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文獻: | ㄧ、中文部份 1.毛育剛,2002,台灣農地保護政策之演變,土地問題研究季刊,第1卷第4期,第11~23頁。 2.王柏青,1995,遊客之環境態度及其與生態旅遊經營管理關係之研究─以關渡溼地為例,私立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王偉哲,1997,遊客對休閒農業之認知與體驗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4.王偉哲、賴美蓉,1997,遊客在休閒農業區中從事遊憩活動之遊憩動機、體驗與滿意度之探討,1997休閒、遊憩、觀光研究成果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9~25頁。 5.朱珮瑩,2003,遊客從事鄉野觀光之動機、期望與滿意度研究─以新竹縣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6.江榮吉,1991,簡介台灣休閒農業經營管理策略,行政院農業發展委員會發展休閒農業研討會。 7.江榮吉、沈建宏、林國仕,1994,台灣休閒農業的發展,台灣農藝,第30卷第4期,台灣省政府農林廳編印,第27~37頁。 8.宋秉明,1983,遊憩容納量理論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9.李謀監、周淑月,1993,臺灣休閒農業之經營發展及其消費行為之研究,臺灣經濟,第200期,第30~58頁。 10.周文樹,2003,台南縣尖山埤水庫風景區遊客滿意度之研究,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11.林于稜,2003,台灣地區休閒農場消費者行為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林英彥,1991,論鄉土旅遊、休閒農業、觀光農場與市民農園之理念,人與地,第5~7頁。 13.林師模、陳苑欽,2004,多變量分析—管理上的應用,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出版。 14.林晏州、沈立,2001,台灣地區農業旅遊發展與展望,海峽兩岸二十一世紀觀光學術研討會,第B-1∼16頁。 15.林晏州、林寶秀,2003,遊客對農業與非農業旅遊之遊憩動機與環境屬性重視程度之研究,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景觀認知與偏好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213∼229頁。 16.林晏州、陳美惠、顏家芝,2000,高雄都會公園遊客滿意度影響因素之分析,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219∼227頁。 17.林梓聯,1991,發展休閒農業的作法,休閒農業經營管理手冊,台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18.林惠玲、陳正倉,2002,應用統計學,雙葉書廊有限公司出版。 19.林琬菁,2004,從資源永續觀點探討休閒農業與土地利用之關係,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 20.邱博賢,2003,觀光意象、滿意度與行為意向間關聯之研究-以宜蘭地區四大休閒農場為例,私立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21.邱湧忠,2002,休閒農業經營學,茂昌圖書有限公司出版。 22.邱皓政,2004,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五南出版社。 23.侯錦雄,1990,遊憩區遊憩動機與遊憩認知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4.柯宜君,2000,消費者認知之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及價格對滿意度及忠誠度之影響:於三種有形性比重不同服務業之比較,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25.洪忠修,2004,農村風貌與休閒農業發展之研究—以水里鄉與鹿谷鄉為例,國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博士論文。 26.胡安華,1995,滿意度模式與滿意度構面確認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工業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 27.胡忠一譯,2004,片桐光雄著,日本農村休閒產業之現狀與未來,收錄於2004年休閒遊憩與健康效益研討會論文集,私立景文技術學院觀光事業系,第19~50頁。 28.徐光輝,1998,台灣休閒農業之消費者行為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29.張芳梅,2002,台東高中職生對地方特產的認知─一個台東鄉土的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0.張紫菁,1998,行銷組合策略在休閒農場經營上之應用─以頭城休閒農場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碩士論文。 31.郭建池,1999,阿里山原住民對其觀光發展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32.陳文鏞,2003,從休閒需求觀點探討休閒農場發展養生農場之可行性—以台中市民為例,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系碩士論文。 33.陳水源,1988,擁擠與戶外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台北:大立出版社。 34.陳玉清、林晏州,2003,影響地方居民對生態旅遊認知之研究,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生態旅遊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65~76頁。 35.陳宗雄,2004,農業旅遊消費行為之研究-以台南走馬瀨農場為例,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6.陳明健,1994,自然資源與環境經濟學,巨流圖書公司出版,第24頁。 37.陳思倫、歐聖榮、林連聰,2001,休閒遊憩概論,世新大學出版。 38.陳昭郎,2000,台灣農業旅遊之源起、現況與課題,農業推廣文彙,第45輯,中國農業推廣學會編印,第181~190頁。 39.陳昭郎,2002,促進休閒農業發展,國家政策論壇,第2卷第5期,第37~43頁。 40.陳美吟,1985,遊憩體驗之研究-以楓林瀑布、擎天崗、太平山實例調查,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研究所碩士論文。 41.陳憲明,1991,休閒農業區鄉土的特色及其應用,休閒農業經營管理手冊,第28~32頁。 42.陳麗玉,1993,台灣居民對休閒農場偏好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43.湯幸芬,2002,鄉村旅遊的社會影響─對當地居民的知覺與態度影響之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44.黃志成、鍾政偉、游宗仁,2003,全國YMCA運動休閒課程知覺服務品質與滿意度之研究例,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休閒遊憩行銷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1~17頁。 45.黃俊杰,1999,都市人行道界面組成型態對行人知覺影響之研究,國立台灣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6.楊明賢,1999,解說教育,揚智文化公司出版。 47.楊振榮,2002,台灣農村旅遊發展之研究,第四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編印,第1~9頁。 48.楊國樞主編,1998,發展心理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第529頁。 49.詹怡泓、洪維勵,2003,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與互動關係之研究—以烏來及茶山為例,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生態旅遊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198~211頁。 50.劉富善,1996,台灣休閒農場之設立、輔導及檢討,農業金融論叢,第35輯,中國農民銀行發行,第1~29頁。 51.歐陽教,1996,認知結構與教學的關係,教育研究所集刊,第18輯,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第4頁。 52.歐聖榮、陳明川,2003,社區居民對生態旅遊衝擊認知與發展態度之研究-以嘉義縣山美村為例,第五屆休閒、遊憩、觀光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生態旅遊篇,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發行,第104~117頁。 53.蔡宏進、王俊豪,2003,德國整合鄉村發展計畫對台灣一鄉一休閒農漁園區發展之啟示,休閒、文化與綠色資源-理論、政策與實務論壇論文集(下),國立台灣大學農業推廣學系主辦,第3-A2-1~26頁。 54.鄭健雄,2000,策略聯盟在農業旅遊之應用,台灣農業旅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農業旅遊策進會發行。 55.鄭琦玉、楊文燦,1995,遊憩衝擊認知及其滿意度關係之研究,戶外遊憩研究,第8卷第2期,第109~132頁。 56.鄭詩華,1994,農村休閒農業發展之理念與作法,台灣農業雙月刊,第30卷第3期,第19~25頁。 57.鄭嘉玲,1986,台灣觀光果園經營型態與遊客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58.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五南出版社。 59.蕭秀琴,2003,「休閒農業需求調查」摘要,農政與農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發行。第131頁。 60.謝奇名,2000,台灣地區休閒農業之市場區隔研究-以消費者需求層面分析,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61.鍾聖校,1990,認知心裡學,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62.顏建賢,2000,農業推廣文彙,第45輯,中國農業推廣學會編印,第65~76頁。 63.羅光達,1996,一級產業的三級化─淺談台灣的休閒農業,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19卷第7期,第46~49頁。 64.羅碧慧,2001,休閒農場供需行為之研究-以九斗村休閒農場為例,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65.嚴春華,1989,遊客暨經營管理者對遊客不當行為態度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6.蘇武龍,2000,住院服務品質與病患滿意度之探討—以成大、奇美醫院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工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67.饒見維,1994,知識場論,五南出版社。 二、英文部分 1.Bultena,G.L.& Klessig,L.L.,1969,”Satisfaction in camping: A conceptualization and guide to social research.”,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2,PP348-354。 2.Clawson ,M. & Knetsch, J.K.,1969,”Alternative methods of estimating future use.”,Economics of Outdoor Recreation.,21(7),PP113-141。 3.Czepiel,J.A.,Rosenberg,L.J. & Akerele,A.,1974,”Perspectives on consumer satisfaction. AMA Conference proceedings,Chicago”,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PP119-123。 4.Dorfman,P.W.,1979,”Measurement and meaning of recreation satisfaction: A case study in camping.”,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1(4),PP483-510。 5.Driver,B.L.,& Toucher, R. C.,1970,”Toward a behavioral interpretation of recreation engagement, with implications for planning.”,Element of Outdoor Recreation Planning. 6.Hendee,J.C.,1974,”A multiple-satisfaction approach to game management.”,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2(3),PP104-113。 7.Kotler,P.,1994,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7th ed.),New York: Prentice-Hall。 8.Manning, R.E.,1986,”Study in outdoor recreation: Search and research for Satisfaction. ”,Ore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PP25-33。 9.Oliver,R.L.,1980,”A cognitive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and consequences of satisfaction decisions.”,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7,PP460-469。 10.Swarbrooke,J.& Horner,S.,1999,”Consumer behaviour in tourism.”,Woburn:Butterworth-Heineman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