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702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18/144297 (79%)
造访人次 : 50950260      在线人数 : 95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25


    题名: 俄羅斯對亞太地區軍售政策(1992~2002)
    作者: 李祥裕
    Lee,hsiangyu
    贡献者: 羅致政
    李祥裕
    Lee,hsiangyu
    关键词: 層次理論
    戰略三角
    軍備限制
    軍備競賽
    亞太政策
    軍售政策
    轉產
    日期: 2003
    上传时间: 2009-09-18 20:32:27 (UTC+8)
    摘要: 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是分析俄羅斯在冷戰結束之後,俄羅斯對於亞太地區軍售的政策及其制定過程,並探討軍售對於亞太地區的影響。並分析俄羅斯自冷戰結束之後,如何藉由軍售議題取得在亞太區域影響力的槓桿。

    本文以層次理論作為分析基礎,將俄羅斯軍售政策的形成分成三個層次來探討,這三個層次依次為國際環境因素、區域因素以及國內因素。並且在三個層次中同時以經濟與政治因素去分析軍售政策在分析層次中所受到的影響有哪些。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Ashton B. Carter, William J. Perry,許綬南 譯,《預防性防禦-後冷戰時期美國的新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 2000)。
    Burrows, Gideon,朱邦賢 譯,《你不知道的軍火交易:洞悉國際軍售的八項課題》(臺北:書林出版社 2004)。
    Blotsky, Oleg,許鳳才 譯,《走出列寧格勒:普京的35個人生瞬間》(杭州:這將人民出版社 2003)。
    Blotsky, Oleg,汪吉 譯,《通往權力之路:普京:從克格勃到總統》(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Chomsky, Noam(杭士基),林祐聖 譯,《流氓國家》(台北:正中書局 2002)。
    Doder, Dusko、Branson, Louise, 譚天 譯,《戈巴契夫傳》(台北,聯經出版社 1990)。
    Gorbachev, Mikhail S.,譚天 譯,《俄羅斯的教訓》(台北:貓頭鷹出版 2001)。
    Loth, Wilfried,朱章才 譯,《和解與裁減軍備》(台北:麥田出版 2000)。
    Marsh, David、Stoker Gerry,陳菁雯 等譯,《政治學方法論》(台北:韋伯文化 1998) 。
    Primakov, Yevgenii,焦廣田 等譯,《大政治年代》(北京:東方出版社 2001)。
    Petrov, Koytcho,葛志強、馬細譜 等譯《戈巴契夫現象-改革年代:蘇聯東歐與中國》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Puska, Susan(浦淑蘭),李憲榮、陳國雄 譯,《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玉山社 2001)。
    Waltz, Kenneth,胡祖慶 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麥格羅•希爾 1997)
    Млечен, Леонид,徐葵、王器、王憲舉、陳鳳翔 等譯,《權力的公式-從葉利欽到普京》(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0)。
    Медведев, Рой,王桂香 等譯,《普京時代-世紀之交的俄羅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1)。
    Мухин.,高增訓 譯,《普京與幕僚》(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3)。
    阿爾巴金 主編,陳雲卿 譯,《俄羅斯發展前景預測-2015年最佳方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 2001/2002》(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2)。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亞太戰略場-世界主要力量的發展與角逐》(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2)。
    尹慶耀,《獨立國協研究-以俄羅斯為中心》(台北:幼獅出版 1995)。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 2000)。
    王逸舟 主編,《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王緝思 等著,《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生智出版社 2001)。
    方永剛、唐複全,《大國逐鹿-新地緣政治》(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田弘茂 主編,《後冷戰時期的亞太集體安全》(臺北:業強出版社 1996)。
    列寧,《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列寧,《列寧最後的書信和文章》(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朱鋒,《彈道飛彈防禦計畫與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朱聽昌 主編,《中國週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2)。
    吳玉山,《俄羅斯轉型 1992~1999 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臺北 五南出版社 2000)。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1979)。
    李登科 等編著,《國際政治》(蘆洲:空大 1996)。
    李五一 等著,《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2)。
    李明正,《美國、俄羅斯、歐洲地區、中共與以色列之軍事工業發展趨勢探討》(臺北:時英出版社 2001)。
    李慎明、王逸舟 主編,《2002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李靜杰、海運 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 經濟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李靜杰、海運 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 外交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李靜杰、海運 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 人物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李靜杰、海運 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 軍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李靜杰、海運 主編,《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 政治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李靜杰、鄭羽 主編,《俄羅斯與當代世界》(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1996)。
    林軍,《俄羅斯外交史稿》(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年)。
    林宗達,《蛻變中的軍事強權》(台北:時英出版 2001)。
    林宗達,《赤龍之爪-中共軍事革新之海陸空三軍暨二砲部隊》(台北:黎明文化 2002)。
    林宗達,《赤龍爭霸-中共跨世紀的軍事戰略與武力建構》(台北:軍事迷文化 2002)。
    姚海,《俄羅斯文化之路》(台北:淑馨出版 1991)。
    段昌國,《俄國史》(台北:大安出版社 1994)。
    夏立平,《亞太地區軍備控制與安全》(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高連福,《東北亞國家的對外戰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2)。
    索羅夫約夫、克蕾必柯娃 著,張敏華 等譯,《葉爾辛傳奇》(台北:時報文化 1992)。
    畢英賢,《俄羅斯》(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1995)。
    張蘊嶺 主編,《夥伴還是對手-調整中的中美日俄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張蘊嶺 主編,《21世紀: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1)。
    翁明賢,《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臺北:創世文化事業出版社 2002)。
    欷潤昌、高□ 主編,《世界政治新格局與國際安全》 (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1996)。
    徐建國,《軍火貿易:國際關係中的特殊戰爭》(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0)。
    陳舟,《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專家訪談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
    陳峰君、王傳劍,《亞太大國與朝鮮半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陸齊華,《俄羅斯和歐洲安全》(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1)。
    梅孜 主編,《美俄關係大事實錄 1991-2001》(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2)。
    馮紹雷, 《依各歐亞大國的浮沉》(台北:五南出版 1993)。
    馮玉軍,《俄羅斯外交決策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 2002)。
    彭懷恩 主編,《俄國政治體系》(台北:風雲論壇 2001)。
    葉自成,《俄羅斯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1997)。
    楊育才 主編,《大國夢:俄羅斯的軍事戰略》(北京:新華出版社 2000)。
    楊育才,《歐亞雙頭鷹:俄羅斯軍事戰略發展與現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2002)。
    董曉陽 主編,《走進二十一世紀的俄羅斯》(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3)。
    趙立枝,《俄羅斯東部經濟社會發展概要》(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2001)。
    趙竹成,《俄羅斯聯邦體制的憲政基礎及其衝突》(台北:韋伯文化 2002)。
    蒲寧,《浮沉:世界格局與大國關係》(北京:西苑出版社 1999)。
    鄭羽、李建民 主編,《獨聯體十年:現狀、問題、前景》(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
    劉炳均 編著,《俄羅斯歷史概論》(台北:茂昌 1999)。
    劉慶,《虎威猶在-俄羅斯軍事力量現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 2002)。
    閻學通、孫學峰,《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薛君度、陸南泉 主編,《俄羅斯西伯利亞與遠東-國際政治經濟關係的發展》(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2002)。
    薛君度、陸南泉 主編,《新俄羅斯:政治、經濟、外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
    蘇起,《論中蘇共關係正常化(1979~1989)》(台北:三民書局 1991)。
    期刊
    丁永康,「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構之國際新秩序分析」,《問題與研究》 第38卷 第6期(1999年6月)頁:49-63。
    丁永康,「二十一世紀初的中俄戰略關係分析」,《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 第2期(2003年3月)頁:81-97。
    王承宗,「俄羅斯與日本關係:領土與合約問題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9卷 第3期 (2000年3月)頁:19-39。
    王承宗,「車臣戰爭與車臣」,《問題與研究》 第39卷 第6期(2000年6月)頁:1-33。
    王定士,「俄羅斯軍售中國之研析 2000-2003:對亞太及台海安全的衝擊」,(中俄經貿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
    平可夫,「中印台巴21世紀角逐亞洲」,《全球防衛雜誌》第197期(2001年1月),頁:8-11。
    平可夫,「Su 30-MKK對改變台海空中力量的影響」,《全球防衛雜誌》第200期(2001年4月),頁:18-20。
    李玉珍,「車臣事件與俄羅斯聯邦的民族問題」,《問題與研究》第34卷 第8期(1995年8月)頁:35-47。
    李華球,「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與美國飛彈防禦霸權」,《全球防衛雜誌》第206期 (2000年10月),頁90-7。
    林宗達,「中俄關係之改善對中共軍事現代化的助力分析」,《共黨問題研究》 第27卷 第8期 (2001年8月)頁:58-70。
    林經緯,「俄羅斯傳統武器銷售政策的演變與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4卷 第1期 (1995年1月):頁32-47。
    邱國棟,「蘇後俄羅斯軍方政治參與之研究1992-1999」《政大俄羅斯所碩士論文》。
    周汝江,「普京時期的俄羅斯利益集團及其在中俄關係中的作用」,《東北亞論壇》 (2003年6月)頁:54-57。
    侯寶泉,「俄羅斯武器出口的現狀及前景分析」,《東歐中亞研究》(1999年 第二期)頁:69-80。
    范軍,「變遷中的俄羅斯國家體制-普京改革中央與地方關係」《東歐中亞研究》(2001年 第4期) 頁:20-27。
    高中毅,「發展中俄貿易必須了解俄羅斯的法律環境」《東歐中亞研究》(2003年第1期) 頁9-16。
    莫大華,「後冷戰時期東協軍備競賽與區域安全」,《問題與研究》 第35卷 第3期 (1996年3月)頁:51-65。
    張雅君,「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的性質、意涵與影響」,《中國大陸研究》第45卷 第2期(2002年3月)頁:35-60。
    陳學斌,「淺析俄羅斯的軍工企業和軍貿體制的改革」,《西伯利亞研究》 第27卷第1期 (2000年2月)頁:28-35。
    畢英賢,「俄羅斯亞太政策及其可能扮演之角色」,《問題與研究》 第34卷 第12期 (1995年12月)頁:24-34。
    黃河,「中俄航空合作新貌 part1」,《全球防衛雜誌》第199期(2001年3月),頁77-87。
    黃河,「中俄航空合作新貌 part2」,《全球防衛雜誌》第200期(2001年4月),頁58-66。
    黃河,「中俄航空合作新貌 part3」,《全球防衛雜誌》第201期(2001年5月),頁86-93。
    黃河,「中俄航空合作新貌 part4」,《全球防衛雜誌》第202期(2001年6月),頁102-7。
    黃偉傑,「俄國直昇機在台灣:中興航空引進卡莫夫ka-32」,《全球防衛雜誌》第217期(2002年9月),頁42-9。
    粵儒,「舊戰機新生命:俄製戰機的最新發展動態」,《全球防衛雜誌》 第230期,(2003年10月)頁:54-9。
    賴岳謙,「軍購與軍備體制對台灣軍事工業發展的影響」,《全球防衛雜誌》,頁:56-63。
    戴萬欽,「俄羅斯中共政策之展望」,《問題與研究》第35卷 第2期 (1996年 2月)頁:65-78。
    龍舒甲,「俄羅斯的軍事近況2則」,《問題與研究》 第36卷 第5期(1997年5月)頁:77。
    龍舒甲,「北約擴大與俄羅斯的安全爭議」,《問題與研究》 第37卷 第7期( 1998年1月)頁:25-41。
    藍玉春,「解析後冷戰時期之國際軍售:以法國為例」,《問題與研究》第42卷 第4期(2003年7月)頁:25-46。
    叢鵬,「論俄羅斯的實用主義對外政策」,《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03年 第3期) 頁:57-63。
    羅志成,「人民解放軍的新鷹爪-SU-30戰機」,《尖端科技》(2002年2月),頁40-9。
    蘇武,「俄羅斯與中共現階段的軍事合作」,《全球防衛雜誌》第230期(2003年10月) ,頁12-6。
    蘇武,「俄羅斯的未來武器外銷與國防發展」,《全球防衛雜誌》第206期(2001年10月),頁20-3。
    英文部分
    書籍
    Anthony, Ian. Russia and the arms trade Oxford [Englan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olna, Sweden : Sipri, 1998
    Arbatov, Alexei G.. The security watershed : Russians debating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disarmament and security yearbook, 1991-1992 Langhorne, Pa. :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c1993.
    Arbatov, Alexei G.. Russian security after the Cold War : seven views from Moscow Washington : Brassey`s, c1994.
    Bluth, Christoph. The collapse of Soviet military power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rookfield, Vt. : Dartmouth Pub., c1995.
    Carlton, David. Controlling the international transfer of weaponry and related technology Aldershot, Hants, England ; Brookfield, Vt. : Dartmouth, c1995.
    Chufrin, Gennday. Russia and Asia: The emerging security agenda. Solna: Sipri,1999.
    Garnett Sherman W.. Rapprochement or rivalry? : Russia-China relations in a changing Asia Washington, D.C. :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c2000
    Holloway, Davi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arms race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4.
    Holloway, David. Technology, management and the Soviet military establishment London :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71.
    McGrew, Anthony G Asia-Pacific in the new world order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8.
    Neumann, Iver. Russia and the idea of Europe, London: Routledge, 1996.
    O’Prey Kevin. The arms export challenge : cooperative approaches to export management and defense conversion Washington, D.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c1995.
    O’Prey Kevin. A Farewell to arms? Russia’s struggles with defense conversion New York: The Twentieth Century Fund Press, 1995.
    Pearson, Frederic S. The global spread of arms :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security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1994.
    Shiraev, Eric. and Zubok, Vladislav. Anti-Americanism in Russia : from Stalin to Putin New York : Palgrave, 2000.
    Singh, Ravinder Pal. Arms procurement decision making Oxford [Englan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olna, Sweden : Sipri, 1998-.
    Wallander Celeste A.. The sources o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after the Cold War Boulder, Colo. : Westview Press, 1996
    期刊
    Arbatov, Georgi. “Russia’s foreign policy alternative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8, 2(fall 1993), pp.5-43.
    Benson, Sumner. “Can the United States and Russia reshape the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environment?” Comparative Strategy 14(1995), pp.21-9.
    Chernov, Vladislav. “Significance of the Russian military doctrine.” Comparative Strategy 13 (1994), pp.161-3
    Cordesman Anthoy H.. “The strategic impact of Russian arms sales and technology transfers ”CSIS. (Apr 1999)
    Crock, Stan. “From evil empire to strategic ally.” Bussiness Week (12 Nov 2001 ). P.54.
    Fritsche, Klous. “Russia refocuses on China.” Aussenpolitik 46(4 1995) p.378.
    Kissinger, Henry A.. “Beware: A threat abroad.” Nesweek (17 Jun 1996) p.22.
    Lunev, Stanislav. “The Surprising Vitality of the Russian Defense Industry.” The Jamestown Foundation 2002.
    Lepingwell, John W. R.. “START II and politics of arms control in Russi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0, 2 (1995) pp.87-8.
    Nikitenko, Evgency G.. “Russiaasi’s role, allies and threats in the new Eurasian world.” Defense and Foreign Affairs Strategic Policy (Jun 1998) p.10.
    Nikolai, Sokov. “Foreign policy under Putin: Pro-Western pragmatism might be a greater challenge to the West.” Policy Memo Series 101 (Jan 2000) pp.1-3.
    Rumsfeld, Donald H.. “Transforming the military.” Foreign Affairs 79, 1 (2000) pp.45-62.
    Zhillin, Alexander. “Military policy and a war of politicians.” Moscow News 48 (26 Nov 1993)p.3.
    網站資訊
    讀賣新聞http://www.yomiuri.co.jp/
    朝日新聞 http://www.asahi.com/home.html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中心Sipri http://www.sipri.se/
    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 http://www.csis.org/
    美國國際戰略研究 http://www.iiss.org/
    美國中情局CIA http://www.odci.gov/
    美國卡內基基金會 http://www.ceip.org/files/nonprolif/map/default.asp
    華盛頓郵報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ASIA Times online http://www.atimes.com/index.html
    ARMs Transfer http://scolar.vsc.edu:8004/VSCCAT?S=ARMS+TRANSFERS
    台灣遠景基金會 http://www.future-china.org/csipf/press/digest/digest_mnu.htm
    人民網(中國)http://www.peopledaily.com.cn/
    新華網 軍事頻道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mil/index.htm
    俄中信息港 http://cn.ruschina.net/
    俄羅斯政府入口網站 http://www.government.gov.ru/government/index.html?he_id=38
    詹氏國防週刊 http://www.janes.com/
    Chinese military power http://www.comw.org/cmp/index.html
    CNN http://www.cnn.com/
    NUC NEWS http://nucnews.net/nucnews/nucnews.htm
    Russians Abroad http://www.russiansabroad.com/
    Moscow Times http://222themoscowtimes.com.index/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俄羅斯研究所
    9026300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26300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俄羅斯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描述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26300601.pdf17KbAdobe PDF2939检视/开启
    26300602.pdf24KbAdobe PDF2892检视/开启
    26300603.pdf19KbAdobe PDF2890检视/开启
    26300604.pdf109KbAdobe PDF21343检视/开启
    26300605.pdf221KbAdobe PDF22149检视/开启
    26300606.pdf625KbAdobe PDF21819检视/开启
    26300607.pdf518KbAdobe PDF21922检视/开启
    26300608.pdf145KbAdobe PDF21318检视/开启
    26300609.pdf136KbAdobe PDF21371检视/开启
    26300610.pdf13KbAdobe PDF287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