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55
|
Title: | 戰後台灣佛教僧俗關係的轉變及意涵:由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香光尼僧團考察 The Professional Choice: The Changing Relation between Buddhist Clergy and Lay People in Postwar Taiwan |
Authors: | 黃詩茹 Huang, Shih Ju |
Contributors: | 李玉珍 黃詩茹 Huang, Shih Ju |
Keywords: | 台灣佛教 僧俗 台中蓮社 大專青年齋戒會 香光尼僧團 大專青年學佛運動 |
Date: | 2007 |
Issue Date: | 2009-09-19 12:50:39 (UTC+8) |
Abstract: | 本文主旨為探討戰後台灣佛教僧俗關係的轉變與意涵,時間由1945年以降,並以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香光尼僧團三個中部淨律道場為個案。首先陳述1945年後的台灣宗教環境,包括大陸僧俗來台,及既有的齋教、日本佛教、民間信仰等同時並存的情形。此期間最關鍵的二者,一為中國佛教會結合政治力量主導推動的傳戒活動,二則是大陸僧人紛紛發展其「宗教專業」,於弘法新地進一步拓展其「宗教事業」,此即建立僧俗關係的重要過程。 其次,以台中蓮社、大專青年齋戒會為例,探討其於1960年代至1980年代由僧俗合作推動的佛學教育內涵,不僅引領中部地區學佛風氣,更帶動一波大專青年學佛熱潮,其造就眾多僧俗人才,包括興起於1980年代的香光尼僧團。然其中也突顯僧俗的理念差異,包括「學佛」與「佛學」的問題,及持戒、處眾的不同風格。 1980年代至今則以香光尼僧團為例,其延續大專青年學佛運動重視青年與教育的精神,以僧俗教育為志業主軸,前者以香光尼眾佛學院為基礎,培育高學歷青年尼眾,使僧團發展方向精英化;後者則以佛學研讀班提供一般大眾基礎佛學教育,在該場域中僧俗間具體化為師生關係。由這些基礎進一步針對跨地域性信徒網絡的說法提出檢討,本文認為跨地域性的網絡確實存在,但未有明顯的信徒性質。 經由分析上述三個個案的僧俗關係,本文認為僧人專業化的取得與應用使宗教成為社會專業分工的一環,並因教育政策而漸具學科性質,僧人為「宗教師」的身分雖仍屬宗教範疇,但其「師」的角色顯然有世俗倫理的意涵,異於傳統以宗教薰陶人之完整性、作為終極關懷的神聖概念。 由本文觀察可見,戰後刻意分別的僧俗至今又再度交錯。雖然當前人間佛教風潮似乎為俗人地位之提升帶來新契機,但僧俗關係尚需更多的對話與經驗累積以縮小理想與實踐的落差,並予以僧俗彼此刺激及適應的機會。 |
Reference: | 一、佛典 失譯,《薩婆多毘尼毘婆沙》(T.23, no.1440)。 後漢安.世高譯,《尸迦羅越六方禮經》(T.01, no.16)。 二、主要文獻 (一) 有關台中蓮社 于凌波,《李炳南居士與台灣佛教》(台中:李炳南居士紀念文教基金會, 1995)。 台北淨廬念佛會編,《台北淨廬念佛會卅十週年慶專輯》(台北:淨廬念佛會 2006)。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全集.弘護小品彙存》(台中:青蓮,1996)。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修學法要》(台中:青蓮,1990)。 《李炳南老居士全集.雪廬寓台文存》(台中:青蓮,1996)。 明倫月刊社編,《雪公師訓集錦》(台中:青蓮,2006)。 雪廬講堂印經功德會編,《李炳南居士逝世十周年紀念集》(台中:雪廬講堂 印經功德會,1997)。 《明倫月刊》,第1、4、5、12、18、44、137、164、173期。 《菩提樹》,第3、5、6、62、67、69、111、115、151、169、170、 178、189、208、226、227、229、307、308、316、348期. (二)有關大專青年齋戒會 釋懺雲,《大專學生齋戒學會解行合集》(南投縣:慈慧印經處,1989)。 《齋戒學會輔助教材》(南投:蓮因寺大專學生齋戒學會,1993)。 《蓮音》(南投:大專青年齋戒會)。 《齋戒學會同學必讀法語靈感選要》(台北:大乘,1988)。 蓮因寺網路法寶:http://dipper.twbbs.org/www/amitabha/master/laming.htm。 (三)有關香光尼僧團 香光莊嚴雜誌社編輯組編,《學士尼風波的省思》(嘉義:香光莊嚴, 1987)。 香光尼僧團伽耶山基金會編,《初級佛學課本》(嘉義:香光書鄉,1996)。 釋見晉、釋見海編,《戒在法在.法在佛在——2004年香港出家毘尼營》(嘉 義:香光書鄉,2004)。 釋見豪、釋自衎採訪編著,《魚趁鮮,人趁早:明宗上人走過台灣佛教六十 年》(嘉義:香光書鄉,2007)。 釋明迦編,《香光—香光尼僧團十二週年特刊》(嘉義:香光莊嚴,1992)。 釋悟因編,《覺樹人華︰香光尼眾佛學院成立十二週年專刊》(嘉義:香光書 鄉,1992)。 《點石集》(嘉義:香光書鄉,2007)。 《掬水集》(嘉義:香光書鄉,2007)。 《青松萌芽》,第1、2、7、12期。 《香光莊嚴》,第84、58、77期。 《梵網集》第95、104期。 (四)其他 十普寺傳戒會編,《護國千佛大戒同戒錄》(台北:十普寺,1955)。 白聖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論文集編審委員會,《白聖長老圓寂三週年紀念論文 集》(新店:臺北能仁家商董事 會,1992)。 周宣德,《淨廬佛學文叢》(台北:慧炬,1986)。 黃國治,〈101旁的現代淨土〉,《台灣光華雜誌》(2007),第11期,頁 32-37。 祝賀恩師八秩嵩慶禮贊會,《白公上人光壽錄》(台北:十普寺,1983)。 歐陽漸,〈支那內學院院訓釋.釋師訓〉,《歐陽大師遺集》(台北:新文 豐,1976), 頁22-36。 釋太虛,《太虛大師全書目錄》(台北:太虛大師全書影印會,1970)。 釋白聖編,《戒堂講話集》(北縣:菩薩觀世音佛經善書印送會,2003)。 釋淨空,《認識佛教:幸福美滿的教育》(北縣:了凡四訓基金會,1996)。 《人生雜誌》(台北:人生雜誌社)。 《海潮音》,第16卷,第3號。 《紐司》,第19卷,第1期。 《新雨月刊》,第27期。 《慧炬》,第93、95、528期。 《覺世》,第153、154、155期。 《佛光大辭典》電子版,第三版:http://www.hsilai.org/etext/search-1.htm。 三、相關研究 Charles Brewer Jones, Buddhism in Taiwan : Religion and the State, 1660-1990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Cheng, Wei-yi, Luminary Buddhist Nun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 Quiet Feminist Movement, Journal of Buddhist Ethics, vol. 10, pp.40-56. Christopher S. Queen, eds., Engaged Buddhism in the West,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2000). Christopher S. Queen and Sallie B. King, eds., Engaged Buddhism : Buddhist Liberation Movements in Asia (Alban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Holmes Welch, The Buddhist Revival in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Huang, Julia, C. “Globally Engaged Buddhism: The Compassion Relief Foundation from Taiwan”, 《台灣宗教研究》(2005),vol. 5, no. 1, pp. 1-38. Melford E. Spiro, Buddhism and Society: A Great Tradition and Its Burmese Vicissitud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Sherry B. Ortner, Sherpas through Their Ritual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丁敏,〈台灣社會變遷中的新興尼僧團—香光尼僧團的崛起〉,《1996佛學研 究論文集(一)—當代台灣的社會與宗教》(高雄:佛光,1996), 頁19-72。 〈煮雲法師的佛教經驗與佛教事業—1949年大陸來臺青年僧侶個案研 究〉,《中華佛學學報》(1999),第12期,頁275-302。 于君方,〈臺灣的比丘尼:以香光尼僧團為例〉,《【宗教研究:問題與方 法】成果彙編》(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宗教研究中心「第一屆宗教 學研習會」,1998),頁27-32。 江燦騰,〈台灣當代淨土思想的新動向──思想史的探討〉,《東方宗教研究》 (1988),第2期,頁163-184。 《台灣佛教百年史之研究》(台北:南天,1996)。 《台灣當代佛教:佛光山.慈濟.法鼓山.中台山》(台北:南天, 1997)。 〈解嚴前後台灣佛教在家教團〉,《台灣佛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 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華佛寺協會,2007),頁E1-E27。 呂凱文,〈論僧俗二眾之宗教教育—從僧俗身份的區分與宗教職能的定位談 起〉,《世界宗教學刊》(2005),第5期,頁59-109。 李玉珍,〈佛教蓮社與女性之社會參與——1930年代上海蓮社與1960年代台 灣蓮社之比較〉,《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台 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頁255-312。 〈出家入世—戰後台灣佛教女性僧侶生涯之變遷〉,《回顧老臺灣、 展望新故鄉─臺灣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師範大 學歷史系,2000),頁149-207。 〈寺院廚房裡的姐妹情:戰後台灣佛教婦女的性別意識與修行〉, 《婦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2003),頁281- 332。 李世偉,〈台灣大專青年學佛運動的形成與開展—以周宣德與「慧炬」為探討 中心〉,《台灣宗教研究通訊》(台北:蘭臺,2002),第4期, 頁123-159。 李孝悌,〈明清的統治階層與宗教:正統與異端之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 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1988),頁83-102。 邱淑雯,〈女性庶民書寫文化:香光尼僧團佛學研讀班女眾學員的作業書 寫〉,《第三屆當代宗教學術研討會─宗教藝術、傳播與媒介》 (嘉義:南華大學宗教文化研究中心,1999),頁1-40。 何勁松,〈中國佛教應走什麼道路——關於居士佛教的思考〉,《世界宗教研 究》(1998),第1期,頁22-30。 佛教維鬘文化教育協進會,〈附錄之三:談台灣佛教史的研究現況與教團發展 路線的評估—訪清大講師江燦騰先生〉,《臺灣 佛教文化的新動向》(台北:東大,1993),頁 227-242。 吳老擇口述,卓遵宏紀錄,《台灣佛教一甲子:吳老擇先生訪談錄》(北縣: 國史館,2006)。 吳麗娜,〈李雪廬炳南先生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1996)。 周霖芳,〈中國佛教會在臺灣之發展(1945-1955)〉(桃園: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林仁昱,〈1950年代台灣佛教弘法的新試驗—以宜蘭雷音寺為中心的探討〉, 《宜蘭文獻雜誌》(2001),第49期,頁48-81。 林珍如,〈我國成人教育方案規劃成功與不成功的指標及其影響因素之硏究: 實務工作者觀點分析〉(嘉義: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7)。 林建德,〈漢傳佛教的展望與願景——以印順「人間佛教」為重心的探討〉, 《印順長老與人間佛教學術硏討會論文集》(桃園:佛光山文教基金 會,2004),頁J1-J38。 林端,〈佛教與社會——緬甸與台灣的比較〉,《佛教圖書館館刊》 (2006),第44期,頁48-53。 林鎮國,《空性與現代性:從京都學派、新儒家到多音的佛教詮釋學》(台 北:立緒,1999)。 洪雅惠,〈台灣佛教優婆夷之性別經驗:以四個人間佛教教團的優婆夷為例〉 (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韋伯著,于曉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北縣:左岸文化, 2001),頁45-53。 陳玉女,〈明代瑜伽教僧的專職化及其經懺活動〉,《新世紀宗教研究》 (2004),第3卷,第1期,頁38-88。 陳兵、鄧子美編,《二十世紀中國佛教》(台北:現代禪,2003)。 陳雍澤,〈李炳南先生儒佛融會思想研究〉(台中: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4)。 陳榮捷,《現代中國的宗教趨勢》(台北:文殊,1987)。 陳器文編,《紀念李炳南教授往生20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青蓮, 2006)。 陳慧劍,《當代佛門人物》(台北:東大,1984)。 張淨茵,〈清修與律己—以「大專學生齋戒學會」學員之參與經驗為例〉(花 蓮: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溫金柯,《繼往與開來—從現代禪到淨土信仰》(台北:淨宗,2005)。 楊惠南,〈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 (1990),新1期,頁317-343。 〈佛在人間-——印順導師之「人間佛教」的分析〉,《印順導師八秩 晉六壽慶論文集》(台北:法光,1991),頁89-122。 〈人間佛教的困局—以新雨社和現代禪為中心的一個考察〉,(台 北:弘誓文教基金會「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研討會」, 1999)。 〈從印順的人間佛教探討新雨社與現代禪的宗教發展〉,《佛學研究 中心學報》(2000),第5期,頁275-312。 〈「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 《中華佛學學報》(2000),第13期,頁479-504。 〈解嚴後台灣新興佛教現象及其特質—以「人間佛教」為中心的一個考 察〉,《「新興宗教現象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 學研究所,2002),頁189-238。 楊慶堃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思想 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9),頁319-348。 劉宇光,〈左翼佛教(Engaged Buddhism):激進佛學、世俗公民社會與現 代佛教的政治反省〉,《世界宗教學刊》(2006),第7期,頁1- 42。 劉靜宜,〈雪廬老人儒佛教化事業探述〉,台中蓮社全球資訊網: http://www.minlun.org.tw/1pt/1-dreamweaver/32- 01.htm。 〈雪廬老人教化事業之價值與貢獻〉,台中蓮社全球資訊網: http://haihui.ntcu.edu.tw/searhme.asp。 學忍,〈台灣淨土教思想的發展〉,《僧伽》,第9卷,第1期,頁15-23。 盧蕙馨,〈現代佛教女性的身體語言與性別重建:以慈濟功德會為例〉,《婦 女與宗教:跨領域的視野》(台北:里仁,2003),頁219-280。 鍾瓊寧,〈行在家道:民初的上海居士佛教(1912-1937)〉(台北:政治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戴愛蓮,〈佛教、婦女與公民社會在台灣〉,《第四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 實踐研討會論文集》(桃園:弘誓文教基金會,2003),頁Q15- Q23。 簡秀治,〈成人參與宗教課程的動機及其影響—以香光尼僧團紫竹林精舍佛學 研讀班為例〉(高雄:高雄師範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1994)。 藍吉富,〈大乘經典中之在家佛教徒的地位及其角色功能〉,《從傳統到現 代——佛教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東大,1990),頁49-59。 譚偉,〈中國居士佛教之歷史與未來〉,《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 版)》(2001),第113期,頁127-133。 羅元庸,〈李炳南居士思想研究〉(台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5)。 羅佳文,〈從「現代禪」到「淨土宗彌陀念佛會」:一個宗教團體的轉型〉 (台北:真理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羅國銘,《當代在家佛教中的維鬘傳道協會:一個區域性新興教團個案的探 討》(台北:新文豐,2006)。 闞正宗,〈一九四九年之後大陸佛教對齋教的衝擊〉,《臺北文獻直字》 (2001),第138期,頁85-117。 《重讀台灣佛教.戰後台灣佛教正、續編》(北縣:大千,2004)。 〈戰後台灣佛教的幾個面向(1949-2003)〉(新竹:玄奘大學宗教 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 闞正宗、卓遵宏、侯坤宏,《台灣經懺佛教縱橫談:源靈法師訪談錄》(北 縣:國史館,2006)。 釋印順,《法海微波》(新竹:正聞,1988)。 《華雨集》(新竹:正聞,1993),第四冊。 《淨土與禪》(新竹:正聞,2000)。 《我之宗教觀》(新竹:正聞,2000)。 《無諍之辯》(新竹:正聞,2000)。 《教制教學與教典》(新竹:正聞,2000)。 《佛在人間》(新竹:正聞,2000)。 《平凡的一生(重訂本)》(新竹:正聞,2006)。 釋見曄,《走過台灣佛教轉型期的比丘尼:釋天乙》(北縣:中天,1999)。 〈佛教理念與實踐的另一種對話型態──以香光尼僧團高雄紫竹林精舍 佛學研讀班為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001), 第90期,頁111-153。 〈以女性修行者看戰後台灣佛教之發展〉,《冉雲華先生八秩華誕壽 慶論文集》(台北:法光,2003),頁449-487。 釋宏任,〈台中慎齋堂的發展與轉型〉(新竹:玄奘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7)。 釋東初,〈了解台灣佛教的線索〉,《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中國佛教史論集 (台灣佛教篇)》(台北:大乘文化,1976),第87冊,頁105- 113。 釋星雲,〈濫收徒眾〉,《覺世論叢》,佛光山全球資訊網: http://www.fgs.org.tw/main.htm。 釋昭慧,〈台灣佛學基礎教育現況之探討〉,(高雄:中華佛寺協會「台灣佛 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2007),頁J1-J22。 釋修禪,《台灣淨土六十年》(台中:圓淨,2003)。 釋惠空,〈台灣佛教世代交替的展望〉,佛藏山網路資料: http://www.fozang.org.tw/digest_2_5.htm。 〈青年學佛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佛藏山網路資料: http://www.fozang.org.tw/talk_old.php?id=20。 釋聖嚴,〈今日的台灣佛教及其面臨的問題〉,《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中國佛 教史論集(台灣佛教篇)》(台北:大乘文化,1976),第87 冊,頁151-176。 釋慧嚴,〈再檢視日治時代臺灣佛教界從事的教育事業〉,《中華佛學學報》 (2003),第16期,頁169-210。 〈太虛、圓瑛二大師與台灣佛教界〉,《中華佛學學報》(2004), 第17期,頁215-242。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94156004 96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600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宗教研究所]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