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載入中.....
|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24
|
題名: | 兒童才藝補習與父母期望、兒童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fter-school learning,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of parents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
作者: | 沈力群 Shen, Li Chun |
貢獻者: | 簡楚瑛 沈力群 Shen, Li Chun |
關鍵詞: | 才藝補習 父母教育期望 兒童幸福感 After-school learning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of parents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
日期: | 2008 |
上傳時間: | 2009-09-19 12:44:27 (UTC+8) |
摘要: |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二年級兒童才藝補習、父母教育期望與幸福感的關係。主要目的有七:一、瞭解目前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參加才藝補習的概況。二、瞭解目前有參加才藝補習的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其父母教育期望現況。三、瞭解目前有參加才藝補習的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幸福感的概況。四、探討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國小二年級兒童參加才藝補習的概況及其間之差異。五、探討不同父母教育期望,國小二年級兒童參加才藝補習的概況及其間之差異。六、探討國小二年級兒童參加才藝補習的不同,其幸福感有差異。七、探討背景變項、父母教育期望、兒童才藝補習對國小二年級兒童幸福感的預測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之公立國小二年級兒童及其家長為研究對象,蒐集到有效樣本275對。使用的工具包括「個人基本資料調查表」、「兒童才藝補習調查問卷」、「父母教育期望量表」及「國小二年級兒童幸福感量表」。在資料處理方面,以描述統計、T檢定、卡方獨立性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以及多元迴歸分析考驗研究假設,並進行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一、有參加才藝補習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其父母教育期望屬「中、高期望」。 二、目前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才藝補習漸增,且較重視知識型才藝補習。 三、有參加才藝補習的台北市國小二年級兒童幸福感大致良好,有「中等以上」程度。 四、背景變項對兒童才藝補習的關係,受家庭社經地位影響最大。 五、父母教育期望對兒童才藝補習並無顯著影響。 六、兒童才藝補習與兒童幸福感無顯著差異。 七、在背景變項、父母教育期望、兒童才藝補習對國小二年級兒童幸福感的預測力中,只有「同時參加知識型與運動型」的才藝補習對幸福感有預測力。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omg After-School learning,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of parents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The main purpose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Taipei in second grade children to participate in an overview of after-school learning,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of their parents , and well-being. 2.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of the after-school learning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gender, family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educational expectaion. 3. Exploring second-grade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different after-school learning cla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well-being 4. Understanding the predictions of well-being of second grade children influenced by gender, socioeconomic status,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and after-school learning.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adopted. By means of the random sampling, 275 students and their parents were chosen from the second grade in 12 Taipei municipal elementary schools as the objects of the study. The instruments used in the study were “Basic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fter-School Learning Inventory”,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Scale” ,and “Children Well-being Scale”.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 were descriptive statistics, t-test, Chi-square test of independence, one-way anova,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ults go as follows: 1. The seco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after-school learning classes, their parents looked forward to ”middle and high expectations”. 2. The seco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more and more after-school learning, especially knowledge-based after-school learning classes. 3. The well-being of seco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articipating in after -school learnig was above average. 4. The difference of the after-school learning ar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especially socioeconomic. 5.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educational expectation of parents and after-school learning. 6.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after-school learning and well-being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7. Participating in knowledge-based and sports-based after-school learning classes at the same time could predict well-being of second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
參考文獻: | 中文部分 內政部(2001)。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8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cbi.gov.tw/CBI_2/upload/f4ef5918-4f42-49da-a43c-b46ef0e37c9b.doc。 內政部(2005)。台閩地區兒童生活狀況調查報告。2008年10月6日。取自http://media.bhp.doh.gov.tw/news_center/detail.asp?id=2683。 王怡云(1999)。傳統與現代-解讀中國父母的教養觀。親子關係與幼兒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朝陽科技大學幼保系。 王筱霞(2003)。國小學生家長為子女選擇美語補習班之關鍵因素及決策行為。南華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史莊敬(譯)(1996)。Bettie B. Youngs 著。孩子壓力知多少。台北:性林。 台灣省教育廳(1999)。台灣省校外課後安親班輔導管理要點。台中:台灣省政府。 何汝魚(2007)。國三學生參與補習行為、學業成績與心理幸福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何姿嫻(2008)。影響國小學童家長送子女參加課後補習之相關因素研究-以桃園縣中壢市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吳幼妃(1982)。父母與同儕對國中學生教育抱負影響之研究。教育學刊,4,89-124。 吳孟錞(2004)。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效能、知覺父母期望、教師期望與行為困擾、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吳怡靜(1999)。腦力即國力,三歲定一生。天下雜誌1999教育特刊,37-42。 吳雪菁(2006)。國小學童校外音樂才藝學習、父母管教態度與自我概念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文化大學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作比較。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李素卿(譯)(1999)。Good, T. L. & Brophy, J. 著。當代教育心理學。台北:五南。 李素菁(2001)。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以台中市立國中生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敏雯(2006)。影響家長選擇幼兒課後才藝班因素之研究-以台北縣公立幼稚園為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駱遜(2005)。兒童才藝班。檢索日期:2008.10.06日。取自 http://www.naer.edu.tw/pcontent/TeachActive/u_ActiveFrame.asp?id=150&ProgramID=141。 汪詠黛(1995)。學童才藝班現況與思考。文訊月刊,76,25-28。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2004)。台灣都會地區兒童家庭生活狀況調查報告。台北: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 兒童福利聯盟基金會(2005)。台灣城鄉兒童假期生活調查報告。台北:兒童福利 聯盟基金會。 周文松(2006)。國中學生學習動機、家長教育期望與學業成就-以中部地區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周新富 (1999)。國中生家庭背景、家庭文化資源、學校經驗與學習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周裕欽、廖品蘭(1997)。出身背景、教育程度即對子女教育期望之關聯性研究。政大教育與心理研究,20,313-330。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芸(譯)(1998)。才能發展研究會著。如何選擇孩子的才藝教室。台北:新潮社。 林俊賢、蔡東鐘(2007)。台東縣國中學生補習教育與心理幸福關聯性研究。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8(1),73-106。 林淑娥(2004)。台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參與學校教育關係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俊瑩(2001)。國小學生家長的子女教育期望、民主參與態度與參與學校教育行為關連性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林義男(1993)。國小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與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邱欣雁(2005)。父母期望與國小高年級學童才藝學習、職業興趣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邱富琇(2004)。兒童之親子溝通、壓力因應方式與其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邱靜娟(1993)。國中生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侯世昌(2002)。國民小學家長教育期望、參與學校教育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姚若芹(1986)。母親就業、家庭社經地位、父母管教態度與國中生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高雄醫學院行為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施建彬、陸洛(譯)(1995)。Argyle, M.著。幸福心理學。台北:巨流。 柯銀德(2002)。台南縣公私立國中學生父母期望、學生成就動機與焦慮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胡海燕(2005)。高三補習生的心理困擾及其教育對策。現代教育科學,2,31-33。 孫敏芝(1988)。認識才藝班。台北:時報。 孫敏芝(1995)。才藝班現象背後的省思。文訊月刊,76,23-24。 孫碧霞(1988)。學齡兒童課後照顧及輔導。社區發展季刊,41,54-57。 柴松林(2008)。兒童幸福感與經濟密切相關。講義,43(1),53-54。 袁一如(2003)。兒童補教產業之市場區隔與購買行為。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馬祖琳、陳蓓薇、陳淑華、蘇怡萍、謝惠如(2000)。課後托育機構服務之個案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1),1-11。 馬婉珍(2004)。孩子的書包:孩子的才藝班怎麼挑?錢雜誌,10,166-171。 國家衛生研究院(2005)。台灣地區幼兒及兒童靜態活動初探-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2009年7月3日。取自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php?volume_indx=159&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3280&enews_dt=2006-07-20。 張世平(1984)。高中生的教師期望、父母期望、自我期望與學業成就的關係。教育研究集刊,26,115-122。 張春興(1981)。高中生的自我知覺與對父母期待知覺間的差距與其學業成績的關係。教育心理學報,14,31-40。 張善楠、黃毅志(1999)。原漢族群、社區與家庭對學童教育的影響。載於洪泉湖、吳學燕(主編),台灣原住民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張翠娟(2007)。幼兒期學習才藝與國小學業成就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教育部(1985)。短期補習班設立及管理規則。2009年7月10日。取自 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B.asp?FullDoc=%A9%D2%A6%B3%B1%F8%A4%E5&Lcode=H0080028。 教育部統計處(2009)。台灣地區各類短期補習班概況統計調查。2009年7月5日。 取自http://bsb.edu.tw/afterschool/register/statistic_form.jsp。 許政法(2009)。國內課外補習研究回顧與展望。教學研究,32(1),56-59。 郭生玉(民64)。父母期望水準不切實際對子女成就動機的影響。教育心理學報,8,61-80。 陳冠貝(1999)。重要他人期望對國小資優學生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未出版,高雄。 陳騏龍(2000)。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陸洛(1998)。中國人幸福感之內涵、測量及相關因素探討。人文及社會科學,8(1),115-137。 章英華、伊慶春(2001年,6月)。家庭、學校與補習。論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主辦之「青少年生命歷程與生活調適」研討會,台北。 彭湃(2008)。”影子教育”:國外關於課外補習的研究與啟示。比較教育研究,216,61-65。 湯芝萱(1995)。讓孩子多才多藝起來-「兒童才藝教育」座談會。文訊月刊,114,29-33。 黃明月(1988)。教師期望、教師行為與學生學業成就關係。師友月刊,250,34-36。 黃迺毓(1995)。才藝素養需要長期的薰陶。文訊月刊,114,21-22。 黃淑惠(2005)。國中高年級學童知覺父親教養方式、教育期望與親子關係之模式探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菁瑩(1999)。台灣地區父母對子女教育期望之差異-性別角色觀和學校功能觀的中介影響。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黃慈薇(2006)。家長對子女的教育期望與學前教育選擇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黃毅志(1990)。台灣地區教育機會之不平等。思與言,28(1),93-125。 黃毅志(1997)。職業、教育階層論與子女管教:論Kohn的理論在臺灣的適用性。台東師院學報,8,1-26。 楊春華(2006)。教育期望中的社會階層差異:父母的社會地位和子女教育期望的關係。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7,71-76。 楊淑雯(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對才藝教育價值的認知與學齡兒童參加才藝班的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楊景堯(1993)。高雄地區不同公立高中父母教育程度、父母感情與教育期望差異之調查研究-上。臺灣教育輔導月刊,43(4),4-13。 楊瑩(1988)。台灣地區教育擴展過程中,不同家庭背景子女受教差異機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重新(2004)。心理學 (第三版)。台北:心理。 葉雅馨(1989)。校外才藝補習教育與學齡兒童學業成就、創造力、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葉蒂芬(2009)。平均律真的平均嗎?—美育現況檢視。2009年7月3日。取自 http://education.vision2020.tw/?p=496。 劉正(2006)。補習在台灣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教育研究集刊,52(4),1-31。 蔡美芳(2003)。國小學生校外才藝學習及其創造力、認知型式與數學後設認知相關之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添旺(2007)。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家長教育期望與管教方式關係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鄭芬蘭(2001)。課後托育學童快樂情緒模式之驗證。屏東師院學報。15,231-258。 講義雜誌(2008)。二00八年(第八屆)小朋友幸福大調查。講義,43(1),46-52。 謝金青、侯世昌、趙靜菀(2003)。國民中學家長教育期望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新竹師院學報,16,89-115。 謝美香(2007)。國小高年級學童的人格特質、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謝效昭(1987)。大台北地區兒童才藝班消費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顏秀芳(2007)。兒童樂觀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彰化縣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羅惠筠(1979)。父母管教方式與少年子女的生活適應。國立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蘇秀枝(2002)。課後托育品質與兒童適應。朝陽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學術研究與創作成果彙集本,243-283。 蘇秀枝(2005)。國小學童課後托育、補習才藝與學業成就、行為適應之關係—以台中縣大里市為例。朝陽人文社會學刊,3(1),173-223。 蘇秀枝、林芯伃、劉美伶、劉容君、王心玫(2006)。課後托育、補習才藝、休閒活動與國小學童適應之關係-以臺中縣某國小為例。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0,93-122。 西文部分 Andrew, F. M., & Withey, S. B.(1976). Social indicators of well-being. New York and London:Plenum. Argyle, M.(1987). 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edge. Braun, C. (1987). Teachers’ expectation. In M. J. Dunkin(Eds.), 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pp.598-605).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Campbell, A.(1981). The sense of well-being in America-recent patterns and trend.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Coates, G.. (2008). After-School Programs: A Different Kind of Learn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14(4), 242. Retrieved July 16, 2009, from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y.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2006a). About study support(out of school hours learning). U.K.: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2006b). The essential guide to the impact of study support. U.K.: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Skill. Diener, E.(1984).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5, 542-575. Elizabeth, L. P. & Patrice, D. L.(2003). Child well-being: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61, 59-78. Finn, J. G.(1972). Expectation and the education environmen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42, 387-410. Ganzach, Y.(2000). Parents` education,cognitive ability,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teractive effects. British Jour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70, 419-441. Huebner, E. S.(1991). Initial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2, 231-240. Huebner, E. S.(1994). Preliminary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multidimensional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for children.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6, 149-158. Huebner, E. S.(2001). Manual for the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2001 version.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Columbia. Huebner, E. S., Suldo, S. M., Smith, L. C., & McKnight, C.G.(2004). Life satisfaction in children and youth: Empirical foundatio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ol psychologists.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1(1), 81-93. Mahon, N. E., Yarcheski, A., & Yarcheski, T. J.(2005). Happiness as Related to Gender and Health in Early Adolescents. 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 14(2), 175-190. Malone, L. M., Fauth, R. C. & Brooks-Gunn, J.(1999). Early enrichment opportunities:Participation and cognitive benefits in kindergarten. National Center for Children and Families,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eligson, J. L., Huebner, E. S., & Valois, R. F.(2005). An investigation of a brief life satisfaction scale with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73, 355-374. Teachman, J. D.(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Kenneth, C. L.(2007). The 2008 founda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 child and youth well-being index (CWI) report. Foundation for Child Development. Duke University Durham, North Carolina. Noll, R.(1996). Peer relationship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of youngsters with sick cell disease. Child Development, 67, 423-436. Naar-King, S., Ellis, D. A., & Frey, M. A.(Eds.).(2004). Assessing children`s well-being : A handbook of measure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ettit, G. S., Laird, R. D., Bates, J. E. & Dodge, K. A.(1997). Patterns of after-school care in middle childhood: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Merril-Palmer Quarterly, 43(3), 515-538.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639-1657. Veenhoven, R. (1994). Is happiness a trait? Test of the theory that a better society does not make people any happier.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32, 101-160. Vandell, D. L. & Posner, J. K. (1999).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s. In S. L. Friedman & T. D. Wachs(Eds.), Mesuring environ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 Emerging methods and concept.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osner, J. K. & Vandell, D. L. (1994). Low-income children’s after-school care: Are there beneficial effects of after-school programs? Child Development, 65, 440-456. Petit, G. S., Laird, R. D., Bates, J. E., Dodge, K. A. (1997). Patterns of after school care in middle childhood: Risk factor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Merrill-Palmer Quarterly, 43(3), 515-538. Yeo, L. S., Ang, R. P., Chong, W. H., & Huan, V. S.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adolescent concerns and emotional well-being: Perceptions of Singaporean adolescent students.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8(1), 63-71,74-80. |
描述: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6157004 97 |
資料來源: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57004 |
資料類型: | thesis |
顯示於類別: | [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
描述 |
大小 | 格式 | 瀏覽次數 |
700401.pdf | | 92Kb | Adobe PDF2 | 2231 | 檢視/開啟 | 700402.pdf | | 123Kb | Adobe PDF2 | 1718 | 檢視/開啟 | 700403.pdf | | 130Kb | Adobe PDF2 | 2118 | 檢視/開啟 | 700404.pdf | | 168Kb | Adobe PDF2 | 2016 | 檢視/開啟 | 700405.pdf | | 258Kb | Adobe PDF2 | 2865 | 檢視/開啟 | 700406.pdf | | 367Kb | Adobe PDF2 | 4817 | 檢視/開啟 | 700407.pdf | | 300Kb | Adobe PDF2 | 2262 | 檢視/開啟 | 700408.pdf | | 251Kb | Adobe PDF2 | 1874 | 檢視/開啟 | 700409.pdf | | 236Kb | Adobe PDF2 | 2205 | 檢視/開啟 | 700410.pdf | | 240Kb | Adobe PDF2 | 3939 | 檢視/開啟 | 700411.pdf | | 338Kb | Adobe PDF2 | 11391 | 檢視/開啟 |
|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