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4502/145531 (79%)
Visitors : 53399066      Online Users : 944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商學院 > 資訊管理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6766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766


    Title: 國內實施遠距教學對教師教學負荷影響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Inducing Distance Learning on Teaching Load in Taiwan
    Authors: 魯明德
    Lu, Ming-De
    Contributors: 周宣光
    朱惠中

    Chou, Shrane-Koung
    Chu, Huei-Chung

    魯明德
    Lu, Ming-De
    Keywords: 遠距教學
    教學負荷
    Distance Leaning
    Teaching Load
    Date: 1998
    Issue Date: 2009-09-18 19:32:47 (UTC+8)
    Abstract: 由於傳播、通訊及資訊科技的進步,遠距教學脫離了傳統的函授方式,而逐漸採用電腦網路式的教學方式,隨著教育部的推動,目前電腦網路式的遠距教學在國內的發展己具有雛型。而在實驗階段,國內的學者專家多偏重在技術面及教學面上的研究,較少有管理面的研究。但遠距教學因為學生人數增加,將會使教師的教學負荷增加,相對的,學校對教師的需求也會隨之減少,因而影響到教師參與遠距教學的意願。本研究將先探討遠距教學在管理上所面臨的問題,再對教師的教學負荷做一研究,探討教師教學負荷增加的原因,並對降低遠距教學教師的教學負荷提出一解決方案,以提升教師參與遠距教學的意願。
    Through the advance of dissemination,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istance learning goes to a new era.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is changed from the traditional postal courses to the computer network and the prototype of this environment is established by the support of Minister of Education. In the early stage, most of the research were focus on the technical and teaching skill, but with the increment of enrolled students, the management view become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How to encourage the instructor to attend this program is the first priority. This paper try to find out the problems of management in the distance learning firstly, and then to issue the solution which can solve the problems raised by the change of teaching load. Hopefully, the answer will promote the attend willing of the instructor.
    Reference: 一、英文部份
    1. Berge, Z. L, “The role of online instructor/facilitator”
    http://cac.psu.edu/~mauri/ moderate/teach_online.html<access 1998.8.1.>
    2. Heylinghen, R.,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http://134.184.35.101/CSCW.html.<access 1998.7.1. >
    3. Cope , Robert, ”Faculty Workload: Research, Theory and Interpret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9 691). 1984.
    4. Stickler J.E., ”Working Material and Bibliography on Faculty Load”, In Faculty Workload, edit by K. Bunnell. Washington, D.C. USA: 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 1960.
    <br>二、中文部份
    1.中興大學,「中興大學遠距教學計畫書」,
    http://www.nchu.edu.tw/~dl/learning.htm<查詢日期民國87年6月3日>。
    2.中國時報,民國88年5月4日。
    3.尹建中,「傳播資訊對生活文化品質的衝擊」,提升台灣地區文化環境生活品質策略研討會,台北,民國86年,文建會、救國團主辦。
    4.尹清梅,「教育部遠距教學計畫之現況」,
    http://www.edu.tw/moecc/art/ 8609/8609a7.htm<查詢日期民國87年10月1日>。
    5.元智大學,「86學年度元智遠距教學課程效果評估」,
    http://www.yzu.edu.tw/is/nm/dlyzu/dlproject/yzu/yzu-/right4 -2.htm<查詢日期民國83年11月3日>。
    6.王大修,「我國大學教育機會均等的再檢討」,思與言,第21期,第165-173頁。
    7.王銘鼎,「遠距教學情境應用於教師進修之規劃與展望」,進修推廣教育之挑戰與展望,師大書苑,民國86年,第189-209頁。
    8.弘光技術學院,「弘光技術學院跨校遠距教學計畫書」,
    http://www.hkc.edu.tw/cc/dist.htm<查詢日期民國87年6月3 日>。
    9.甘漢銧,「詮釋教學媒體的種類」,教學媒體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民國85年。
    10.行政院,「政院指示全面實施遠距教學」,教育資料文摘,244期,民國87年5月,第101-102頁。
    11.李大偉,「成人職業教育與國家發展」,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師大書苑,民國81年6月,第71-88頁。
    12.李遠哲,「新世紀的教育方向」,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bk2.html<查詢日期民國87年10月>。
    13.李麗君,「隔空教育理念之析論」,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民國85年5月,第109-132頁。
    14.卓秀娟、陳佳伶譯,「數位化經濟時代」,中國生產力中心,民國86年4 月。原著為The digital economy : promise and peril in the age of networked intelligence, Don Tapscott, 1996, McGraw-Hill Int’l Enterprises Inc.。
    15.東海大學,「東海大學遠距教學長程發展計畫」,
    http://www.thu.edu.tw/dist-learn/longplan.html<查詢日期民國87年6月>。
    16.林奇賢,「全球資訊網輔助學習系統網際網路與國小教育」,資訊與教育雜誌,58期,民國86年4月,第2-11頁。
    17.林振春,「有線電視公益頻道與社區教育」,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民國85年5月,第231-252頁。
    18.林清江,教育理念與教育發展,五南圖書,民國85年4月。
    19.翁福元,「從成人教育課程設計談隔空教學成效的促進」,隔空教育論叢,第三輯,民國79年9月,第79-136頁。
    20.張祖忻、朱純、胡頌華編,「教學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五南圖書,民國84年10月。
    21.張國珍,「成人基本教育與國家發展」,成人教育與國家發展,師大書苑,民國81年,第19-70頁。
    22.張鈿富,「我國中央教育經費策略規劃式之研究」,教育資訊研究雙月刊,第二卷第一期,第1-15頁。
    23.教育部a,86.7.4.台(86)高(二)字第86061218號函及86.8.7. 台(86)高(二)字第86089680號函,
    http://www.edu.tw/eduinf/now/moewww/md12/126c/d126c2.html<查詢日期民國87年9月5日>。
    24.教育部b,「塑建教育共同願景」,
    http://www.sinica.edu.tw/info/edu-reform/bk1.html<查詢日期民國87年10月3日。
    25.教育部c,「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
    http://lifelong.edu.tw/report.html<查詢日期民國87年10月3 日>。
    26.教育部,「87學年度遠距教學主播學校課程一覽表」,
    http://www.moe.gov.tw/moecc/rs/disl/uc/uc87<查詢日期民國87年10月3日>。
    27.曹琇晶,「英國開放學習系統之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論文,民國86年。
    28.許成之,「近代遠距教學電子科技的發展與應用」,隔空教育論叢,第八輯,民國85年5月,第 39-60頁。
    29.陳正昌譯,「教學設計原理」,五南圖書。原著為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Fourth Edition,Robert M. Gagne, Leslie J. Briggs, Walter W. Wager, 1992, Holt, Rinehart and Winson Inc.。
    30.朝陽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跨校遠距大學教學計畫書」,
    http://www.cyut.edu/dis_edu/dis_edu.htm<查詢日期民國87年6月3日>。
    31.楊孝榮,「社區有線電視網路之規劃與社區意識之凝聚」,社區發展季刊,第69期,第90-94頁。
    32.楊家興,「透視國家基礎建設下的遠距教學(上)」,教學科技與媒體,第25期,第50-57頁。
    33.楊國德,「有線電視的社區成人教育模式設計」,進修推廣教育之挑戰與展望,師大書苑,民86年,第309-346頁。
    34.楊國德,「遠距教學之組合教材大學推廣教育上的設計應用」,隔空教育論叢,第九輯,民國86年5月,第47-75頁。
    35.楊瑩,「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師大書苑,民84年。
    36.葉學志,「開放社會的教育」,東大圖書,民80年2月。
    37.趙美聲、黃仁竑,「寬頻網路即時群播之實例探討:談中正大學先導系統之研發與推廣」,資訊與教育雜誌,第58期,民國86年4月。
    38.劉蓁蓁,「國小實施遠距教學的教學方法、學習策略及互動之個案研究」,台南師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論文,民國87年1月。
    39.鄭光甫、童甲春,「教育資源分配現況檢討及改革方向」,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85年。
    40.賴玉燕,「我國國立大學預算新制」,保成出版,民85年。
    41.謝明瑞,「傳統教育與隔空教育之比較」,隔空教育論叢,第十輯,民國87年5月,第81-107頁。
    42.蘇雅惠,「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1998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民國87年3月,嘉義,中正大學。
    43.梁朝雲,「即時群播遠距教學的省思─元智試辦遠距教學現況檢討」,遠距教育季刊,第4期,民國86年6月。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資訊管理研究所
    86356020
    8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64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資訊管理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4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