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871/143842 (78%)
Visitors : 49943404      Online Users : 8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50


    Title: 理性、制度與結構:胡錦濤對台政策的新制度主義分析
    Authors: 張宇韶
    Contributors: 李英明
    張宇韶
    Keywords: 中共對台政策
    理性抉擇
    結構論
    國家中心
    社會中心
    歷史制度主義
    國家統合主義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8 20:37:02 (UTC+8)
    Abstract: 兩岸關係研究除了在方法論、理論概念層面中出現「宏觀結構」與「微觀理性」的衝突外,針對兩岸的交流互動的發展模式、政策動力、具體影響又衍生出「國家中心」與「社會中心」的爭議。這使得學術社群在解釋胡錦濤對台政策的內內容,出現了「蕭規曹隨」與「制度創新」以及「政治主宰」與「經濟誘導」等兩組對立的問題群組。

    為了從方法論上建構研究分析的新框架,處理「理性與結構」的衝突,本研究採取「歷史制度主義」的認知觀點,假設「胡錦濤的理性抉擇及其政策行動,是鑲嵌於歷史情境與結構轉型的系絡內容中」。這意味胡錦濤的對台政策並非是在憑空與任意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其理性抉擇是歷史情境與結構轉型下的產物,具有「情境理性」的屬性。更重要的是,結構轉型的過程與內容,不僅提供對台政策作為的「初始條件」,也產生了「路徑依賴」的變遷與發展軌跡。

    此外,中共對台政策固然有其合法性的政治邏輯與前提,但是不能忽略經濟社會因素對於政策產出的輔助性、補充性的思維;經濟社會的誘因功能雖然促成兩岸關係的互賴整合,卻難以取代國家權力的主導性作用。更重要的是,對台政策的分析,不可能孤立或外在於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發展脈絡中,應當與改革開放以來的整體規劃互為接軌。因此,「國家統合主義」的思維提供了本研究理論的切入點換言之。
    Reference: 一、中文
    (一)專書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台工作的通知」,中共中央文件,中發「1991」三號。
    「國務院」台灣辦公室1991,台商投資指南,1版,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6,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尹啟明2004,台灣經濟:轉捩時刻,台北:商周出版社,頁190-216。
    毛澤東1966,「論人民民主專政」,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77,「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毛澤東選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幼安、毛磊編1991,國共兩黨關係通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
    王玉玲1996,由兩岸關係探討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析之,台北:桂冠出版。
    王紹光1997,挑戰市場神話:國家在經濟轉型中的作用,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紹光、胡鞍鋼1997,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王逸舟1998,西方國際政治學:歷史與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銘義1995,不確定的海峽:當中華民國碰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台北:時報文化。
    王銘義2005,對話與對抗:台灣與中國的政治較量,台北:天下遠見。
    包宗和、吳玉山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5,中國經濟開世局,兩岸關係創新機,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
    台灣經濟研究院2007,兩岸貿易與投資影響評估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委託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7,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01期。
    行政院經建會2003,Taiwan Statistical Data Book 2002,台北:行政院經建會。
    江岷欽、劉坤億1999,企業行政府:理念、實務、省思,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江澤民2006,「高舉鄧小平 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江澤民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吳玉山1997,扈從與抗衡:兩岸關係新銓-從前蘇聯看台灣與大陸間的關係,台北:正中書局。
    吳秀光1999,「兩岸談判之結構分析:由博奕理論出發」,包宗和、吳玉山編著,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敬璉2004,當代中國經濟改革,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吳新興200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呂亞力1995,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英明1994,「台商到大陸投資的社會與文化意義」,現階段大陸政經社會發展與兩岸關係,台北:永然文化,頁99-126。
    李英明1995,「官僚組織、理性抉擇與利益團體研究途徑」、「派系研究途徑」,中國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頁31-87。
    李英明1995,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五南出版。
    李英明1995,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出版。
    李英明1999,「中國大陸的意識型態」,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出版,頁2-3。
    李英明2001,「後現代與後殖民語境下台灣社會科學的出路」,全球化時代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頁133-145。
    李英明2001,全球化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李英明2005,「從古典(舊)制度主義到新制度主義:人的圖像的轉移」,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出版社,頁1-35。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出版。
    李義虎2003,「樹立海峽兩岸時空新思維」,收錄於郭偉峰主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李義虎2005,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李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
    周永生2004,經濟外交,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周志懷2005,「『反分裂國家法』與新時期大陸對台政策」,收錄於徐博東主編,台灣研究論文精選-兩岸關係篇,北京:台海出版社,頁73-75。
    周志懷2006,「論海峽兩岸經貿關係制度化的安排」,收錄於王建民主編,台灣研究論文精選-經濟篇,北京:台海出版社,頁393。
    周叔蓮、閩見蜀等著1995,九○年代海峽兩岸及香港經濟合作前景,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頁48。
    周美里2007,「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台北:遠景基金會,頁209。
    周恩來1984,「台灣的解放一定能夠實現」,周恩來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1994年,「中央集權的代價」,收錄於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大侯、陳博志、葉律言1995,產業國際發展監視指標之後續研究,台北:台灣經濟研究院,頁77-149。
    林佳龍、徐斯儉2004,「導論:退化的集權主義與中國未來發展」,收錄於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文化,頁19-20。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出版。
    林嘉誠、朱浤源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
    林碧炤1997,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圖書。
    林毅夫、蔡昉、李周2000,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台北:聯經出版社。
    邵宗海2005,「兩岸關係的變遷來論兩關係的定位」,兩岸關係,台北:五南,頁50-51。
    邵宗海2006,「胡錦濤涉台言論與對台政策分析」,兩岸關係,台北:五南,頁220-226。
    邵宗海2006年,「兩岸談判機制的變遷與嘗試」,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出版,頁288-291。
    邱秀錦1996,「兩岸經濟依存關係之分析」,自由中國之工業,台北:行政院經建會,頁17-41。
    邱坤玄2003,「中共外交政策」,收錄於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1。
    邱垂正2008,兩岸和平三角建構,台北:秀威出版。
    俞可平主編、.Rhodes﹑J.Kooiman﹑M.Van Vliet著2000,「引論:治理與善治」,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主編2000,治理與善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姜新立2004,大轉變:後後共產主義與後社會主義研究,台北:唐山出版。
    姜輝譯1999,新市場社會主義-對社會主義命運和前途的探索,北京:東方出版社。
    范錦明主編2001,九十年代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論文集,台北:大屯出版。
    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台北:宏智文化。
    徐博東、馬淑明2005,「兩岸關係轉變的四點啟示」,收錄於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的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頁89-91。
    徐斯勤2002,「機構改革-從十五大到十六大」,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頁273-276。
    徐焰1992,台海大戰上編,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頁112。
    祖治國1998,90年代中國大陸的新保守主義,台北:致良出版社。
    耿曙2003,「『連綴社群』:WTO背景下兩岸民間互動的分析概念」,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許光泰、方孝謙、陳永生編,台北:政大國關中心,頁459-65。
    耿曙2003,「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國際關係總論,張亞中主編,台北:揚智文化,頁49-50。
    郝培芝2007,「中國『一中政策』之發展與演變」,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羅致政、宋允文主編,台北:台灣智庫叢書,頁17。
    馬立誠、凌志軍1998,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台北:天下文化。
    高長、宋恩榮1994,台海兩岸三地貿易之實證分析,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北。
    高長1995,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調查研究製造業為例(二),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出版,頁705-709。
    高長2002,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出版社。
    高朗1999,「從整合理論探索兩岸整合的條件與困境」,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吳玉山主編,台北:五南,頁43-75。
    高新1997,江澤民的權力之路,香港:明鏡出版社。
    張五岳、彭思舟2005,中共對台商政策,策略及作法,台北:行政大陸委員會。
    張五岳1997,一九九六年後中共對台策略之演變,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張五岳2005,「應以新思維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收錄於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出版。
    張春英2004,海峽兩岸關係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張漢林1999,世貿組織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
    張學斌2003,經濟外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張讚合,兩岸關係變遷史,台北,周知文化。
    曹榮湘等譯2004,治理全球化︰權力、權威與全球治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許世銓2007,激盪中的台灣問題,北京:九州出版社。
    許綏南譯、ichard Bernstein & Ross H. Munro著1997,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台北:麥田出版。
    許惠佑、林貴美1994,實用兩岸投資法規彙編,台北:海基會。
    郭立民1992,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上),台北:永業。
    郭承天2000,「新制度主義與政治經濟學」,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中國政治學會。
    郭偉峰2003,「中國大陸能能放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嗎」,收錄於郭偉峰主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頁96。
    郭偉峰主編,2006,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郭偉峰主編2003,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郭煥圭2005,台灣的將來國際政治與台灣問題,台北:致良出版社。
    郭瑞華2004,中共對台工作組織體系概論,台北:法務部調查局。
    陳一新、王高成2005,美中台關係戰略評估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
    陳明通2005,民主化台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先覺出版。
    陳欣之2003,「國際關係理論:對現實主義的質疑」,國際關係總論,張亞中主編,台北:揚智,頁88-89。
    陳振明、李文良2003,中國政府職能轉變問題報告-問題、現狀、挑戰、對策,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陳振明2006,競爭型政府-市場機制管理技術在公共部門管理中的應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德昇1994,「九十年代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兩岸政經互動:政策解讀與運作分析,台北;永業出版社,頁45-71。
    陳德昇2005,經濟全球化與台商大陸投資策略,佈局與比較,台北:晶典文化。
    章念馳2003,「共同締造統繁榮富強民主文的新中國」,收錄於郭偉峰主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北京: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
    童振源2002,「中國對台政策的演變、特徵與變數」,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台北:新新聞出版,頁322。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
    華曉紅2006,「入世對海峽兩岸兩岸經貿關係的影響與政策選擇思考」,收錄於王建民主編,台灣研究論文精選-經濟篇,北京:台海出版社,頁332-333。
    黃嘉樹2003,「棋戰思維與兩岸關係」,收錄於郭偉峰主編,大陸對台思維變化解讀,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
    楊小凱2001,楊小凱經濟學文集,台北:漢蘆圖書。
    楊中美2000,李登輝VS.江澤民,台北,時報出版。
    楊日清、李培元、林文斌、劉兆隆譯,Andrew Heywood著1999,政治學新論,台北:韋伯文化。
    楊善華1997,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開煌2004,中共第四代領導對台政策之預測,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
    楊開煌2005,出手:胡政權對台政策初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楊劍、信強2005,「『反分裂國家法』的必要性」和法理依據」,收錄於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頁54。
    葉啟政1990,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東大圖書。
    葉啟政2004,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當代西方社會學理論論述對話,台北:三民書局。
    鄒景雯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
    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1994,投資中國大市場-福建省專輯,香港:大公報出版。
    趙建民1995,「統戰」,收錄於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462-499。
    趙春義1988,一國兩制概論,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
    遠景基金會2007,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台北:遠景基金會。
    劉光溪2002,「關於WTO與中國入世的若干問題」,收錄於劉光溪主編,入世:政策與實務,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劉性仁2004,兩岸關係:主權爭議何去何從?,台北:時英出版社。
    劉靖華2001,政府未來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劉靖華2002,政府創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潘兆民1996,中共社會主義現代化-理論與實踐,台北:結構群。
    潘美玲、陳介玄2002,「縱橫四海的企業家,從協力生產到全球佈局」,收錄於王振寰、章英華編,凝聚台灣生命力,台北:巨流圖書公司,頁28-32。
    衛民2007,兩岸是人為造成的制度:以建構主義為本體論的新制度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鄭竹圍2000,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聯經出版。
    鄭竹園1997,大陸經濟改革的進程與效果,台北:致良出版社。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北京:人民出版社。
    鄧小平1993,「國際情勢和經濟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蕭勁光1992,蕭勁光回憶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蕭新煌、龔宜君2002,「台商的歷史、性格與未來發展」,收錄於蕭新煌、龔宜君、王宏仁主編,台商在東南亞;網絡、認同與全球化,台北: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中心。
    閻學通、漆海霞2005,國際形勢與台灣問題預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戴萬欽2006,世界新格局與兩岸關係:和平與發展的展望,台北:時英出版。
    薛化元2007,「『一個中國』架構對台灣政治發展的影響」,收錄於羅致正、宋允文主編,解構「一個中國」,國際脈絡下的政策解析,台北:台灣智庫,頁39-55。
    薛榮久1999,世貿組織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頁298-302。
    謝宗學、劉坤億、陳衍宏譯、Jon Pierre﹑B.Guy Peters著2002),治理:政治與國家,台北:智勝文化事業。
    謝傳勝1979,大陰謀-共匪統戰顛覆實錄,台北:聯經出版。
    謅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的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魏鏞2003,「台灣海峽兩岸互動模式之發展:歷史回顧、比較分析與制度建構」,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何思因、陳德昇、耿曙編,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二)期刊論文
    毛磊2001,「中國共產黨致力於台灣回歸,統一八十年」,中共黨史研究,北京,第5期,頁137。
    毛磊2001,「論中國共產黨對台工作八十年」,台灣研究,北京,第4期,頁17。
    王正旭2006,「不對稱結構下的對應:論2000年以來的兩岸政治互動」,致理技術學院「全球化與兩岸交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8-119。
    王信賢2000,「當代西方『中國研究』之制度典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3卷第8期,頁33。
    王信賢2004,「物以類聚:台灣IT產業大陸投資之群聚現象」,中國大陸研究,第47卷第3期,頁85-110。
    王振寰1997年9月,「跨國界區域經濟形成的統理機制:以台灣資本外移南中國為例」,台灣社會學季刊,第27期,頁5。
    王啟明2002,「海峽兩岸整合的契機—從歐洲聯盟整合的歷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8卷第5期,頁44-55。
    列嘉祺2003,「兩岸經貿發展:台灣被邊緣話或整合?」,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3期,頁93-97
    江小工1991,「海峽兩岸合作的若干思考」,「海峽兩岸關係」學術論文研討會,北京,頁2-4。
    何俊志2002,「結構、歷史與行為:歷史制度主義的分析範是」,國外社會科學,北京,第5期,頁8。
    余克禮1999,「台商在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中發展的地位與作用」,台灣研究.兩岸關係,北京,第4期,頁7。
    余德培1989,「台海兩岸貿易與投資」,台灣研究,北京,第3期,頁23-24。
    吳介民2004,「台商社群的『關係敏感帶』與『象徵行動』」,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3期,頁37-40。
    吳玉山2001,「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第32卷,頁8。
    吳能遠1995,「兩岸經貿關係的新形勢與新特點」,海峽瞭望,第65期,廈門,頁1。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及其對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問題與研究,第34卷第2期,頁20-31。
    吳新興2001,「整合理論:一些概念性的分析」,中國事務,第5期,頁41-55。
    李宏碩1997,「海峽兩岸經貿關係探索」,台灣研究.兩岸關係,北京,第1期,頁12。
    李非1988,「台海兩岸經貿關係的發展趨勢」,台灣研究集刊,第3集,廈門大學灣研究所,頁44。
    李非2005,「建立『兩岸工同市場』問題研究」,台灣研究,廈門,第3期,頁1-5。
    李英明、賴皆興2005,「從理性博奕向結構博奕轉移:兼論兩岸結構博奕」,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4期,頁1-27。
    李家泉2005,「當前台海情勢和中央對台政策新思維探討」,中國評論,香港,8月號,頁24-26。
    沈有忠2006,「美中台三角關係:改良的戰略三角分析法」,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3期,頁20-40。
    沈明室2002,「中共軍事戰略演變與台海安全」,東亞季刊,第33卷第2期,頁33-43。
    林中斌2006,「中共『輸面子贏裡子』」,財訊,3月,頁132。
    林文程2005年1月,「從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看北京對台政策之發展」,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1期,頁24。
    林正義2004,「台海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美國角色」,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6期,頁12-16。
    林正義2004,「美中台的安全關係」,當代中國研究通訊,第3期,頁13-15。
    林奎燮2003,「新制度主義及其在中國大陸研究上的意義」,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11期,頁101。
    林姿茵2006年,「中共推動『海峽西岸經濟區』之探析」,中共研究,第40卷第5期,頁58-62。
    林家煌2005,登門不入室:中國大陸台商信任結構,協力網路與產業群聚,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邵宗海1993,「『一個中國』政策的發展評估」,海峽評論,第25期,頁67。
    邵宗海1998,「從政治角度看兩岸經貿關係」,理論與政策,第12卷第1期,頁26。
    邱坤玄2000,「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31卷第3期,頁23
    邱坤玄2000,「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頁1。
    邱垂正2007,台海兩岸和平整合模式之建構,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柳金財2000,「民進黨台獨論述轉型與大陸政策調整-兼論總統選舉中政策辯論與兩岸關係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6期,頁77。
    柳金財2001,「論九0年代以來中華民國政府關於『一個中國論述』內涵」,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4期,頁10-14。
    洪志清1999,「一九七九年以來中共利用台資政策演進分析:兼論對兩岸關係的政策涵義」,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8期,頁73。
    洪德欽2003,「歐盟經濟整合經驗對兩岸自由貿易區之啟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Vol.6,頁8-15。
    胡秋娥2001,「統合的條件與難題:從整合理論看兩岸的可能發展」,兩岸雙贏,第26期,頁33-35。
    胡婉玲2001,「論歷史制度主義的制度變遷理論」,新世紀智庫論壇,第16期,頁89。
    孫治本2001年10月,「社會階層的終結:水平式不平等、社會不平等的個人主義化」,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31期,頁1-43。
    徐長春2006,大陸台資企業協會組織角色功能之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博東,馬淑明2006,「《反分裂國家法》出台後兩岸關係轉化的四點啟示」,台灣研究論文精選:兩岸關係篇,劉紅主編,北京:台海出版社,頁97。
    徐進鈺、鄭路霖2005,「全球在地化的地理學:跨界組織場域的統理」,都市與計畫,第28卷第4 期,頁399。
    耿慶武2001,「『一個中國』兩難的『雙贏』解決方案」,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頁122-129。
    耿慶武2001年10月,「『一個中國原則』的『兩難』雙贏解決方案」,遠景季刊,第2卷第4期。
    耿曙、李欣儒2004,「跨入全球新世界?上海台灣人社群中的階級分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跨界距離:全球化時代移民/工與社會文化變遷」學術研討會,台北。
    耿曙、林家煌2005,「登門未入室:大陸台商的信任結構、協力網絡與產業群聚」,佛光大學政治學系第五屆政治與資訊科技研討會,頁1。
    耿曙、林琮盛2005,「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台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1期,頁1-27。
    耿曙、林瑞華2004,「兩岸經濟整合的政治影響:分析兩岸整合的理論架構」,南華大學第2屆亞太學術研討會「東亞區域整合對台灣安全與發展的影響研討會」,頁6-8。
    耿曙、林瑞華2006,「弱勢協會的制度起源:國家與網絡環伺下的台商協會」,人民大學社會學系主辦「組織社會學實證研究工作坊」國際研討會,北京,頁20~24 。
    耿曙2004,「合理評估台商的政治影響」,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2期,頁17-20。
    耿曙2005,「經貿交流的政治影響」,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第71期,頁1-6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交流雜誌社2008,兩岸開放交流2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實錄,頁215-219。
    高孔廉2002,「兩岸經貿整合的起點-自由貿易區」,國政研究報告,第91卷第3期,頁1-13。
    高長1997,「大陸吸引外商投資政策與總體經濟環境評估」,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5期,頁49-50。
    高長1997,「台商在大陸投資趨勢及其對大陸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第3卷第1期,頁138。
    高長1999,「論兩岸經貿關係之競爭與相輔」,台研兩岸前瞻探索,第13期,頁4-27。
    高長2001,「兩岸加入WTO後產業可能的互動與競爭力變化」,經濟暨評論季刊,第7卷第3期,頁1-20。
    高長2001,「製造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當地化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暨評論季刊,第7卷第1期,頁138-173。
    張五岳、阮銘2000,「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新世紀智庫論壇,第9期,頁64-69。
    張五岳2007,「展望兩岸關係及中共對台工作」,中共研究,第41卷第1期,頁104-105。
    張家銘、吳翰有2000,「企業外移與根流台灣:從蘇州台商的經驗論起」,中國事務,第2期,頁55-71。
    張家銘、吳翰有2000,「企業外移與根留台灣:從蘇州台商的經驗談論起」,中國事務,第2期,頁67。
    張傳國2003,「台商直接投資對大陸沿海地區經濟效益的實證分析」,台灣研究集刊,2003年第4期總第82期,廈門,頁66-71。
    張榮豐1988,「影響台海兩岸經港轉口貿易之因素分析」,第九屆中韓學術會議,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7-18。
    莫大華1997,「從美國海外軍事干預準則預判美國在台海軍事衝突的角色(1997-205)」,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6期,頁15-28。
    莊文忠2003,「制度的研究:『新制度論』觀點的比較與『後現代制度論』的發展」,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6卷第4期,頁21-27。
    許源派2005,中共對台商的制度規範與台商因應對策分析:交易成本理論之運用,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郭文貴、顏志平、鍾銳輝1995,「建設台灣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戰略構想-兼談廈門經濟特區在本經濟區中的地位與作用」,廈門大學學報,頁52-58。
    郭瑞華95年4月,海峽西岸經濟區評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4期,頁10。
    陳玉璽1994,「兩岸三地產業之結構整合及其政策涵義」,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3期春季,頁187-209。
    陳志柔2008,「20年兩岸文化教育交流現象」,收錄於游盈隆主編,近二十年兩岸關係的發展與變遷,頁347。
    陳明通2004,「兩岸三通與台海安全的前瞻」,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7期,頁8-10。
    陳明通2005,「中國制定反分裂國家法的意圖與影響」,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9期,頁20。
    陳明通2005,「我國大陸政策的檢討與前瞻」,新世紀智庫論壇,第29期,台北:頁35。
    陳重成2006,「全球化下的兩岸社會交流與互動:一個從他者轉向自身的歷程」,致理技術學院「全球化與兩岸交流」學術研討會,頁157-158。
    陳博志2003,「深耕台灣、佈局全球之重點戰略」,收錄於台灣經濟戰略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智庫,頁15。
    陳朝政2005,「大陸台商的認同變遷:理論歸納與推論」,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
    陳德昇1993,「九十年代中共對台經貿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36卷第9期,頁73。
    陳德昇1994,「中共強化以經貿為主軸的對台工作」,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6期,頁2。
    陳德昇1994,「中國經濟發展回顧-兼論台商政策與政府的對策」,共黨問題研究,第20卷第2期,頁4-6。
    陳德昇1999,「兩岸交流20週年的回顧與前瞻」,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12期,頁2。
    陳德昇2005,「現階段中共對台經貿政策」,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2期,頁11-16。
    陳蘋2003,「CEPA:推動『一國兩制』間經貿整合的新舉措」,現代台灣研究,北京,第5期,頁48。
    曾于蓁2008,革命不只請客吃飯:中共對台青年交流的政治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童振源2000,「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1卷第2期,頁31-82。
    黃嘉樹2005,「中國新領導核心對台政策的調整與新意」,中國評論,香港,5月號,頁6。
    黃鴻博2002,「一個中國定義與兩岸關係之辯證發展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82卷第6期,頁52-53。
    楊力宇2002,「從江澤民到胡錦濤-從十六大看中共對台政策」,爭鳴,香港,第302期,頁71。
    楊念祖1995,「台海安全與中共武力威脅」,理論與政策季刊,第9卷第4期,頁38-48。
    楊開煌1997,「中共『對台』政策解釋與評估-決策人物取向之研究」,東吳政治學報,第7期,頁67-103。
    楊開煌2004,「創造一個新型的兩岸關係」,中國評論,2003年4月號,香港,頁86。
    楊開煌2006,「對六個『胡四點』的分析」,海峽評論,第186期,頁34-36。
    董立文2007,「展望兩岸關係及中共對台工作」,中共研究,第41卷第1期,頁114。
    詹志宏2007,「整體兩岸交流評估」,收錄於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台海兩岸交流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頁19。
    趙成儀2005,「現階段中共加強兩岸青年交流之分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0期,頁18。
    趙春山2000,「建構跨世紀的兩岸關係-正視一個分治中國的現實問題」,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9期。
    趙海立2004,「政治合法性理論及其分析架構」,廈門大學學報,總第165期,頁42-47。
    劉映仙1991,「兩岸經貿關係的現況、問題與思考」,台灣研究,北京,1991年第2期,頁25。
    劉瑞華2001,「新制度主義:返回大理論或經濟學帝國主義政治學」,政治學報,第32卷,頁212。
    劉德勛2007年11月,「兩岸交流20週年回顧與前瞻-人員往來」,收錄於財團法人國策研究院文教基金會「台海兩岸交流二十週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台北:頁67。
    蔡宏明2005,「『兩岸共同市場』的挑戰與可操作策略」,中國評論,香港,8月號。
    蔡瑋1997,「中共對台政策的決策組織與過程」,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頁36-58。
    蔡瑋1998,「從國際關係理論探討解決兩岸困境之道」,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6期,頁52。
    鄭端耀1997,「國際關係『新自由制度主義 』理論之評析」,問題與研究,36卷12期,頁1-22。
    鄭露霖1999,「一個半邊陲的浮現與隱現:國際鞋類市場網路重組下的生產外移」,台灣社會學季刊,第35期,頁1-46。
    盧業中2001,「主要國際關係理論中新現實主義、 新自由制度主義 與建構主義之比較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61期,頁21-52。
    盧業中2001,「論國際關係理論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41卷2期,頁43-67。
    盧業中2001年4月,「論國際關係理論新自由制度主義」,問題與研究,41卷2期,台北,頁43-67。
    蕭新煌、龔宜君1998,「東南亞台商與華人之商業關係網絡」,發表於僑務委員會台灣經濟研究院合辦「邁向新世紀台灣與東南亞華人經濟發展與互動國際研討會」,頁12-32。
    蕭萬長2005,「兩岸經濟整合趨勢與展望」,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通訊,Vol.12。
    賴榮偉1999,「從新功能主義分析兩岸關係的根本分歧與建議」,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5期,頁19-32。
    謝俊義2000,「新制度主義的發展與展望」,中國行政,第68期,頁1-2。
    顏建發2000,「經貿全球化之下兩岸關係的現況與前瞻」,中國事務,第2期,頁115-117。
    魏艾2008,「內外在政經形勢變化下的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中國大陸改革三十年的回顧與展望,頁15。
    魏鏞2002,「邁向民族內共同體:台灣兩岸互動模式之建構、發展與檢驗」,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第5期,頁1-55。
    譚瑾瑜2004,「從香港簽訂CEPA談中國大陸區域整合進度」,國家政策論壇,春季號,頁77-81。
    鐘焰2005,「試論兩岸經濟整合的戰略意義」,現代台灣研究,第61期,頁40-45。
    龔宜君2005,「半鑲嵌之台灣企業在世界體系的鑲嵌」,台灣東南亞季刊,第2卷第1期,頁59-79。
    (三)網站媒體
    Zalmay Khalilzad在RAND的政策報告“Congage China”,網址:http://www.rand.org/pubs/issue_papers/IP187/IP187.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3日)。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BIG5/14576/14957/3257723.html(點選日:2007年11月28日)。
    人民網,網址:http://cpc.people.com.cn/BIG5/69112/70190/70197/70361/4769665.html (點選日:2007年11月10日)。
    人民網,網址:http://opinion.people.com.cn/GB/6102773.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9日)。
    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4/4033034.html(點選日:2009年1月15日)。
    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4932440.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9日)。
    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70195/index.html (點選日:2008年10月13日)。
    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8198/71692/index.html (點選日:2008年10月3日)。
    人民網:網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BIG5/1037/3781830.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3日)。
    人民網:網址: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024/2145119.html (點選日:2009年1月18日)。
    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226900.html, 2005年3月8日(點選日2007年5月8日)。
    大紀元網站,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b5/8/6/8/n2147369.htm(點選日:2009年1月9日)。
    中共全國人大網站,網址:http://www.npc.gov.cn/npc/xinwen/szyw/zywj/2007-10/09/content_372920.htm(點選日:2008年10月3日)。
    中國台灣網,網址:http://big5.chinataiwan.org/wxzl/gtbwx/200711/t20071105_479158.htm。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sclf.org/jgdt/200701/t20070123_3542.htm(點選日:2009年1月15日)。
    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cn.chinareviewnews.com/doc/1005/2/8/8/100528803.html?coluid=33&kindid=543&docid=100528803&mdate=1228132828(點選日:2008年10月22日)。
    中國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aboutchina/zhuanti/hxsh/2008-04/22/content_14993929.htm (點選日:2008年10月13日)。
    中國網,網址: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sljszqh/426675.htm(點選日:2008年10月9日)。
    中國網,網址:http://www.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5-10/20/content_6002849.htm(點選日:2009年1月18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網站,網址: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test/2008-06/25/content_1027253.htm (點選日:2008年1月21日)。
    中新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overseas/zhuanti/ggla/txt/2006-04/17/content_6186022.htm(點選日:2008年10月22日)。
    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03/12/11/YO0312110004.htm(點選日:2008年10月3日)。
    文匯報,網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0/23/CH0710230046.htm(點選日:2008年10月20日)。
    全球化趨勢下兩岸關係新思維,網址:http://www.aboutweb.org/canc/data/pub/content/vol3/3-6.pdf(點選日:2008年3月10日)。
    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89/2.pdf(點選日:2008年12月26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cnews/ref910522.htm(點選日:2008年10月31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95/9505.pdf(點選日:2009年1月18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rpir/1_1.htm(點選日:2008年10月16日)。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rpir/3_4.htm (點選日:2008年10月16日)。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網址:http://www.npf.org.tw/particle-3238-3.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22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16d/zgtygbly.htm(點選日:2008年4月5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bps/bps_yzyz.htm(點選日:2008年10月14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bps/bps_yzyz.htm(點選日:2008年4月5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jiang8d/jiang8d0.asp?jbd_m_id=99(點選日:2008年10月31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lzx/zlzx0.asp?offset=150&zlzx_m_id=1527(點選日:2008年3月5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10(點選日:2008年11月16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點選日:2008年11月18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981(點選日2008年10月18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958 (點選日2008年10月18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點選日2008年10月18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jh/zyjh0.asp?zyjh_m_id=634 (點選日:2008年10月23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zywg/zywg0.asp?zywg_m_id=105(點選日:2008年11月3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82/ (點選日:2008年3月5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82/16d/16drpt.htm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82/jiang8d/jiang8d0.asp?jbd_m_id=17(點選日:2009年1月9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82/zyjh/zyjh0.asp?zyjh_m_id=1046(點選日:2009年1月8日)。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網址:http://www.gwytb.gov.cn:82/zyjh/zyjh0.asp?zyjh_m_id=1318 (點選日:2009年1月15日)。
    華社網站,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4/content_705095.htm(點選日:2008年7月21日)。
    華夏經緯,「國際上已經形成了『北京共識』」,網址:http://hk.huaxia.com/zt/pl/07-093/608561.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1日)
    華夏經緯,網址:http://big5.huaxia.com/zt/pl/05-005/600249.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6日)。
    新浪網,網誌:http://news.sina.com.cn/c/2005-09-07/16467705377.shtml(點選日:2008年9月30日)。
    新華社網站,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4733.htm(點選日:2008年7月21日)。
    新華網,「中國共產黨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公報」網址: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3/22/content_2728740.htm(點選日:2008年1月15日)。
    新華網,「中國提升軟實力:『北京共識』取代『華盛頓共識』」,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13/content_1522884.htm(點選日:2008年10月11日)
    新華網,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243.htm(點選日:2008年10月9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2005-04-30/02545788094s.s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7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2-11/17/content_632290.htm (點選日:2008年10月14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11/24/content_1195240.htm(點選日:2008年10月3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36.htm(點選日:2008年10月9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8251.htm(點選日:2008年9月30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3/content_704733.htm(點選日:2008年1月12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6-02/07/content_4146460.htm(點選日:2008年10月13日)。
    新華網,網址http://www.chinaemb.or.kr/chn/xwxx/t81327.htm (點選日:2008年2月15日)。
    新華網。網址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點選日:2008年1月12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sina.com.cn/c/2005-04-29/16516531849.s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7日)。
    新華網: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16/content_2467732.htm(點選日:2008年10月16日)。
    新華網網站,網址:http://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6-04/06/content_4391525.htm(點選日:2008年1月21日)。
    鳳凰網,網址:http://big5.ifeng.com/gate/big5/news.ifeng.com/phoenixtv/83922544272343040/index.shtml(點選日2009年1月12日)。
    「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陳水扁宣誓就職典禮致詞全文—台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聯合報,版13,2000年5月21日。
    「中新社評論:三年六個『胡四點』相比耐人尋味」,中新社,網址:http://big5.china.com.cn/overseas/zhuanti/ggla/txt/2006-04/17/content_6186022.htm(點選日:2008年11月2日)。《反分裂國家法(草案)》2005年3月8日,人民網,網址: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3226900.html(點選日2007年5月8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14576/14957/3257723.html(點選日:2007年11月28日) http://www.hi-on.org.tw/bulletins.jsp?b_ID=67589(點選日:2007年12月14日)。
    「反分裂法政策失敗,軟硬兩手相抵消」,大紀元,網址:http://www.epochtimes.com/gb/7/3/13/n1644656.htm(點選日:2007年12月14日)。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人民網,網址: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9/65444/4429119.html(點選日:2008年1月15日)。
    「兩岸漸行漸遠,陳明通:北京應調整對台政策」,中央社,網址:http://news.sina.com.tw/china/cna/tw/2007-11-28/184012770557.shtml(2007年12月14日)。
    「胡錦濤赴閩推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國時報,95年1月16日。
    「陳總統:從經貿與文化統合建立兩岸互信」,自由時報,版3,2001年1月1日。
    「關於『北京共識』與中國發展模式的對話」,人民網,網址: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0557/54488/54489/3802863.html(點選日:2008年10月11日)
    余克禮,「胡錦濤對台戰略思想的基本內涵」,中國評論新聞網,網址: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2/5/1/7/100251711.html?coluid=33&kindid=3470&docid=100251711&mdate=0515155719(點選日:2008年10月22日)。
    張宇韶,2007年12月7日,「中共『十一五規劃』下的對台政策」,大陸工作簡報,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95/9505.pdf。
    張宇韶,2007年5月2日,「中共『十一五』規劃下的對台政策」,大陸工作簡報1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址: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mwreport/95/9505.pdf。
    黃忠榮,「穿梭兩岸,陳明通堅守台灣主體性」,自由日報,,2007年11月15日
    蘇永耀,「胡鞍鋼主張對台經濟制裁,竟任國共論壇引言人」,自由時報,2006年4月14日。
    二、英文
    (一)專書
    Agnew,J 1998, Geopolitics: Revisioning World Politic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p.50-66.
    Bourdieu ,P 1985,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necticut : Green Press,pp.248-252.
    Burt, S. R . 1995, Structural Hole: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rlo, H.L & Sui, S.Z1995 , Decision Making in Deng’s China : Perspectives form Insider.N.Y:ME.Sharpe,Inc.,1995,pp.242-243.
    Dahl,R1967, Who Governs? .New Haven: Tale University Press.
    Eval,G , Ivan Szelenyi and Eleanor Townsley1998 ,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 Class Formation and Elite Struggles in Post-Communist Central Europe (London: Verso )pp.45.
    Howard J.W1997 ,Corporat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New York : M.E Sharpe ,pp.27-29.
    Keohane, R.O. and.Nye, J.S 2003 ,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 New York : Free Press , pp.660-662.
    Liberthal,K & Oksenberg,M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 : Leader , Structure ,and Process .Princeton ,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11.
    Mann,M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54-63.
    Mitrany,D 1964 , A Work Peace System.Chicago.Quadrangle Books,1966.
    Peter J .Williamson 1989 , Corporatism in Perspective : Anintroductory Guide to Corporatist Theor.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 ,p.23.
    Peter,B.Gay1999,InstitutionalTheoryinPoliticsScience:The NewInstitutionalism .London:Pinter.
    Pierre Bourdieu 1985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Connecticut : Green Press.pp.248-258.
    Steinmo,S.K& Longstreth,F1992, Structuring Politics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T1985,“Bringing the State Bake In :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Bringing the State Bake In ,P.Evens, D.Rueschemeyer and T. Skocpol eds,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8.
    Vogel,E1969, Canton under Communism 1949-1968 .N.Y: Harper Torchbook .
    Wittfoge,K.A. l 1963 , Oriental Despotism .New Haver :Yale University Press .
    (二)期刊論文
    Granovetter,M.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pp.91.
    Hsin –hsing wu1995 ,“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f ROC-PRC Relations, Issues & Stysies,31-1, Jan,p.62.
    Keman,H and Pennings,P (1995),“ Managing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flict in democracies : do consensus or corporatism matter ? ”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25,pp.271-281.
    Liu , Ya-Ling 1992.,Reform from Below:The Private Economy and Local Politics in the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of Wenzhou , China Quarterly,130.pp293-316.
    March ,James G.&Olsen, J.P.1984 ,“ The Institutionalism : Organization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 ,pp.734-749
    Mark Beeson 1999 , “State,Market,and Economics Security in Post-Crisis East Asian” , Asian Perspective, Vol.23 No.3.pp.33-52.
    Peter Hall and Rosemary C.R.Taylor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ree Institutionalism ”, Political Studies,XLIV ,pp.938.
    Stephen Kranser1984 ,“Approaches the State :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16 ,pp.243-246.
    Schmitter,P.C. 1983, “ Democratic theory and neo-corporaist practice” , Social Research ,50,pp.885-928.
    Thomas ,.A Koelable1995.,“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Politics Science and Sociology,” Comparative Politics , January, Vol.27:pp231-243.
    Vivien, L1994 ,“Varieties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 A Critical Appraisal ”Public Adminstration 74(Summer).p183.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0260505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0505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050501.pdf92KbAdobe PDF21130View/Open
    26050502.pdf90KbAdobe PDF21293View/Open
    26050503.pdf119KbAdobe PDF21037View/Open
    26050504.pdf172KbAdobe PDF21322View/Open
    26050505.pdf359KbAdobe PDF21727View/Open
    26050506.pdf523KbAdobe PDF21800View/Open
    26050507.pdf434KbAdobe PDF21832View/Open
    26050508.pdf438KbAdobe PDF21600View/Open
    26050509.pdf462KbAdobe PDF21807View/Open
    26050510.pdf396KbAdobe PDF21598View/Open
    26050511.pdf260KbAdobe PDF21202View/Open
    26050512.pdf272KbAdobe PDF2174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