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2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1/144292 (79%)
造訪人次 : 50904036      線上人數 : 70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217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17


    題名: 教師專業發展與權威運作之研究—以桃園縣二位國小教師為例
    A research 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uthourity--Example of tw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aoyuan County
    作者: 王佑菁
    貢獻者: 馮朝霖
    王佑菁
    關鍵詞: 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權威
    自我完成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9-19 12:43:21 (UTC+8)
    摘要: 教育是社會進步與國家發展的核心力量,師資良窳是決定教育改革成敗的主因,師資素質的提昇與專業標準的界定是當代師培發展的核心。具備研究能力與學習能力的教師,將使教育成為持續改進的動態歷程,是故我國大力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期帶來教師自我發展與改進。
    評鑑指標透過與績效責任的連結,打破教師專業的藩蘺,為教師權威帶來挑戰,也造成教師的質疑。為減輕教師對專業發展評鑑的抗拒,本研究從教師權威的視角切入,探討教師專業發展與權威運作之關係;並經由深度訪談的質性研究,了解教師從事專業發展之目的,以提供教師與行政機關不同的思考方向。
    經由研究訪談與分析的結果,教師權威可分成形式權威與實質權威加以探討,教師在專業發展的歷程中,經由對權威的反思與批判,逐漸形塑專業的教師圖像。專業發展評鑑因此提供教師生涯進路的佐證與規劃方向,經由實質權威的運作提昇專業認同,使教師覺察自我完成的使命。
    Education is the core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Being the main reason of the success to education renewal,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quality and the assessment of profession is thus highly valued. A teacher with research and learning ability will make education an improving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of teacher, Taiwan is push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sessment hardly.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assessment and accountability challenges teacher’s authority, and bring teachers’ critics. In order to ease the resist towar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the research view form the sight of teacher’s authorit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authority. And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eacher purs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refore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a different way for teacher and administration.
    This research divides teacher authority into formal authority and essential authority. Teachers reflect and judge authority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ms professional teacher imag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al assessment provides the guideline for teachers’ lif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s professional identity through essential authority. Teacher is thus aware of the mission of self-completenes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川玉(1995)。教師的權利與義務。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師權力與責任(頁87-102)。台北:師大書苑。
    王保玲(2007,11月)。加州教師專業評鑑內涵規準與工具。論文發表於「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王玉敏(2001)。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個案研究-以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校內教師週三進修為例。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為國(1995)。國小教師專業自主:一所國小之個案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王俊斌(1999)。批判教育學做為希望轉化的可能性-傅柯式存在美學的對照。教育研究(66),61-75。
    方永泉(2002)。規訓與體罰—體罰的系譜學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1-2413-H-260-007),未出版。
    但昭偉(2006)。儒家的教育思想與教師哲學。載於但昭偉(主編),教師的教育哲學(頁1-20)。台北:高等教育。
    李酉潭、王佑菁(2006)。我國教師勞動基本權之保障與限制—從自由權與社會權的角度探討之。論文發表於「2006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憲政、民主與人權學術研討會」。台北。
    李奉儒(譯)(2001)。質性教育研究之基礎。載於黃光雄(主編),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頁5-68)。嘉義:濤石文化。
    李真文(2007)。懲罰與責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李俊湖(2007)。從教師評鑑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研習資訊,24(1),139-148。
    何福田、羅瑞玉(1992)。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台北:師大書苑。
    何福田(1982)。我國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師進修制度之研究。正昇教育科學社。
    沈姍姍(2006)。英國教師專業發展進路之探討—兼論對我國教師進階制度構想之意義。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2,67-78。
    沈姍姍(1998)。教育專業。載於陳奎憙(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頁251-267)。台北:師大書苑。
    吳政達(譯)(2007)。教師專業評鑑。台北:高等教育。(Danielson, C. & McGreal, T.L. ,2000)
    吳武典(2004)。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的挑戰。輯於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頁3-23。台北:學富。
    吳明清(1997)講,馮芳秋紀錄。教改趨向與教師角色。北縣教育,18,59-62。
    吳明隆(1996)。從皮德思的教育思想及權威教育觀論述教師權威的運用。訓育研究,35(4),7-16。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吳瓊洳(1996)。從吉諾斯公共知識份子觀論現代教師應有的角色。中等教育,3,78-86。
    吳慎慎(2003)。教師專業認同與終身學習:生命史敘說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林佳範(2002)。從「訓導」到「發展」的學生事務觀─淺論學生權利的概念。載於東吳大學主編,二岸三地大學校院學生事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3)。台北:東吳大學。
    林清江(1982)。教育社會學新論。台北:桂冠。
    林清江(1986)。教育社會學。台北:台灣書店。
    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
    林玉體(1989)。教育是權利還是義務?國家政策季刊九月號,58-63。
    林逢祺(2007)。教育規準論。台北:五南。
    林建福(2004)。教學專業的倫理省思。載於林建福(主編),教育專業倫理(2)(頁39-77)。台北:五南。
    林錦杏(2000)。國民小學校長專業成長需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佳宜、陳麗秋(2005)。教育專業倫理—專訪政治大學教育學系馮朝霖教授。教育研究月刊,132,5-10。
    林森富、湯郁純(2000)。Paulo Freire的學說思想簡介。輯於教育社會學通訊19期。頁16-20。
    周燦德(2008)。師生關係理論及實微研究分析。教育研究月刊,166,80-91。
    周甘逢、吳明隆(2001)。新時代教師角色的再定位。公教資訊季刊,4,30-43。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莉云(2003)。教改下國小教師人本角色與權威角色之衝突。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玉君(2004)。Freire與Noddings對話教學論及教師圖像之探究。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洪笙僑(2006)。從Richard S. Peters的權威教育觀初討價值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社會學通訊,73,10-25。
    柯嘉興(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科層化與教師專業化之調查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姜添輝(2000)。論教師專業意識、社會控制與保守文化。教育與社會研究,創刊號,1-24。
    孫國華(1997)。國民中小學教師生涯發展與專業成長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45)。台北:巨流。
    畢恒達(1998)。社會研究的研究者與倫理。載於嚴祥鸞(主編),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頁31-91)。台北市:三民。
    翁子明(2005)。是教師權威主導教學活動嗎─以一個國小四年級數學課教室言談為例。國立台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桃園縣教育處(2008a)。2020年國際航空城教育計畫。
    桃園縣教育處(2008b)。桃園縣97年高級中等以下學校試辦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實施計畫。
    桃園縣教師會(2007)。教師痛苦知多少?──桃園縣2007年教師痛苦指數大公開!2007年10月7日,取自http://www.tyt.org.tw/MainShow.asp?FBTitle=最新消息&forumid=41&id=2107
    高湘澤、高全余(譯)(1994)。權力他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Dennis H.Wrong ,1979)
    高曉婷(2004)。我國國民小學教師自我評鑑效能感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中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徐易男(2008)。臺灣教育改革、地方自治與國民中小學行政關係之探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5),55-74。
    許慶雄(2001)。憲法入門。台北:元照。
    許籐繼(2000)。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許育典(1999)。從「人的自我實現」作為基本權的本質(上)—建構多元文化國的教育基本權核心。月旦法學雜誌,49,116-126。
    教育部(2005)。芬蘭丹麥教育制度考察。2009年1月29日,取自http://open.nat.gov.tw/OpenFront/report/show_file.jsp?sysId=C09404205&fileNo=001
    教育部(2008)。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參考手冊。
    陳木金(1999)。談教育基本法的立法對學校行政工作者的啟示。載於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主編),教育行政論壇第五次研討會學術論文集(頁333-355)。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陳俐雯(2005)。POWER教師:對國小女性教師權力與權威的思考。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怡安(2002)。國民小學教師文化與教師專業成長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陳志和(2002)。桃園縣國民小學教師彰權益能情形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工賓(2001)。國民小學校長辦學績效評鑑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郭昭佑(2006)。當評鑑遇上教育—教育評鑑意涵探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2),19-42。
    郭昭佑(2007)。教育評鑑研究 原罪與解放。台北:五南。
    郭昭佑、郭工賓(2007)。教育評鑑的本質—描述,與判斷?研習資訊,24(2),101-106。
    郭昭佑、陳美如(2003)。學校本位課程評鑑概念與基礎探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學報,16(1),1-28。
    郭至和(2002)。誰抓得住我-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和定位。花蓮師院學報,14,1-24。
    郭玉霞、高政英(譯)(1995)。明日教師。台北:師大書苑。(The Holmes Group,1995)
    郭玉霞(1998)。教育專業倫理準則初探—美國的例子。臺中師院國民教育研究集刊,6,4-19。
    郭丁熒(2004)。教師圖像—教師社會學研究。高雄:復文。
    郭丁熒(1992)。教師權威之探討。台南師院學報,25,145-161。
    盛宜俊(2003)。桃園縣國民小學教育人員對實施教師評鑑態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馮朝霖(2001)。認同、差異與團結—人權教育與教育人權的辯證。學生輔導雙月刊,73,94-103。
    馮朝霖、王佑菁(2007)。創意與責任的狂飆運動-當前德國「自主性學校典範計畫」教育實驗。教育資料集刊,36,247-270。
    馮朝霖(2006a)。謙卑、敢行與參化-教育美學在全人另類學校的開顯。載於李崇建,移動的學校:體制外的學習天空,頁。台北:寶瓶文化。
    馮朝霖(2006b)。希望與參化--Freire教育美學推衍與補充之嘗試。載於李錦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頁137-167)。台北: 心理。
    馮朝霖、薛化元(1997)。主體性與教育權。載於林本鉉主編:教育改革的民間觀點,頁69-123。台北:業強。
    張鈿富(1992)。教育專業問題與展望。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349-365)。台北:師大書苑。
    張寶丹(2004)。國小教師專業發展與形象知覺之研究-以高雄縣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張美玉(2000)。國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在職進修教育的經驗與反省。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
    莊明貞審閱(2006)。教師是知識分子。台北:高等教育。(Giroux, H. A., 2001)
    莊淑琴(2002)。從文化霸權與意識型態反思教育改革。初等教育學刊,11:259-317。
    黃藿(2004)。教育專業倫理與道德教育。輯於教育專業倫理(1)。頁1-43。台北:五南。
    黃昆輝(1978)。教育行政學。台北:東華書局。
    黃國峰(2005)。教師權威與臺灣人權教育實施之探究。人權教育觀念期刊,16(3),6-8。
    黃瑞琴(1994)。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左岸文化。
    黃武雄(1996)。台灣教育的重建:面對當前教育的結構性問題。台北:遠流。
    黃嘉雄(1995)。轉化社會結構的課程理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琬婷、周柏廷(2005)。學校本位課程實踐之教師專業發展探討。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115-139)。台北:心理。
    黃坤錦(1992)。各國教師專業之比較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頁617-637)。台北:師大書苑。
    黃婉萍(1998)。新實習輔導制度下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與實習教師專業發展之探討。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黃嘉莉(2003)。英國的教師專業發展與管理主義。教育資料集刊,28,51-76。
    黃聖堯(2000)。當代基督教的人權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馨儀(1999)。論我國中小學教師管教權之合理界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舒緒偉(2001)。台灣地區中小學教在職進修制度之沿革。載於…(主編),各國中小學教師在職進修制度比較研究。臺北市:揚智。
    楊振昇(2003)。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8。
    楊深坑、黃佳莉、黃淑玲、楊洲松(2005)。從教師專業理論論各國教師專業管理機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教師的教育信念與專業標準(頁55-87)。台北市:心理。
    楊幸真(2000)。女性主義的教室。載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主辦,「千禧年全國兩性平等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7-58)。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甄曉蘭(2004)。中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輯於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頁53-72。台北:學富。
    葉興華(2002)。從課程領導者的角色期望談我國國小校長課程領導之困境與展望。初等教育學刊,13,177-200。
    賈馥茗(2006)。教育的本質—什麼是真正的教育。北京:世界圖書。
    董素芬(2001)。近代校園權力變革的衝擊--教師角色的調整。台灣教育,612,63-69。
    潘惠玲(2005)。邁向下一代的教育評鑑:回顧與前瞻。載於潘惠玲(主編),教育評鑑的回顧與展望(頁3-36)。台北市:心理。
    鄭麗華(2002)。找回失落的「地平線」談教師的主體意義與文化再製的反思。北縣教育,43,56。
    鄭依琳(2002)我思故我在—談教師在九年一貫課程中的角色變遷與適應成長。教師天地,116,20-23。
    歐陽教(1998)。教育哲學導論。台北市:文景。
    歐陽教(1980,9月28日)。談教師權威。聯合報,第十五版。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台北:師大書苑。
    劉慶中(1991)。沒有鐘聲的校園—教師權威的省思。國教天地,90,23-26。
    劉世閔(2006)。美國教師專業成長與生涯進階制度之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72,47-66。
    劉世閔(1996)。教師專業發展劉與在職教育研究-台中市一所國民小學教師的個案分析。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市。
    劉春榮(1997)。教師專業自主與學校教育革新。載於高強華(主編),學校教育革新專輯。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劉貴傑(譯)(1994)。教育的邏輯。台北:五南。(P. H. Hirst & R. S. Peters.1970)
    錢幼蘭(2001)。新世紀教師形象與角色。師說,156,18-23。
    蔡采秀譯(1998)。傅科(Barry Smart)。台北市:巨流。
    蔡碧璉(1994)。國民中學教師專業成長與其形象知覺關係之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17,283-330。
    薛化元(1990)。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以台灣中小學教師為中心。台北:國家政策研究資料中心。
    薛化元(1997)。教師地位與權利義務。台北:業強。
    謝文全(2004)。教育行政學。臺北:五南。
    謝瑞隆(1999)。教師成長團體之協同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市。
    鍾任琴(1994)。教師專業之探討。教師之友,35(3),29-35。
    蘇永明(2006)。主體的爭議與教育。台北:心理。
    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魏麗敏(1992)。國中與國小班級導師之特質、班級經營風格與教師寵物現象之相關研究。台中師院學報,16,253-269。
    蕭富元(2008)。芳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秘密。台北:天下雜誌。
    二、英文部分
    Amit, M. & Fried, M. N. (2005). Authority and authority relations in mathematicseducation: A view from an 8th grade classroom. Education Studies inMathematics, 58, 145-168.
    Banks, O.(1968).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London: Batsford.Benveniste, G.(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Benveniste, G.(1987). Professionalizing the organization.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CCE. (1993).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Student Text).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CCE. (1995).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Authority, Responsibility, and Justic(Law in a Free Society Series) (Student Text: High School level).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CCE. (1997). Authority: Foundation of Democracy. 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
    Claude, Richard P. &. Weston, Burns H(1989). Human rights in the world community.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Danielwicz, J. (2001). Teaching selves: Identity, pedag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Albany, NY: SUNY Press.
    Danielson, C.(2001). New trend in teacher evaluati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58(5),12-15.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1998). Teachers: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Department for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2008). The children’s plan: Building brighter futures.. Retrived January 29, 2009, from http://www.dcsf.gov.uk/childrensplan/downloads/Childrens_Plan_Executive_Summary.pdf.
    Fenstermacher, G. D. (1990). Some moral considerations on teaching as a profession. in Good lad, J. L., etc. (eds.), The Moral Dimensions of Teaching, 130-151. S. F. :Jossey-Bass Publishers.
    Foucault, M. (1975).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ew York: Pantheon.
    Foucault, M. (1982).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ubert L. Dreyfus& Paul Rabinow.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208-226.
    Freire, P. (1998). Pedagogy of freedom: ethics, democracy, and civic courage. Lanham: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Freire, P., & Shor, I. (1987).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Fullan, M. G., & Hargreaves, A.(1994). The teacher as a person. In A. Pollard & J.Bourne(Eds.),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primary school.London:The Open Univresity.
    Garland, D. (1993). Punishment and Modern Society: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 A.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by, Mass.: Bergin& Garvey.
    Greene, M. (1988). The dialectic of freedom.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Hargreaves, A. & Goodson, I. F. (1996).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Aspirations and Actualities. In A. Hargreaves & I. F. Goodson (Eds.), Teachers’ professional lives. London: Falmer Press.
    Harris, D. G.(1985). Faculty and administrative perceptions of post-secondaryoccupational staff development. University of Houston, 1985. Ed. D. AAC8527871. ED 179 813.
    Lee, H. J. (2005). Developing a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model based on teachers’ needs. Professional Educator, 27(1-2),39-49.
    Lieberman, M.(1956). Education as a profess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Lustick, D., & Sykes, G. (2006). National board certification as professionaldevelopment: What are teachers learning? 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s, 14(5).
    Maclean, R.(1992). Teachers’ career and promotion pattern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London: The Falmer Press.
    Marrus, M.l R. (2006). William J. Talbott, which rights should be universal? (2005). Human rights quarterly,28(2).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80-284.
    McMahon, C. (1994). Authority and Democracy: A General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Managemen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Metz, M. H. (1978). Classroom and Corridors: The Crisis of Authority in Desegregated Secondary Schools. Los Angeles & Lond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Oyler, C. (1996). Making room for students.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Peters, R. S. (1966). Ethics and education. London: Allen and Unwin.
    Peters, R. S.(1973).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 New York:Routledge
    Reynolds, Cecilia (1996). Cultural scripts for teachers: Identities and theirrelation to workplace landscapes. In Michael Kompf, W. Richard Bond,Don Dworet & R. Terrance Boak (eds).,Chang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Teachers’ professionalism identities and knowledge, pp.69-77, London:Falmer Press.
    Robbins, S. P. (1980).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N. Y.: Prentic-Hall.
    Rhodes, C., Stokes, M., Hampton, G. (2004). A Practical Guide to Mentoring, Coaching and Peer-networking: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Schools and Colleges.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Stinnett, T. M.(1968). Professional Problems of Teachers.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8). Improving teacher quality state grants. Retrived January 28, 2009, from http://www.ed.gov/programs/teacherqual/index.html.
    Wilson, V., & Coolican, J.(1996). How high and low self-empowered teacher work with colleagues and school principal. Journal of Education Thought, 30(2),99-11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4152018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4152018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018101.pdf224KbAdobe PDF21183檢視/開啟
    018102.pdf209KbAdobe PDF2949檢視/開啟
    018103.pdf401KbAdobe PDF21941檢視/開啟
    018104.pdf246KbAdobe PDF21266檢視/開啟
    018105.pdf418KbAdobe PDF21177檢視/開啟
    018106.pdf263KbAdobe PDF2951檢視/開啟
    018107.pdf250KbAdobe PDF2164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