭政誠,〈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1896-1922)〉,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博士論文,2002年5月。
    鄭仰恩,〈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臺灣社會〉,《臺灣神學論刊》,第22期,2000年。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編輯部,〈草創時代の匪賊誌略〉,《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96號,1925年6月,頁55-65。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編輯部,〈武德會臺灣支部の事業一斑沿革〉,《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96號,1925年6月,頁44-54。
    稻田尹,〈運動の歌:臺灣歌謠と民眾〉,《臺灣時報》,1941年12月,頁38-45。
    蕭美君,〈臺灣棒球場史〉,《中華棒球雜誌》,第1期,1983年1月,頁43-45。
    蕭阿勤,〈集體記憶理論的探討:解剖者、拯救者與一種民族觀點〉,《思與言》,第35卷第1期,1997年3月,頁247-296。
    蕭長滾口述、曾文誠整理,〈滾滾棒球長流蕭長滾〉,《職業棒球》,第225期,2000年12月,頁44-47。
    齋藤透,〈本島衛生の回顧と吾人の責任〉,《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96號,1925年6月,頁91-93。
    蔡培火,〈對內根本問題之一端〉,《臺灣青年》,第1卷第1號,1920年7月,頁46-52。。
    蔡宗信,〈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1895-1926)〉,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碩士論文,1992年。
    蔡宗信,〈臺灣東部原住民棒球運動之發展〉,《山海文化》,第3期,1995年3月,頁37-43。
    蔡禎雄,〈日據時期臺灣初等學校教育體育科的歷史考察〉,《國民體育季刊》,第19卷第3期,1990年9月,頁23-36。
    蔡禎雄,〈近代臺灣學校體育的奠基:以1919年「臺灣教育令」公布的前後為中心〉,《中國近代體育史文集》,1992年10月,頁193-205。
    蔡長啟,〈我國體育政策回顧與展望〉,《國民體育季刊》,第23卷第1期,1994年3月,頁6-9。
    劉克明,〈嘉納氏之演講〉,《臺灣教育會雜誌》,第12號,1903年3月,頁301-303。
    劉克明,〈女子體育論〉,《臺灣教育會雜誌》,第66號,1907年9月,頁861-863。
    劉克明,〈論體育之必要〉,《臺灣教育會雜誌》,第72號,1908年3月,頁269-270。
    劉克明,〈始政紀念日所感〉,《臺灣教育會雜誌》,第111號,1911年6月,頁591-592。
    劉世珍(訪問),〈謝國城〉,《臺灣新生報》,1968年5月22日,5版。
    劉士永,〈一九三○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第4卷第1期,1999年4月,頁97-148。
    劉士永,〈「清潔」、「衛生」與「保健」──日治時期臺灣社會公共衛生觀念之轉變〉,《臺灣史研究》,第8卷第1期,2001年10月,頁41-88。
    劉進枰,〈古柏坦的奧林匹克思想析論〉,臺灣師範大學體育所博士論文,2002年6月。
    劉革新,〈臺灣人是棒球迷〉,收入劉克全編《永遠的劉瑞山》,自刊本,2004年,頁318-320。
    樊正治,〈體育史學研究的先決問題〉,《國民體育季刊》,第7卷第2期,1978年9月,頁5-6。
    瀧田和三郎,〈游泳に就いて〉,《臺灣教育》,第217號,1920年6月,頁21-24。
    戴振豐,〈日治時期臺灣賽馬的沿革〉,《臺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6期,2003年5月,頁1-17。
    謝國城,〈大專中校棒球賽觀感〉,《臺灣新生報》,1959年4月8日,4版。
    謝國城,〈亞洲棒球賽──中日之戰記詳〉,《中央日報》,1963年9月26日,4版。
    謝國城,〈亞洲棒球賽──中韓之戰記詳〉,《中央日報》,1963年9月28日,4版。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謝仕淵,〈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運動會與地方社會〉,《臺灣歷史學會會訊》,第16期,2003年5月,頁18-30。
    謝仕淵,〈日治初期(1895-1916)臺灣公學校的女子體育與放足運動〉,《臺灣文獻》,第55卷第2期,2004年6月,頁206-230。
    謝仕淵,〈1929年高雄第一公學校與第一回全島少年野球大會〉,《高市文獻》,第17卷第3期,2004年9月,頁110-120。
    謝佳芬,〈臺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藤田捨次郎,〈我が臺灣統治の黎明期〉,《臺灣警察協會雜誌》,第138號,1928年12月,頁114-122
    瞿海良,〈臺灣原住民的棒球傳奇〉,《山海文化》,第9期,1995年3月,頁25-31。
    羅渙之,〈漢文讀本卷二應用文集〉(教材省錄),《臺灣教育》,第158期,1915年6月,(漢文目錄)頁3。
    簡永昌,〈中華棒球發展史〉,《中華棒球雜誌》,第1期,1983年1月,頁16-19。
    11月,頁90-92。
    顏春芳,〈我が臺灣青年の體育改造を呼ぶ〉,《臺灣青年》,第2卷第2號,1921年2月,頁56-59。
    蘇雄飛,〈體育史學的研究〉,《國民體育季刊》,第14卷第4期,1985年12月,頁53-60。
    蘇瑞陽,〈訪臺灣體育發展的見證人:楊基榮教授〉,《國民體育季刊》,第20卷第3期,1991年9月,頁68-73。
    蘇玉珍,〈臺省棒球運動今昔談〉,《中央日報》,1967年5月24日,5版。
    蘇正生口述、曾文誠整理,〈情繫甲子園〉,《職業棒球》,第108期,1994年8月,頁15-19。
    蘇曉倩,〈身體與教育──以日治時期臺灣實業學校的身體規訓為例〉,暨南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鷲巢敦哉,〈臺灣警察の四十餘年を顧みて〉,《臺灣警察時報》,第257號,1937年4月,頁30-41。
    三、英文專書
    Gorn , Elliott J. & Goldstein ,Warren. A brief history of American sports,(Canada:Harper Collins,1993).
    Gilbert , Thomas W. Baseball and the color line,(New York:Franklin Watts,1995).
    Grabowski, John F.The history of sports:Baseball,(San Diego,CA:Lucent Books,2001).
    Jozsa,Jr.Frank P.Sports capitalism The foreign business of American,(Burlington: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2004).
    Koppett, Leonard.Concise history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1998).
    Margolis,Jeffrey A.Violence in sports:Victory at what price ?(Berkeley Heights,N.J.:Enslow Publishers, 1999).
    Mandelbaum,Michael.The meaning of sports:Why Americans watch baseball,football,and basketball and what they see when they do?(New York:Perseus Books group,2004).
    Rotella, Bob(et al.).Case studies in sport psychology,(Boston:Jones and Bartlett Publishers,1998).
    Rossi,John P.The national game:baseball and American culture,(Chicago:Ivan R. Dee,2000).
    Stewart,Mark,Baseball:A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pastime,(New York:Franklin Watts,1998).
    Wiggins,David K.Sport in America:From wicked amusement to national obsession,(Canada:Human Kinetics,1995).
    四、報紙雜誌
    《臺灣青年》,東京: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年~1924年。
    《臺灣》,東京:臺灣雜誌社,1922年~1924年。
    《臺灣運動界》,臺北:臺灣體育獎勵會,1915年10~11月。
    《運動と趣味》,臺北:臺灣體育獎勵會,1916年~1919年。
    《臺灣教育會雜誌》,臺北:臺灣教育會,1901年~1913年。
    《臺灣教育》,臺北:臺灣教育會,1914年~1942年。
    《臺灣學校衛生》,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臺灣學校衛生會,1938~1943年。
    《臺灣鐵道》,臺北:臺灣鐵道會,1912年~1941年。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17年~1929年。
    《臺灣警察時報》,臺北:臺灣警察協會,1930年~1943年。
    《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898年~1944年。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1905年~1911年。
    《臺灣時報》,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09年~1919年。
    《臺灣時報》,臺北:臺灣時報社,1921年~1943年。
    《臺南新報》,臺南:臺南新報社,1921~1937年。
    《臺灣民報》,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23年~1930年。
    《臺灣新民報》,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0年~1932年。
    《申報》,上海:上海申報社,1921年。
    《時事新報》,上海:時事新報社,1921年。
    《大公報》,上海:上海大公報社,1948年。
    《中央日報》(南京版),南京:中央日報社,1948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503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5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503101.pdf66KbAdobe PDF21593View/Open
    53503102.pdf74KbAdobe PDF21302View/Open
    53503103.pdf177KbAdobe PDF21606View/Open
    53503104.pdf141KbAdobe PDF21690View/Open
    53503105.pdf542KbAdobe PDF23327View/Open
    53503106.pdf578KbAdobe PDF25324View/Open
    53503107.pdf718KbAdobe PDF23598View/Open
    53503108.pdf593KbAdobe PDF23344View/Open
    53503109.pdf1649KbAdobe PDF24377View/Open
    53503110.pdf726KbAdobe PDF24181View/Open
    53503111.pdf290KbAdobe PDF21923View/Open
    53503112.pdf375KbAdobe PDF22351View/Open
    53503113.pdf142KbAdobe PDF22098View/Open
    53503114.pdf128KbAdobe PDF21337View/Open
    53503115.pdf168KbAdobe PDF24357View/Open
    53503116.pdf331KbAdobe PDF23385View/Open
    53503117.pdf141KbAdobe PDF21334View/Open
    53503118.pdf191KbAdobe PDF22589View/Open
    53503119.pdf489KbAdobe PDF22829View/Open
    53503120.pdf501KbAdobe PDF2801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