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506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325/144300 (79%)
造访人次 : 51175169      在线人数 : 8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506


    题名: 記者面對新興傳染病的報導經驗─以SARS新聞為例
    作者: 李玉梅
    贡献者: 徐美苓
    李玉梅
    关键词: 醫藥新聞
    健康傳播
    風險社會
    SARS
    日期: 2004
    上传时间: 2009-09-18 18:43:31 (UTC+8)
    摘要:   本研究欲分析媒體記者在面對SARS新興傳染病的報導經驗,他(她)們的專業角色認知,以及在報導時所面臨的困境與因應,從傳染病本身的特性,剖析採訪環境在主、客觀環境的變化,對記者專業認知的衝擊與挑戰,嘗試描繪出在這一波重大疫病的當下,記者如何從經驗中學習與改變,以期對未來的媒體環境及新聞從業人員有所反思與進步。

    本研究從健康風險的傳播,探討新興傳染病具有哪些特性,致使記者在採訪時面臨的限制與困境,以及隨著全球化的腳步,所帶來風險社會,民眾所仰賴的專家也未必具備完全的知識,記者在採訪時,面對專家也不瞭解之際,記者的報導策略。另外,從健康風險的新聞報導,探討科學新聞的困難度以及醫藥新聞的進展與陷阱,探討有關健康傳播的不同面向。再者,從記者與新聞組織、消息來源的關係,分析記者在採訪新聞時,如何判斷消息來源,以及新聞組織對新聞的影響,希冀從SARS新聞的流程中,一探新聞組織在此所扮演的角色。

      本研究以第一線的採訪記者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的媒體包括《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民生報》與《蘋果日報》,電子媒體則包括TVBS及東森有線電視台的記者,以深訪的方式瞭解他(她)們當時記者採訪SARS新聞時,如何面對這一場新興傳染病的疫情,以及外界提出各種責難與批評時的反應,並由第一線記者檢視新聞出錯事件,包括「華昌國宅爆社區汙染」、「馬偕瓶中信」、「高雄長庚醫師殉職」等,亦為本研究欲蒐集的資料,希冀進一步探討新聞出錯的原因及環節,作為未來新聞從業人員的省思與自我期許。

    關鍵字:SARS、醫藥新聞、健康傳播、風險社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水染病毒 萬華爆社區感染〉,(2003年5月10日)。《聯合報》,第A1版。
    〈少數政客、媒體的幸災樂禍心態,比SARS更可怕〉(2003年4月29日)。
    《台灣日報》,社論。
    〈台灣並沒有因為SARS疫情而成為「危機社會」〉(2003年4月28日)。《台
    灣日報》,社論。
    〈台灣廣告主協會抗SARS聲明〉(2003年5月8日)。上網日期:2004年3
    月25日,取自http://www.imcfreak.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232
    〈有線新聞台平均收視率〉,(2003年3月至7月)。《尼爾森媒體研究電視收視調查》。
    〈別再製造恐慌〉(2003年4月29日)。《中國時報》,社論。
    〈港人肯定香港媒體報導SARS疫情表現〉(2003年5月30日)。《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05年8月1日,取自
    http://www.chinanews.com.cn/n/2003-05-30/26/308816.html
    〈聯合報編採手冊〉(無年代)。《編採手冊》。台北:聯合報編輯部。
    山水民意研究(2003年5月 2日)。〈媒體報導相關議題民意調查〉,《廣電基金》。上網日期:2004年6月6日,取自http://www.bdf.org.tw/forum/survey_1.htm
    王秀英、徐慧娟、楊志良(2003年10月26日)。〈從媒體內容分析我國SARS防治工作〉,「台灣公共衛生學會九十二年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王洪鈞(1961)。《新聞採訪學》。台北:正中。
    王長鼎、蔡政欣、施靜茹(2003年5月2日)。〈和平護理長陳靜秋 首位殉職醫護人員〉,《聯合報》,第A3版。
    王道還、廖月娟譯(1998)。《槍炮、病菌與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台北:時報出版公司。(原書Jared, D. [1997]. 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s of human societies. Sagebrush Education Resources.)
    古亞薇、秦富珍、戴安瑋(2003年5月3日)。〈建中生 隔離去補習 闖禍〉,《聯合晚報》,第A1版。
    古亞薇(2003年5月4日)。〈隔離期間去補習 建中生知錯〉,《聯合晚報》,第A2版。
    石曜堂(2003年6月14日)。〈後SARS時代的課題〉,《聯合報》,第A15版。
    行政院衛生署(2003年5月)。《SARS防治手冊》。台北:作者。
    行政院衛生署(2003年5月)。〈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防治及紓困暫行條例〉,《疾病管制局網站》。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www.cdc.gov.tw/index800.htm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年 7月14日)。《世界衛生組織主要訊息病例統計表》。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www.cdc.gov.tw/sars/3世界衛生組織主要訊息/病例統計表.htm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2003年12月)。《SARS資訊網》。上網日期:2004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cdc.gov.tw/sars/
    李子堅(1998)。《紐約時報的風格》。台北:聯經。
    何青峰、林鶴玲、鄭芳芳(2003)。〈媒體新聞處理失當範例〉,《SARS媒體觀察》。上網日期:2004年2月15日,取自http://mediawatch.yam.org.tw/inproper.htm
    呂淑妤(2003年 6月 6日)。〈量體溫與SARS風暴下的身心症狀〉,《SARS心理健康資訊網》。上網日期:2004年2月15日,取自http://sars.heart.net.tw/sars25.htm
    李國森(2003年5月24日)。〈馬偕醫院醫師給媒體的一封信〉,《南方快報》。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newspaper/newspaper_00/specil/002/002_index.htm
    李順德(2003年5月8日)。〈抗疫任務分組 李明亮取代涂醒哲〉,《聯合報》,第A4版。
    李順德、魏忻忻、汪文豪、李玉梅(2003年5月27日)。〈全民量體溫 六一起運動〉,《聯合報》,第A1版。
    李瞻(1985)。《新聞採訪學》。台北:三民。
    林元輝(2003年12月)。〈報紙SARS新聞處理的質化分析─以華昌國宅和瓶中信等事件為例〉,《思與言》,41(4): 71-110。
    林元輝(2003)。〈對報紙SARS疫情新聞的觀察報告〉,《新聞公害防治基金會》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newspaper/newspaper_00/specil/sunewspaper/0003/00300.htm
    林育卉(2003年5月19日)。〈民眾觀看SARS報導後對媒體監督看法〉,《民意探討》。上網日期:2004年2月15日,取自http://www.rdec.gov.tw/res02/show92_034.htm
    林怡婷(2003年8月19日)。〈北市社會光明面獎〉,《聯合報》,第A6版。
    吳宜蓁(2002)。《危機傳播─公共關係與語藝觀點的理論與實證》。台北:五南。
    林為正譯(2000)。《病毒最前線:出生入死三十年》。台北:先覺。(原書Peters, C. J. [1999]. Virus hunter thirty years of battling hot viruses around the world.)。
    周維新(2003年7月6日)。〈全市量體溫 持續到月底〉,《聯合報》,第B2版。
    吳靜美(2003年4月30日)。〈轉診榮總老婦 仁濟封院源頭〉,《聯合報》,第A2版。
    政大民意與市場調查研究中心(2003年5月23日)。〈民眾對SARS的恐懼與認知之民調分析結果〉,《SARS心理健康資訊網》。上網日期:2004年6月6日,取自
    http://sars.heart.net.tw/sarssurvey.shtml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洪淑惠(2003年3月14日)。〈港奪命肺炎 台爆疑似病例〉,《聯合晚報》,第1版。
    范麗娟(1994)。〈深度訪談簡介〉,《戶外遊憩研究》,7(2): 25-35。
    徐佳士(1966)。《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台北:台灣商務。(原書Beck, U. [1999]. What is globalization?U.S: Blackwell.)
    徐佳士(198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正中。
    翁秀琪(2002)。《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孫秀蕙(1996)。〈公關人員與媒體之間的互動模式對於議題管理策略的啟示─以非營利性的弱勢團體為例〉,《廣告學研究》,8: 153-174。
    徐美苓(1998)。《台灣地區醫療保健報導內容之分析》。聯合報系文化基金會新聞研究獎助報告。
    徐美苓(2001)。《愛滋病與媒體》。台北:巨流。
    徐美苓(2003年5 月15日)。〈SARS報導 少點恐慌 多點知識〉,《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高泉錫、林進修(2003年5月5日)。〈違反隔離規定 鐵腕開罰〉,《民生報》,第A2版。
    高凌雲、沈明川(2003年5月5日)。〈弘武營區拒收 壹週刊記者成人球〉,《聯合晚報》,第4版。
    陳于嬀(2003年6月)。〈全國版獨家新聞 煞不住〉,《聯合報系月刊》六月號:13-17。
    張文強(1999)。《報社組織知識儲存與分享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平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究》,84: 1-39。
    盛竹玲(2004年11月17日)。〈記者採訪危機多 自保安全最重要〉,《銘報即時新聞》。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http://mol.mcu.edu.tw/show.php?nid=39319
    陶芳芳(1999)。《從政治控制到市場機制:台灣報業發行之變遷》。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玫芬(2003年4月28日)。〈和平醫院員工致全國媒體的一封信〉,《南方快報》。
    《南方快報》。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home.kimo.com.tw/snews1965/newspaper/newspaper_00/specil/002/002_index.htm
    陳宛茜(2003年12月4日)。〈卓越新聞獎〉,《聯合報》,第A6版。
    郭俊良(1980)。《編輯部的守門行為─一個組織觀點的個案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英姿(2003年7月)。〈感染源追追追 從訃聞挖線索〉,《聯合報系月刊》七月號:32-35。
    許峻彬(2003年6月)。〈向第一線同仁致敬〉,《聯合報系月刊》,六月號,頁11-12。
    陳婷玉(1992)。《民生報醫藥新聞的內容分析一九八二至一九九一年》。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惠惠、劉峻谷(2003年6月7日)。〈北市陽明醫院爆SARS院內感染〉,《聯合報》,第A1版。
    曹銘宗(2003年11月20日)。〈吳舜文獎 本報最大贏家〉,《聯合報》,第A6版。
    陳鴻偉、許麗珍(2003年5月5日)。〈藏身和平11天 壹週刊兩記者被揪出〉,《聯合報》,第A4版。
    許麗珍、陳英姿、廖淑惠(2003年 8月 11日)。〈SARS後的心靈對話,暴風眼中有平安〉,《聯合報》,第B2版。
    梁麗娟(2003年6月16日)。〈傳媒記事簿〉,《傳媒透視》。上網日期:2005年6月20日,取自
      http://www.rthk.org.hk/mediadigest/20030616_76_84889.html
    張正莉(2003年6月18日)。〈中港入境者 仍需隔離〉,《聯合報》,第A11版。
    彭明輝(2003年6月2日)。《社區大學SARS資訊網》。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http://sars.bamboo.hc.edu.tw/
    張苙雲(2003)。《醫療與社會》。台北:巨流。
    彭家發(1994)。《客觀性原則的探討》。台北:正中。
    黃瑞琴(1999)。《質性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
    楊玉齡譯(1998)。《瘟疫與人》。台北:天下遠見。(原書William H. McNeill. [1977]. Plagues and peoples.)
    楊幼蘭譯(2000)。《病菌與人類的戰爭》。台中:晨星。(原書Karlen. A. [1996]. Men and microbes: Disease and plagues in history and modern times.)
    楊孟瑜(2003年5月5日)。〈台灣來鴻:另一場戰爭SARS〉,《BBC中文網》。上網時間2004年7月15日,取自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news/newsid_3001000/30015252.stm
    葉肅科(2003年12月)。〈SARS全球化與風險管理〉,《社區發展季刊》,104期:189-202。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劉雁軍(2003年7月6日)。〈台灣地區抗非大事記:持續4個月84人死亡〉,《新聞前線》。上網日期:2004年2月15日,取自http://news.big5.enorth.com.cn/system/2003/07/06/000591778.shtml
    蔡樹培(1998)。〈媒介與危機溝通管理─以經濟日報所引發的搶匯危機為例〉,「第二屆媒介與環境學術研討會」,台北縣新莊:輔仁大學。
    盧世祥(2003年5月4日)。〈SARS新聞中的公害與公益〉,《盧世祥專欄》。
    上網日期:2004年3月25日,取自
    http://w1.southnews.com.tw/snews/specil_coul/Lu/Lu00/0005.htm
    魏忻忻(2003年6月6日)。〈百年大疫 台灣發燒系列之二〉,《聯合報》,第A6版。
    薛桂文、楊美珍、劉郁青(2003年4月25日)。〈爭相逃離和平監獄〉,《民生報》,第A3版。
    鍾蔚文(1992)。《從媒介真實到主觀真實》。台北:正中。
    謝瀛春(1991)。《科學新聞的傳播─理論與個案》。台北:黎明。
    謝瀛春譯(1994)。《科學與大眾媒介》。台北:遠流。(原書Krieghbaum, H. [1968]. Science and mass media.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羅文慈譯(2000)。《打不完的病毒戰爭》。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原書Oldstone, Michael B. A. [1998]. Virus, plagues, and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羅文輝(1995)。〈記者選擇消息來源的偏向〉,《新聞學研究》,50:1-13。
    瞿海源(2003)。〈SARS社會情勢調查報告〉,《2003,春之煞:SARS流行的科學和社會文化回顧》,頁149-194。台北:聯經。
    瞿海源、章英華(2003年6月)。〈SARS社會情勢調查報告〉,《後煞時代風險治理與社會重建研討會》。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羅嘉薇(2003年5月23日)。〈瓶中信告急:馬偕SARS病患逾80人〉,《聯合報》,第2版。
    蘇蘅(2002)。《競爭時代的報紙─理論與實務》。台北:時英。
    蘇蘅(1995)。〈消息來源與新聞價值:報紙如何報導「許歷農退黨」效應〉,《新聞學研究》。50:15-40。
    顧忠華(1994)。〈「風險社會」的概念及其理論意涵〉,《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9: 57-79。
    顧忠華(2001)。《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台北:巨流。
    英文部分
    Bailey, C. A., & Lichty, L. W. (1972). Rough justice on a saigon street: A gate keeper study of NBC’s tet execution film, Jourmalism Quarterly, 49, 221-29.
    Beck, U. (1986). Risikogesel lschat. Frankfurt: Suhrkamp.
    Bell, A. (1991). The language of news media. Oxford: Blackwell.
    Broos, B. S., Kennedy, G.., Moen, D. R., & Ranly, D. (1980). News reporting and writing.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Brown. J. D., & Walsh-Childers, K. (1994). Effects of media on personal and public health. In J. Bryant &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Hillsale, NJ: Lawrence Erlbaum.
    Check, W. A. (1987). Beyond the political model of reporting: Nonspecific symptoms in media communication about AIDS. Review of Infectious Diseases, 9 (5): 987-1000.
    Chung, W. W., Tsang, K. J., Chen, P. L., & Chen, S. H. (1998, July). Journalistic expertise: Proposal for a research programm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formation System Divis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Jerusalem, Israel.
    Dobbert, M. L. (1982). Ethnographic research: Theory and application for modern schools and societies. New York: Praeger.
    Epstein, E. J. (1975). Between fact and fiction: the problem of journalism. New York: Vintage Books.
    Fishman, J. (1980). Manufacturing news. Austin, TX: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oote, Joe S., & Steele, Michael E. (1986). Degree of conformity in lead stories in early evening network TV newscasts. Jorunalism Quarterly, 63: 19-23.
    Gans, H.J. (1979). Deciding what’s new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iddens., A.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tand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Gieber, W. (1964). News is what newspaperman make it.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Lerbinger, O. (1997). The Crisis manager: Facing risk and responsibilit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Levin, A. (Ed.). (1979). Focus on health: Issues and events of 1978 from The New York Times Information Bank. New York: Arno Press.
    Levi, R. (2001). Medical journalism: Exposing fact, fiction, fraud. Ames, IA: 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Free Press.
    Luhmann, N. (1991). Soziologie des Risikos. Berlin: de Gruyter.
    Luttbeg, Norman R. (1983). News Consensus: Do U. S. newspapers mirror society’s happenings? Journalism Quarterly, 60, 484-488, 578.
    McQuail, D. (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London: Sage.
    Meyer, P. (1990). New media responsiveness to public health. In C. Atkin & L. Wallack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health (pp. 52-59). London: Sage.
    Milio, N. (1988). Political information is essential. World Health Forum, 9, 501-504.
    Miller, D. & Williams, K. (1992). Negotiating HIV/AIDS information: Agendas, media strategies, and the news. In J. Eldridge (Ed.), Getting the message. London: Routledge.
    Moore, M. (1989). Beware the bracken fern. In M. Moore (Ed.), Health risks and the press: Perspectives of media coverage on risk assessment. Washington, D.C.: The Media Institute.
    Murphy, R. (1996). Chaos theory as a model for managing issues and crises.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22(2), 95-113.
    Sigelman, L. (1973). Reporting the new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 132-151.
    Stocker, K. P. (1997). A strategic approach to crisis management. In C. L. Caywood (Ed.), The handbook of strategic PR &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s (pp. 189-206). New York: McGraw-Hill.
    Tuchman, G. (1973). Making news by doing work: Routinizing the unexpected.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9, 110-131.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Williams, K., & Miller, D. (1995). AIDS news and news cultures. In J. Downing, A., Mohammadi & A. Sreberny-Mohammadi (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2nd ed.)(pp. 413-427). Thousand Oaks, CA: Sage.
    William M. K. Trochim. (1981). Resources for locating public and private date. In R. F. Boruch (Ed.), Reanalyzing program evaluations (pp. 57-67).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1941005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941005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没有与此文件相关的档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