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5593
|
Title: | 閩南語雙賓式共時與歷時研究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in Southern Min: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 |
Authors: | 陳麗雪 Chen, Li-hsueh |
Contributors: | 連金發 董忠司
陳麗雪 Chen, Li-hsueh |
Keywords: | 雙賓式 共時 歷時 雙賓家族 格式語法 |
Date: | 2004 |
Issue Date: | 2009-09-18 15:25:25 (UTC+8) |
Abstract: | 本文為針對閩南語雙賓式的共時與歷時研究,首先以熟悉的現代臺灣閩南語為先,並對十六世紀、十七世紀、十八與十九世紀的閩南語各共時面依序探討其雙賓句式與雙賓動詞。在共時研究之後,串聯此四個共時面的歷時現象與演變結果,更是本文探討主題。 此研究嘗試以「雙賓家族」的概念來觀察雙賓句式,並介紹語法學者對雙賓句衍生模式的看法,基底結構的語義內涵與表層結構的句型變化,且特別採用格式語法的觀點──即出現於同一句式中的動詞,常具備相同的語義與句法特性,這種相同特性有些是動詞內在的,有些是句式賦予的;注重表層結構的探討,認為整體句式意義大於部分構成要素之和。期待在前人對雙賓句型的描寫和規律的歸納總結之外,探討閩南語雙賓動詞與所帶論元在語義與句式之間的互動。 而閩南語之外,同時也對華語、漢語方言與古漢語雙賓式作簡要的觀察。並透過四個共時面的歷時討論,以對雙賓式相關句式的演變與轉換機制作進一步的探究。 This is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in Southern Min. It takes the most familiar moder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and then examines Southern Min texts in the sixteenth, seventeenth, eighteenth and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respect to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and ditransitive verbs. The main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map out historical phenomena and the result of evolution by putting together the four synchronic states each of which has been specified. This study tries to captur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taken as a family. Its scope is therefore broader than 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in English.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it employs the generative model, and examines the semantic content in underlying structure, and the variety of sentence pattern in surface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this work adopts the methodology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in that verbs that appears in the same construction share common semantic and syntactic properties. The common features are attributable to the inherent properties of verbs in some cases, but they may be contributed by constructions in other cases. It therefore stresses the investig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 on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meaning of a whole sentence is much bigger than the sum total of the senses of its part. This work will go beyond what is achieved by previous studies and explore in more detail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erb and its arguments with respect to meaning and construction. Brief but pertinent observations are also made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in Mandarin, Chinese dialects and Old Chinese for the purpose of a comparison with Southern Min. This study tries to generalize the mechanism of the shift and development of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s and other constructions by piecing together the four synchronic states. |
Reference: | 一、研究論著 丁建新 2001 〈英語雙賓及物結構的句法和語義分析〉,《外國語》2001.1:54-59。 王力 1980《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 1989《漢語語法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初明 1994〈《可學得性與認知:論元結構的習得》評介〉,《國外語 言學》,2:16-22。 王建設 1999〈明刊閩南戲曲選集《滿天春》部分方言詞語考釋〉,《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217-222。 ─── 2002「明刊閩南方言戲文中的語言研究」,廣州:暨南大學博士論文。 王惠 2003〈從構式語法理論看漢語詞義研究〉,「第三屆肯特崗國際漢語語言學圓桌會議」論文,新加坡:新加坡國立大學語言研究中心。 王健 2001〈漢語雙賓動詞與日語相關動詞的比較〉,《漢語學習》2001.6:59-64。 王寧等 1996《古代漢語通論》,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方經民 1994〈漢語句子信息結構分析〉,邵敬敏主編《九十年代的語法思考》。 方德義 1986〈法國現代語言學理論研究概況〉,《國外語言學》3:130-137。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和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 1987 《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遠東)有限公司。 平田昌司主編1998《徽州方言研究》,東京:株式會社好文出版。 朱德熙 1979〈與動詞“給”相關的句法問題〉,《方言》2:81-87。 ─── 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 1983〈包含動詞“給”的複雜句式〉,《中國語文》3:161-166。 向若 1960 〈關於“給”的詞性〉,《中國語文》2(總92):64-65。 朴叔慶 1996 「講經變文與有關佛經介詞研究」,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呂叔湘 1947《中國文法要略》,上海: 商務印書館。 ─── 1979〈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著《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頁481-571。 ─── 1984《漢語語法論文集》(增訂本),北京:商務印書館。 ─── 著 江藍生補 1985 《近代漢語指代詞》,上海:學林出版社。 李子云 1991《漢語句法規則》,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 1997〈泉州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動詞謂語句》,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121-135。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主編 1999《代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主編 1997《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佐豐 2003《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 2004《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林 1996《古代漢語語法分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新魁 1994《廣東的方言》,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新魁、黃家教、施其生、麥耘、陳定方著 1995《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李臨定 1984〈雙賓句類型分析〉,《語法探索與研究(二)》,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榮 1996《海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1998《雷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 1998《廈門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潔 1986〈Kalevi Tarvainen的《從屬關係語法導論》〉,《國外語言學》3:106-109。 李獻章 1936《台灣民間文學集》,台中:台灣新文學社。 吳守禮1970《荔鏡記戲文研究「校勘篇」》,台北: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甲種研究報告。 ─── 1987 《綜合閩南˙台灣語基本字典初稿》,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 校註 2001 《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1 《明萬曆刊荔枝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1 《清順治刊荔枝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1 《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2 《明萬曆刊金花女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2 《明萬曆刊蘇六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 校註 2003 《清乾隆刊同窗琴書記戲文校理》,台北:從宜工作室。 沈陽、鄭定歐 1995 《現代漢語配價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沈陽主編 2000 《配價理論與漢語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沈家□ 1999〈「在」字句和「給」字句〉,《中國語文》2:94-102。 ─── 2000〈句式和配價〉,《中國語文》4:291-297。 邢公畹、黎錦熙、岑麒祥、周祖謨、胡裕樹等〈主語賓語問題的討論〉專欄 ,1955年7月至1956年4月,《語文學習》1955.7-1956.4(總號46-55)。 志村良治著,江藍生、白維國譯 1995〈「與」「饋」「給」——從中古到近代的 漢語授與動詞的歷史變遷和「給」的北京音的來源〉,《中國中世語法史研 究》,北京:中華書局,頁316-386。 佐佐木勛人 2002 〈由給予動詞構成的處置句〉,中國語文雜誌社編《語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頁235-245。 何洪峰 1997〈《金瓶梅》中的單動雙賓結構〉,《古漢語研究》1997.3:89-93。 何樂士 1980 〈先秦「動˙之˙名」雙賓式中的「之」是否等於「其」?〉,《中國語文》4(總157):283-291。 ─── 1985〈漢語語法結構上的一個重大變化—從《左傳》、《史記》的比較看介賓短語位置的前移〉,《古漢語語法研究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出版。 汪化雲 2003〈黃岡方言中的類雙賓句〉,《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3.1:72-74。 汪國勝 2000〈大冶方言的雙賓句〉,《語言研究》2000.3:88-98。 貝羅貝(Alain Peyraube) 1986〈雙賓語結構從漢代至唐代的歷史發展〉,《中國 語文》3(總192):204-216。 林連通編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俊榮 2002〈雙賓句研究評述〉,《語文研究》2002.4:38-41。 周何、田博元等 1980《國學導讀叢編》,台北:康橋出版事業公司。 周法高 1972《中國古代語法•造句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重刊,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 周長楫、歐陽憶耘 1998《廈門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周長銀 2000 〈現代漢語「給」字句的生成語法研究〉,《當代語言學》2.3:155-167。 周國光 1997〈1-5歲兒童使用雙賓結構狀況的考察〉,《心理科學》20.2:131-135。 周遲明 1964〈漢語雙賓語句的語法現象和歷史發展〉,《山東大學學報》1:62-84,2:80-101。 姚榮松 1986〈閩南語「有」的特殊用法─國語與閩南語比較研究之一〉,《國文 學報》15:286-298。 洪惟仁 2003「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新台灣話的形成」,新竹:清華 大學博士論文。 范曉 1986〈交接動詞及其構成的句式〉,《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3:19-34。 施其生 1997〈汕頭方言的動詞謂語句〉,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136-152。 施炳華 1997a〈談《荔鏡記》與萬曆本《荔枝記》之潮州方言〉,《成大中 文學報》5:101。 ───註 1997b《南戲戲文-陳三五娘》(上、下),新營: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 2000《荔鏡記音樂與語言之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施博爾 1965〈五百舊本「歌仔冊」目錄〉,《台灣風物》15.4:41-60。 施關淦 1981〈“給”的詞性及與此相關的某些語法現象〉,《語文研究》1981.2:31-38。 侯慎偉 1998 〈試論《史記》中的雙賓結構〉,《社會科學家》1998年增刊:110-115。 馬重奇 1994 《漳州方言研究》,香港:縱橫有限公司。 馬建忠 1898 《馬氏文通》。 馬慶株 1992《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姜漢椿 1990〈談《左傳》的雙賓語句〉,《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6(總91期):51-56。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 1999《泉州傳統戲曲叢書》,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 清咸豐(1852-1853)年間《竇滔》,龍彼得主持「合作計畫」搶救整理《泉州古典戲曲叢書》之一。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 清《尹弘義》,龍彼得主持「合作計畫」搶救整理 《泉州古典戲曲叢書》之一。 孫良明 1994 《古代漢語語法變化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徐丹 1990〈關於給予式的歷史發展—讀貝羅貝著《漢語歷時句法—公元前14世紀至公元18世紀給予式的演變》〉,《中國語文》3(總216):219-229。 徐丹 1992〈北京話中的語法標記詞「給」〉,《方言》1992.1:54-60。 徐慧 2001《益陽方言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徐烈炯 1996《語意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徐通鏘 2000〈《馬氏文通》與中西語言學結合的道路〉,陸儉明主編《面臨新世 紀挑戰的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頁28-43。 徐德寬 2004《現代漢語雙賓構造研究》,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時兵 1999〈古漢語雙賓句再認識〉,《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3.6:100-106。 時兵 2003〈古漢語雙賓動詞研究〉,《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4.2:19-20。 袁家驊等著(1989):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袁毓林 1998《漢語動詞的配價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 2004 〈論元結構和句式結構互動的動因、機制和條件—表達精細化對動 詞配價和句式構造的影響〉,《語言研究》24.4:1-11。 宮田一郎、許寶華、錢乃榮 1984 《上海語˙蘇州語—學習シ研究》,東京:株 式會社光生館。 梁玉璋 1990〈福州話的「給」字〉,《中國語文》1990.4:280-283。 陳淑梅 2001〈漢語方言□一種帶虛詞的特殊雙賓句式〉,《中國語文》 2001.5:439-444。 陳輝龍 1934《台灣語法》,台北:作者發行。 陳歷明 1997〈明本潮州五種戲文與南戲的流傳〉,陳歷明、林淳鈞編《明本潮州戲文論文集》,香港:藝苑出版社,頁314-321。 ─── 1998〈《金釵記》與潮州戲〉,收錄於陳歷明、林淳鈞編《明本潮州戲文論文集》,香港:藝苑出版社。 陳歷明、林淳鈞編 2001 《明本潮州戲文論文集》,香港:藝苑出版社。 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Baker, William J.著,陳平譯 1985 〈從「信息結構」的觀點來看語言〉,《國外語言學》1985.2;4-10. 陸儉明 2002 〈句式語法理論與漢語研究──兼論語法語義動態性〉,北京:中國第九屆當代語言學研討會。 陸儉明 2003《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Li ,C. N. and S. A. Thompson原著,黃宣範譯 1983《漢語語法》,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宣範 1982 Papers in Chinese Syntax(《漢語語法論文集》),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黃柏榮主編 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青島:青島出版社。 張敏 1998《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玉金 2004《西周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世祿 1996〈論古代漢語雙賓式〉,《天津師大學報》1996:70-74。 張先坦 2003〈《戰國策》雙賓結構動詞研究〉,《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總第120期):102-105。 張安生 2000《同心方言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張伯江 1999〈現代漢語的雙及物結構式〉,《中國語文》3:175-184。 ─── 2002〈「死」的論元結構和相關句式〉,《語法研究和探索》,北京:商務印書館,頁81-91。 張屏生 1992「潮陽話和其他閩南話的比較」,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烈材 1985〈特斯尼埃的《結構句法基礎》簡介〉,《國外語言學》2:19-21。 張振興 1992 《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國憲 2001〈制約奪事成分句位實現的語義因素〉,《中國語文》2001.6:508-518。 張雙慶主編 2000《樂昌土話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張惠英 1989〈說「給」和「乞」〉,《中國語文》5:378-382。 張麗麗 2003「處置式『將』『把』句的歷時研究」,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菲爾墨, C. J. 2005《 “格” 辨 The Case for Case》,北京:商務印書館。 馮志偉 1983〈特斯尼耶爾的從屬關係語法〉,《國外語言學》1:63-65。 連金發 1976〈談詞語的構成〉,《思與言》13.6:384-388。 ─── 1998〈試論台語泛意詞「拍phah4」〉,「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研討會」論文,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 ─── 2004〈台灣閩南語「放」的多重功能:探索語意和形式關係〉,《漢學研究》22.1:391-418。 梅祖麟 1990〈唐宋處置式的來源〉,《中國語文》1990.3:191-216。 ─── 1997〈台灣閩南話幾個常用虛詞的來源〉,《第一屆國際訓詁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1-41。 ─── 2000 〈閩南語複數人稱代詞形成合音的年代〉,《語言變化與漢語方言—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頁261-269。 曹永和 1991 《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曹志耘 1996 《巖州方言研究》,東京:株式會社好文出版。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齋、趙日新 2000《吳語處衢方言研究》,東京:株式會社好文出版。 曹逢甫、鄭縈 1995〈談閩南語有的五種用法及其間的關係〉,《中國語文研究》11:155-167。 許寶華、湯珍珠主編 1988《上海市區方言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頁479-480。 戚雨村 1997《現代語言學的特點和發展趨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Tang, T.-C.(湯廷池) 1975 A Case Grammar Classification of Chinese Verbs(《國語格變語法動詞分類的研究》),台北:海國書局。 湯廷池 1977《國語變形語法研究第一集:移位變形》,台北:學生書局。 ─── 1978〈直接賓語與間接賓語〉,《語文週刊》1531-1533期。 ──── 1979〈國語的雙賓結構〉,《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197-225。 ──── 1992〈漢語語法的「併入現象」〉,《漢語詞法句法三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139-242。 ─── 2000《漢語語法論集》,台北:金字塔出版社。 ─── 2000《極小主義分析導論》,台北:金字塔出版社。 ─── 2004〈語言分析與英文教學〉,「2004年外語教學與數位學習研習會」,新竹,元智大學應用外語系。(本文即將刊登於《國立編譯館館刊》第三十三卷第三期) 廈門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編 1996《廈門方言志》,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曾毅平 2003〈 石城(龍崗)方言的被動句、雙賓句、「來、去」句、「有」字 句和「添」字句〉,戴昭銘編《漢語方言語法研究和探索——首屆國際漢語 方言語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頁402-408。 曾憲通 1991〈明本潮州戲文所見潮州方言述略〉,《方言》1:10-29。 ─── 1992〈明本潮州戲文疑難字試釋〉,《方言》2:138-144。 ─── 1992〈明本潮州戲文所見潮州方言綴述〉,《第二屆閩方言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董治國 1988《古代漢語句型大全》,天津:古籍出版社。 楊伯峻、何樂士 2001《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上下)》,北京:語文出版社。 楊欣安 1960〈說「給」〉,《中國語文》2(總92):66-68。 楊秀芳 1991《台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 詹伯慧主編 1991a《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著 1991b《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 ───主編 2002 《廣東粵方言概要》,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97-98。 趙元任著,丁邦新譯 1980 《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著,呂叔湘譯 1979 《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管燮初 1986 〈殷虛甲骨刻辭中的雙賓語問題〉,《中國語文》5(總194):374-376。 臧汀生 1979 《台灣閩南歌謠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漳州師範學院閩南文化研究所閩南方言研究室編2001 《閩南方言˙漳州話研究》,漳州:中國文聯出版社。 黎錦熙 1924《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鄭良偉 1997a 《台語的語音與詞法》(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I)台北:遠流出版社。 ─── 1997b 《台、華語的接觸與同義語的互動》(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II),台北:遠流出版社。 ─── 1997c 《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III),台北:遠流出版社。 ─── 1997d 《台、華語的代詞焦點與範圍》(台語、華語的結構及動向IV),台北:遠流出版社。 ─── 2000〈各自語、互相語及其範圍語:回指語的詞匯及結構之間的語意特徵及呼應〉,《語言暨語言學》1:1-44。 鄭國權 1999〈泉州明清戲曲古本中的閩南方言〉,《第五屆國際閩方言研討會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211-216。 劉丹青 2001 〈漢語給予類雙及物結構的類型學考察〉,《中國語文》2001.5:387-397。 劉宋川 1998 〈先秦雙賓語結構考察〉,郭錫良主編《古代漢語語法論集》(「第二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論文選編」),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秀瑩、連金發 2004 〈台灣閩南話移動動詞「走」的多義性及概念結構:語義延伸的途徑〉,《語言學論叢第二十九集》,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34-427。 鄧思穎 2003 《漢語方言語法的參數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蔣紹愚 1994 《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2004 「“給”字句、“教”字句表被動的來源」,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演講提綱。 錢奠香 1997 〈屯昌方言的處置式〉,李如龍、張雙慶主編《動詞謂語句》,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153-167。 蔡俊明 1991 《潮州方言詞匯》,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蔡維天 2002 〈台灣國語和方言中的「有」—談語法中的社會因緣與歷史意義〉,《清華學報》新三十二卷第二期:495-528。 鮑明煒、王均主編 2002 《南通地區方言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龍彼得輯 1992 《明刊閩南戲曲絃管選本三種》,台北:南天出版社。 龍彼得、施炳華校訂 2001 《泉腔目連救母》,台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戴浩一 2002 〈概念結構與非自主性語法:漢語語法概念系統初探〉,《當代語言學》4.1:1-12。 戴浩一、薛鳳生主編 1994《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韓萬衡 1997〈德國配價論主要學派在基本問題上的觀點和分歧〉,《國外語言學》3:12-20,頁31。 魏培泉 2003 〈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語法的重要發展〉,何大安主編 《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頁75-106。 羅昕如 1998 《新化方言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羅肇錦 1885 《客語語法》,台北:學生書局。 饒宗頤 1985 〈《明本潮州戲文五種》說略〉,《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顧陽 1994〈論元結構理論介紹〉,《國外語言學》1:1-11。 ── 1999〈雙賓語結構〉,徐烈炯主編《共性與個性》,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龔千炎 1997 《中國語法學史》,北京:語文出版社。 作者不詳 1985 《明本潮州戲文五種》,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牛島德次 1963〈古代漢語ソ「雙賓語」ズコゆサ〉《中國語學》13.9:471-476。 池田武雄 1962 〈「給」(gei)ソ發生ズコゆサ〉,《中國語學》12.2:101-105。 橋本萬太郎 (Hashimoto, Mantaro). 1977.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Monumenta Serica 33: 268-285. Biq, Yung-O. 2002. “Classifier and construction”.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3: 521-542. Bolinger, Dwight. 1961. “Syntactic blends and other matters”. Language 37: 366-381. ─── 1977. Meaning and Form. London: Longman. Brunot, F. 1922. La pensee et la langue. Paris: Masson. Cheng, Lisa L.-S., C.-T. Huang, Y.-H. Audrey Li, and C.-C. Jane Tang. 1999. “Hoo, hoo, hoo: syntax of the causative, dative and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Taiwanese”. In Pang-hsin Ting (ed.) Contemporary Studies on the Min Dialects. 146-203.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Monograph Series No 14. Cheng , Robert L. 1974 “Causative Construction in Taiwa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3:279-324. Douglas, Carstairs 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London:Missionar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England. 收錄於洪惟仁編 1993 《閩南語經典辭書彙編》,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Fillmore, Charles J. 1988. “The mechanisms of ‘Construction Grammar’.” BLS 14: 35-55. Fillmore, Charles, Paul Kay, Laura A. Michaelis, and Ivan A. Sag. 2004. Construction Gramma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istributed for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Goldberg, Adele E. 1995. Constructions: 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2003. “Constructions: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7.5:219-224. Huang, Chinghsing. 1977.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 in Taiwanese. MA Thesis. Graduate Institiute of Linguisitics.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Huang, Shuanfan. 1998.“Emergent lexical semantics.”In黃宣範(編) 第二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 In Shuanfan Huang (ed.)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anguages in Taiwan). 129-150..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 2000. “The story of heads and tails---on a sequentially sensitive lexic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 79-107. Jackendoff, Ray. 1983. Semantics and Cogn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 1990a.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 1990b. “On Larson’s treatment of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21.3: 427-456. Jespersen, Otto. 1965.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New York: W.W.Norton & Company, Inc. Jespersen, Otto. 1984. Analytic Syntax.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James D. McCawle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espersen, Otto. 1990. A modern English grammar on historical principles.7 volumes. London : George Allen & Unwin Lai, Huei-Ling. 2002 Hakka Lau Constructions—A Semantic Analysis. 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Larson, Richard.1988. “On the double object construction”. Linguistic Inquiry 19.3:335-391. ─── 2000. “Double object revisited: reply to Jackendoff” Linguistic Inquiry 21: 427-456. Lien, Chinfa.2001. “Verbs of saying in Li Jing Ji 荔鏡記”. The 4th internatu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5-17 August,2001. ─── 2001.“Semantic extension in tandem with shifts of constructions:Verbs of commercial transation in Taiwanese Southren Min”.Lily Yiwen Su, Chinfa Lien and Kawai Chui(eds)2003. Form and Function:Lingustic Studies in Honor of Shuanfan Huang.153-184 Taipei: The Crane Publishing Co., Ltd. ─── 2002. “Grammatical function words 乞, 度, 共, 甲, 將 and 力 in Li4 Jing4 Ji4 荔鏡記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Southren Min”. 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 2002. “Causatives and putatives in Li4 Jing4 Ji4 荔鏡記: A typological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 Austrial Lingustic Society 2002 Conference, Macruarie University July 13 & 14,2002. ─── 2004. “Ditranstive constructions and their ilks in Li Jing Ji: A construction-based account”. IsCLL-9, NTU,Taipei 11/19-21,2004. Loon, P. van der (龍彼得).1966.The Manila incunabula and early Hokkien studies. Asia Major12:1-185. Norman ,Jerry. 1988. Chines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yraube, Alain. 1988 Syntaxe Diachronique du Chinois, Evolution des Construction Datives du XIVe si□cle av. J.-C. au XVllle Si□cle. Paris, Coll□ge de France. Su, Lily I-wen. 2002. “Why a construction ---That is the question!” Concentric: Studies i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Linguistics 28: 27-42. Tai, James H-Y. and Marjorie K.M. Chan 1994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eriodization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In Peyraube,Alain & Sun Chaofen1999(ed.) In Honor of Mei Tsu-Lin Studies on Chinese Historical Syntax and Morphology. Paris:Ecole Des Hautes Etudes on Sciences Sociales Centre de Rocherches Linguistiques sur I’Asie Orientale. Tang, Ting-Chi.1977 “Doiuble object constuction in Chinese”.《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頁363-389。 Wang, Ching-ying. 2001. “Double-object constructions in Taiwanese Southern Min”. Unpublished MA Thesis.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Zhang, Ning. 1998.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struction meaning and lexical meaning”. Linguistics 36: 957-980. 二.語料文獻 1.閩南語語料 日本天理圖書館善本叢書漢籍之部編輯委員會 1980 《重刊五色潮泉插科增入詩詞北曲勾欄荔鏡記戲文全集》,日本:天理大學。 作者不詳 1925 《最新三國相褒歌》(台北黃塗活版所印行),王順隆《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網站。 作者不詳 1917 《哀情歌唱集˙金姑趕羊歌》,廈門:文德堂書局。 李赫 1991 《台灣囝仔歌》,台北永和:稻田出版有限公司。 邱坤良等 2002 《宜蘭縣口傳文學》,宜蘭:宜蘭縣政府。 周長楫 2001 《廈門方言熟語歌謠》,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倫倫 1993 《潮汕方言熟語辭典》,深圳:海天出版社。 洪惟仁 1993 《台語經典笑話》,台北汐止:台語文摘雜誌社。 洪錦田 1995 《鹿港仙講古》,台北汐止:台語文摘雜誌社。 胡萬川等編 1993 《石岡鄉閩南語故事集》,台中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等編 1993 《石岡鄉閩南語故事集(二)》,台中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等編 1993 《沙鹿鎮閩南語故事集》,台中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等編 1993 《清水鎮閩南語故事集》,台中豐原: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等編 1998 《宜蘭縣民間文學集》,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 ───等編 2001 《台南縣閩南語故事集》,新營,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陳秀芳1978 《鹿港所見的南管手抄本》,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許丙丁 2001 《許丙丁台語文學選》,台南:真平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張深切 1998 《邱罔舍》,台北:文經出版社。 ─── 1998 《遍地紅˙婚變》,台北:文經出版社。 ─── 1998 《生死門˙再世姻緣》,台北:文經出版社。 ──── 1998 《人間與地獄˙荔鏡傳》,台北:文經出版社。 游源鏗 1993 《噶瑪蘭歌劇》,台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董育儒編 1993 《台灣囝仔古》,台北汐止:台語文摘雜誌社。 楊介人 1907 《暢所欲言》,泉州:郁文堂書局。 廖漢臣 1980 《台灣兒歌》,台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 張華雲、李志浦 1999 《潮劇集》,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 2002 《唐風宋韻》,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蔡小月唱 1993 《南管散曲》,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蔡明毅 1993 《台語相聲》,台北:周凱劇場基金會。 2.古漢語語料 2.1《尚書》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詩經》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論語》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左傳》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左傳會箋》1977,台北:鳳凰出版社。 《莊子集釋》1977,台北:華正書局。 《莊子》1979,台北:華正書局。 《莊子》1983,台北:藝文印書館。 《孟子》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史記會注考證》1978,台北:中新書局有限公司。 《史記》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戰國策》1997,台北:藝文印書館。 《戰國策》1980,台北:里仁書局。 2.2王星賢點校 1994 《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 司馬光撰 胡三省音註1983《資治通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朱永嘉、蕭木 1995 《新譯呂氏春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朱守亮 1992 《韓非子釋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陶梅生 1998 《新譯晏子春秋》,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華釋譯 1997 《景德傳燈錄》,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亮功、宋天正、毛子水 1979 《四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葛兆光釋譯 1996 《祖堂集》,台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廣文編譯所 1965 《諸子薈要˙呂氏春秋》,台北:廣文書局。 ───── 1965 《諸子薈要˙韓非子》,台北:廣文書局。 劉正浩等 1996 《新譯世說新語》,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潘重規 1994 《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 韓結根譯注 2003 《洛陽伽藍記》,台北:暢談國際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續修四庫全書》編輯委員會編 2003《景德傳燈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 編 2003《續高僧傳》,《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 |
Description: |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0151508 93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15081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