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96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318/144297 (79%)
造訪人次 : 51096492      線上人數 : 95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968


    題名: 我國銀行保險監理法制之探討
    作者: 吳佳寧
    Wu, Jia-Ning
    貢獻者: 林建智
    彭金隆

    吳佳寧
    Wu, Jia-Ning
    關鍵詞: 銀行保險
    保險
    銀行
    經紀人
    代理人
    bancassurance
    insurance
    bank
    broker
    agent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2009-09-18 20:19:35 (UTC+8)
    摘要: 我國銀行保險起始於一九九○年代,正式發展則於二○○一年金融控股公司法通過之後,期間經過許多金融保險法規的修訂與鬆綁,使得我國銀行保險業務蓬勃發展。時至今日,銀行保險已成為壽險業界最重要之行銷管道。

    就市場現況觀之,銀行保險大多採取轉投資保經代公司或簽訂銷售協議模式經營:前者為三方架構之間接模式,亦即銀行透過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公司,間接與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後者為兩方架構之直接模式,亦即銀行直接與保險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因應上述市場運作,主管機關雖訂有相關監理法令以資規範,但仍產生下列問題:
    1. 銀行銷售保險商品之法律依據為何?
    2. 銀行保險業務究竟為銀行或保險公司業務?監理管轄如何劃分?
    3. 銀行保險業務發生法律爭議,銀行通路之責任歸屬是否明確?
    4. 銀行通路之權責是否與其實質利益相符合?
    5. 銀行轉投資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公司是否妥當?
    6. 銀行銷售保險商品過程,消費者資訊及隱私權之保護是否產生缺漏?

    本文以為,此等法律疑義若無法釐清,將嚴重影響消費者權益、市場發展與監理效率。本文建議主管機關應修訂相關法規,調整現行銀行保險之經營架構、開放銀行得兼營保險經紀人及保險代理人業務、確認銀行職員或理財專員之登錄公司為銀行,以建立權責相符的銀行保險架構。如此方能避免消費爭議,創造消費者、銀行及保險公司三贏之局面。
    Bancassurance was introduced in Taiwan in the 1990s and officially recognized by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after the enactment of the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Act in 2001. Thanks to a series of regulatory reforms and de-regulation, it grew significantly in business volume. Today, bancassuran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channel for life insurance companies.

    In light of market practices, two kinds of business models are currently adopted by banks for their bancassurance business: i.e. investing insurance intermediary companies or signing marketing agreement. The former, a tripartite model, benefits banks indirectly to carry on bancassurance through their insurance intermediary (broker or agent) subsidiaries; the later, a bilateral model, means that banks can enter into an agreement directly with insurance undertakings to sell insurance products.

    Responding to the market practices, certain regulations for bancassurance are promulgated by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legal issues as obstacles and hurdles against the market, including the legal basis of bancassurance, the allocation of the regulatory jurisdiction, the accountability and responsibility of banks, the appropriateness of bank’s holding an insurance intermediary company, the leakage in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s’ interests and privacy in sales and so on. It may result in negative impacts toward the protection of consumer interes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pervision system if the aforesaid can not be clarified.

    It is submitted that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shall revise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to adjust operation mechanism in market, let banks operate the same as an insurance broker (or agent), and confirm that bank employee shall register as insurance solicitors of banks. Under such a scenario, banks could be fully responsible as a distribution channel, so that consumption issues could be avoided and an all-wins relation among consumer, bank and insurance company could be achieved.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一)教科書
    1. 王文宇主編,2008,《金融法》,元照出版有限出版公司。
    2. 王澤鑑,2002,《民法總則》,三民書局。
    3. 江朝國,2003,《保險法基礎理論》,瑞興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4. 胡浩主編,2006,《銀行保險》,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5. 黃茂榮,2002,《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黃茂榮自行出版。
    6. Nadege Centay & Philip Molyneux,張文武譯,2002,《銀行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7. 彭金隆,2004,《金融控股公司:法制監理與經營策略》,智勝文化出版社。
    8. 賴本隊與林建智,2007,《人身保險法規要義》,中華民國人壽保險管理學會。
    9. 蕭長瑞,1999,《銀行法令實務》,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二)碩士論文
    1. 王建強,2006,《金控集團共同行銷之法律規範》,成功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2. 王寸久,2003,《人壽保險業經營銀行保險之研究》,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3. 余慎美,1999,《我國銀行跨業兼營保險態度與現況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論文。
    4. 李曜崇,2002,《從比較法觀點探討我國資訊防火牆(中國牆)之法律佈局》,中原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5. 林建中,1999,《隱私權概念之再思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6. 於知慶,2005,《論客戶資料在金融控股公司於共同行銷時應有之保護》,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
    7. 洪若梅,2004,《我國銀行保險發展趨勢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所碩士論文。
    8. 胡榮健,2002,《台灣銀行業建構銀行保險業務之策略與步驟》,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9. 黃子芳,2004,《金融環境變遷下成功的銀行經營策略-以台灣花旗銀行為例》,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0. 紹慶平,1998,《從代理理論檢視我國創投業的發展---政策、法令與契約》,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期刊
    1. 王健安,〈當農夫遇到獵人-金控架構下銀行跨業經營之選擇策略〉,保險實務與制度第1卷第2期,2002年9月,頁229-255。
    2. 王志誠,銀行保險業務之經營及監理,2009金融服務整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報告PPT,2009年6月。
    3. 立法院,〈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行政院草案審查會通過條文對照表第二十九條行政院說明第一點〉,立法院公報第84卷第46期,1995年7月,頁355-403。
    4. 李婉萍、鄭婉瓊,〈金融服務百貨化與消費者個人資料之保護─法律與經濟分析的觀點〉,法令月刊第54卷第10期,2003年10月,頁60-76。
    5. 林盟城,〈保險業與銀行業策略聯盟之趨勢分析〉,保險資訊第153期,1997年5月,頁18-31。
    6. 林育廷,〈金融隱私權保障與財富管理發展之衝突與協調-兼評美國與台灣之規範政策〉,科技法學評論第4卷2期,2007年10月,頁147-198。
    7. 陳美如、梁懷信,〈金融控股公司法下有關個人資訊隱私權保護之探討〉,月旦法學雜誌第91期,2002年12月,頁271-279。
    8. 孫惠瑛譯,〈各國銀行保險與直效行銷發展概況〉,保險資訊第178期,2000年6月,頁29-37。
    9. 洪淑妍,〈崛起中的銀行保險新勢力〉,現代保險第244期,2009年4月,頁50-53。
    10. 郝充仁、李雅婷,〈銀行保險在台灣之發展〉,企銀季刊第28卷第3期,2005年,頁111-136。
    11. 郝充仁、李雅婷,〈銀行保險之研究〉,臺灣金融經濟月刊第40卷第5期,2004年5月,頁51-68。
    12. 郝充仁、林君威,〈銀行保險櫃檯行銷激勵與衝突之研究(上)〉,彰銀資料,2005年5月,頁8-26。
    13. 陳明哲,〈由歐美經驗論銀行與保險之聚合在台灣可能之發展〉,保險實務與制度第3卷第2期,2004年9月,頁141-162。
    14. 彭金隆、林建智,〈我國銀行保險業務監理架構之改革〉,2009金融整合與服務創新學術研討會-銀行保險的機會與挑戰引言報告,2009年6月,頁1-18。
    15. 彭金隆,台灣銀行保險監理的三個問題,2009金融服務整合與創新發展研討會報告PPT,2009年6月6日。
    16. 張瓏,〈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制訂經過〉,立法院院聞第24卷第8期,1996年8月,頁84-85。
    17. 張冠群,〈二○○九年一月金融控股公司法關於共同行銷及關係人交易與風險集中揭露之修正條文評析〉,月旦法學雜誌第168期,2009年5月,頁204-205。
    18. 趙清遠,〈我國銀行保險市場行銷管理策略之研究〉,保險實務與制度第3卷第1期,2004年3月,頁77-102。
    19. 趙清遠、李一智,〈金控架構下銀行保險之行銷策略與通路之研究〉,2006年創新、整合與應用研討會,2006年6月,頁838-849。
    20. 趙清遠、黃義俊,〈金控架構下銀行保險競爭優勢-以交互關係論〉,保險經營與制度第6卷第2期,2007年9月,頁229-258。
    21. 鄭濟世,〈金融整合下的台灣保險市場發展方向〉,保險實務與制度第5卷第2期,2006年9月,頁309-337。
    22. 穆震宇,〈銀行保險的爭議與監理〉,現代保險第244期,2009年4月,頁54-56。
    23. 鄭正忠,〈淺論金融機構及其從業人員之保密義務〉,台灣經濟金融月刊第36卷第9期,2000年9月,頁62-65。
    24. 蕭王勉,〈策略聯盟協商及其法律議題〉,智慧財產權管理季刊,2000年9月,頁46-52。
    (四)研究報告
    1.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我國保險代理人、經紀人制度之改革計畫》,金管會保險局委託研究案,金管會。
    2.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5,《金融集團共同行銷及金融機構間合作推廣機制之研究》,金管會保險局委託研究案,金管會。
    3. 麥朝成等,1999,《當前金融問題分析與金融改革應有作法》,中華經濟研究院專案研究報告,中華經濟研究院。
    4. 張志宏,2009,《2009年台灣壽險市場與商品發展趨勢》,財團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之研究報告,財團保險事業發展中心。
    5. 楊家彥等,2007,《金融機構跨業經營之風險控管、利益衝突防範、消費者權益保障及對產業生態之影響》,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計畫,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
    6. Sigma,2007,《銀行保險:最新趨勢、機遇和挑戰》,Swiss Re。
    (五)法規資料
    1. 司法院大法官釋字293號。
    2. 中國輸出入銀行條例。
    3. 金管銀(2004)(六)字第0936000587號函。
    4. 金管銀(96)(一) 字第 09610000860 號。
    5. 金管銀(93)(一)字第 0938011562 號。
    6. 金融控股公司法。
    7. 金融控股公司之子公司進行共同行銷時之相關規範。
    8. 保險業務員管理規則。
    9. 保險代理人管理規則。
    10. 保險經紀人管理規則。
    11. 財政部(91)台財證(四)字第002313號規定。
    12. 財政部 (71)台財融第18326號函。
    13. 財政部 (70)台財融第40060號函。
    14. 財政部 (91)台財融(1)字第0911000120號函。
    15. 財政部金融局台融局(五) 字第 90733314 號。
    16.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
    17. 電腦處理個人資料保護法施行細則。
    18. 銀行法。
    19. 銀行、保險公司、保險代理人或保險經紀人辦理銀行保險業務應注意事項。
    20. 銀行辦理財富管理業務應注意事項。
    21. 銀行辦理財富管理作業準則。
    22. 銀行辦理財富管理及金融商品銷售業務自律規範。
    23. 銀行對非財富管理部門客戶銷售金融商品應注意事項。
    24. 銀行對非財富管理部門客戶銷售金融商品作業準則。
    25. 銀行、證券商及保險公司等機構合作推廣他業商品或提供相關服務規範。
    (六)網站資料
    1. 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網站,網址:http://www.lia-roc.org.tw/。
    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nline,網址:http://www.oed.com/。
    二、 外文部分
    (一)書籍
    1. Michael Davies and Andrew Stark (2001). Conflict of Interest in the Profess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Michael D. White, (1998),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Bank Insurance, the National Underwriting Company.
    3. Charles Lipson(2004), Doing Honest Work in Colleg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td., London.
    4. Yuan, Yuan Ph.D.(2007). Financial integration and scope efficiency post Gramm-Leach-Bliley,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二)期刊
    1. Abbie J. Smith, 1990. “Corporat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Management buyouts,”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7(1), pp143-164.
    2. The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1999. “Putting it together: Convergence Strategies for banking, insurance, and investment,” Bank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pp1-15.
    3. Chris MacDonald, Michael McDonald, and Wayne Norman. 2002, “Charitable Conflicts of Interes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39(1-2), pp 67-74.
    4. Dorlisa K. Flur , Darren Huston , Lisa Y. Lowie, 1997 “Bancassurance: Could banks be a new channel to sell insurance?” The McKinsey Quarterly (3), pp126-132.
    5. Eugene F. Fama and Michael C. Jensen, 1983, “Agency Problem and Residual Claims,”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26(2), pp1-30.
    6. Jarillo J, 1988, “On strategic networks,” Strategic Management J (9), pp31-41.
    7. Regulation P, from http://www.bankersonline.com/regs/216/216-7.html.
    8. Swiss Re, Sigma, 2007, “Bancassurance: emerging trend, opportunity, challenge.” Sigma, no. 5/2007, pp1-39.
    9. Swiss Re., 2002, “Bancassurance developments in Asia-shifting into a higher gear,” Sigma, no.7/2002, pp1-38.
    10. Samuel D. Warren and Louis D. Brandeis,1890, “The Right to Privacy,” Harvard Law Review 4(5), pp1-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風險管理與保險研究所
    95358003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358003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800301.pdf93KbAdobe PDF21512檢視/開啟
    800302.pdf152KbAdobe PDF21266檢視/開啟
    800303.pdf123KbAdobe PDF21164檢視/開啟
    800304.pdf161KbAdobe PDF21269檢視/開啟
    800305.pdf161KbAdobe PDF21598檢視/開啟
    800306.pdf212KbAdobe PDF21743檢視/開啟
    800307.pdf310KbAdobe PDF23016檢視/開啟
    800308.pdf400KbAdobe PDF24805檢視/開啟
    800309.pdf337KbAdobe PDF22926檢視/開啟
    800310.pdf431KbAdobe PDF21904檢視/開啟
    800311.pdf171KbAdobe PDF22098檢視/開啟
    800312.pdf162KbAdobe PDF22199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