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21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648/144635 (79%)
Visitors : 51677833      Online Users : 6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14


    Title: 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之研究
    Authors: 沈君翰
    Contributors: 鄭同僚
    沈君翰
    Keywords: 校外補習
    校內課後輔導
    城鄉地區
    學習成就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9 12:42:5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有關城鄉地區高中生、補習與學習成就的相關問題,試圖分析城鄉與其他背景因素影響下的補習類型抉擇(沒有補習、校內課後輔導、校外補習),並瞭解不同補習類型、補習時間長短和主動參與補習的心態對學習成就的影響,以及補習類型對不同學習成就學生的影響差異,最後再觀察城鄉地區差別下,補習對學習成就的作用力差異情形。

    研究者為了探討上述的問題,使用中央研究院2003年「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EPS)第二波全國高中職∕五專學生樣本進行分析,因考量到普通高中、綜合高中、高職與五專的校外補習比例差異頗大,整個學習的導向也相去甚遠,故刪去綜合高中技能類科、高職與五專樣本,僅分析高中與綜合高中普通科學生共6,278筆的資料,資料依不同研究目的,使用T考驗、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和多元迴歸等統計方法進行研究,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一、背景因素與補習參與的關係

    (一)城鎮地區傾向校內課後輔導,都市地區傾向校外補習。
    (二)都市的私校學生比公立學生更傾向參與課輔,城鎮則沒有差異。
    (三)兄弟姊妹數愈多,對都市高中生參與課輔的機會愈有不利的影響。
    (四)城鎮女生較之男生,顯然有較高的校外補習機會。

    二、補習與學習成就的關係

    (一)校外補習與校內課輔都能明顯提升學習成就,但兩者無顯著差異。
    (二)校外補習時間愈長學習成就愈佳,但有邊際效用遞減的現象;
    課輔時間過短對學習成就有負面影響。
    (三)一年內的補習或課輔效用依然顯著,但補習的影響力下降較大。
    (四)校外補習的效果若要顯現而出,學生主動參與的心態是關鍵。
    (五)課輔與補習對學習成就較低者的效用最大;文化資本對學習成就
    居中者的正面影響最強;課輔與補習對學習成就較高者沒有意義。

    三、城鄉差別下,補習與學習成就的關係

    (一)參與校外補習對城鎮與都市學生的學習成就皆有顯著效益。
    (二)參與校內課輔對都市學生的學習成就有顯著效益。
    (三)課輔時間過長對都市學生產生不利的影響,但對城鎮學生
    卻沒有不利的作用。
    (四)補習時間長度對城鎮學生沒有太大影響,但對都市學生比較有影響力。
    (五)影響城鎮高中生學習成就的關鍵在於校外補習,都市高中生則否。
    (六)一年內的校外補習有益於城鎮高中生的學習成就。

    最後根據這些研究發現與結論,本研究提供具體建議給學生、家長、教育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作為參考,希冀能讓大眾對校外補習與校內課輔更加瞭解,進而掌握運用。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于吉蘭(民94)。國小學童英語補習對英語學習之影響-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進修暨推廣部教師在職進修數理研究所數理教育碩士班數學組碩士論文(未出版)。
    尤淑純、蔡玉瑟(民87)。城鄉兒童學習成就及其相關因素之比較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2,55-101。
    王保進(民92)。視窗版SPSS與行為科學研究(第二版)。臺北市:心理。
    王麗雲、游錦雲(民94)。學童社經背景與暑期經驗對暑期學習成就進展影響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4),1-41。
    台北市政府統計處(民92)。市政統計週報第208號。民95年3月13日,取自:http://www.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4_2/92208.htm。
    田秀蘭(民83)。「補習」是否能提高學生的學術性向測驗分數?。測驗與輔導,127,2611-2613。
    石村貞夫(民94)。多變量分析的SPSS使用手冊。(陳耀茂編譯)。臺北市:鼎茂圖書。
    石培欣(民88)。國民中學學生家庭環境、同儕關係與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巫有鎰(民86)。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台北市和台東縣作比較。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文益、黃毅志(民93)。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
    李介麟(民95)。弱勢家庭學生的假期失落現象。師友月刊,470,21-25。
    李佳純(民92)。以社會資本理論探討網路健康資訊使用者之資訊使用行為。私立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咏吟(民90)。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載於李咏吟(主編),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397-423頁)。臺北市:心理。
    吳宜貞、黃秀霜(民87)。家庭環境變項、認字、語意區辨及閱讀理解能力之關係分析。教育與心理研究,21,357-380。
    吳麗芬(民82)。國小學生補習狀況問卷分析。人本教育札記,43,12-18。
    金梁垣(民71)。中韓兩國升大學重考生重考問題的比較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大森(民90)。家庭教育資源對教育分流、教育取得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1,45-75。
    林大森(民94)。大學多元入學制度與教育機會均等:以補習教育與跨組考試為例。民94年7月11日,取自:http://www.fgu.edu.tw/~common/myweb4/94info/serv01-4.ppt。
    林水玉(民93)。高職學校學生校外課業補習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輔導活動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生傳(民71)。教育社會學。高雄市:復文。
    林亮雯(民93)。James S. Coleman社會資本論及其教育應用-TEPS之檢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振春(民76)。台北市升大學補習班學生生活狀況調查研究。社會教育學刊,16,191-232。
    林義男、王文科(民87)。教育社會學。臺北市:五南。
    林義男(民82)。國中學生家庭社經背景、父母參與及其學業成就的關係。輔導學報,16,157-212。
    柯正峰(民78)。升大學文理補習班學生學習態度、對補習班態度及生活型態之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32,327-346。
    唐榮麗(民95年7月9日)。城鄉差距弱勢生難翻身。中國時報。民95年10月23日,取自:http://blog.yam.com/tkb/archives/1865848.html。
    馬信行(民80)。我國教育分佈之均等度及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國立政治 大學學報,62,1-28。
    馬信行(民82)。台灣地區近四十年來教育資源之分配情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7,19-56。
    孫志麟(民83)。台灣地區各縣市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教育與心理研究,17,175-202。
    孫清山、黃毅志(民85)。補習教育、文化資本與教育取得。臺灣社會學刊,19,95-139。
    孫國華(民82)。高雄縣市國民中小學學生之課外補習實況與成因之調查研究,教育資料文摘,31(1),135-153。
    洪希勇(民93)。族群、地區與家庭背景對台東國小學童成績之影響機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教育部(民93)。補習及進修教育法。民95年3月16日,取自:http://law.moj.gov.tw/Scripts/Query4A.asp?FullDoc=all&Fcode=H0080002。
    胡夢鯨(民84)。臺灣地區城鄉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分配之比較。國立中正大學學報,6(1),1-35。
    章英華、伊慶春(民90年6月)。家庭、學校與補習。「青少年生命歷程與生活調適」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章倩萍、張錦弘(民91年6月29日)。學測城鄉差距達三、四十分。聯合報,第6版。
    許宏儒(民94)。Bourdieu文化資本概念的限制。教育資料與研究,62,99-107。
    許綺婷(民91)。探討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數學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輝(民89)。美國中小學課後輔導計畫及其啟示。學校行政雙月刊,5,123-134。
    張苙雲(民92a)。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2001)、第二波(2003)資料使用手冊【2006.08.01版】。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苙雲(民92b)。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一波(2001)學生【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家長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苙雲(民92c)。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第二波(2003)學生【公共使用版電子檔】、家長資料【公共使用版電子檔】。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張善楠、洪天來、張麟偉、張建盛、劉大瑋(民86)。社區、族群、家庭因素與國小學童學業成就的關係—台東縣四所國小的比較分析。臺東師院學報,8,27-52。
    張錦弘(民91年6月29日)。今年首次國中學測英語成績兩極化。聯合報,第6版。
    張慧儀(民92)。台灣地區高中生社會網絡、學業成績與心理健康關係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堅厚(民67)。中學生課餘補習原因分析及補救辦法之探討。臺北市: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黃雪萍(民91)。國小高年級學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之背後因素與對數學學習影響之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毅志(民88)。社會階層、社會網絡與主觀意識:臺灣地區不公平的社會階層體系之延續。臺北市:巨流。
    邱永富(民91)。補習班之服務品質-以屏東縣某立案補習班為例。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邱振崑(民94)。SPSS統計教學實例應用。臺北市:文魁資訊。
    邱瓊平(民95年3月15日)。教改10年文理補習班較10年前增加5.5倍。PChome新聞。民95年3月15日,取自:http://news.pchome.com.tw/life/ettoday/200
    60315/index-20060315104953041049.html。
    曾詩涵(民93)。代間不平等的再製與維持:檢證Bowles與Gintis、Kohn的理論對台東國小學童的適用性。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文彥(民93)。英語補習與國小學生英語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孟麗、譚康榮、黃敏雄(民92)。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心理計量報告:TEPS2001分析能力測驗【第一版】。民95年8月13日,取自:http://www.teps.sinica.edu.tw/description/TestingReport2004-2-10.htm。
    楊雅芩(民93)。從教育社會學觀點檢視台灣兒童英語補習教育。教育社會學通訊,51,18-24。
    楊瑩(民87)。教育機會均等。載於陳奎熹(主編),現代教育社會學(269-313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楊慧美(民91)。分析國三學生對補習班與學校教學的看法及其與基本學測自然科之表現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楊國樞(民67)。惡補與平等。教育資料文摘,1(1),84-85。
    游福生(民84)。漫談補習問題。教師之友,36(3),23-24。
    雷文(民88)。是惡補?還是輔導?家長與學生對補教分離的看法。師說,132,12-13。
    補習人口多教育部也不知怎麼辦(民95年3月15日)。YAHOO奇摩新聞。民95年3月15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060315/4/2xw3k.html。
    趙惠芬(民93)。學生課外補習對教師教學影響之個案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郭明堂、羅瑞玉(民84)。教育機會均等與城鄉差異問題之探討:國民小學教育資源城鄉差異之比較。教育學刊,11,245-277。
    葉明芳(民94)。原漢國小學童補習行為與學業成績的差異之探討-以台東縣國小六年級為例。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雅馨(民78)。校外才藝補習教育與學齡兒童學業成就、創造力、自我概念及同儕關係之相關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曉娟(民86)。補習與現代教育。文教天地,63,54-56。
    陳正昌、程炳林、陳新豐、劉子鍵(民94)。多變量分析方法:統計軟體應用(四版)。臺北市:五南。
    陳怡靖(民88)。台灣地區教育階層化之變遷-檢證社會資本論、文化資本論及財務資本論在台灣的適用性。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順利(民88)。原漢青少年飲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追蹤調查-以台東縣關山地區為例。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嘉琳(民90)。國小五年級學童暑期經驗及其對學業成就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正(民95年11月)。臺灣補習教育的變遷、效能與階層化。章英華(主持人),走出典範:五十年的台灣社會學。2006年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發表會,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
    駱明慶(民90)。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2),117-152。
    駱明慶(民91)。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與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13-147。
    蔡毓智(民91)。學習資產對學業成績之影響—以台北市國三學生基本學力測驗成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鄒浮安(民83)。家庭社經地位與學業成就之關係:後設分析。教育研究資訊,2(3),38-47。
    謝志龍(民92)。手足團體、家庭資源與教育成就。私立東海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明華(民92)。國小學童之父親參與、幸福感及學業成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亞恆(民93)。族群、家庭背景與國中學業成就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孟穎(民91)。家長社經背景與學生學業成就關聯性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簡美玲(民95)。親子教育期望與子女學業成就、身心症狀之關聯。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薛錦彰(民93)。未補習而有高學習成就學生之研究-以醫學系學生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同僚(民77)。教育成就對社會流動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11,207-240。
    鄭燿男、陳怡靖(民89)。台灣地區家庭背景對就讀公/私立學校與受教育年數的影響:並檢證文化資本論、財務資本論、社會資本論之適用性。國民教育研究學報,6,103-140。
    羅淇(民92)。補習與教育成就。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二、英文部份
    Baker, D. P., Akiba, M., LeTendre, G. K., & Wiseman, A. W. (2001). Worldwide shadow education: Outside-school learning, institutional quality of schooling, and cross-national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3(1), 1-17.
    Bauch, P. A. (2001). School-Community Partnerships in Rural Schools: Leadership, Renewal, and a Sense of Place.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76(2), 204-221.
    Blau, P. M. & Duncan, O. D.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 Wiley.
    Bourdieu, P.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 (Eds.),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oleman, J. 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 95-120.
    Coleman, J. S. (1990).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e Graaf, P. M. (1986).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and cultural resources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in the Netherland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59, 237-246.
    Demie, F. (2002). Pupil mobility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n schools: An empirical 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44(2), 197-215.
    DiMaggio, P. (1982). Cultural capital and school success: The impact of status cultural participation on the grades of U. S. high school student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7, 189-201.
    Dolly, J. P. (1993). The impact of juku on Japanese students.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Psychology, 20(4), 277-285.
    Entwisle, D. R., Alexander, K. L., & Olson, L. S. (2005). First grade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y age 22: A new st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0(5), 1458-1502.
    Goldhaber, D. D., & Brewer, D. J. (2000). Does teacher certification matter? High school teacher certification status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22(2), 129-145.
    Goya, S. (1994). Japanese education: Hardly known hard facts. Education Digest, 59(8), 8-12.
    Hagan, J., MacMillan, R., & Wheaton, B. (1996). New kid in towm: Social capital and life course effects of family migration on childr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 368-385.
    Hao, L., & Burns, M. B. (1998). Parent-child differences in educational expectations a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immigrant and native students.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175-198.
    Jeynes, W. H. (2002). Educational policy and the effects of attending a religious school on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of children. Educational Policy, 16(3), 406-424.
    Katsillis, J., & Rubinson, R. (1990). Cultural capital,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educational reproduction: The case of Gree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5(2), 270-279.
    Sewell, W. H., Haller, A. O., & Portes, A. (1969). The educational and early occupational status attainment proce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34, 82-92.
    Stevenson, D. L., & Baker, D. P. (1992). Shadow education and allocation in formal schooling: Transition to university in Japa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7(6), 1639-1657.
    Teachman, J. D.(1987). Family background,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educational attainmen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2, 548-557.
    Wong, R., & Sin, K. (1998). Multidimensional influences of family environment in education: The case of socialist czechoslovakia. Sociology of Education, 71, 1-22.
    Zellman, G. L., & Waterman, J. M. (1998). Understanding the impact of parent school involvement on children`s educational outcome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91(6), 370-380.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研究所
    92152030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203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2030101.pdf89KbAdobe PDF2969View/Open
    52030102.pdf141KbAdobe PDF2934View/Open
    52030103.pdf136KbAdobe PDF21046View/Open
    52030104.pdf119KbAdobe PDF2932View/Open
    52030105.pdf321KbAdobe PDF21604View/Open
    52030106.pdf693KbAdobe PDF24124View/Open
    52030107.pdf304KbAdobe PDF21345View/Open
    52030108.pdf552KbAdobe PDF21158View/Open
    52030109.pdf384KbAdobe PDF21148View/Open
    52030110.pdf144KbAdobe PDF2800View/Open
    52030111.pdf189KbAdobe PDF2147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