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05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4/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28977      在线人数 : 9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54


    题名: 經濟帶動的參與:中國城市社區的政治參與
    作者: 詹為元
    贡献者: 耿曙
    陳陸輝

    詹為元
    关键词: 現代化
    中產階級
    業委會
    居委會
    日期: 2008
    上传时间: 2009-09-18 20:37:35 (UTC+8)
    摘要: 本文主要目的是檢證現「代化理論」(modernization theory)所提出的經濟發展導致政治參與的假設。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將中國城市社區依經濟水平高低分為經濟發展較佳的商品房社區,以及經濟發展較差的售後公房社區,透過這不同的經濟發展程度,檢視是否在這兩個種類型的社區之中,政治參與的形式是否有所差異,藉此蠡測社區發展水平對於居民政治參與的影響。
    西方公民社會興起的理論經常指出中產階級的重要性,而現代化理論所論述的經濟發展導致政治參與的過程中,經常流於跳躍的論斷,而其中介機制,也就是經濟發展導致了什麼樣的因素才會促動公民的政治參與這一過程經常較為忽視。因此,本文認為經濟的發展使得城市公民教育程度愈來愈高、可利用的資源愈來愈多、以及政治效能感亦日益提升,而這群公民便逐漸形成西方所謂的「中產階級」。而這群中產階級的形成,造就了市民社會的生成,帶動了公民的政治參與,形成中國大陸民主化的先聲。
    因此,本文透過田野調查的研究方法,實地到上海市進行訪談。透過觀察當地居民對於兩個主要政治參與組織―「居民委員會」、「業主委員會」的參與,來檢視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社區對這兩個組織的參與程度如如何。但又因「居民委員會」實際較偏向政府由上而下的控制,而「業主委員會」則為居民由下而上的完全自治組織,面對這兩種不同型態的組織,居民參與的意義又有所不同。
    除了從政治參與的標的來檢驗居民參與的自主性之外,政治參與的動因亦是本文觀察的重點。政治參與的意義在於在其過程中能有效獲取政治知識及政治練達,也就是Myron Weiner所強調的自主性政治參與。但Samuel P. Huntington認為所謂動員性的政治參與亦可透過政治學習的效果來增強政治效能感,而城市售後公房社區經常是透過動員性的政治參與來增加投票率。本文同時也將釐清動員性的政治參與在中國大陸的發展是否真能如Huntington所言,而這兩種不同動因的政治參與,也代表著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社區的居民的政治參與動因。
    本文將檢視經濟發展是否造成政治參與提升的這組因果關係,而經濟發展高低程度的區別則以經濟發展較佳的商品房社區,以及經濟發展較差的售後公房社區作為區別依據。並且觀察這兩個社區的居民對於居民委員會以及業主委員會的參與程度來檢視政治參與的程度,並且加以分析政治參與的方式是否是以自身自主意識為主,而不是毫無政治學習的動員。藉由以上架構,來完成本文所欲探討的因果意識。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 專書
    王邦佐,居委會與社區治理—城市社區居民委員會組織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朱新民主編,中國大陸城市基層民主研究,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
    李凡編,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2000-2001,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李凡編,中國城市社區直接選舉改革,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3。
    李凡編,2005中國基層民主發展報告,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6。
    李長城編,業主維權實務,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
    何艷玲,都市街區中的國家與社會:樂街調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周曉虹主編,中國中產階層調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林尚立主編,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吳森田,經濟學,台北:智勝出版社,2004。
    長寧區民政局,長寧區居委會選舉工作操作要點,上海:長寧區民政局,2006。
    徐勇主編,中國城市社區自治,四川:武漢出版社,2002。
    唐娟主編,城市社區業主委員會發展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5。
    郭秋永,政治參與,台北:幼獅,1993。
    郭秋永,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台北:聯經,2001。
    張寶鋒,現代城市社區治理結構研究,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6。
    楊上廣,中國大城市社會空間的演化,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
    魏城,所謂中產,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
    (二) 中文譯著
    Bealey, Frank著,張文揚譯,布萊克威爾政治學辭典,台北:韋伯文化,2007。
    Giddens, Anthony著,簡惠美譯,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
    Huntington, Samuel P. & Joan Nelson著,汪曉壽等譯,難以抉擇,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
    Huntington, Samuel P.著,江炳倫等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1985。
    Marx, Karl & Friedrich Engels,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共產黨宣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Marx, Karl,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Sartori, Giovanni著,淦克超譯,民主原理,台北:幼獅,1971。
    (三) 期刊論文
    吳玉山,「現代化理論vs.政權穩定論: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前景」,政治科學論叢,第9期(1998年6月),頁443~464。
    吳重禮、湯京平、黃紀,『我國「政治功效意識」測量之初探』,選舉研究,第6卷第2期(2000),頁23~44。
    邱崇原,「先發制人?中國大陸後單位體制的社區政權建設」,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2007)。
    姚士卿,「誰來監督業主大會與業主委員會」,現代物業,第6卷第3期(2007),頁8~9。
    徐斯儉,「大陸農村經濟發展與基層民主發展的關係―鄉鎮企業產權改革與農村基層民主」,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5期(2001),頁19~40。
    馬麗娟、李小鳳,「關於中產階級的理論回顧」,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第71期(2006年),頁123~128。
    耿曙、陳奕伶、陳陸輝,「有限改革的政治意義:中國大陸動員式選舉參與對其城市居民參與意識的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20卷第4期(2008年),頁87-122。
    熊易寒,「社區選舉︰在政治冷漠與高投票率之間」,社會,第28卷(2008),頁180~227。
    劉嘉薇,「選舉作為一種動員─上海市居民委員會選舉之探析」,發表於中國大陸基層治理與基層選舉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2006)。
    劉春榮,「另類的鄰里動員:關鍵群眾與社區選舉的實踐」,2006,手稿。
    鄭淑美,『中國大陸城市基層管理體制轉型中的社區自治組織:以「業主委員會」為例』,東亞研究,第37卷第2期(2006年7月),頁79~123。
    (四) 網路資料
    「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人民日報,2004年9月24日,http://big5.ce.cn/ztpd/xwzt/guonei/2004/xxgcsgdb/xxsbgjc/200409/24/t20040924_1834842.shtml,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3日。
    鄭志峰,「物業管理若干問題探討」,載於中國法律網,http://www.realestatelaw.com.cn/Html/wuyeguanli/20060611506.html,檢索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上海市住宅物業管理規定,2004年8月19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公告第40號公佈。http://www.shfangchanlaw.com/02/srdgg/srdgg20040819.htm,檢索日期︰2007年11月23日。
    二、英文部分
    (一) 專書
    Campbell, Angus, Gerald Gurin, and Warren Miller, He Voter Decide, Evanston, IL: Row, Peterson, 1954.
    Deutsch, Karl W.,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Westport, CT, Greenwood, 1957.
    Dalton, Russell J., Citizen Politics –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Parties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 Washington, DC:CQ press, 2006.
    Huntington, Samuel P. & Joan Nelson,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Juan J. Linz & Seymour M. Lipset eds., Politic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nd edition, 1995.
    Leonard Binder et al., eds.,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Lipset, Seymour Martin, Political Man: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Lewin, Moshe, The Gorbachev Phenomenon:A 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Berkeley & L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xp. Ed. 1991.
    Milbrath, Lester W. & Madan L. Goe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hicago: Rand McNally, 1976.
    Putnam, Robert D., Making Democracy Work,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sentone, Steven J. & John Mark Hansen, Mobilization, 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cy in America,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1993.
    Shi, Tianjia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Beijing,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Verba, Sidney & Norman H. Nie,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ress, 1972.
    Verba, Sidney & Norman H. Nie,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Reprint,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al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二) 期刊論文
    Diamond, Larry, “Limited Elec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cy.”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Local Elections in Taiwan, Hong Kong, and Mainland China: Does Limited Democracy Lead to Democracy?” ,Stanford, CA: Hoover Institution, (1999), pp.16~25.
    Finkle, Steven E., “Reciproc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 Pane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29, No.2(1985),pp.891~913.
    Lipset, Seymour Martin,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3(1959), pp.69~105.
    Nee, Victor,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4, No. 4 (1989), pp. 663~681.
    Nee, Victor, “Social Inequality in Reform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and Market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6, No. 3 (1991), pp. 267~282.
    Nee, Victor, “The Emergence of a Market Society: Changing Mechanism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No. 4 (1996), pp. 908~949.
    Oi, Jea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bility and Democratic Village Self-governance,” China Review (1996),pp.125~144.
    O’Brien, Kevin J., “Implementing Political Reform in China’s Villages,”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a Affairs(1994), p.32~62.
    Oksenberg, Michel, “Will China Democratize? Confronting a Classic Dilemma,”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9, No.1 (January 1998), pp.27~34.
    Rubinson, Richard & Dan Quinlan, “Democracy and Social Inequality: A Reanalysi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42(1977), pp.611~62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4260018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6001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01801.pdf91KbAdobe PDF21031检视/开启
    001802.pdf161KbAdobe PDF21049检视/开启
    001803.pdf188KbAdobe PDF2984检视/开启
    001804.pdf125KbAdobe PDF2898检视/开启
    001805.pdf169KbAdobe PDF21102检视/开启
    001806.pdf262KbAdobe PDF22146检视/开启
    001807.pdf411KbAdobe PDF21256检视/开启
    001808.pdf385KbAdobe PDF21091检视/开启
    001809.pdf155KbAdobe PDF21088检视/开启
    001810.pdf203KbAdobe PDF21214检视/开启
    001811.pdf125KbAdobe PDF21057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