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01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3318/144297 (79%)
Visitors : 50993619      Online Users : 92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011


    Title: 消閑閱讀習慣在近代中國:《良友畫報》出版體與圖畫想像空間之擴展
    Authors: 余芳珍
    Fang-chen Yu
    Contributors: 呂芳上
    余芳珍
    Fang-chen Yu
    Keywords: 良友畫報
    良友圖書印刷公司
    消閑閱讀習慣
    畫報
    出版業
    閱讀史
    圖像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16:53:03 (UTC+8)
    Abstract: 有關報刊史的研究,過去多以分析文字報刊為主,畫報的論析較被忽略。若能從畫報的角度探討,將會發現與文字報刊不盡相同的圖景。
    就畫報的發展而言,上海發生過兩次畫報潮,第一次由1884年創辦之《點石齋畫報》引起,第二次則由1926年之《良友畫報》所帶動,並且在三十年形成風潮。《點石齋畫報》為石印畫報,聘請畫師手繪印製而成。在網目照相版技術引進中國之後,攝影圖片取代繪畫圖片,《良友畫報》即採用攝影技術,以大量的照片呈現內容。由於攝影無法拍攝詭譎神怪的情景,因此雖然仍以獵奇作為編輯的基本主軸,但在相當程度上轉變了畫報的內涵。攝影類畫報除了沿襲清末以來石印畫報報導新奇事物的特色之外,還有承襲報刊的哪些面向呢?承襲之後又有哪些轉化性的創新呢?這些創新對於當時讀者來說,具有何種意義呢?換句話說,對讀者而言,和文字報相較,畫報到底被定位為何種類型的讀物?而以「獵奇」為主軸的編輯方式,對讀者產生什麼樣的閱讀感受?這類屬於閱讀史(History of Reading)範圍的問題,是為本論文撰寫的初衷。
    本論文除第一章前言與第五章結論之外,共分為三章。《良友畫報》是否造成「閱讀習慣」的轉變,是本論文的問題意識所在。第二章主要從《良友畫報》引發的第二次畫報潮中,所出現之畫報史回顧作品著手,從後設的角度進行分析,闡述這些畫報史作品的寫作手法,以及其所蘊涵之預設,進而深掘在此預設背後,對「畫報」這個型式的界定。當代學者多據這些畫報回顧史作品,討論中國第一份畫報畫報為何,或按照其分類方式進行討論,本章的目的即在於對此種研究取徑做一反思,希望藉由後設的角度,進一步論析上述畫報史文章,從而避免跟隨其後見之明的論旨,進而為其所牽制,並且藉此深掘當時讀者對於「畫報」的觀感與定位,更為確切地掌握彼時讀者的心態。
    第三章主要討論《良友畫報》的出版機構——良友圖書印刷公司,藉由分析良友圖書公司的整體風格,作為理解《良友畫報》的背景,避免僅就報刊文本探討所導致的平面分析之弊。本章的研究手法,亦非僅僅描述良友圖書公司的建置而已,而是將上海書業龍頭商務印書館與良友圖書印刷公司作一比較,討論該公司如何自民初以來唯有出版教科書才能生存的上海書業中,突破既有的窠臼,開創以出版畫報為專業方向之全新出版風格,深化第二章關於三十年代對「畫報」體裁所抱持的看法,揭示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對於消閑閱讀習慣的建立,實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力。
    順此而下,第四章則將焦點放置在良友圖書印刷公司旗下銷量最佳的《良友畫報》,析論《良友畫報》如何運用「畫報」特具的圖像特質,呈現與文字報刊不甚相同的閱讀圖景,在強化第一章對「畫報」獨特性討論之際,亦試圖梳理出迥異於李歐梵等學者所呈現的摩登時尚之另一種現代性面貌。結論除綜述內文論旨之外,另援用哈伯瑪斯之「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概念,討論自晚清李伯元《遊戲報》以來所帶動的消閑閱讀習慣,被 1910 至1920 年代盛行的小報潮負面化以來,《良友畫報》如何扭轉當時人對消閑閱讀的惡評,確立消閑閱讀習慣的正當性,進而去除《遊戲報》以來的諷刺時事之「公共領域」特質,轉變為一個純淨的消閑空間,並且在失去批評時政的特色下,從而被政治當局挪用,成為官方意識型態的傳聲筒。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中日文部分
    一、史料
    《人間世》,上海:良友圖書印刷有限公司,1934:3-1935:12。
    《北洋畫報》,天津,1926-1937。本文採用的版本為1985年由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影印出版。
    《申報月刊》,1:1,上海:申報館申報月刊社,1932:7。
    《良友畫報》,上海:良友圖書印刷有限公司,1926:1-1945:10。本文採用的版本為1990年由台灣商務印書館所影印出版。
    《清代報刊圖書集成:飛影閣畫報》,第一、二冊,北京:國家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01。
    《新小說》,1902-1906。本文採用的版本為1980年上海書店出版。
    《圖畫日報》,1-8,上海:環球社編輯部,1909-1910。本文採用版本為1999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
    《論語》半月刊,33、35,1934:1、1934:2,上海:時代圖書公司,
    吳逸、陶永寬主編,《上海市場大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
    呂思勉,《呂思勉遺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李今,《海派小說與現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二版。
    李孝悌,《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慾望與生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2。
    李長莉,《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李長莉,《晚清上海社會的變遷:生活與倫理的近代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李超,《上海油畫史》,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1995。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
    《點石齋畫報》,上海:點石齋書局,1884-1898。本文採用版本為1983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影印出版。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三民書局,1996。
    李鑄晉、萬青力,《中國現代繪畫史:民初之部(1912-1949)》,台北:石頭出版社。2001。
    沈史明,〈我國小型報發展簡述〉,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新聞學論集》編輯組編,《新聞學論集》,7,1983。
    汪家榕,《商務印書館史及其他:汪家熔出版史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
    阮榮春、胡光華,《中國近代美術史1911-194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周敘琪,《一九一○—一九二○年代都會新婦女生活風貌:以《婦女雜誌》為分析實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96。
    青海省志編纂委員會編,《青海歷史紀要》,西寧: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俞筱堯、劉彥捷編,《陸費逵與中華書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姚公鶴,《上海閒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中國大觀》,上海:良友圖書印刷公司,1930。
    姚福申,《中國編輯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胡平生,《抗戰前十年間的上海娛樂社會(1927-1937):以影劇為中心的探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胡道靜,《上海新聞事業之中的發展》,上海:上海書店,1990。
    唐振常,《近代上海探索錄》,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
    唐振常編,《上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袁進,《近代文學的突圍》,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馬光仁主編,《上海新聞史(1850-1949)》,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高春明編,《上海藝術史》(上)(下),上海:上海人民美術社,2002。
    商務印書館編,《1897-1987 商務印書館九十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商務印書館編,《1897-1992 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我和商務印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中華書局圖書目錄重編第七號:附文明書局圖書目錄》,上海:中華書局,1939。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一百年1897-1997》,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張人鳳,《智民之師•張元濟》,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1。
    張仲禮,《近代上海城市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張仲禮編,《城市進步、企業發展和中國現代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
    張秀民,《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張偉,《滬瀆舊影》,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張舜徽,《中國文獻學》,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
    許敏,《上海通史第十卷:民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
    《沈從文文集》,11,廣州:花城出版社,1984。
    郭志剛、李岫主編,《中國三十年代文學發展史(1930-1939)》,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陳平原,《陳平原小說史論集》,(上)(中)(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陳申、胡志川、馬運增、錢章表、彭永祥,《中國攝影史》,台北:攝影家出版社,1990。
    陸監心、完顏紹元編,《二十世紀上海文史資料文庫》,6,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彭明輝,《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台北:三民書局,1989。
    湯偉康、朱大路、杜黎編,《上海軼事》,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7。
    黃可,《上海美術史札記》,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
    楊揚,《商務印書館:民間出版業的興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楊義主編,《中國新文學圖志》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良友文藝書目》,上海: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37。
    葉又紅,《海上舊聞》第1-2輯,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
    葉文心等著,《上海百年風華》,台北:躍升文化,2001。
    熊月之、張敏,《上海通史第六卷:晚清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趙家璧等編,《回望魯迅:編輯生涯億魯迅》,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齊衛平、朱敏彥、何繼良,《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劉禾,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三聯書店,2002。
    劉志琴主編,《近代中國社會文化變遷錄》,1-3,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劉炎生,《中國現代文學論爭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
    劉俐娜,《出版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劉善齡,《西洋發明在中國》,香港:三聯書店,2001。
    《最近之五十季》,上海:申報館,1923。
    蔣齊生,《中國攝影史:1937--1949》,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1998。
    鄭工,《演進與運動:中國美術的現代化(1875-1976)》,南寧: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
    鄭祖安,《海上剪影》,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鄭逸梅,《上海舊話》,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6。
    鄭逸梅,《書報話舊》,上海:書林出版社,1983。
    鄭逸梅,《清娛漫筆》,香港:香港上海書局,1965。
    鄭逸梅,《鄭逸梅選集》,1-3,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賴光臨,《七十年中國報業史》,台北:中央日報出版社,1981。
    戴仁(Jean-Pierre Drege),李桐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羅家倫,《西北建設考察團報告》,台北:國史館,1968。
    《豐子愷文集》,4,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羅蘇文,《女性與近代中國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龔產興,《美術史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四、書籍期刊論文
    Catherine Vance Yeh,(葉凱蒂)“Entertainment Pres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New Kind of “Cultural Field”: 1896-1920s”, 「晚清—四十年代文化場域與教育視界」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2。
    Erik Zurcher 著,楊筱譯,〈中產階級的曖昧:《點石齋畫報》中的宗教態度〉,《法國漢學》,1,1996。
    Jean-Pierre Drege 著,邢克超、毛燕燕譯,〈中國的讀書寫字和木刻印刷〉,《法國漢學》,2,1997。
    Paola Zamperini,余芳珍、詹怡娜譯,〈完美圖像:晚清小說中的攝影、慾望與都市現代性〉,「中國的城市生活:十四至二十世紀」研討會論文集(出版中)。
    Rudolf G. Wagner 著,徐百柯譯,〈進入全球想像圖景:上海的《點石齋畫報》〉,《中國學術》,8,2001。
    Walter Benjamin 著,張旭東、王斑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
    孔復禮,〈公民社會與體制的發展〉,《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3,1992:3
    丁守和等編,《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1-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方平,〈清末上海民間報刊與公眾輿論的表達模式〉,《二十一世紀》,63,2001。
    王正華,〈傳統中國繪畫與政治權力:一個研究角度的思考〉,《新史學》8:3,1997。
    王正華,〈藝術史與文化史的交界:關於視覺文化研究〉,《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王壽南,〈抗戰前十年的出版法規〉,《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1998。
    王爾敏,〈《點石齋畫報》所展現之近代歷史脈絡〉,「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迄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
    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化傳播之圖說形式--《點石齋畫報》例〉,《明清文化生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王鴻泰,〈社會的想像與想像的社會:明清的信息傳播與「公眾社會」〉,收入: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平襟亞,〈上海小報史料〉,《上海地方史資料》,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
    全漢昇,〈上海在近代中國工業化中的地位〉,《中國經濟史論叢》,台北,稻禾出版社,1996。
    李孝悌,〈「平教會」與河北定縣的鄉村建設運動〉,收入: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82。
    上海市地方協會編,《上海市統計》,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李孝悌,〈河北定縣的鄉村建設運動──四大教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1,1982。
    李歐梵,〈「批評空間」的開創:從《申報》「自由談」談起〉,《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沈松橋,〈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2002.。
    沈松橋,〈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4,2002。
    邱崇丙,〈民國時期圖書出版調查〉,《出版史研究》,2,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4。
    周慧玲,〈「性感野貓」之革命造型:創作、行銷、電影女演員與中國現代性的想像〉,《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九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
    周慧玲,〈性別想像、視覺再現與中國現代性:二十世紀上半中國攝影圖像中的表演行為與性別論述初探〉,「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迄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
    孟悅,〈商務印書館創辦人與上海近代印刷文化的社會構成〉,王曉明主編,《批評空間的開創: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岩波茂雄,〈岩波文庫論〉,《茂雄遺文抄》,東京:日本圖書,1998。
    洪長泰,〈豐子愷抗戰漫畫中的戰爭與和平〉,《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上海市年鑑委員會編,《上海市年鑑(民國24年)》,上海:上海市通志館,1935。
    胡萬川,〈傳統小說的版畫插圖〉,《中外文學》,16:12。
    胡道靜,〈柳亞子與上海通志館〉,《上海文史資料選輯》,5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孫繼林,〈柳亞子為上海通志館克服困難〉,《上海文史資料選輯》,5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桑兵,〈論清末民初傳播業的民間化〉,收入:胡偉希編,《近代革命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祝均宙,〈上海戲曲小報出版述略〉,《上海研究論叢》,2,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9。
    高郁雅,〈從《良友畫報》封面女郎看近代上海的「摩登狗兒」(Modern Girl)〉《國史館館刊》,復刊第26期,1999。
    康無為(Harold Kahn),〈「畫中有話」:點石齋畫報與大眾文化形成之前的歷史〉,《讀史偶得:學術演講三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
    張力,〈近代國人的開發西北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8,1989。
    張鐵弦,〈略談晚清時期的石印畫報〉,收入:龔書鐸主編,《近代中國與近代文化》,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52,1999:4。
    上海市政府秘書處編,《上海市政概要》,上海:上海市政府秘書處,1934。
    張灝,〈思想的轉變和改革運動〉,收入:John K. Fairbank、劉廣京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第十一冊晚清篇(下)1800-1911》,台北:南天書局,1987。
    許綺玲,〈魯迅寫攝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迄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
    陳平原,〈以圖像為中心:關於《點石齋畫報》〉,《二十一世紀》,59,2000。
    陳平原,〈晚清人眼中的西學東漸——以《點石齋畫報》為中心〉,收入:《慶祝王元化教授八十歲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陳永齡,〈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民族學〉,《民族學淺論文集》,台北:弘毅出版社,1995。
    陳祖恩,〈撩開封閉社會的神秘面紗:圖片中的上海日本人居留民〉,「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一六○○迄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2001。
    曾俺、蔣曉光,〈解放前上海小型報概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海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工作委員會編,《上海文史資料選輯》,58,1988。
    費孝通,〈鄉土本色〉,《鄉土中國》,香港:三聯書店,1991。
    黃克武,〈從申報醫藥廣告看民初上海的醫療文化與社會生活,1912-192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7期,1988。
    葉曉青,〈《點石齋畫報》中的上海平民文化〉,收入:汪暉、余國良編,《上海:城市、社會與文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上海市通志館,《上海通志館期刊》,1:1-2:4,上海市:通志館,1933-1935。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視野中的圖像〉,《中國社會科學》,136,2002。
    熊月之,〈略論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產生與匯聚〉,《近代史研究》,4,1997。
    趙孝萱,〈開放、多元與另類啟蒙:《禮拜六》雜誌的西方圖像與「接受」群體〉,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第六屆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2000。
    蔡盛琦,〈清末點石齋石印書局的興衰〉,《國史館學術集刊》1,2001。
    羅志田,〈文學革命的社會功能與社會反響〉,《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五、碩博士論文
    王飛仙,《期刊、出版與社會文化變遷︰五四前後的商務印書館與《學生雜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碩士論文,2002。
    王凌霄,《中國國民黨新聞研究之政策(1928-194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碩士論文,1992。
    王鴻泰,《流動與互動:由明清間城市生活的特性探測公眾場域的開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1。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台北:中國出版社,1973。原書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於1937年出版。
    英文部分
    一、專書
    Anderson, Benedict.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Verso, 1991.
    Barnard, Malcolm. Art, Design and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8.
    Bergere, Marie-Claire. The Golden Age of the Chinese Bourgoisie, 1911-193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Bolton, Richard. The Contest of meaning: Critical Histories of Photography.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89.
    Bourdieu, Pierre.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Translated by Shaun Whitesid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Bryson, Norman. Michael Ann holly, and Keith Moxey, eds., Visual Culture: Images and Interpretation. Hanover: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1994.
    Cavallo, Guglielmo and Roger Chartier,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West. Translated by Lydia G. Cochrane. Oxford: Polity Press, 1999.
    Chartier, Rog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Lydia G. Cochran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上海通社編,《上海研究資料續集》,台北:中國出版社,1973。原書由北京圖書館出版社於1937年出版。
    Chartier, Roger. The Cultural Uses of Print in Early Modern France. Trans. Lydia G. Cochrane.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
    Coble, Parks. 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Cochran, Sherman ed. Inventing Nanjing Road: Commercial Culture in Shanghai, 1900-1945.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East Asia Program, 1999.
    Edwards. Elizabeth ed. Anthropology and Photography, 1860-1920.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Fu, Po-Shek. Passivity, Resistance, and Collaboration: Intellectual Choices in Occupied Shanghai, 1937-1945.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Goodman, Bryna. Native Place, City, and Nation: Regional Networks and Identities in Shanghai, 1853-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Greenfeld, Liah. Nationalism: Five Roads to Modern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Gunn, Edward. Unwelcome Muse: Chinese Literature in Shanghai and Beijing, 1937-19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0.
    Harbsmeier, Christoph. The Cartoonist Feng Zikai: Social Realism with a Buddhist Face. Oslo: Universitetsforlaget, 1984.
    Hegel, Robert E. Reading Illustrated Fictio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資料編輯室編,《新聞研究資料》,第4、37期,北京:新華出版社,1987。
    Henriot, Christian. Shanghai, 1927-1937: Municipal Power, Locality, and Moderniz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Honig, Emily. Creating Chinese ethnicity : Subei people in Shanghai, 1850-1980. 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Judge, Joan. Print and Politics: Shibao and the Culture of Reform in Late Qi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Lee, Leo Ou-fan. Shanghai Modern: The Flowering of a New Urban Culture in China, 1930-1945.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Liang, Ellen Johnston. An Index to Reproductions of Paintings by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Artist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1998.
    Lin, Yutang. A History of Press and Public Opinion in China.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36.
    Link, E. Perry.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Citie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1.
    Martin, Brian. The Shanghai Green Gang: Politics and Organized Crime,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Newhall, Beaumont.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1839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1982.
    Pratt, Mary Louise. Imperial Eyes: Travel Writing and Transculturat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Rawski, Evelyn Sakakida. Education and Popular Literacy in Ch’ing China. Ann Arbor, 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1979.
    Sullivan, Michael. Art and artists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6.
    Thomson, John. China and its People in Early Photographs. An Unabridged reprint of the Classic 1873/4 Work, with a new foreword by Janet Lehr.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82.
    Thomson, John. Thomson`s China: Travels and Adventures of a Nineteenth-century Photographer,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illustrations selected by Judith Balmer.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omson, John. Through China with a Camera, reprint of 1898. San Francisco: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74.
    Urry, John. The Tourist Gaz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2.
    Wakeman, Frederic Jr. Policing Shanghai, 1927-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5
    Walker, John A. and Sarah Chaplin, Visual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7.
    Wasserstorm, Jeffrey. Student Protest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The View From Shanghai.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Yeh, Wen-hsin ed. Becoming Chinese: Passages to Modernity and Beyo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伍聯德,《良友.回憶.漫談》,香港:良友圖書出版社,1966。
    Zhang, Yingjin. The City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Films: Configurations of Space, Time, and Gender.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二、書籍期刊論文
    Arthur W. Hummel, “Ts’ung Shu.”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51, 1931.
    Chartier, Roger. “Texts, Printing, Readings.” in Lynn Hunt, ed., New Cultural histo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9.
    Darnton, Robert. “First Steps Toward a History of Reading,” in The Kiss of Lamourette: Reflections in Cultural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1990.
    Dooley, Brendan. “From Literary Criticism to Systems Theory in Early Modern Journalism Histo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LI.3. 1990.
    Ebrey, Patricia. “Introduction to a Symposium on the Visual Dimensions of Chinese Culture,” Asia Major, 12.1, 1999.
    Georges Gusdorf, “Conditions and Limits of Autobiography.” in James Olney ed., Autobiography: Essays Theoretical and Critica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Goodman, Bryna. “Being Public: The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 in 1918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ntic Studies, 60.1, 2000.
    Hay, Jonathan. “Painters and Publishing in Late Nineteenth-Century Shanghai.” Phoebus. Vol. 8, 1998.
    米克納著,周淡譯,《攝影術綱要》,上海:柯達公司,1925。
    Huang, Philip C. C.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in China? The Third Realm Between State and Society,” Modern China 19.2, 1993.
    Lee, Leo Ou-fan and Andrew J. Nathan, “The Beginnings of Mass Culture: Journalism and Fiction in the Late Ch’ing and Beyond,” in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S. Rawski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Lee, Leo Ou-fan. “In Search of Modernity: Some Reflections on a New Mode of Consciousnes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in Ideas Across Cultures: Essays 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 ed. By Paul A. Cohen & Merle Goldman, Cambridge: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1990.
    Mitchell, W. J. T. “What is Visual Culture?,” in Irving Lavin, ed.,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s: views from the Outside. Princeto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1995.
    Reed, Christopher A. “Re-Collecting the Sources: Shanghai’s Dianshizhai Pictorial and Its Place in Historical Memories, 1884-1949.”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12.2, 2000.fall.
    Riley, Sam G. ed., Consumer Magazines of the British Isles. Westport: Greenwood Press, 1993.
    Schwartz, Benjamin. “The Limits of ‘Tradition Versus Modernity’: The Case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China and Other Matter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Thiriez, Regine. “Photography and Portraiture in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 East Asian History, 17/18, 1999.
    Vittinghoff, Natascha, “ Readers, Publishers and Officials in the Contest For a Public Voice and the Rise of a Modern Press in Late Qing China (1860-1880). ” T’oung Pao, LXXXVII, 2001.
    Wang, Cheng-hua, “Presenting the Empress Dowager to the World: Cixi’s Images and Self-fashioning in Late-Qing Politics. ”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Women’s History,” Columbia University, February 16-17, 2001.
    吳靜山,《攝影學ABC》,上海:世界書局,1928。
    Yeh, Cathy. “The Life-Style of Four Wenren in Late Qing Shanghai.”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7.2, 1997.12.
    Yeh, Wen-hsin. “Progressive Journalism and Shanghai’s Petty Urbanities: Zou Taofen and the Shenghuo Enterprise.” in Frederic Jr. Wakeman and Wen-hsin Yeh ed. Shanghai Sojourne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Yeh, Wen-hsin. “Shanghai Modernity: Commerce and Culture in a Republican City.” China Quarterly, 150, 1997:6.
    杜就田編譯,《新編攝影術》,上海:商務印書館,1919。
    沈夏雲編譯,《柯達克攝影術》,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
    林澤蒼、高維祥,《增廣攝影良友》,上海:良友圖書公司,1929。
    林澤蒼、高維祥,《攝影畫報》,上海:中國攝影學會,1925-1937。
    邵振青,《實際應用新聞學》,上海:上海書店,1989。原書出版於1923年。
    阿英,《阿英美術論文集》,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82。
    阿英,《晚清文藝報刊述略》,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芮和師等編,《鴛鴦蝴蝶派文學資料》(上),(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祝均宙、蕭斌如編,《薩空了文集》,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秦賢次編著,《抗戰時期文學史料》,台北:文訊月刊雜誌社,1987。
    馬國亮,《良友憶舊:一家畫報與一個時代》,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商務印書館編,《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國教育》,上海:上海書店,1990。原書出版於1931年。
    張雲初編,《中國大實話:申報自由談(C 文化民權卷)》,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張靜廬,《中國的新聞記者與新聞紙》,上海:上海書店,1991。
    張靜廬,《在出版界二十年》,台北:龍文出版社,1994。
    張靜廬輯註,《中國出版史料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57。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甲、乙、丙、丁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54-1950。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正編,香港:新文化出版社,1976。
    曹聚仁,《書林新話》,北京:三聯書店,1987。
    梅花盦主編,《申江勝景圖說》,台北:東方文化書局,1972。
    陳定山,《春申舊聞》,台北:晨光月刊社,1955。
    陳思義,《照相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楊德惠、董文中編,《上海之工商業》,上海:中外出版社,1941。
    葛元煦,《滬游雜記》,台北:廣文書局,1972。原書出版於1876年。
    劉復,《半農談影》,北京:北京攝影社,1927。
    鄭伯奇,《憶創造社及其他》,香港:三聯書店,1982。
    魯迅,《魯迅全集》,4、12,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薛正興主編,《李伯元全集》,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魏紹昌編,《鴛鴦蝴蝶派研究資料》,香港:三聯書店,1980。
    二、工具書
    王檜林、朱漢國編,《中國報刊辭典(1815-1949)》,太原:書海出版社,1992。
    伍杰編,《中文期刊大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吳成平編,《上海名人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
    熊月之編,《老上海名人名事名物大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劉正埮等編,《漢語外來詞詞典》,香港:商務印書館,1985。
    三、專書
    《羅家倫先生文存》,第2冊,台北:國史館,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76。
    Elizabeth Perry 著,劉平譯,《上海罷工:中國工人政治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Giesele Freund 著,盛繼潤、黃少華譯,《攝影與社會》,台北:攝影家出版社,1990。
    John Berger 著,戴行鉞譯,《藝術觀賞之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John K. Fairbank、劉廣京編,張玉法主譯,《劍橋中國史第十一冊晚清篇(下)1800-1911》,台北:南天書局,1987。
    John Thompson 著,楊博仁、陳憲平譯,《鏡頭前的中國:約翰湯姆森游記》,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2001。
    Philippe Lejeune,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2001。
    Rhoads Murphey 著,章克生等譯,《上海:現代中國的鑰匙》,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Roland Barthes 著,許綺玲譯,《明室:攝影札記》,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
    Susan Sontag 著,黃翰荻譯,《論攝影》,台北:唐山出版社,1997。
    Walter Benjamin 著,許綺玲譯,《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8。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上海市黃浦區檔案局編,《福州路文化街》,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
    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著,《上海永安公司的產生、發展和改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編印,《一九二○年代的中國》,台北:史料中心,2002。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上、下冊,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
    王立民,《上海租界法制史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王建輝,《文化的商務:王雲五專題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王雲五,《岫廬八十自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7。
    王雲五,《岫廬論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
    王雲五,《新目錄學的一角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51。
    王雲五,《談往事》,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4。
    王爾敏,《近代文化生態及其變遷》,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伍素心編著,《中國攝影史話》,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84。
    吉少甫,《中國出版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朱傳譽,《中國新聞事業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朱聯保,《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台北:聯經出版社,1987。
    吳申元,《上海最早的種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吳家榮,《阿英傳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8153011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8153011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0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