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81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24/144300 (79%)
Visitors : 51141534      Online Users : 79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816


    Title: 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
    Authors: 賀政
    Contributors: 徐美苓
    賀政
    Keywords: 優生保健法
    墮胎
    批判論述分析
    新聞再現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8 19:47:35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採用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針對《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從1968年到2007年與優生保健法立法緣由、法案內容考量、討論,以及施行狀況相關的188篇新聞進行分析,以探討台灣媒體在墮胎論述中所建構的內容、反映出的觀點,以及權力運作的軌跡,並配合Fairclough的批判論述分析方式,本研究將分析分為文本層面的描述、論述層面的解釋,和社會文化層面的詮釋三層次。
    本研究依照時間先後,將優生保健法的發展分為四時期,第一時期從1968年至1982年5月20日,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在行政院研擬時期,報導以告知法案內容與法案進度為主,強調優生保健法對於降低人口數量和提高人口品質的助益,並將優生保健法建構為解決人口問題的良藥;第二時期從1982年5月20日到1984年12月31日,此時期為行政院通過優生保健法草案到立法院三讀通過草案時期,報導特色在於正反意見的並陳,而非單方面傳達優生保健法的正面效果,不過贊成通過優生保健法的一方在報導中較具有優勢,除了標題不時強調優生保健法所能帶來的好處外,也替贊成者建構出專業、正面的形象;第三時期為1985年1月1日到2003年4月16,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正式實施之後,到衛生署第再度擬定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此時期的報導關注墮胎合法化帶來的種種缺失,並宣稱墮胎有逐漸氾濫的情形;第四時期從2003年4月17到2007年1月,此時期為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提出到立法院審議為止,報導關注優生保健法修正草案所引起的爭議,並將法案建構為製造社會問題的惡法。
    本研究發現,不同時代的優生保健法討論,建構出的墮胎圖像與定位也有差異。在媒體論述中,優生保健法的角色從可以解決人口問題、提高人口素質的良法,變成造成墮胎氾濫的惡法。在消息來源方面,早期由政府部門主導論述的地位漸漸被醫師團體所取代,當優生保健法在行政、立法兩院審核時,立法委員的發言也受到媒體的重視,不過與墮胎最直接相關的女性,卻是優生保健法討論中最缺乏力量的,直到2003年後女性觀點才被呈現於媒體上。而媒體也習慣用缺乏可靠的統計數據來描繪墮胎氾濫的現象,並將墮胎與「性氾濫」、「性道德敗壞」做連結,引發對墮胎者道德敗壞與偏差性行為的想像,而墮胎女性被建構出的形象多半是負面的,如衝動的女性或是不尊重生命的女性。墮胎女性除了被建構出負面的形象之外,女性身體也成為人口政策的工具。不論出生率過高或是過低,女性的子宮都被指責為問題的所在,卻忽略女性在生與不生之間的考量。
    台灣墮胎論述的特色有三,分別為:(一)與性道德的牽扯不清;(二)不討論「生命定義」的問題,懷孕即是懷有生命;(三)墮胎女性意見的缺席。墮胎是涉及生殖、家庭、醫學、政策、人口等的複雜議題,不過媒體往往將墮胎討論簡化成生死的兩難、性開放的結果、宗教與女性主義的對立等。本研究認為媒體可利用深度報導的形式,或在報導中提供更多正確完整的資訊,協助社會理解墮胎議題的多重面向,讓墮胎議題有更多討論空間。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1997)。《設計的歧視:「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巨流。(原書Weisman, L. K. [1992]. Discrimination by design: A feminist critique of the man-made environment.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王珮瑛(2004)。〈各國法案簡介-優生保健法〉,《國會圖書館館訊》,80: 77-86。
    方山(2000)。〈大陸生育政策與人口老化〉,《中國大陸研究》,43: 47-57。
    牛惠之、雷文致(2003)。〈 生物科技發展脈絡下之胚胎議題-一個法規範穩定思維的觀點〉,《律師雜誌》,285: 30-46。
    石世豪(1999)。〈探索「傳播媒體內容管制規範之價值體系」:法學方法與傳播研究接軌的問題─一項研究的批判性記述》,58:201-239。
    江盛(2006年12月15日)。〈封建落後的墮胎法修正案〉,《蘋果日報》,論壇版。
    朱侃如譯(1997)。《女性主義》。台北:立緒。(原書Watkins, S. A. [1992]. Feminism for beginners. Cambridge, UK: Icon Books.)
    行政院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民間委員(2006年10月26日)。〈沒有共識 何需急於行事?〉,《自由時報》,自由廣場。
    向高彬(2007年10月24日)。〈顧家男驟逝 妻墮胎育3子〉,《蘋果日報》,暖流版。
    何旻燁(2006年12月25日)。〈女人隨時要準備談戀愛〉,《蘋果日報》,論壇版。
    李睿文(2002)。〈大陸的計畫生育政策與兩案婚姻〉,《交流》,65: 51-55。
    李素楨(2004)。〈台灣女性的生育自主權之問題與權利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1: 15-22。
    李承鍊(2006年8月1日)。〈女大學生 偷墮胎險沒命〉,《蘋果日報》,社會版。
    李威翰(2007年2月11日)。〈葡萄牙今公投 決定是否改革墮胎法〉。取自《Yahoo!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211/19/afgv.html
    呂沐基(1975)。《墮胎罪之研究》。中興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
    吳嘉苓(1999)。〈性別、醫學與權力〉,王雅各編,《性屬關係》,頁371-404。台北:心理。
    吳嘉苓(2002)。〈台灣的新生殖科技與性別政治,1950-200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 1-67。
    吳憲明(2007)。〈優生保健法風雲〉,《護理雜誌》,54: 12-17。
    沈能元、吳佩芬(2005年5月24日)。〈降墮胎率 推六天思考期〉,《蘋果日報》,生活版。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女性主義與社會建構論的觀點》。台北:巨流。
    林立珩(1999)。《由勞工意識看女工就業至關廠的歷程經驗》。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河名(2006年5月3日)。〈墮胎前六天思考期 婦團痛罵〉,《聯合報》,綜合版。
    林倖妃(2007年1月5日)。〈宗教團體 堅持六天思考期〉,《中國時報》,社會版。
    林倖妃(2006年2月22日)。〈墮胎思考期爭議 宗教團體槓上婦權會〉,《中國時報》,社會脈動版。
    邱貴芬(2000)。〈後殖民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37-257。台北:女書文化。
    邱俊吉(2007年7月16日)。〈新法正式生效 葡萄牙墮胎合法化〉。取自《Yahoo!奇摩新聞網》,http://news.yam.com/reuters/international/200707/200707164850 62.html.
    邱玉蟬(2007)。〈醫病形象的媒體建構—醫療糾紛抬棺抗議新聞分析〉,93:41-81。
    周素鳳譯(2001)。《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台北:巨流。(原書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倪炎元(1999)。〈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兼論其在華文媒介上的應用〉,《傳播管理學刊》,1: 205-233。
    倪炎元(2003)。《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
    俞智敏譯(1995)。《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原書Wallace, C.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New York: Routledge.)
    徐珮君、張勵德、黃敬平(2006年10月20日)。〈婦權會三人請辭 政院慰留〉,《蘋果日報》,政治版。
    高有智、林倖妃(2007年1月5日)。〈婦團反動員 優生法修正案「流產」〉,《中國時報》,社會新聞版。
    翁秀琪(1998)。〈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的新聞分析〉,《新聞學研究》,57:91-126。
    殷德惠(2004)。《語言與權力:李登輝與民粹主義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1)。〈批判傳播理論對傳播理論及社會發展之貢獻〉,《新聞學研究》,45: 57-79。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
    張志明(1998)。《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與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墮胎判決之比較研究》。政治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苙雲(2002)。《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台北:巨流。
    張淑美(2007)。〈尊重生命-由優生保健法第三章第九條第六款論胎兒生命權的抉擇與維護〉,《生死學研究》,5: 1-42。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O年代台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 39-82。
    郭芝芸、洪微雅、吳泓勳、陳泊村(2006年11月13日)。〈大學生連署抗議強制墮胎考慮期〉,《中國時報》,校園週報版。
    陳君愷(1991)。《日治時期台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華(1995)。《從露對威德案論墮胎權-自由女性主義極其超越》。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珊 (2001)。〈墮胎不?墮胎! 墮胎?不墮胎!〉,《新使者雜誌》,64: 48-52。
    陳若齡(2004)。《自殺事件的媒體再現-以2004年四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玟(2004)。《台灣地區報紙對墮胎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怡君(2006年10月24日)。〈多想三天,真的有那麼簡單嗎?〉,《立報》,取自http://publish.lihpao.com/Gender/2006/10/24/1201/
    陳嘉宇、陳至中(2006年11月20日)。〈墮胎法案誰理妳?〉,《中國時報》,校園週報版。
    陳柏因(2006年12月12日)。〈墮胎擬強制諮商 遭抗議〉,《蘋果日報》,生活版。
    許惠雯(2006年12月18日)。〈各國有關墮胎相關規範〉。取自性別人權協會,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pageNum_RecClipData=5&&ncdata=id3555
    許惠雯(2006年12月29日)。〈墮胎 生命權與選擇權的拔河〉。取自http://gsrat.net/news/newsclipDetail.php?pageNum_RecClipData=5&&ncdata_id=3555
    傅大為(1998)。〈「性、權力、威而剛」對談會〉,《婦女新知》,194 & 195: 21-30。
    黃淑玲(1996)。〈烏托邦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28-70。台北:女書文化。
    黃君綺(2000)。《高知識婦女的墮胎醫療經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淑英(2004年4月24日)。〈問題在實相是否為全相〉,《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版。
    黃偉軫(2005)。《墮胎的道德問題之母胎關係》。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筱珮(2006年10月19日)。〈人工流產 考慮期7天〉,《中國時報》,社會脈動版。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 5-42。
    楊意菁、陳芸芸譯(2001)。《媒體原理與塑造》。台北:韋伯文化。(原書Grossberg, L. [1998]. Media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Thousand Oaks, CA: Sage.)
    楊艾俐(2005)。〈少子海嘯 娃娃不見了〉,《天下雜誌》,334: 10-21。
    道證法師(2006)。《墮胎須知》。台南:和裕。
    鄒孟珍(2004)。《優生保健法修法準備過程之觀察》。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尊重生命大聯盟(2005年6月5日)。〈墮胎前要有思考期 是多數婦女的意見〉,《自由時報》,自由廣場版。
    潘家慶、卜正珉(1990)。〈解嚴前後報紙政治新聞報導的轉變〉,《新聞學研究》,43: 85-117。
    劉仲冬(1995)。〈健康與生育篇:國家政策下的女性身體〉,劉毓秀主編,《台灣婦女處境白皮書:1995年》,頁220-254。台北:時報。
    劉仲冬(1996)。〈護理人力問題之女性學析解〉,《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2: 83-102。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文化。
    劉仲冬(2003)。〈天職、義務與權利-談女性生殖〉,《性別主流化:2003國際婦女會議論壇》。台北:婦女權益促進發展基金會。
    劉燕芬譯(2001)。《大性別:人只有一種性別》。台北:台灣商務。(原書Schwarzer, A. [2000]. Der grosse Unterschied.)
    劉競明(2006年12月13日)。〈三天思考期 有那麼嚴重?〉,《中國時報》,民意論壇版。
    蔡篤堅(2000)。〈轉向規訓社會中的媒體角色:以解嚴前後醫療報導為主軸的分析詮釋〉,《新聞學研究》,63: 55-89。
    蔡文婷 (2004)。〈生命教育玩「真」的?-從人體展與墮胎影片談起〉,《光華雜誌》,298: 78-87。
    鄭至麗譯(1994)。《對抗女人的戰爭》。台北:時報。(原書French, M. [1993]. The war against women.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鄭至慧(1996)。〈存在女性主義〉,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頁71¬104。台北:女書文化。
    鄭詩韻(2006年11月05日)。〈數百名波蘭群眾上街頭 要求修改墮胎法〉。取自《Yahoo!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i/d/a/061105/19/63 mu.html
    賴文遠(2003)。〈從儒家之觀點看墮胎之議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31: 48-55。
    賴佳欣(2006)。《工廠女兒圈-論1970~80年代台灣文學中的女工樣貌》。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盧孶豔、阮月清(2003)。〈子宮頸抹片篩檢政策之身體政策〉,《護理雜誌》,50: 10-15。
    盧禮賓(2004年4月16日)。〈碎屍墮胎影片 輔大神學院發行宗教團體 堅持六天思考期〉,《聯合晚報》,社會版。
    盧瑞珠(2006年10月27日)。〈尼加拉瓜新法 為婦女墮胎 醫生判刑四到八年〉。取自《Yahoo!奇摩新聞網》,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61027/19/ 5r8p.html
    聯合報(1982年5月21日)。〈優生法施行可減人口壓力提高素質〉,第三版。
    聯合報(1982年11月5日)。〈立委續審優生法 大都贊成墮胎合法化〉,第三版。
    鍾蔚文(1997)。〈新聞報導如何再現真實?語言層面的探討〉,《傳播研究簡訊》,12: 4-5。
    鎮天錫、尹建中(1983)。《人口政策的形成與檢討》。台北:聯經。
    關定遠(1986)。〈優生保健法之立法旨意與實施概況〉,《醫事法學》,5:68。
    蘇芊玲(1996)。《不再模範的母親》。台北:女書文化。
    蘇蘅(2000)。〈台灣報紙轉型的問題與挑戰 ──提供讀者更好的選擇?〉,《新聞學研究》,64:1-32。
    嚴韻(1999)。〈連結生殖自由主義和性自由主義〉,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頁241-264。台北:女書文化。
    顧燕翎(1990)。〈墮胎合法化議案(台灣篇):從墮胎到人工流產-社會關係及婦運策略分析〉,《女性人》,3: 194-203。
    顧燕翎(1995)。〈婦女運動與公共政策的互動關係--墮胎合法化和平等工作權策略分析〉,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頁151-174。台北:東大。
    顧淑馨譯(1993)。《反挫---誰與女人為敵》。台北:自立晚報。(原書Faludi, S. [1991]. Backlash: The undeclared war against American women. New York: Crown.)
    釋傳法(2006)。〈優生保健法:鼓勵墮胎(殺嬰)法?〉,《弘誓雙月刊》,84: 80-82。
    二、英文部分
    Alexander, M. S. (1993). Defining the abortion debate. ETC: A Review of General Semantics, 50(3), 271-275.
    Anonymous. (2004). Globe ombudsman: Newspapers need to find neutral ground in abortion debate. Media Report to Women, 32(1), 4.
    Anonymous. (2007). Feldt blasts supreme court, journalists for nainstreaming anti-choice rhetoric. Media Report to Women, 35(2), 5.
    Ballenger, J. (1992). Uncovering abortion-sisterhood is cautious.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30(6), 16.
    Barker, C. (2003). Cultural studies: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CA: Sage.
    Burkett, W. (1986). News reporting: Science, medicine, and high technology.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Charity, A. (1995). Doing public journalism. New York: Guilford.
    Cole, E. R. (2000). Review work(s): Speaking of abortion: Television and authority in the lives of wome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29(5), 738-739.
    Condit, C. M. (1990). Decoding abortion rhetoric: Communicating social change.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Doyal, L (1995). What makes women sick? Gender and political economy of health macmillion. New Brunswick,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Ellis, D. G. (2000). Book review: Speaking of abortion: Television and authority in the lives of wome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178-179.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5). Media discourse. London: Edward Arnold.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pp. 258-284). London: Sage.
    Fowler, R. (1991). Languages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London: Routledge.
    George, R. P., & Gordon, M. (2007). Should abortion be restricted? In G. McKenna (Ed.), Clashing views on political issues (pp. 190-205). Dubuque, IA: McGraw-Hill.
    Glendon, M. A. (1987). Abortion and divorce in western law.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Goldberg B., & Kennedy R. F. (2007). Do the media have a liberal bias? In G. McKenna (Ed.), Clashing views on political issues (pp. 51-72). Dubuque, IA: McGraw-Hill.
    Hammersley, M. (1997). On the foundation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anguage & Communication, 17(3), 237-248.
    Hartley, J. (1982). Understanding news. London: Methuen.
    Hopkins, N., & Zeedyk, S. (2005). Visualising abortion: Emotion discourse and fetal imagery in a contemporary abortion debate.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61(2), 393-403.
    Hoyt, M. (1997). Abortion: Partial truths. Columbia Journalism Review, 36(1), 12-13.
    Hunter, J. D. (1994). Before the shooting begins: searching for democracy in America’s culture war. New York: Free Press.
    Kress, G., & Hodge, B. (1993). Language as ideology. London: Routledge.
    Kulczycki, A. (2007). The abortion debate in the world arena. New York: Palgrave.
    Luker, K. (1984). Abor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otherhood.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McCandless, N. J., & Conner, F. P. (1997). Older women and grief: A new direction for research. Journal of Women & Aging, 9(3), 85-91.
    Miller, D. H. (1996). A matter of consequence: Abortion rhetoric and media messages. In R. L. Parrott & C. M. Condit (Eds.), Evaluating women’s health messages (pp. 33-48). Thousand Oaks, CA: Sage.
    Moskowitz, M. L. (2003). The haunting fetus: Abortion, sexuality, and the spirit world in Taiwan.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Nakatani, K. (1987). Japan. In S. J. Frankowski & G. F. Cole (Eds.), Abortion and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fetus: Legal problems in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pp. 221-240).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Olasky, M. (1988). The press and abortion, 1838-1988.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arrott, R. L., & Condit, C. M. (1996). Priorities and agendas in communicating about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In R. L. Parrott & C. M. Condit (Eds.), Evaluating women’s health messages (pp. 1-11).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tterson, M. J., & Hall, M. W. (1998). Abortion, moral maturity and civic journalism.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5(2), 91-115.
    Press, A. L., & Cole, E. R. (1999). Speaking of abortion: Television and authority in the lives of women.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ich, A. C. (198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Rohlinger, D. A. (2002). Framing the abortion debate: organizational resources, media strategies, and movement-countermovement dynamics. Sociological Quarter, 43(4), 497-507 .
    Simon, A. F., & Jerit J. (2007). Toward a theory relating political discourse,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2), 254-271.
    Taylor, L., & Willis, A. (1999) Media studies: texts, institutions, and audiences. Oxford, UK: Blackwell.
    Teo, P. (2000). Racism in the news: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Discourse & Society, 11(1), 7-49.
    Thompson, J. B. (1984).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ideology.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Titscher, S., Meyer, M., Wodak, R., & Vetter, E. (2000).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Sage.
    Tong, R. (1989). Feminist thought: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Triandis, H. C. (1994).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In U. Kim, & H. C. Triandis (E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Theory, method and applications. (pp. 41-52). Thousand Oaks, CA: Sage.
    van Dijk, T. A.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3(2), 20-43.
    van Dijk, T. A. (1985).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 Academic Press.
    van Dijk, T. A. (1988). News as discourse.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van Dijk, T. A. (1991). Racism and press. London: Routledge.
    Wodak, R. (1999).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t the end of 20th century. 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32(2), 185-19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4451007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45100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0701.pdf59KbAdobe PDF21224View/Open
    100702.pdf73KbAdobe PDF2943View/Open
    100703.pdf86KbAdobe PDF21018View/Open
    100704.pdf59KbAdobe PDF2864View/Open
    100705.pdf206KbAdobe PDF23880View/Open
    100706.pdf355KbAdobe PDF29689View/Open
    100707.pdf179KbAdobe PDF24381View/Open
    100708.pdf456KbAdobe PDF21990View/Open
    100709.pdf194KbAdobe PDF22753View/Open
    100710.pdf207KbAdobe PDF21806View/Open
    100711.pdf122KbAdobe PDF2287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