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36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3451/144438 (79%)
造访人次 : 51244009      在线人数 : 9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法學院 > 法律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6364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364


    题名: 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
    作者: 洪羽柔
    Hung,Yu-Jo Joanne
    贡献者: 黃立
    Hwang, Li
    洪羽柔
    Hung,Yu-Jo Joanne
    关键词: 基因轉殖
    產品責任
    標示
    基因食品
    GOM
    日期: 2001
    上传时间: 2009-09-18 18:23:51 (UTC+8)
    摘要: 本論文所研究之課題係「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研究」,與基因轉殖科技有關之產品包括有基因治療藥劑、基因治療儀器、基因轉殖食品、基因轉殖作物等等,本文僅以基因轉殖食品作為討論對象,由於道德倫理等因素在此議題上較未如基因治療等其他議題重要,故在討論基因轉殖食品之產品責任時,問題亦較為稍微簡化。惟值得注意者,基因轉殖食品之研究及發展,多認因人類對於基因工程的認知有限,故無法預期基因轉殖作物的釋出於環境中,更無法確知基因轉殖食品供與人類或其他生物所食用消費時,是否具有不可避免之風險。在探討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法律問題前,應先對基因轉殖技術的特性有一初步了解,否則,無法判定能否將基因轉殖食品視同目前其他一般食品予以規範,故本論文先簡單介紹基因轉殖技術,再就目前我國就基因轉殖食品的法律管制作說明,包括基因轉殖食品的安全性檢驗及標示規定,並藉由其他先進國家相關規範的介紹,進一步檢討我國法規的妥適性。其次,再就基因轉殖食品對於既有的產品責任所造成之衝擊為分析,以檢討目前的產品責任規範能否解決基因轉殖食品所可能產生的問題。最後,試圖以本文檢討之結論,就我國目前基因轉殖食品之相關規範提出立法建議。
    "問題提出及研究方法 1
    1.1. 問題提出 1
    1.2. 論文架構 2
    2. 基因轉殖產品之技術發展 5
    2.1. 生物技術之發展 5
    2.1.1. 生物技術之定義 5
    2.1.2. 生物技術發展歷史 6
    2.1.2.1. 早期生物技術發展 6
    2.1.2.2. DNA的發現 7
    2.1.3. 基因科技之發展及其所產生之問題 9
    2.1.3.1.基因治療 9
    2.1.3.2.隱私權的保護 11
    2.1.3.3.基因檢查 12
    2.1.4. 我國目前生物科技發展 14
    2.2. 生物技術於食品之發展 16
    2.2.1.基因轉殖產品之定義 16
    2.2.2.生物技術運用於食品之技術 16
    2.2.3.目前各國生物科技技術運用於基因轉殖微生物與其產物之發展情形 17
    2.2.4.目前各國生物科技技術運用於基因轉殖作物之發展情形 20
    2.2.5.我國目前生物科技技術運用於食品之發展情形 22
    2.3. 基因轉殖食品之種類 22
    3. 基因轉殖食品發展之各方意見 24
    3.1. 基因轉殖食品所蘊含的風險 24
    3.1.1. 美國認為基因轉殖食品與既存的食品無異 24
    3.1.2. 有認為基因轉殖食品仍具有科技上的風險 25
    3.2. 基因轉殖食品對於人類是否有影響 25
    3.2.1. 目前並無科學證明基因轉殖食品對於人類有不良的影響 25
    3.2.2. 有認為基因轉殖食品對人體健康存有長期而不確定的風險 26
    3.3. 基因轉殖食品對於環境是否有影響 27
    3.3.1. 目前並無科學證據上認為基因轉殖食品對環境有負面影響 27
    3.3.2. 有認為基因轉殖食品將破壞生物多樣性 28
    3.4. 基因轉殖食品是否能解決地球資源有限的問題 28
    3.4.1. 有認為藉由改變食物的性狀而利於人類資源的利用 28
    3.4.2. 有認為基因轉殖食品並不能真正促進資源的有效利用 29
    3.5. 基因轉殖食品對於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30
    3.5.1. 基因轉殖食品可以改善開發中國家有關糧食的問題 30
    3.5.2. 基因轉殖食品的發展系對於開發中國家的掠奪 31
    3.6. 基因轉殖食品對於宗教倫理的衝擊 31
    3.7. 強制標示與消費者知的權益間的衡量 32
    4. 國際組織及各國對基因轉殖產品規範之基本架構 33
    4.1. 國際組織就有關基因轉殖產品相關規範之基本架構 34
    4.1.1. 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就基因轉殖食品安全性的評估原則 34
    4.1.2. 食品標準委員會對基因轉殖食品之規範 39
    4.1.2.1. 現代生物科技轉殖食品之風險分析原則的草稿 40
    4.1.2.2. 重組DNA植物轉殖食品安全評估之行為方針草稿 41
    4.1.3. 生物安全議定書 43
    4.1.3.1. 目的 ……………………………………………………………..44
    4.1.3.2. 適用對象 45
    4.1.3.3. 有關有意引入環境之事前通知同意程序 46
    4.1.3.4. 直接用於食物、飼料或用於加工的改造活有機體 47
    4.1.3.5. 資訊分享及生物安全資訊交換所 48
    4.1.3.6. 裝卸、運輸、包裝及標示 48
    4.2. 其他國家就有關基因轉殖產品相關規範之基本架構 49
    4.2.1. 歐體 49
    4.2.1.1. 有關基因轉殖微生物於封閉使用 50
    4.2.1.2. 有關基因轉殖有機體的釋出及上市 52
    4.2.1.3. 新型食品的相關規範 55
    4.2.1.4. 有關基因轉殖食品的標示 56
    4.2.1.5. 基因轉殖食品添加物及調味料 58
    4.2.2. 德國基因科技法 58
    4.2.3. 奧地利基因科技法 61
    4.2.4. 美國 62
    4.2.5. 澳洲紐西蘭 65
    4.2.6. 日本 66
    5. 基因轉殖食品釋出及上市之規範 71
    5.1. 各國就基因轉殖產品釋出及上市之規範 71
    5.1.1. 歐體 71
    5.1.1.1. 基本原則 71
    5.1.1.1.1. 預防原則 71
    5.1.1.1.2. 合作原則 72
    5.1.1.1.3. 個案判斷原則 73
    5.1.1.2. 申請釋出程序 74
    5.1.1.2.1. 申請人之義務 75
    5.1.1.2.2. 主管機關之義務 77
    5.1.1.3. 申請上市程序 79
    5.1.1.3.1. 申請人之義務 81
    5.1.1.3.2. 主管機關之義務 83
    5.1.1.4. 有關新型食品之規範 84
    5.1.1.4.1. 適用範圍 85
    5.1.1.4.2. 課以標示責任之標準 87
    5.1.1.4.3. 申請程序 90
    5.1.1.4.4. 標示內容 92
    5.1.1.5. 基因轉殖有機體標示與追蹤草案 95
    5.1.2. 美國 96
    5.1.2.1. 基本立場 96
    5.1.2.2. 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賀爾蒙案的規範 98
    5.1.2.2.1. 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的相關規範 98
    5.1.2.2.2. 美國法院的見解 99
    5.1.2.3. 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對於基因轉殖食物的規範 100
    5.1.2.3.1. 食物加工過程所使用的酵素 100
    5.1.2.3.2. 為減少水果敗壞的基因轉殖植物 100
    5.1.2.3.3. 作為標識基因而對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的酵素 101
    5.1.2.3.4. 有關含有殺蟲成分的基因轉殖作物 103
    5.1.2.3.5. 小結 108
    5.1.2.4. 美國法院的立場 109
    5.1.2.4.1. 判決內容 110
    5.1.3. 各國規範的差異 119
    5.2. 我國就基因轉殖產品釋出及上市之規範 120
    5.2.1. 基因重組實驗守則 120
    5.2.2. 食品衛生管理法 123
    5.2.2.1. 以基因改造黃豆及基因改造玉米為原料之食品標示 124
    5.2.2.1.1. 規範對象 124
    5.2.2.1.2. 容許量規定 127
    5.2.2.1.3. 標示內容 129
    5.2.2.1.4. 強制標示 130
    5.2.2.2. 基因改造之黃豆及玉米之查驗登記 131
    5.2.2.2.1. 規範對象 131
    5.2.2.2.2. 登記事項 132
    5.2.2.2.3. 安全評估方法 133
    5.3. 小結 134
    6. 基因轉殖食品之產品責任 136
    6.1. 產品責任之發展 136
    6.1.1. 德國法法制 137
    6.1.1.1. 產品責任之性質 137
    6.1.1.1.1. 契約行為亦或係侵權行為 137
    6.1.1.1.2. 從產品製造人之責任到產品責任 138
    6.1.1.2. 德國產品責任法之規範 139
    6.1.1.2.1. 性質 139
    6.1.1.2.2. 產品責任之構成要件 140
    6.1.1.3. 規範對象 153
    6.1.1.3.1. 製造人 153
    6.1.1.3.2. 準製造人 154
    6.1.1.3.3. 輸入業者 154
    6.1.1.3.4. 經銷業者 155
    6.1.1.4. 舉證責任 155
    6.1.1.4.1. 德國法院判例 155
    6.1.1.4.2. 德國產品責任法第1條第4項 156
    6.1.2. 美國法法制 156
    6.1.2.1. 產品責任之性質 156
    6.1.2.1.1. 契約責任 157
    6.1.2.1.2. 從過失責任轉向嚴格責任 158
    6.1.2.1.3. 嚴格責任 160
    6.1.2.2. 美國侵權行為法第三次整編規定 162
    6.1.2.2.1. 性質 162
    6.1.2.2.2. 產品責任之構成要件 162
    6.1.2.3. 規範對象 170
    6.1.2.4. 舉證責任之相關問題 171
    6.1.2.4.1. 就歷時長久之事件 172
    6.1.2.4.2. DES案 173
    6.1.2.4.3. 替代理論 173
    6.1.2.4.4. 企業責任理論 174
    6.1.2.4.5. 協同行為理論 174
    6.1.2.4.6. 市場占有理論 175
    6.1.2.4.7. 危險分擔理論 175
    6.1.2.4.8. 市場占有替代理論 176
    6.1.3. 我國法法制 177
    6.1.3.1. 消費者保護法 177
    6.1.3.1.1. 產品責任之性質 177
    6.1.3.1.2. 構成要件 178
    6.1.3.1.3. 產品觀察、或召回義務 185
    6.1.3.1.4. 廣告責任 185
    6.1.3.1.5. 商品標示說明 186
    6.1.3.1.6. 規範對象 186
    6.1.3.1.7. 舉證責任 187
    6.1.3.2. 民法第191之1條 189
    6.1.3.2.1. 產品責任之性質 189
    6.1.3.2.2. 構成要件 189
    6.1.3.2.3. 說明義務 190
    6.1.3.2.4. 規範對象 191
    6.1.3.2.5. 舉證責任 191
    6.2. 基因轉殖食品之產品責任 191
    6.2.1. 德國法制 191
    6.2.1.1. 德國基因法 192
    6.2.1.1.1. 責任成立要件 192
    6.2.1.1.2. 當事人 194
    6.2.1.1.3. 損害賠償範圍 195
    6.2.1.1.4. 舉證責任/被害人之答覆要求權 198
    6.2.1.1.5. 責任最高限額 200
    6.2.1.1.6. 保證金之預備 201
    6.2.1.2. 產品責任法 202
    6.2.1.2.1. 產品安全義務 202
    6.2.1.2.2. 說明警告義務 203
    6.2.1.2.3. 召回義務 204
    6.2.1.3. 德國民法 204
    6.2.2. 美國法制 205
    6.2.2.1. 過失責任 205
    6.2.2.2. 產品責任 207
    6.2.2.2.1. 產品安全義務 207
    6.2.2.2.2. 說明警告義務 209
    6.2.2.2.3. 產品觀察召回義務 209
    6.2.2.3. 標示問題 210
    6.2.3. 我國法制下 210
    6.2.3.1. 我國民法第184條規定 211
    6.2.3.2. 我國民法第191條之1規定 212
    6.2.3.3. 我國民法第191條之3規定 214
    6.2.3.4. 我國消費保護法規定 216
    6.2.3.4.1. 產品安全義務 216
    6.2.3.4.2. 警告說明義務 218
    6.2.3.4.3. 產品觀察或召回義務 220
    6.2.3.4.4. 標示義務 221
    6.2.3.4.5. 廣告責任 221
    6.2.3.4.6. 損害賠償範圍 222
    6.2.4. 小結 224
    6.3. 基因污染的產品責任問題 226
    6.3.1. 基因污染之意義 226
    6.3.2. 德國法 227
    6.3.2.1. 德國基因科技法 227
    6.3.2.2. 德國產品責任法 229
    6.3.2.2.1. 產品安全義務 229
    6.3.2.2.2. 說明警告義務 230
    6.3.2.2.3. 召回義務 230
    6.3.2.3. 德國民法 231
    6.3.3. 美國法制 231
    6.3.3.1. 侵害不動產行為 232
    6.3.3.2. 過失行為 232
    6.3.3.3. 干擾責任 235
    6.3.3.4. 嚴格責任 236
    6.3.3.5. 產品責任 238
    6.3.4. 我國法 239
    6.3.4.1. 民法第191之1條 239
    6.3.4.2. 民法第191之3條 242
    6.3.4.3. 消費者保護法及其他 243
    6.3.4.3.1. 產品警告說明義務 244
    6.3.4.3.2. 產品觀察或召回義務 244
    6.3.5. 小結 245
    7. 總結以及立法建議 247
    7.1. 我國就基因科技規範法制的不足 247
    7.2. 「科技上抗辯」的困境 248
    7.3. 標示制度的建立 249
    7.4. 損害賠償之最高限額 250
    7.5. 預備賠償保證金的提撥或產品責任保險的推行 250
    參考資料: 252
    "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書籍)
    1. Susan R. Barnum著,翁秉霖、鄭信男、邱華賢編譯,生物科技概論,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九年九月初版。
    2. Richard W. Oliver著,曹國維翻譯,生物科技大未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民國89年初版。
    3. Ingeborg Boyen著,杜默譯,基因騙術,時報出版,民國90年7月。
    4.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一冊」,民國70年9月六版。
    5.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民國75年9月五版。
    6.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第三冊」,民國75年9月五版。
    7. 王澤鑑,「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八)」,民國85年10月。
    8. 郭麗珍,產品瑕疵與製造行為之研究--客觀典型之產品瑕疵概念與產品安全注意義務,神州圖書出版公司,民國90年6月。
    9. 黃立,論產品責任,政大法學評論第43期,民國80年10月。
    10. 朱柏松,商品製造人侵權行為責任法之比較研究,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0年5月。
    44. 衛生署所舉辦之「基因改造食品標示管理制度」研討會的會議紀錄全文,衛生署網址:http://food.doh.gov.tw/announce/default_announce.htm。
    45. 衛生署民國89年9月底所作的蓋洛普調查,網址:http://food.doh.gov.tw/announce/default_announce.htm。
    46. 郭麗珍,論產品責任中之產品安全問題(上),載於中興法學第三十九期,民國84年7月。
    47. 郭麗珍,論製造人之產品召回與警告義務,載於民法七十年之回顧與展望紀念論文集(一),頁183以下,民國89年10月。
    48. 馮震宇,美國產品責任法之發展--兼論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無過失責任(上),美歐月刊第9卷第5期,民國83 年5月。
    49. 馮震宇,美國產品責任法之發展--兼論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中的無過失責任(下),美歐月刊第9卷第6期,民國83 年6月。
    50. 周宇,美國法關於設計瑕疵之產品責任,中興法學第18 期,民國71年3月。
    51. 詹森林,消保法有關商品責任之規定在實務上之適用與評析,發表於消費者保護法施行五週年學術研討會中,民國88年1月9日。
    52. 王澤鑑,消費者保護法之若干基本問題--商品製造者責任與純粹經濟上損失--最高法院二則判決的憑恃及消費者保護法第7條的解釋適用,民事法律專題研究(十二)--司法院司法業務研究會第25期研究專輯,民國85年6月。
    53. 邱聰智,消費者保護法上之商品責任之探討,消費者保護研究第二輯,民國85年1月。
    12. Proposal for a Regulation of the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of the Council concerning traceability and label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traceability of food and feed products produced from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nd amending Directive 2001/18/EC,網站:http://europa.eu.int/eur-lex/en/com/dat/2001/en_501PC0182.html。
    54. 歐洲有機食品銷售情況,食品工業第三十卷第八期,民國87年8月15日。
    55. 詹明才,基因改造食品之晶片檢驗,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頁25以下,民國89年6月16日。
    56. 林彩瑜,論WTO架構下基因改良食品標示之貿易法問題,收錄於「台灣在WTO規範下之經貿新頁」論文集,楊光華主編,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出版,頁121以下,民國90年8月。
    57. 牛惠之,貿易與環境,評論「以世貿組織對環境措施之判決為本,探討培利環保貿易制裁之合法性」,收錄於「台灣在WTO規範下之經貿新頁」論文集,楊光華主編,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國際經貿組織暨法律研究中心出版,頁337,民國90年8月。
    三、 中文文獻(論文及研究報告)
    1. 郭淑珍,科技領域的風險決策之研究--以德國法為中心,頁16以及頁33至42,國立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6月。
    2. 王凱玲,生物技術發明之專利保護,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3. 劉懷先,從比較法之觀點論我國消保法上無過失責任相關規定之法律理論,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4. 朱懷祖,藥物責任,私立東吳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7月。
    5. 潘儀君,產品責任與產品責任保險--以消費者保護法為中心探討二者互動關係,台灣大學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87年7月。
    13. Julie A. Davies, Lawrence C. Levine, BIOTECHNOLOGY`S CHALLENGE TO THE LAW OF TORTS, 32 McGeorge L. Rev. 221, at 8-9(2000), http://www.westlaw.com. (visited on 2001/10/5)
    6. 林美惠,侵權行為法上交易安全義務之研究,台灣大學法研所博士論文,民國89年7月。
    7. 環保署委託台北大學執行研究計畫「公害糾紛處理機制與策略之規劃--環境損害案例救濟實務之探討」期末報告初稿,民國90年11月。
    四、 外文文獻(英文)
    1. Sean D. Murphy, Biotechnology and International Law, Harvard International Law Journal Vol.42 Nur.1(2001).
    2. Nature Biotechnology 18:1127(2000),http://www.doh.gov.uk/genetics/gaichuntington.htm。
    3. J. Madeleine Nash, Grains of Hope, TIME Feb.12(2001)。
    4. Karen A. Goldman, Labeling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Legal and Scientific Issues, 12 Geo. Int`l Envtl. L. Rev. 717,at 2(2000),http://www. lexis-nexis.com/universe.(visited on Apr. 22,2001)
    5. Ruth MacKenzie, Silvia Francescon,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COLLOQUIUM ARTICLE THE REGULA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IN THE EUROPEAN UNION: AN OVERVIEW, 8 N.Y.U. Envtl. L.J. 530, at 10(2000), http://www. lexis-nexis.com/universe.(visited on Apr. 22,2001)
    6. Frend H. Degnan, Biotechnology and the Food Label: A Legal Perspective, 55 FOOD&DRUG L. J. 1(2000),at 307.
    7. Julian Kinderlerer,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A European Scientist’s View, 8 N.Y.U. Envtl. L.J. 556(2000), at 3, http://www. lexis-nexis.com/universe.(visited on Apr. 22,2001)
    14. Stephen Kelly Lewis, CORPORATE LIABILITY FOR THEINTERNATIONAL PROPAGATION OF GENETICALLY ALTER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10 Transnat`l Law. 153, at 18(1997), http: www.westlaw.com.(visited on 2001/10/5)
    8. Martin Enserink, Preliminary Data Touch Off Genetic Food Fight, 283 SCIENCE 1094-95(1999)
    9. Natasha Loder, Royal Society: GM food hazard claim is “flawed”, 399 NATURE 188(1999).
    10. L.L.Wolfenbarger and P. R. Phifer, The Ecology Riskx and Benefits of Geneticaaly Engineered Plants, 290 SIENCE 2088(2000).
    11. Steven H. Yoshida ,The Safety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Soybeans: Evidence and Regulation, 55 Food Drug L.J. 193(2000),at 13-17, http://www. lexis-nexis.com/universe.(visited on Apr. 22,2001)
    15. A. Bryan Endre,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 or Gigantic Monetary Obligation? The Liability Schemes for GMO Damage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22 Loy. L.A. Int`l & Comp. L. Rev. 453, at 26-27(2000), http: www.westlaw.com.(visited on 2001/10/5)
    16. Statement of Policy: Foods Derived from New Plant Varieties,http://www.cfsan.fda.gov/~acrobat/fr920529.pdf。
    17. Plant-Pesticides Subject to the Federal Insecticide, Fungicide, and Rodenticide Act; Proposed Rule,http://www.epa.gov/docs/fedrgstr/EPA-PEST/1994/November/Day-23/pr-53.html。
    18. The Ad Hoc Intergovernmental Task Force on Foods Derived from Biotechnology,http://www.codexalimentarius.net/biotech/en/。(2001/7/23)
    19. Premarket Notice Concerning Bioengineered Foods,http://www.fda.gov/OHRMS/DOCKETS/98fr/011801a.htm.。
    20. Food Standards Code, http://www.anzfa.gov.au/foodstandards/foodstandardscodecontents/standard15/index.cfm。
    21. THE GENETIC PRIVACY ACT,http://www.bumc.bu.edu/www/sph/lw/pvl/act.html。
    11. 朱柏松,消費者保護法論,民國88年9月。
    22. ISAAA, http://www.isaaa.org/publications/briefs/Brief_21.htm。(2001/6/27)
    23. United States v. Ninety-Five Barrels (More or Less) Alleged Apple Cider Vinegar, 265 U.S. 438, 445 (1924) ,http://caselaw.lp.findlaw.com/scripts/getcase.pl?navby=case&court=us&vol=265&page=438。
    24. Alliance for Bio-Integrity, et al. v. Donna Shalala(2000),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c2ac901c8700f61e6c0145033e0ac308&_docnum=1&wchp=dGLSzV-lSlzV&_md5=3528c83063dc0ba469167b2fdd5b8b0c。
    25. Higginbotha, et al. v. Monsanto,http://www.centerforfoodsafety.org/LegalUpdateAug20001.html。
    26. Greenpeace, et al. v. Browner,http://www.centerforfoodsafety.org/LegalUpdateAug20001.html。
    27. Donald C. MacPherson v. Buick Motor Company, 217 N.Y. 382(1916),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5324c889a766c9bfc2ce0cd2dea4fedb&_docnum=1&wchp=dGLSzS-lSlzV&_md5=1b49d6d634f64762f569f71c1a5cc384。(visited on 2001/9/30)
    28. Hennigsen v. Blomfield Motors, Inc, 32 N.J. 358(1960),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e86a46eab46c3e55b08fbd9449ab8c7f&_docnum=1&wchp=dGLSzS-lSlzV&_md5=0e103f0da8e419cbc77546a3eac0a13e。(visited on 2001/9/30)
    29. Greenman v. Yuba Power Products, Inc. 59 cal. 2d 57(1963),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bf043e6bd4ba530c6e48a65a91d3b408&_docnum=1&wchp=dGLSzS-lSlzV&_md5=b62bfbda28a203d6681963e2d1cfb1ef。(visited on 2001/9/30)
    30. Rita Rene Martin, and Shirley Ann Martin, Appellants, v. Abbott Laboratories, 102 Wn.2d 581; 689 P.2d 368,http://web.lexis-nexis.com/universe/document?_m=b4e63b892eeb7d9a76b4d2172763a2ee&_docnum=3&wchp=dGLSlk-lSlzV&_md5=ab1acb7867d23ce66d48b47c1d1defb7。(2001/9/25)
    31. 85/374/EEC,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1985/en_385L0374.html(visited on 2001/10/18)
    12. 詹森林,西德一九八八年產品責任法草案,收錄於其所著「民事法理與判決研究」,民國87年11月。
    32. 90/219/EEC,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1990/en _390L0219.html。
    33. 90/220/EEC,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1990/en _390L0220.html。
    34. Regulation EC No.1139/98,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1998/en _398R1139.html。
    35. 2001/18/EC,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2001/en _301L0018.html。
    36. Regulation(EG)No.258/97,http://www.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1997/en_397R0258.html。(2001/5/7)
    37. Commission Regulation No.49/2000,http://www.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2000/en_300R0049.html。(2001/5/7)
    38. Commission Regulation No.50/2000,http://www.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2000/en_300R0050.html。(2001/5/7)
    39. 2001/204/EC,http://europa.eu.int/eur-lex/en/lif/dat/2001/en _301D0204.html。
    40. Gentechnikgesetz ,http://jurcom5.juris.de/bundesrecht/gentg/。
    41. Gesetz über die Haftung für fehlerhafte Produkte ,http://jurcom5.juris.de/bundesrecht/prodhaftg/index.html(visited on 2001/10/18)。
    13. 外國消費者保護法第三輯,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民國84年12月。
    42. 遺伝子組換に関する表示に係る加工食品品質表示基準第7条第1項及び生鮮食品品質表示基準第7条第1項の規定に基づく農林水産大臣の定める基準,http://www.maff.go.jp。
    五、外文文獻(德文)
    1.Dr. Matthias Schenek, Das Gentechnikrecht der Europaischen Gemeinschaft: Gemeinschaftliche Biotechnologiepolitik und Gentechnikregulierung,1998.
    Dr. Udo Matzke, Gentechnikrecht, 1. Aufl., Baden-Baden: Nomos Verl.-Ges., 1999.
    14. 林益山,商品責任及保險與消費者保護,民國76年8月。
    15. 潘為大,英美侵權行為法案例解析(下),民國87年10月。
    16. 企業經營者對消費者侵權賠償責任制度之比較研究,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編印,民國84年8月。
    17. 雷萬來,民事證據法論,瑞興圖書出版,民國86年初版。
    18. 黃立,民法債編總論,民國89年9月。
    19. 孫森焱,民法債編總論,民國90年2月。
    20. 羅昌發,國際貿易法,民國88年7月。
    21. 黃立、李貴英、林彩瑜合著,WTO國際貿易法論,民國89年10月。
    二、 中文文獻(報章期刊)
    1. 科技發展政策報導SR9004,第318頁,民國90年4月。
    2. 經濟日報第四版,民國89年8月28日。
    3. 中國時報第七版,民國89年10月16日。
    4. 朱文深,食品工業研究所正研究員,「生物技術與基因改造食品」,環境檢驗雜誌第34期,網址:http://www.niea.gov.tw/month/issu.htm(2001/5/2)。
    5. 「當前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於食品工業之應用-基因轉殖作物(GMO)問題之探討」一文,載於國貿局亞太經貿會議焦點議題網頁, http://www.trade.gov.tw/global_org/APEC/New/index.htm(2001/5/2)。
    6. 蔡明誠,基因科技衍生的民事責任,「第一屆基因科技之法律管制體系與社會衝擊研討會」發表論文, http://biolaw.law.ntu.edu.tw (2000/9/7)。
    7. 柯滄銘,基因診斷與基因歧視,發表於國科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系列演講暨座談,民國89年5月。
    8. 蔡甫昌,基因治療帶來的新希望與人文隱憂,發表於國科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系列演講暨座談,民國89年5月。
    9. 何建志,基因隱私法範本,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七期,民國89年7月。http://www.biolaw.law.ntu.edu.tw。
    10. 李彥甫,基因科技全面顛覆法律,遠見雜誌,民國90年5月。
    11. 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三期,民國88年7月。http://www.biolaw.law.ntu.edu.tw。(2000/12/15)
    12. 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四期,民國88年10月。http://www.biolaw.law.ntu.edu.tw。(2000/12/15)
    13. 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六期,民國89年4月。http://www.biolaw.law.ntu.edu.tw。
    14. 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九期,民國90年1月。http://www.biolaw.law.ntu.edu.tw。
    15. 林衛理,生物製藥產業發展趨勢與投資評估分析(上),萬國法律115期,民國90年2月。
    16. 中國時報,財經版,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日,http://www.level.com.tw/News/880802.htm。(2001/5/30)。
    17. 東森新聞報,民國九十年四月二十日,http://www.wedar.com/library4/et/et010420.htm(2001/5/30)。
    18. 中時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bio/900227204.htm(2001/5/30)。
    19. 中時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bio/900222235.htm(2001/6/3)。
    20. 中時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bio/900522005.htm(2001/6/3)。
    21. 中時科技網站,http://www.ctech.com.tw/newshtm/bio/900512032.htm(2001/6/3)。
    22. 朱文深,基因轉殖食品之發展現況與展望,食品工業月刊第32卷第2期,民國八十九年二月。
    23. 林怡杏,基因轉殖食品之偵測,食品工業月刊第32卷第2期,民國89年2月。
    24. 蘇遠志,國際基因轉殖產品相關法規之發展趨勢,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民國89年6月16日。
    25. 古德業,各主要國家與國際經貿組織對基因改造產品(GMO)之管理現況,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民國89年6月16日。
    26. 陳樹功,基因改良食品之安全性及標示問題,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9年6月16日。
    27. 廖啟程,基因改良食品之安全評估方法,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論文集」,民國89年6月16日。
    28. 周桂田,物競天擇到不自然的選擇----人類價值與自然世界,發表於國科會「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基因科技的人文議題」系列演講暨座談,民國89年5月。
    29. 周桂田,基因科技的風險與不確定性──以基因改造食品之本土化風險溝通為例。http://www.biolaw.law.ntu.edu.tw。(2001/6/1)
    30. 決策樹理論,http://cindy.cis.nctu.edu.tw/AI96/team10/DTWhat.htm 及http://www.guu.ntu.tw/sunclass/decision/handouts/dmig/15/decitree.htm.。(visited on 2001/7/28)
    31. 施文真,生物安全議定書草案下有關生物科技改造有機體(LMOs )之跨境運輸協定,參考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五期,民國89年1月。網址:www.biolaw.law.ntu.edu.tw。(2000/12/15)
    32. 鄭隨和,卡塔黑生物安全議定書與國內相關規範簡介,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民國89年6月16日。
    33. 生物多樣性公約官方網站:http://www.biodiv.org/biosafety/signinglist.asp?lg=0。(visited on 2001/8/23)
    34. 李素華,由聯合國及歐盟基因改造食品管理標示規範趨勢—研析我國基因改造食品相關法制(下),科技法律透析,2001年10月。
    35. 鍾芳樺、黃舒芃,德國與奧地利基因科技法之初步比較,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五期,民國89年1月。網址:www.biolaw.law.ntu.edu.tw。(2000/12/15)
    36. 紀凱峰,日本基因科技法令政策發展現況,生物科技與法律研究通訊第二期,民國88年4月。網址:www.biolaw.law.ntu.edu.tw。
    37. 古德業,各主要國家與國際經貿組織對基因改造產品(GMO)之管理現況,農政與農情雜誌,民國89年4月。網址:http://www.coa.gov.tw/magazine/farming/8904/013.htm。
    38. 黃立,評述世貿爭端解決機構對荷爾蒙案的裁決,政大法學評論第五十九期,頁284以下。
    39. 黃立,商品與服務責任,未出版。
    40. 黃立,論產品責任,頁173以下,政大法學評論第43期,民國80年10月。
    41. 國科會公布的基因重組實驗守則,http://www.nsc.gov.tw/bio/acgenerule1.doc。
    42. 廖啟成,基因改良食品之安全性評估方法,收錄於「基因轉殖生物相關議題研討會」,民國89年6月16日。
    43. 程沛文,國家科學委員會「基因重組實驗守則」第二版的修訂,科學發展月刊第29 卷第6 期,全文電子版網址:http://nr.stic.gov.tw/ejournal/NSCM/v29n6/Embag/424-427.pd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88651006
    9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65100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法律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index.html0KbHTML245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