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600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13648/144635 (79%)
造訪人次 : 51594331      線上人數 : 81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600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005


    題名: 共產黨.地方菁英.農民:鄂豫皖蘇區的共產革命(1922-1932)
    作者: 陳耀煌
    貢獻者: 陳永發
    陳耀煌
    關鍵詞: 中共
    地方菁英
    農民
    鄂豫皖蘇區
    革命
    大別山
    紅四方面軍
    張國燾
    日期: 2000
    上傳時間: 2009-09-18 16:52:24 (UTC+8)
    摘要: 本文試圖以鄂豫皖蘇區的例子來說明,共產黨最初必須藉由與地方菁英的合作來深入地方與動員農民,當地方菁英後來成為了共產黨建立群眾政權的阻礙時,張國燾藉由肅反解決了那些桀驁不馴、尾大不掉的地方菁英。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共產黨自此之後能夠建立一個真正的群眾政權,由於大多數的群眾對於共產黨仍是缺乏認識與信仰,因此,共產黨依舊必須透過地方菁英來控制群眾與掠奪地方資源。只不過,與前一階段的地方菁英不同,這一批由張國燾所培育的新的地方菁英(有的仍是由舊的地方菁英轉化而來,有的則是自下層群眾提拔上來),較前一階段的地方菁英更為馴服。這就說明了,事實上,共產黨政權與國民黨政權最大的不同,並不在於前者是群眾政權,而後者不是;相反的,兩者其實都必須藉由地方菁英來進行統治,只不過,共產黨比國民黨更懂得如何去控制地方菁英罷了!整個說來,這是一個從合作到控制的過程。
    參考文獻: 一、史料彙編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1-10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1991)。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政治報告選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3)。
    中央檔案館編,《中共黨史報告選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
    中央檔案館等編,《湘鄂西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4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中央檔案館等編,《鄂豫皖蘇區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5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中央檔案館、河南省檔案館編,《河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10冊(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3-1984)。
    中央檔案館、湖北省檔案館編,《湖北革命歷史文件彙集》,1-11冊(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
    中共中央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共產主義小組》,上、下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7)。
    中共安徽省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編,《安徽現代革命史資料長編》,第1-2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6、1991)。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編,《睢杞太地區史料選》,上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布爾塞維克》,第四卷第三期(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31年5月10日)。
    《河南民國日報》,開封。
    《漢口民國日報》,漢口。
    四、方志
    六安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六安縣志》(合肥:黃山書社,1993)。
    正陽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正陽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6)。
    光山縣志編纂委員會,《光山縣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李蔚(清),《六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2年)。
    余晉芳(民國),《麻城縣志續編》(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
    余晉芳(民國),《麻城縣志前編》(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4年)。
    中共商城縣委黨史資料徵編委員會編,《商城起義》(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孝感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孝感市志》(北京:新華出版社,1992)。
    岳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岳西縣志》(合肥:黃山書社,1996)。
    金寨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金寨縣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紅安縣縣志編纂委員會,《紅安縣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英啟(清),《黃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5年)。
    信陽地區史志編纂委員會,《信陽地區志》(北京:三聯出版社,1992)。
    信陽縣地方史志總編室,《信陽縣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晏兆平(民國),《光山縣志約稿》(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徐錦(民國),《英山縣志》(臺北:英山縣同鄉會,出版年不詳)。
    陳善同(民國),《重修信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8)。
    中共新縣縣委黨史資料徵編委員會編,《中共新縣黨史資料》(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出版年不詳)。
    麻城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麻城縣志》(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
    黃岡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黃岡縣志》(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0)。
    黃陂縣縣志編纂委員會,《黃陂縣志》(武漢:武漢出版社,1992)。
    黃梅縣人民政府,《黃梅縣志》,上卷(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4)。
    商城縣志編纂委員會,《商城縣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
    潢川縣志編纂委員會,《潢川縣志》(北京:三聯書店,1992)。
    確山縣志編纂委員會,《確山縣志》(北京:三聯書店,1993)。
    霍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霍山縣志》(合肥:黃山書社,1993)。
    霍邱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霍邱縣志》(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羅山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羅山縣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戰史編審委員會編,《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戰史資料選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五、日記、回憶錄、口述歷史、文集
    包惠僧,《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竹內實編,《毛澤東集》,1-2卷(東京:蒼蒼社,1983年第二版)。
    李維漢,《回憶與研究》,1-2冊(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1986)。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徐向前,《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
    徐海東,《半生自述》(北京:三聯出版社,1982)。
    許世友,《我在紅軍十年》(北京:戰士出版社,1985)。
    陳再道,《陳再道回憶錄》,1-2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8-1991)。
    棲梧老人,《二七回憶錄》(北京:工人出版社,1957)。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鄂豫皖時期》,上、下冊(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張國燾,《我的回憶》,1-3冊(北京:東方出版社,1995)。
    皖西革命鬥爭史編寫組,《皖西革命回憶錄》,1-3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1991)。
    惲代英,《惲代英文集》,上、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雷嘯岑,《憂患餘生之自述》(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
    聶榮臻,《聶榮臻回憶錄》,上冊(北京:戰士出版社,1983)。
    羅亦農,《羅亦農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顧準,《顧準日記》(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1997)。
    六、憶述專文
    文史之,〈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在柴山保革命根據地的實踐〉,《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52-61。
    天水,〈大刀會攻陷六安城〉,《六安市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22-25。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資料選編》,附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王吉甫、李本初,〈羅山紅槍會始末〉,《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43-45。
    王學曾,〈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銀行貨幣鬥爭始末〉,《光山文史資料》,第一輯(光山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光山縣委員會文史委員會,1988),頁32-45。
    毛磊、劉繼增、袁繼成,〈武漢國民政府轄區的演變〉,《武漢文史資料》,第三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122-136。
    白開基,〈麻城慘案的前前後後〉,《麻城文史》,第五輯(麻城市:麻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1996),頁99-104。
    江風,〈股匪李老末洗劫六安城〉,《六安市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89-190。
    朱立青,〈民國時期禁煙奇聞〉,《鄂西文史資料》,第五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7),頁182-186。
    向青、石志夫、孫岩,〈中共代表等在共產國際的活動介紹〉(一),《黨史資料叢刊》,一九八一年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頁158-171。
    任秀霞、任中華,〈爸爸任應歧〉,《寶豐文史資料》,第四、五輯(合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9),頁45-57。
    成仿吾,〈張國燾在鄂豫皖根據地的罪行〉,《中共黨史資料》,第四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2),頁136-175。
    吳自強,〈陳潭秋烈士在武漢〉,《武漢文史資料》,第二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頁57-66。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
    吳伯厚,〈六十年來麻城縣教育史簡略紀要〉,《麻城文史》,第四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2),頁140-148。
    吳宗勤口述,傅少華整理,〈我記憶中的吳傳頌〉,《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33-37。
    肖永正,〈從麻城起義到西入川陜〉,《天津文史資料》,第六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頁12-85。
    李宏茂,〈筆架山農校史話〉,《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14-20。
    李宏茂,〈汪昆源在大革命前後〉,《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25-32。
    李伯剛,〈回憶李漢俊〉,《黨史研究資料》,第四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頁283-288。
    李伯剛,〈武漢建黨初期的回憶〉,《武漢文史資料》,第二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頁1-6。
    李佑民,〈回龍山農民暴動的前前後後〉,《黃岡文史資料》,第三輯(湖北:出版者不詳,1989),頁34-39。
    李則青口述,王全營整理,〈大革命時期的確山農民暴動〉,《河南文史資料》,第七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9),頁31-44。
    李國儀,〈羅山的紅學、黃學組織〉,《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三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1),頁82-93。
    中國社會科學院現代史研究室、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史研究室編,《一大前後: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前後資料選編》,1-3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李國儀,〈羅山會道門組織〉,《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三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1),頁72-81。
    宋偉年,〈國共兩黨聯合進行的六霍和太湖起義〉,《安徽文史資料》,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頁94-96。
    呂量如,〈紅軍首次攻克羅山〉,《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5),頁17-19。
    呂量如,〈羅山“紅槍會”的內幕和興滅〉,《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37-42。
    呂量如,〈舊社會縣長貪污的下場〉,《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61-63。
    余義民,〈董老早期在武漢的革命活動片斷〉,《武漢文史資料》,第二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頁12-23。
    何之綱,〈李老末潰兵在羅田覆滅記〉,《羅田文史資料》,第三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9),頁60-68。
    何弘,〈二十年間三件事〉,《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83-89。
    何海波,〈少年許世友〉,《麻城文史》,第五輯(麻城市:麻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1996),頁105-107。
    何曉明,〈民國時期的六安縣參議會〉,《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84-188。
    中國革命博物館等編,《北方地區工人運動資料選編》(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周新民,〈薛卓漢烈士傳略〉,《安徽文史資料》,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頁153-155。
    周業成,〈回憶黃麻起義〉,《湖北文史資料》,第一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頁59-69。
    周駿鳴,〈鄂豫邊區游擊隊的統戰工作〉,《河南文史資料》,第十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4),頁1-9。
    政協潢川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三˙一八”潢川大荒坡武裝暴動〉,《光州文史資料》,第一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出版年不詳),頁 1-11。
    胡柏林口述,胡祖純整理,〈我在革命歲月中〉,《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96-100。
    胡梅蘭、李敏,〈顧敬之其人〉,《麻城文史》,第五輯(麻城市:麻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1996),頁151-162。
    胡晴初,〈羅山紅槍會片段〉,《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46-47。
    胡蘇明,〈典型的封建堡壘—六安劉子務圩子〉《安徽文史資料》,第三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頁47-71。
    苗敏,〈丁老圩子〉,《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36-140。
    姚家凱,〈羅山縣工會組織的變遷與沿革〉,《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五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1),頁27-29。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一編,軍事(三)(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晏慎鈞,〈許世友將軍學習少林拳的故事〉,《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25-31。
    柴化周,〈洛陽地區紅槍會的興起與消滅〉,《河南文史資料》,第十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4),頁66-81。
    耿明達等整理,〈杜甫店戰役〉,《光州文史資料》,第二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頁1-7。
    高叔樵,〈黃安縣第一次武裝起義〉,《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1-4。
    高叔樵,〈黃安工商業的一個鼎盛時期〉,《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71-79。
    高叔樵,〈黃安商業的一次大災難〉,《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86-88。
    高衛華,〈夏斗寅傳略〉,《麻城文史》,第五輯(麻城市:麻城市政協文史委員會,1996),頁137-150。
    袁杰超,〈袁英攻打羅山縣城記〉,《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三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0),頁27-29。
    夏宗錡,〈“北洋”殘匪洗劫黃安城〉,《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80-85。
    秦敬讓,〈國民黨進剿鄂豫皖蘇區修築第一條黃安公路〉,《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89-91。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編,《河南紅槍會資料專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4)。
    徐文伯,〈吉鴻昌將軍到鄂豫皖蘇區的情況〉,《黨史研究資料》,第四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頁536-537。
    徐文伯,〈鄂豫皖蘇區肅反擴大化的一些情況〉,《黨史研究資料》,第三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頁472-475。
    徐向宸,〈靳雲鶚生平〉,《江蘇文史資料選輯》,第三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1),頁46-59。
    梁俊民,〈吉鴻昌第二次光山之行〉,《光山文史資料》,第一輯(光山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光山縣委員會文史委員會,1988),頁30-31。
    梁聲望,〈黨發展農運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紅槍會”〉,《光州文史資料》,第三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20-27。
    張大坤整理,〈顧敬之二三事〉,《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92-99。
    張布泉、劉裕泉,〈民國時期六安縣地方政權〉,《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78-183。
    張振杰,〈林育南等創辦的浚新學校〉,《黃岡文史資料》,第三輯(湖北:出版者不詳,1989),頁5-7。
    張振杰,〈陳潭秋與聚星學校〉,《黃岡文史資料》,第三輯(湖北:出版者不詳,1989),頁1-4。
    張振杰,〈劉念祖興辦的青黎學校〉,《黃岡文史資料》,第三輯(湖北:出版者不詳,1989),頁9。
    袁偉等編,《木蘭烽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7)。
    張海鋒,〈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的回憶〉,《河南黨史研究》,第一輯(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頁111-139。
    張鈁,〈回憶北伐期間逐鹿中原的軍事混亂局面〉,《河南文史資料》,第十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4),頁10-47。
    張貌齋,〈中原大戰結束後吉鴻昌部的演變〉,《河南文史資料》,第七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2),頁154-163。
    張應祥,〈跟隨賀龍北伐〉,《湖北文史資料》,第二一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頁26-38。
    張謙若,〈我的父親張國恩早期的革命活動〉,《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18-23。
    張顯明,〈任應歧史料〉,《寶豐文史資料》,第四、五輯(合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9),頁58-82。
    黃大淮,〈憶地下黨員的知心朋友劉理葛〉,《光州文史資料》,第二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頁31-39。
    陳士農,〈鄂豫皖邊區實行工農武裝割據的一次重要會議—清水塘會議的時、地考〉,《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45-51。
    陳伯會,〈顧敬之其人〉,《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83-91。
    陳伯會、余敦宏徵集,〈李迎希的自傳〉,《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3-13。
    張起厚編,《中共蘇區的紅色恐怖:肅反史料選集》(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
    陳忠貞、吳之信整理,〈朱蘊山同志早期進行的革命活動〉,《安徽文史資料》,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頁165-172。
    陳繼唐,〈大革命時期黃安革命運動的掘興〉,《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28-56。
    陸若冰,〈憶林育南烈士〉,《黨史資料叢刊》,一九八二年第二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頁64-71。
    郭海長,〈胡景翼督豫紀聞〉,《河南文史資料》,第七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2),頁148-153。
    許習庸,〈國共合作的吳山廟起義前後〉,《安徽文史資料》,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頁97-102。
    華潔之,〈鴉片氾濫與官吏禁煙〉,《鄂西文史資料》,第五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7),頁199-204。
    程世典,〈新集的形成與興起〉,《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13-20。
    程華亭、張景周,〈倪嗣沖攫權禍皖片斷〉,《安徽文史資料》,第三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頁26-46。
    童志強,〈高敬亭功過述評〉,《黨史資料叢刊》,一九八二年第一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頁137-144。
    葉從,〈大革命時期信陽地區農民暴動〉,《河南史志資料》,第八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4)。
    盛仁學編,《張國燾問題研究資料》(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曾憲林,〈馬克斯列寧主義在武漢早期的傳播—李伯剛同志的談話摘記〉,《武漢文史資料》,第二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1),頁7-11。
    傅少華整理,〈攻打宋家崗〉,《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21-24。
    傅少華整理,〈胡曉雲民團的覆滅〉,《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77-79。
    傅正乾,〈顧敬之的潛逃〉,《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100-115。
    舒成炎,〈國民黨統治的羅山縣工會〉,《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五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1),頁30-32。
    彭古林,〈彭碩臣的發家始末及其下場〉,《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79-87。
    趙志華,〈安徽省最早的黨組織—壽縣小甸集特別支部的建立和發展〉,《安徽文史資料》,第四輯(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頁8-14。
    董鋤平,〈回憶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黨史資料叢刊》,一九八二年第一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頁82-87。
    慎之,〈大革命前的武漢學生運動〉,《武漢文史資料》,第三輯(武漢:武漢市政府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137-148。
    萬光遠,〈白朗攻克六安始末〉,《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204-212。
    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編委會編,《鄂豫皖革命根據地》,1-4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路之炳,〈武漢國民政府軍委會經理處回顧〉,《湖北文史資料》,第二十一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頁39-44。
    楊孔英口述,李宏茂整理,〈“人民自衛團商城縣大隊”的建立及其他〉,《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80-82。
    楊智義收集整理,〈吉鴻昌將軍在潢川的革命活動〉,《光州文史資料》,第二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頁10-15。
    楊樹人,〈憶父親楊萍如〉,《光州文史資料》,第四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7),頁69-73。
    楊瓊,〈廣州第六屆農講所中的商城學員名單〉,《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20。
    楊瓊,〈黃埔軍校三四期商城籍學生名錄〉,《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167。
    劉名榜,〈中國共產黨在鄂豫皖區怎樣領導革命鬥爭〉,《新縣文史資料》,第一輯(新縣:政協河南省新縣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6),頁5-12。
    劉眾孚,〈回憶羅山“青年學社”〉,《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5),頁24-27。
    劉裕泉、田維琪,〈六安縣概述〉,《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8。
    廖蓋隆,〈徐向前元帥生前的肺腑之言〉,《炎黃春秋》,第十期(北京: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1993年1月),頁12-19。
    二、檔案
    鄧葆光,〈談湖北商場中的黃幫〉,《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57-70。
    熊兆瑞,〈我所見到的羅山縣紅槍會〉,《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77-80。
    鄭南宣,〈記七里坪教育促進會〉,《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24-27。
    黎振之,〈羅山縣清末至民國時期的行政區劃〉,《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74-78。
    黎振之,〈民國時期羅山的田賦管理〉,《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79-80。
    蔣明華,〈回憶舊友馮新宇同志〉,《光州文史資料》,第七輯(潢川:政協河南省潢川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90),頁91-94。
    蔡繼煌,〈“五四”運動及大革命時期的六安學生運動〉,《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13-121。
    潘陽永、潘祖貽,〈湯恩伯圍剿天臺山及平頭嶺大屠殺〉,《紅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92-95。
    潘傳詩,〈羅山縣歷史上的自然災害〉,《羅山縣文史資料》,第二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8),頁51-68。
    韓曉亭,〈豫東通許、杞縣、睢縣一帶紅槍會活動紀實〉,《河南文史資料》,第十輯(鄭州: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84),頁82-87。
    (一)法務部調查局資料室典藏檔案
    羅高松,〈兩次國共合作在商城〉,《商城文史資料》,第三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5),頁6-11。
    羅高松,〈商城縣的“民團”〉, 《商城文史資料》,第二輯(商城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河南省商城縣委員會,1991),頁71-76。
    龐良舉,〈民主革命時期六安縣統戰工作的成就〉,《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122-135。
    龐良舉,〈安徽新文化運動的先驅,教育界的旗幟—記劉希平先生〉,《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58-65。
    龐良舉、胡肇滋,〈茶葉大師胡浩川〉,《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35-42。
    龐良舉、葉森、胡曉肇,〈胡蘇明傳略〉,《六安文史資料》,第一輯(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86),頁66-76。
    七、中文專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傳(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中共六安地委黨史工作委員會,《皖西革命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
    中共光山縣黨史工作委員會,《光山縣革命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東方辦事處,〈改造蘇維埃運動宣言〉(1931年3月1日),224.1/812/12487。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資料徵集編纂委員會,《鄂豫皖根據地首府新縣革命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
    中共潢川縣委黨史徵編委員會,《潢川革命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中共黨史人物傳》,第50卷(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1)。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
    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軍史編輯領導小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五軍軍史》(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1992)。
    田子渝,《武漢五四運動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行政院農村復興委員會,《河南省農村調查》(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安徽省政協安徽著名歷史人物叢書編輯委員會,《安徽著名歷史人物叢書—革命中堅》(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1)。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3年)。
    汪幸福,《林氏三兄弟—林育英、林育南、林彪》(北京:新華出版社,1995)。
    鄂豫皖特區蘇維埃政府東方辦事處,〈改造蘇維埃運動大綱〉(1931年3月1日),224.1/812/12487。
    汪季石編,《鄂東革命史略》(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何定華主編,《湖北英烈傳》,1-2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1987)。
    李東朗、雷國珍,《董必武》(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李烈鈞等著,《黨人三督傳》(上海:上海書店,2000)。
    李新、陳鐵健主編,《偉大的開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余伯流、陳鋼,《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全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東北大學鄂豫皖贛收復匪區經濟考察團編輯,《東北大學鄂豫皖贛收復匪區經濟考察團報告書》(北平:東北大學編輯部,1934)。
    周質澄、吳少海,《鄂豫皖革命根據地財政志》(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中國近代史研究新趨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84年)。
    紅安縣革命史編寫辦公室,《紅安縣革命史》(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7)。
    鄂豫皖省委,〈鄂豫皖省委給陂孝北縣委指示信〉(1932年5月11日),224.2/804/7147。
    范江懷,《大將王樹聲》(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8)。
    侯志英主編,《河南黨史人物傳》,1-8卷(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馬德俊,《許繼慎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
    唐純良,《李立三全傳》(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
    孫耀文,《風雨五載—莫斯科中山大學始末》(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
    郭木,《喋血大別山—黃麻暴動紀實》(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7)。
    郭華倫,《中共史論》,1-4冊(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78年)。
    黃仁宇(美),《從大歷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許鎮鸞,《皖西匪區土地整理問題》(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66年)。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下冊(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7年)。
    〈團中央緊急通告—反對國民黨第四次圍剿蘇區〉(1932年5月11日),224.2/804/7147。
    陳傳海、徐有禮,《河南現代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陳鐵健,《從書生到領袖:瞿秋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陶菊隱,《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史話》,第1-8冊(臺北:蒲公英出版社,民國75年)。
    曹伯一,《江西蘇維埃之建立及其崩潰》(臺北:政大東亞研究所,民國58年)。
    張樹軍,《張國燾》(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張勵中編,《豫南革命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
    張麟,《大將徐海東》(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8)。
    楊奎松,《中共與莫斯科的關係(1920-1960)》(臺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86年)。
    楊奎松,《毛澤東與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楊奎松、董士偉,《海市蜃樓與大漠綠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豫南特別區撫綏委員會,〈鄂豫皖邊區赤匪概況〉(1932年4月),232.8/816/13995。
    劉光明,《鄭位三傳》(武漢: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1988)。
    劉繼增、毛磊、袁繼成,《武漢國民政府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蔡少卿,《中國秘密社會》(臺北:南天書局,民國85年)。
    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60年)。
    盧振國,《血沃中原:吳煥先傳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鮑勁夫,《許繼慎將軍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6)。
    謝國興,《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就—安徽省(1860-1937)》(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80年)。
    戴玄之,《中國秘密宗教與社會》,上、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民國79年)。
    戴玄之,《紅槍會(1916-1949)》(臺北:食貸出版社,民國71年)。
    簡又文,《馮玉祥傳》(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國71年)。
    (二)國史館典藏蔣中正檔案
    蘆笙,《王樹聲大將》﹙河南:海燕出版社,1987﹚。
    譚克繩、歐陽植梁,《鄂豫皖革命根據地鬥爭史簡編》(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7)。
    蘇雲峰,《中國現代化的區域研究—湖北省(1860-1916)》(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6年)。
    八、論文
    向雲龍,〈紅槍會的起源及其善後〉,《東方雜誌》,第二四卷第二一號(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11月10日),頁35-41。
    沈松僑,〈從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層政治的演變,1908-193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季刊》,第一八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8年6月),頁189-219。
    姜新立,〈張國燾與「鄂豫皖蘇區」〉,《東亞季刊》,第一一卷第二期(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國68年10月),頁19-41。
    陳永發,〈中共早期肅反的檢討:AB團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一七期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7年6月),頁193-276。
    陳永發,〈政治控制與群眾動員:鄂豫皖肅反〉,《大陸雜誌》,第八六卷第一∼三期,抽印本(臺北:大陸雜誌社,民國82年3月15日)。
    陳耀煌,〈地方菁英與中共農民運動關係之研究—以湘鄂西蘇區早期發展為例〉,《政大史粹》,第二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2000年6月),頁99-126。
    〈蔣主席致劉峙七月世電〉(民國18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張玉法,〈中國大陸學者對民國史的研究(1949-1992)〉,《興大歷史學報》,第三期(臺中:中興大學歷史系,民國82年4月),頁35-57。
    郭煜中,〈一九二九年春中共鄂東特委與豫東南特委第一次聯席會議有關的幾個問題〉,《安徽史學》,一九八四年第四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4年6月),頁30-35。
    郭煜中,〈一九三○年二月皖西清水寨起義〉,《安徽史學》,一九八五年第三期(合肥:安徽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1985年3月),頁18-22。
    曾鑒泉,〈各地農民狀況調查:光山(河南省)〉,《東方雜誌》,第二四卷一六號(上海:商務印書館,1924年8月25日),頁136-138。
    鄒一清,〈鄂豫皖「蘇區」之形成、發展與崩潰〉,《共黨問題研究》,第一卷第一期(臺北:共黨問題研究中心,民國64年7月),頁60-65。
    九、外文專著
    Benton, Gregor, Mountain Fires: The Red Army’s Three-Year War in South China, 1934-1938(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Bianco, Lucien,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en, Jerome, The Highlanders of Central China: A History, 1895-1937(Armonk, N.Y.: M.E. Sharpe, 1992).
    Chen, Yung–fa, Making Revolution(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6).
    〈蔣主席致魯滌平王雲岩四月庚電〉(民國19年4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Chesneaux, Jean, The Chinese Labor Movement, 1919-1927(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Dirlik, Arif,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ommunis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Duara, Prasenjit,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Esherick, Joseph W. and Rankin, Mary Backus, Chinese Local Elite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Taipei: SMC Publishing Inc., 1990).
    Galbiati, Fernando, P’eng P’ai and the Hai-Lu-Feng Soviet(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Harrison, James Pinckney, The Long March To Power(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72).
    Hofheinz, Roy, Jr., The Broken Wave(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77).
    Hsiao, Tso-liang, Power Relations with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Movement,1930-1934(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1).
    Huang, Philip C. C., Bell, Lynda and Walker, Kathy, Chinese Communists and Rural Society, 1927-1934(Berkele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rlifornia, 1978).
    Issacs, Harold R., The Traged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51).
    〈蔣主席致朱培德衛立煌四月禡電〉(民國19年4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Kuhn, Philip A., Rebellion and its Enemiesin in Late Imperial China(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Kuhn Philip A.,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the Republic: Problem of Control, Autonomy, and Mobilization”, in Federick Wakeman, and Carolyn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5), p.257.
    Kuhn, Philip A., “Local Taxation and Finance in Republic China”, in Susan Mann Jones eds. Select Papers from the Center for Far Eastern Studies, No.3, 1978-1979(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79).
    Lotveit, Trygve, Chinese Communism 1931-1934: Experience in Civil Government(Lund, Studentlitteratur, 1973).
    McColl, Robert W., “The Oyuwan Soviet Area, 1927-1932,” in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7, No. 1(November, 1967), pp.41-60.
    North, Robert and Eudin, Xenia J., M. N. Roy’s Mission to China(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Popkin, Samuel L., The Rational Peasant(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9).
    Perry, Elizabeth J.,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 1845-1945(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Saich, Tony and Van de Ven, Hans J.,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New York: M. E. Sharpe, 1995).
    Schwartz, Benjamin,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1968).
    〈蔣主席致譚延闓四月漾電〉(民國19年4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Scott, James C.,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Selden, Mark, China in Revolution: The Yenan Way Revisited(Armonk, N. Y.: M. E. Sharpe, 1995).
    Skocpol, Theda,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now, Helen Foster(又名Wales, Nym), The Chinese Communists: Sketches and Autobiographies of the Old Guard(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ub. Co., 1972).
    Van de Ven, Han J., From Friend to Comrade: The Founding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0-1927(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1).
    Van Slyke, Lyman P., Enemies and Friends(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Van Slyke, Lyman P., “New Light on Chinese Communist Base Areas during the Sino-Japanese War”, paper for the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Republic of China, Taipei, August 1981.
    Wou, Odoric Y. K., Militarism in Modern China: The Career of Wu P’ei-Fu, 1916-1939(Dawso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1978).
    Wou, Odoric Y. K., Mobilizing the Masses: Building Revolution in Henan(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1994).
    十、譯著
    〈蔣主席致魯滌平四月敬電〉(民國19年4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巴特摩爾(Tom Bottomora)原著,尤衛軍譯,《菁英與社會》(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民國80年)。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原著,鄭明萱譯,《盜匪:從羅賓漢到水滸英雄》(臺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7年)。
    貝思飛(Philip R. Billingsley)原著,徐有威、李俊杰等譯,《民國時期的土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周策縱(Chow Tse-tsung)原著,周子平等譯,《五四運動:現代中國的思想革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6)。
    周錫瑞(Joseph W. Esherick)原著,張俊義、王棟譯,《義和團運動的起源》(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易勞逸(Lloyd E. Eastman)原著,陳謙平、陳紅民譯,《1927-1937年國民黨統治下的流產革命》(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2)。
    施拉姆(Stuart R. Schram)原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外研究毛澤東思想資料選集》編輯組編譯,《毛澤東》(北京:紅旗出版社,1987)。
    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原著,王旭等譯,《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施堅雅模式》(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原著,史建雲、徐秀麗譯,《中國農村的市場和社會結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埃德加˙斯諾(Edgar Snow)原著,李方准、梁民譯,《紅星照耀中國》(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何應欽呈蔣主席七月有電〉(民國19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黃宗智(Philip C.C. Huang)原著,《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斯蒂芬˙F˙科恩(Stephen F. Cohen)原著,徐葵等譯,《布哈林政治傳記》(北京:東方出版社,1988)。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主編,章建剛等譯,《劍橋中華民國史》,第1-2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1992)。
    費正清(John K. Fairbank)、麥克法夸爾(Roderick MarFarquhar)主編,王建朗等譯,《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塞繆爾˙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原著,聶振雄等譯,《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時報文化,民國85年)。
    十一、工具書
    《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共產黨歷史大辭典—總論˙人物》(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
    中共河南省委黨史資料徵編委員會,《中共河南黨史大事記》,上編(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中共武漢市委黨史辦公室,《中共武漢黨史大事記》(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89)。
    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等,《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組織史資料(1920.秋∼1987.11)》(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
    〈何應欽呈蔣主席七月卅電〉(民國19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戰史編輯委員會,《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烈士名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河南省志˙大事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河南省志˙共產黨志》(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
    馬洪武、王德寶、孫其明,《中國革命史辭典》(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
    馬齊彬、陳文斌等編,《中國共產黨創業三十年》(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1991)。
    盛平主編,《中國共產黨人名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
    〈何應欽呈蔣主席七月世電〉(民國19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蔣主席致朱培德十一月冬電〉(民國19年11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蔣主席致李鳴鐘等十二月陽電〉(民國19年12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吉鴻昌呈蔣主席十二月齊電〉(民國19年12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蔣主席致魯滌平朱紹良十二月文電〉(民國19年12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蔣主席致何鍵十二月敬電〉(民國19年12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趙觀濤呈蔣主席三月元電〉(民國20年3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李鳴鐘呈蔣主席三月盛電〉(民國20年3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冷欣呈蔣主席三月儉電〉(民國20年3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林蔚呈蔣主席四月歌電〉(民國20年4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何成濬呈蔣主席六月寢電〉(民國20年6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蔣主席致各將領七月冬電〉(民國20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吉鴻昌等呈蔣主席七月哿電〉(民國20年7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李鳴鐘呈蔣主席十月魚電〉(民國20年10月),統一時期,剿共(上)。
    (三)湖北省檔案館典藏檔案
    鄂豫皖,〈鄂豫皖蘇區三○、三一年時一些左傾的政策(這材料是根據袁克服等同志談話整理的),1930-31年〉,GM2-1-120(1)。
    郭述申,〈蘇區歷史總結(未寫完的)〉,GM2-1-120(2)。
    郭述申,〈鄂豫皖歷史第二、第三時期提綱〉,GM2-1-120(5)。
    鄂豫皖,〈鄂豫皖蘇區發展的簡略概況〉,GM2-1-124(1)。
    〈敵偽六安縣志摘錄〉,GM2-1-129(3)。
    王鈞,〈國民革命軍第三軍剿赤陣亡將士墓碑記〉,GM2-1-129(4)。
    劉士杰,〈鄂豫皖蘇區來的劉同志報告〉(1934年5月22日),GM2-1-136(4)。
    劍同志,〈劍同志關於鄂豫皖蘇區情形的報告〉(1934年3月28日),GM2-1-136(8)。
    〈訪問徐部長談話記錄〉(1958年11月27日),GM2-1-138(2)。
    徐向前,〈徐向前同志談話記錄〉(1958年11月21日),GM2-1-138(3)。
    鄂豫皖省委,〈煥先同志代鄂豫皖省委報告—我軍及敵軍情況及組織問題〉(1934年3月21日),GM2-1-259(1)。
    鄂豫皖省委,〈鄂豫皖蘇區省委報告—我軍與敵軍情況、黨務問題〉(1934年3月24日),GM2-1-259(2)。
    鄂豫皖省委,〈給河南省委信—為互相介紹敵情加強工作聯繫事〉(1934年7月6日),GM2-1-259(3)。
    鄂豫皖省委,〈鄂豫皖蘇區省委報告—打破蔣張對鄂豫皖蘇區新進攻的密計的方針〉(1934年7月29日),GM2-1-259(4)。
    皖北壽縣縣委,〈XX彥關於潢川工作給中央的綜合報告〉(1933年5月19日),GM2-1-277(3)。
    皖西北道委,〈給壽縣縣委信—紅廿軍3次勝利情況等〉(1934年2月22日),GM2-1-277(4)。
    〈給中央報告—關於匪情、紅廿八軍勝利情況等〉(1934年2月22日),GM2-1-277(5)。
    湖北省政府,〈轉鄂岸鹽務稽核處呈為禮山縣屬公賣食鹽包庇肥私一案復令撤職查嚴辦等〉(1934年1月16日),LS1-4-3222(1)。
    鄂案鹽務稽核處,〈呈為禮山縣屬各食鹽公賣包庇私鹽抽稅肥私懇請政府嚴切取締〉(1934年1月16日),LS1-4-3222(2)。
    鄂豫皖剿匪司令部,〈據鄂岸鹽務稽核處呈請轉飭禮山縣取締食鹽公賣處包庇肥私等情令仰轉飭遵辦〉(1934年1月9日),LS1-4-3222(4)。
    銓部,〈遵查據鄂岸鹽務稽核處具報縣屬公賣食鹽包庇肥私並奉總部令撤查嚴辦轉核〉(1934年2月20日),LS1-4-3222(10)。
    浠水縣政府,〈電呈召募委員藉募索榨情形〉(1934年6月30日),LS1-4-3238(8)。
    湖北省民政廳,〈黃陂縣長呈復保甲團隊地方財政三項情形及整理計劃〉(1933年12月9日),LS1-4-3244(7)。
    湖北省民政廳,〈麻城縣密呈整理保甲各種窒礙情形〉(1934年2月20日),LS1-4-3244(12)。
    羅田旅省同鄉會,〈據蕭廉等函陳此次赤匪陷城縣長吳秉宗棄城逃走事後妄報損失各情行由〉(1934年6月18日),LS1-4-3298(50)。
    總司令行營,〈准趙冠英部在沿途籌借四千元電〉(1931年5月11日),LS1-5-4274(2)。
    均縣縣政府,〈為呈部69師在均情形電實行由〉(1931年5月23日),LS1-5-4274(4)。
    保康縣縣政府,〈為電呈屬縣無力籌借趙師給養電〉(1931年5月25日),LS1-5-4274(6)。
    湖北省政府,〈奉綏署令據呈扣還69師借款一案經本府議決呈核由〉(1932年4月30日),LS1-5-4274(48)。
    湖北省財政廳,〈為前麻城縣長胡寶瑔交代案內未清款項呈請轉咨追繳由〉(1932年11月1日),LS1-5-4292(2)。
    湖北省財政廳,〈為據麻城縣長鄭重呈復郭治平等兩前縣長交代未清轉咨查傳林前縣長到案交代由〉(1933年3月20日),LS1-5-4292(18)。
    湖北省政府,〈准河北省政府咨為查明前任黃陂縣長王名皋虧欠公款一案情形令知照由〉(1932年11月30日),LS1-5-4295(1)。
    湖南省政府,〈余炳猷多支行政罰金一案煩查辦由〉(1933年1月14日),LS1-5-4295(4)。
    虞華珊等,〈為王鈞甫等重提偽賬矇朧勒索懇予調查虛實以杜誣案由〉(1933年6月),LS1-5-4308(1)。
    舒暢等人,〈為修理黃岡縣政府工已告竣款尚虛懸請派員督查清算由〉(1933年7月),LS1-5-4309(1)。
    湖北省財政廳,〈據本廳視察員呈復奉委前往黃岡縣徹查清算團款收支情形呈請鑒核由〉(1934年6月13日),LS1-5-4310(3)。
    雷勉平等人,〈電陳黃岡縣長朱峙三重出糧票剝奪人民懇請查明撤懲由〉(1934年6月7日),LS1-5-4366(5)。
    湖北省政府,〈電陳水災奇重請速格外設法救濟〉(1931年8月21日),LS1-5-4871(1)。
    黃圻冶堤工程處,〈呈復本屆防汛經過及水漲堤溢情事並擬具培修辦法乞鑒核示遵由〉(1931年10月4日),LS1-5-4871(11)。
    國府文官處,〈黃岡普福堤內業主劉良植等呈訴吳子階鯨吞堤款懇令省府迅交法院嚴辦一案〉(1930年10月21日),LS1-5-5061(10)。
    金維清,〈為李金波等強築橫埂陷害難堪請飭縣制止由〉(1929年8月20日),LS1-5-5061(23)。
    劉濟源,〈為呈浠水縣長徐紹孺四區區長洪初串通陷害漠視堤工懇請一併停職徹底根究〉(1934年3月),LS1-5-5068(5)。
    湖北省財政廳,〈為准予徵收田賦等兩捐修公路經費實屬窒礙難行由〉(1929年6月7日),LS1-5-5173(4)。
    圻水縣黨部,〈呈為修築英蘭公路擬請變更計劃收歸地方公有分別募捐祈核由〉(1929年5月16日),LS1-5-5173(7)。
    三、期刊、報紙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86153003
    8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38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index.html0KbHTML2712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